CN105511660A - 触摸板 - Google Patents

触摸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11660A
CN105511660A CN201410558915.4A CN201410558915A CN105511660A CN 105511660 A CN105511660 A CN 105511660A CN 201410558915 A CN201410558915 A CN 201410558915A CN 105511660 A CN105511660 A CN 105511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ad
stopper section
connects
elastic arm
induc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589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昆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5589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116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11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16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触摸板应用于笔电,笔电具有上盖,上盖具有开口,触摸板包含连接部与支撑板。连接部连接上盖的底面。支撑板包含本体与上止挡部。本体连接连接部。本体相对于底面的第一垂直投影位于开口以内的区域。上止挡部连接于本体。上止挡部相对于底面的第二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与底面重叠。本发明笔电触摸板不需要装设弹簧,且能同时符合消费者按压时笔电触摸板感应的正确性。

Description

触摸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触摸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使用于笔记本电脑(以下简称“笔电”)的触摸板。
背景技术
现有笔电触摸板需要让使用者按压,以作为鼠标左右键的功能,因此笔电触摸板内部需要有弹力结构,让笔电触摸板在使用者按压后,能回弹至原始位置。
由于笔电触摸板内部需要有弹力结构,业者通常会在笔电触摸板内装设弹簧。然而,装设弹簧除了增加材料成本,也会同时增加制程手续。
若仅使用笔电触摸板的塑料原料作为弹性结构,则会因为塑料变形,造成笔电触摸板变形位移、消费者在按压触感不佳、感应不正确的问题。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笔电触摸板不需要装设弹簧,且能同时符合消费者按压时笔电触摸板感应的正确性,已成为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就是在提供一种触摸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摸板,应用于一笔电,该笔电具有一上盖,该上盖具有一开口,该触摸板包含:
一连接部,连接该上盖的一底面;以及
一支撑板,包含:
一本体,连接该连接部,该本体相对于该底面的一第一垂直投影位于该开口以内的区域;以及
至少一上止挡部,连接于该本体,该上止挡部相对于该底面的一第二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与该底面重叠。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上止挡部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本体的两侧边。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触摸板还包含感应模块,感应模块覆盖并连接本体,并位于开口内。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开口具有第一边缘以及第二边缘,触摸板还包含弹臂连接底面,连接部与弹臂分别由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延伸至开口以内之的区域,感应模块进一步覆盖弹臂。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弹臂的数量为两个,并沿着第二边缘反向延伸。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弹臂包含悬臂与凸部,悬臂连接底面,凸部连接悬臂,凸部抵靠感应模块。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触摸板还包含下止挡部,下止挡部连接底面并延伸至开口以内的区域,感应模块进一步覆盖下止挡部。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连接部、弹臂与下止挡部相连而形成框体。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触摸板包含支撑肋连接于下止挡部用以加强下止挡部的所能承受的压力。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触摸板还包含一加强筋连接框体,加强筋位于连接部与下止挡部之间用以辅助承受该感应模块施加的压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触摸板不需要装设弹簧,且能同时符合消费者按压时笔电触摸板感应的正确性。本发明的触摸板具有上止档部抵接底面而限制支撑板的移动,也同时限制了触摸板的形变,因此触摸板不易因为形变而造成原件干涉而损坏。再者,触摸板使用塑料材质的支撑板省略弹簧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塑料本身因老化而形变的问题。因此,支撑板设计上具有上止挡部,以限制支撑板因老化而向上变形。因此即使触摸板已经老化,触摸板仍然可以正确的感应,使用者感受到触摸板的形状仍然为平整的。
此外,下止挡部位于相对于左键与右键的部位。下止挡部用来防止用户按压感应模块时,按压过度,造成触摸板或其他组件的毁损。连接部、弹臂与下止挡部相连而形成框体,因此生产触摸板时只需一个模具压制成型。不仅如此,将触摸板组装到笔电时,也不需要将所有零件一一的组装,大量节省组装程序。
附图说明
图1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触摸板与笔电的上盖结合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触摸板的爆炸图。
图3为沿图2的触摸板沿着线段3-3’的剖面图。
图4为沿图1的触摸板沿着线段4-4’的剖面图(未为弹臂)。
图5为沿图1的触摸板沿着线段5-5’的剖面图。
图6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触摸板的立体图。
100:笔电触摸板
110:连接部
120:支撑板
124:本体
130:上止挡部
140:弹臂
142:悬臂
144:凸部
150:下止挡部
152:支撑肋
160:感应模块
162:左键
164:右键
180:框体
510:上盖
512:底面
520:开口
530:第一边缘
540:第二边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揭示内容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所附的图式及以下所述各种实施方式,图式中相同的号码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组件。但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而结构运作的描述非用以限制其执行的顺序,任何由组件重新组合的结构,所产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装置,皆为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以下将以图式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发明的精神,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了解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后,当可由本发明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摸板不需要装设弹簧,且能同时符合消费者按压时笔电触摸板感应的正确性。因此节省制造成本同时能减少制程步骤。请见图1与图2。图1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触摸板100与笔电的上盖510结合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触摸板100的爆炸图。触摸板100应用于笔电。笔电具有上盖510。上盖510具有开口520。触摸板100包含连接部110与支撑板120。连接部110连接上盖510的底面512(参见图4)。支撑板120包含本体124与上止挡部130。本体124连接连接部110。
请见图2以及图3。图3为沿图2的触摸板沿着线段3-3’的剖面图。本体124相对于底面512的第一垂直投影系位于开口520以内的区域。上止挡部130连接于本体124。上止挡部130相对于底面512的第二垂直投影系至少部分与底面512重叠。因此,若支撑板120向上移动,上止档部130会抵接底面512而限制支撑板120,也同时限制了触摸板100的形变,因此触摸板100不易因为形变而造成原件干涉而损坏。
触摸板100使用塑料材质的支撑板120省略弹簧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塑料本身因老化而形变的问题。因此,支撑板120设计上具有上止挡部130,以限制支撑板120因老化而向上变形。因此即使触摸板100已经老化,触摸板100仍然可以正确的感应,使用者感受到触摸板100的形状仍然为平整的。
请见图2、图5以及图6。图5为沿图1的触摸板100沿着线段5-5’的剖面图。图6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触摸板100的立体图。触摸板100包含感应模块160。感应模块160覆盖并连接本体124,并位于开口520内。开口520具有第一边缘530以及第二边缘540。触摸板100还包含弹臂140连接底面512。连接部110与弹臂140分别由第一边缘530与第二边缘540延伸至开口520以内的区域。感应模块160进一步覆盖弹臂140。弹臂140的数量为两个,并沿着第二边缘540反向延伸。
感应模块160是用户直接接触到的组件。用户会循方向300按压感应模块160的左键162以及右键164来达成操作笔电的功能。弹臂140分别位于相对于左键162与右键164的部位。感应模块160覆盖于弹臂140上,因此当使用者按压左键162或右键164,都能感受到下方有弹力支撑,因此操作上较为灵敏。
请见图4、图5以及图6。图4为沿图1的触摸板100沿着线段4-4’的剖面图(未为弹臂142)。弹臂140包含悬臂142与凸部144。悬臂142连接底面512。凸部144连接悬臂142。凸部144抵靠感应模块160。弹臂140进一步包含悬臂142与凸部144。悬臂142提供回弹的力量,凸部144用来不断地抵靠感应模块160。因此当用户循方向300按压感应模块160,用户感受到回弹的力道是连续地,因此用户按压感应模块160时感受性较佳。
触摸板100包含下止挡部150。下止挡部150连接底面512并延伸至开口520以内的区域。感应模块160进一步覆盖下止挡部150。下止挡部150位于相对于左键162与右键164的部位(请见图2)。下止挡部150用来防止用户按压感应模块160时,按压过度,造成触摸板100或其他组件的毁损。
请见图2、图5以及图6。上止挡部130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本体124的两侧边。当使用者按压左键162或右键164时,无论按压的是左键162或右键164,当支撑板120弹起时,上止挡部130能防止支撑板120向上过度弹起。
连接部110、弹臂140与下止挡部150相连而形成框体180。本发明设计连接部110、弹臂140与下止挡部150相连而形成框体180。因此,生产触摸板100时只需一个模具压制成型。另外,将触摸板100组装到笔电时,不需要将所有零件一一的组装,大量节省组装程序。
请见图6。触摸板100包含支撑肋152连接于下止挡部150用以加强下止挡部150的所能承受的压力。触摸板100包含一加强筋170连接框体180。加强筋170位于连接部110与下止挡部150之间用以辅助承受该感应模块160(图4)施加的压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触摸板不需要装设弹簧,且能同时符合消费者按压时笔电触摸板感应的正确性。本发明的触摸板具有上止档部抵接底面而限制支撑板的移动,也同时限制了触摸板的形变,因此触摸板不易因为形变而造成原件干涉而损坏。再者,触摸板使用塑料材质的支撑板省略弹簧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塑料本身因老化而形变的问题。因此,支撑板设计上具有上止挡部,以限制支撑板因老化而向上变形。因此即使触摸板已经老化,触摸板仍然可以正确的感应,使用者感受到触摸板的形状仍然为平整的。
下止挡部位于相对于左键与右键的部位。下止挡部用来防止用户按压感应模块时,按压过度,造成触摸板或其他组件的毁损。连接部、弹臂与下止挡部相连而形成框体,因此,生产触摸板时只需一个模具压制成型。另外,将触摸板组装到笔电时,不需要将所有零件一一的组装,大量节省组装程序。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触摸板,应用于一笔电,该笔电具有一上盖,该上盖具有一开口,该触摸板包含:
一连接部,连接该上盖的一底面;以及
一支撑板,包含:
一本体,连接该连接部,该本体相对于该底面的一第一垂直投影位于该开口以内的区域;以及
至少一上止挡部,连接于该本体,该上止挡部相对于该底面的一第二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与该底面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上止挡部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该本体的两侧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摸板还包含一感应模块,该感应模块覆盖并连接该本体,并位于该开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板,其特征在于,该开口具有一第一边缘以及一第二边缘,该触摸板还包含至少一弹臂连接该底面,该连接部与该弹臂分别由该第一边缘与该第二边缘延伸至该开口以内的区域,并且该感应模块进一步覆盖该弹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弹臂的数量为两个,并沿着该第二边缘反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臂包含一悬臂与一凸部,该悬臂连接该底面,该凸部连接该悬臂,该凸部抵靠该感应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摸板还包含至少一下止挡部,该下止挡部连接该底面并延伸至该开口以内的区域,并且该感应模块进一步覆盖该下止挡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接部、该弹臂与该下止挡部相连而形成一框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摸板还包含一支撑肋连接于该下止挡部,用以加强该下止挡部所能承受的压力。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摸板还包含一加强筋连接该框体,该加强筋位于该连接部与该下止挡部之间,用以辅助承受该感应模块施加的压力。
CN201410558915.4A 2014-10-20 2014-10-20 触摸板 Pending CN1055116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58915.4A CN105511660A (zh) 2014-10-20 2014-10-20 触摸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58915.4A CN105511660A (zh) 2014-10-20 2014-10-20 触摸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1660A true CN105511660A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19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58915.4A Pending CN105511660A (zh) 2014-10-20 2014-10-20 触摸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1166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9104A (zh) * 2017-05-15 2017-10-10 合肥宝龙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笔记本触摸板支架及其连接结构
CN110389670A (zh) * 2018-04-23 2019-10-29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触摸板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9104A (zh) * 2017-05-15 2017-10-10 合肥宝龙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笔记本触摸板支架及其连接结构
CN110389670A (zh) * 2018-04-23 2019-10-29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触摸板装置
CN110389670B (zh) * 2018-04-23 2024-01-23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触摸板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99383B1 (en) Mobile terminal
KR101194528B1 (ko) 터치스크린용 키보드 패드
TWI529582B (zh) 具有指紋識別功能的觸控面板
CN204066055U (zh) 一种触控屏及具有该触控屏的终端
CN104049803A (zh) 一种移动终端
US20110261026A1 (en) Stylus for cellular phone
JP2013020604A (ja) 操作受付装置
CN103576880A (zh) 电子装置的外接键盘与电子装置的护套
KR20160135349A (ko) 이동 단말기
TWI628991B (zh) 防水機殼與電子裝置
CN203387819U (zh) 防水密封式电子产品保护装置
US2020005024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lick pad thereof
CN105511660A (zh) 触摸板
JP2015064852A (ja) タッチパッド
TWI559176B (zh) 輸入裝置及其軟性保護蓋
CN104576152A (zh) 输入装置及其软性保护盖
CN204887078U (zh) 一种带辅助触控屏的智能平板手机
CN203720728U (zh) 一种三防平板电脑
CN205828218U (zh) 按键结构和电热水壶
TWI525503B (zh) 觸控板
CN103745855A (zh) 一种防尘的电脑键盘按键
CN203720786U (zh) 一种防尘的电脑键盘按键
CN104133573B (zh) 笔记型电脑触控结构
CN101969750B (zh) 电子设备及其按键
CN203277167U (zh) 薄型键盘的指令输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