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06940A - 一种基于恒温可调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恒温可调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06940A
CN105506940A CN201510854950.5A CN201510854950A CN105506940A CN 105506940 A CN105506940 A CN 105506940A CN 201510854950 A CN201510854950 A CN 201510854950A CN 105506940 A CN105506940 A CN 1055069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triode
diode
resistance
polar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549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Juhuic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Juhuic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Juhuic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Juhuic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5495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069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06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069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30Drying process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5/00Systems or parameters controlled or affected by the control systems of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5/28Electric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Networks Using Activ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恒温可调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主要由单片机,分别与单片机相连接的显示器、温度值预存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发热器CZ和电源,A/D模数转换模块,以及温度感应器组成;所述发热装置由同步电机,在同步电机传动轴上端端部设置的风机,以及发热器CZ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电源与单片机之间还串接有三极管稳压电路,在信号处理模块与单片机之间还串接有高通滤波信号放大电路;在单片机与发热器CZ之间还连接有恒温可调控制电路。本发明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性能稳定,从而能有效的确保热风式烘干机的温度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恒温可调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电设备的控制系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基于恒温可调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地毯这种以前被人们誉为奢侈品的装饰材料,现在也被普遍的用于家庭、商场、娱乐场所和办公室等场所的地面装饰。地毯在使用一定的时间后为了保持其清洁度,便需要对其进行清洗,一般家庭使用的地毯多为小面积块状地毯,其清洗后可放置在室外晾干,而商场、娱乐场所和办公室等场所铺设的地毯面积较大,且大多使用时粘胶将地毯固定在地面上,清洁时只能使用专用的清洁机就地清洗,因此在清洗后需要用烘干机来烘干地毯。
现有的地毯烘干机有两种:一种为冷风式地毯烘干机,另一种为热风式地毯烘干机,因热风式地毯烘干机比冷风式地毯烘干机的效率高、工作时间短,而被广泛使用,然而现有的热风式地毯烘干机由于温度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较差,使得烘干机的温度时高时低,从而导致地毯的表面出现被高温烤坏和大面积缩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热风式地毯烘干机由于温度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恒温可调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恒温可调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主要由单片机,均与单片机相连接的显示器、温度值预存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发热器CZ和电源,与信号处理模块相连接的A/D模数转换模块,与A/D模数转换模块相连接的温度感应器,串接在电源与单片机之间的三极管稳压电路,串接在信号处理模块与单片机之间的高通滤波信号放大电路,以及串接在单片机与发热器CZ之间的恒温可调控制电路组成。
所述高通滤波信号放大电路由与A/D模数转换模块相连接的高通滤波电路,和输入端与高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其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接的信号放大电路组成;所述三极管稳压电路由变压器T,其中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另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的二极管整流器U1,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7,分别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压缓冲电路,以及输入端与电压缓冲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其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接的稳压电路组成;所述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和非同名端共同形成三极管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相连接。
所述恒温可调控制电路由继电器K,二极管整流器U,输入端分别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相连接的控制电路,输入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其输出端与发热器CZ相连接的恒温可调电路,以及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组成;所述继电器K的输入端与控制电路相连接、其输出端则与恒温可调电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的输入端作为恒温可调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相连接。
所述电压缓冲电路由三极管VT10,N极经电阻R27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P极顺次经电阻R30和极性电容C18以及电阻R37后与三极管VT10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3,一端与二极管D13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28,P极经电阻R26后与二极管D13的P极相连接、N极经极性电容C19后与三极管VT10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4,以及P极经电阻R29后与三极管VT10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36后与极性电容C17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7组成;所述极性电容C17的负极和三极管VT10的发射极共同形成电压缓冲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稳压电路由场效应管MOS1,三极管VT7,三极管VT8,三极管VT9,三极管VT10,正极经电阻R34后与三极管VT8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33后与三极管VT7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2,正极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0,P极经电阻R31后与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35后与三极管VT9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5,正极与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相连接、负极与极性电容C17的负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1,以及P极与三极管VT9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32后与二极管D15的P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6组成;所述场效应管MOS1的源极与三极管VT7的基极相连接、其漏极与三极管VT10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8的基极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其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VT9的基极与极性电容C22的负极相连接、其集电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16的N极与极性电容C2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6的N极和三极管VT9的基极共同形成稳压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高通滤波电路由放大器P1,三极管VT4,负极经电阻R15后与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正极作为高通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的极性电容C8,正极与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负极顺次经电感L和二极管D7后与极性电容C8的负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9,P极经电阻R18后与极性电容C9的负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19后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8,正极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1,以及N极顺次经电阻R17和极性电容C10以及电阻R16后与极性电容C8的负极相连接、P极和三极管VT4的发射极共同形成高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的二极管D9组成;所述放大器P1的负极输入端接地。
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由放大器P2,三极管VT5,三极管VT6,负极经电阻R22和二极管D10后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0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2,P极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与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1,负极与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正极经可调电阻R21后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5,正极经电阻R23后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极性电容C15的正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3,P极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24后与极性电容C15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2,正极与二极管D12的N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5后与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4,以及正极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作为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的极性电容C16组成;所述三极管VT5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9的P极相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P极经电阻R13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N极经极性电容C1后与继电器K的输入端相连接的发光二极管D6,P极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3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正极经电阻R2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7,以及N极顺次经电阻R14、二极管D2后与极性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P极接地的二极管D4组成;所述发光二极管D6的N极分别与二极管D3的N极和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基极经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K-1后与极性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其集电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N极分别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作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恒温可调电路由三极管VT3,场效应管MOS,与非门IC1,与非门IC2,与非门IC3,P极顺次经电阻R11和极性电容C4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接地的二极管D5,正极经电阻R12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一端与极性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1的负极相连接的可调热敏电阻R7,一端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3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8,N极与与非门IC3的负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9后与与非门IC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与与非门IC2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5后与场效应管MOS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3,一端与与非门IC3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MOS的漏极相连接的电阻R6,正极与二极管D5的P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4,以及一端与二极管D5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2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10组成;所述与非门IC1的输出端与与非门IC2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3的基极与与非门IC3的正极相连接、其集电极则与与非门IC1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P极与极性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MOS的源极与继电器K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P极和与非门IC3的输出端共同形成恒温可调电路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为确保本发明的使用效果,所述发热器CZ为螺旋式发热线圈,所述显示器为具有触摸调节输入功能的显示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三极管稳压电路能对电源电压进行整流滤波后输出稳定的电压,从而确保了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2)本发明的高通滤波信号放大电路能阻止信号处理模块输出的数据信息中的偏执干扰信息通过,从而确保信号处理模块传输到单片机的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3)本发明的恒温可调控制电路能为发热器CZ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和电流,从而确保了烘干机的烘干温度的稳定性。
(4)本发明的发热器CZ采用了螺旋式发热线圈,该螺旋式发热线圈的发热速度快,使用寿命长。
(5)本发明的温度值预存模块内预存的温度值可根据地毯的材质进行相应调节,以确保地毯的烘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恒温可调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高通滤波信号放大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三极管稳压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由单片机,均与单片机相连接的显示器、温度值预存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发热器CZ和电源,与信号处理模块相连接的A/D模数转换模块,与A/D模数转换模块相连接的温度感应器,输入端与电源相连接、其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接的三极管稳压电路,输入端与信号处理模块相连接、其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接的高通滤波信号放大电路,以及输入端与单片机相连接、其输出端与发热器CZ相连接的恒温可调控制电路组成。所述的电源为220V交流电,该220V交流电通过三极管稳压电路降压后输出12V电压,该12V电压为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供电。
实施时,所述的发热器CZ设置在烘干机的出风口处,温度感应器则设置在发热器CZ上。所述的温度感应器用于采集发热器CZ的发热温度,并将采集到的发热器CZ的发热温度信息传输给A/D模数转换模块,通过A/D模数转换模块实现数据模数转换后传输给信号处理模块。所述的信号处理模块则将A/D模数转换模块转换后生成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数据信息后经高通滤波信号放大电路传输给单片机。
同时,所述的单片机将接收到的温度数据信息与温度预存模块内的温度值进行比对,该单片机根据比对得出的结果发出相应的信号给恒温可调控制电路。所述的恒温可调控制电路则根据单片机发送的信号调节输出的电压和电流,从而调节发热器CZ的发热温度,使发热器CZ的发热温度与温度预存模块内的温度值保持一致。
其中,所述显示器采用了具有触摸调节输入功能的显示屏,该显示屏设置有温度调节功能键,在设置预定的温度时可通过该功能键来完成,该显示屏还能显示出热风式烘干机的预定温度和实际温度,便于对温度进行调节。
如图2所示,所述恒温可调控制电路由继电器K,二极管整流器U,分别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相连接的控制电路,与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的恒温可调电路,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组成。
进一步,所述控制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13,电阻14,极性电容C7,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以及发光二极管D6组成。
连接时,发光二极管D6的P极经电阻R13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N极经极性电容C1后与继电器K的输入端相连接。二极管D3的P极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3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7的正极经电阻R2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以及二极管D4的N极顺次经电阻R14和二极管D2后与极性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P极接地。
所述发光二极管D6的N极分别与二极管D3的N极和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基极经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K-1后与极性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其集电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N极分别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作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恒温可调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
其中,所述恒温可调电路由三极管VT3,场效应管MOS,与非门IC1,与非门IC2,与非门IC3,电阻R1,电阻R5,电阻R6,可调热敏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极性电容C1,极性电容C2,极性电容C3,极性电容C4,极性电容C5,极性电容C6,二极管D1,以及二极管D5组成。
连接时,二极管D5的N极接地、其P极经电阻R11后与极性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4的正极则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2的正极经电阻R12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连接。可调热敏电阻R7的一端与极性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1的负极相连接。
同时,电阻R8的一端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3的正极相连接。二极管D1的N极与与非门IC3的负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9后与与非门IC1的输出端相连接。极性电容C3的正极与与非门IC2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5后与场效应管MOS的基极相连接。电阻R6的一端与与非门IC3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MOS的漏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4的正极与二极管D5的P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电阻R10的一端与二极管D5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2的负极相连接。
所述与非门IC1的输出端与与非门IC2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3的基极与与非门IC3的正极相连接、其集电极则与与非门IC1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P极与极性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MOS的源极与继电器K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P极和与非门IC3的输出端共同形成恒温可调电路的输出端与发热器CZ相连接。
本发明的恒温可调电路中设置有可调热敏电阻R7和继电器K,其该可调热敏电阻R7的可调阻值范围为50Ω—180Ω,本发明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是通过改变可调热敏电阻R7的阻值来控制发热器CZ的发热温度。当发热器CZ的发热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值时,所述继电器K失电,其常开触点K-1断开,所述的可调热敏电阻R7的阻值保持恒定。此时,该恒温可调电路输出恒定的电流给发热器CZ,发热器CZ的发热温度保持不变。当发热器CZ的发热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所述继电器K得电,其常开触点K-1闭合,可调热敏电阻R7的阻值变小,该恒温可调电路输出给发热器CZ的电流变大,发热器CZ的发热温度增高,使发热器CZ的发热温度与温度预存模块内的温度值保持一致。
如图3所示,所述高通滤波信号放大电路由高通滤波电路和信号放大电路组成。所述高通滤波电路由放大器P1,三极管VT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极性电容C8,极性电容C9,极性电容C10,极性电容C11,二极管D7,二极管D8,二极管D9,以及电感L组成。
连接时,极性电容C8的负极经电阻R15后与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正极作为高通滤波电路的输入端并与信号处理模块相连接。极性电容C9的正极与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其负极经电感L后与二极管D7的P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N极则与极性电容C8的负极相连接。
其中,二极管D8的N极经电阻R19后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8后与极性电容C9的负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11的正极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二极管D9的P极和三极管VT4的发射极共同形成高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并与信号放大电路相连接、N极经电阻R17后与极性电容C10的负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0的正极经电阻R16后与极性电容C8的负极相连接。所述放大器P1的负极输入端接地。
同时,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由放大器P2,三极管VT5,三极管VT6,电阻R20,可调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二极管D10,二极管D11,二极管D12,极性电容C12,极性电容C13,极性电容C14,极性电容C15,以及极性电容C16组成。
连接时,极性电容C12的正极经电阻R20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其负极经电阻R22后与二极管D10P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的N极则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二极管D11的P极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与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极性电容C15的负极与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其正极与可调电阻R21的固定端相连接,所述可调电阻21的可调端则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13的正极经电阻R23后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极性电容C15的正极相连接。
其中,二极管D12的P极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24后与极性电容C15的正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14的正极与二极管D12的N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5后与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极性电容C16的正极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作为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并与单片机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5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9的P极相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三极管稳压电路由变压器T,其中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另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的二极管整流器U1,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7,分别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压缓冲电路,以及与电压缓冲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稳压电路组成。所述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和非同名端共同形成三极管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压缓冲电路由三极管VT10,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阻R36,电阻R37,极性电容C18,极性电容C19,二极管D13,二极管D14,以及二极管D17组成。
连接时,二极管D13的N极经电阻R27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其P极经电阻R30后与极性电容C18的正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8的负极经电阻R37后与三极管VT10的发射极相连接。电阻R28的一端与二极管D13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的基极相连接。二极管D14的P极经电阻R26后与二极管D13的P极相连接、其N极与极性电容C19的负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9的正极则与三极管VT10的发射极相连接。二极管D17的P极经电阻R29后与三极管VT10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36后与极性电容C17的负极相连接。
所述极性电容C17的负极和三极管VT10的发射极共同形成电压缓冲电路的输出端并与稳压电路相连接。
同时,所述稳压电路由场效应管MOS1,三极管VT10,三极管VT8,三极管VT9,三极管VT10,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极性电容C20,极性电容C21,极性电容C22,二极管D15,以及二极管D16组成。
连接时,极性电容C22的正极经电阻R34后与三极管VT8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33后与三极管VT10的基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20的正极与三极管VT10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相连接。二极管D15的P极经电阻R31后与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35后与三极管VT9的发射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21的正极与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相连接、负极与极性电容C17的负极相连接。二极管D16的P极与三极管VT9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32后与二极管D15的P极相连接。
所述场效应管MOS1的源极与三极管VT10的基极相连接、其漏极与三极管VT10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8的基极与三极管VT10的发射极相连接、其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VT9的基极与极性电容C22的负极相连接、其集电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16的N极与极性电容C2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6的N极和三极管VT9的基极共同形成稳压电路的输出端。
工作时,电源经过变压器T降压后输出12V电压,该12V电压经二极管整流器U1整流后输出12V直流电压。极性电容C17对该12V直流电压进行静噪滤波处理后输出,然后三极管VT10和二极管D13以及极性电容C19等元件组成的电压缓冲区对该静噪滤波处理后的电压中的高压电流进行降压和过流处理,最后经三极管VT7和三极管VT8以及三极管VT9等元件组成的稳压电路对降压和过流处理后的电压进行稳压后输出。
如上所述,便可以很好的实现本发明。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恒温可调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主要由单片机,均与单片机相连接的显示器、温度值预存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发热器CZ和电源,与信号处理模块相连接的A/D模数转换模块,以及与A/D模数转换模块相连接的温度感应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电源与单片机之间还串接有三极管稳压电路,在信号处理模块与单片机之间还串接有高通滤波信号放大电路,在单片机与发热器CZ之间还连接有恒温可调控制电路;所述高通滤波信号放大电路由与信号处理模块相连接的高通滤波电路,和输入端与高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其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接的信号放大电路组成;所述三极管稳压电路由变压器T,其中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另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的二极管整流器U1,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7,分别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压缓冲电路,以及输入端与电压缓冲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其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接的稳压电路组成;所述变压器T的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和非同名端共同形成三极管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恒温可调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可调控制电路由继电器K,二极管整流器U,输入端分别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相连接的控制电路,输入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其输出端与发热器CZ相连接的恒温可调电路,以及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组成;所述继电器K的输入端与控制电路相连接、其输出端则与恒温可调电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的输入端作为恒温可调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恒温可调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缓冲电路由三极管VT10,N极经电阻R27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P极顺次经电阻R30和极性电容C18以及电阻R37后与三极管VT10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3,一端与二极管D13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28,P极经电阻R26后与二极管D13的P极相连接、N极经极性电容C19后与三极管VT10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4,以及P极经电阻R29后与三极管VT10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36后与极性电容C17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7组成;所述极性电容C17的负极和三极管VT10的发射极共同形成电压缓冲电路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恒温可调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由场效应管MOS1,三极管VT7,三极管VT8,三极管VT9,三极管VT10,正极经电阻R34后与三极管VT8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33后与三极管VT7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2,正极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0,P极经电阻R31后与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35后与三极管VT9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5,正极与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相连接、负极与极性电容C17的负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1,以及P极与三极管VT9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32后与二极管D15的P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6组成;所述场效应管MOS1的源极与三极管VT7的基极相连接、其漏极与三极管VT10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8的基极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其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VT9的基极与极性电容C22的负极相连接、其集电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16的N极与极性电容C2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6的N极和三极管VT9的基极共同形成稳压电路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恒温可调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通滤波电路由放大器P1,三极管VT4,负极经电阻R15后与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正极作为高通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的极性电容C8,正极与放大器P1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负极顺次经电感L和二极管D7后与极性电容C8的负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9,P极经电阻R18后与极性电容C9的负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19后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8,正极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1,以及N极顺次经电阻R17和极性电容C10以及电阻R16后与极性电容C8的负极相连接、P极和三极管VT4的发射极共同形成高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的二极管D9组成;所述放大器P1的负极输入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恒温可调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由放大器P2,三极管VT5,三极管VT6,负极经电阻R22和二极管D10后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0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2,P极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与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1,负极与放大器P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正极经可调电阻R21后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5,正极经电阻R23后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极性电容C15的正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3,P极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24后与极性电容C15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2,正极与二极管D12的N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5后与放大器P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4,以及正极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作为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的极性电容C16组成;所述三极管VT5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9的P极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恒温可调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P极经电阻R13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N极经极性电容C1后与继电器K的输入端相连接的发光二极管D6,P极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3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正极经电阻R2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7,以及N极顺次经电阻R14和二极管D2后与极性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P极接地的二极管D4组成;所述发光二极管D6的N极分别与二极管D3的N极和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基极经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K-1后与极性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其集电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N极分别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作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恒温可调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可调电路由三极管VT3,场效应管MOS,与非门IC1,与非门IC2,与非门IC3,P极顺次经电阻R11和极性电容C4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接地的二极管D5,正极经电阻R12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一端与极性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1的负极相连接的可调热敏电阻R7,一端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3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8,N极与与非门IC3的负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9后与与非门IC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与与非门IC2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5后与场效应管MOS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3,一端与与非门IC3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MOS的漏极相连接的电阻R6,正极与二极管D5的P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4,以及一端与二极管D5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2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10组成;所述与非门IC1的输出端与与非门IC2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3的基极与与非门IC3的正极相连接、其集电极则与与非门IC1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P极与极性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MOS的源极与继电器K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P极和与非门IC3的输出端共同形成恒温可调电路的输出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恒温可调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器CZ为螺旋式发热线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恒温可调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为具有触摸调节输入功能的显示屏。
CN201510854950.5A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基于恒温可调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 Pending CN1055069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54950.5A CN105506940A (zh)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基于恒温可调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54950.5A CN105506940A (zh)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基于恒温可调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06940A true CN105506940A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15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54950.5A Pending CN105506940A (zh) 2015-11-30 2015-11-30 一种基于恒温可调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0694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8338A (zh) * 2016-04-28 2016-09-07 四川蓉幸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党参药材用移动温差补偿的烘干节能系统
CN105953546A (zh) * 2016-04-28 2016-09-21 四川蓉幸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党参药材用烘干节能系统
CN105953544A (zh) * 2016-04-28 2016-09-21 四川蓉幸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党参药材用性能稳定的烘干节能系统
CN105953547A (zh) * 2016-04-28 2016-09-21 四川蓉幸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党参药材用循环式温差自动补偿烘干节能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61972A1 (en) * 2010-12-28 2012-06-28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Temperature monitoring circuit
CN204347655U (zh) * 2014-12-15 2015-05-20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温度调节实时控制电路
CN204455651U (zh) * 2014-12-09 2015-07-08 西安众智惠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衣物烘干机用烘干温度智能调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61972A1 (en) * 2010-12-28 2012-06-28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Temperature monitoring circuit
CN204455651U (zh) * 2014-12-09 2015-07-08 西安众智惠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衣物烘干机用烘干温度智能调控系统
CN204347655U (zh) * 2014-12-15 2015-05-20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温度调节实时控制电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瑞祥: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31 December 2013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8338A (zh) * 2016-04-28 2016-09-07 四川蓉幸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党参药材用移动温差补偿的烘干节能系统
CN105953546A (zh) * 2016-04-28 2016-09-21 四川蓉幸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党参药材用烘干节能系统
CN105953544A (zh) * 2016-04-28 2016-09-21 四川蓉幸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党参药材用性能稳定的烘干节能系统
CN105953547A (zh) * 2016-04-28 2016-09-21 四川蓉幸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党参药材用循环式温差自动补偿烘干节能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04334A (zh) 一种基于高通滤波放大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
CN105506940A (zh) 一种基于恒温可调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
CN105334890A (zh) 一种基于桥式滤波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
CN205606848U (zh) 基于三极管稳压电路的风机自启闭式中央空调控制系统
CN105509455A (zh) 一种基于三线驱动滤波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
CN105430796A (zh) 基于两级滤波信号放大电路的智能led灯节能控制系统
CN204268701U (zh) 一种智能暖风机接收控制电路
CN105274818A (zh) 基于整流稳压式驱动滤波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
CN105376891A (zh) 一种多功能led灯智能控制系统
CN105302191A (zh) 一种基于三极管稳压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
CN105274819A (zh) 一种基于单相整流稳压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
CN105739389A (zh) 一种多电路处理的取暖器用高灵敏度的多功能控制系统
CN105302184A (zh) 一种基于可调式恒温控制电路的烘干机温度控制系统
CN205174706U (zh) 一种空调散热控制系统
CN205083368U (zh) 红外光控干手器
CN205041308U (zh) 红外线自动干手机
CN105517225A (zh) 一种智能led灯的节能控制系统
CN106200708A (zh) 一种波纹尖峰抑制型节能环保控制系统
CN202617056U (zh) 一种自适应电源pg电机控制系统
CN105376892A (zh) 一种基于可调式恒流驱动电路的led灯智能控制系统
CN105627574A (zh) 一种电热水器用多功能的智能图像识别控制系统
CN209165518U (zh) 一种集成灶风机自控制系统
CN105785873A (zh) 一种混合式多电路处理的取暖器用多功能节能控制的系统
CN105423387A (zh) 一种混合式多电路的节能抽油烟机控制系统
CN105867458A (zh) 一种性能稳定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Assignee: CHENGDU HONGKAIRUI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CHENGDU JUHUICAI TECHNOLOGY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6510000007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ryer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constant-temperature adjustable rectifier-filter circuit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60503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