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74712A - 一种信道资源配置方法、休眠控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网络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道资源配置方法、休眠控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网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74712A
CN105474712A CN201480043043.6A CN201480043043A CN105474712A CN 105474712 A CN105474712 A CN 105474712A CN 201480043043 A CN201480043043 A CN 201480043043A CN 105474712 A CN105474712 A CN 105474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hannel
user equipment
target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30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74712B (zh
Inventor
余志钦
李振宇
朱松
张维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74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47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747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47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道资源配置方法、休眠控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网络。该信道资源配置方法包括:基站将下行信道划分为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且所述基站并按预置规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设置帧号。通过本实施例使得用户设备确定专用信道上目标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目标帧号,所述用户设备即可确定所述目标位置距离位于下一个专用信道帧的目标调度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目标数量。且若用户设备确定该目标数量大于或等于预置阈值,则所述用户设备即可进行短暂的休眠后再醒来接收位于下一个专用信道帧上的所述目标调度信道上的调度信息,从而节省了用户设备的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信道资源配置方法、 休眠控制方法、 相关设备及网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信道资源配置方法、休眠控 制方法、 相关设备及网络。
背景技术
M2M ( machine to machine, 物联网), 是指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 技术把传感器、 控制器、 机器、 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 形成人与 物、 物与物相联, 实现信息化、 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 M2M设备无 所不在, 并且支持多个行业内的处理自动化, 包括运输、 安全、 船运、 保健、 金融、 物业管理、 公用事业和建筑。
其中, 相当数量的 M2M设备靠电池或者其它有限的能源来运行, 此外, 与被釆用以通过无线通信链路通信的元件, 例如, 射频 (RF ) 收发器、 功率 放大器等等相关联, M2M设备汲取大量功率。
对于 M2M应用来说, 用户设备在开机时就选择可用的网络, 并注册到 网络中,基站对已注册成功的用户设备发送指示或发送数据。 而注册到网络中 的用户设备为与所述基站保持通信需要长时间处于开机状态,而用户设备长时 间处于开机状态时只有一部分时间是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的,而没有与所述基 站进行通信的时间内用户设备维持开机状态会造成功耗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资源配置方法、休眠控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网 络, 其能够有效的降低用户设备的功耗。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道资源配置方法, 包括:
基站将下行信道划分为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所述公共信道用于传输系统 信息,所述专用信道用于传输数据,且所述专用信道包括调度信道和数据信道; 所述基站按预置规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设置帧号,所述预置规 则为所述基站对位于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的所述帧号进行编号的编号 方式,且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使得每一个帧中的所述帧号分别与所述专用信道不 同位置对应, 以使用户设备可确定与所述专用信道的目标位置对应的目标帧 号,并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以及所述目标帧号确定所述目标位置与目标调度信道 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目标数量,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处的所述专用信 道的帧为所述目标位置所处的帧的下一个帧。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 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将所述预置规则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 中,
所述基站将下行信道划分为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系统信息;
所述基站建立映射表,所述映射表包括第一序号与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 变更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序号与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未变 更的第二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基站将所述映射表发送给用户设备;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系统信息变更的帧为第一目标帧,并在所述第一目标帧 中设置所述第一序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序号 对应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系统信息未变更的帧为第二目标帧,并在所述第二目标 帧中设置所述第二序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述第二序 号对应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 中,
所述基站将下行信道划分为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同步信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 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与所述基站的时钟同步。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休眠控制方法, 包括:
用户设备确定所处的目标载频区域对应的专用信道; 其中, 所述专用信道 包括调度信道和数据信道;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位于所述专用信道上的目标位置;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公共信道的帧号, 得到目标帧 号,其中,所述帧号为所述基站按预置规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的;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以及所述目标帧号确定所述目标位置与 目标调度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数量, 得到目标数量; 其中, 所述 预置规则为所述公共信道上的帧号的编号方式,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处的所述 专用信道的帧为所述目标位置所处的帧的下一个帧;
若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目标数量大于或等于预置阔值,则所述用户设备 进入休眠状态。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 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预置规则。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 中,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位于所述专用信道上的目标位置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其在所述专用信道上的开机位置;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与所述开机位置对应的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位于与 所述开机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
若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的时钟 同步, 则所述用户确定所述开机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 第三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位于所述专用信道上的目标位置还包括:
若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的时钟 不同步,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在所述专用信道上完成时钟同步的位置为更新位 置;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是否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对应的所述目标帧号; 若是, 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更新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若否, 则所述用户设备继续接收所述公共信道的帧, 直至所述用户设备可 解码出所述目标帧号;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在所述专用信道上可解码出所述目标帧号的位置为所 述目标位置。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 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映射表,所述映射表包括第一序号与用 于指示系统信息变更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序号与用于指示所 述系统信息未变更的第二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
若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设置的 序号为所述第一序号,则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序号对 应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目标系统消息变更,所述目标系 统消息位于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
所述用户设备解析所述目标系统消息。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 中,
若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目标数量大于或等于预置阔值,则所述用户设备 进入休眠状态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经过所述目标数量, 则所述用户设备自动开机;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目标数据信道,所述目标数据信道所处的所述专用信道 的帧与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处的帧相同;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目标调度信道上的调度信息通过所述目标数据信 道发送上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 包括:
划分单元, 用于将下行信道划分为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 所述公共信道用 于传输系统信息, 所述专用信道用于传输数据, 且所述专用信道包括调度信道 和数据信道; 第一设置单元, 用于按预置规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设置帧号, 所述预置规则为所述基站对位于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的所述帧号进行 编号的编号方式,且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使得每一个帧中的所述帧号分别与所述 专用信道不同位置对应,以使用户设备可确定与所述专用信道的目标位置对应 的目标帧号,并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以及所述目标帧号确定所述目标位置与目标 调度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目标数量,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处的所 述专用信道的帧为所述目标位置所处的帧的下一个帧。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 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 用于将所述预置规则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 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设置单元, 用于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系统信息; 建立单元, 用于建立映射表, 所述映射表包括第一序号与用于指示所述系 统信息变更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序号与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 息未变更的第二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
第二发送单元, 用于将所述映射表发送给用户设备;
第一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所述系统信息变更的帧为第一目标帧, 并在所述 第一目标帧中设置所述第一序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 述第一序号对应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所述系统信息未变更的帧为第二目标帧, 并在所 述第二目标帧中设置所述第二序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确定与 所述第二序号对应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 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三设置单元, 用于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同步信号, 以使所述 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与所述基站的时钟同步。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 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所处的目标载频区域对应的专用信道; 其中, 所 述专用信道包括调度信道和数据信道;
第四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位于所述专用信道上的目标位置;
第五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公共信道的帧号,得到目 标帧号, 其中, 所述帧号为所述基站按预置规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 置的;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以及所述目标帧号确定所述目标位 置与目标调度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数量, 得到目标数量; 其中, 所述预置规则为所述公共信道上的帧号的编号方式,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处的 所述专用信道的帧为所述目标位置所处的帧的下一个帧;
第七确定单元, 用于若确定所述目标数量大于或等于预置阔值, 则所述用 户设备进入休眠状态。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 中,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预置规则。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 中,
所述第四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 用于确定其在所述专用信道上的开机位置;
第二确定模块, 用于确定与所述开机位置对应的同步信号, 所述同步信号 位于与所述开机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的时 钟同步, 则所述用户确定所述开机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的 第三种实现方式中,
述第四确定单元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的 时钟不同步, 则确定在所述专用信道上完成时钟同步的位置为更新位置;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是否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对应的所述目标帧 号;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五确定模块确定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对 应的所述目标帧号, 则确定所述更新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第七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五确定模块确定不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 对应的所述目标帧号,则确定在所述专用信道上可解码出所述目标帧号的位置 为所述目标位置。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 中,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映射表, 所述映射表包括第一序 号与用于指示系统信息变更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序号与用于 指示所述系统信息未变更的第二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
第八确定单元,用于若确定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设 置的序号为所述第一序号,则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序 号对应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第九确定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目标系统消息变更, 所述 目标系统消息位于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
第十确定单元, 用于解析所述目标系统消息。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 中,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十一确定单元, 用于若确定经过所述目标数量, 则所述用户设备自动开 机;
第十二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目标数据信道, 所述目标数据信道所处的所述 专用信道的帧与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处的帧相同;
第十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调度信道上的调度信息通过所述目标 数据信道发送上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 至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任一项所述的基站以及本发明实 施例第四方面至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任一项所述的用户 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 包括发送器、 接收器和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将下行信道划分为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所述公共信道用于传输系统 信息,所述专用信道用于传输数据,且所述专用信道包括调度信道和数据信道; 用于按预置规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设置帧号,所述预置规则为 所述基站对位于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的所述帧号进行编号的编号方式, 且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使得每一个帧中的所述帧号分别与所述专用信道不同位 置对应, 以使用户设备可确定与所述专用信道的目标位置对应的目标帧号, 并 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以及所述目标帧号确定所述目标位置与目标调度信道之间 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目标数量,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处的所述专用信道的 帧为所述目标位置所处的帧的下一个帧。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 中,
所述发送器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将所述预置规则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结合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的第 二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系统信息;
用于建立映射表,所述映射表包括第一序号与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变更 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序号与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未变更的 第二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将所述映射表发送给用户设备;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确定所述系统信息变更的帧为第一目标帧,并在所述第一目标帧中设 置所述第一序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序号对应 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用于确定所述系统信息未变更的帧为第二目标帧,并在所述第二目标帧中 设置所述第二序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述第二序号对 应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 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同步信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 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与所述基站的时钟同步。
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 包括发送器、接收器和处理 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确定所处的目标载频区域对应的专用信道; 其中, 所述专用信道包括 调度信道和数据信道;
用于确定位于所述专用信道上的目标位置;
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公共信道的帧号, 得到目标帧号, 其中, 所述帧号为所述基站按预置规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的;
用于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以及所述目标帧号确定所述目标位置与目标调度 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数量, 得到目标数量; 其中, 所述预置规则 为所述公共信道上的帧号的编号方式,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处的所述专用信道 的帧为所述目标位置所处的帧的下一个帧;
用于若确定所述目标数量大于或等于预置阔值,则所述用户设备进入休眠 状态。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 中,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预置规则。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 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确定其在所述专用信道上的开机位置;
用于确定与所述开机位置对应的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位于与所述开机 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
用于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的时钟同步,则所述 用户确定所述开机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的 第三种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若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的时钟不同步,则 确定在所述专用信道上完成时钟同步的位置为更新位置;
用于确定是否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对应的所述目标帧号;
用于若所述第五确定模块确定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对应的所述目标 帧号, 则确定所述更新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用于若所述第五确定模块确定不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对应的所述目 标帧号,则确定在所述专用信道上可解码出所述目标帧号的位置为所述目标位 置。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 中,
所述接收器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映射表,所述映射表包括第一序号与用于指示系 统信息变更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序号与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 息未变更的第二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若确定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设置的序号为所 述第一序号,则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序号对应的所述 第一指示信息;
用于才艮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目标系统消息变更,所述目标系统消息位 于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
用于解析所述目标系统消息。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第七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 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若确定经过所述目标数量, 则所述用户设备自动开机;
用于确定目标数据信道,所述目标数据信道所处的所述专用信道的帧与所 述目标调度信道所处的帧相同;
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调度信道上的调度信息通过所述目标数据信道发送上 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资源配置方法、休眠控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网 络,基站将下行信道划分为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且所述基站并按预置规则在 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设置帧号。所述预置规则为所述基站对位于所述公 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的所述帧号进行编号的编号方式。通过本实施例使得用户 设备确定专用信道上目标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目标帧号,所述用户设备 即可确定所述目标位置距离位于下一个专用信道帧的目标调度信道之间间隔 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目标数量。且若用户设备确定该目标数量大于或等于预置 阔值,则所述用户设备即可进行短暂的休眠后再醒来接收位于下一个专用信道 帧上的所述目标调度信道上的调度信息, 从而节省了用户设备的功耗。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资源配置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资源配置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步骤流程 图;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资源配置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休眠控制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休眠控制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休眠控制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 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网络中各载频区域的覆盖示意图; 图 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的格式示意图; 图 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站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 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站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 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设备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 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设备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 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设备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 1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站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 1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设备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资源配置方法, 请参见图 1 ;
由图 1可知, 该信道资源配置方法具体包括:
101、 基站将下行信道划分为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
通过该公共信道使得在蜂窝网络中的基站和用户设备之间能够进行相互 的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 用于传输数据的专用信道可为多个, 具体数目在本发明实 施例中不作限定。
具体的,所述基站在多个覆盖范围不同的载频区域上分别分配所述专用信 道;
其中,基站可为多个覆盖范围不同的载频区域上分别分配一个所述专用信 道, 或在覆盖范围相同的载频区域上分配多个所述专用信道, 具体如何分配在 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所述专用信道包括调度信道和数据信道,基站通过所述调度信道给用户设 备发送调度信息, 用户设备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的指示发送上行数据。
其中, 所述调度信道具体包括上行调度信息的信道 (PUTCH)和下行调度 信息的信道(PDTCH )。
102、 所述基站按预置规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设置帧号。 所述预置规则为所述基站对位于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的所述帧号 进行编号的编号方式。
该预置规则的具体编号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只要专用信道上不同 位置均与公共信道上的帧号对应即可。
即本实施例中,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上包括用于使得所述公共信道和所 述专用信道同步的同步信号, 系统信息, 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是否发生变更 的系统信息变更指示信息以及该帧的帧号。
本实施例对所述公共信道上每个帧中所具有的具体信息以及顺序不作限 定。
本实施例以用户设备确定位于所述专用信道上是否需要进行休眠的位置 为目标位置,因所述基站按所述预置规则对位于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设 置有帧号,则所述用户设备即可确定与所述专用信道的目标位置对应的所述公 共信道的目标帧号,因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已经预先约定了所述公共信道 的每一个帧中帧号的编号方式,则所述用户设备根据该预置规则即可确定所述 目标位置距离位于下一个专用信道帧的目标调度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 道帧的目标数量。
其中,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处的所述专用信道的帧为所述目标位置所处的 帧的下一个帧。
所述用户设备即可根据所述目标数量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短暂的休眠后再 醒来接收位于下一个专用信道帧上的所述目标调度信道上的调度信息。
用户设备具体确定是否进行休眠可根据一个预设的阔值确定,例如所述用 户设备将该阔值确定为 4, 且若所述用户设备即可确定若所述目标位置距离下 一个专用信道帧的目标调度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数量为 6个,则 所述用户设备进行休眠, 具体休眠的时间经过 6 个公共信道的帧, 即经过 6 个公共信道的帧后所述用户设备醒来以接收专用信道上的所述目标调度信道 上的调度信息。
且若所述用户设备即可确定若所述目标位置距离下一个专用信道帧的目 标调度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数量为 2个,则所述用户设备不进行 休眠。 本实施例中对用户设备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休眠的所述阔值具体数目不作 限定,且所述阈值也可为所述基站确定的, 所述基站将已确定的所述阈值通过 系统广播发送给用户设备。
本实施例中,基站可将下行信道划分为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且所述基站 在多个覆盖范围不同的载频区域上分别分配所述专用信道,所述基站在所述公 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帧号,并分别建立所述帧号与所述专用信道上不同位置 的对应关系, 以使得用户设备能够确定与专用信道上不同位置对应的帧号, 以 使用户设备可根据帧号确定其是否需要进行休眠以接收下一个专用信道帧上 的调度信息, 从而有效的降低用户设备的功耗。
图 1所示的实施例对信道资源配置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以下结合图 2所示 的实施例对公共信道的帧的格式进行具体说明:
201、 基站将下行信道划分为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
202、 所述基站按预置规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设置帧号; 图 2所示的步骤 201至步骤 202与图 1所示的步骤 101至步骤 102过程相 同, 在此不再赘述。
203、 所述基站将所述预置规则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将所述预置规则发送给用户设备的具体方式不作限 定, 只要所述用户设备可接收到所述预置规则即可, 例如所述基站可通过系统 广播将所述预置规则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204、 所述基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系统信息;
该系统信息 (SIB )定义了诸如公共信道的配置、 空闲模式移动性参数、 系统捕获信息等与所述基站有关的信息。
205、 所述基站建立映射表;
所述映射表包括第一序号与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变更的第一指示信息 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序号与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未变更的第二指示信息的 对应关系。
206、 所述基站将所述映射表发送给用户设备;
所示基站可通过系统广播将该映射表发送给用户设备,也可通过该公共信 道发送给用户设备。 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即可确定与该第一序号或第二序号对应的指示 信息, 以使用户设备可确定所述系统信息是否变更。
本实施例中,基站在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所述系统信息是否发生变更的具体 方式为所述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变更的第一序号 或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未变更的第二序号,用户设备解码所述序号即可确定 所述系统信息是否发生变更,使得用户设备无需解码复杂的指示信息,从而有 效的降低了用户设备解码过程的复杂度,从而有利于降低用户设备的成本, 减 少时延, 更进一步的降低用户设备的功耗。
且若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序号确定所述系统信息变更,则用户设备解析 系统信息变更的公共信道的帧,从而重新获取已经改变的系统信息, 进而重新 获取该系统信息变更的公共信道的帧上的公共信道的配置、空闲模式移动性参 数、 系统捕获信息等与所述基站有关的信息。
若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序号确定所述系统信息没有变更,则用户设备无 需解析系统信息未变更的公共信道的帧,从而使得用户设备可根据系统信息是 否发生变更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解析系统信息,避免了若系统信息没有发 生变更, 而用户设备重复解析系统信息所造成的功耗的浪费。
207、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系统信息变更的帧为第一目标帧, 并在所述第一 目标帧中设置所述第一序号;
即若所述基站确定位于公共信道的帧中的系统信息变更,则基站确定该帧 为第一目标帧, 并在所述第一目标帧中设置所述第一序号。
所述用户设备即可通过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序号对应的所述第一 指示信息, 使得用户设备确定该第一目标帧的系统信息变更。
208、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系统信息未变更的帧为第二目标帧, 并在所述第 二目标帧中设置所述第二序号;
即若所述基站确定位于公共信道的帧中的系统信息未变更,则基站确定该 帧为第二目标帧, 并在所述第二目标帧中设置第二序号。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述第二序号对应的所述第二指示 信息, 使得用户设备确定该第二目标帧的系统信息未变更。
在经过步骤 207基站设置第一序号或经过步骤 208基站设置第二序号后, 则进行步骤 209;
209、 所述基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同步信号。
通过该同步信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 是否与所述基站的时钟同步。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所包括的帧号、 系统信息、 第一 序号或第二序号和同步信号排列顺序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且在本实施例中的公共信道可为一个或多个,例如基站可划分成两个公共 信道, 第一公共信道上包括帧号、 系统信息和第一序号或第二序号, 第二公共 信道上包括同步信号;
或, 第一公共信道上包括帧号、 第一序号或第二序号和同步信号, 第二公 共信道上包括系统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公共信道的个数以及每个公共信道的格式在本实施例中不 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 所述基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系统信息, 并建立 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该系统信息是否变更的映射表,基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 每个帧中设置同步信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 备是否与所述基站的时钟同步。 通过本实施例使得用户设备能够接收到该帧 号、 系统信息、 第一序号或第二序号以及同步信号, 以获取对应的信息, 且用 户设备解析序号即可确定系统信息是否发生变更,没有变更则无需解析系统信 息, 从而有效的降低了用户设备的功耗。
需明确的是, 本实施例中所示的序号占用的比特值仅为 3比特, 所以用户 设备可快速准确的解析出序号, 而通过查找映射表以确定对应的指示信息,从 而降低了用户设备解析控制信令的复杂度, 从而有利于降低用户设备的成本, 且有效的减少时延, 降低功耗。
在具体应用本实施例所示的信道资源配置方法时,所述映射表不仅仅可建 立所述第一序号与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变更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以 及第二序号与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未变更的第二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还可 通过所述映射表建立其他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指示信息与序号的对应关 系, 以使用户设备通过解析所述序号即可确定对应的指示信息, 所述指示信息 还可包括但不限于, 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是否注册成功的指示信息, 用于指示所 述用户设备是否可以发送上行数据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数 据信道是否空闲的指示信息等。
图 2 所示的实施例对公共信道的帧的格式进行具体说明, 以下结合图 3 所示说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信道资源配置方法是如何实现广覆盖的;
因 M2M的需求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有着千差万别的需求, 不同需求的物 联网, 其基于的底层的通信网络可能是不相同的; 例如, 视频监控类业务, 他 的需求是大带宽、 低时延等, 可能可以利用现有的蜂窝网络。
而对于电力行业的远程抄表应用, 需要将某城区内所有的电表组成一个 群,网络运营商和电力行业用户可以将该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移动性管理优化 或者接入管理。 进而抄表应用的需求是低成本、 低功耗的通信网络, 例如可以 利用 zigbee网络。
通过本实施例, 即可满足 M2M的广覆盖和大容量的要求;
301、 基站确定载频区域;
为使得所述基站所确定的载频区域能实现广覆盖, 则较佳的, 本实施例中 所述基站所确定载频区域为:现有的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以及增强的蜂窝网络 的覆盖范围;
其中,所述增强的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相对于现有的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 所增强的范围不作限定;
因本实施例所述基站可确定增强的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使得本实施例可 应用于不同需求的 M2M, 以实现广覆盖和大容量的要求。
例如, 所述增强的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可包括三个区域;
第一载频区域的覆盖范围相对于现有的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可增强
10dB;
第二载频区域的覆盖范围相对于现有的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可增强
20dB;
第三载频区域的覆盖范围相对于现有的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可增强 30dB;
其中, 第一载频区域不需要釆用扩频, 只要其覆盖范围相对于现有的蜂窝 网络的覆盖范围可增强 10dB即可;
第二载频区域和第三载频区域需要釆用时域扩频的方式;
其中, 本实施例所示的扩频的方式不作限定, 只要能够实现广覆盖的载频 区域即可, 例如该扩频的具体方式可为块扩频、 符号扩频或比特扩频。
因所述基站可根据 M2M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确定不同个数的载频区域, 也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不同确定覆盖范围不同的载频区域,进而满足了不同 应用场景的需求, 实现了广覆盖, 大容量的需求。
302、 所述基站将下行信道划分为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
本实施例中, 所述基站所划分的专用信道的具体个数不作限定,但至少要 使得所述基站已确定的增强的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的各载频区域均与所述专 用信道对应。
本实施例以所述专用信道为三个为例进行说明: 即所述专用信道包括: 第 一专用信道、 第二专用信道和第三专用信道。
其中, 所述第一专用信道与所述第一载频区域对应, 即位于所述第一载频 区域的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专用信道确定调度信息以及用于发送上行数据 的数据信道。
所述第二专用信道与所述第二载频区域对应,即位于所述第二载频区域的 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专用信道确定调度信息以及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 信道。
所述第三专用信道与所述第三载频区域对应,即位于所述第三载频区域的 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三专用信道确定调度信息以及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数据 信道。
本实施例各个载频区域均与一个专用信道对应为举例进行说明,具体载频 区域与专用信道的对应方式不作限定,例如可多个载频区域均与同一个专用信 道对应。
303、 所述基站按预置规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设置帧号; 所述基站具体如何设置帧号的请见图 1和图 2所示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 中不作详述, 即因所述基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设置帧号, 则所述第 一专用信道上的任意位置均与一个所述公共信道的一个帧的帧号对应,所述第 二专用信道上的任意位置均与一个所述公共信道的一个帧的帧号对应。
304、 所述基站将所述预置规则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即本实施例中, 若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第一载频区域, 则所述用户设备 确定所述第一专用信道, 并可确定在所述第一专用信道上任意位置, 并确定该 任意位置所位于的当前帧,并确定相对于当前帧的下一个第一专用信道的帧上 的调度信道, 以确定任意位置与调度信道之间间隔所述公共信道的帧的数量。
具体确定方式请见图 1和图 2所示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用户设备根据已确定的间隔所述公共信道的帧的数量确定位于所述普通 载频区域上的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休眠以节省功耗。
305、 所述基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系统信息;
306、 所述基站建立映射表;
307、 所述基站将所述映射表发送给用户设备;
308、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系统信息变更的帧为第一目标帧, 并在所述第一 目标帧中设置所述第一序号;
309、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系统信息未变更的帧为第二目标帧, 并在所述第 二目标帧中设置所述第二序号;
310、 所述基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同步信号;
本实施例中步骤 304至步骤 310与图 2所示的步骤 203至步骤 209过程相 同, 在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即通过本实施例使得所述基站可根据 M2M的需求确定覆盖范围不同的载 频区域,从而增加了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 满足了不同的 M2M应用场景的需 求,且其在现有的蜂窝网的频谱资源的基础上釆用块扩频、符号扩频或比特扩 频的方式, 本实施例可共用现有的蜂窝网络的天馈和射频器件, 节省了成本。 且通过本实施例使得位于不同覆盖区域的载频区域内的用户设备均可确定与 该载频区域对应的专用信道上任意位置距离下一个调度信道之间间隔几个公 共信道的帧, 从而确定是否进行休眠以节省功耗。
图 1至图 3所示的实施例从基站侧说明了信道资源配置方法,以下结合图 4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用户设备如何实现休眠控制方法的:
401、 用户设备确定所处的目标载频区域对应的专用信道; 因基站可根据 M2M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确定各载频区域, 进而用户设备 开机后首先确定其位于的载频区域为目标载频区域。
例如, 若用户设备开机后确定其位于不需要进行扩频的第一载频区域, 则 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载频区域为所述目标载频区域。
若用户设备开机后确定其位于需要进行扩频的第二载频区域,则用户设备 确定所述第二载频区域为所述目标载频区域。
其中, 所述载频区域的具体设置方式请见图 3所示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 不做赘述。
用户设备确定其位于的目标载频区域后,进一步的确定与所处的目标载频 区域对应的专用信道;
其中, 所述专用信道包括调度信道和数据信道。 所述专用信道的具体格式 请见图 1所示的实施例。
402、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位于所述专用信道上的目标位置;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位于所述专用信道上需要判断是否进行休眠的位置为 所述目标位置。
403、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公共信道的帧号, 得到目 标帧号;
由图 1至图 3所示的实施例可知,所述专用信道上任意位置均与所述公共 信道上的一个帧号对应, 则用户设备即可确定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目标帧 号。
其中, 所述帧号为所述基站按预置规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 的, 具体请见图 1和图 2所示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赞述。
404、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以及所述目标帧号确定所述目标位 置与目标调度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数量, 得到目标数量;
其中, 所述预置规则为所述公共信道上的帧号的编号方式;
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处的所述专用信道的帧为所述目标位置所处的帧的 下一个帧;
即用户设备根据所述预置规则即可确定位于所述专用信道上任一位置与 下一个调度信道之间间隔几个所述公共信道的帧。 405、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目标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置阔值, 若是, 则进行步骤 406, 若否, 则进行步骤 407;
其中,该阔值可为用户设备根据自身需要设定的,也可为所述基站确定的, 所述基站将已确定的该阔值通过系统广播发送给用户设备。本实施例对所述阔 值的具体发送方式以及生成方式不作限定。
且若所述用户设备即可确定若所述目标位置距离下一个专用信道帧的目 标调度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数量为 2个,则所述用户设备不进行 休眠。
406、 所述用户设备进入休眠状态;
则所述用户设备进行休眠,具体休眠的时间为经过所述目标数量的公共信 道的帧长后醒来以接收专用信道上的所述目标调度信道上的调度信息。
例如, 若所述用户设备将该阔值确定为 4, 且若所述用户设备即可确定若 所述目标位置距离下一个专用信道帧的目标调度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 道帧的数量为 6个, 则所述用户设备进行休眠, 具体休眠的时间经过 6个公共 信道的帧,即经过 6个公共信道的帧后所述用户设备醒来以接收专用信道上的 所述目标调度信道上的调度信息。
407、 所述用户设备不进入休眠状态。
因所述目标位置与目标调度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目标数量 较少, 无需进行休眠。
例如, 若所述用户设备将该阔值确定为 4, 若所述用户设备即可确定若所 述目标位置距离下一个专用信道帧的目标调度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 帧的数量为 2个, 则所述用户设备不进行休眠。
本实施例中, 用户设备能够确定与专用信道上不同位置对应的帧号, 进而 用户设备可根据帧号确定所述目标位置与目标调度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 信道帧的目标数量, 并可判断所述目标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置阔值, 若是, 则用户设备进行休眠以节省功耗, 若否, 则用户设备无需进行休眠。
图 4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用户设备如何实现休眠控制方法的,以下结合 图 5所示的实施例说明所述用户设备是如何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
501、 用户设备确定所处的目标载频区域对应的专用信道;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 501与图 4所示的步骤 401过程相同,在本实施例中 不做赘述。
502、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预置规则;
所述用户设备可通过系统广播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预置规则。
503、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其在所述专用信道上的开机位置;
504、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与所述开机位置对应的同步信号; 专用信道同步的同步信号, 系统信息, 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是否发生变更的 系统信息变更指示信息以及该帧的帧号。
所述用户设备可确定与所述开机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并解析与 所述开机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的所述同步信号,即所述同步信号位 于与所述开机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其开机位置是否与所述基站的时钟 同步。
505、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是否 时钟同步, 若是, 则进行步骤 506, 若否, 则进行步骤 507;
506、 所述用户确定所述开机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507、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在所述专用信道上完成时钟同步的位置为更新位 置;
508、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是否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对应的所述目标帧 号; 若是, 则进行步骤 509, 若否, 则进行步骤 510;
509、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更新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即若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对应的所述目标帧号,则 确定当前更新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510、 所述用户设备继续接收所述公共信道的帧, 直至所述用户设备可解 码出所述目标帧号;
若所述用户设备无法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对应的所述目标帧号,则用户 设备继续接收所述公共信道的帧,直至信号强度积累到一定程度以使得所述用 户设备可解码出所述目标帧号为止。 511、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在所述专用信道上可解码出所述目标帧号的位置 为所述目标位置;
512、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公共信道的帧号, 得到目 标帧号;
513、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以及所述目标帧号确定所述目标位 置与目标调度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数量, 得到目标数量;
514、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目标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置阔值, 若是, 则进行步骤 515, 若否, 则进行步骤 516;
515、 所述用户设备进入休眠状态;
516、 所述用户设备不进入休眠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示步骤 512至步骤 516与图 4所示的步骤 403至步骤 407 过程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赞述。
图 5所示的实施例说明所述用户设备是如何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以下结 合图 6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如何进一步降低所述用户设备的功耗的:
601、 用户设备确定所处的目标载频区域对应的专用信道;
602、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预置规则;
603、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其在所述专用信道上的开机位置;
604、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与所述开机位置对应的同步信号;
本实施例所示的步骤 601至步骤 604所示的过程与图 5所示的步骤 501 至步骤 504过程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赞述。
605、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时钟 不同步,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在所述专用信道上完成时钟同步的位置为更新位 置;
本实施例以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时钟不同步为例进行说明;
606、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映射表;
所述映射表包括第一序号与用于指示系统信息变更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对 应关系,以及第二序号与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未变更的第二指示信息的对应 关系;
该系统信息 (SIB )定义了诸如公共信道的配置、 空闲模式移动性参数、 系统捕获信息等与所述基站有关的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可通过系统广播或控制信道接收所述映射表。
607、 若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设 置的序号为所述第一序号,则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序 号对应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608、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目标系统消息变更; 其中, 所述目标系统消息位于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 中;
609、 所述用户设备解析所述目标系统消息;
610、 若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设 置的序号为所述第二序号,则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述第二序 号对应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611、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目标系统消息未变更; 其中, 所述目标系统消息位于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 中;
且若用户设备确定目标系统消息未变更, 则无需解析所述目标系统消息。
612、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是否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对应的所述目标帧 号; 若是, 则进行步骤 613, 若否, 则进行步骤 614;
613、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更新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614、 所述用户设备继续接收所述公共信道的帧, 直至所述用户设备可解 码出所述目标帧号;
615、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在所述专用信道上可解码出所述目标帧号的位置 为所述目标位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步骤 613或步骤 615确定所述目标位置后进行步骤 616; 616、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公共信道的帧号, 得到目 标帧号;
617、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以及所述目标帧号确定所述目标位 置与目标调度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数量, 得到目标数量;
618、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目标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置阔值, 若是, 则进行步骤 619, 若否, 则进行步骤 621 ;
619、 所述用户设备进入休眠状态;
620、若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经过所述目标数量, 则所述用户设备自动开机; 即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经过所述目标数量的公共信道的帧后所述用户设 备自动开机。
621、 所述用户设备不进入休眠状态;
622、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目标数据信道;
所述目标数据信道所处的所述专用信道的帧与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处的 帧相同;
623、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目标调度信道上的调度信息通过所述目标数 据信道发送上行数据。
本实施例中, 用户设备解码所述序号即可确定所述系统信息是否发生变 更,使得用户设备无需解码复杂的指示信息,从而有效的降低了用户设备解码 过程的复杂度, 从而有利于降低用户设备的成本, 减少时延, 更进一步的降低 用户设备的功耗。且若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序号确定所述系统信息变更, 则 用户设备解析系统信息变更的公共信道的帧,从而重新获取已经改变的系统信 息, 进而重新获取该系统信息变更的公共信道的帧上的公共信道的配置、 空闲 模式移动性参数、 系统捕获信息等与所述基站有关的信息。若用户设备根据所 述第二序号确定所述系统信息没有变更,则用户设备无需解析系统信息未变更 的公共信道的帧,从而使得用户设备可根据系统信息是否发生变更的具体情况 确定是否解析系统信息,避免了若系统信息没有发生变更, 而用户设备重复解 析系统信息所造成的功耗的浪费。
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下举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 细说明;
本应用场景应用于蜂窝网络的频谱资源,并基于现有的蜂窝网络的频谱资 源设计可实现广覆盖的通信网络,且本应用场景所提供的可实现广覆盖的通信 网络可共用现有蜂窝网络的天馈和射频器件, 因而实现的成本较低;
从而使得基于本应用场景所提供的通信网络可适用于需求不同的 M2M; 在本应用场景中,如图 7所示, 标号 701所示的覆盖区域为现有的蜂窝网 络的覆盖范围;
标号 702所示的覆盖区域为无需扩频的第一载频区域;
所述第一载频区域的覆盖范围相对于现有的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可增强
10dB;
标号 703所示的覆盖区域为第二载频区域;
所述第二载频区域的覆盖范围相对于现有的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可增强 20dB;
标号 704所示的覆盖区域为第三载频区域;
所述第三载频区域的覆盖范围相对于现有的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可增强 30dB;
具体的, 第二覆盖区域和第三覆盖区域釆用了时域扩频的方式; 其中, 第二覆盖区域和第三覆盖区域釆用扩频的具体方式可为块扩频、符 号扩频或比特扩频;
基站将下行信道划分为公共信道 CCH和专用信道 DCH;
其中,所述公共信道 CCH的数量可为一个,且所述公共信道 CCH的每个 帧上包括但不限于同步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是否发生变更的系统信息 变更指示信息、 系统信息以及该帧的帧号;
所述同步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是否发生变更的系统信息变更指示 信息、 系统信息以及该帧的帧号的前后关系只是一种举例, 具体顺序可为任意 的;
所述公共信道 CCH的数量可为二个,第一个公共信道 CCH的每个帧上设 置有所述同步信号; 第二个公共信道 CCH的每个帧上设置有系统信息变更指 示信息、 系统信息以及该帧的帧号;
需明确的是, 所述公共信道 CCH的数量以上为举例进行说明, 具体数目 不做限定, 且每个所述公共信道 CCH上每个帧上的信息不作限定, 只要各个 专用信道 DCH上任意位置均与公共信道 CCH上的帧对应即可。
在本应用场景中, 所述公共信道 CCH以 1个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基站所划分的专用信道 DCH具体的具体数目不作限定; 可以使得所 划分的各个专用信道 DCH 与不同的覆盖区域对应, 也可使得一个专用信道 DCH与一个覆盖区域对应;
即所述基站可为多个覆盖范围不同的载频区域上分别分配一个所述专用 信道, 或在覆盖范围相同的载频区域上分配多个所述专用信道, 具体如何分配 在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在本应用场景中, 所述专用信道 DCH包括 DCH1、 DCH2和 DCH3; 其中, DCH1与第一覆盖区域对应, 即位于所述第一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设 备通过 DCH1发送上行数据;
DCH2与第二覆盖区域对应, 即位于所述第二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设备通过 DCH2发送上行数据;
DCH3与第三覆盖区域对应, 即位于所述第三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设备通过
DCH3发送上行数据;
具体的, 每个 DCH1、 DCH2和 DCH3上承载三类信道, 即包括上行调度 信息的信道(PUTCH)、 下行调度信息的信道 (PDTCH)以及数据信道;
在本应用场景中, 如图 8所示, DCH1的帧长是 CCH帧长的 8倍, DCH1 的每个帧长为 100ms;
其中, DCH1的一个帧中标号 801所示的信道为所述 PUTCH, 标号 802 所示的信道为 PDTCH, 标号 803所示的信道数据信道;
DCH2的帧长是 DCH1的帧长的 8倍, DCH2的帧长是 8*100 ms;
其中, DCH2的一个帧中标号 804所示的信道为所述 PUTCH, 标号 805 所示的信道为 PDTCH, 标号 806所示的信道数据信道;
DCH3的帧长是 DCH2的帧长的 8倍, DCH2的帧长是 64* 100 ms; 其中, DCH3的一个帧中标号 807所示的信道为所述 PUTCH, 标号 808 所示的信道为 PDTCH, 标号 809所示的信道数据信道;
所述基站按预置规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 (图 8 所示的标号 801 所示的帧)设置帧号;
所述预置规则为所述基站对位于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的所述帧号 进行编号的编号方式;
在本应用场景中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有三个帧号,第一个帧号 与第一覆盖区域对应, 第二个帧号与第二覆盖区域对应, 第三个帧号与第三覆 盖区域对应;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预置规则在 CCH的第一帧上的三个帧号为 0/0/0,下一 个 CCH帧上的帧号为 1/0/0 第八个帧上的帧号为 7/0/0; 第九个 CCH帧上 的帧号为 0/1/0 直到第 512个 CCH帧上的帧号为 7/7/7;
即本应用场景中, 各个 CCH帧上的第一个帧号与 DCH1上位置对应, 以 使位于不同 DCH1上的位置与不同的 CCH帧上的第一个帧号对应;
各个 CCH帧上的第二个帧号与 DCH2上位置对应, 以使位于不同 DCH2 上的位置与不同的 CCH帧上的第二个帧号对应;
各个 CCH帧上的第三个帧号与 DCH3上位置对应, 以使位于不同 DCH3 上的位置与不同的 CCH帧上的第三个帧号对应;
所述基站将其已确定的所述预置规则通过系统广播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以使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基站对位于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的所述帧 号进行编号的编号方式;
且每一个 CCH帧上还包括有: 所述系统信息、 用以指示系统信息是否变 更的序号、 同步信号以及帧号; 其中, 前后关系只是举例;
其中, CCH 的一个帧上也可指包括两个个帧号, 第一个帧号与第二覆盖 区域对应, 第二个帧号与第三覆盖区域对应;
因考虑到开关射频链路的时间开销,在实际的蜂窝通信网络中,位于第一 覆盖区域的用户设备在开机时确定其位于该无需扩频的第一覆盖区域时,即开 始尝试接收调度信息而不需要进行休眠,则基站无需为与第一覆盖区域分配帧 号;
在本应用场景中, 以基站为第一覆盖区域分配帧号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基站建立映射表,所述映射表包括第一序号与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 变更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序号与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未变 更的第二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基站通过系统广播或 CCH将该映射表发送给用户设备;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系统信息变更的帧为第一目标帧,并在所述第一目标帧 中设置所述第一序号;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系统信息未变更的帧为第二目标帧,并在所述第二目标 帧中设置所述第二序号;
当用户设备开机时, 用户设备需确定其位于的载频区域;
所述用户设备在一个 CCH帧长时间内进行相关获得一个相关峰, 若该相 关峰超过某个门限, 该用户设备认为自己位于第一覆盖区域;
若该相关峰未超过某个门限, 则该用户设备会连续接收多个(从第 2 个
CCH帧开始最多到第 8个 CCH帧 ) CCH帧长时间内的数据进行合并后再做 相关获得一个相关峰;
若该相关峰超过某个门限, 该用户设备确定位于第二覆盖区域;
否则连续接收多个(从 9个 CCH帧开始最多到 64个 CCH帧) CCH帧长 时间内的数据后做上述同样的操作,如果超过门限, 该用户设备认为自己位于 第三覆盖区域, 否则认为没有网络存在;
在本应用场景中, 若用户设备确定其位于第一覆盖区域, 则用户设备确定 与第一覆盖区域对应的专用信道 DCH1;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其在 DCH1上的开机位置;
在本应用场景中,用户设备确定与 DCH1上的开机位置对应的 CCH的帧;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与 DCH1上的开机位置对应的 CCH的帧上的同步信息 确定 DCH1上的开机位置是否与基站时钟同步;
在本应用场景中, 以用户设备根据与 DCH1上的开机位置对应的 CCH的 帧上的同步信息确定 DCH1上的开机位置与基站时钟同步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该 DCH1上的开机位置为目标位置;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映射表,并确定与 DCH1上的目标位置 对应的 CCH的帧上的所设置的是第一序号还是第二序号;
本应用场景中以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与 DCH1上的目标位置对应的 CCH的 帧上的所设置的是第一序号为例进行说明;
因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与 DCH1上的目标位置对应的 CCH的帧上的所设置 的是第一序号,则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序号对应的用 于指示系统信息变更的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目标系统消息变更;
所述用户设备解析所述目标系统消息; 本应用场景中,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该 DCH1上的目标位置对应的 CCH的 帧上的帧号为 4/0/0;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系统广播发送的所述预置规则,则用户设 备根据所述预置规则确定位于 DCH1第一个帧上的调度信道对应的 CCH的帧 上的帧号为 0/0/0、位于 DCH1第二个帧上的调度信道对应的 CCH的帧上的帧 号为 0/1/0 以此类推;
在本应用场景中,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该 DCH1上的目标位置对应的 CCH 的帧上的帧号为 4/0/0, 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该目标位置位于所述 DCH1上的 第一个帧上,则用户设备根据所述预置规则确定与所述 DCH1上的第二个帧上 的调度信道对应的所述 CCH的帧上的帧号为 0/1/0;
则用户设备根据帧号 0/1/0和帧号 4/0/0确定所述目标位置与目标调度信道 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目标数量为 4个 CCH的帧;
其中, 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位于 DCH1 上的帧为所述目标位置所位于 DCH1上的帧的下一个帧;
本应用场景中,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目标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置阔 值;
其中, 该预置阔值可为 4, 因本应用场景中所述目标数量等于所述预置阔 值, 则用户设备确定进入休眠状态;
若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经过 4个 CCH帧的时长,则所述用户设备自动开机; 即在本应用场景中, 所述用户设备自动开机后确定目标数据信道; 其中,所述目标数据信道所处的所述专用信道的帧与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 处的帧相同;
即在本应用场景中, 所述目标数据信道与所述目标调度信道位于所述 DCH1的第二个帧上;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目标调度信道上的调度信息通过所述目标数据信 道发送上行数据。
在本应用场景中, 若用户设备确定其位于第二覆盖区域, 则所述用户设备 确定与第二覆盖区域对应的第二专用信道 DCH2;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其在 DCH2上的开机位置; 在本应用场景中,用户设备确定与 DCH2上的开机位置对应的 CCH的帧;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与 DCH2上的开机位置对应的 CCH的帧上的同步信息 确定 DCH2上的开机位置是否与基站时钟同步;
在本应用场景中, 以用户设备根据与 DCH2上的开机位置对应的 CCH的 帧上的同步信息确定 DCH2上的开机位置与基站时钟不同步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在所述第二专用信道上完成时钟同步的位置为更新位 置;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映射表,并确定与 DCH2上的更新位置 对应的 CCH的帧上的所设置的是第一序号还是第二序号;
本应用场景中以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与 DCH2上的更新位置对应的 CCH的 帧上的所设置的是第二序号为例进行说明;
因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与 DCH2上的更新位置对应的 CCH的帧上的所设置 的是第二序号,则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述第二序号对应的用 于指示系统信息变更的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目标系统消息未变更;
则所述用户设备无需解析所述系统消息;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是否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对应的所述目标帧号; 例如, 若与所述开机位置对应的 CCH的帧号为 4/0/0, 与所述更新位置对 应的 CCH的帧号为 0/5/0, 由于帧号 0/5/0前面的几个帧号中的第二个帧号为 4、 3、 2、 1...; 帧号 0/5/0后面几个帧号中的第二个帧号为 6、 7 ;
即帧号 0/5/0前面的几个帧号中的第二个帧号与后面几个帧号中的第二个 帧号不相同, 则信号强度不够, 用户设备无法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对应的所 述目标帧号;
例如, 若与所述开机位置对应的 CCH的帧号为 2/0/0, 与所述更新位置对 应的 CCH的帧号为 5/0/0, 即帧号 5/0/0前面的几个帧号中的第二个帧号与后 面几个帧号中的第二个帧号相同 (均为 0 ), 用户设备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 置对应的所述目标帧号;
本应用场景中,以用户设备确定不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对应的所述目 标帧号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用户设备继续接收所述公共信道的帧,直至所述用户设备可解码出所 述目标帧号;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在所述专用信道上可解码出所述目标帧号的位置为所 述目标位置。
本应用场景中,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该 DCH2上的目标位置对应的 CCH的 帧上的帧号为 7/1/0;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系统广播发送的所述预置规则,则用户设 备根据所述预置规则确定位于 DCH2第一个帧上的调度信道对应的 CCH的帧 上的帧号为 0/0/0、位于 DCH2第二个帧上的调度信道对应的 CCH的帧上的帧 号为 0/0/1 以此类推;
在本应用场景中,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该 DCH2上的目标位置对应的 CCH 的帧上的帧号为 7/1/0, 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该目标位置位于所述 DCH2上的 第一个帧上,则用户设备根据所述预置规则确定与所述 DCH2上的第二个帧上 的调度信道对应的所述 CCH的帧上的帧号为 0/0/1;
则用户设备根据帧号 7/1/0和帧号 0/0/1确定所述目标位置与目标调度信道 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目标数量;
其中, 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位于 DCH2 上的帧为所述目标位置所位于 DCH2上的帧的下一个帧;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目标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置阔值;
本应用场景中,以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目标数量小于所述预置阔值为例 进行说明, 则因本应用场景中, 所述目标数量小于所述预置阔值, 则所述用户 设备无需进行休眠。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目标调度信道上的调度信息通过所述目标数据信 道发送上行数据。
以下结合图 9 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站的具体结构进 行详细说明;
该基站具体包括:
划分单元 901, 用于将下行信道划分为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 所述公共信 道用于传输系统信息, 所述专用信道用于传输数据,且所述专用信道包括调度 信道和数据信道;
在本实施例中, 用于传输数据的专用信道可为多个, 具体数目在本发明实 施例中不作限定。
具体的,所述基站在多个覆盖范围不同的载频区域上分别分配所述专用信 道;
其中,基站可为多个覆盖范围不同的载频区域上分别分配一个所述专用信 道, 或在覆盖范围相同的载频区域上分配多个所述专用信道, 具体如何分配在 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所述专用信道包括调度信道和数据信道,基站通过所述调度信道给用户设 备发送调度信息, 用户设备根据所述调度信息的指示发送上行数据。
第一设置单元 902, 用于按预置规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设置帧 号,所述预置规则为所述基站对位于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的所述帧号进 行编号的编号方式,且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使得每一个帧中的所述帧号分别与所 述专用信道不同位置对应,以使用户设备可确定与所述专用信道的目标位置对 应的目标帧号,并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以及所述目标帧号确定所述目标位置与目 标调度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目标数量,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处的 所述专用信道的帧为所述目标位置所处的帧的下一个帧。
本实施例中, 划分单元 901可将下行信道划分为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且 所述基站在多个覆盖范围不同的载频区域上分别分配所述专用信道,第一设置 单元 902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帧号,并分别建立所述帧号与所述专 用信道上不同位置的对应关系,以使得用户设备能够确定与专用信道上不同位 置对应的帧号,以使用户设备可根据帧号确定其是否需要进行休眠以接收下一 个专用信道帧上的调度信息, 从而有效的降低用户设备的功耗。
图 9 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站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 明, 以下结合图 10所示实施例说明能够对公共信道进行划分的基站的具体结 构;
所述基站包括:
划分单元 1001, 用于将下行信道划分为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 所述公共 信道用于传输系统信息, 所述专用信道用于传输数据,且所述专用信道包括调 度信道和数据信道;
第一设置单元 1002, 用于按预置规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设置 帧号,所述预置规则为所述基站对位于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的所述帧号 进行编号的编号方式,且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使得每一个帧中的所述帧号分别与 所述专用信道不同位置对应,以使用户设备可确定与所述专用信道的目标位置 对应的目标帧号,并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以及所述目标帧号确定所述目标位置与 目标调度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目标数量,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处 的所述专用信道的帧为所述目标位置所处的帧的下一个帧;
第一发送单元 1003, 用于将所述预置规则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第二设置单元 1004, 用于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系统信息; 建立单元 1005, 用于建立映射表, 所述映射表包括第一序号与用于指示 所述系统信息变更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序号与用于指示所述 系统信息未变更的第二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
第二发送单元 1006, 用于将所述映射表发送给用户设备;
第一确定单元 1007, 用于确定所述系统信息变更的帧为第一目标帧, 并 在所述第一目标帧中设置所述第一序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确 定与所述第一序号对应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 1008, 用于确定所述系统信息未变更的帧为第二目标帧, 并在所述第二目标帧中设置所述第二序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 确定与所述第二序号对应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第三设置单元 1009, 用于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同步信号, 以 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与所述基站的时钟 同步。
本实施例中, 第二设置单元 1004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系统信 息,建立单元 1005建立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该系统信息是否变更的映射表, 第三设置单元 1009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同步信号, 以使所述用户 设备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与所述基站的时钟同步。通过本 实施例使得用户设备能够接收到该帧号、 系统信息、第一序号或第二序号以及 同步信号, 以获取对应的信息,且用户设备解析序号即可确定系统信息是否发 生变更, 没有变更则无需解析系统信息, 从而有效的降低了用户设备的功耗。 图 9至图 10所示实施例说明了可实现信道资源配置的基站的具体结构, 以下结合图 11所示实施例对可自动进行休眠以节省功耗的用户设备的具体结 构进行详细说明:
该用户设备具体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 1101, 用于确定所处的目标载频区域对应的专用信道; 其 中, 所述专用信道包括调度信道和数据信道;
第四确定单元 1102, 用于确定位于所述专用信道上的目标位置; 第五确定单元 1103, 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公共信道的帧号, 得到目标帧号, 其中, 所述帧号为所述基站按预置规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 帧中设置的;
第六确定单元 1104, 用于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以及所述目标帧号确定所述 目标位置与目标调度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数量, 得到目标数量; 其中, 所述预置规则为所述公共信道上的帧号的编号方式, 所述目标调度信道 所处的所述专用信道的帧为所述目标位置所处的帧的下一个帧;
第七确定单元 1105, 用于若确定所述目标数量大于或等于预置阔值, 则 所述用户设备进入休眠状态。
本实施例中, 第五确定单元 1103能够确定与专用信道上不同位置对应的 帧号, 进而第六确定单元 1104可根据帧号确定所述目标位置与目标调度信道 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目标数量, 若第七确定单元 1105判断出所述目 标数量大于或等于预置阔值, 则进行休眠以节省功耗。
图 11所示实施例对可自动进行休眠以节省功耗的用户设备的具体结构进 行详细说明, 以下结合图 12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可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用户设 备的具体结构:
所述用户设备具体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 1201, 用于确定所处的目标载频区域对应的专用信道; 其 中, 所述专用信道包括调度信道和数据信道;
第一接收单元 1202, 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预置规则。
第四确定单元 1203, 用于确定位于所述专用信道上的目标位置; 第五确定单元 1204, 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公共信道的帧号, 得到目标帧号, 其中, 所述帧号为所述基站按预置规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 帧中设置的;
第六确定单元 1205, 用于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以及所述目标帧号确定所述 目标位置与目标调度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数量, 得到目标数量; 其中, 所述预置规则为所述公共信道上的帧号的编号方式, 所述目标调度信道 所处的所述专用信道的帧为所述目标位置所处的帧的下一个帧;
第七确定单元 1206, 用于若确定所述目标数量大于或等于预置阔值, 则 所述用户设备进入休眠状态;
其中, 所述第四确定单元 1203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 12031, 用于确定其在所述专用信道上的开机位置; 第二确定模块 12032, 用于确定与所述开机位置对应的同步信号, 所述同 步信号位于与所述开机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
第三确定模块 12033, 用于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 站的时钟同步, 则所述用户确定所述开机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第四确定模块 12034, 用于若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 基站的时钟不同步, 则确定在所述专用信道上完成时钟同步的位置为更新位 置;
第五确定模块 12035, 用于确定是否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对应的所述 目标帧号;
第六确定模块 12036, 用于若所述第五确定模块确定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 位置对应的所述目标帧号, 则确定所述更新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第七确定模块 12037, 用于若所述第五确定模块确定不可解码出与所述更 新位置对应的所述目标帧号,则确定在所述专用信道上可解码出所述目标帧号 的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图 12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可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用户设备的具体结构: 以 下结合图 13所示实施例说明进一步降低功耗的用户设备的具体结构;
该用户设备具体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 1301, 用于确定所处的目标载频区域对应的专用信道; 其 中, 所述专用信道包括调度信道和数据信道;
第一接收单元 1302, 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预置规则;
第四确定单元 1303, 用于确定位于所述专用信道上的目标位置; 第二接收单元 1304, 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映射表, 所述映射表包括 第一序号与用于指示系统信息变更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序号 与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未变更的第二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
第八确定单元 1305, 用于若确定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 帧中设置的序号为所述第一序号,则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述 第一序号对应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八确定单元 1305还用于, 若确定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 信道的帧中设置的序号为所述第二序号,则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确定 与所述第二序号对应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第九确定单元 1306,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目标系统消息变更, 所述目标系统消息位于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
所述第九确定单元 1306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目标系统消 息未变更, 所述目标系统消息位于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 中;
第十确定单元 1307, 用于解析所述目标系统消息;
第五确定单元 1308, 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公共信道的帧号, 得到目标帧号, 其中, 所述帧号为所述基站按预置规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 帧中设置的;
第六确定单元 1309, 用于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以及所述目标帧号确定所述 目标位置与目标调度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数量, 得到目标数量; 其中, 所述预置规则为所述公共信道上的帧号的编号方式, 所述目标调度信道 所处的所述专用信道的帧为所述目标位置所处的帧的下一个帧;
第七确定单元 1310, 用于若确定所述目标数量大于或等于预置阔值, 则 所述用户设备进入休眠状态;
第十一确定单元 1311, 用于若确定经过所述目标数量, 则所述用户设备 自动开机; 第十二确定单元 1312, 用于确定目标数据信道, 所述目标数据信道所处 的所述专用信道的帧与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处的帧相同;
第十三确定单元 1313, 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调度信道上的调度信息通过所 述目标数据信道发送上行数据。
其中, 所述第四确定单元 1303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 13031, 用于确定其在所述专用信道上的开机位置; 第二确定模块 13032, 用于确定与所述开机位置对应的同步信号, 所述同 步信号位于与所述开机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
第三确定模块 13033, 用于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 站的时钟同步, 则所述用户确定所述开机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第四确定模块 13034, 用于若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 基站的时钟不同步, 则确定在所述专用信道上完成时钟同步的位置为更新位 置;
第五确定模块 13035, 用于确定是否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对应的所述 目标帧号;
第六确定模块 13036, 用于若所述第五确定模块确定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 位置对应的所述目标帧号, 则确定所述更新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第七确定模块 13037, 用于若所述第五确定模块确定不可解码出与所述更 新位置对应的所述目标帧号,则确定在所述专用信道上可解码出所述目标帧号 的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八确定单元 1305解码所述序号即可使得所述第九确 定单元 1306确定所述系统信息是否发生变更, 使得用户设备无需解码复杂的 指示信息,从而有效的降低了用户设备解码过程的复杂度,从而有利于降低用 户设备的成本, 减少时延, 更进一步的降低用户设备的功耗。 且若第八确定单 元 1305根据所述第一序号确定所述系统信息变更,则第十确定单元 1307解析 系统信息变更的公共信道的帧,从而重新获取已经改变的系统信息, 进而重新 获取该系统信息变更的公共信道的帧上的公共信道的配置、空闲模式移动性参 数、 系统捕获信息等与所述基站有关的信息。 若所述第八确定单元 1305根据 所述第二序号确定所述系统信息没有变更,则用户设备无需解析系统信息未变 更的公共信道的帧,从而使得用户设备可根据系统信息是否发生变更的具体情 况确定是否解析系统信息,避免了若系统信息没有发生变更, 而用户设备重复 解析系统信息所造成的功耗的浪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 该通信通信网络包括:
如图 9至图 10所示的基站以及如图 11至图 13所示的用户设备。
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站以及用户设备,以下举具体应用 场景进行详细说明;
本应用场景应用于蜂窝网络的频谱资源,并基于现有的蜂窝网络的频语资 源设计可实现广覆盖的通信网络,且本应用场景所提供的可实现广覆盖的通信 网络可共用现有蜂窝网络的天馈和射频器件, 因而实现的成本较低;
从而使得基于本应用场景所提供的通信网络可适用于需求不同的 M2M; 在本应用场景中,如图 7所示, 标号 701所示的覆盖区域为现有的蜂窝网 络的覆盖范围;
标号 702所示的覆盖区域为无需扩频的第一载频区域;
所述第一载频区域的覆盖范围相对于现有的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可增强
10dB;
标号 703所示的覆盖区域为第二载频区域;
所述第二载频区域的覆盖范围相对于现有的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可增强 20dB;
标号 704所示的覆盖区域为第三载频区域;
所述第三载频区域的覆盖范围相对于现有的蜂窝网络的覆盖范围可增强 30dB;
具体的, 第二覆盖区域和第三覆盖区域釆用了时域扩频的方式;
其中, 第二覆盖区域和第三覆盖区域釆用扩频的具体方式可为块扩频、符 号扩频或比特扩频;
基站的划分单元 1001将下行信道划分为公共信道 CCH和专用信道 DCH; 其中,所述公共信道 CCH的数量可为一个,且所述公共信道 CCH的每个 帧上包括但不限于同步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是否发生变更的系统信息 变更指示信息、 系统信息以及该帧的帧号; 所述同步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是否发生变更的系统信息变更指示 信息、 系统信息以及该帧的帧号的前后关系只是一种举例, 具体顺序可为任意 的;
所述公共信道 CCH的数量可为二个,第一个公共信道 CCH的每个帧上设 置有所述同步信号; 第二个公共信道 CCH的每个帧上设置有系统信息变更指 示信息、 系统信息以及该帧的帧号;
需明确的是, 所述公共信道 CCH的数量以上为举例进行说明, 具体数目 不做限定, 且每个所述公共信道 CCH上每个帧上的信息不作限定, 只要各个 专用信道 DCH上任意位置均与公共信道 CCH上的帧对应即可。
在本应用场景中, 所述公共信道 CCH以 1个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基站的划分单元 1001所划分的专用信道 DCH具体的具体数目不作限 定; 可以使得所划分的各个专用信道 DCH与不同的覆盖区域对应, 也可使得 一个专用信道 DCH与一个覆盖区域对应;
即所述基站的划分单元 1001可为多个覆盖范围不同的载频区域上分别分 配一个所述专用信道, 或在覆盖范围相同的载频区域上分配多个所述专用信 道, 具体如何分配在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在本应用场景中, 所述专用信道 DCH包括 DCH1、 DCH2和 DCH3; 其中, DCH1与第一覆盖区域对应, 即位于所述第一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设 备通过 DCH1发送上行数据;
DCH2与第二覆盖区域对应, 即位于所述第二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设备通过
DCH2发送上行数据;
DCH3与第三覆盖区域对应, 即位于所述第三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设备通过 DCH3发送上行数据;
具体的, 每个 DCH1、 DCH2和 DCH3上承载三类信道, 即包括上行调度 信息的信道(PUTCH)、 下行调度信息的信道 (PDTCH)以及数据信道;
在本应用场景中, 如图 8所示, DCH1的帧长是 CCH帧长的 8倍, DCH1 的每个帧长为 100ms;
其中, DCH1的一个帧中标号 801所示的信道为所述 PUTCH, 标号 802 所示的信道为 PDTCH, 标号 803所示的信道数据信道; DCH2的帧长是 DCH1的帧长的 8倍, DCH2的帧长是 8*100 ms;
其中, DCH2的一个帧中标号 804所示的信道为所述 PUTCH, 标号 805 所示的信道为 PDTCH, 标号 806所示的信道数据信道;
DCH3的帧长是 DCH2的帧长的 8倍, DCH2的帧长是 64* 100 ms; 其中, DCH3的一个帧中标号 807所示的信道为所述 PUTCH, 标号 808 所示的信道为 PDTCH, 标号 809所示的信道数据信道;
所述基站的第一设置单元 1002按预置规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 (图 8所示的标号 801所示的帧)设置帧号;
所述预置规则为所述基站的第一设置单元 1002对位于所述公共信道的每 一个帧中的所述帧号进行编号的编号方式;
在本应用场景中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有三个帧号,第一个帧号 与第一覆盖区域对应, 第二个帧号与第二覆盖区域对应, 第三个帧号与第三覆 盖区域对应;
所述基站的第一设置单元 1002根据所述预置规则在 CCH的第一帧上的三 个帧号为 0/0/0, 下一个 CCH 帧上的帧号为 1/0/0 第八个帧上的帧号为
7/0/0; 第九个 CCH帧上的帧号为 0/1/0 直到第 512个 CCH帧上的帧号为
7/7/7;
即本应用场景中, 各个 CCH帧上的第一个帧号与 DCH1上位置对应, 以 使位于不同 DCH1上的位置与不同的 CCH帧上的第一个帧号对应;
各个 CCH帧上的第二个帧号与 DCH2上位置对应, 以使位于不同 DCH2 上的位置与不同的 CCH帧上的第二个帧号对应;
各个 CCH帧上的第三个帧号与 DCH3上位置对应, 以使位于不同 DCH3 上的位置与不同的 CCH帧上的第三个帧号对应;
所述基站的第一发送单元 1003将其已确定的所述预置规则通过系统广播 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以使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一接收单元 1302接收该预置规 则以及确定所述基站对位于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的所述帧号进行编号 的编号方式;
且每一个 CCH帧上还包括有: 所述系统信息、 用以指示系统信息是否变 更的序号、 同步信号以及帧号; 其中, 前后关系只是举例; 其中, CCH 的一个帧上也可指包括两个个帧号, 第一个帧号与第二覆盖 区域对应, 第二个帧号与第三覆盖区域对应;
因考虑到开关射频链路的时间开销,在实际的蜂窝通信网络中,位于第一 覆盖区域的用户设备在开机时确定其位于该无需扩频的第一覆盖区域时,即开 始尝试接收调度信息而不需要进行休眠,则基站无需为与第一覆盖区域分配帧 号;
在本应用场景中, 以基站为第一覆盖区域分配帧号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基站的建立单元 1005建立映射表, 所述映射表包括第一序号与用于 指示所述系统信息变更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序号与用于指示 所述系统信息未变更的第二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基站的第二发送单元 1006通过系统广播或 CCH将该映射表发送给用 户设备;
所述基站的第一确定单元 1007 确定所述系统信息变更的帧为第一目标 帧, 并在所述第一目标帧中设置所述第一序号;
所述基站的第二确定单元 1008确定所述系统信息未变更的帧为第二目标 帧, 并在所述第二目标帧中设置所述第二序号;
当用户设备开机时, 用户设备的第三确定单元 1301需确定其位于的载频 区域;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确定单元 1301在一个 CCH帧长时间内进行相关获得 一个相关峰, 若该相关峰超过某个门限, 该用户设备认为自己位于第一覆盖区 域;
若该相关峰未超过某个门限, 则该用户设备的第三确定单元 1301会连续 接收多个(从第 2个 CCH帧开始最多到第 8个 CCH帧) CCH帧长时间内的 数据进行合并后再做相关获得一个相关峰;
若该相关峰超过某个门限, 该用户设备的第三确定单元 1301确定位于第 二覆盖区域;
否则连续接收多个(从 9个 CCH帧开始最多到 64个 CCH帧) CCH帧长 时间内的数据后做上述同样的操作,如果超过门限, 该用户设备的第三确定单 元 1301认为自己位于第三覆盖区域, 否则认为没有网络存在; 在本应用场景中, 若用户设备的第三确定单元 1301确定其位于第一覆盖 区域, 则用户设备的第三确定单元 1301确定与第一覆盖区域对应的专用信道 DCH1 ;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一确定模块 13031确定其在 DCH1上的开机位置; 在本应用场景中,用户设备的第一确定模块 13031确定与 DCH1上的开机 位置对应的 CCH的帧;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确定模块 13032根据与 DCH1上的开机位置对应的 CCH的帧上的同步信息确定 DCH1上的开机位置是否与基站时钟同步;
在本应用场景中,以用户设备的第三确定模块 13033根据与 DCH1上的开 机位置对应的 CCH的帧上的同步信息确定 DCH1上的开机位置与基站时钟同 步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确定模块 13033确定该 DCH1上的开机位置为目标位 置;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接收单元 1304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映射表;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八确定单元 1305 确定与 DCH1 上的目标位置对应的
CCH的帧上的所设置的是第一序号还是第二序号;
本应用场景中以所述用户设备的第八确定单元 1305确定与 DCH1上的目 标位置对应的 CCH的帧上的所设置的是第一序号为例进行说明;
因所述用户设备的第八确定单元 1305确定与 DCH1上的目标位置对应的 CCH的帧上的所设置的是第一序号, 则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九确定单元 1306根 据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序号对应的用于指示系统信息变更的第一指示 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九确定单元 1306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目标系统 消息变更;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十确定单元 1307解析所述目标系统消息;
本应用场景中,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该 DCH1上的目标位置对应的 CCH的 帧上的帧号为 4/0/0;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一接收单元 1302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系统广播发送的所 述预置规则, 则用户设备的第五确定单元 1308 根据所述预置规则确定位于 DCH1第一个帧上的调度信道对应的 CCH的帧上的帧号为 0/0/0、 位于 DCH1 第二个帧上的调度信道对应的 CCH的帧上的帧号为 0/1/0... ...以此类推;
在本应用场景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五确定单元 1308确定该 DCH1上的 目标位置对应的 CCH的帧上的帧号为 4/0/0,则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五确定单元 1308确定该目标位置位于所述 DCH1上的第一个帧上, 则用户设备的第五确 定单元 1308根据所述预置规则确定与所述 DCH1上的第二个帧上的调度信道 对应的所述 CCH的帧上的帧号为 0/1/0;
则用户设备的第六确定单元 1309根据帧号 0/1/0和帧号 4/0/0确定所述目 标位置与目标调度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目标数量为 4个 CCH的 帧;
其中, 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位于 DCH1 上的帧为所述目标位置所位于 DCH1上的帧的下一个帧;
本应用场景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七确定单元 1310确定所述目标数量是 否大于或等于预置阔值;
其中, 该预置阔值可为 4, 因本应用场景中所述目标数量等于所述预置阔 值, 则用户设备确定进入休眠状态;
若所述用户设备的第十一确定单元 1311确定经过 4个 CCH帧的时长,则 所述用户设备自动开机;
即在本应用场景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十二确定单元 1312 自动开机后确 定目标数据信道;
其中,所述目标数据信道所处的所述专用信道的帧与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 处的帧相同;
即在本应用场景中, 所述目标数据信道与所述目标调度信道位于所述 DCH1的第二个帧上;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十三确定单元 1313根据所述目标调度信道上的调度信 息通过所述目标数据信道发送上行数据。
在本应用场景中, 若用户设备的第三确定单元 1301确定其位于第二覆盖 区域, 则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三确定单元 1301确定与第二覆盖区域对应的第二 专用信道 DCH2;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一确定模块 13031确定其在 DCH2上的开机位置; 在本应用场景中,用户设备的第一确定模块 13031确定与 DCH2上的开机 位置对应的 CCH的帧;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确定模块 13032根据与 DCH2上的开机位置对应的 CCH的帧上的同步信息确定 DCH2上的开机位置是否与基站时钟同步;
在本应用场景中,以用户设备的第二确定模块 13032根据与 DCH2上的开 机位置对应的 CCH的帧上的同步信息确定 DCH2上的开机位置与基站时钟不 同步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四确定模块 13034 确定在所述第二专用信道上完成时 钟同步的位置为更新位置;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接收单元 1304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映射表;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八确定单元 1305 确定与 DCH2 上的更新位置对应的 CCH的帧上的所设置的是第一序号还是第二序号;
本应用场景中以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八确定单元 1305确定与 DCH2上 的更新位置对应的 CCH的帧上的所设置的是第二序号为例进行说明;
因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第八确定单元 1305确定与 DCH2上的更新位置对 应的 CCH 的帧上的所设置的是第二序号, 则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九确定单元 1306根据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述第二序号对应的用于指示系统信息变更的第 二指示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九确定单元 1306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目标系统 消息未变更;
则所述用户设备无需解析所述系统消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五确定模块 13035 确定是否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 对应的所述目标帧号;
例如, 若与所述开机位置对应的 CCH的帧号为 4/0/0, 与所述更新位置对 应的 CCH的帧号为 0/5/0, 由于帧号 0/5/0前面的几个帧号中的第二个帧号为 4、 3、 2、 1...; 帧号 0/5/0后面几个帧号中的第二个帧号为 6、 7......;
即帧号 0/5/0前面的几个帧号中的第二个帧号与后面几个帧号中的第二个 帧号不相同, 则信号强度不够, 用户设备无法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对应的所 述目标帧号;
例如, 若与所述开机位置对应的 CCH的帧号为 2/0/0, 与所述更新位置对 应的 CCH的帧号为 5/0/0, 即帧号 5/0/0前面的几个帧号中的第二个帧号与后 面几个帧号中的第二个帧号相同 (均为 0 ), 用户设备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 置对应的所述目标帧号;
本应用场景中,以用户设备的第七确定模块 13037确定不可解码出与所述 更新位置对应的所述目标帧号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七确定模块 13037继续接收所述公共信道的帧,直至所 述用户设备可解码出所述目标帧号;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七确定模块 13037 确定在所述专用信道上可解码出所 述目标帧号的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本应用场景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五确定单元 1308确定该 DCH2上的目 标位置对应的 CCH的帧上的帧号为 7/1/0;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一接收单元 1302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系统广播发送的所 述预置规则, 则用户设备的第五确定单元 1308 根据所述预置规则确定位于 DCH2第一个帧上的调度信道对应的 CCH的帧上的帧号为 0/0/0、 位于 DCH2 第二个帧上的调度信道对应的 CCH的帧上的帧号为 0/0/1... ...以此类推;
在本应用场景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五确定单元 1308确定该 DCH2上的 目标位置对应的 CCH的帧上的帧号为 7/1/0,则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五确定单元 1308确定该目标位置位于所述 DCH2上的第一个帧上, 则用户设备根据所述 预置规则确定与所述 DCH2上的第二个帧上的调度信道对应的所述 CCH的帧 上的帧号为 0/0/1 ;
则用户设备的第六确定单元 1309根据帧号 7/1/0和帧号 0/0/1确定所述目 标位置与目标调度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目标数量;
其中, 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位于 DCH2 上的帧为所述目标位置所位于
DCH2上的帧的下一个帧;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七确定单元 1310确定所述目标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 置阔值;
本应用场景中, 以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七确定单元 1310确定所述目标数量 小于所述预置阔值为例进行说明, 则因本应用场景中, 所述目标数量小于所述 预置阔值, 则所述用户设备无需进行休眠。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十三确定单元 1313根据所述目标调度信道上的调度信 息通过所述目标数据信道发送上行数据。
图 9至图 10所示的实施例从功能模块的角度对基站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以下结合图 14所示的实施例从硬件角度对基站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 14所示, 该基站包括: 发送器 1401、 接收器 1402和处理器 1403; 其中, 处理器 1403可为一个或多个, 在本实施例中以一个为例进行说明: 且本实施例中发送器 1001、 接收器 1402和处理器 1403之间通过总线进 行连接,当然也可釆用其他的连接方式,具体连接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基站可以具有比图 14所示出的更多或更少的部件, 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个部件, 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或设置,各个部件 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 /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 软件或硬件 和软件的组合实现。
所述处理器 1403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将下行信道划分为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所述公共信道用于传输系统 信息,所述专用信道用于传输数据,且所述专用信道包括调度信道和数据信道; 用于按预置规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设置帧号,所述预置规则为 所述基站对位于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的所述帧号进行编号的编号方式, 且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使得每一个帧中的所述帧号分别与所述专用信道不同位 置对应, 以使用户设备可确定与所述专用信道的目标位置对应的目标帧号, 并 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以及所述目标帧号确定所述目标位置与目标调度信道之间 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目标数量,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处的所述专用信道的 帧为所述目标位置所处的帧的下一个帧。
本实施例中, 处理器 1403可将下行信道划分为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 且 所述处理器 1403在多个覆盖范围不同的载频区域上分别分配所述专用信道, 所述处理器 1403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帧号, 并分别建立所述帧号 与所述专用信道上不同位置的对应关系,以使得用户设备能够确定与专用信道 上不同位置对应的帧号,以使用户设备可根据帧号确定其是否需要进行休眠以 接收下一个专用信道帧上的调度信息, 从而有效的降低用户设备的功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发送器 14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将所述预置规则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处理器 1403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系统信息;
用于建立映射表,所述映射表包括第一序号与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变更 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序号与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未变更的 第二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
处理器 1403在通知所述用户设备所述系统信息是否发生变更的具体方式 为所述处理器 1403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变更的第一序 号或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未变更的第二序号,用户设备解码所述序号即可确 定所述系统信息是否发生变更,使得用户设备无需解码复杂的指示信息,从而 有效的降低了用户设备解码过程的复杂度, 从而有利于降低用户设备的成本, 减少时延, 更进一步的降低用户设备的功耗。
且若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序号确定所述系统信息变更,则用户设备解析 系统信息变更的公共信道的帧,从而重新获取已经改变的系统信息, 进而重新 获取该系统信息变更的公共信道的帧上的公共信道的配置、空闲模式移动性参 数、 系统捕获信息等与所述基站有关的信息。
若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序号确定所述系统信息没有变更,则用户设备无 需解析系统信息未变更的公共信道的帧,从而使得用户设备可根据系统信息是 否发生变更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解析系统信息,避免了若系统信息没有发 生变更, 而用户设备重复解析系统信息所造成的功耗的浪费。
所述发送器 14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将所述映射表发送给用户设备;
所述处理器 1403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确定所述系统信息变更的帧为第一目标帧,并在所述第一目标帧中设 置所述第一序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序号对应 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用于确定所述系统信息未变更的帧为第二目标帧,并在所述第二目标帧中 设置所述第二序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述第二序号对 应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用于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同步信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 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与所述基站的时钟同步。
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 1403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系统信息, 并建立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该系统信息是否变更的映射表, 处理器 1403在 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同步信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同步信号 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与所述基站的时钟同步。通过本实施例使得用户设备能 够接收到该帧号、 系统信息、 第一序号或第二序号以及同步信号, 以获取对应 的信息,且用户设备解析序号即可确定系统信息是否发生变更, 没有变更则无 需解析系统信息, 从而有效的降低了用户设备的功耗。
图 11至图 13所示的实施例从功能模块的角度对用户设备的具体结构进行 说明, 以下结合图 15所示的实施例从硬件角度对用户设备的具体结构进行说 明:
如图 15所示,该用户设备包括:发送器 1501、接收器 1502和处理器 1503; 其中, 处理器 1503可为一个或多个, 在本实施例中以一个为例进行说明: 且本实施例中发送器 1001、 接收器 1502和处理器 1503之间通过总线进 行连接,当然也可釆用其他的连接方式,具体连接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用户设备可以具有比图 15所示出的更多或更少的部 件, 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个部件, 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或设置, 各个 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 /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 软件或 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实现。
所述处理器 1503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确定所处的目标载频区域对应的专用信道; 其中, 所述专用信道包括 调度信道和数据信道;
用于确定位于所述专用信道上的目标位置;
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公共信道的帧号, 得到目标帧号, 其中, 所述帧号为所述基站按预置规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的;
用于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以及所述目标帧号确定所述目标位置与目标调度 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数量, 得到目标数量; 其中, 所述预置规则 为所述公共信道上的帧号的编号方式,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处的所述专用信道 的帧为所述目标位置所处的帧的下一个帧;
用于若确定所述目标数量大于或等于预置阔值,则所述用户设备进入休眠 状态。
本实施例中, 处理器 1503能够确定与专用信道上不同位置对应的帧号, 进而处理器 1503可根据帧号确定所述目标位置与目标调度信道之间间隔的所 述公共信道帧的目标数量, 并可判断所述目标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置阔值, 若是, 则用户设备进行休眠以节省功耗, 若否, 则用户设备无需进行休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接收器 1502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预置规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处理器 1503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确定其在所述专用信道上的开机位置;
用于确定与所述开机位置对应的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位于与所述开机 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
用于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的时钟同步,则所述 用户确定所述开机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处理器 1503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若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的时钟不同步,则 确定在所述专用信道上完成时钟同步的位置为更新位置;
用于确定是否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对应的所述目标帧号;
用于若所述第五确定模块确定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对应的所述目标 帧号, 则确定所述更新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用于若所述第五确定模块确定不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对应的所述目 标帧号,则确定在所述专用信道上可解码出所述目标帧号的位置为所述目标位 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接收器 1502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映射表,所述映射表包括第一序号与用于指示系 统信息变更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序号与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 息未变更的第二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处理器 1503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若确定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设置的序号为所 述第一序号,则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序号对应的所述 第一指示信息;
用于才艮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目标系统消息变更,所述目标系统消息位 于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
用于解析所述目标系统消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处理器 1503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若确定经过所述目标数量, 则所述用户设备自动开机;
用于确定目标数据信道,所述目标数据信道所处的所述专用信道的帧与所 述目标调度信道所处的帧相同;
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调度信道上的调度信息通过所述目标数据信道发送上 行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 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 上述描述 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 应该理解到, 所揭露的系统, 装置和方 法, 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 例如,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 的, 例如, 所述单元的划分, 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 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 外的划分方式, 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 或 一些特征可以忽略, 或不执行。 另一点, 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 接辆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 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辆合或通信连接, 可以是电性, 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 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 或者 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 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 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 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 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釆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釆用软件功能单元的 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 或使用时, 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基于这样的理解, 本发 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 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 介质中, 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 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而前述 的存储介质包括: U盘、 移动硬盘、 只读存储器(ROM, Read-Only Memory )、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 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尽 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 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 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 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

  1.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信道资源配置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基站将下行信道划分为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所述公共信道用于传输系统 信息,所述专用信道用于传输数据,且所述专用信道包括调度信道和数据信道; 所述基站按预置规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设置帧号,所述预置规 则为所述基站对位于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的所述帧号进行编号的编号 方式,且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使得每一个帧中的所述帧号分别与所述专用信道不 同位置对应, 以使用户设备可确定与所述专用信道的目标位置对应的目标帧 号,并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以及所述目标帧号确定所述目标位置与目标调度信道 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目标数量,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处的所述专用信 道的帧为所述目标位置所处的帧的下一个帧。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信道资源配置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 包括:
    所述基站将所述预置规则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信道资源配置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将 下行信道划分为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系统信息;
    所述基站建立映射表,所述映射表包括第一序号与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 变更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序号与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未变 更的第二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基站将所述映射表发送给用户设备;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系统信息变更的帧为第一目标帧,并在所述第一目标帧 中设置所述第一序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序号 对应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系统信息未变更的帧为第二目标帧,并在所述第二目标 帧中设置所述第二序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述第二序 号对应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信道资源配置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将 下行信道划分为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同步信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 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与所述基站的时钟同步。
    5、 一种休眠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用户设备确定所处的目标载频区域对应的专用信道; 其中, 所述专用信道 包括调度信道和数据信道;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位于所述专用信道上的目标位置;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公共信道的帧号, 得到目标帧 号,其中,所述帧号为所述基站按预置规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的;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以及所述目标帧号确定所述目标位置与 目标调度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数量, 得到目标数量; 其中, 所述 预置规则为所述公共信道上的帧号的编号方式,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处的所述 专用信道的帧为所述目标位置所处的帧的下一个帧;
    若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目标数量大于或等于预置阔值,则所述用户设备 进入休眠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休眠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预置规则。
    7、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休眠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确 定位于所述专用信道上的目标位置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其在所述专用信道上的开机位置;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与所述开机位置对应的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位于与 所述开机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
    若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的时钟 同步, 则所述用户确定所述开机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休眠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确 定位于所述专用信道上的目标位置还包括:
    若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的时钟 不同步,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在所述专用信道上完成时钟同步的位置为更新位 置;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是否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对应的所述目标帧号; 若是, 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更新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若否, 则所述用户设备继续接收所述公共信道的帧, 直至所述用户设备可 解码出所述目标帧号;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在所述专用信道上可解码出所述目标帧号的位置为所 述目标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休眠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映射表,所述映射表包括第一序号与用 于指示系统信息变更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序号与用于指示所 述系统信息未变更的第二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
    若所述用户设备确定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设置的 序号为所述第一序号,则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序号对 应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目标系统消息变更,所述目标系 统消息位于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
    所述用户设备解析所述目标系统消息。
    10、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休眠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用户设备 确定所述目标数量大于或等于预置阔值,则所述用户设备进入休眠状态之后还 包括:
    若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经过所述目标数量, 则所述用户设备自动开机;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目标数据信道,所述目标数据信道所处的所述专用信道 的帧与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处的帧相同;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目标调度信道上的调度信息通过所述目标数据信 道发送上行数据。
    11、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划分单元, 用于将下行信道划分为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 所述公共信道用 于传输系统信息, 所述专用信道用于传输数据, 且所述专用信道包括调度信道 和数据信道;
    第一设置单元, 用于按预置规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设置帧号, 所述预置规则为所述基站对位于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的所述帧号进行 编号的编号方式,且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使得每一个帧中的所述帧号分别与所述 专用信道不同位置对应,以使用户设备可确定与所述专用信道的目标位置对应 的目标帧号,并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以及所述目标帧号确定所述目标位置与目标 调度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目标数量,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处的所 述专用信道的帧为所述目标位置所处的帧的下一个帧。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 用于将所述预置规则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13、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设置单元, 用于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系统信息; 建立单元, 用于建立映射表, 所述映射表包括第一序号与用于指示所述系 统信息变更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序号与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 息未变更的第二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
    第二发送单元, 用于将所述映射表发送给用户设备;
    第一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所述系统信息变更的帧为第一目标帧, 并在所述 第一目标帧中设置所述第一序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 述第一序号对应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所述系统信息未变更的帧为第二目标帧, 并在所 述第二目标帧中设置所述第二序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确定与 所述第二序号对应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14、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三设置单元, 用于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同步信号, 以使所述 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与所述基站的时钟同步。
    15、 一种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所处的目标载频区域对应的专用信道; 其中, 所 述专用信道包括调度信道和数据信道;
    第四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位于所述专用信道上的目标位置;
    第五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公共信道的帧号,得到目 标帧号, 其中, 所述帧号为所述基站按预置规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 置的;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以及所述目标帧号确定所述目标位 置与目标调度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数量, 得到目标数量; 其中, 所述预置规则为所述公共信道上的帧号的编号方式,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处的 所述专用信道的帧为所述目标位置所处的帧的下一个帧;
    第七确定单元, 用于若确定所述目标数量大于或等于预置阔值, 则所述用 户设备进入休眠状态。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 括:
    第一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预置规则。
    17、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确定单元 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 用于确定其在所述专用信道上的开机位置;
    第二确定模块, 用于确定与所述开机位置对应的同步信号, 所述同步信号 位于与所述开机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的时 钟同步, 则所述用户确定所述开机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18、 根据权利要求 17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述第四确定单元还 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的 时钟不同步, 则确定在所述专用信道上完成时钟同步的位置为更新位置;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是否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对应的所述目标帧 号;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五确定模块确定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对 应的所述目标帧号, 则确定所述更新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第七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五确定模块确定不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 对应的所述目标帧号,则确定在所述专用信道上可解码出所述目标帧号的位置 为所述目标位置。
    19、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 括: 第二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映射表, 所述映射表包括第一序 号与用于指示系统信息变更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序号与用于 指示所述系统信息未变更的第二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
    第八确定单元,用于若确定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设 置的序号为所述第一序号,则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序 号对应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第九确定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目标系统消息变更, 所述 目标系统消息位于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
    第十确定单元, 用于解析所述目标系统消息。
    20、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设备还包 括:
    第十一确定单元, 用于若确定经过所述目标数量, 则所述用户设备自动开 机;
    第十二确定单元, 用于确定目标数据信道, 所述目标数据信道所处的所述 专用信道的帧与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处的帧相同;
    第十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调度信道上的调度信息通过所述目标 数据信道发送上行数据。
    21、 一种通信网络, 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 11至权利要求 14任一项 所述的基站以及权利要求 15至 20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
    22、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包括发送器、 接收器和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将下行信道划分为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所述公共信道用于传输系统 信息,所述专用信道用于传输数据,且所述专用信道包括调度信道和数据信道; 用于按预置规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设置帧号,所述预置规则为 所述基站对位于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一个帧中的所述帧号进行编号的编号方式, 且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使得每一个帧中的所述帧号分别与所述专用信道不同位 置对应, 以使用户设备可确定与所述专用信道的目标位置对应的目标帧号, 并 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以及所述目标帧号确定所述目标位置与目标调度信道之间 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目标数量,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处的所述专用信道的 帧为所述目标位置所处的帧的下一个帧。
    23、 根据权利要求 22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器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将所述预置规则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
    24、 根据权利要求 22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系统信息;
    用于建立映射表,所述映射表包括第一序号与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变更 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序号与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息未变更的 第二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发送器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将所述映射表发送给用户设备;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确定所述系统信息变更的帧为第一目标帧,并在所述第一目标帧中设 置所述第一序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序号对应 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用于确定所述系统信息未变更的帧为第二目标帧,并在所述第二目标帧中 设置所述第二序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述第二序号对 应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25、 根据权利要求 22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同步信号,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 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与所述基站的时钟同步。
    26、 一种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发送器、 接收器和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确定所处的目标载频区域对应的专用信道; 其中, 所述专用信道包括 调度信道和数据信道;
    用于确定位于所述专用信道上的目标位置;
    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公共信道的帧号, 得到目标帧号, 其中, 所述帧号为所述基站按预置规则在所述公共信道的每个帧中设置的; 用于根据所述预置规则以及所述目标帧号确定所述目标位置与目标调度 信道之间间隔的所述公共信道帧的数量, 得到目标数量; 其中, 所述预置规则 为所述公共信道上的帧号的编号方式,所述目标调度信道所处的所述专用信道 的帧为所述目标位置所处的帧的下一个帧;
    用于若确定所述目标数量大于或等于预置阔值,则所述用户设备进入休眠 状态。
    27、 根据权利要求 26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预置规则。
    28、 根据权利要求 26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确定其在所述专用信道上的开机位置;
    用于确定与所述开机位置对应的同步信号,所述同步信号位于与所述开机 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
    用于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的时钟同步,则所述 用户确定所述开机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29、 根据权利要求 28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若根据所述同步信号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的时钟不同步,则 确定在所述专用信道上完成时钟同步的位置为更新位置;
    用于确定是否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对应的所述目标帧号;
    用于若所述第五确定模块确定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对应的所述目标 帧号, 则确定所述更新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
    用于若所述第五确定模块确定不可解码出与所述更新位置对应的所述目 标帧号,则确定在所述专用信道上可解码出所述目标帧号的位置为所述目标位 置。
    30、 根据权利要求 26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映射表,所述映射表包括第一序号与用于指示系 统信息变更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二序号与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信 息未变更的第二指示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若确定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设置的序号为所 述第一序号,则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映射表确定与所述第一序号对应的所述 第一指示信息;
    用于才艮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目标系统消息变更,所述目标系统消息位 于与所述目标位置对应的所述公共信道的帧中;
    用于解析所述目标系统消息。
    31、 根据权利要求 26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用于若确定经过所述目标数量, 则所述用户设备自动开机;
    用于确定目标数据信道,所述目标数据信道所处的所述专用信道的帧与所 述目标调度信道所处的帧相同;
    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调度信道上的调度信息通过所述目标数据信道发送上 行数据。
CN201480043043.6A 2014-05-29 2014-05-29 一种信道资源配置方法、休眠控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网络 Active CN1054747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78767 WO2015180086A1 (zh) 2014-05-29 2014-05-29 一种信道资源配置方法、休眠控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网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4712A true CN105474712A (zh) 2016-04-06
CN105474712B CN105474712B (zh) 2019-05-21

Family

ID=54697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3043.6A Active CN105474712B (zh) 2014-05-29 2014-05-29 一种信道资源配置方法、休眠控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网络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74712B (zh)
WO (1) WO201518008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5728A (zh) * 2018-08-10 2019-01-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发送、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装置、车载设备及终端
CN112702781A (zh) * 2019-10-22 2021-04-23 苏州磐联集成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窄带物联网的用户设备端的排程方法及排程列表建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8463B (zh) * 2017-11-17 2023-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2377A (zh) * 2010-03-26 2011-09-2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13070138A1 (en) * 2011-11-11 2013-05-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3339967A (zh) * 2011-07-11 2013-10-02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机器类型通信的增强型寻呼机制
CN103748792A (zh) * 2011-09-01 2014-04-23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通信系统以及基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2377A (zh) * 2010-03-26 2011-09-2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339967A (zh) * 2011-07-11 2013-10-02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机器类型通信的增强型寻呼机制
CN103748792A (zh) * 2011-09-01 2014-04-23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通信系统以及基站
WO2013070138A1 (en) * 2011-11-11 2013-05-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5728A (zh) * 2018-08-10 2019-01-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发送、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装置、车载设备及终端
US11856537B2 (en) 2018-08-10 2023-12-26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vehicle-mounted device and terminal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CN112702781A (zh) * 2019-10-22 2021-04-23 苏州磐联集成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窄带物联网的用户设备端的排程方法及排程列表建立方法
CN112702781B (zh) * 2019-10-22 2024-05-24 苏州磐联集成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窄带物联网的用户设备端的排程方法及排程列表建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4712B (zh) 2019-05-21
WO2015180086A1 (zh) 2015-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1182B2 (en) Techniques for implicit indication of trigger frame start times
JP5603503B2 (ja) マルチキャストトラフィック送受信のためのm2m機器及び基地局、及びその実行方法
US20150009875A1 (en) Energy-efficient device discovery techniques
US20160073376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method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progra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213058B1 (ko)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1873537B (zh) 业务指示方法、监听窗口扩展方法、休眠参数调整方法
CN111406426B (zh) 包括蓝牙收发器的并置收发器的业务流共存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220225470A1 (en) Wake-up signal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810970B (zh) 一种指示功率余量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US960304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traffic indication information
CN105407532B (zh) 一种d2d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4756577A (zh) 用于高效信道同步的系统和方法
US20140192694A1 (en) Triggering downlink traffic with timing indication
CN10316850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网络进入/重进入的方法和设备
US11178660B2 (en) Determining access slot for communications on radio interface
KR20210063421A (ko)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장치, 단말 및 기지국
CN105474712A (zh) 一种信道资源配置方法、休眠控制方法、相关设备及网络
EP313387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d2d discovery information
US20230328716A1 (en) Sidelink SL-Based Positio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US2015029645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wlan power saving using an alternate wireless protocol
CN106465189A (zh)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7032409A1 (en)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coded system information
CN101754400B (zh) 工作模式控制方法和装置
KR20230041050A (ko) 페이징 방법 및 장치
CN103987105A (zh) 传递蜂窝网络负荷信息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