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71983B - 一种建立物联通讯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立物联通讯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71983B
CN105471983B CN201510812238.9A CN201510812238A CN105471983B CN 105471983 B CN105471983 B CN 105471983B CN 201510812238 A CN201510812238 A CN 201510812238A CN 105471983 B CN105471983 B CN 1054719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loud server
connection
communication
protoc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122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71983A (zh
Inventor
雷巧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unzhiyi Internet Of Th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unzhiyi Internet Of Th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unzhiyi Internet Of Th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unzhiyi Internet Of Th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1223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719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71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19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71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19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立物联通讯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第二终端通过局域网UDP广播本地连接请求信息,第二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是否接收到设备控制列表中包括的第一终端返回的应答信息;当检测到第一终端返回的应答信息时,第二终端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本地连接;当未检测到第一终端返回的应答信息时,第二终端通过预设通信协议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本发明优先通过局域网建立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本地连接,在本地连接失败时通过预设通信协议建立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提高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的稳定性及通讯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建立物联通讯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立物联通讯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加入到互联网中,智能设备间通过互联网进行方便通讯。
当前,智能设备出厂前,都设置了厂家自定义的通信协议。智能设备进行通讯时,智能设备先按照厂家设置的自定义的通讯协议连接网络服务器,网络服务器验证该智能设备的通信协议是否与自身设置的通讯协议相匹配,若匹配则将该智能设备接入该服务器,智能设备间通过与该服务器建立的网络连接进行通讯;若不匹配,则拒绝该智能设备接入到该服务器,或者智能设备不断尝试与该服务器连接,直至接入到该服务器。
在智能设备和服务器通过通讯协议进行通讯时,智能设备需要不停地连接服务器,当大量的智能设备需要连接到互联网中时,该服务器需要处理的事务数增大,多数智能设备不能快速连接到服务器中,与服务器的连接不稳定,导致智能设备间通过该服务器进行通讯的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立物联通讯的方法及系统。实现优先通过局域网建立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本地连接,在本地连接失败时通过预设通信协议建立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提高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的稳定性及通讯质量。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立物联通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通过局域网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广播本地连接请求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是否接收到设备控制列表中包括的第一终端在接收所述本地连接请求信息后返回的应答信息;
当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的应答信息时,所述第二终端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本地连接;
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未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的应答信息时,所述第二终端通过预设通信协议与所述预设通信协议对应的云端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通过与所述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第二终端通过与所述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通过与所述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发送订阅请求给所述云端服务器,所述订阅请求包括第一终端的物理地址MAC、进程标识符PID和授权码;
所述云端服务器接收所述订阅请求,根据所述订阅请求建立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订阅关系,并将所述订阅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订阅关系,根据所述订阅关系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订阅请求建立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订阅关系,包括:
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MAC和PID,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ID;
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ID发送认证信息给所述第一终端,所述认证信息包括所述授权码;
所述第一终端认证所述授权码,并返回认证响应信息给所述云端服务器;
所述云端服务器接收所述认证响应信息,根据所述认证响应信息建立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订阅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云端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ID之前,还包括:
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协议列表给所述第一终端,所述协议列表中包括与所述预设通信协议匹配的通信协议的标识;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协议列表,根据所述协议列表,确定自身与所述云端服务器之间通信时所使用的通信协议;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确定的所述通信协议,与所述云端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第二终端通过与所述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设备控制列表中的第一终端返回的应答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断开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并传输本地连接确认信息给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本地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物联通讯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云端服务器;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通过局域网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广播本地连接请求信息;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是否接收到设备控制列表中包括的第一终端在接收所述本地连接请求信息后返回的应答信息;当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的应答信息时,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本地连接;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未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的应答信息时,通过预设通信协议与所述预设通信协议对应的云端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通过与所述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广播的本地连接请求信息,并发送应答信息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第二终端,用于通过与所述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发送订阅请求给所述云端服务器,所述订阅请求包括第一终端的物理地址MAC、进程标识符PID和授权码;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订阅请求,根据所述订阅请求建立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订阅关系,并将所述订阅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订阅关系,根据所述订阅关系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MAC和PID,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ID;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ID发送认证信息给所述第一终端,所述认证信息包括所述授权码;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接收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的认证信息;认证所述授权码,并返回认证响应信息给所述云端服务器;
所述云端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认证响应信息,根据所述认证响应信息建立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订阅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所述云端服务器,还用于发送协议列表给所述第一终端,所述协议列表中包括与所述预设通信协议匹配的通信协议的标识;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协议列表;根据所述协议列表,确定自身与所述云端服务器之间通信时所使用的通信协议;根据确定的所述通信协议,与所述云端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
结合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在所述第二终端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之后,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设备控制列表中的第一终端返回的应答信息;断开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并传输本地连接确认信息给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本地连接;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传输的连接确认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本地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立物联通讯的方法及系统中,第二终端通过局域网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广播本地连接请求信息,第二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是否接收到设备控制列表中包括的第一终端在接收本地连接请求信息后返回的应答信息;当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到第一终端返回的应答信息时,第二终端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本地连接;当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检测到第一终端返回的应答信息时,第二终端通过预设通信协议与预设通信协议对应的云端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通过与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本发明优先通过局域网建立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本地连接,在本地连接失败时通过预设通信协议建立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提高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的稳定性及通讯质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A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建立物联通讯的方法流程图;
图1B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建立终端间的公网连接的信令交互图;
图1C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建立终端间的订阅关系的信令交互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2所提供的一种建立物联通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在智能设备设置的通讯协议与服务器自身的通讯协议不匹配情况下,智能设备需要不停地连接服务器,当大量的智能设备需要连接到互联网中时,该服务器需要处理的事务数增大,多数智能设备不能快速连接到服务器中,与服务器的连接不稳定,导致智能设备间通过该服务器进行通讯的质量较差。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建立物联通讯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优先通过局域网建立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本地连接,在本地连接失败时通过预设通信协议建立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避免通讯协议不匹配时第一终端不停连接服务器的情况,提高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的稳定性及通讯质量。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A,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物联通讯的方法。在本发明中,建立物联通讯优先通过本发明设置的自定义的二进制的XLink通信协议来实现终端间的通讯,即优先根据该XLink通信协议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的本地连接,或者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优先通过云端服务器中存储的XLink通信协议与云端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第二终端通过与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在根据该XLink通信协议无法实现终端间的通讯时,建立物联通讯可通过其它通信协议实现终端间的通信,可以根据其它通信协议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的本地连接,或者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通过云端服务器中存储的其他通信协议与云端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第二终端通过与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
上述二进制的XLink通信协议包括了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本地连接的协议头和消息类型,以及建立第一终端通过与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与第二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的协议头和消息类型。
本发明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为智能设备,第一终端可以是智能冰箱、智能电灯开关、智能空调或显示设备等智能设备,第二终端可以是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智能控制设备,在本发明中不限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具体为何种设备。第二终端上安装有用于控制第一终端的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用户通过第二终端上的APP来控制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云端服务器中事先存储有预设的通信协议,云端服务器中还事先存储通信协议列表,该通信协议列表中包括二进制的XLink通信协议和多个常用的通信协议。第二终端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优先选择Xlink通信协议与第一终端建立本地连接,或者根据预设的通信协议,优先选择Xlink通信协议通过云端服务器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第二终端通过局域网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广播本地连接请求信息。
步骤102:第二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是否接收到设备控制列表中包括的第一终端在接收本地连接请求信息后返回的应答信息。
上述设备控制列表中包括第一终端的ID(Identification,身份标识)和MAC(Media Access Control,物理地址)。上述本地连接请求信息中包含有第二终端所在局域网的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和密码,还包含上述设备控制列表。当第二终端周围的第一终端接收到该本地连接请求信息时,第一终端解析该本地连接请求信息,得到设备控制列表,当第一终端确定自身的ID和MAC存在该设备控制列表中时,第一终端根据该本地连接请求包括的第二终端所在局域网的SSID和密码,连接到第二终端所在的局域网。
另外,该本地连接请求中还包括第二终端的ID或地址,当第一终端连接到第二终端所在的局域网时,第一终端会根据第二终端的ID或地址返回应答信息给第二终端,该应答信息包括第一终端的ID。
步骤103:当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到第一终端返回的应答信息时,第二终端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本地连接。
第二终端广播本地连接请求信息后,会自动计算本地连接请求的广播开始时间,当第二终端接收到第一终端返回的应答信息后,第二终端根据该应答信息的返回时间计算距离本地连接请求的广播开始时间的时间段,并将该时间段与预设的时间段进行比较,若该时间段在预设时间段内,则第二终端确认第一终端连接到第二终端所在的局域网,第二终端优先通过XLink通信协议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本地连接,在通过XLink通信协议无法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本地连接时,通过其它通信协议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本地连接;若该时间段超过预设时间段,则第二终端拒绝第一终端连接到第二终端所在的局域网或继续通过局域网UDP广播本地连接请求信息。
上述第二终端通过XLink通信协议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本地连接时,第一终端和第二设备都应是能够通过XLink通信协议进行通讯的智能设备。
步骤104:当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检测到第一终端返回的应答信息时,第二终端通过预设通信协议与预设通信协议对应的云端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通过与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
当第一终端连接第二终端所在的局域网连接失败后或第二终端检测第一终端连接第二终端所在的局域网超时时,第二终端则视为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第一终端返回的应答信息,此时第二终端从本地调取预设的通信协议,根据该预设的通信协议与云端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
第二终端发送连接请求给云端服务器,当云端服务器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后,将第二终端连接到云端服务器,第二终端与云端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
当第二终端与云端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之后,第二终端通过与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具体可通过步骤1041-1044完成,如图1B所示。
步骤1041:第二终端通过与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发送订阅请求给云端服务器,订阅请求包括第一终端的MAC、PID(Process ID,进程标识符)和授权码。
步骤1042:云端服务器接收订阅请求,根据订阅请求建立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的订阅关系。其中,可通过步骤10421-10428完成,如图1C所示。
步骤10421:云端服务器根据第一终端的MAC和PID,发送协议列表给第一终端,协议列表中包括与预设通信协议匹配的通信协议的标识。
上述云端服务器中事先存储有协议列表,该协议列表中包括多个通信协议,如XLink通信协议和其它常用的通信协议,其它常用的通信协议可以是TCP(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超文本传输协议)和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等通信协议,每个类型的通信协议都有对应的标识。其中,每个类型的通信协议都与预设的通信协议相匹配,即云端服务器可以通过预设的通信协议与配置有这些协议的终端进行数据通信,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云端服务器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自动选择一种可靠的通信协议进行连接。
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均配置有XLink通信协议时,此时,若云端服务器检测到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通过XLink通信协议连接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则从通信协议列表中选择XLink通信协议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连接,从而第二终端通过XLink通信协议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
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配置的通信协议不一致时,此时,若云端服务器检测到第二终端通过XLink通信协议连接云端服务器时,云端服务器则从通信协议列表中选择XLink通信协议与第二终端连接,云端服务连接第二终端之后,若此时云端服务器检测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一终端连接云端服务器时,云端服务器优先选择XLink通信协议与该第一终端连接;在云端服务器通过XLink通信协议与该第一终端无法连接的情况下,云端服务器通过其它通信协议与第一终端连接。
步骤10422:第一终端接收协议列表,根据协议列表,确定自身与云端服务器之间通信时所使用的通信协议。
上述第一终端通常设置有厂家自定义的通信协议,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厂家都从常用的通信协议中选择第一终端适用的通信协议,以方便终端间的通讯。当上述协议列表包括了第一终端对应的通信协议,第一终端便可从中查找出该通信协议对应的标识。
步骤10423:第一终端返回确认信息给云端服务器,确认信息包括通信协议的标识和第一终端的ID。
当第一终端从协议列表中查找到自身对应的通信协议的标识后,第一终端返回确认信息给云端服务器,以确定与云端服务器进行通信的通信协议,第一终端根据确定的通信协议,与云端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
如果上述协议列表未包括第一终端对应的通信协议,第一终端可以将自身的通信协议传输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接收到该通信协议后,获取订阅过第一终端的第二终端列表,云端服务器将该通信协议传输给第二终端列表中对应的第二终端,当第二终端接收到该通信协议后,将该通信协议与自身的通信协议进行比较,若相同,则返回匹配响应信息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将第一终端自身的通信协议进行存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通过该通信协议与云端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第一终端通过与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若不同,第二终端则返回不匹配响应信息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返回无响应的应答信息给第一终端。
在本发明中,通常情况下,第二终端与云端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时,第二终端中设置的通信协议默认是云端服务器中协议列表中包括的通信协议。若第二终端中设置的通信协议不是云端服务器中协议列表中包括的通信协议时,可通过以上第一终端传输自身通信协议的方式,将第二终端自身的通信协议传输到云端服务器,与第一终端通过第二终端自身的通信协议进行通讯。
步骤10424:云端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确认信息,从确认信息中获取第一终端的ID。
步骤10425:云端服务器根据第一终端的ID发送认证信息给第一终端,认证信息包括授权码。
步骤10426:第一终端认证授权码。
当第一终端接收到云端服务器发送的授权码后,第一终端将该授权码与事先存储的授权码进行比较,以判断该授权码与事先存储的授权码是否相同。若两者相同,则认证成功;若两者不相同,则认证失败。
步骤10427:第一终端返回认证响应信息给云端服务器。
当第一终端对授权码进行认证,若认证成功,则返回授权码认证成功的认证响应信息给云端服务器;若认证失败,则返回授权码认证失败的认证响应信息给云端服务器。
步骤10428:云端服务器接收认证响应信息,根据认证响应信息建立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的订阅关系。
上述订阅关系可以是云端服务器根据第一终端的ID和MAC以及第二终端的ID和MAC所建立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对应关系,上述订阅关系中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确立的通讯协议等。
当云端服务器接收到授权码认证成功的认证响应信息时,云端服务器根据第一终端的ID和MAC、第二终端的ID和MAC、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确立的通讯协议建立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的关系对照表,即建立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的订阅关系;当云端服务器接收到授权码认证失败的认证响应信息时,云端服务器不建立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的订阅关系。
步骤1043:云端服务器将订阅关系发送给第二终端。
当云端服务器建立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的订阅关系后,云端服务器将订阅关系发送给第二终端;当云端服务器判断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间没有确立的通讯关系后,云端服务器返回订阅失败的信息给第二终端。
步骤1044:第二终端接收订阅关系,根据订阅关系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
当第二终端接收到订阅关系后,第二终端根据订阅关系便可确定第一终端当前已连接到云端服务器,此时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通过连接到云端服务器建立起第二终端和第一终端间的公网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建立公网连接之后,第二终端可以与第一终端通过建立的公网连接进行数据通信。第二终端发送控制请求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根据控制请求判断订阅关系,并转发控制请求给对应的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根据控制请求,返回控制应答信息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根据应答信息判断订阅关系,并转发控制应答信息给第二终端,已完成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数据通讯。
当第二终端通过与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之后,第二终端通过局域网UDP周期性地广播本地连接请求信息,此时若已与第二终端建立公网连接的某第一终端对此本地连接请求信息进行了应答,则通过如下步骤105和106的操作来将与该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切换为本地连接。
步骤105:第二终端接收设备控制列表中的第一终端返回的应答信息的情况。
步骤106:第二终端断开与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并传输本地连接确认信息给第一终端,与第一终端建立本地连接。
在第二终端断开与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之前,为了确保当前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信息传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第一终端需要先发送变更信息给云端服务器,该变更信息包括数据端点改变信息,该数据端点改变信息包括与云端服务器断开通信连接的数据节点信息。
当云端服务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变更信息后,发送变更信息给上述订阅关系对应的第二终端。
当第二终端接收到云端服务器发送的变更信息后,便断开与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并传输本地连接确认信息给第一终端,与第一终端建立本地连接。与第一终端建立本地连接之后,第二终端根据上述变更信息包括的数据节点信息,通过建立的本地连接可继续传输该数据节点信息之后的数据,保证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物联通讯的方法包括第二终端通过局域网UDP广播本地连接请求信息,第二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是否接收到设备控制列表中包括的第一终端在接收本地连接请求信息后返回的应答信息;当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到第一终端返回的应答信息时,第二终端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本地连接;当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检测到第一终端返回的应答信息时,第二终端通过预设通信协议与预设通信协议对应的云端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通过与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本发明优先通过局域网建立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本地连接,在本地连接失败时通过预设通信协议建立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提高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的稳定性及通讯质量。
实施例2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物联通讯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终端S1、第二终端S2和云端服务器S3;
第二终端S2,用于通过局域网UDP广播本地连接请求信息;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是否接收到设备控制列表中包括的第一终端S1在接收本地连接请求信息后返回的应答信息。
第一终端S1,用于接收第二终端S2广播的本地连接请求信息,并发送应答信息给第二终端S2。
上述第一终端S1和第二终端S2均为智能设备,第一终端S1可以是智能冰箱、智能电灯开关、智能空调或显示设备等智能设备,第二终端S2可以是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智能控制设备,在本发明中不限制第一终端S1和第二终端S2具体为何种智能设备。第二终端S2上安装有用于控制第一终端S1的APP,用户通过第二终端S2上的APP来控制第一终端S1;第二终端S2和云端服务器S3中事先存储有预设的通信协议,云端服务器S3中还事先存储通信协议列表,该通信协议列表中包括二进制的XLink通信协议和多个常用的通信协议。第二终端S2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优先选择Xlink通信协议与第一终端S1建立本地连接,或者根据预设的通信协议,优先选择Xlink通信协议通过云端服务器建立与第一终端S1之间的公网连接。
在本发明中,建立物联通讯优先通过本发明设置的自定义的二进制的XLink通信协议来实现终端间的通讯,即优先根据该XLink通信协议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的本地连接,或者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优先通过云端服务器中存储的XLink通信协议与云端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第二终端通过与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在根据该XLink通信协议无法实现终端间的通讯时,建立物联通讯可通过其它通信协议实现终端间的通信,可以根据其它通信协议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间的本地连接,或者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通过云端服务器中存储的其他通信协议与云端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第二终端通过与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
上述二进制的XLink通信协议包括了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本地连接的协议头和消息类型,以及建立第一终端通过与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与第二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的协议头和消息类型。
上述设备控制列表中包括第一终端S1的ID和MAC。上述本地连接请求信息中包含有第二终端S2所在的局域网的SSID和密码,还包含上述设备控制列表。当第二终端S2周围的第一终端S1接收到该本地连接请求信息时,第一终端S1解析该本地连接请求信息,得到设备控制列表,当第一终端S1的ID和MAC存在设备控制列表中时,第一终端S1输入自身的ID和MAC便可获得第二终端S2所在的局域网的SSID和密码。第一终端S1通过第二终端S2所在的局域网的SSID和密码连接第二终端S2所在的局域网。
当第一终端S1连接到第二终端S2所在的局域网时,第一终端S1则会返回应答信息给第二终端S2,该应答信息包括第一终端S1的ID。
上述第二终端S2,用于当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到第一终端S1返回的应答信息时,建立与第一终端S1之间的本地连接。
上述第二终端S2广播本地连接请求信息后,会自动计算本地连接请求的广播开始时间,当第二终端S2接收到第一终端S1返回的应答信息后,第二终端S2根据该应答信息的返回时间计算距离本地连接请求的广播开始时间的时间段,并将该时间段与预设的时间段进行比较,若该时间段在预设时间段内,则第二终端S2确认第一终端S1连接到第二终端S2所在的局域网,第二终端优先通过XLink通信协议建立与第一终端S1之间的本地连接,在通过XLink通信协议无法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本地连接时,通过其它通信协议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本地连接;若该时间段超过预设时间段,则第二终端S2拒绝第一终端S1连接到第二终端S2所在的局域网或继续通过局域网UDP广播本地连接请求信息。
上述第二终端通过XLink通信协议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本地连接时,第一终端和第二设备都应是能够通过XLink通信协议进行通讯的智能设备。
上述第二终端S2,用于当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检测到第一终端S1返回的应答信息时,通过预设通信协议与预设通信协议对应的云端服务器S3建立通信连接,通过与云端服务器S3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与第一终端S1之间的公网连接。
上述云端服务器S3,用于建立第一终端S1与第二终端S2之间的公网连接。
当第一终端S1连接第二终端S2所在的局域网连接失败后或第二终端S2检测第一终端S1连接第二终端S2所在的局域网超时时,第二终端S2则视为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第一终端S1的返回的应答信息,此时第二终端S2从本地调取预设的通信协议,根据该预设的通信协议与云端服务器S3建立通信连接。
当第二终端S2与云端服务器S3建立通信连接之后,第二终端S2通过与云端服务器S3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与第一终端S1之间的公网连接。其中,
上述第二终端S2,用于通过与云端服务器S3之间的通信连接发送订阅请求给云端服务器S3,订阅请求包括第一终端S1的MAC、PID和授权码。
上述云端服务器S3,用于接收订阅请求,根据订阅请求建立第二终端S2与第一终端S1之间的订阅关系,并将订阅关系发送给第二终端S2。
上述云端服务器S3,用于根据第一终端S1的MAC和PID,获取第一终端S1的ID。
上述云端服务器S3在获取第一终端S1的ID之前,上述云端服务器S3还用于根据第一终端S1的MAC和PID,发送协议列表给第一终端S1,协议列表中包括与预设通信协议匹配的通信协议的标识。
上述云端服务器S3中事先存储有协议列表,该协议列表中包括多个通信协议,如XLink通信协议和其它常用的通信协议,其它常用的通信协议可以是TCP、HTTP和MQTT等通信协议,每个类型的通信协议都有对应的标识。其中,每个类型的通信协议都与预设的通信协议相匹配,云端服务器可以通过预设的通信协议与配置有这些协议的终端进行数据通信,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云端服务器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自动选择一种可靠的通信协议进行连接。
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均配置有XLink通信协议时,此时,若云端服务器检测到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通过XLink通信协议连接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则从通信协议列表中选择XLink通信协议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连接,从而第二终端通过XLink通信协议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
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配置的通信协议不一致时,此时,若云端服务器检测到第二终端通过XLink通信协议连接云端服务器时,云端服务器则从通信协议列表中选择XLink通信协议与第二终端连接,云端服务连接第二终端之后,若此时云端服务器检测到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一终端连接云端服务器时,云端服务器优先选择XLink通信协议与该第一终端连接;在云端服务器通过XLink通信协议与该第一终端无法连接的情况下,云端服务器通过其它通信协议与第一终端连接。
上述第一终端S1,还用于接收协议列表;根据协议列表,确定自身与云端服务器S3之间通信时所使用的通信协议;根据确定的通信协议,与云端服务器S3进行数据通信。
上述第一终端S1通常设置有厂家自定义的通信协议,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厂家都在都从常用的通信协议中选择第一终端S1适用的通信协议,以方便终端间的通讯。当上述协议列表包括了第一终端S1对应的通信协议,第一终端S1便可从中查找出该通信协议对应的标识。
上述第一终端S1,用于返回确认信息给云端服务器S3,确认信息包括通信协议的标识和第一终端S1的ID。
当第一终端S1从协议列表中查找到自身对应的通信协议的标识后,第一终端S1返回确认信息给云端服务器S3,以确定与云端服务器S3进行通信的通信协议,第一终端S1根据确定的通信协议,与云端服务器S3进行数据通信;该确认信息包括通信协议的标识和第一终端S1的ID。
如果上述协议列表未包括第一终端S1对应的通信协议,第一终端S1可以将自身的通信协议传输给云端服务器S3,云端服务器S3接收到该通信协议后,获取订阅过第一终端S1的第二终端S2列表,云端服务器S3将该通信协议传输给第二终端S2列表中对应的第二终端S2,当第二终端S2接收到该通信协议后,将该通信协议与自身的通信协议进行比较,若相同,则返回匹配响应信息给云端服务器S3,云端服务器S3将第一终端S1自身的通信协议进行存储,第一终端S1和第二终端S2通过该通信协议与云端服务器S3建立通信连接,第一终端S1通过与云端服务器S3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与第一终端S1之间的公网连接;若不同,第二终端S2则返回不匹配的响应信息给云端服务器S3,云端服务器S3返回无响应的应答信息给第一终端S1。
在本发明中,通常情况下,第二终端S2与云端服务器S3建立通讯连接时,第二终端S2中设置的通信协议默认是云端服务器S3中协议列表中包括的通信协议。若第二终端S2中设置的通信协议不是云端服务器S3中协议列表中包括的通信协议时,可通过以上第一终端S1传输自身通信协议的方式,将第二终端S2自身的通信协议传输到云端服务器S3,与第一终端S1通过第二终端S2自身的通信协议进行通讯。
上述云端服务器S3,用于接收第一终端S1发送的确认信息,从确认信息中获取第一终端S1的ID。
上述云端服务器S3,用于根据第一终端S1的ID发送认证信息给第一终端S1,认证信息包括授权码。
上述第一终端S1,用于接收云端服务器S3发送的认证信息;认证授权码,并返回认证响应信息给云端服务器S3。
当第一终端S1接收到云端服务器S3发送的授权码后,第一终端S1将该授权码与事先存储的授权码进行比较,以判断该授权码与事先存储的授权码是否相同。若两者相同,则认证成功;若两者不相同,则认证失败。
当第一终端S1对授权码进行认证,若认证成功,则返回授权码认证成功的认证响应信息给云端服务器S3;若认证失败,则返回授权码认证失败的认证响应信息给云端服务器S3。
上述云端服务器S3,用于接收认证响应信息,根据认证响应信息建立第二终端S2与第一终端S1之间的订阅关系,并将订阅关系发送给第二终端S2。
上述订阅关系可以是云端服务器S3根据第一终端S1的ID、MAC和第二终端S2的ID、MAC所建立的第一终端S1和第二终端S2之间的地址对应关系,第一终端S1和第二终端S2之间确立的通讯协议、第一终端S1和第二终端S2之间的控制关系和数据传输等。
当云端服务器S3接收到授权码认证成功的认证响应信息时,云端服务器S3则判断第二终端S2与第一终端S1间具有确立的地址对应关系、通讯协议、控制关系和数据传输等,并根据该地址对应关系、通讯协议、控制关系和数据传输等建立第二终端S2与第一终端S1之间的关系对照表,即已建立第二终端S2与第一终端S1之间的订阅关系;当云端服务器S3接收到授权码认证失败的认证响应信息时,云端服务器S3则判断第二终端S2与第一终端S1间没有确立的地址对应关系、通讯协议、控制关系和数据传输等,不建立第二终端S2与第一终端S1之间的订阅关系。
当云端服务器S3建立第二终端S2与第一终端S1之间的订阅关系后,云端服务器S3将订阅关系发送给第二终端S2;当云端服务器S3判断第二终端S2与第一终端S1间没有确立的地址对应关系、通讯协议、控制关系和数据传输等后,云端服务器S3返回订阅失败的信息给第二终端S2。
第二终端S2,还用户接收订阅关系,根据订阅关系建立与第一终端S1之间的公网连接。
当第二终端S2接收到订阅关系后,第二终端S2根据订阅关系便可确定第一终端S1当前已连接到云端服务器S3,此时第二终端S2与第一终端S1通过连接到云端服务器S3建立起第二终端S2和第一终端S1间的公网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终端S2与第一终端S1建立公网连接之后,第二终端S2可以与第一终端S1通过建立的公网连接进行数据通信。第二终端S2发送控制请求给云端服务器S3;云端服务器S3根据控制请求判断订阅关系,并转发控制请求给对应的第一终端S1;第一终端S1根据控制请求,返回控制应答信息给云端服务器S3;云端服务器S3根据应答信息判断订阅关系,并转发控制应答信息给第二终端S2,已完成第二终端S2与第一终端S1之间的数据通讯。
当第二终端S2通过与云端服务器S3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与第一终端S1之间的公网连接之后,第二终端S2通过局域网UDP周期性地广播本地连接请求信息,此时若已与第二终端建立公网连接的某第一终端对此本地连接请求信息进行了应答,则将第二终端S2与该第一终端S1之间的公网连接切换为本地连接。
第一终端S1用于接收本地连接请求信息后返回的应答信息;
第二终端S2,用于在接收到设备控制列表中的第一终端S1返回的应答信息时,断开与第一终端S1之间的公网连接,并传输本地连接确认信息给第一终端S1,与第一终端S1建立本地连接。
上述第二终端S2断开与第一终端S1之间的公网连接之前,为了确保当前第一终端S1与第二终端S2之间信息传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第一终端S1需要先发送变更信息给云端服务器S3,该变更信息包括数据端点改变信息,该数据端点改变信息包括与云端服务器断开通信连接的数据节点信息。
当第二终端S2接收到云端服务器S3发送的变更信息后,便断开与第一终端S1之间的公网连接,并传输本地连接确认信息给第一终端S1,与第一终端S1建立本地连接。
上述第一终端S1,还用于接收第二终端S2传输的连接确认信息,与第二终端S2建立本地连接。
根据上述数据节点信息,通过第二终端S2与第一终端S1之间建立的本地连接可继续传输该数据节点信息之后的数据,保证第二终端S2与第一终端S1之间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物联通讯的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终端和云端服务器;第二终端,用于通过局域网UDP广播本地连接请求信息,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是否接收到设备控制列表中包括的第一终端在接收本地连接请求信息后返回的应答信息,当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到第一终端返回的应答信息时,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本地连接,当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检测到第一终端返回的应答信息时,通过预设通信协议与预设通信协议对应的云端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通过与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第一终端,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广播的本地连接请求信息,并发送应答信息给第二终端;云端服务器,用于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本发明优先通过局域网建立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本地连接,在本地连接失败时通过预设通信协议建立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提高了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的稳定性及通讯质量。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系统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建立物联通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通过局域网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广播本地连接请求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是否接收到设备控制列表中包括的第一终端在接收所述本地连接请求信息后返回的应答信息;
当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的应答信息时,所述第二终端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本地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终端应用程序,用户通过所述第二终端上的所述应用程序来控制第一终端;
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未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的应答信息时,所述第二终端通过预设通信协议与所述预设通信协议对应的云端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通过与所述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通过与所述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通过与所述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发送订阅请求给所述云端服务器,所述订阅请求包括第一终端的物理地址MAC、进程标识符PID和授权码;
所述云端服务器接收所述订阅请求,根据所述订阅请求建立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订阅关系,并将所述订阅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所述订阅关系包括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ID和物理地址MAC以及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ID和物理地址MAC所建立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订阅关系还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确立的通讯协议;所述设备控制列表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ID和物理地址MAC,所述本地连接请求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ID和物理地址MAC;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订阅关系,根据所述订阅关系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订阅请求建立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订阅关系,包括:
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MAC和PID,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ID;
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ID发送认证信息给所述第一终端,所述认证信息包括所述授权码;
所述第一终端认证所述授权码,并返回认证响应信息给所述云端服务器;
所述云端服务器接收所述认证响应信息,根据所述认证响应信息建立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订阅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ID之前,还包括:
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协议列表给所述第一终端,所述协议列表中包括与所述预设通信协议匹配的通信协议的标识;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协议列表,根据所述协议列表,确定自身与所述云端服务器之间通信时所使用的通信协议;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确定的所述通信协议,与所述云端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通过与所述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设备控制列表中的第一终端返回的应答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断开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并传输本地连接确认信息给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本地连接。
6.一种建立物联通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云端服务器;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通过局域网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广播本地连接请求信息;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是否接收到设备控制列表中包括的第一终端在接收所述本地连接请求信息后返回的应答信息;当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的应答信息时,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本地连接;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未检测到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的应答信息时,通过预设通信协议与所述预设通信协议对应的云端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通过与所述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终端应用程序,用户通过所述第二终端上的所述应用程序来控制第一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广播的本地连接请求信息,并发送应答信息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通过与所述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发送订阅请求给所述云端服务器,所述订阅请求包括第一终端的物理地址MAC、进程标识符PID和授权码;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订阅请求,根据所述订阅请求建立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订阅关系,并将所述订阅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所述订阅关系包括所述云端服务器根据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ID和物理地址MAC以及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ID和物理地址MAC所建立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订阅关系还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确立的通讯协议;所述设备控制列表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ID和物理地址MAC,所述本地连接请求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ID和物理地址MAC;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订阅关系,根据所述订阅关系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MAC和PID,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ID;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ID发送认证信息给所述第一终端,所述认证信息包括所述授权码;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接收所述云端服务器发送的认证信息;认证所述授权码,并返回认证响应信息给所述云端服务器;
所述云端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认证响应信息,根据所述认证响应信息建立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订阅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云端服务器,还用于发送协议列表给所述第一终端,所述协议列表中包括与所述预设通信协议匹配的通信协议的标识;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协议列表;根据所述协议列表,确定自身与所述云端服务器之间通信时所使用的通信协议;根据确定的所述通信协议,与所述云端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终端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之后,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设备控制列表中的第一终端返回的应答信息;断开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的公网连接,并传输本地连接确认信息给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本地连接;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传输的连接确认信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本地连接。
CN201510812238.9A 2015-11-19 2015-11-19 一种建立物联通讯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54719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12238.9A CN105471983B (zh) 2015-11-19 2015-11-19 一种建立物联通讯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12238.9A CN105471983B (zh) 2015-11-19 2015-11-19 一种建立物联通讯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1983A CN105471983A (zh) 2016-04-06
CN105471983B true CN105471983B (zh) 2019-05-28

Family

ID=55609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12238.9A Active CN105471983B (zh) 2015-11-19 2015-11-19 一种建立物联通讯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719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3153B (zh) * 2017-05-31 2021-04-06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特殊字符业务触发模块及方法
CN107483621A (zh) * 2017-09-06 2017-12-15 罗慕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选择服务节点的物联网设备连接方法
CN107707439A (zh) * 2017-09-29 2018-02-16 深圳市艾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8234635A (zh) * 2017-12-29 2018-06-29 北京奇宝科技有限公司 与目标智能设备进行通信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10493116B (zh) * 2018-05-14 2022-05-13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040342A (zh) * 2018-08-28 2018-12-18 广东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专享云服务器的寻址方法及系统
CN110880978B (zh) * 2019-12-19 2021-10-15 浙江诺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pc与终端设备的连接方法、装置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1916A (zh) * 2005-06-17 2006-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在通信设备间实现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1079783A (zh) * 2006-05-27 2007-11-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p2p网络中建立p2p通道的方法
CN102355448A (zh) * 2011-06-29 2012-02-15 北京原力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云流媒体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4519022A (zh) * 2013-09-29 2015-04-15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连接通道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71106A1 (en) * 2006-05-19 2007-11-22 Lee David H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internet channeling ag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1916A (zh) * 2005-06-17 2006-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在通信设备间实现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1079783A (zh) * 2006-05-27 2007-11-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p2p网络中建立p2p通道的方法
CN102355448A (zh) * 2011-06-29 2012-02-15 北京原力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云流媒体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4519022A (zh) * 2013-09-29 2015-04-15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连接通道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1983A (zh) 201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1983B (zh) 一种建立物联通讯的方法及系统
US20220361274A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after Device Is Offline and Smart Home System
CN104851174B (zh) 一种高可靠性的机房智能门禁开启方法及开启系统
CN111629423A (zh) 家电设备的配网方法、终端、存储介质和家电设备
US20120331156A1 (en) Wireless control system, methods and apparatus
CN110995554A (zh) 用于智能家电设备配置入网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06789468A (zh)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家电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158883A (zh) 跨终端设备进行用户登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5704157A (zh) 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所适用的智能终端和服务端
US20160072784A1 (en) Client, server, radius capability negotiation method and system between client and server
CN107154972A (zh) 一种基于设备快照的物联网智能设备状态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05792015B (zh) 基于智能电视的远端网络连接方法和系统
WO2018219009A1 (zh) 证书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5337973A (zh) 消息交互方法及其系统
CN104683435A (zh) 网络系统、保持连接方法、电子设备、服务器、程序
CN105898786A (zh) 一种接入点逃生方法和系统
CN105897437A (zh) 接入认证页面网络资费指标同步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60285949A1 (en) Wireless login-based remote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CN106060042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220345B (zh) 门户设备管理方法以及门户设备和系统
CN107659999A (zh) Wifi连接方法及设备
US20230413120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mmunication session management
CN105072148B (zh) 与终端建立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21189A (zh) 一种网络设备的网口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3915907A (zh) 一种冰箱和冰箱联网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6201, No. 28, North Pier, Huangpu Village,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Yunzhiyi Internet of Thing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Second Floor 226-228, No. 2 Building, 299 Jude Road,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YUNW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