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71894A - 一种电力通信移动运维现场数据加密验证传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通信移动运维现场数据加密验证传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71894A
CN105471894A CN201511001136.5A CN201511001136A CN105471894A CN 105471894 A CN105471894 A CN 105471894A CN 201511001136 A CN201511001136 A CN 201511001136A CN 105471894 A CN105471894 A CN 1054718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terminal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 code
ciphertext
handhold 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011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家璘
周正
张勇
巢玉坚
赵世文
邵波
孙俊
汤弋
刘方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ari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Nanjing NARI Group Corp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ari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Nanjing NARI Group Corp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ari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Nanjing NARI Group Corp,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51100113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7189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471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18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using different networks or channels, e.g. using out of band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通信移动运维现场数据加密验证传输的方法,对电力通信设备通过手持移动终端设备进行现场维护,绑定并注册用于现场维护的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和识别码,利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现场定位采集所需维护的电力通信设备的数据,通过将数据和识别码分别以公钥加密上传,由远程平台解密验证,将验证后数据回传到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上展示。利用移动运维现场数据验证平台解决了通信网络在移动运维过程中现场管理的不足,大大提升了企业生产运维的效率,为企业带来了更好管理模式和经营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通信移动运维现场数据加密验证传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现场移动维护和通信可靠性技术,具体说是一种电力通信移动运维现场数据加密验证传输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十二五”期间的电力通信网建设工作即将完成,电力企业电力通信网建设也将迎来新的建设周期。
电力公司随着业务的不断推进,现已形成了多种通信方式并存的庞大的电力通信网络体系架构。现有的运维管理模式由于存在数据传输安全性低、现场运维指标数据繁多、层级结构不清晰等问题,将面临越来越重工作压力;这不仅造成运维过程中现场运维人员无法完全按照制度要求进行规范化操作,还降低了运维的工作效率,对运维造成了隐患,制约了电力通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为了解决现在存在的实际问题,同时更好的实现电力公司通信网络建设,在今年建设了移动运维现场数据验证平台。湖北电力公司移动运维现场数据加密传输管理的目标,有别于现在的电力通信移动运维现场数据加密传输的模式,是为了能对多样化移动运维现场数据验证做一个安全、规范的管理。为电力企业电力通信网运维、远程支持、规范化管理和工作决策提供合理有效的辅助支撑。
在整体系统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现有移动运维的现场运维结果验证模式存在以下问题:(1)现阶段数据传输采用运营商提供的网络,对于终端设备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保障,无法保证终端设备的接入和使用安全,容易造成数据的泄露,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造成了隐患;(2)现有运维模式下,缺少实时的现场运维数据验证功能,无法实现现场运维的闭环管理,无法确定现场人员是否按照要求规范、准确、有效的完成了现场运维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力通信移动运维现场数据加密验证传输的方法,利用移动运维现场数据验证平台,解决以往信息化程度低、规范化不足、模式繁琐的电力通信移动运维现场管理的不足,提升企业生产运维的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好管理模式和经营效益。
所述电力通信移动运维现场数据加密验证传输的方法,对电力通信设备通过手持移动终端设备进行现场维护,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过程:
一、设置并注册用于现场维护的手持移动终端设备:
在每台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中绑定识别码code1和识别码code2,并在远程服务平台注册每一台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及其识别码code1和识别码code2,注册该远程服务平台用于RSA加密算法的公钥和私钥;
二、利用所述手持移动终端设备现场采集所需维护的电力通信设备所记录的数据;
三、加密和上传:
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中,以IDEA算法为基础实现对采集数据的加密并产生密文C1,加密的密钥K1结合识别码code1、识别码code2和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产生的伪随机数所生成,利用RSA算法加密IDEA算法中的密钥K1并产生密文C2,以所述远程服务平台的公钥为所述RSA算法的密钥K2,组合密文C1和密文C2成为密文C,利用公网将密文C上传到远程服务平台;
四、解密和验证:
远程服务平台将接收到的密文C分解为密文C1和密文C2,将密文C2利用远程服务平台的私钥解密,并验证解密后的识别码code1和识别码code2的合法性,通过验证后将验证合格的采集数据再次以前述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中的加密方法加密为密文C3;
五、回传和展示:
远程服务平台将验证后加密的密文C3通过公网传输给上传该数据的手持移动终端设备,该手持移动终端设备收到密文C3后解密得到采集数据,将解密数据在该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中展示。
一种实施例为,在过程五中,由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向远程服务平台发出回传请求,并向远程服务平台发送以远程服务平台的公钥加密的密文C2,远程服务平台验证识别码code1和识别码code2后向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发送密文C3。
一种优化方案为,在过程二中所需维护的电力通信设备的表面设有供识别的条形码,手持移动终端设备设有识别该条形码的条码扫描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还设有位置定位装置和相配套的地理信息系统;所需维护的电力通信设备与所述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之间采用非接触式数据读取采集数据。
特别地,使用智能手机作为所述手持移动终端设备。
优化地,在以IDEA算法进行数据加密过程中,根据设定的密钥长度,利用伪随机数发生器产生一组128位的伪随机数;将128位密钥分成8组,每组16位,得到8个子密钥;随机选择密钥中的任意2组16位密钥,分别用16位的识别码code1和识别码code2进行替换,得到新的8组子密钥;将此8组128位密钥循环左移25位,再做一次16位分组,又可得到8组子密钥,如此循环7次,在第7次循环中,只取前面4组密钥,产生IDEA算法所需的52组16位子密钥。
在过程四中,远程服务平台验证所解密的数据识别码code1和识别码code2与注册数据不符即为非法数据,若验证为非法数据则启动报警过程。
一种回传的实施例为,在过程一中,所注册的公钥和私钥包括远程服务平台的公钥、私钥和被注册手持移动终端设备的公钥、私钥;在过程四中,密文C3的加密密钥为所传手持移动终端设备的公钥K3;在过程五中,该手持移动终端设备收到密文C3后按照过程四的解密方法进行解密,其中解密密钥为该手持移动终端设备的私钥。
所述识别码code1和识别码code2是不同于设备机身码的16位二进制设备识别码,其中由15位设备身份码和系统随机产生的一位二进制码组合而成,每台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具有与其他设备不同的识别码code1和识别码code2。
本发明利用移动运维现场数据验证平台实现了对于以往信息化程度低、规范化不足、模式繁琐的电力通信移动运维现场管理模式的创新,解决了通信网络在移动运维过程中现场管理的不足,实现了通信网络移动运维的全新模式,大大提升了企业生产运维的效率,为企业带来了更好管理模式和经营效益。
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中绑定识别码code1和识别码code2,有别于传统的移动设备国际身份码IMEI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由于IMEI和IMSI已经能够通过技术手段轻易修改,且IMEI和IMSI均为15位16进制码,在本方法中进行使用存在较大的工作量,影响了系统的运行效率,本发明中不采用这两组数据进行加密,进行识别码的绑定并糅合随机数作为密钥安全性高,而将密钥单独以公钥加密传输更加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使系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加密管理利用数据加密技术实现对绑定终端采集的现场数据的加密,包括:现场数据加密、远程数据解密、远程验证数据加密和终端接收数据解密,从而实现在安全可控环境下完整的闭环化现场运维采集数据的验证管理。加密验证模拟了整个数据加密传输过程,便于找到故障点,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普遍应用有利于数据的可靠传送和大面积高效维护。
数据传输利用无线公网实现终端设备和远程验证系统的点对点数据实时传输,实现在公网环境下安全、高效的现场、远程数据实时对接,支撑数据加密验证环节。因而使用方便,投资少而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数据上传过程中加密、解密算法流程图,
图2是验证工作流程图,
图3是IDEA算法密钥的生成过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所述电力通信移动运维现场数据加密验证传输的方法,对电力通信设备通过手持移动终端设备进行现场维护,作为系统准备,首先设置并注册用于现场维护的手持移动终端设备。
在每台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中绑定两组识别码code1和识别码code2,所述识别码code1和识别码code2是不同于设备机身码的16位二进制设备识别码,其中由15位设备身份码和系统随机产生的一位二进制码组合而成,每台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具有与其他设备不同的识别码code1和识别码code2,因此识别码code1和识别码code2同时起到设备标识和参与作为加密密钥的作用。在此,使用智能手机作为所述手持移动终端设备。
在远程服务平台注册每一台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及其识别码code1和识别码code2,注册该远程服务平台用于RSA加密算法的公钥和私钥,包括远程服务平台的公钥、私钥和被注册手持移动终端设备的公钥、私钥。
举例一个现场运维过程为:
1.利用所述手持移动终端设备现场采集所需维护的电力通信设备所记录的数据。
所需维护的电力通信设备的表面粘贴有供识别的条形码,手持移动终端设备设有识别该条形码的条码扫描器,以智能手机作为手持移动终端时,可以以摄像头作为条码扫描器,配合相应软件进行读取识别所扫描设备的具体属性信息。手持移动终端设备还设有GPS模块和相配套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根据地理信息系统确定设备所处地点和位置,以条码扫描器确定所读取的设备;特别地,所需维护的电力通信设备与所述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之间采用非接触式数据读取采集数据,读取数据后,所述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并不能立即显示数据信息,需要进行数据的验证和上传。
2.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中,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加密并上传。
如图1所示,以IDEA算法为基础实现对采集数据的加密并产生密文C1,加密的密钥K1结合识别码code1、识别码code2和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产生的伪随机数所生成,密钥K1的生成过程如图3所示,在以IDEA算法进行数据加密过程中,根据设定的密钥长度,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中,利用伪随机数发生器产生一组128位的伪随机数;将128位密钥分成8组,每组16位,得到8个子密钥;随机选择密钥中的任意2组16位密钥,分别用16位的识别码code1和识别码code2进行替换,得到新的8组子密钥;将此8组128位密钥循环左移25位,再做一次16位分组,又可得到8组子密钥,如此循环7次,在第7次循环中,只取前面4组密钥,产生IDEA算法所需的52组16位子密钥。
具体过程为,IDEA算法输入的64位数据被分成4个16位子分组作为第一轮的输入,总共有8轮迭代。在每一轮中,相互间进行运算同时也与6个16位的子密钥进行运算(每轮均不同),最后还与4个16位的子密钥进行输出变换,产生输出,其中共52个16位的子密钥参与运算。整个算法包括3部分:
(1)子密钥的产生。输入:128b密钥;输出:52个16b的子密钥。
(2)加密过程。输入:52个子密钥和64b数据;输出:64b数据。
(3)解密过程。IDEA算法的加密过程与解密过程的子密钥不相同,且二者是一一对应的。
IDEA共需要52个子密钥,每一个有16b,由128b密钥生成。子密钥将128b分成8组,每组16b,得到子密钥:K1、K2、K3、K4、K5、K6、K7、K8;将128b循环左移25位后做16b分组,得到子密钥:K9、K10、K11、K12、K13、K14、K15、K16;再将这128b循环左移25位后做同样的分组得到子密钥:K17、K18、K19、K20、K21、K22、K23、K24;以此类推,直到生成所有的子密钥。
该算法中密钥为128b,明文分组长度是64b。64b被分为4个16b的子块:X1、X2、X3、X4作为第一轮的输入,每一轮中,将4个输入子块与6个16b子密钥分别做模216的加法、模216+1的乘法、异或操作,得到4个输出作为下一轮的输入。如此共进行8轮,最后用4个子密钥作输出变换。
利用RSA算法加密IDEA算法中的密钥K1并产生密文C2,以所述远程服务平台的公钥为所述RSA算法的密钥K2,加密过程完成后之后组合密文C1和密文C2成为密文C,利用公网将密文C上传到远程服务平台。以此使得每次传输的密钥结合了随机数而不同,密钥本身再次经过公钥加密,而用于解密的私钥仅保留在远程服务平台一处,无法从传输路径上获取。
3.远程服务平台对接收数据进行解密和验证:
远程服务平台将接收到的密文C分解为密文C1和密文C2,将密文C2利用远程服务平台的私钥解密,并验证解密后的识别码code1和识别码code2的合法性,若解密后的识别码code1和识别码code2与预先注册的识别码不同则数据非法,远程服务平台验证所解密的数据为非法数据则启动报警过程。
通过验证后将验证合格的采集数据再次以前述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中的加密方法加密为密文C3,其中数据的加密密钥为所传手持移动终端设备的公钥K3。
4.远程服务平台对验证数据向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回传并展示:
由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向远程服务平台发出回传请求,并向远程服务平台发送以远程服务平台的公钥加密的密文C2,C2内含的识别码code1和识别码code2同时作为确认为验证设备,且提供请求方标识,远程服务平台验证识别码code1和识别码code2后向该识别码的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发送密文C3。
远程服务平台将验证后加密的密文C3通过公网传输给上传该数据的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其中数据的加密密钥为所传手持移动终端设备的公钥K3。该手持移动终端设备收到密文C3后按照过程四的解密方法解密得到采集数据,其中解密密钥为该手持移动终端设备的私钥,将解密数据在该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中展示。
总的验证和传输过程见图2,经过该过程后,保证了采集和核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如果出现故障易于查询和管理。采集数据同时上传到远程平台作为记录,采集过程统一规范,电力通信移动运维是电力通信运维的重要组成,基于电力网通信运维管理系统软件框架平台,使用电力网统一资源数据模型,系统基于跨操作系统的统一软件框架平台,采用了统一资源数据模型,通过智能终端绑定、数据加密传输、数据解密验证和回传,能够保证在安全、规范的情况下实现移动运维和设备管理。

Claims (8)

1.一种电力通信移动运维现场数据加密验证传输的方法,对电力通信设备通过手持移动终端设备进行现场维护,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过程:
一、设置并注册用于现场维护的手持移动终端设备:
在每台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中绑定识别码code1和识别码code2,并在远程服务平台注册每一台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及其识别码code1和识别码code2,注册该远程服务平台用于RSA加密算法的公钥和私钥;
二、利用所述手持移动终端设备现场采集所需维护的电力通信设备所记录的数据;
三、加密和上传:
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中,以IDEA算法为基础实现对采集数据的加密并产生密文C1,加密的密钥K1结合识别码code1、识别码code2和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产生的伪随机数所生成,利用RSA算法加密IDEA算法中的密钥K1并产生密文C2,以所述远程服务平台的公钥为所述RSA算法的密钥K2,组合密文C1和密文C2成为密文C,利用公网将密文C上传到远程服务平台;
四、解密和验证:
远程服务平台将接收到的密文C分解为密文C1和密文C2,将密文C2利用远程服务平台的私钥解密,并验证解密后的识别码code1和识别码code2的合法性,通过验证后将验证合格的采集数据再次以前述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中的加密方法加密为密文C3;
五、回传和展示:
远程服务平台将验证后加密的密文C3通过公网传输给上传该数据的手持移动终端设备,该手持移动终端设备收到密文C3后解密得到采集数据,将解密数据在该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中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移动运维现场数据加密验证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过程五中,由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向远程服务平台发出回传请求,并向远程服务平台发送以远程服务平台的公钥加密的密文C2,远程服务平台验证识别码code1和识别码code2后向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发送密文C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移动运维现场数据加密验证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过程二中所需维护的电力通信设备的表面设有供识别的条形码,手持移动终端设备设有识别该条形码的条码扫描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还设有位置定位装置和相配套的地理信息系统;所需维护的电力通信设备与所述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之间采用非接触式数据读取采集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电力通信移动运维现场数据加密验证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智能手机作为所述手持移动终端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移动运维现场数据加密验证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以IDEA算法进行数据加密过程中,根据设定的密钥长度,利用伪随机数发生器产生一组128位的伪随机数;将128位密钥分成8组,每组16位,得到8个子密钥;随机选择密钥中的任意2组16位密钥,分别用16位的识别码code1和识别码code2进行替换,得到新的8组子密钥;将此8组128位密钥循环左移25位,再做一次16位分组,又可得到8组子密钥,如此循环7次,在第7次循环中,只取前面4组密钥,产生IDEA算法所需的52组16位子密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移动运维现场数据加密验证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过程四中,远程服务平台验证所解密的数据识别码code1和识别码code2与注册数据不符即为非法数据,若验证为非法数据则启动报警过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移动运维现场数据加密验证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过程一中,所注册的公钥和私钥包括远程服务平台的公钥、私钥和被注册手持移动终端设备的公钥、私钥;在过程四中,密文C3的加密密钥为所传手持移动终端设备的公钥K3;在过程五中,该手持移动终端设备收到密文C3后按照过程四的解密方法进行解密,其中解密密钥为该手持移动终端设备的私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移动运维现场数据加密验证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码code1和识别码code2是不同于设备机身码的16位二进制设备识别码,其中由15位设备身份码和系统随机产生的一位二进制码组合而成,每台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具有与其他设备不同的识别码code1和识别码code2。
CN201511001136.5A 2015-12-28 2015-12-28 一种电力通信移动运维现场数据加密验证传输的方法 Pending CN1054718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01136.5A CN105471894A (zh) 2015-12-28 2015-12-28 一种电力通信移动运维现场数据加密验证传输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01136.5A CN105471894A (zh) 2015-12-28 2015-12-28 一种电力通信移动运维现场数据加密验证传输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1894A true CN105471894A (zh) 2016-04-06

Family

ID=55609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01136.5A Pending CN105471894A (zh) 2015-12-28 2015-12-28 一种电力通信移动运维现场数据加密验证传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7189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7918A (zh) * 2019-01-21 2019-04-12 深圳锚丁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运维网关及其运维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85743A1 (en) * 2005-03-31 2008-11-20 Kaoru Yokota Data Encryption Device and Data Encryption Method
CN102495983A (zh) * 2011-12-08 2012-06-13 孙紫阳 一种智能移动终端数据实时加密和解密的方法
CN102655643A (zh) * 2011-03-04 2012-09-05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无线数据加密方法和解密方法
CN103209240A (zh) * 2013-03-19 2013-07-17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加密及解密的方法及系统
CN104301317A (zh) * 2014-10-13 2015-01-21 国家电网公司 电力通信网现场运维数据加密传输验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85743A1 (en) * 2005-03-31 2008-11-20 Kaoru Yokota Data Encryption Device and Data Encryption Method
CN102655643A (zh) * 2011-03-04 2012-09-05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无线数据加密方法和解密方法
CN102495983A (zh) * 2011-12-08 2012-06-13 孙紫阳 一种智能移动终端数据实时加密和解密的方法
CN103209240A (zh) * 2013-03-19 2013-07-17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加密及解密的方法及系统
CN104301317A (zh) * 2014-10-13 2015-01-21 国家电网公司 电力通信网现场运维数据加密传输验证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7918A (zh) * 2019-01-21 2019-04-12 深圳锚丁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运维网关及其运维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01317B (zh) 电力通信网现场运维数据加密传输验证方法
CN102170357B (zh) 组合密钥动态安全管理系统
CN109040090B (zh) 一种数据加密方法及装置
CN102196425B (zh) 基于量子密钥分配网络的移动加密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5553951A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1355422B (zh) 一种新型矢量加密认证机制
CN105162772A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认证与密钥协商方法和装置
CN113132099B (zh) 一种基于硬件密码设备的传输文件加解密方法及装置
CN113114460B (zh) 一种基于量子加密的配电网信息安全传输方法
US1089735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vacy-preserving data retrieval for connected power tools
CN112511304A (zh) 一种基于混合加密算法的电力数据隐私通信方法
Borowski et al. Modern usage of “old” one-time pad
CN100440775C (zh) 一种加密通讯方法和装置
CN102833075A (zh) 基于三层叠加式密钥管理技术的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方法
CN104219044A (zh) 一种用于加密存储装置的密钥保密方法
CN10520802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相关装置及设备
CN110535641A (zh) 密钥管理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161444A (zh) 数据安全存储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5577386A (zh) 一种双向互动智能电能表的数据加密方法
CN102598575B (zh) 用于对密码保护的有效数据单元加速解密的方法和系统
CN109802974A (zh) 一种基于公钥密码的数据单向安全传输方法
CN105262586B (zh) 汽车防盗设备的密钥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3354637B (zh) 一种物联网终端m2m通信加密方法
CN11122495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8650096A (zh) 一种工业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