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68899A - 基于micaps风场信息低空急流自动识别及绘制 - Google Patents
基于micaps风场信息低空急流自动识别及绘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468899A CN105468899A CN201510789343.5A CN201510789343A CN105468899A CN 105468899 A CN105468899 A CN 105468899A CN 201510789343 A CN201510789343 A CN 201510789343A CN 105468899 A CN105468899 A CN 1054688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utomatic weather
- weather station
- torrent
- wind
- sp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Z—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6Z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尺度气象预报技术领域,为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和MICAPS系统风场信息,结合低空急流特征,实现850hPa等压面上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低空急流的自动识别。为此,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基于MICAPS风场信息低空急流自动识别及绘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自动站提取:步骤2预处理:步骤3聚类:步骤4拟合:聚类结束后每一类代表一条急流,为了将急流直观地表示出来就需要对聚类后的自动站进行拟合,先进行折线拟合,再对折线进行平滑。本发明主要应用于气象预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尺度气象预报技术领域,具体讲,涉及基于MICAPS系统风场信息的低空急流自动识别及绘制。
背景技术
急流是一股强而窄的气流带,目前我国气象界通常把600hPa以下,风速大于等于12米/秒的风速带限定为低空急流。低空急流之所以能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是因为它与暴雨、暴雪等强对流天气、航空安全、火箭和导弹发射的准确性等有密切的联系。据统计,华南汛期暴雨、长江流域梅雨,华北暴雨(暴雪),大多数都伴随着低空急流,并且绝大部分的暴雨发生在低空急流的左侧200公里之内,其中多数降落在低空急流中心的左前方,所以研究低空急流对预报暴雨(暴雪)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金宏忆提出了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资料,分析有低空大风现象出现的多普勒天气雷达速度图像,模拟其径向速度分布特征,尝试实现低空急流自动识别的方法。王俊等提出了一种对限定区域急流的自动识别技术。然而,上述这两种方法识别出的急流轴都是直线形式的。所以,目前对低空急流的识别还停留在基于MICAPS平台的手工识别,效率低并且存在很多主观因素。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和MICAPS系统风场信息,结合低空急流特征,实现850hPa等压面上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低空急流的自动识别。为此,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基于MICAPS风场信息低空急流自动识别及绘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自动站提取:
本文的数据是世界范围内的,由于主要研究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低空急流,所以将急流有效区域限定在北纬3°—北纬53°,东经100°—东经125°及北纬40°—北纬53°,东经125°—东经135°范围内;自动站选取就是提取出急流有效区域内风速大于12米/秒,并且风向为西南风、偏西风、东南风和偏东风的所有自动站;
步骤2预处理:
分析低空急流,就需要找到位于大风区几何中心的自动站,所以首先要对初选的自动站进行预处理,滤除干扰点;
步骤3聚类:
经过预处理之后存在一些孤立点,这些点都是无法形成急流的,通过聚类算法将其删除;同一时刻不同地区可能会出现多个急流,聚类算法将属于不同急流的自动站数据分出来;由于风是矢量,所以聚类算法需要考虑两个方面:距离、风向;
步骤4拟合:
聚类结束后每一类代表一条急流,为了将急流直观地表示出来就需要对聚类后的自动站进行拟合,先进行折线拟合,再对折线进行平滑。
聚类具体步骤为:
1)根据距离聚类:首先对预处理之后的所有自动站按照纬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假如按纬度排列好的两个连续测站之间距离大于600km,则认为它们不是在同一条急流上的;依据以上原则将预处理之后的自动站聚类;当两个以上连续测站风速超过12米/秒时分析低空急流,所以聚类之后每一类的自动站个数必须大于2,否则认为这一类不会形成急流,因此该类直接删除,不予考虑;如果某类中所含自动站个数大于2,则保留这一类数据;
2)根据风向聚类:根据风向聚类的原则如下:
原则1:对于西南风急流和偏西风急流,后一个自动站的经度值必须大于前一个自动站经度值;
原则2:对于东南风急流和偏东风急流,后一个自动站的经度值必须小于前一个自动站经度值;
原则3:对于风向存在转折的急流,转折条件是至少存在两个自动站风向与前边自动站风向不一致。
步骤4拟合具体为:
1)折线拟合:如果某些相邻自动站之间的距离较远,选取相邻自动站之间的中点代替原
始点进行折线拟合;
2)折线平滑:利用B样条曲线进行折线平滑:
B样条的定义:
设控制顶点P0,P1,...,Pn,则k阶即k-1次B样条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P0,P1,...,Pn(Pi)为控制顶点,k为B样条曲线的阶数,t为节点矢量,P(t)为B样
条曲线表达式。Ni,k(t)是第i个k-1次B样条的基函数,每一个称为B样条;
B样条的基函数是一个称为节点矢量的非递减的参数t的序列所决定的k阶分段多项式,也称k阶多项式样条
B样条基函数的定义:
约定:
其中ti,ti+1,…,ti+k为k+1个节点。
该递推公式表明:欲确定第i个k阶B样条Ni,k(t),需要用到ti,ti+1,…,ti+k共k+1个节点,称区间[ti,ti+k]为Ni,k(t)的支撑区间;
曲线方程中,n+1个控制顶点P0,P1,...,Pn要用到n+1个k阶B样条基Ni,k(t)。支撑区间的并集定义了这一组B样条基的节点矢量T=[t0,t1,……,tn+k],利用上述方法得到一条平滑的急流轴。
由于聚类原则将急流起始点作为参考点,所以确定急流起始点是决定最终结果的关键因素,确定起始点的步骤为:
1)所有自动站按照纬度顺序编号1,2,…,n,n为自动站的个数;将第一个自动站作为可能的起始点,判断1,2连线与1风向之间的夹角,假如夹角小于一定阈值,则认为1作为起始点;否则,执行2);
2)将1,2作为可能的起始点;判断1,3连线与1风向之间的夹角以及2,3连线与2之间的夹角;假如两个夹角都小于给定阈值,执行3);假如其中一个夹角小于给定阈值,另一个大于给定阈值,执行4);假如两个夹角都大于阈值则执行5);
3)判断1,2的风速大小,取风速大的自动站作为起始点;
4)取夹角小的自动站作为起始点;
5)将1,2,3作为可能起始点,依据以上原则,继续判断。
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及效果: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聚类、拟合等步骤,因而提高了识别效率,剔除了过多的主观因素。
附图说明:
图1根据经纬度、风速、风向初选的自动站
图2预处理之后的结果。
(图中圆形点代表预处理之后保留的站点,矩形点代表预处理之后被删除的站点)
图3示意图(圆点代表自动站,箭头代表风向)。
图4聚类结果(图中不同大小的点代表不同的类)。
图5折线拟合得到的急流轴。
图6曲线平滑后的急流轴(图中箭头代表急流方向)。
图7部分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MICAPS系统风场信息的低空急流自动识别及绘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自动站提取:
本文的数据是世界范围内的,由于本文主要研究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低空急流,所以将急流有效区域限定在北纬3°—北纬53°,东经100°—东经125°及北纬40°—北纬53°,东经125°—东经135°范围内。自动站选取就是提取出急流有效区域内风速大于12米/秒,并且风向为西南风、偏西风、东南风和偏东风的所有自动站。
步骤2预处理:
分析低空急流,就需要找到位于大风区几何中心的自动站,所以首先要对初选的自动站进行预处理,滤除干扰点。
步骤3聚类:
经过预处理之后存在一些孤立点,这些点都是无法形成急流的,本文通过聚类算法将其删除。同一时刻不同地区可能会出现多个急流,聚类算法可以将属于不同急流的自动站数据分出来。由于风是矢量,所以本文提出的聚类算法需要考虑两个方面:距离、风向。
步骤4拟合:
聚类结束后每一类代表一条急流,为了将急流直观地表示出来就需要对聚类后的自动站进行拟合。本文提出了先进行折线拟合,再对折线进行平滑的方法。
2009年6月4日-2009年7月31日,2011年6月1日-2011年6月30日,2015年5月17日-2015年6月17日共162个样本进行测试,运行结果正确的达到151个,正确率为93.21%。部分测试结果如图7所示。
步骤1自动站提取:
将急流有效区域限定在北纬北纬3°—北纬53°,东经100°—东经125°及北纬40°—北纬53°,东经125°—东经135°内。自动站选取就是提取出急流有效区域内风速大于12米/秒,并且风向为西南风、偏西风、东南风和偏东风的所有自动站。通常将南部沿海地区的风速阈值设为10米/秒,即假如南部沿海地区存在风向满足要求、风速达到10米/秒的自动站,并且其风速大于它相邻自动站的风速值,则认为它是有效的,与风速大于12米/秒的自动站一并提取出来。图1中点为基于以上原则对2009年7月17日08时(北京时,下同)的数据进行处理之后保留的自动站。
步骤2预处理:
对初步选取出来的风向为西南风和东南风的自动站,根据表1所示原则进行预处理,删除干扰点。风向为偏西风和偏东风的自动站,根据表2所示原则进行预处理,删除干扰点。图2为对2009年7月17日08时数据进行预处理之后的结果。
表1西南风、东南风预处理原则
表2偏西风、偏东风预处理原则
步骤3聚类:
1)根据距离聚类:首先对预处理之后的所有自动站按照纬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假如按纬度排列好的两个连续测站之间距离大于600km,则认为它们不是在同一条急流上的。依据以上原则将预处理之后的自动站聚类。又由于《中尺度天气图技术规范(修改稿)》规定,当两个以上连续测站风速超过12米/秒时分析低空急流,所以聚类之后每一类的自动站个数必须大于2,否则认为这一类不会形成急流,因此该类直接删除,不予考虑。如果某类中所含自动站个数大于2,则保留这一类数据。
2)根据风向聚类:根据风向聚类的原则如下:
原则1:对于西南风急流和偏西风急流,后一个自动站的经度值必须大于前一个自动站经度值;
原则2:对于东南风急流和偏东风急流,后一个自动站的经度值必须小于前一个自动站经度值。
原则3:对于风向存在转折的急流,转折条件是至少存在两个自动站风向与前边自动站风向不一致。
由于以上聚类原则将急流起始点作为参考点,所以确定急流起始点是决定最终结果的关键因素。确定起始点的步骤为:
1)所有自动站按照纬度顺序编号1,2,…,n,n为自动站的个数。将第一个自动站作为可能的起始点。判断1,2连线与1风向之间的夹角,假如夹角小于一定阈值,则认为1可以作为起始点。否则,执行2)。
2)将1,2作为可能的起始点。判断1,3连线与1风向之间的夹角以及2,3连线与2之间的夹角。假如两个夹角都小于给定阈值,执行3)。假如其中一个夹角小于给定阈值,另一个大于给定阈值,执行4)。假如两个夹角都大于阈值则执行5)。
3)判断1,2的风速大小,取风速大的自动站作为起始点。
4)取夹角小的自动站作为起始点。
5)将1,2,3作为可能起始点,依据以上原则,继续判断。
图3是确定初始点的示意图。图3(a)(b)(c)是聚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自动站1,2,3,4是按照纬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根据以上原则可知,图3(a)中急流经过的自动站为2,3,4;图3(b)中1,3连线与1的夹角和2,3连线与2的夹角都小于一定阈值,所以取1,2两点中风速较大的点作为起始点;图3(c)中急流经过的自动站为1,2,4。根据风向聚类原则,保证了每一类数据风向的一致性和急流轴的流畅性。图4为对2009年7月17日08时数据进行聚类之后的结果。
步骤4拟合:
1)折线拟合:如果某些相邻自动站之间的距离较远,直接进行折线拟合得到的结果不太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选取相邻自动站之间的中点代替原始点进行折线拟合。对图4中的数据进行折线拟合得到的结果如图5所示。
2)折线平滑:利用B样条曲线进行折线平滑。
B样条的定义:
设控制顶点P0,P1,...,Pn,则k阶(k-1次)B样条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Ni,k(t)是第i个k-1次B样条的基函数,每一个称为B样条。
B样条的基函数是一个称为节点矢量的非递减的参数t的序列所决定的k阶分段多项式,也称k阶(k-1次)多项式样条。
B样条基函数的定义:
约定:
该递推公式表明:欲确定第i个k阶B样条Ni,k(t),需要用到ti,ti+1,…,ti+k共k+1个节点,称区间[ti,ti+k]为Ni,k(t)的支撑区间。
曲线方程中,n+1个控制顶点P0,P1,...,Pn要用到n+1个k阶B样条基Ni,k(t)。支撑区间的并集定义了这一组B样条基的节点矢量T=[t0,t1,……,tn+k]。
利用上述方法得到一条平滑的急流轴,如图6所示。
步骤5测试结果及分析:
本文对2009年6月4日-2009年7月31日,2011年6月1日-2011年6月30日,2015年5月17日-2015年6月17日共162个样本进行测试,部分测试结果如图7所示。图7(a)—(d)分别代表不同风向的低空急流。由图7可以看出自动识别结果满足《中尺度天气图技术规范(修改稿)》中对低空急流的技术要求。
Claims (4)
1.一种基于MICAPS风场信息低空急流自动识别及绘制,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自动站提取:
本文的数据是世界范围内的,由于主要研究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低空急流,所以将急流有效区域限定在北纬3°—北纬53°,东经100°—东经125°及北纬40°—北纬53°,东经125°—东经135°范围内;自动站选取就是提取出急流有效区域内风速大于12米/秒,并且风向为西南风、偏西风、东南风和偏东风的所有自动站;
步骤2预处理:
分析低空急流,就需要找到位于大风区几何中心的自动站,所以首先要对初选的自动站进行预处理,滤除干扰点;
步骤3聚类:
经过预处理之后存在一些孤立点,这些点都是无法形成急流的,通过聚类算法将其删除;同一时刻不同地区可能会出现多个急流,聚类算法将属于不同急流的自动站数据分出来;由于风是矢量,所以聚类算法需要考虑两个方面:距离、风向;
步骤4拟合:
聚类结束后每一类代表一条急流,为了将急流直观地表示出来就需要对聚类后的自动站进行拟合,先进行折线拟合,再对折线进行平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ICAPS风场信息低空急流自动识别及绘制,其特征是,聚类具体步骤为:
1)根据距离聚类:首先对预处理之后的所有自动站按照纬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假如按纬度排列好的两个连续测站之间距离大于600km,则认为它们不是在同一条急流上的;依据以上原则将预处理之后的自动站聚类;当两个以上连续测站风速超过12米/秒时分析低空急流,所以聚类之后每一类的自动站个数必须大于2,否则认为这一类不会形成急流,因此该类直接删除,不予考虑;如果某类中所含自动站个数大于2,则保留这一类数据;
2)根据风向聚类:根据风向聚类的原则如下:
原则1:对于西南风急流和偏西风急流,后一个自动站的经度值必须大于前一个自动站经度值;
原则2:对于东南风急流和偏东风急流,后一个自动站的经度值必须小于前一个自动站经度值;
原则3:对于风向存在转折的急流,转折条件是至少存在两个自动站风向与前边自动站风向不一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ICAPS风场信息低空急流自动识别及绘制,其特征是,步骤4拟合具体为:
1)折线拟合:如果某些相邻自动站之间的距离较远,选取相邻自动站之间的中点代替原始点进行折线拟合;
2)折线平滑:利用B样条曲线进行折线平滑:
B样条的定义:
设控制顶点P0,P1,...,Pn,则k阶即k-1次B样条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P0,P1,...,Pn(Pi)为控制顶点,k为B样条曲线的阶数,t为节点矢量,P(t)为B样条曲线表达式。Ni,k(t)是第i个k-1次B样条的基函数,每一个称为B样条;
B样条的基函数是一个称为节点矢量的非递减的参数t的序列所决定的k阶分段多项式,也称k阶多项式样条;B样条基函数的定义:
约定:
其中ti,ti+1,…,ti+k为k+1个节点。
该递推公式表明:欲确定第i个k阶B样条Ni,k(t),需要用到ti,ti+1,…,ti+k共k+1个节点,称区间[ti,ti+k]为Ni,k(t)的支撑区间;
曲线方程中,n+1个控制顶点P0,P1,...,Pn要用到n+1个k阶B样条基Ni,k(t)。支撑区间的并集定义了这一组B样条基的节点矢量T=[t0,t1,……,tn+k],利用上述方法得到一条平滑的急流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MICAPS风场信息低空急流自动识别及绘制,其特征是,由于聚类原则将急流起始点作为参考点,所以确定急流起始点是决定最终结果的关键因素,确定起始点的步骤为:
1)所有自动站按照纬度顺序编号1,2,…,n,n为自动站的个数;将第一个自动站作为可能的起始点,判断1,2连线与1风向之间的夹角,假如夹角小于一定阈值,则认为1作为起始点;否则,执行2);
2)将1,2作为可能的起始点;判断1,3连线与1风向之间的夹角以及2,3连线与2之间的夹角;假如两个夹角都小于给定阈值,执行3);假如其中一个夹角小于给定阈值,另一个大于给定阈值,执行4);假如两个夹角都大于阈值则执行5);
3)判断1,2的风速大小,取风速大的自动站作为起始点;
4)取夹角小的自动站作为起始点;
5)将1,2,3作为可能起始点,依据以上原则,继续判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89343.5A CN105468899B (zh) | 2015-11-17 | 2015-11-17 | 基于micaps风场信息低空急流自动识别及绘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89343.5A CN105468899B (zh) | 2015-11-17 | 2015-11-17 | 基于micaps风场信息低空急流自动识别及绘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68899A true CN105468899A (zh) | 2016-04-06 |
CN105468899B CN105468899B (zh) | 2019-01-29 |
Family
ID=55606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8934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68899B (zh) | 2015-11-17 | 2015-11-17 | 基于micaps风场信息低空急流自动识别及绘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468899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08876A (zh) * | 2019-06-04 | 2019-09-06 | 南京大学 | 副热带急流和极锋急流径向位置协同变化的表征方法 |
CN110221359A (zh) * | 2019-06-11 | 2019-09-1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一种自动识别切变线的方法 |
CN110263300A (zh) * | 2019-06-04 | 2019-09-20 | 南京大学 | 副热带急流和极锋急流强度协同变化的表征方法 |
CN110413656A (zh) * | 2019-06-20 | 2019-11-05 | 南京信大气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高空间分辨率数值模式的急流轴自动识别方法 |
CN111239607A (zh) * | 2019-10-16 | 2020-06-05 |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磷酸铁锂电池系统容量不均衡度的大数据提取计算方法 |
-
2015
- 2015-11-17 CN CN201510789343.5A patent/CN10546889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ZHIYING LU ET AL: "Rainstorm recognition based on similarity retrieval of rough set theory", 《PROCEEDINGS OF THE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RTICS》 * |
布亚林等: "MICAPS系统下温、压、湿曲线图的自动绘制", 《微机开发和应用》 * |
李月安等: "MICAPS预报业务平台现状与发展", 《气象》 * |
金宏忆: "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低空急流自动识别方法的探讨", 《万方学位论文库》 *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08876A (zh) * | 2019-06-04 | 2019-09-06 | 南京大学 | 副热带急流和极锋急流径向位置协同变化的表征方法 |
CN110263300A (zh) * | 2019-06-04 | 2019-09-20 | 南京大学 | 副热带急流和极锋急流强度协同变化的表征方法 |
CN110208876B (zh) * | 2019-06-04 | 2021-03-26 | 南京大学 | 副热带急流和极锋急流径向位置协同变化的表征方法 |
CN110263300B (zh) * | 2019-06-04 | 2023-03-10 | 南京大学 | 副热带急流和极锋急流强度协同变化的表征方法 |
CN110221359A (zh) * | 2019-06-11 | 2019-09-10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一种自动识别切变线的方法 |
CN110221359B (zh) * | 2019-06-11 | 2020-06-05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一种自动识别切变线的方法 |
CN110413656A (zh) * | 2019-06-20 | 2019-11-05 | 南京信大气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高空间分辨率数值模式的急流轴自动识别方法 |
CN110413656B (zh) * | 2019-06-20 | 2021-05-18 | 南京信大气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高空间分辨率数值模式的急流轴自动识别方法 |
CN111239607A (zh) * | 2019-10-16 | 2020-06-05 |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磷酸铁锂电池系统容量不均衡度的大数据提取计算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68899B (zh) | 2019-01-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68899A (zh) | 基于micaps风场信息低空急流自动识别及绘制 | |
CN110298115B (zh) | 一种基于简化地形气动参数的风场动力降尺度方法 | |
Ren et al. | Estimating tropical cyclone precipitation from station observations | |
Alexiadis et al. | Wind speed and power forecasting based on spatial correlation models | |
Kim et al. | Cluster analysis of tropical cyclone tracks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using a self-organizing map | |
Sobash et al. | Assimilating surface mesonet observations with the EnKF to improve ensemble forecasts of convection initiation on 29 May 2012 | |
CN108647738A (zh) | 基于多指数的全球尺度遥感影像水体智能提取方法 | |
CN104200484A (zh) | 基于云团特征分析的分布式光伏系统超短期出力预测方法 | |
CN104793224A (zh) | 一种gps定位纠偏方法及装置 | |
Tsai et al. | Impacts of topography on airflow and precipitation in the Pyeongchang area seen from multiple-Doppler radar observations | |
CN105044699B (zh) | 基于Radon‑Fourier变换的雷达点迹凝聚方法 | |
CN104200082A (zh) | 台风登陆预测方法 | |
CN103926578B (zh) | 一种室内环境的线性特征提取方法 | |
Yihui et al. | Analysis of the large-scale circulation features and synoptic systems in East Asia during the intensive observation period of GAME/HUBEX | |
CN113762083B (zh) | 识别微地形类型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0649957A (zh) | 降低星载微波辐射计滑环传输误码率的方法、系统及介质 | |
CN104614597B (zh) | 一种雷暴预警方法 | |
Morgenstern et al. | Thunderstorm environments in Europe | |
T'u et al. | The advance and retreat of the summer monsoon in China | |
CN111638563A (zh) | 一种航线天气预报的方法 | |
CN110298114B (zh) | 一种风场动力降尺度方法及存储介质 | |
CN104657952B (zh) | 一种结合时空信息的遥感逐日积雪产品去云方法 | |
Roux et al. |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intense tropical cyclone Dina near La Réunion on 22 January 2002: GB-EVTD analysis of single Doppler radar observations | |
CN103424782A (zh) | 一种中层径向辐合的自动识别方法 | |
CN111696330B (zh) |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风灾的分类方法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9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