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50788A - 网络的地址产生 - Google Patents

网络的地址产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50788A
CN105450788A CN201510594080.2A CN201510594080A CN105450788A CN 105450788 A CN105450788 A CN 105450788A CN 201510594080 A CN201510594080 A CN 201510594080A CN 105450788 A CN105450788 A CN 1054507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node
network
child node
chi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940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50788B (zh
Inventor
阿尔佩尔·S·阿克于雷克
阿里通·E·查法
周建伟
拉马努詹·维达塔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xas Instrumen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Texas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xas Instruments Inc filed Critical Texas Instrument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450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0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50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07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5014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using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or bootstrap protocol [BOO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92Address allocation by self-assignment, e.g. picking addresses at random and testing if they are already in u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04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wireless node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32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for defining a routing cluster members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04Address structures or forma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59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IPv6]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68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 subn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案涉及网络的地址产生。一种网络(100)包含采用路由协议来跨越网络(160)通信的至少两个节点。所述节点中的一者为父节点(110)且所述节点中的另一者为所述父节点(110)的子节点(120)。地址产生器(130)通过将某个数目的位的地址值附加到所述父节点(110)的父类地址以产生所述子节点(120)的唯一网络地址来将所述唯一网络地址指派给所述子节点(120)。

Description

网络的地址产生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案主张2014年9月19日申请的标题为“H-DOC:用于可缩放RPL路由解决方案的分层DODAG产生(HIERARCHICALDODAGCREATIONFORSCALABLERPLROUTINGSOLUTION)”的第62/053,045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的权益,所述临时专利申请案的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且更特定来说,涉及自组通信网络的地址产生。
背景技术
当节点进入现有网络资源的范围内时自组无线通信网络动态形成。这些网络可在许多应用中用于提供网络上的下级装置(例如,传感器)与和所述传感器通信的上层装置之间的通信。所述传感器通常以有限的处理及存储器操作且常常受到各种技术限制的约束。此类限制可包含与用于形成相应网络的功率消耗、小形状因数及通信挑战(低速、高误码率等等)相关的问题。因为所述问题之间可存在相互依存,所以所述挑战进一步复杂化。举例来说,网络内的通信水平影响网络装置中的功率消耗。
在一些应用中,创建定义网络中的关系及当条件改变时网络如何操作的路由协议。举例来说,网络内的每一节点可具有优选父节点(所述每一节点可在上行方向上与所述父节点通信)且可能具有多个子节点以用于下行通信。父节点有时称为根节点或中间节点且子节点有时称为叶节点。路由表用于网络中的节点之间根据路由协议的消息路由。取决于给定网络配置,路由表及与所述表相关的处理可在网络中引起存储器可缩放性及/或功率消耗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自组通信网络的地址产生。
在一个实例中,网络包含采用路由协议来跨越网络通信的至少两个节点。所述两个节点中的一者为父节点且所述两个节点中的另一者为所述父节点的子节点。地址产生器通过将由某个数目的位组成的地址值附加到父节点的父类地址以产生子节点的唯一网络地址来将所述唯一网络地址指派给子节点。
在另一实例中,一种方法包含在子节点处从网络接收父节点的网络地址。所述方法包含将由某个数目的位组成的地址值附加到所接收到的父节点的网络地址以产生子节点的唯一网络地址。所述方法包含经由网络将指派给子节点的唯一网络地址传递到父节点。
在又另一实例中,一种系统包含父节点,所述父节点用于经由路由协议将所述父节点的网络地址传递到网络。所述系统包含子节点,所述子节点用于经由所述路由协议从网络接收父类地址。地址产生器将由某个数目的位组成的地址值附加到父节点的网络地址以产生子节点的唯一网络地址。地址路由器执行网络中的至少两个子节点的唯一地址值与来自网络的消息的接收目的地地址之间的比较,且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子节点中的一者将所述消息路由到作为与所述目的地地址的最接近匹配的目的地节点。
附图说明
图1说明包含父节点及子节点的实例网络,所述子节点采用地址产生器来产生从父节点的网络地址导出的网络地址。
图2说明包含父节点及子节点的实例系统,所述子节点采用地址产生器来产生从父节点的网络地址导出的网络地址。
图3说明可与网络一起用于父节点、中间节点及子节点之间的通信的实例网络配置。
图4说明其中子节点从父节点的网络前缀导出网络地址的实例网络。
图5说明可在子节点处基于父节点的网络地址来修改的网络地址的实例。
图6说明用于从父节点的网络地址产生子节点的网络地址的实例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自组通信网络的地址产生。一种系统及网络包含采用路由协议来跨越网络通信的至少两个节点。举例来说,所述路由协议可为低功率网络路由(RPL)协议。所述两个节点中的一者为父节点且所述两个节点中的一者为所述父节点的子节点。在一些情形中,所述父节点可为位于分层网络的最高级的根节点。在其它情形中,父节点也可为位于根节点的下游但可具有与其通信的其它子节点(有时称为叶节点)的中间节点。
地址产生器通过将由某个数目的位组成的地址值附加到父节点的父类地址以产生子节点的唯一网络地址来将所述唯一网络地址指派给子节点。以此方式,网络中的每一节点可部分从其相应父节点继承其识别同时经由本文中揭示的各种指派协议产生唯一网络地址。地址指派协议允许每一节点知晓哪一个是自组网络中用于消息路由的下一个跃点,这是因为每一节点可基于其导出的父类地址指派确定其上游或下游路由需要。这缓解了对如同常规系统的路由表的需要且因此节约了所述系统的相应节点中的存储器。此外,减少了网络中的信号交换,这是因为遭遇新子节点的每一中间节点无需将额外地址宣告传递到网络(因为传入节点已经是父节点地址的一部分)。减少信号交换通信减少了系统中消耗的功率。
图1说明包含父节点110及子节点120的实例网络100,子节点120采用地址产生器130来产生从所述父节点的网络地址150导出的网络地址140。在此实例中,网络100包含采用路由协议来跨越无线网络连接160通信的至少两个节点。如所展示,所述两个节点中的一者为父节点110且所述两个节点中的一者为所述父节点的子节点120。举例来说,节点110及120可以软件实施或以集成电路上的处理器中的电路实施。在其它实例中,可采用一个以上子节点120。并且,中间节点(参见例如图3及4)可存在于父节点110与子节点120之间,其中所述中间节点成为下级子节点的父节点。地址产生器130可通过将由某个数目的位组成的地址值附加到父节点的父类地址150以产生子节点的唯一网络地址来将唯一网络地址140指派给子节点120。
在一个实例中,地址产生器130可指派网络地址140作为因特网协议第6版(IPV6)因特网地址的前缀部分;但可实施其它因特网协议。举例来说,地址产生器130从父节点110接收父类网络地址150的副本且将某个数目的一或多个位附加到所述父节点的网络地址来产生子节点120的对应网络地址140。地址产生器130可确定被附加的位的值(例如,节点号),其可根据处在与正针对其产生地址的子节点相同的层级处的节点数目或预期节点数目而变化。位的附加可实施为前缀(例如,附加到父类地址150的开头)或在其它实例中实施为后缀(例如,附加在父类地址150的末尾)。
父节点与子节点之间的通信可根据网络路由协议发生。所述路由协议可为低功率网络路由(RPL)协议。举例来说,地址产生器130可驻留在父节点110中、驻留在子节点120中或驻留在父节点及子节点中。在面向目的地的有向非循环图(DODAG)配置中,所述父节点可为根节点或中间节点且所述子节点可为所述根节点或中间节点的叶节点,其中对于网络100来说DODAG由至少一个根节点及至少一个叶节点组成。
相对于存储模式中的RPL协议,常规系统中的节点通过响应于DODAG信息对象请求(DIO)将目的地广告对象(DAO)消息发送到其优选父节点而宣告其加入DODAG。所接收到的信息可用于路由目的且可存储在常规系统中的路由表中。如果在路由表内存在任何更新,那么节点必须将经更新DAO发送到其自身的优选父节点以便告知其所述更新。DAO传输向上继续直到其到达根节点为止,所述根节点学习其需要选择以到达网络内的目的地节点的下一个跳节点(hopnode)。这又需要根节点通过从所有节点接收DAO且将其存储在路由表条目中来学习整个网络。然而,即使是根节点的子节点也将具有支持许多节点的负担,且因此,这些节点也将具有存储器问题。
在网络100中,RPL存储模式可用作其基础,然而需要进行以下修改。当子节点120期望加入DODAG且以DAO消息宣告其IPV6地址时,其通过取得其优选父节点的地址前缀且将预定大小的值添加到此前缀的末尾(或开头)以产生其自身的前缀及IPV6地址来设置其IPV6地址。此过程确保此节点将具有由其父节点的前缀覆盖的前缀。这在整个网络中实行IPV6地址指派的分层版本。如本文中使用,术语分层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级的网络拓扑。举例来说,根节点为分层结构的最高级且连接到所述分层结构中的一个下级处的一或多个其它节点。一或多个其它级别可在分层结构中连接。在图4中展示分层地址指派的实例。
本文中描述的地址指派协议具有若干优点。一个优点为消除了常规系统中的路由表。当节点期望路由包时,其执行其邻居之间的最长前缀匹配以找到下一个跃点(参见图4关于最长前缀匹配的进一步描述的论述)。因此,设计使得期望目的地能够在相邻前缀空间内。另一优点为减少被传输的所要DAO消息的数目。举例来说,当节点加入DODAG时,其将DAO与其自身IP地址一起发送到其父节点。优选父节点仅在其路由表内存在更新的情况下发送DAO。在本文中描述的分层网络的情形中,因为传入节点已经是节点的前缀的一部分,所以其将不会把更新DAO发送到其自身父节点,从而减小DAO消息的数目,这改善了系统性能及功率消耗。
RPL协议为用于低功率网络的距离向量IPv6路由协议,其指定如何使用目标函数及一组度量/约束来建立DODAG。目标函数可在父节点110及/或子节点120中操作。目标函数在度量及约束的组合上操作以计算‘最佳’路径。因为部署随着不同目标而变化所以在同一节点及网状网络中可存在处于操作中的若干目标函数,且单个网状网络可能需要携载具有不同路径质量要求的业务。
目标函数不一定指定度量/约束,但确实指明用于形成DODAG的一些规则(例如,父节点、后备父节点的数目、负载平衡的使用等等)。由RPL建立的图为在物理网络上建立以满足特定标准的逻辑路由拓扑,且网络管理员可决定在使用于携载具有一组不同要求的多个路由拓扑(图)在同一时间有效。网络中的节点可参与及加入一或多个图(例如,“RPL例子”)且根据图特性标记业务。
图2说明包含父节点210及子节点220的实例系统200,子节点220采用地址产生器230来产生从父节点的网络地址导出的网络地址。在此情形中,父节点210可为根节点或具有子节点的中间节点,其中所述中间节点与所述根节点通信。如先前提及,地址产生器230通过将由某个数目的位组成的地址值附加到父节点210的父类地址以产生子节点的唯一网络地址来将其相应唯一网络地址指派给子节点220。父节点210可包含地址路由器234,地址路由器234执行至少两个子节点的唯一地址值与目的地地址之间的比较且将消息路由到父节点的网络图中作为与所述目的地地址的最接近匹配的目的地节点。如将在下文关于图4描述,如果父节点210将消息发送到网络以用于随后路由到子节点,那么接收所述消息的父节点可通过将目的地地址匹配到子节点的相应唯一地址来确定在何处路由所述消息。接着,最接近地匹配所述消息中的目的地地址的唯一地址将从父节点接收被路由消息。
子节点220可经由针对父节点的目的地广告对象(DAO)宣告其唯一网络地址,其中DAO用于(例如)RPL协议中。地址产生器230可包含一或多个指派机制以针对本文中描述的子节点220指派唯一网络地址。
在一个实例中,地址产生器利用预定唯一识别符240来指派由所述数目个位组成的地址值以形成子节点220的唯一网络地址。举例来说,此可为定义号码(例如,节点号)的硬件开关设置或固件设置,所述号码接着被读取且被附加到父类网络地址的网络前缀以产生子节点的唯一地址。
在另一实例中,地址产生器230可利用随机地址产生器250来指派随机数字作为由所述数目个位组成的值以产生子节点220的唯一网络地址。然而如果其它节点也在执行随机地址指派,那么可产生重复地址。为解决此类冲突,地址产生器230可采用副本检测器260,副本检测器260执行重复地址检测以解决与利用随机地址产生器来指派其相应唯一网络地址的另一子节点的寻址冲突。因此,每一节点随机选择待被添加到父节点的前缀的值。在以(例如,DAO消息)宣告地址之前,子节点220经由检测器260执行重复地址检测以确定同一级别的任何其它节点是否具有相同的唯一网络地址。所述地址产生器通过选择另一随机值来解决出现重复地址的问题。可在过程中重复所述重复检测及识别符的随机指派直到在每一层级处不存在副本为止。
在地址指派的另一实例中,地址产生器230可采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270来指派由所述数目个位组成的值以产生子节点的唯一网络地址。举例来说,每一节点可运行DHCP服务器且将地址指派给其相应子节点。如果需要始于子节点且朝向DODAG中的网络节点(其中不知晓网络地址)的网络消息路由,那么可采用域名服务(DNS)270来确定所述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其它节点的网络地址,所述网络地址接着可用于将消息从所述子节点路由到通过所述服务定位的相应节点。
图3说明可与网络一起用于父节点、中间节点及子节点之间的通信的实例网络配置300。网络300中的最高级可包含根节点304,根节点304充当展示为INT节点1到INT节点N(其中,N为正整数)的一或多个中间节点的父节点。因此,中间节点中的每一者可视为父节点的子节点。中间节点1到N中的每一者又可具有附接到其的一或多个子节点。相应子节点有时称为网络中的叶节点。举例来说,在310处,子节点11到1X可向作为父节点操作的中间节点1报告,其中X为正整数。在320处,子节点21到2Y可向作为父节点操作的中间节点2报告,其中Y为正整数。在330处,子节点N1到NZ可向作为父节点操作的中间节点N报告,其中N及Z为正整数。
虚线展示在中间节点级处的节点之间,且另一虚线展示在子节点级处的节点之间,其中所述虚线表示一些节点可能够在共同层级处的其它成员之间通信,且一些节点可能无法在共同级别处通信。在一些网络实例中,取决于网络拓扑及网络装置位置,中间节点及/或子节点可与其相应层级处的其它节点通信。在其它实例中,通信可通过中间节点路由到相应子节点/从相应子节点路由到根节点320以便将消息从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路由到所述网络中不处在与相应根节点、中间节点及子节点相同的线性路径中的另一节点。如上文提及,归因于本文中描述的地址指派协议而不再需要利用网络路由表。然而,每一节点可维持小得多的邻居路由表以促进网络分层结构的给定级别处的对等者之间的通信。
当一对节点可彼此直接通信时可界定链路。相邻节点的概念可定义为当前节点具有朝向其的链路的节点。相邻路由表以路由算法操作,所述路由算法决定使用网络中的哪些链路以便产生多个节点之间的端到端连接。大多数路由算法中使用的邻居表概念为概念表(且内容独立于实施方案),其中路由算法存储邻居的路由地址(在此情形中为IPV6)与同一邻居的链路地址(在此情形中为MAC地址)之间的连接。这允许当前节点选择用于到达路由路径上的下一个跃点的链路。
另一方面,常规路由表用于加速路径寻找过程及消除常规系统中的冗余通信开销,其中路由算法使用路由表概念来高速缓冲存储关于如何到达当前节点不具有朝向其的链路的网络中的节点的信息。本文中描述的路由技术通过创建每一节点的结构化地址空间而消除了对路由表的需要。这允许节点仅使用其邻居表来找到用于到达某一节点的链路。所得路径为从当前节点开始、继续直到最高共同树祖先且在期望目的地中终止并返回的路径。这还包含以下情形:在此路径的任何点处,如果同一级别的邻居具有下文关于图4描述的最长地址匹配,那么可使用所述邻居而非在分层结构中进入更高级别,从而更进一步缩短路径。
图4说明其中子节点从父节点的网络前缀导出网络地址的实例网络。形成具有从根节点410处的最高级开始的多个级别的网络分层结构,根节点410与所述分层结构的下级处的下级子节点通信。在此实例中,根节点410包含展示为(AA01020304050607)的实例前缀。子节点420利用根410的网络前缀(AA01020304050607)且将在实例中附加其相应节点号01以形成其唯一网络地址(AA0102030405060701)。因此,在所述分层结构的每一后续下级处,指派给子节点的地址值按附加到父节点的网络地址以产生子节点的唯一地址的位的数目而在其相应父节点的位的数目上增大。
子节点430利用根410的网络前缀(AA01020304050607)且在实例中附加其相应节点号02以形成其唯一网络地址(AA0102030405060702)。子节点440利用430处的子节点2的网络前缀(AA0102030405060702)且在实例中附加其相应节点号01以形成其唯一网络地址(AA01020304050607010201)。如果根410接收到去往节点3的消息,那么其执行最长前缀匹配以确定由哪个节点来路由所述消息。
在此实例中,针对节点3指定的消息将具有前缀(AA01020304050607010201)作为其目的地地址的一部分。因为430处的节点2相对于420处的节点1将具有匹配所述消息的最大数目的数字,所以节点2将接收所述消息且随后将所述消息传递到440处的节点3。因此,最长前缀地址匹配可用于确定网络中的路由路径。这比较包的期望目的地的IPV6地址与任何相邻节点的IPV6地址。在使用后附加(附加到LSB)的情况下,结果可计算为从最高有效位开始的连续匹配位的数目,且在使用前附加(附加到MSB)的情况下(但此情形当前不在当前IPV6结构中实施),结果可计算为从最低有效位开始的连续匹配位的数目。如本文中使用,术语附加可指代前附加或后附加操作。下文参考图5说明且描述的实例地址说明用于指派基于父节点的网络地址的本文中描述的唯一网络地址的前缀的可调整地址部分。
图5说明可在子节点处基于父节点的网络地址来修改的网络地址500的实例。在此实例中,所述地址为IPV6因特网地址。所述地址可包含前缀部分及包括完整地址的其它地址部分。地址500的前缀部分可包含固定子网域地址部分及其中可指派唯一地址的部分。如所展示,所述唯一地址部分包含父节点的地址及表示在此实例中指派给父类地址的某个数目的位的值的节点识别符。使用上文关于图4描述的实例,父节点的唯一地址为(AA01020304050607)。部分AA010203为子网域且部分04050607结合子网域地址产生唯一性。所述实例中的子节点01可在后面(或在前面)将其节点号(或其它任意号码)附加到部分04050607以产生其自身的唯一网络地址(其为(AA0102030405060701))。前缀(类似于IPV4中的子网)一般由外部服务提供商根据所要求地址空间指派。举例来说,如果前缀作为前30个位指派给唯一30位值,那么这仅将来自32个位值的2个位留给剩余地址空间,从而导致本文中描述的网络中的最多4个装置。
鉴于上文描述的以上结构及功能特征,参考图6将更好地了解实例方法。虽然,出于易于解释的目的,所述方法展示且描述为串行执行,但应理解且了解,所述方法不受所说明的顺序限制,这是因为所述方法的部分可以不同顺序发生及/或与本文中展示且描述的方法部分同时发生。举例来说,此方法可由在IC或处理器中配置的组件执行。
图6说明用于从父节点的网络地址产生子节点的网络地址的实例方法600。在610处,方法600包含在子节点处从网络(例如,经由图1的子节点120及网络160)接收父节点的网络地址。在620处,方法600包含将由某个数目的位组成的地址值附加到所述父节点的网络地址以产生子节点的唯一网络地址(例如,经由图1的地址产生器)。在630处,方法600包含跨越网络将指派给子节点的所述唯一网络地址传递到父节点(例如,经由图1的网络160)。
虽然未展示,但方法600还可包含执行至少两个子节点的地址值与目的地地址之间的比较且将消息路由到作为与所述目的地的最接近匹配的目的地节点。所述方法可包含经由预定识别符将由所述数目个位组成的所述值指派给所述子节点的唯一网络地址。所述方法还可包含产生用于将由所述数目个位组成的地址值指派给子节点的唯一网络地址的随机数字。所述方法还可包含利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将由所述数目个位组成的地址值指派给子节点的唯一网络地址。所述方法可包含利用域名服务(DNS)确定所述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其它节点的网络地址。
以上描述的内容是实例。描述组件或方法论的每一个可设想出的组合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许多其它组合及排列是可行的。因此,本发明意在涵盖落在本申请案(包含随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所有此类更改、修改及变型。如本文中使用,术语“包含(includes/including)”表示包含但不限于。术语“基于”表示至少部分基于。此外,在本发明或权利要求书引述“一(a/an)”、“第一”或“另一”元件或其等效物的情况下,其应解释为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此元件(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此类元件或排除两个或两个以上此类元件)。

Claims (20)

1.一种网络,其包括:
至少两个节点,其采用路由协议来跨越网络通信,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节点中的一者为父节点且所述至少两个节点中的另一者为所述父节点的子节点;及
地址产生器,其用于通过将某个数目的位的地址值附加到所述父节点的父类地址以产生所述子节点的唯一网络地址来将所述唯一网络地址指派给所述子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其中所述路由协议为低功率网络路由RPL协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其中所述地址产生器驻留在所述父节点中、驻留在所述子节点中或驻留在所述父节点及所述子节点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其中所述父节点及所述子节点配置为面向目的地的有向非循环图DODA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其中所述子节点的所述唯一网络地址存储在所述子节点的因特网协议V6(IPV6)因特网地址的前缀地址部分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其进一步包括地址路由器,所述地址路由器执行至少两个子节点的唯一地址值与在消息中指定的目的地地址之间的比较且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子节点中的选定者将所述消息路由到作为与所述目的地地址的最接近匹配的另一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其中所述子节点响应于由所述父节点发送的信息对象消息而经由针对所述父节点的目的地广告对象DAO宣告其唯一网络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其中所述地址产生器将所述数目个位的所述地址值设定为所述子节点的附加到其父节点的所述地址以产生所述子节点的所述唯一网络地址的预定识别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其中所述地址产生器包含随机地址产生器,所述随机地址产生器用于产生随机数字作为附加到所述父节点的所述地址以产生所述子节点的所述唯一网络地址的所述数目个位的所述地址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其中所述地址产生器进一步包括副本检测器,所述副本检测器用于检测共同网络层级中具有相同唯一网络地址的至少两个子节点之间的寻址冲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其中所述地址产生器在检测到所述寻址冲突的情况下经由所述随机地址产生器确定后续随机数字。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其中给定节点的所述地址产生器采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来确定被附加到所述父节点的所述地址以产生其子节点中的每一者的所述唯一网络地址的所述地址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其中所述子节点利用域名服务DNS来确定所述网络中的至少一个其它节点的网络地址。
14.一种方法,其包括:
在子节点处从网络接收父节点的网络地址;
将某个数目的位的地址值附加到所述父节点的所述所接收到网络地址以产生指派给所述子节点的唯一网络地址;及
经由所述网络将指派给所述子节点的所述唯一网络地址传递到所述父节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执行至少两个子节点的地址值与目的地地址之间的比较且将消息路由到所述至少两个子节点中的作为与所述目的地地址的最接近匹配的选定者。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经由预定唯一识别符指派所述子节点的所述数目个位的所述地址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产生用于指派所述子节点的所述数目个位的所述地址值的随机数字。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利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来指派所述子节点的所述数目个位的所述地址值。
19.一种系统,其包括:
父节点,其用于经由路由协议将所述父节点的网络地址传递到网络;
子节点,其用于经由所述路由协议从所述网络接收所述父类地址;
地址产生器,其用于将某个数目的位的地址值附加到所述父节点的所述网络地址以产生所述子节点的唯一网络地址;及
地址路由器,其执行所述网络中的至少两个子节点的唯一地址值与来自所述网络的消息的接收目的地地址之间的比较且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子节点中的一者将所述消息路由到作为与所述目的地地址的最接近匹配的目的地节点。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地址产生器经由所述子节点中的预定识别符设置、所述子节点中产生的随机数字或经由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将所述地址值设置为所述唯一网络地址的所述数目个位。
CN201510594080.2A 2014-09-19 2015-09-17 网络的地址产生 Active CN1054507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53045P 2014-09-19 2014-09-19
US62/053,045 2014-09-19
US14/797,764 2015-07-13
US14/797,764 US11206239B2 (en) 2014-09-19 2015-07-13 Address generation for network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50788A true CN105450788A (zh) 2016-03-30
CN105450788B CN105450788B (zh) 2021-03-19

Family

ID=55526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94080.2A Active CN105450788B (zh) 2014-09-19 2015-09-17 网络的地址产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4) US11206239B2 (zh)
CN (1) CN10545078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0195A (zh) * 2018-03-06 2020-01-21 克洛姆公司 用于生成链路ipv6地址的计算设备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49410B2 (en) * 2014-11-18 2017-08-29 Cisco Technology, Inc. Using bit index explicit replication (BIER) in low-power and lossy networks
US9344365B1 (en) * 2015-02-03 2016-05-17 Google Inc. Mesh network addressing
US9979650B1 (en) * 2015-03-30 2018-05-22 Juniper Networks, Inc. Forwarding packets using a probabilistic filter and a grouping technique
CN106155637B (zh) * 2016-07-26 2019-03-2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一种基于多余度的多目标机并行通信方法
KR101920190B1 (ko) * 2016-11-22 2019-02-08 한국인터넷진흥원 임의의 ip 생성 방법 및 그 장치
GB201800668D0 (en) * 2018-01-16 2018-02-28 Court Of Edinburgh Napier Univ Routing mechanisms for low-power and lossy networks
US10673695B2 (en) 2018-03-06 2020-06-02 Kaloom Inc. Compu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fabric deployment in a data center
US11962504B2 (en) * 2019-07-30 2024-04-16 VMware LLC Identification of route-map clauses using prefix trees
CN113114793B (zh) * 2021-03-22 2022-05-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从机节点地址竞争方法、装置及电器系统
CN113098993A (zh) * 2021-05-12 2021-07-09 江苏亨鑫众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节点地址分配方法、多级组网系统和节点
CN115589395A (zh) * 2021-07-06 2023-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配地址的方法、确定节点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I20225999A1 (fi) * 2022-11-04 2024-05-05 Wirepas Oy Osoitteen generoimisjärjestelmä lagattomalle viestintäverkoll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5697A (zh) * 2007-06-25 2008-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信息发布方法、实现数据包路由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US20090222559A1 (en) * 2008-02-29 2009-09-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Address Management in a Connectivity Platform
US20100189264A1 (en) * 2009-01-28 2010-07-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address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and/or validation
CN101841573A (zh) * 2010-01-20 2010-09-22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互联网地址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以及互联网系统
CN103202005A (zh) * 2010-11-09 2013-07-10 思科技术公司 低功率有损网络中用于地址聚合的动态地址分配
CN103702383A (zh) * 2014-01-09 2014-04-02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簇路由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41373B2 (ja) * 2003-11-05 2008-08-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通信システム、リアルタイム制御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US7889674B2 (en) * 2004-05-04 2011-02-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Zigbee network device for assigning addresses to child nodes after constructing cluster-tree structure, address assigning method and routing method
US9405830B2 (en) * 2007-02-28 2016-08-02 Aol Inc. Personalization techniques using image clouds
US20090025743A1 (en) * 2007-07-23 2009-01-29 Shari Dragos Toezeeze
JP4963738B2 (ja) * 2009-03-27 2012-06-27 クラシエ製薬株式会社 アルクチゲニン高含有ゴボウシエキ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420518B2 (en) * 2014-08-07 2016-08-16 Gainspan Corporation Layer-3 mesh connectivity of wireless local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5697A (zh) * 2007-06-25 2008-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信息发布方法、实现数据包路由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US20090257439A1 (en) * 2007-06-25 2009-10-15 Xu Xiaohu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vertising routing information a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packet routing
US20090222559A1 (en) * 2008-02-29 2009-09-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Address Management in a Connectivity Platform
US8364847B2 (en) * 2008-02-29 2013-01-29 Microsoft Corporation Address management in a connectivity platform
US20100189264A1 (en) * 2009-01-28 2010-07-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address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and/or validation
CN102292962A (zh) * 2009-01-28 2011-12-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与地址产生、传送和/或验证相关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41573A (zh) * 2010-01-20 2010-09-22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互联网地址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以及互联网系统
US20120290700A1 (en) * 2010-01-20 2012-11-15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r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ternet addres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interent system
CN103202005A (zh) * 2010-11-09 2013-07-10 思科技术公司 低功率有损网络中用于地址聚合的动态地址分配
CN103702383A (zh) * 2014-01-09 2014-04-02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簇路由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0195A (zh) * 2018-03-06 2020-01-21 克洛姆公司 用于生成链路ipv6地址的计算设备和方法
CN110720195B (zh) * 2018-03-06 2023-10-13 克洛姆公司 用于生成链路ipv6地址的计算设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16352A1 (en) 2022-04-14
US20230208806A1 (en) 2023-06-29
US20160087936A1 (en) 2016-03-24
US11902244B2 (en) 2024-02-13
US20240146686A1 (en) 2024-05-02
US11206239B2 (en) 2021-12-21
CN105450788B (zh) 2021-03-19
US11611530B2 (en)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50788A (zh) 网络的地址产生
US10708856B2 (en) Gateway advertisement in a wireless mesh
Weniger Passive duplicate address detection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CN101663878B (zh) 对用于自动前缀委派的IPv6邻居发现协议的扩展
KR100948383B1 (ko) Ad hoc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의 효율적인 ip 주소할당 및 중복 검출 방법
KR101464452B1 (ko) 처리 방법, 프록시 처리 에이전트, dht 클라이언트 노드의 라우팅 테이블을 충진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및 라우터 및 dht 클라이언트 노드
Jain et al. Viro: A scalable, robust and namespace independent virtual id routing for future networks
CN110266833B (zh) Ip地址管理方法及边缘集群
JP2009514263A (ja) 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内のノードにアドレスを割り当てるための方法
CN105530328A (zh) 使用布隆过滤器参数用于唯一地址计算的地址自动配置
CN102598635B (zh) 网络地址分配方法
CN103037361A (zh) 基于Ad-hoc的无线Mesh网络中的IP分配系统及方法
Singh et al. Address allocation for MANET merge and partition using cluster based routing
Park et al. IPv6 address allocation in hybrid mobile ad-hoc networks
Ye et al. A survey of addressing algorithms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01789930B (zh) 一种路由通告方法及网络设备
Taghiloo et al. New approach for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 in manet based on virtual address space mapping (vasm)
Swarnapriyaa et al. Notice of Violation of IEEE Publication Principles: Auto configuration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Zimmermann et al. IP address assignment in wireless mesh networks
Imadali et al. Analyzing dynamic IPv6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 techniques for group IP-based vehicular communications
CN115426334B (zh) 网络地址生成方法、装置、路由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72664B (zh) 一种路由信息存储的方法及装置
JP7091847B2 (ja) データ配信システム、データ配信方法、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配信元ノード、配信処理プログラム、受信ノード、及び受信処理プログラム
Khatri et al. Dynamic Address Allocation Algorithm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WO202009461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ing addresses in mesh-type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