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50711A - 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450711A CN105450711A CN201410442627.2A CN201410442627A CN105450711A CN 105450711 A CN105450711 A CN 105450711A CN 201410442627 A CN201410442627 A CN 201410442627A CN 105450711 A CN105450711 A CN 1054507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identifier
- application
- installation
- gener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7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2—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wherein the services involve a main real-time session and one or more additional parallel non-real time sessions, e.g. downloading a file in a parallel FTP session, initiating an email or combinational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the encryption apparatus using shift registers or memories for block-wise or stream coding, e.g. DES systems or RC4; Hash functions; Pseudorandom sequence generators
- H04L9/0643—Hash functions, e.g. MD5, SHA, HMAC or f9 MA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60—Subscription-based services using application servers or record carriers, e.g. SIM application toolki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方法,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预先安装有同一应用,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生成包含该应用的信息的第一标识,并将第一标识发送至第二终端;第二终端生成包含该应用的信息的第二标识,并根据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生成第三标识;第二终端将第三标识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行备份绑定,以使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能进行交互。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系统。本发明使得第一终端能通过基于同一网络平台的应用与唯一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交互,从而使用户能通过第一终端随时随地的向唯一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消息,提高了第二终端用户的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互联网的每一次变革,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更是对传统思维模式的颠覆。由于微信不存在距离的限制,用户注册微信后,可与周围同样注册微信的“朋友”形成一种联系,故自从微信公众平台推出以来,各行业都紧跟时代潮流,纷纷加入到微信世界的队伍中来。若手机可以通过微信与第二终端实现交互,则可以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提高第二终端用户的体验,比如,手机给第二终端推送电影,甚至手机控制第二终端等,然而,目前仍缺乏实现手机和第二终端唯一绑定交互的方法。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唯一绑定交互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方法,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预先安装有基于同一网络平台的应用,所述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终端生成包含所述应用的信息的第一标识,并将所述第一标识发送至第二终端;第二终端生成包含所述应用的信息的第二标识,并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和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标识生成第三标识;第二终端将所述第三标识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行备份绑定,以使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能进行交互。
优选地,所述第一终端生成包含所述应用的信息的第一标识的具体步骤包括:第一终端获取第一设备编号以及所述应用的第一安装编号;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编号和所述第一安装编号生成所述第一标识。
优选地,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编号和所述第一安装编号生成所述第一标识的具体步骤包括:第一终端将所述第一设备编号向左移动N位,其中N为所述第一安装编号的位数;第一终端将所述第一安装编号与向左移动N位后的所述第一设备编号进行按位或运算生成所述第一标识;
或者,
第一终端将所述第一安装编号向左移动M位,其中M为所述第一设备编号的位数;第一终端将所述第一设备编号与向左移动M位后的所述第一安装编号进行按位或运算生成所述第一标识。
优选地,所述第二终端生成包含所述应用的信息的第二标识的具体步骤包括:第二终端获取第二设备编号以及所述应用的第二安装编号;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编号和所述第二安装编号生成所述第二标识。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终端生成包含所述应用的信息的第二标识,并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和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标识生成第三标识的步骤之后,且在所述第二终端将所述第三标识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行备份绑定,以使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能进行交互的步骤之前还包括:第二终端将所述第三标识进行哈希算法加密。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系统,包括设有第一标识生成模块的第一终端以及设有第二标识生成模块和绑定模块的第二终端,其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预先安装有基于同一网络平台的应用;第一标识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包含所述应用的信息的第一标识,并将所述第一标识发送至第二终端;第二标识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包含所述应用的信息的第二标识;第三标识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和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标识生成第三标识;绑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标识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行备份绑定,以使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能进行交互。
优选地,所述第一标识生成模块包括:第一编号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设备编号以及所述应用的第一安装编号;第一编号组合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编号和所述第一安装编号生成所述第一标识。
优选地,所述第一编号组合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设备编号向左移动N位,其中N为所述第一安装编号的位数,再将所述第一安装编号与向左移动N位后的所述第一设备编号进行按位或运算生成所述第一标识;
或者,
所述第一编号组合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安装编号向左移动M位,其中M为所述第一设备编号的位数,再将所述第一设备编号与向左移动M位后的所述第一安装编号进行按位或运算生成所述第一标识。
优选地,所述第二标识生成模块包括:第二编号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设备编号以及所述应用的第二安装编号;第二编号组合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编号和所述第二安装编号生成所述第二标识;第三标识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和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标识生成所述第三标识。
优选地,所述第二终端还设有:哈希算法加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标识进行哈希算法加密。
本发明通过云端服务器对可以表示需要绑定交互的唯一的第一终端和唯一的第二终端的第三标识进行备份绑定,实现第一终端与唯一对应的第二终端之间的自动绑定,使得第一终端能通过基于同一网络平台的应用与唯一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交互,从而使用户可以通过第一终端随时随地的向唯一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消息,提高了第二终端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终端生成包含所述应用的信息的第一标识的步骤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编号和所述第一安装编号生成所述第一标识的步骤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第二终端生成包含所述应用的信息的第二标识的步骤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系统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第一标识生成模块的细化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8为图6中第二标识生成模块的细化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系统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方法。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终端通常指的是移动终端,第二终端通常指的是大屏显示的智能电视。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预先安装有基于同一网络平台的应用,该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方法包括:
步骤S10,第一终端生成包含该应用的信息的第一标识,并将该第一标识发送至第二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所生成的包含该应用的信息的第一标识用于唯一表示该第一终端本身,具体的,第一标识包含应用的信息,但不限于只包含该应用的信息,还可以包含第一终端本身的信息;另外,该应用信息可以为该应用的安装序列号或唯一安装编号等;第二终端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过来的第一标识后,将该第一标识进行存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或其他任意适用的第一终端。
步骤S20,第二终端生成包含该应用的信息的第二标识,并根据该第二标识和接收到的第一标识生成第三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终端所生成的包含该应用的信息的第二标识用于唯一表示该第二终端本身,具体的,第二标识包含应用的信息,但不限于只包含该应用的信息,还可以包含第二终端本身的信息;另外,该应用信息可以为该应用的安装序列号或唯一安装编号等;第三标识是根据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进行组合生成的,即第三标识包含了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的所有信息,由于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具有唯一性,故第三标识也具有唯一性,第三标识体现了需要交互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一种绑定关系,即通过第三标识可以得知是哪个第一终端与哪个第二终端之间唯一对应关联绑定。
步骤S30,第二终端将第三标识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行备份绑定,以使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能进行交互。
在本实施例中,云端服务器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三标识后,将第三标识进行存储备份,以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唯一对应的关联绑定,如此,第一终端能与唯一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交互;本实施例中,云端服务器可以为提供OpenID(分散式身份识别系统)的服务器,第三标识存储到OpenID的用户身份信息的自定义区域,以保证第三标识不会因第二终端关机而丢失,从而防止出现因第三标识丢失而无法关联绑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所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绑定是指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唯一对应的关联关系,即在实现一第一终端与一第二终端的绑定后,可以通过该第一终端直接关联到该第二终端,使得该第一终端可以向该第二终端发送消息。
需要强调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预先安装有基于同一网络平台的应用,该应用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在绑定后进行交互的媒介;该应用可以是微信、易信、飞信或其他任意适用的应用。
本实施例通过云端服务器对可以表示需要绑定交互的唯一的第一终端和唯一的第二终端的第三标识进行备份绑定,实现第一终端与唯一对应的第二终端之间的自动绑定,使得第一终端能通过基于同一网络平台的应用与唯一对应的第二终端进行交互,从而使用户可以通过第一终端随时随地的向唯一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消息,提高了第二终端用户的体验。
参照图2,图2为图1中第一终端生成包含所述应用的信息的第一标识的步骤的细化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生成包含所述应用的信息的第一标识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11,第一终端获取第一设备编号以及应用的第一安装编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编号可以为该第一终端的IMEI(InternationalMobileEquipmentIdentity,移动设备国际识别码)或者为该第一终端的机型与其IMEI的组合,只要该第一设备编号可以唯一表示该第一终端即可;第一安装编号则可以为该应用的安装序列号或唯一安装编号。
步骤S12,第一终端根据第一设备编号和第一安装编号生成第一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是根据其第一设备编号和相应应用的第一安装编号生成的,能用于唯一表示该第一终端本身,以确保在实现第一终端与唯一对应的第二终端之间的自动绑定时第一终端的唯一性。
参照图3,图3为图2中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编号和所述第一安装编号生成所述第一标识的步骤的细化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2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121,第一终端将第一设备编号向左移动N位,其中N为第一安装编号的位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以智能手机为例,应用则以微信为例;假设智能手机获取到的第一设备编号为80002,而获取到的第一安装编号为70001,由于第一安装编号70001的位数为5位,故智能手机将第一设备编号80002向左移动5位得到8000200000.
步骤S122,第一终端将第一安装编号与向左移动N位后的第一设备编号进行按位或运算生成第一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经过步骤S121后得到向左移动5位后的第一设备编号为8000200000,将第一安装编号70001和向左移动5位后的第一设备编号8000200000换算成二进制的数据后,再将两者进行按位或运算可得到第一标识8000270001(二进制的数据换算所得),该第一标识8000270001可唯一表示该智能手机。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第一设备编号80002和第一安装编号70001均为假设的数据,第一设备编号和第一安装编号的实际数据要根据第一终端实际获取所得确定。
在本发明的其他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根据第一设备编号和第一安装编号生成第一标识的具体步骤包括还可以为:第一终端将第一安装编号向左移动M位,其中M为第一设备编号的位数;第一终端将第一设备编号与向左移动M位后的第一安装编号进行按位或运算生成第一标识。
通过本实施例的算法将第一终端所获取的第一设备编号和应用的第一安装编号整合生成第一标识,此生成第一标识的算法简单快捷,便于实现,同时可确保第一标识能用于唯一表示该第一终端本身。
参照图4,图4为图1中第二终端生成包含所述应用的信息的第二标识的步骤的细化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终端生成包含所述应用的信息的第二标识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21,第二终端获取第二设备编号以及应用的第二安装编号。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设备编号可以为该第二终端的设备编号或者为该第一终端的机型与其设备编号的组合,只要该第二设备编号可以唯一表示该第二终端即可;第二安装编号则可以为该应用的安装序列号或唯一安装编号。
步骤S22,第二终端根据第二设备编号和第二安装编号生成第二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是根据其第二设备编号和相应应用的第二安装编号生成的,能用于唯一表示该第二终端本身,以确保在实现第一终端与唯一对应的第二终端之间的自动绑定时第二终端的唯一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终端生成第二标识和第二终端生成第三标识分别所运用的算法均与第一终端生成第一标识的算法一致,故,假设第二终端获取到的第二设备编号为500001,而获取到的相应应用的第二安装编号为900002,类似的,第二终端生成的第二标识为500001900002,而第二终端根据第二标识500001900002和第一标识8000270001生成的第三标识为5000019000028000270001.
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发明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执行步骤S20之后,执行步骤S30之前,该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第二终端将第三标识进行哈希算法加密。
本实施例在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将第三标识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行绑定备份之前,先将第三标识(如5000019000028000270001)进行哈希算法加密得到一个新的第三标识字符串,由于哈希算法的加密运算结果是唯一的,故所获得的新的第三标识也可以表示需要绑定交互的唯一的第一终端和唯一的第二终端,且经过哈希算法加密得到的新的第三标识位数是固定的,有利于云端服务器对第三标识的识别和管理。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系统。
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系统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在第一实施例中,该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系统包括设有第一标识生成模块11的第一终端10以及设有第二标识生成模块21和绑定模块22的第二终端20,其中:
第一终端10和第二终端20均预先安装有基于同一网络平台的应用;
第一标识生成模块11,用于生成第一标识,并将第一标识发送至第二终端20;
第二标识生成模块21,用于生成第二标识,并用于根据第二标识和接收到的第一标识生成第三标识;
绑定模块22,用于将第三标识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行备份绑定,以使第一终端10与第二终端20能进行交互。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标识生成模块11所生成的第一标识用于唯一表示第一终端10本身;第二标识生成模块21在接收到第一标识生成模块11发送过来的第一标识后,将该第一标识进行存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1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或其他任意适用的第一终端。第二标识生成模块21所生成的第二标识用于唯一表示第二终端20本身;第三标识是由第二标识生成模块21根据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所生成的,第三标识体现了需要交互的第一终端10和第二终端20的一种绑定关系,即通过第三标识可以得知是哪个第一终端与哪个第二终端之间唯一对应关联绑定。云端服务器接收到绑定模块40发送的第三标识后,将第三标识进行存储备份,以实现第一终端10与第二终端20之间唯一对应的关联绑定,如此,第一终端10能与唯一对应的第二终端20进行交互;本实施例中,云端服务器可以为提供OpenID(分散式身份识别系统)的服务器,第三标识存储到OpenID的用户身份信息的自定义区域,以保证第三标识不会因第二终端20关机而丢失,从而防止出现因第三标识丢失而无法关联绑定第一终端10与第二终端20的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所谓第一终端10与第二终端20的绑定是指第一终端10与第二终端20之间的唯一对应的关联关系,即在实现第一终端10与第二终端20的绑定后,可以通过该第一终端10直接关联到该第二终端20,使得该第一终端10可以向该第二终端20发送消息。
需要强调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10和第二终端20均预先安装有基于同一网络平台的应用,该应用为第一终端10和第二终端20在绑定后进行交互的媒介;该应用可以是微信、易信、飞信或其他任意适用的应用。
本实施例通过云端服务器对可以表示需要绑定交互的唯一的第一终端10和唯一的第二终端20的第三标识进行备份绑定,实现第一终端10与唯一对应的第二终端20之间的自动绑定,使得第一终端10能通过基于同一网络平台的应用与唯一对应的第二终端20进行交互,从而使用户可以通过第一终端10随时随地的向唯一对应的第二终端20发送消息,提高了第二终端10用户的体验。
参照图7,图7为图6中第一标识生成模块的细化功能模块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标识生成模块11包括:
第一编号获取单元111,用于获取第一终端10的第一设备编号以及相应应用的第一安装编号;
第一编号组合单元112,用于根据第一设备编号和第一安装编号生成第一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编号可以为该第一终端10的IMEI(InternationalMobileEquipmentIdentity,移动设备国际识别码)或者为该第一终端10的机型与其IMEI的组合,只要该第一设备编号可以唯一表示该第一终端10即可;第一安装编号则可以为该应用的安装序列号或唯一安装编号;第一终端10的第一标识是由第一编号组合单元112根据其第一设备编号和相应应用的第一安装编号生成的,能用于唯一表示该第一终端10本身,以确保在实现第一终端10与唯一对应的第二终端20之间的自动绑定时第一终端10的唯一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编号组合单元112还用于将第一设备编号向左移动N位,其中N为第一安装编号的位数,再将第一安装编号与向左移动N位后的第一设备编号进行按位或运算生成第一标识。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10以智能手机为例,应用则以微信为例;假设第一编号获取单元111获取到的第一设备编号为80002,而获取到的第一安装编号为70001,由于第一安装编号70001的位数为5位,故第一编号组合单元112将第一设备编号80002向左移动5位得到8000200000,然后第一编号组合单元112在再将第一安装编号70001和向左移动5位后的第一设备编号8000200000换算成二进制的数据后,将两者进行按位或运算得到第一标识8000270001(二进制的数据换算所得),该第一标识8000270001可唯一表示该智能手机。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第一设备编号80002和第一安装编号70001均为假设的数据,第一设备编号和第一安装编号的实际数据要根据第一终端10实际获取所得确定。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编号组合单元112还可用于将第一安装编号向左移动M位,其中M为第一设备编号的位数,再将第一设备编号与向左移动M位后的第一安装编号进行按位或运算生成第一标识。
参照图8,图8为图6中第二标识生成模块的细化功能模块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标识生成模块21包括:
第二编号获取单元211,用于获取第二终端20的第二设备编号以及应用的第二安装编号;
第二编号组合单元212,用于根据第二设备编号和第二安装编号生成第二标识;
第三标识生成单元213,用于根据第二标识和接收到的第一标识生成第三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设备编号可以为该第二终端20的设备编号或者为该第二终端20的机型与其设备编号的组合,只要该第二设备编号可以唯一表示该第二终端20即可;第二安装编号则可以为该应用的安装序列号或唯一安装编号;第二终端20的第二标识是由第二编号组合单元212根据其第二设备编号和相应应用的第二安装编号生成的,能用于唯一表示该第二终端20本身,以确保在实现第一终端10与唯一对应的第二终端20之间的自动绑定时第二终端20的唯一性;第三标识是由第三标识生成单元213根据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所生成的,即第三标识可以表示需要绑定交互的唯一的第一终端10和唯一的第二终端20。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标识生成模块21生成第二标识和第三标识生成单元213生成第三标识分别所运用的算法均与第一标识生成模块11生成第一标识的算法一致,故,假设第二编号获取单元211获取到的第二设备编号为500001,而获取到的相应应用的第二安装编号为900002,类似的,第二编号组合单元212生成的第二标识为500001900002,而第三标识生成单元213根据第二标识500001900002和第一标识8000270001生成的第三标识为5000019000028000270001.
参照图9,图9为本发明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系统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发明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系统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第二终端20还设有:
哈希算法加密模块23,用于将第三标识进行哈希算法加密。
本实施例在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绑定模块22将第三标识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行绑定备份,以使第一终端10与第二终端20能进行交互之前,哈希算法加密模块23先将第三标识(如5000019000028000270001)进行哈希算法加密得到一个新的第三标识字符串,由于哈希算法的加密运算结果是唯一的,故所获得的新的第三标识也可以表示需要绑定交互的唯一的第一终端10和唯一的第二终端20,且经过哈希算法加密得到的新的第三标识位数是固定的,有利于云端服务器对第三标识的识别和管理。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预先安装有基于同一网络平台的应用,所述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终端生成包含所述应用的信息的第一标识,并将所述第一标识发送至第二终端;
第二终端生成包含所述应用的信息的第二标识,并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和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标识生成第三标识;
第二终端将所述第三标识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行备份绑定,以使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能进行交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生成包含所述应用的信息的第一标识的具体步骤包括:
第一终端获取第一设备编号以及所述应用的第一安装编号;
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编号和所述第一安装编号生成所述第一标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编号和所述第一安装编号生成所述第一标识的具体步骤包括:
第一终端将所述第一设备编号向左移动N位,其中N为所述第一安装编号的位数;
第一终端将所述第一安装编号与向左移动N位后的所述第一设备编号进行按位或运算生成所述第一标识;
或者,
第一终端将所述第一安装编号向左移动M位,其中M为所述第一设备编号的位数;
第一终端将所述第一设备编号与向左移动M位后的所述第一安装编号进行按位或运算生成所述第一标识。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生成包含所述应用的信息的第二标识的具体步骤包括:
第二终端获取第二设备编号以及所述应用的第二安装编号;
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编号和所述第二安装编号生成所述第二标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终端生成包含所述应用的信息的第二标识,并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和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标识生成第三标识的步骤之后,且在所述第二终端将所述第三标识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行备份绑定,以使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能进行交互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第二终端将所述第三标识进行哈希算法加密。
6.一种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系统包括设有第一标识生成模块的第一终端以及设有第二标识生成模块和绑定模块的第二终端,其中:
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均预先安装有基于同一网络平台的应用;
第一标识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包含所述应用的信息的第一标识,并将所述第一标识发送至第二终端;
第二标识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包含所述应用的信息的第二标识,并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和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标识生成第三标识;
绑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标识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行备份绑定,以使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能进行交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生成模块包括:
第一编号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设备编号以及所述应用的第一安装编号;
第一编号组合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编号和所述第一安装编号生成所述第一标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号组合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设备编号向左移动N位,其中N为所述第一安装编号的位数,再将所述第一安装编号与向左移动N位后的所述第一设备编号进行按位或运算生成所述第一标识;
或者,
所述第一编号组合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一安装编号向左移动M位,其中M为所述第一设备编号的位数,再将所述第一设备编号与向左移动M位后的所述第一安装编号进行按位或运算生成所述第一标识。
9.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识生成模块包括:
第二编号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设备编号以及所述应用的第二安装编号;
第二编号组合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编号和所述第二安装编号生成所述第二标识;
第三标识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和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标识生成所述第三标识。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还设有:
哈希算法加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标识进行哈希算法加密。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42627.2A CN105450711B (zh) | 2014-09-02 | 2014-09-02 | 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方法和系统 |
PCT/CN2014/093709 WO2016033900A1 (zh) | 2014-09-02 | 2014-12-12 | 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方法和系统 |
US15/107,479 US10009948B2 (en) | 2014-09-02 | 2014-12-12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backup and binding between terminals by sending identifier to a cloud end server |
EP14901015.9A EP3190772B1 (en) | 2014-09-02 | 2014-12-12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automatic binding of first and second terminal |
PL14901015T PL3190772T3 (pl) | 2014-09-02 | 2014-12-12 | Sposób i system do implementowania automatycznego powiązania pierwszego i drugiego terminala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42627.2A CN105450711B (zh) | 2014-09-02 | 2014-09-02 | 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方法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50711A true CN105450711A (zh) | 2016-03-30 |
CN105450711B CN105450711B (zh) | 2019-05-31 |
Family
ID=55439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42627.2A Active CN105450711B (zh) | 2014-09-02 | 2014-09-02 | 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方法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009948B2 (zh) |
EP (1) | EP3190772B1 (zh) |
CN (1) | CN105450711B (zh) |
PL (1) | PL3190772T3 (zh) |
WO (1) | WO201603390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90156B (zh) * | 2016-12-29 | 2020-12-22 |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设备绑定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285118A1 (en) * | 2005-12-07 | 2009-11-19 | Ntt Docomo, Inc. | Proxy terminal, service device, proxy terminal communication path setting method, and server device communication path setting method |
CN103078788A (zh) * | 2011-06-27 | 2013-05-01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应用的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统 |
CN103347306A (zh) * | 2013-06-24 | 2013-10-09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多个终端建立关联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3621121A (zh) * | 2011-05-09 | 2014-03-05 | 坎巴瑞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连接设备之间建立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2002314458A1 (en) * | 2002-07-04 | 2004-01-23 | Nokia Corporation | Managing a packet switched conference call |
FI117587B (fi) * | 2004-06-18 | 2006-11-30 | Nethawk Oyj | Menetelmä, laite ja tietokoneohjelmatuote tiedonsiirtoyhteyksien monitorointiin |
GB2435761B (en) * | 2004-09-21 | 2009-07-08 | Snapin Software Inc | Secure software such as for use with a cell phone or mobile device |
US8239550B2 (en) * | 2008-05-14 | 2012-08-07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facilitating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s session |
US9235832B1 (en) * | 2009-03-19 | 2016-01-12 | United Services Automobile Association (Usaa)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transactions originating from an unauthenticated ATM device |
CN102238000B (zh) * | 2010-04-21 | 2015-01-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加密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1827250B (zh) * | 2010-04-21 | 2013-08-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电视互动业务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
US9344874B2 (en) * | 2011-03-15 | 2016-05-17 | Nec Corporation | Mobility management system, mobility management method, access GW apparatus, mobility management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
CN102497221B (zh) * | 2011-12-13 | 2014-12-31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 |
CN103152399B (zh) * | 2013-02-07 | 2016-05-25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登录方法、系统和云端服务器 |
US20140256366A1 (en) * | 2013-03-06 | 2014-09-11 | Barracuda Networks, Inc. | Network Traffic Control via SMS Text Messaging |
US9137245B2 (en) * | 2013-04-26 | 2015-09-15 |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 Logi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WO2015085571A1 (en) * | 2013-12-13 | 2015-06-18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sioning an operational subscription |
CN103826155A (zh) * | 2014-02-28 | 2014-05-28 |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屏互动方法、服务器、终端及系统 |
-
2014
- 2014-09-02 CN CN201410442627.2A patent/CN105450711B/zh active Active
- 2014-12-12 PL PL14901015T patent/PL3190772T3/pl unknown
- 2014-12-12 WO PCT/CN2014/093709 patent/WO201603390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12-12 US US15/107,479 patent/US10009948B2/en active Active
- 2014-12-12 EP EP14901015.9A patent/EP3190772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90285118A1 (en) * | 2005-12-07 | 2009-11-19 | Ntt Docomo, Inc. | Proxy terminal, service device, proxy terminal communication path setting method, and server device communication path setting method |
CN103621121A (zh) * | 2011-05-09 | 2014-03-05 | 坎巴瑞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连接设备之间建立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
CN103078788A (zh) * | 2011-06-27 | 2013-05-01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应用的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统 |
CN103347306A (zh) * | 2013-06-24 | 2013-10-09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多个终端建立关联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009948B2 (en) | 2018-06-26 |
EP3190772B1 (en) | 2020-04-29 |
WO2016033900A1 (zh) | 2016-03-10 |
EP3190772A1 (en) | 2017-07-12 |
PL3190772T3 (pl) | 2020-10-19 |
EP3190772A4 (en) | 2018-04-25 |
US20160330777A1 (en) | 2016-11-10 |
CN105450711B (zh) | 2019-05-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24278B (zh) |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以及数据共享系统 | |
JP2018517337A5 (zh) | ||
CN105993010A (zh) | 用以提供扩展对象符号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8460577A (zh) | 学籍档案管理方法、平台及其系统 | |
CN107493264B (zh) | Otp激活方法、移动终端、服务器、存储介质及系统 | |
EP3186943B1 (en) | Device verification prior to registration | |
CN103841111A (zh) | 一种防止数据重复提交的方法和服务器 | |
WO2013112187A1 (en) | Secure peer discovery and authentication using a shared secret | |
RU2015144512A (ru) |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установки соединения передачи | |
WO2016058305A1 (zh) | 一种备份信息的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9120611B (zh) | 用于地址生成服务器的用户认证方法、设备、系统及介质 | |
CN103606203A (zh) |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考勤方法、系统和装置 | |
CN104811364A (zh) | 一种消息的推送方法、系统及消息代理服务器和终端设备 | |
CN103491156A (zh) | 一种基于融合通信实现圈子与群组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6789022B (zh) | 共享密钥生成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4753870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 |
CN101860834A (zh) | 一项在应急系统中为用户自动注册的技术 | |
CN105450711B (zh) | 实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自动绑定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4954398A (zh) | 一种获取内容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306577A (zh) | 基于app的手持设备间的资料共享系统及方法 | |
CN103490984A (zh) | 一种获取用户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184594B (zh) | 文档联合签名方法和系统 | |
CN103327026A (zh) | 一种数据更新方法和更新系统 | |
CN102571335B (zh) | 双因素数字签名方法和系统以及服务器和客户端 | |
CN113497827B (zh) | 信息共享方法及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