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49344A - 用于近场通信的天线装置、读卡器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近场通信的天线装置、读卡器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49344A
CN105449344A CN201410498284.1A CN201410498284A CN105449344A CN 105449344 A CN105449344 A CN 105449344A CN 201410498284 A CN201410498284 A CN 201410498284A CN 105449344 A CN105449344 A CN 1054493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l coil
coil
radial
antenna assembly
destination ob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982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49344B (zh
Inventor
王研
程虹
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982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493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49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93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493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93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近场通信的天线装置、读卡器和电子设备。所述天线装置包括:第一辐射线圈,被设置在用于识别目标对象的近场识别区域中,用于辐射和接收近场通信信号;第二辐射线圈,被设置在所述近场识别区域中,用于辐射和接收近场通信信号,该第二辐射线圈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辐射线圈的一部分交叠而形成交叠区域,该交叠区域在短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一预定值,该第一预定值等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直径的四分之一。利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能够在辐射线圈的覆盖区域无缝地识别目标对象以进行近场通信。

Description

用于近场通信的天线装置、读卡器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近场通信的天线装置、读卡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场通讯(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技术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其允许不同的电子设备在例如10厘米的近距离内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
近场通信设备可被整合到各种电子设备中,从而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桌面游戏、电子支付、交通运输、门禁系统等。典型地,该近场通信设备可包括读卡器、和标签。所述读卡器可以经由天线发送信号,天线附近的标签对信号进行响应而生成反馈信号,该天线然后将所述反馈信号传送给读卡器,读卡器能够根据反馈信号获取标签中的信息,从而在所述读卡器与所述标签之间实现数据传输。也就是说,近场通信设备中具有天线来与标签进行数据交换。
当电子设备需要在较大的区域内识别标签时,需要近场通信设备中的天线能够向大面积范围内的标签传送信号;并且当标签的面积较小时,也希望天线能够准确地识别到标签以进行通信。然而,当前的用于近场通信的天线经常会出现如下问题:在识别区域中存在不能传送天线信号的识别盲区、无法检测到小的标签、难以增加通信面积。因此,期望提供一种天线技术来改进这些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近场通信的天线装置、读卡器和电子设备,其使得能够在天线装置的覆盖区域无缝地识别标签以进行近场通信。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近场通信的天线装置,应用于一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设置有用于识别一目标对象的近场识别区域,所述天线装置可包括:第一辐射线圈,被设置在所述近场识别区域中,用于辐射和接收近场通信信号;第二辐射线圈,被设置在所述近场识别区域中,用于辐射和接收近场通信信号,该第二辐射线圈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辐射线圈的一部分交叠而形成交叠区域,该交叠区域在短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一预定值,该第一预定值等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直径的四分之一。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辐射线圈和第二辐射线圈可以为矩形线圈,并且,所述第一辐射线圈和第二辐射线圈中至少一个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二预定值,该第二预定值等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直径的1.5倍。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装置还可包括至少一个附加辐射线圈,每一个附加辐射线圈为矩形线圈,被设置在所述近场识别区域中,用于辐射和接收近场通信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辐射线圈、第二辐射线圈、和所述至少一个附加辐射线圈的长度可以对应于所述近场识别区域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在宽度方向上交叠地排列而跨越所述近场识别区域的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辐射线圈和第二辐射线圈可以为矩形线圈,并且,所述第一辐射线圈和第二辐射线圈的长度可小于第三预定值。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近场识别区域的第一方向可以大于所述第三预定值,所述第一辐射线圈、第二辐射线圈、和所述至少一个附加辐射线圈形成第一辐射部,所述天线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辐射部,该第二辐射部包括多个具有矩形形状的辐射线圈,该多个辐射线圈的长度分别与所述第一辐射部中的各个辐射线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交叠、并且覆盖了所述近场识别区域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以在所述近场识别区域的第一方向上无缝地识别所述目标对象。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辐射线圈和第二辐射线圈可以为矩形线圈,并且所述第一辐射线圈和第二辐射线圈的宽度可以小于第四预定值,该第四预定值等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直径的2倍,以在该第一辐射线圈的宽度方向上对利用辐射线圈识别的目标对象进行定位。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辐射线圈和第二辐射线圈可以处于第一平面中,所述天线装置还可包括:第三辐射线圈,具有矩形形状,位于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中;第四辐射线圈,具有矩形形状,位于所述第二平面中,与所述第三辐射线圈交叠而形成的交叠区域在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一预定值,所述第三辐射线圈和第四辐射线圈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辐射线圈和第二辐射线圈的宽度方向,并且第三辐射线圈和第四辐射线圈的宽度小于第四预定值,以在第三辐射线圈的宽度方向上对利用辐射线圈识别的目标对象进行定位。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天线装置还可包括:射频开关,能够将所述第一辐射线圈和第二辐射线圈之一电连接到用于接收和发射近场信号的收发器;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射频开关。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可以通过控制射频开关来识别目标对象所在的辐射线圈,并根据目标对象所在的辐射线圈来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近场识别区域中的位置。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读卡器,可包括如上所述的天线装置。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读卡器。
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近场通信的天线装置和包括该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的技术方案中,通过交叠地布置两个辐射线圈、并将交叠区域在短方向上的宽度设置为大于要识别的目标对象的直径的四分之一,使能够在辐射线圈的覆盖区域无缝地识别目标对象以进行近场通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示意性图示了近场通信的工作情景;
图2是图示了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图示了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图示了根据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图示了根据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图示了根据本申请第五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中,当描述到特定单元/部件位于第一单元/部件和第二单元/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单元/部件与第一单元/部件或第二单元/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部件;当描述到特定单元/部件连接其它部件时,该特定单元/部件可以与所述其它单元/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单元/部件、也可以不与所述其它单元/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单元/部件。
图1示意性图示了近场通信的工作情景。如图1所示,在电子设备上设置有用于识别一目标对象的近场识别区域(如图1中的方格区域所示)。该近场识别区域例如为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或触摸屏。将天线装置布置在该近场识别区域上。当目标对象靠近所述近场识别区域时,近场识别区域中的天线装置获取该目标对象的信息,所获取的信息可被传送到与所述天线装置连接的信号收发器,从而实现电子设备或其中的信号收发器与目标对象的通信。所述电子设备例如为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售票机、收费管理器等。所述信号收发器例如为读卡器中的信号源。所述目标对象例如为标签。
此外,还可以利用天线装置来定位所述目标对象在近场识别区域中的位置。例如,可以采用辐射线圈来组成所述天线装置。当目标对象靠近天线装置时,天线装置中的辐射线圈中的信号特性会发声改变。相应地,可以通过检测信号特性发生改变的辐射线圈的位置来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近场识别区域中的位置。
在传统的近场通信技术中,天线装置中的辐射线圈的布置方式通常存在不能传送天线信号的识别盲区。位于该识别盲区中的目标对象不能与天线装置通信,也不能利用天线装置来定位。
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装置中,在近场识别区域中交叠地布置两个辐射线圈、并将交叠区域在短方向上的宽度设置为大于要识别的目标对象的直径的四分之一,使能够在各个辐射线圈的覆盖区域无缝地识别目标对象以进行近场通信。
图2是图示了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00的示意图。该天线装置100可应用于结合图1描述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设置有用于识别一目标对象的近场识别区域。
如图2所示,天线装置100可包括:第一辐射线圈201,被设置在所述近场识别区域中,用于辐射和接收近场通信信号;第二辐射线圈202,被设置在所述近场识别区域中,用于辐射和接收近场通信信号,该第二辐射线圈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辐射线圈的一部分交叠而形成交叠区域,该交叠区域在短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一预定值,该第一预定值等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直径的四分之一。
第一辐射线圈201和第二辐射线圈202中的任一个通常是具有一匝或多匝的导电线圈。在工作时,在第一辐射线圈201和第二辐射线圈202中产生激励电流,并相应地产生磁场。第一辐射线圈201和第二辐射线圈202的交叠增强了磁场感应强度。第一辐射线圈201和第二辐射线圈202之间还产生互感,互感的大小与两个辐射线圈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距离相关。该互感又与两个辐射线圈自身的电感正向叠加,因此又进一步增强了两个辐射线圈内产生的磁场感应强度。该磁场感应强度与天线装置的通信距离相关。第一辐射线圈201和第二辐射线圈202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辐射线圈,其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匝数,不同的电感特性。
如图2所示,第一辐射线圈201和第二辐射线圈202之间存在交叠。该交叠区域的形状可能是不规则的。为了避免第一辐射线圈201和第二辐射线圈202的接缝处读取不到目标对象,可以将所述交叠区域在短方向上的宽度设置为大于第一预定值。该第一预定值可与所述目标对象的尺寸相关,其典型地等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直径的四分之一。所述短方向是图2中的横向方向,交叠区域在该短方向上的长度较窄,因此该短方向也意指所述交叠区域的窄方向。在实践中,可以根据所述交叠区域的最窄处的位置,来确定所述短方向。
要注意,上下文的直径指的是目标对象上的最远两点之间的距离。当目标对象为圆形时,该直径即是数学概念中通常所指的直径。当目标对象为长方形时,直径指的是长方形的相对两个角之间的距离。
图2中的第一辐射线圈201和第二辐射线圈202为矩形线圈,根据近场识别区域的形状,所述辐射线圈还可以是正方形、圆形、菱形、梯形等其它形状,其具体形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对于每个矩形的辐射线圈,可以根据目标对象的直径来设置其宽度的最小值,以保证在辐射线圈的中心区域也能够识别目标对象。然而,当辐射线圈的宽度较小时,对于相同面积的近场识别区域会需要更多数量的线圈来覆盖。因此,可以将所述第一辐射线圈201和第二辐射线圈202中至少一个的宽度设置为大于第二预定值,该第二预定值典型地等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直径的1.5倍。这样,可以尽量减少覆盖电子设备的近场识别区域所需要的辐射线圈的数量。
此外,以矩阵线圈为例,当辐射线圈的长度比较大时,例如读取器的信号收发器难以与各个辐射线圈很好地匹配。相应地,通过辐射线圈发射和接收的信号的功率较少地被传送到信号收发器,使得天线信号的功率降低,从而产生通信或识别误差。因此,第一辐射线圈201和第二辐射线圈202中的每个的长度可被设置为小于第三预定值。该第三预定值可根据信号收发器与辐射线圈之间的匹配性能还适当地设置。
在图2中,目标对象tag1可以通过第一辐射线圈201感测,目标对象2可通过第一辐射线圈201和第二辐射线圈202中的任一个来感测,从而在近场识别区域中的两个辐射线圈之间不存在无法识别目标对象的识别盲区。
在上面结合图2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近场通信的天线装置的技术方案中,通过交叠地布置两个辐射线圈、并将交叠区域在短方向上的宽度设置为大于要识别的目标对象的直径的四分之一,使能够在各个辐射线圈的覆盖区域无缝地识别目标对象。
图3是图示了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200的示意图。在图3中,与图2的天线装置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示,并且不再描述该相同的部件。
如图3所示,天线装置200除了包括第一辐射线圈201和第二辐射线圈202之外,还包括五个附加辐射线圈,即第三辐射线圈203、第四辐射线圈204、第五辐射线圈205、第六辐射线圈206、第七辐射线圈207。该五个附加辐射线圈被设置在所述近场识别区域中,用于辐射和接收近场通信信号。这里采用五个附加辐射线圈是为了覆盖用于识别目标对象的整个近场识别区域。图3中图示的附加辐射线圈的个数仅仅是示意性的,其还可以为一个、四个、八个等,只要能够覆盖整个近场识别区域即可。各个附加辐射线圈的形状可以为如图3所示的矩形,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其可以根据近场识别区域的形状来灵活地设置。
在图3中,所述第一辐射线圈201、第二辐射线圈202、和所述附加辐射线圈(203至207)的长度对应于所述近场识别区域在第一方向上(图3中的纵向)的尺寸,在宽度方向上交叠地排列而跨越所述近场识别区域的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图3中的横向)。这样,可以利用多个辐射线圈覆盖整个近场识别区域,并且在不同的辐射线圈之间可以进行无缝识别。在图3中,位于第二方向的两端的辐射线圈(即图3中的第一辐射线圈201和第七辐射线圈207)可被设计为具有比其它辐射线圈更加优良的电感特性,从而使得在近场识别区域的边缘也具有良好的通信性能。
与第一辐射线圈和第二辐射线圈类似地,各个附加辐射线圈的长度也可以根据信号收发器与辐射线圈之间的匹配性能适当地设置,其例如可以小于所述第三预定值,从而通过辐射线圈发射和接收的信号的功率较多地被传送到信号收发器,以提高识别或通信的准确率。
图4是图示了根据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天线装置300的示意图。在图4中,与图3的天线装置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示,并且不再描述该相同的部件。
如图4所示,近场识别区域在纵向方向上的长度较长,天线装置300除了包括第一辐射线圈201至第七辐射线圈207之外,还包括分别与该第一辐射线圈201至第七辐射线圈207对接的其它辐射线圈。如结合图2和图3所描述的,当辐射线圈的长度较长时,信号收发器与辐射线圈之间的匹配性能可能降低。为此,在所述近场识别区域的第一方向大于所述第三预定值时,可以在天线装置的第一方向上设置两组辐射线圈。
所述近场识别区域的第一方向大于所述第三预定值时,利用所述第一辐射线圈201、第二辐射线圈202、和所述至少一个附加辐射线圈(例如203至207)形成第一辐射部,并利用所对接的各个辐射线圈形成第二辐射部。作为示例,如图4所示,该第二辐射部可包括多个具有矩形形状的辐射线圈,该多个辐射线圈的长度分别与所述第一辐射部中的各个辐射线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交叠、并且覆盖了所述近场识别区域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以在所述近场识别区域的第一方向上无缝地识别所述目标对象。这样,可以避免辐射线圈的长度过长导致的通信/识别性能的降低,从而在大的近场识别区域中实现近场通信。
如前所述,用于近场通信的天线装置不仅可用于传送数据,还可以用于定位目标对象在近场识别区域中的位置。对于后者,下面结合图5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图5是图示了根据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天线装置400的示意图。在图5中,与图3的天线装置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示,并且不再描述该相同的部件。天线装置400中的第一辐射线圈201至第七辐射线圈207位于同一平面中,如图5所标示的第一平面。该天线装置400还包括位于第二平面中的多个其它辐射线圈,该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平行。第二平面中的各个辐射线圈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中的各个辐射线圈和第二辐射线圈的宽度方向,以定位所述目标对象在不同方向上的位置。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平面中的辐射线圈用于定位目标对象在横向方向(即,X轴)上的位置,所述第二平面中的辐射线圈用于定位目标对象在纵向方向(即,Y轴)上的位置。
该第二平面中的各个辐射线圈的设计与第一平面中的类似。例如,第二平面中的各个辐射线圈为矩形线圈,相邻的两个第二辐射线圈之间具有交叠区域,该交叠区域在短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一预定值,该第一预定值等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直径的四分之一。优选地,第二平面中的各个辐射线圈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预定值,以使得辐射线圈与信号收发器之间匹配,从而保证近场通信效果。
为了准确地定位目标对象在近场通信区域中的位置,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中的各个辐射线圈的宽度可小于第四预定值。该第四预定值例如可等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直径的2倍。例如,所述第一辐射线圈201和第二辐射线圈202的宽度小于目标对象的直径的2倍,以在该第一辐射线圈的宽度方向上对利用辐射线圈识别的目标对象进行定位。
在图5中,第一平面中具有七个辐射线圈,即第一辐射线圈201至第七辐射线圈207,第二平面中具有五个辐射线圈,这仅仅是示意性的。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近场识别区域、以及各个辐射线圈的尺寸来在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中采取合适数量的辐射线圈。以第一平面包括第一辐射线圈201和第二辐射线圈202、第二平面包括第九辐射线圈和第十辐射线圈为例描述如下。所述第一辐射线圈和第二辐射线圈为矩形线圈,并且所述第一辐射线圈和第二辐射线圈的宽度小于第四预定值,该第四预定值等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直径的2倍,以在该第一辐射线圈的宽度方向上对利用辐射线圈识别的目标对象进行定位。第三辐射线圈具有矩形形状,并位于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中。第四辐射线圈具有矩形形状,位于所述第二平面中,并且与所述第三辐射线圈交叠而形成的交叠区域在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一预定值。所述第三辐射线圈和第四辐射线圈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辐射线圈和第二辐射线圈的宽度方向,并且第三辐射线圈和第四辐射线圈的宽度小于第四预定值,以在第三辐射线圈的宽度方向上对利用辐射线圈识别的目标对象进行定位。根据结合图5的以上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第一平面中和第二平面设计出具有其它数量、尺寸的辐射线圈,来覆盖整个近场识别区域,从而识别目标对象在整个近场识别区域中的位置。
图6是图示了根据本申请第五实施例的天线装置500的示意图。图6中图示了对天线装置中的各个辐射线圈的控制操作。在图6中,仅仅示出了第一辐射线圈201和第二辐射线圈202。在实践中,天线装置中的辐射线圈的设置可以是任何其它的形式,其可以为包括图3-5所示的辐射线圈。
如图6所示,为了控制各个辐射线圈,天线装置600还可以包括:射频开关230,能够将所述第一辐射线圈和第二辐射线圈之一电连接到用于接收和发射近场信号的收发器;控制单元240,用于控制所述射频开关230。该射频开关连接到电子设备的收发器(例如读写器)。相应地,该射频开关230根据控制单元240的控制连接到各个辐射线圈,以使得所连接的辐射线圈与收发器通信来进行数据传送或位置识别。
控制单元240控制射频开关230将某个辐射线圈连接到所述收发器,所述收发器发出信号给所连接的辐射线圈,并接收所述辐射线圈的响应信号,并根据所述响应信号判断在所连接的辐射线圈上是否有目标对象,以及从目标对象接收的信息,该信息例如为目标对象的识别码等。控制单元240可以以轮询方式控制射频开关的导通,从而依次将各个辐射线圈连接到收发器。在天线装置中的辐射线圈为如图5所示的安排时,控制单元240可以射频开关来识别目标对象所在的辐射线圈,并根据目标对象所在的辐射线圈来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近场识别区域中的位置。
所述控制单元240可以利用存储器和处理器来实现。存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处理器执行对射频开关的控制。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行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可以根据控制单元240所执行的控制操作来选取不同的处理器和存储器。
在上面公开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装置之后,任何采用所述天线装置的读卡器,包括该读卡器的电子设备也都处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公开范围。作为示例,读卡器可包括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装置、以及信号收发器。其还可以包括信号匹配单元等其它器件。
根据以上描述可知,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近场通信的天线装置和包括该天线装置的读卡器、电子设备的技术方案中,通过交叠地布置两个辐射线圈、并将交叠区域在短方向上的宽度设置为大于要识别的目标对象的直径的四分之一,使能够在辐射线圈的覆盖区域无缝地识别目标对象以进行近场通信。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用于近场通信的天线装置,应用于一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设置有用于识别一目标对象的近场识别区域,所述天线装置包括:
第一辐射线圈,被设置在所述近场识别区域中,用于辐射和接收近场通信信号;
第二辐射线圈,被设置在所述近场识别区域中,用于辐射和接收近场通信信号,该第二辐射线圈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辐射线圈的一部分交叠而形成交叠区域,该交叠区域在短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一预定值,该第一预定值等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直径的四分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天线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辐射线圈和第二辐射线圈为矩形线圈,并且,所述第一辐射线圈和第二辐射线圈中至少一个的宽度大于第二预定值,该第二预定值等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直径的1.5倍。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天线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附加辐射线圈,每一个附加辐射线圈为矩形线圈,被设置在所述近场识别区域中,用于辐射和接收近场通信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辐射线圈、第二辐射线圈、和所述至少一个附加辐射线圈的长度对应于所述近场识别区域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在宽度方向上交叠地排列而跨越所述近场识别区域的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的天线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辐射线圈和第二辐射线圈为矩形线圈,并且,所述第一辐射线圈和第二辐射线圈的长度小于第三预定值。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天线装置,其中,所述近场识别区域的第一方向大于所述第三预定值,所述第一辐射线圈、第二辐射线圈、和所述至少一个附加辐射线圈形成第一辐射部,
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第二辐射部,该第二辐射部包括多个具有矩形形状的辐射线圈,该多个辐射线圈的长度分别与所述第一辐射部中的各个辐射线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交叠、并且覆盖了所述近场识别区域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以在所述近场识别区域的第一方向上无缝地识别所述目标对象。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天线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辐射线圈和第二辐射线圈为矩形线圈,并且所述第一辐射线圈和第二辐射线圈的宽度小于第四预定值,该第四预定值等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直径的2倍,以在该第一辐射线圈的宽度方向上对利用辐射线圈识别的目标对象进行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天线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辐射线圈和第二辐射线圈处于第一平面中,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
第三辐射线圈,具有矩形形状,位于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中;
第四辐射线圈,具有矩形形状,位于所述第二平面中,与所述第三辐射线圈交叠而形成的交叠区域在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一预定值,
所述第三辐射线圈和第四辐射线圈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辐射线圈和第二辐射线圈的宽度方向,并且第三辐射线圈和第四辐射线圈的宽度小于第四预定值,以在第三辐射线圈的宽度方向上对利用辐射线圈识别的目标对象进行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天线装置,还包括:
射频开关,能够将所述第一辐射线圈和第二辐射线圈之一电连接到用于接收和发射近场信号的收发器;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射频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天线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射频开关来识别目标对象所在的辐射线圈,并根据目标对象所在的辐射线圈来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近场识别区域中的位置。
10.一种读卡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读卡器。
CN201410498284.1A 2014-09-25 2014-09-25 用于近场通信的天线装置、读卡器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054493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98284.1A CN105449344B (zh) 2014-09-25 2014-09-25 用于近场通信的天线装置、读卡器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98284.1A CN105449344B (zh) 2014-09-25 2014-09-25 用于近场通信的天线装置、读卡器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49344A true CN105449344A (zh) 2016-03-30
CN105449344B CN105449344B (zh) 2018-08-10

Family

ID=55559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98284.1A Active CN105449344B (zh) 2014-09-25 2014-09-25 用于近场通信的天线装置、读卡器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4934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8955A (zh) * 2017-12-13 2019-06-21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刷卡引导区域确定方法、装置及读卡器
CN110018717A (zh) * 2019-04-30 2019-07-16 广州微证互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实现屏下读卡的电子装置和屏下读卡装置
CN111144150A (zh) * 2019-12-05 2020-05-12 威海北洋光电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基于奇偶同步技术的无感借还书通道支架及级联装置和方法
CN113570766A (zh) * 2021-07-27 2021-10-29 广州安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感通道智能组网识别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19567Y (zh) * 2005-09-16 2007-07-04 卢青 Rfid天线定位矩阵
EP2209158A1 (en) * 2009-01-16 2010-07-21 Serious Toys B.V. System for detecting a position of an object in a plane
CN203521625U (zh) * 2013-07-24 2014-04-02 深圳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nfc天线模块、读卡器以及智能卡
CN203707331U (zh) * 2014-02-26 2014-07-09 步步高教育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终端设备的大型近场感应矩阵天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19567Y (zh) * 2005-09-16 2007-07-04 卢青 Rfid天线定位矩阵
EP2209158A1 (en) * 2009-01-16 2010-07-21 Serious Toys B.V. System for detecting a position of an object in a plane
CN203521625U (zh) * 2013-07-24 2014-04-02 深圳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nfc天线模块、读卡器以及智能卡
CN203707331U (zh) * 2014-02-26 2014-07-09 步步高教育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终端设备的大型近场感应矩阵天线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8955A (zh) * 2017-12-13 2019-06-21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刷卡引导区域确定方法、装置及读卡器
CN110018717A (zh) * 2019-04-30 2019-07-16 广州微证互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实现屏下读卡的电子装置和屏下读卡装置
CN111144150A (zh) * 2019-12-05 2020-05-12 威海北洋光电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基于奇偶同步技术的无感借还书通道支架及级联装置和方法
CN111144150B (zh) * 2019-12-05 2023-03-28 威海北洋光电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基于奇偶同步技术的无感借还书通道支架及级联装置和方法
CN113570766A (zh) * 2021-07-27 2021-10-29 广州安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感通道智能组网识别系统
CN113570766B (zh) * 2021-07-27 2022-04-19 广州安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感通道智能组网识别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49344B (zh) 2018-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7781B (zh) Rfid进出识别系统及其进出识别方法
AU2010290085B2 (en) RFID portal system with RFID tags having various read ranges
EP2051191A1 (en) RFID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RFID tag orientation, an RFID tag thereof, and a puzzle system using the RFID system
JP4899464B2 (ja) 無線タグ通信装置及びその通信方法
CN105449344A (zh) 用于近场通信的天线装置、读卡器和电子设备
CN103577857A (zh) Rfid三维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11039538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antennas on flexible circuit board
KR20130001046A (ko) 이동형 rfid 리더 및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rfid 장치
CN105335258A (zh) 一种位置定位方法及电子设备
KR102595688B1 (ko) 근접한 전자 디바이스 간의 무선 통신
KR100816616B1 (ko) 무선 접속 포인트를 이용한 무선 식별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03455851U (zh) 一种rfid进出识别系统
CN101763498A (zh) 一种无源超高频射频识别的区域控制电路
US10796113B2 (en) Reader device and table with reader device
CN107968673B (zh) 基于柔性电路板的通信装置
CN112418377B (zh) 电子价签及其工作方法
US8763893B2 (en) Switchable RFID card reader antenna
CN103942512A (zh) 电子货架标签系统
US7907905B2 (en) Radio frequency management system
US8998086B2 (en) Management device and management method
CN101582110A (zh) Rfid系统及其实现电子标签定位的方法
US20210307175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antennas on substrate
CN203573337U (zh) Rfid三维检测装置
CN110237524B (zh) 物体摆放图形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130300538A1 (en) Rfid tag reader and method for reading an rfid ta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