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46556A - 电容屏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容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46556A
CN105446556A CN201410299113.6A CN201410299113A CN105446556A CN 105446556 A CN105446556 A CN 105446556A CN 201410299113 A CN201410299113 A CN 201410299113A CN 105446556 A CN105446556 A CN 1054465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displacement
receiving end
transmitting terminal
end winding
contr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991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46556B (zh
Inventor
黄卡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9911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465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46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65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46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65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容屏系统,包括电容屏和多个控制单元,其中:电容屏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发射端排线和多条相互平行的接收端排线,发射端排线和接收端排线相互垂直分布;多条发射端排线按照分布位置顺序划分为M个发射端排线组,每个发射端排线组内的多个发射端排线分别连接至不同的发射端,前述不同的发射端属于至少两个控制单元,M≥2;多条接收端排线按照分布位置顺序划分为N个接收端排线组,每个接收端排线组内的多个接收端排线分别连接至不同的接收端,前述不同的接收端属于至少两个控制单元,N≥2。基于本申请公开的电容屏系统,当用户执行多点触控操作时,可以提高电容屏的响应速度,降低触控点不能被识别的概率,提高电容屏的性能。

Description

电容屏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的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容屏系统。
背景技术
电容屏可以支持多点操作,目前已经成为主流的触控设备。针对一些大尺寸的电容屏,目前出现了为电容屏配置多个控制单元的方案。
但是,申请人发现,即便为电容屏配置多个控制单元,当用户在电容屏的某一区域集中进行多点触控操作时,电容屏的响应速度仍然较慢,在用户触控时间较短的情况下,甚至出现某些触控点不能识别的问题,降低了电容屏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屏系统,在用户执行多点触控操作时,能够提高响应速度,降低触控点不能被识别的概率,提高电容屏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容屏系统,包括电容屏和多个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电容屏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发射端排线和多条相互平行的接收端排线,所述发射端排线和所述接收端排线相互垂直分布;
所述多条发射端排线按照分布位置顺序划分为M个发射端排线组,每个发射端排线组内的多个发射端排线分别连接至不同的发射端,所述不同的发射端属于至少两个控制单元,其中,M≥2;
所述多条接收端排线按照分布位置顺序划分为N个接收端排线组,每个接收端排线组内的多个接收端排线分别连接至不同的接收端,所述不同的接收端属于至少两个控制单元,其中,N≥2。
优选的,在上述电容屏系统中,每个发射端排线组内,相邻的发射端排线连接至不同的控制单元的发射端。
优选的,在上述电容屏系统中,每个接收端排线组内,相邻的接收端排线连接至不同的控制单元的接收端。
优选的,在上述电容屏系统中,在发射端排线组内的发射端排线的数量不大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数量的情况下,发射端排线组内的多个发射端排线连接至不同的控制单元的发射端。
优选的,在上述电容屏系统中,在接收端排线组内的接收端排线的数量不大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数量的情况下,接收端排线组内的多个接收端排线连接至不同的控制单元的接收端。
优选的,在上述电容屏系统中,在所述发射端排线的数量M1为所述控制单元的数量P的整数倍的情况下,发射端排线组的数量M为M1/P,每个发射端排线组包括P个发射端排线,每个发射端排线组内的P个发射端排线按照第一顺序与P个控制单元的发射端一一对应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电容屏系统中,在所述接收端排线的数量N1为所述控制单元的数量P的整数倍的情况下,接收端排线组的数量N为N1/P,每个接收端排线组包括P个接收端排线,每个接收端排线组内的P个接收端排线按照第二顺序与P个控制单元的接收端一一对应连接。
由此可见,本申请公开的电容屏系统,将多条发射端排线按照在电容屏上的分布位置顺序划分为M个发射端排线组,将多条接收端排线按照在电容屏上的分布位置顺序划分为N个接收端排线组,并且位于同一个发射端排线组内的多个发射端排线分别连接至不同的发射端,这些发射端至少分属于两个控制单元,位于同一个接收端排线组内的多个接收端排线分别连接至不同的接收端,这些接收端至少分属于两个控制单元。基于本申请公开的电容屏系统,当用户执行多点触控操作时,能够降低多个触控点位于同一控制单元的检测范围的概率,也就是说增大了多个触控点由不同控制单元并行进行检测的概率,因此可以提高电容屏的响应速度,降低触控点不能被识别的概率,从而提高电容屏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电容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电容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电容屏中发射端排线和接收端排线的一种分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经研究发现,目前针对设置多个控制单元的电容屏,将发射端排线和接收端排线按照其在电容屏上的分布位置顺序划分为多个组,并且位于同一个组内的发射端排线或者接收端排线连接至同一个控制单元。
这里以电容屏与两个控制单元配合使用为例进行说明:电容屏中的发射端排线按照分布位置被顺序划分为两个组,第一组内的多个发射端排线分别连接至一控制单元的不同的发射端,第二组内的多个发射端排线分别连接至另一控制单元的不同的发射端;电容屏中的接收端排线按照分布位置被顺序划分为两个组,第一组内的多个接收端排线分别连接至一控制单元的不同的接收端,第二组内的多个接收端排线分别连接至另一控制单元的不同的接收端。在电子设备运行过程中,两个控制单元并行运行,每个控制单元向与其连接的多个发射端排线依次发射激励信号,同时依次扫描与其连接的多个接收端排线,并输出扫描结果,电子设备根据两个控制单元输出的扫描结果确定触控点。
在用户执行触控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多个触控点较为集中,那么多个触控点极有可能位于同一个控制单元的检测范围内,由于控制单元发射激励信号和接收信号都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也就是控制单元针对一个检测点的电容检测需要一定时间),如果用户的手指停留在电容屏的时间较短,该控制单元往往无法对其检测范围内所有的检测点进行电容值检测,这就会导致用户的某些触控点不能被识别。即便用户的手指在电容屏停留时间较长,控制单元也需要较长时间才可以检测到全部的触控点,对于用户而言,电容屏的响应速度很慢。
基于上述研究,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容屏系统,在用户执行多点触控操作时,能够提高响应速度,降低触控点不能被识别的概率,提高电容屏的性能。
本申请公开的电容屏系统,包括电容屏和多个控制单元。其中:
电容屏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发射端排线和多条相互平行的接收端排线,发射端排线和接收端排线相互垂直分布。
多条发射端排线按照分布位置顺序划分为M个发射端排线组,每个发射端排线组内的多个发射端排线分别连接至不同的发射端,这些不同的发射端属于至少两个控制单元,其中,M≥2。
多条接收端排线按照分布位置顺序划分为N个接收端排线组,每个接收端排线组内的多个接收端排线分别连接至不同的接收端,这些不同的接收端属于至少两个控制单元,其中,N≥2。
本申请公开的电容屏系统,将多条发射端排线按照在电容屏上的分布位置顺序划分为M个发射端排线组,将多条接收端排线按照在电容屏上的分布位置顺序划分为N个接收端排线组,并且位于同一个发射端排线组内的多个发射端排线分别连接至不同的发射端,这些发射端至少分属于两个控制单元,位于同一个接收端排线组内的多个接收端排线分别连接至不同的接收端,这些接收端至少分属于两个控制单元。基于本申请公开的电容屏系统,当用户执行多点触控操作时,能够降低多个触控点位于同一控制单元的检测范围的概率,也就是说增大了多个触控点由不同控制单元并行进行检测的概率,因此可以提高电容屏的响应速度,降低触控点不能被识别的概率,从而提高电容屏的性能。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图1所示电容屏为例,该电容屏包括8条发射端排线TX1-TX8,以及10条接收端排线RX1-RX10。当然,在具体应用中,电容屏中发射端排线和接收端排线的数量由电容屏的尺寸和检测精度确定,图1仅是其中一种示例。
当电容屏系统包括两个控制单元时,可以将8条发射端排线TX1-TX8按照分布位置划分为两组,第一发射端排线组包括发射端排线TX1-TX4,第二发射端排线组包括发射端排线TX5-TX8,将10条接收端排线RX1-RX10划分为两组,第一接收端排线组包括接收端排线RX1-RX5,第二接收端排线组包括接收端排线RX6-RX10。其中,第一发射端排线组内的四条发射端排线各连接至一个发射端,四条发射端排线所连接的四个发射端分属于两个控制单元,同样的,第二发射端排线组内的四条发射端排线各连接至一个发射端,四条发射端排线所连接的四个发射端分属于两个控制单元。第一接收端排线组内的五条接收端排线各连接至一个接收端,五条接收端排线所连接的五个接收端分属于两个控制单元,同样的,第二接收端排线组内的五条接收端排线各连接至一个接收端,五条接收端排线所连接的五个接收端分属于两个控制单元。当然,在实施过程中,多条发射端排线和多条接收端排线的分组并不限定于此,各组内包含的排线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图2示出了一种电容屏系统的结构。该电容屏系统包括电容屏10、第一控制单元21和第二控制单元22。
其中,电容屏10包括8条发射端排线TX1-TX8,以及10条接收端排线RX1-RX10。将8条发射端排线TX1-TX8按照分布位置划分为两组,第一发射端排线组包括发射端排线TX1-TX4,第二发射端排线组包括发射端排线TX5-TX8,将10条接收端排线RX1-RX10划分为两组,第一接收端排线组包括接收端排线RX1-RX5,第二接收端排线组包括接收端排线RX6-RX10。
在第一发射端排线组中,发射端排线TX1和TX4连接至第一控制单元21的不同的发射端,发射端排线TX2和TX3连接至第二控制单元22的不同的发射端,具体的:发射端排线TX1连接至第一控制单元21的第一发射端T11,发射端排线TX4连接至第一控制单元21的第二发射端T12,发射端排线TX2连接至第二控制单元22的第一发射端T21,发射端排线TX3连接至第二控制单元22的第二发射端T22。在第二发射端排线组中,发射端排线TX5和TX6连接至第一控制单元21的不同的发射端,发射端排线TX7和TX8连接至第二控制单元22的不同的发射端,具体的:发射端排线TX5连接至第一控制单元21的第三发射端T13,发射端排线TX6连接至第一控制单元21的第四发射端T14,发射端排线TX7连接至第二控制单元22的第三发射端T23,发射端排线TX8连接至第二控制单元22的第四发射端T24。
在第一接收端排线组中,接收端排线RX2和RX4连接至第一控制单元21的不同的接收端,接收端排线RX1、RX3和RX5连接至第二控制单元22的不同的接收端,具体的:接收端排线RX2连接至第一控制单元21的第一接收端R11,接收端排线RX4连接至第一控制单元21的第二接收端R12,接收端排线RX1连接至第二控制单元22的第一接收端R21,接收端排线RX3连接至第二控制单元22的第二接收端R22,接收端排线RX5连接至第二控制单元22的第三接收端R23。在第二接收端排线组中,接收端排线RX6和RX9连接至第一控制单元21的不同的接收端,接收端排线RX7、RX8和RX10连接至第二控制单元22的不同的接收端,具体的:接收端排线RX6连接至第一控制单元21的第三接收端R13,接收端排线RX9连接至第一控制单元21的第四接收端R14,接收端排线RX7连接至第二控制单元22的第四接收端R24,接收端排线RX8连接至第二控制单元22的第五接收端R25,接收端排线RX10连接至第二控制单元22的第六接收端R26。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电容屏中各个发射端排线的接线端也可以位于电容屏的同一侧。电容屏中各个接收端排线的接线端也可以位于电容屏的同一侧。
另外,控制单元中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也可以位于控制单元的同一侧,也就是说在控制单元的同一侧既设置有发射端,也设置有接收端。
实施中,对于每个发射端排线组内的多个发射端排线,可以将相邻的发射端排线连接至不同的控制单元的发射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优选方案,对于每个接收端排线组内的多个接收端排线,将相邻的接收端排线连接至不同的控制单元的接收端。
这里仍以图1所示电容屏为例进行说明。
当电容屏系统包括如图1所示电容屏以及两个控制单元时,将8条发射端排线按照分布位置顺序划分为至少两个发射端排线组,每个发射端排线组包括多个发射端排线,将10条接收端排线按照分布位置顺序划分为至少两个接收端排线组,每个接收端排线组包括多个接收端排线。并且,每个发射端排线组内的相邻的发射端排线连接至不同的控制单元的发射端,每个接收端排线组内的相邻的接收端排线连接至不同的控制单元的接收端。也就是,每个发射端排线组内的相邻的两条发射端排线,其中一条发射端排线连接至第一控制单元的发射端,另一条发射端排线连接至第二控制单元的发射端;每个接收端排线组内的相邻的两条接收端排线,其中一个接收端排线连接至第一控制单元的接收端,另一条接收端排线连接至第二控制单元的接收端。
当电容屏系统包括如图1所示电容屏以及四个控制单元时,可以将8条发射端排线按照分布位置顺序划分为至少两个发射端排线组,每个发射端排线组包括多个发射端排线,将10条接收端排线按照分布位置顺序划分为至少两个接收端排线组,每个接收端排线组包括多个接收端排线。实施中,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对发射端排线和接收端排线进行分组:将发射端排线TX1-TX4划分为第一发射端排线组,将发射端排线TX5-TX8划分为第二发射端排线组;将接收端排线RX1-RX3划分为第一接收端排线组,将接收端排线RX4-RX7划分为第二接收端排线组,将接收端排线RX8-RX10划分为第三接收端排线组,如图3所示。每个发射端排线组内的相邻的发射端排线连接至不同的控制单元的发射端,每个接收端排线组内的相邻的接收端排线连接至不同的控制单元的接收端。
本申请上述公开的电容屏系统中,每个发射端排线组中位于相邻位置的发射端排线连接至不同的控制单元的发射端,每个接收端排线组中位于相邻位置的接收端排线连接至不同的控制单元的接收端,使得每个控制单元在电容屏上的检测范围更为分散,在用户执行多点触控操作且多个触控点较为集中的情况下,基于上述的电容屏系统,可以进一步降低多个触控点位于同一控制单元的检测范围的概率,从而提高电容屏的响应速度,并进一步降低触控点不能被识别的概率。
在发射端排线组内的发射端排线的数量不大于控制单元的数量的情况下,优选的将发射端排线组内的多个发射端排线连接至不同的控制单元的发射端。此时,接收端排线组内的多个接收端排线可以采用前述的方式与控制单元的接收端连接。作为优选方案,在接收端排线组内的接收端排线的数量不大于控制单元的数量的情况下,将接收端排线组内的多个接收端排线连接至不同的控制单元的接收端。
当电容屏系统包括如图1所示电容屏以及四个控制单元时,仍按照图3所示方式将8条发射端排线划分为第一发射端排线组和第二发射端排线组,将10条接收端排线划分为第一接收端排线组、第二接收端排线组和第三接收端排线组。在这种情况下,各发射端排线组所包含的发射端排线的数量均不大于控制单元的数量4,各接收端排线组所包含的接收端排线的数量也不大于控制单元的数量4,因此,设置每个发射端排线组内的多个发射端排线分别连接至不同的控制单元的发射端,设置每个接收端排线组内的多个接收端排线分别连接至不同的控制单元的接收端。
由于每个发射端排线组内的多个发射端排线分别连接至不同的控制单元的发射端,每个接收端排线组内的多个接收端排线分别连接至不同的控制单元的接收端,这使得每个控制单元在电容屏的检测范围更加分散,进一步降低了多个触控点位于同一控制单元的检测范围的概率,也就是进一步增大了多个触控点由不同控制单元并行进行检测的概率,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容屏的响应速度,并进一步降低触控点不能被识别的概率。
在电容屏中发射端排线的数量M1为控制单元的数量P的整数倍的情况下,按照发射端排线的分布位置将其顺序划分为M个发射端排线,每个发射端排线组包括P个发射端排线,相应的,发射端排线组的数量M为M1/P,每个发射端排线组内的P个发射端排线按照第一顺序与P个控制单元的发射端一一对应连接。例如,按照同一规则(如沿第一方向)对每个发射端排线组中的P个发射端排线进行排序,同时也对P个控制单元按照特定规则进行排序,将每个发射端排线组中的发射端排线连接至处于相同次序的控制单元的发射端。
以电容屏系统包括电容屏和四个控制单元为例,在电容屏为图1所示结构的情况下,发射端排线TX1-TX8被划分为两个发射端排线组,第一发射端排线组包括发射端排线TX1-TX4,第二发射端排线组包括发射端排线TX5-TX8。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对第一发射端排线组和第二发射端排线组中的四条发射端排线进行排序,同时也对四个控制单元进行排序。将第一发射端排线组和第二发射端排线组中处于第一位的发射端排线(TX1和TX5)与第一控制单元中不同的发射端连接,将第一发射端排线组和第二发射端排线组中处于第二位的发射端排线(TX2和TX6)与第二控制单元中不同的发射端连接,将第一发射端排线组和第二发射端排线组中处于第三位的发射端排线(TX3和TX7)与第三控制单元中不同的发射端连接,将第一发射端排线组和第二发射端排线组中处于第四位的发射端排线(TX4和TX8)与第四控制单元中不同的发射端连接。
优选的,在电容屏中接收端排线的数量N1为控制单元的数量P的整数倍的情况下,按照接收端排线的分布位置将其顺序划分为N个发射端排线,每个接收端排线组包括P个接收端排线,相应的,接收端排线组的数量N为N1/P,每个接收端排线组内的P个接收端排线按照第二顺序与P个控制单元的接收端一一对应连接。例如,按照同一规则(如沿第二方向)对每个接收端排线组中的P个接收端排线进行排序,同时也对P个控制单元按照特定规则进行排序,将每个接收端排线组中的接收端排线连接至处于相同次序的控制单元的接收端。
以电容屏系统包括电容屏和四个控制单元为例,假定电容屏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设置接收端排线RX1至RX12,则接收端排线RX1-RX12被划分为三个接收端排线组,第一接收端排线组包括接收端排线RX1-RX4,第二接收端排线组包括接收端排线RX5-RX8,第三接收端排线组包括接收端排线RX9-RX12。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对第一接收端排线组、第二接收端排线组和第三接收端排线组中的四条接收端排线进行排序,同时也对四个控制单元进行排序。将第一接收端排线组、第二接收端排线组和第三接收端排线组中处于第一位的接收端排线(RX1、RX5和RX9)与第一控制单元中不同的接收端连接,将第一接收端排线组、第二接收端排线组和第三接收端排线组中处于第二位的接收端排线(RX2、RX6和RX10)与第二控制单元中不同的接收端连接,将第一接收端排线组、第二接收端排线组和第三接收端排线组中处于第三位的接收端排线(RX3、RX7和RX11)与第三控制单元中不同的接收端连接,将第一接收端排线组、第二接收端排线组和第三接收端排线组中处于第四位的接收端排线(RX4、RX8和RX12)与第四控制单元中不同的接收端连接。
本申请上述公开的电容屏系统,每个发射端排线组内的多个发射端排线连接至不同的控制单元的发射端,并且两个发射端排线组中处于相邻位置的两个发射端排线也是连接至不同控制单元的发射端的,另外,每个接收端排线组内的多个接收端排线连接至不同的控制单元的接收端,并且两个接收端排线组中处于相邻位置的两个接收端排线也是连接至不同控制单元的接收端的。与本申请前述公开的电容屏系统相比,控制单元在电容屏上的检测范围更为分散,因此可以提高响应速度,并降低触控点不能被识别的概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电容屏系统,包括电容屏和多个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容屏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发射端排线和多条相互平行的接收端排线,所述发射端排线和所述接收端排线相互垂直分布;
所述多条发射端排线按照分布位置顺序划分为M个发射端排线组,每个发射端排线组内的多个发射端排线分别连接至不同的发射端,所述不同的发射端属于至少两个控制单元,其中,M≥2;
所述多条接收端排线按照分布位置顺序划分为N个接收端排线组,每个接收端排线组内的多个接收端排线分别连接至不同的接收端,所述不同的接收端属于至少两个控制单元,其中,N≥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屏系统,其特征在在于,
每个发射端排线组内,相邻的发射端排线连接至不同的控制单元的发射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容屏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个接收端排线组内,相邻的接收端排线连接至不同的控制单元的接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屏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发射端排线组内的发射端排线的数量不大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数量的情况下,发射端排线组内的多个发射端排线连接至不同的控制单元的发射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容屏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接收端排线组内的接收端排线的数量不大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数量的情况下,接收端排线组内的多个接收端排线连接至不同的控制单元的接收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屏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射端排线的数量M1为所述控制单元的数量P的整数倍的情况下,发射端排线组的数量M为M1/P,每个发射端排线组包括P个发射端排线,每个发射端排线组内的P个发射端排线按照第一顺序与P个控制单元的发射端一一对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电容屏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收端排线的数量N1为所述控制单元的数量P的整数倍的情况下,接收端排线组的数量N为N1/P,每个接收端排线组包括P个接收端排线,每个接收端排线组内的P个接收端排线按照第二顺序与P个控制单元的接收端一一对应连接。
CN201410299113.6A 2014-06-26 2014-06-26 电容屏系统 Active CN1054465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99113.6A CN105446556B (zh) 2014-06-26 2014-06-26 电容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99113.6A CN105446556B (zh) 2014-06-26 2014-06-26 电容屏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46556A true CN105446556A (zh) 2016-03-30
CN105446556B CN105446556B (zh) 2019-05-31

Family

ID=55556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99113.6A Active CN105446556B (zh) 2014-06-26 2014-06-26 电容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4655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03866U (zh) * 2010-11-24 2011-07-20 深圳市正大盈拓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多处理单元的红外触摸屏
CN103049141A (zh) * 2012-12-20 2013-04-17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红外触控设备响应速度的方法
CN103513832A (zh) * 2012-06-20 2014-01-15 彩优微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电容触摸屏模组的互电容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03866U (zh) * 2010-11-24 2011-07-20 深圳市正大盈拓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多处理单元的红外触摸屏
CN103513832A (zh) * 2012-06-20 2014-01-15 彩优微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电容触摸屏模组的互电容检测方法
CN103049141A (zh) * 2012-12-20 2013-04-17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红外触控设备响应速度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46556B (zh) 2019-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99302A (zh) 输入装置与触碰事件处理方法
CN104020914A (zh) 自电容触摸检测电路
CN203292095U (zh) 太阳能电池片的色差分选装置
CN103336636B (zh) 触控面板与触控显示装置
CN103176679A (zh) 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43549B (zh) 触控面板及触碰点的侦测方法
CN102929411A (zh) 电磁式触控装置
CN103064570A (zh) 互电容触摸屏触摸检测方法
CN102830861B (zh) 用于自电容触摸屏的定位方法及装置、触控系统
CN105445535A (zh) 一种数字型电流变送器及探测设备
CN103838433A (zh) 一种触控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2645997B (zh) 触控面板及其触碰点分辨方法
CN104503620A (zh) 一种触摸屏驱动电路、触摸屏和电子终端
CN105446556A (zh) 电容屏系统
CN104571760A (zh) 具有触控功能的面板及其触控位置检测方法
CN105335081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597795A (zh) 一种非接触式音量调节装置及方法
CN103294282A (zh) 一种红外触摸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3713782A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
TWI681328B (zh) 多點陣列式天線收發感應觸控板
CN102200851A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侦测方法
CN105786284A (zh) 一种触控电极结构及触摸屏
CN203324954U (zh) 一种触摸屏设备及其触摸屏体
CN101655760A (zh) 电阻式触摸屏屏体、触摸屏控制器及多触摸点识别方法
US20140351483A1 (en) Motherboard with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 slo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