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46142A - 一种温室co2气肥增施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室co2气肥增施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46142A
CN105446142A CN201510994351.3A CN201510994351A CN105446142A CN 105446142 A CN105446142 A CN 105446142A CN 201510994351 A CN201510994351 A CN 201510994351A CN 105446142 A CN105446142 A CN 1054461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synthetic rate
variable
greenhouse
rate value
cr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943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漫
李婷
季宇寒
仇瑞承
李民赞
李莉
张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99435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461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446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61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3/00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 G05B13/0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 G05B13/04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 G05B13/04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in which a parameter or coefficient is automatically adjusted to optimise the perform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室CO2气肥增施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温室内的环境信息和作物的光合速率值;将环境信息、光合速率值分别作为输入变量、输出变量,建立基于SVM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分析得到各环境因子交互作用下CO2浓度及光合速率间的关系曲线图;从关系曲线图中获取各特定环境因子变量组合条件下最大光合速率值对应的CO2浓度饱和点;建立CO2增施调控模型;计算CO2供给量,并控制向温室内增施CO2。装置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建立单元、分析处理单元、CO2增施计算单元和执行控制单元。通过本发明的CO2气肥增施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快速准确的计算最优CO2供给量,实现CO2气肥增施的精细调控,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和作物的产量。

Description

一种温室CO2气肥增施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施农业环境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温室CO2气肥增施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日光温室因其密闭、可控的环境条件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是设施农业的典型代表。对温室内环境信息的长期监测可合理指导与管理作物生长中所需资源的投入,有效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一种分布式传感网络,它的末梢是可以感知和检查外部信息的传感器。WSN由大量分布在监测区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网关节点组成,能为日光温室内环境信息的自动获取提供便利。目前,WSN已被大量应用于大田农业与温室,主要用于环境信息的实时快速监测。
CO2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其浓度直接影响作物光合作用的质量与光合速率大小。温室栽培使作物长期生长在相对密封的场所,作物生长旺盛期常会出现CO2短缺问题,若温室内CO2浓度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将限制作物生长。然而,现有技术CO2的增施依据多为机理模型或单一环境因子模型,忽略了其他环境因子对光合速率的交互影响,不能很好的挖掘多个环境因子与光合速率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室CO2气肥增施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以单一环境因子作为CO2气肥增施依据,忽略其他环境因子对光合速率的交互影响,导致无法实现CO2气肥增施的精细调控的问题。
为此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室CO2气肥增施方法,包括:
S1,获取温室内多种环境因子对应的环境信息和温室内作物的光合速率值;
S2,将所述环境信息作为输入变量、光合速率值作为输出变量,建立所述作物对应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
S3,利用所述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分析,得到温室内各环境因子交互作用对应的CO2浓度及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S4,从所述关系曲线图中获取各特定环境因子变量组合条件下最大光合速率对应的CO2浓度饱和点;
S5,根据所述CO2浓度饱和点,建立CO2增施调控模型;
S6,利用所述CO2增施调控模型,计算CO2供给量,并控制向所述温室内增施CO2
具体地,所述步骤S1中获取环境信息和光合速率值的方法为:
通过布置在温室内多个位置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对温室的环境因子进行实时监测,获取温室的环境信息;
通过光合速率仪采集作物单叶光合速率值。
优选地,所述步骤S1还包括:获取作物的生长指标;
所述步骤还S2还包括:对所述获取的环境信息、生长指标和光合速率值进行预处理,剔除与所述作物的生长指标、光合速率值关联程度小的环境因子,得到优化的环境因子集,并作为输入变量。
具体地,所述步骤S2中对获取的环境信息、生长指标和光合速率值进行预处理,剔除与作物的生长指标、光合速率值关联程度小的环境因子,得到优化的环境因子集包括:
S201,对所述环境信息、生长指标和光合速率值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
x i * ( k ) = 2 ( x i ( k ) - min 1 ≤ k ≤ n x i ( k ) ) max 1 ≤ k ≤ n x i ( k ) - min 1 ≤ k ≤ n x i ( k ) - 1 , i = 1 , 2 , ... , m ; k = 1 , 2 , ... , n ;
其中,为n个样本作物中第i种环境因子变量的最小观测值,为n个样本作物中第i种环境因子变量的最大观测值,xi(k)为第k个样本作物第i种环境因子变量对应的原始数据,为第k个样本作物第i种环境因子变量对应的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
x 0 * ( k ) = 2 ( x 0 ( k ) - min 1 ≤ k ≤ n x 0 ( k ) ) max 1 ≤ k ≤ n x 0 ( k ) - min 1 ≤ k ≤ n x 0 ( k ) , k = 1 , 2 , ... , n ;
其中,为n个样本作物中生长指标变量或光合速率值变量的最小观测值,为n个样本作物中生长指标变量或光合速率值变量的最大观测值,x0(k)为第k个样本作物生长指标变量或光合速率值变量对应的原始数据,为第k个样本作物生长指标变量或光合速率值变量对应的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
S202,分别计算各环境因子与生长指标、光合速率间的灰度关联系数;
ξ 0 i = m i n i m i n k | x 0 * ( k ) - x i * ( k ) | + ρ max i max k | x 0 * ( k ) - x i * ( k ) | | x 0 * ( k ) - x i * ( k ) | + ρ max i max k | x 0 * ( k ) - x i * ( k ) | ;
其中,ρ为分辨系数,取值范围为(0,1),第k个样本作物生长指标变量或光合速率值变量对应的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为第k个样本作物第i种环境因子变量对应的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
S203,根据所述灰度关联系数,计算各环境因子变量与所述生长指标或光合速率值之间的灰度关联度;
r 0 i = 1 n Σ k = 1 n ξ 0 i ( k ) ;
S204,剔除与所述作物的生长指标、光合速率值关联程度小的环境因子,得到优化的环境因子集。
具体地,所述步骤S5中建立CO2增施调控模型指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各环境因子与CO2浓度饱和点之间的回归方程,形成CO2增施调控模型。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和步骤S3之间还包括:
S2’,对所述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中的核函数参数和惩罚因子进行优化,建立优化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温室CO2气肥增施装置,包括: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获取温室的环境信息和温室内作物的光合速率值;
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将所述环境信息作为输入变量、光合速率值作为输出变量,建立所述作物对应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
分析处理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分析,得到温室内各环境因子交互作用对应的CO2浓度及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并从所述关系曲线图中获取各特定环境因子变量组合条件下最大光合速率对应的CO2浓度饱和点;
CO2增施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CO2浓度饱和点,建立CO2增施调控模型,并利用所述CO2增施调控模型,计算CO2供给量;
执行控制单元,用于根据CO2供给量,控制向所述温室内增施CO2
优选地,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还用于获取作物的生长指标;
所述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建立单元还用于:对所述获取的环境信息、生长指标和光合速率值进行预处理,剔除与所述作物的生长指标、光合速率值关联程度小的环境因子,得到优化的环境因子集,并作为输入变量。
优选地,所述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建立单元还用于对所述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中的核函数参数和惩罚因子进行优化。
再者,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温室CO2气肥增施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温室CO2气肥增施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温室CO2气肥增施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获取温室内多个环境因子对应的环境信息及作物的光合速率值,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通过该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分析得到各环境因子交互作用对应的CO2浓度及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并从关系曲线图中获取各特定环境因子变量组合条件下最大光合速率对应的CO2浓度饱和点,进而建立CO2增施调控模型,利用该模型,结合实时采集的环境数据,便可快速准确的计算出最优CO2供给量,实现温室内CO2气肥增施的精细调控,提高了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和作物的产量。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温室CO2气肥增施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图1中对步骤S2的变量进行预处理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中光合速率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中通过光合速率预测模型获得的CO2浓度及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中CO2增施调控模型预测效果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温室CO2气肥增施装置的原理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温室CO2气肥增施系统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温室CO2气肥增施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获取温室内多种环境因子对应的环境信息和温室内作物的光合速率值;
S2,将环境信息作为输入变量、光合速率值作为输出变量,建立作物对应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
S3,利用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分析,得到温室内各环境因子交互作用对应的CO2浓度及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S4,从关系曲线图中获取各特定环境因子变量组合条件下最大光合速率对应的CO2浓度饱和点;
S5,根据CO2浓度饱和点,建立CO2增施调控模型;
S6,利用CO2增施调控模型,计算CO2供给量,并控制向温室内增施CO2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温室内多个环境因子对应的环境信息及作物的光合速率值,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通过该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分析得到各环境因子交互作用对应的CO2浓度及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并从关系曲线图中获取各特定环境因子变量组合条件下最大光合速率对应的CO2浓度饱和点,建立CO2增施调控模型,利用该模型,结合实时采集的环境数据,便可快速准确的计算出最优CO2供给量,实现温室内CO2气肥增施的精细调控,提高了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和作物的产量。
上述步骤S1中的环境信息包括CO2浓度、光照强度、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等,通过布置在温室内多个位置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对温室的环境因子进行实时监测,即通过CO2传感器采集CO2浓度信息,通过光照强度传感器采集光照强度信息,通过空气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空气温度信息及空气湿度信息,通过土壤温度传感器采集土壤温度信息,通过土壤水分传感器采集土壤湿度信息等,以获取温室内各环境因子对应的环境信息。采用光合速率仪采集作物单叶光合速率值,以获取温室内作物的光合速率值。
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VM)是建立在统计学习理论的VC维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原理基础上的,它利用有限的样本信息在模型的复杂性和学习能力之间寻求最佳折衷,以获得最好的推广能力。支持向量机在小样本、非线性、数据高维等机器学习问题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能有效避免局部最优及过拟合问题。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将环境信息作为输入变量、光合速率值作为输出变量,建立作物对应的基于SVM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以分析多输入变量与输出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为了简化光合速率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提高光合速率预测模型的精度,加快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在具体实施时的响应速度,优选地,上述步骤S2还包括:对获取的环境信息和光合速率值进行预处理,剔除与作物的光合速率值关联程度小的环境因子。
考虑到反应作物生长状态的因素除了光合速率值外,还包括作物的生长指标,如叶绿素、株高、茎粗、叶面积等,因此,在简化光合速率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的同时,为了保证优化的输入变量更加合理,进一步优选地,上述步骤S1还包括:获取作物的生长指标,该生长指标包括作物叶绿素、作物株高、作物茎粗、作物的叶面积等。此时,上述步骤S2还具体包括:对获取的环境信息、生长指标和光合速率值进行预处理,剔除与作物的生长指标、光合速率值关联程度小的环境因子,得到优化的环境因子集,并作为输入变量,结合光合速率值作为输出变量,建立作物对应的基于SVM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
如图2所示,步骤S2中对获取的环境信息、生长指标和光合速率值进行预处理,剔除与作物的生长指标、光合速率值关联程度小的环境因子,得到优化的环境因子集包括:
S201,对环境信息、生长指标和光合速率值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由于不同输入变量、输出变量处于不同数量级,为了消除变量之间的量纲影响,避免小数据被大数据淹没,对输入变量、输出变量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其标准化,以解决变量之间的可比性。
x i * ( k ) = 2 ( x i ( k ) - min 1 ≤ k ≤ n x i ( k ) ) max 1 ≤ k ≤ n x i ( k ) - min 1 ≤ k ≤ n x i ( k ) - 1 , i = 1 , 2 , ... , m ; k = 1 , 2 , ... , n ;
其中,为n个样本作物中第i种环境因子变量的最小观测值,为n个样本作物中第i种环境因子变量的最大观测值,xi(k)为第k个样本作物第i种环境因子变量对应的原始数据,为第k个样本作物第i种环境因子变量对应的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
x 0 * ( k ) = 2 ( x 0 ( k ) - min 1 ≤ k ≤ n x 0 ( k ) ) max 1 ≤ k ≤ n x 0 ( k ) - min 1 ≤ k ≤ n x 0 ( k ) , k = 1 , 2 , ... , n ;
其中,为n个样本作物中生长指标变量或光合速率值变量的最小观测值,为n个样本作物中生长指标变量或光合速率值变量的最大观测值,x0(k)为第k个样本作物生长指标变量或光合速率值变量对应的原始数据,为第k个样本作物生长指标变量或光合速率值变量对应的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
S202,分别计算各环境因子与生长指标、光合速率间的灰度关联系数。
ξ 0 i = m i n i m i n k | x 0 * ( k ) - x i * ( k ) | + ρ max i max k | x 0 * ( k ) - x i * ( k ) | | x 0 * ( k ) - x i * ( k ) | + ρ max i max k | x 0 * ( k ) - x i * ( k ) | ;
其中,ρ为分辨系数,该分辨系数取值范围为(0,1),本发明实施例取ρ=0.5,第k个样本作物生长指标变量或光合速率值变量对应的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为第k个样本作物第i种环境因子变量对应的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另表示两级最小值,表示两级最大值。
S203,根据灰度关联系数,计算各环境因子变量与生长指标或光合速率值之间的灰度关联度;
r 0 i = 1 n Σ k = 1 n ξ 0 i ( k ) .
S204,剔除与作物的生长指标、光合速率值关联程度小的环境因子,得到优化的环境因子集。此时,再将该优化的环境因子集作为输入变量、光合速率值作为输出变量,建立作物对应的基于SVM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
决定SVM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核函数的选择,由于存在多个环境因子,且环境因子与光合速率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选择高斯函数(RBF函数)作为SVM的核函数。为了获取最优核函数参数g和惩罚因子c,提高基于SVM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优选地,在步骤S2和步骤S3之间还包括图中未示出的:
S2’,对SVM中的核函数参数g和惩罚因子c进行优化,建立优化的基于SVM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本发明实施例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PSO)优化基于SVM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中的核函数参数g和惩罚因子c,具体方法如下。
在s个粒子的群体中,第j个粒子的状态由粒子j的当前位置xj(t)=(xj1(t),xj2(t),···,xjd(t))和粒子j的当前飞行速度vj(t)=(vj1(t),vj2(t),···,vjd(t))描述。其中,位置向量对应d元目标函数的决策变量组,速度向量对应决策变量的变化量。向量pj(t)=(pj1(t),pj2(t),···,pjd(t))代表粒子j所经历的最好位置,称为个体最好位置。s个粒子的群体中,所有粒子所经历过的最好位置为全局最优位置pg(t)。其中,粒子j的当前最好位置pj(t)由下式确定:
p j ( t ) = p j ( t - 1 ) , f ( x j ( t ) ) &GreaterEqual; f ( p j ( t ) ) x j ( t ) , f ( x j ( t ) ) < f ( p j ( t ) ) , 函数f(xj(t))为粒子j当前位置的适应度函数,f(pj(t))为粒子个体最好位置的适应度函数值,即粒子j的个体极值pjbest
S201’,初始化粒子群(c,g),确定粒子群体规模s,最大迭代次数tmax,设置算法局部学习因子的最小值C1,ini和最大值C1,fni,设置全局学习因子的最小值C2,ini和最大值C2,fni,以及惯性权重的最大值wmax的最小值wmin等。
S202’,初始化粒子位置和粒子速度。另,由于c,g的数量级不同,在随机初始化粒子位置和粒子速度时应乘以相应的系数。
S203’,将每个粒子的初始个体极值pjbest设置为当前位置,利用已确定的适应度函数(取能直接反应SVM回归性能的均方根误差作为适应度函数)计算出每个粒子的适应度,取适应度最好的粒子所对应的个体极值作为最初的全局极值pg
S204’,计算粒子群算法局部学习因子C1、全局学习因子C2和惯性权重wv
C 1 = C 1 , i n i + C 1 , f n i - C 1 , i n i t m a x t : C 2 = C 2 , i n i + C 2 , f n i - C 2 , i n i t m a x t ;
w v = w m a x + ( w m i n - w m a x ) ( t m a x - t ) t m a x ;
其中,t为当前迭代次数。
S205’,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迭代计算,并更新粒子位置和粒子速度。
vjd(t+1)=wvvjd(t)+c1r1d(t)(pjd(t)-xjd(t))+c2r2d(t)(pgd(t)-xjd(t));
xjd(t+1)=vjd(t+1)+xjd(t);
其中,下标d表示粒子的第d维,j表示第j个粒子;t表示第t次迭代,即当前迭代次数,wv为惯性权重,rld和r2d为(0,1)区间上均匀分布的随机数,pjd(t)为个体粒子最优位置,pgd(t)为粒子的全局最优位置,xjd(t)为第t次迭代后粒子的位置,vjd(t)为第t次迭代后粒子的速度,t为1时,xjd(t)、vjd(t)为初始化粒子的位置、速度。
S206’,根据适应度函数求取每个粒子的适应度。
S207’,将每个粒子的适应度与其pibest对应的适应度比较,若优则更新pibest,否则,保留上次更新值。将更新后每个粒子的pibest与全局极值pg比较,若优则更新pg,否则保留原值。
S208’,判断是否满足终止条件,若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如初始设置最大迭代次数为200次)或者满足设定误差精度(如设置误差精度为10-4),则终止迭代,输出该核函数参数g和惩罚因子c,否则,返回上述步骤S204’至步骤S208’继续对核函数参数g和惩罚因子c进行寻优,最终根据优化的核函数参数g和惩罚因子c,得到优化的基于SVM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
上述步骤S206’中用于评估通过核函数参数g和惩罚因子c建立的基于SVM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的性能、精度的适应度函数可以取能直接反应SVM回归性能的均方根误差RMSE,当然也可以取决定系数R2、平均相对误差ARE、平均绝对误差MAE等。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其中,Yo(k)为作物实测光合速率值,Ys(k)为通过上述基于SVM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计算的预测光合速率值,n为样本作物数量。
R 2 = ( &Sigma; k = 1 n ( Y o ( k ) - Y o &OverBar; ) ( Y s ( k ) - Y s &OverBar; ) &Sigma; k = 1 n ( Y o ( k ) - Y o &OverBar; ) 2 &Sigma; k = 1 n ( Y s ( k ) - Y s &OverBar; ) 2 ) 2 , 其中,为预测光合速率值的平均值,为实测光合速率值的平均值。
A R E = 1 n &Sigma; k = 1 n | Y o ( k ) - Y k ( k ) | | Y o ( k ) | , M A E = 1 n &Sigma; k = 1 n | Y o ( k ) - Y k ( k ) | .
若基于SVM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性能达到要求,如决定系数R2大于0.8,均方根误差较小等,则核函数参数g和惩罚因子c优化结束。需要说明的是,在建立基于SVM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时,会将获取的环境信息、光合速率值数据集按照一定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利用训练集建立光合速率预测模型,通过验证集对初步建立的模型的预测精度、性能进行评估、验证,即通过上述决定系数R2、平均相对误差ARE、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来评估基于SVM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性能。作为一种分配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将获取的环境信息、光合速率值数据集按照3: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本发明实施例建立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预测效果如图3所示。
光合速率模型建立完成后,利用该模型对采集的各环境因子进行分析,得到温室内各环境因子交互作用对应的CO2浓度及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图。以番茄作为实例,令通过预处理,得到土壤温度对番茄某一选定的生长期内的光合速率值影响不大,且土壤温度与空气温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故剔除该土壤温度环境因子。利用基于SVM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得到在特定空气温度32.85℃、特定空气湿度24.91%、特定土壤湿度16.85%等情况下,不同光照条件下获得的CO2浓度及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如图4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同理,也可得到其他关系曲线图,如在特定光照、特定空气湿度、特定土壤湿度等情况下,不同空气温度条件下获得的CO2浓度及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图;特定光照、特定空气温度、特定空气湿度等情况下,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获得的CO2浓度及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图等。以下以不同光照条件下获得的CO2浓度及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图为实例继续进行说明。
继续参考图4,获取不同光照条件下最大光合速率对应的CO2浓度饱和点,即在光照强度为600μmol/(m2·s)条件下最大光合速率对应的CO2浓度饱和点为A点,即1350μmol/mol;在光照强度为900μmol/(m2·s)条件下最大光合速率对应的CO2浓度饱和点为B点,即1400μmol/mol;在光照强度为1200μmol/(m2·s)条件下最大光合速率对应的CO2浓度饱和点为C点,即1550μmol/mol。同理,通过各环境因子交互作用对应的CO2浓度及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可以获得各特定环境因子变量组合条件下最大光合速率对应的CO2浓度饱和点。
继续以番茄作为实例,其环境因子有光照强度(Light)、空气温度(Air-T)、空气湿度(Air-H)、土壤湿度(Soil-M),步骤S5中建立CO2增施调控模型,指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各环境因子与CO2浓度饱和点之间的回归方程,形成CO2增施调控模型,即:
根据获取的温室内各环境因子对应的环境信息,以及通过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得到的各环境因子变量组合条件下最大光合速率对应的CO2浓度饱和点,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方程:
X=Q1×Light+Q2×Air-T+Q3×Air-H+Q4×Soil-M+Q’;
其中,X为CO2浓度饱和点,Q1、Q2、Q3、Q4为各环境因子的环境数据对应的系数,Q’为常数。
通过多组获取的光照强度(Light)、空气温度(Air-T)、空气湿度(Air-H)、土壤湿度(Soil-M)以及根据光合速率预测模型获得的CO2浓度饱和点数据,可以得到Q1、Q2、Q3、Q4的系数值以及常数的Q’值。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多组样本数据计算,得到回归方程:
X=0.19×Light+31.74×Air-T+34.45×Air-H+349.99×Soil-M-8499.6。根据该回归方程,结合实时采集的环境数据,便可快速准确的计算出最优CO2供给量,实现温室内CO2气肥增施的精细调控。
在得到各环境因子与CO2浓度饱和点之间的回归方程后,一般会将实测CO2饱和浓度值和通过CO2增施调控模型计算的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CO2增施调控模型的预测精度。为了提高CO2增施调控模型的精度,还可以通过非线性曲线拟合工具对CO2增施调控模型进行优化,以降低实测值和通过CO2增施调控模型计算的预测值之间的误差,如使用1stOpt非线性曲线拟合工具,根据CO2增施调控模型训练集数据拟合得到优化的表达式:
CO2=(p1+p3×ln(X)+p5×(ln(X))2+p7×(ln(X))3)/(1+p2×ln(X)+p4×(ln(X))2+p6×(ln(X))3+p8×(ln(X))4)+150.02;
该表达式中, p 1 = - 6361899.887 ; p 2 = 23.950 ; p 3 = 2760920.985 ; p 4 = - 3.288 ; p 5 = - 398696.661 ; p 6 = - 0.471 ; p 7 = 19157.220 ; p 8 = 0.064 ; .
上述训练集的输入变量指:根据CO2增施调控模型的回归方程计算得到的预测CO2浓度饱和点X;输出变量为:根据基于SVM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的关系曲线图得到的CO2浓度饱和点。
优化后的CO2增施调控模型预测效果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预测CO2浓度饱和点与对应环境因子条件下实际测得的CO2浓度饱和点之间的决定系数R2为0.891、平均相对误差ARE为0.132,由此可知,优化后的CO2增施调控模型预测误差较小、精度较高。
应用上述优化的CO2增施调控模型,结合实时采集的温室内的环境数据,便可快速准确的计算出最优CO2供给量,利用电磁阀等装置控制CO2气源的打开或关闭,将温室内CO2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允许超调量50μmol/mol,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和作物的产量。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温室CO2气肥增施装置,包括: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获取温室的环境信息和温室内作物的光合速率值;
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将环境信息作为输入变量、光合速率值作为输出变量,建立作物对应的基于SVM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
分析处理单元,用于利用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分析,得到温室内各环境因子交互作用对应的CO2浓度及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并从关系曲线图中获取各特定环境因子变量组合条件下最大光合速率对应的CO2浓度饱和点;
CO2增施计算单元,用于根据CO2浓度饱和点,建立CO2增施调控模型,并利用CO2增施调控模型,计算CO2供给量;
执行控制单元,用于根据CO2供给量,控制向温室内增施CO2
优选地,数据采集单元还用于获取作物的生长指标;
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建立单元还用于:对获取的环境信息、生长指标和光合速率值进行预处理,剔除与作物的生长指标、光合速率值关联程度小的环境因子,得到优化的环境因子集,并作为输入变量。
优选地,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建立单元还用于对基于SVM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中的核函数参数和惩罚因子进行优化。
不难理解的是,温室CO2气肥增施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和数据存储单元,显示单元用于实时显示数据信息,便于用户读取及管理;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数据。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温室CO2气肥增施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种温室CO2气肥增施装置、网关节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置在温室内的环境传感器和用于控制CO2气源打开或关闭的电磁阀。网关节点包括ZigBee无线通信模块A、GPRS无线通信模块等,实现与温室CO2气肥增施装置、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之间的通讯。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包括微控制器、串口通讯模块、ZigBee无线通讯模块B;通过串口通讯模块实现环境传感器与微控制器之间的连接,如CO2传感器经UART接口与微控制器相连,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经I2C数字接口与微控制器相连,光照传感器经ADC模拟接口与微控制器相连,土壤温度传感器、土壤水分传感器经ADC模拟接口与微控制器相连;ZigBee无线通讯模块B用于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组网的通讯以及与网关节点间的通讯。环境传感器用于实现温室内各个环境因子的环境监测。电磁阀一端连接微控制器,另一端直接连接CO2气源,控制CO2气源打开或关闭,实现CO2气肥的增施。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温室CO2气肥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获取温室内多种环境因子对应的环境信息和温室内作物的光合速率值;
S2,将所述环境信息作为输入变量、光合速率值作为输出变量,建立所述作物对应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
S3,利用所述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分析,得到温室内各环境因子交互作用对应的CO2浓度及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S4,从所述关系曲线图中获取各特定环境因子变量组合条件下最大光合速率对应的CO2浓度饱和点;
S5,根据所述CO2浓度饱和点,建立CO2增施调控模型;
S6,利用所述CO2增施调控模型,计算CO2供给量,并控制向所述温室内增施CO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获取环境信息和光合速率值的方法为:
通过布置在温室内多个位置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对温室的环境因子进行实时监测,获取温室的环境信息;
通过光合速率仪采集作物单叶光合速率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包括:获取作物的生长指标;
所述步骤S2还包括:对所述获取的环境信息、生长指标和光合速率值进行预处理,剔除与所述作物的生长指标、光合速率值关联程度小的环境因子,得到优化的环境因子集,并作为输入变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对获取的环境信息、生长指标和光合速率值进行预处理,剔除与作物的生长指标、光合速率值关联程度小的环境因子,得到优化的环境因子集包括:
S201,对所述环境信息、生长指标和光合速率值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
x i * ( k ) = 2 ( x i ( k ) - min 1 &le; k &le; n x i ( k ) ) max 1 &le; k &le; n x i ( k ) - min 1 &le; k &le; n x i ( k ) - 1 , i = 1 , 2 , ... , m ; k = 1 , 2 , ... , n ;
其中,为n个样本作物中第i种环境因子变量的最小观测值,为n个样本作物中第i种环境因子变量的最大观测值,xi(k)为第k个样本作物第i种环境因子变量对应的原始数据,为第k个样本作物第i种环境因子变量对应的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
x 0 * ( k ) = 2 ( x 0 ( k ) - min 1 &le; k &le; n x 0 ( k ) ) max 1 &le; k &le; n x 0 ( k ) - min 1 &le; k &le; n x 0 ( k ) , k = 1 , 2 , ... , n ;
其中,为n个样本作物中生长指标变量或光合速率值变量的最小观测值,为n个样本作物中生长指标变量或光合速率值变量的最大观测值,x0(k)为第k个样本作物生长指标变量或光合速率值变量对应的原始数据,为第k个样本作物生长指标变量或光合速率值变量对应的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
S202,分别计算各环境因子与生长指标、光合速率间的灰度关联系数;
&xi; 0 i = m i n i m i n k | x 0 * ( k ) - x i * ( k ) | + &rho; max i max k | x 0 * ( k ) - x i * ( k ) | | x 0 * ( k ) - x i * ( k ) | + &rho; max i max k | x 0 * ( k ) - x i * ( k ) | ;
其中,ρ为分辨系数,取值范围为(0,1),第k个样本作物生长指标变量或光合速率值变量对应的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为第k个样本作物第i种环境因子变量对应的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
S203,根据所述灰度关联系数,计算各环境因子变量与所述生长指标或光合速率值之间的灰度关联度;
r 0 i = 1 n &Sigma; k = 1 n &xi; 0 i ( k ) ;
S204,剔除与所述作物的生长指标、光合速率值关联程度小的环境因子,得到优化的环境因子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建立CO2增施调控模型指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各环境因子与CO2浓度饱和点之间的回归方程,形成CO2增施调控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和步骤S3之间还包括:
S2’,对所述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中的核函数参数和惩罚因子进行优化,建立优化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
7.一种温室CO2气肥增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获取温室的环境信息和温室内作物的光合速率值;
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建立单元,用于将所述环境信息作为输入变量、光合速率值作为输出变量,建立所述作物对应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
分析处理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分析,得到温室内各环境因子交互作用对应的CO2浓度及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并从所述关系曲线图中获取各特定环境因子变量组合条件下最大光合速率对应的CO2浓度饱和点;
CO2增施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CO2浓度饱和点,建立CO2增施调控模型,并利用所述CO2增施调控模型,计算CO2供给量;
执行控制单元,用于根据CO2供给量,控制向所述温室内增施CO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还用于获取作物的生长指标;
所述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建立单元还用于:对所述获取的环境信息、生长指标和光合速率值进行预处理,剔除与所述作物的生长指标、光合速率值关联程度小的环境因子,得到优化的环境因子集,并作为输入变量。
9.根据权利要求7-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建立单元还用于对所述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中的核函数参数和惩罚因子进行优化。
10.一种温室CO2气肥增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室CO2气肥增施装置。
CN201510994351.3A 2015-12-25 2015-12-25 一种温室co2气肥增施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54461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94351.3A CN105446142A (zh) 2015-12-25 2015-12-25 一种温室co2气肥增施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94351.3A CN105446142A (zh) 2015-12-25 2015-12-25 一种温室co2气肥增施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46142A true CN105446142A (zh) 2016-03-30

Family

ID=55556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94351.3A Pending CN105446142A (zh) 2015-12-25 2015-12-25 一种温室co2气肥增施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46142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8066A (zh) * 2017-01-13 2017-05-31 湖南理工学院 一种种植大棚智能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6803209A (zh) * 2017-01-13 2017-06-06 浙江求是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实时数据库和先进控制算法的作物培育模式分析优化方法
CN106875067B (zh) * 2017-03-01 2017-12-26 淮阴师范学院 构建冬季晴天时温室二氧化碳浓度预测模型的方法
CN107656564A (zh) * 2016-07-26 2018-02-02 株式会社有机尼科 农业用温室内环境控制装置
CN113303122A (zh) * 2021-05-26 2021-08-27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大田增施二氧化碳装置及方法
CN113625806A (zh) * 2021-08-28 2021-11-0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面向碳中和需求的效率最优温室植物调控方法
CN114077269A (zh) * 2020-08-17 2022-02-22 青岛平行智能产业管理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驱动模型的温室环境预测与优化控制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75635U (zh) * 2012-11-30 2013-06-05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温室二氧化碳施肥无线控制系统
CN103605385A (zh) * 2013-09-30 2014-02-26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日光温室的co2气肥精细调控方法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75635U (zh) * 2012-11-30 2013-06-05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温室二氧化碳施肥无线控制系统
CN103605385A (zh) * 2013-09-30 2014-02-26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日光温室的co2气肥精细调控方法与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庆珍: "基于光温耦合的温室二氧化碳调控系统设计",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张继祥、刘克长、任宗兴、魏钦平: "农林间作系统中作物光合速率与生态生理因素关联分析", 《中国农业气象》 *
张继祥、林全业、孟庆伟、葛彦祥、王振林: "枣麦复合栽培系统中小麦光合速率与气候生态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山东气象》 *
戴美松、姜卫兵、庄猛: "大棚栽培条件下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其他生理、生态参数的灰色关联分析", 《果树学报》 *
武海巍、于海业、张蕾: "基于参数优化支持向量机的林下参净光合速率预测模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王伟珍、张漫、蒋毅琼、沙莎、李民赞: "基于WSN的温室番茄光合速率预测", 《农业机械学报》 *
陈真勇、彭正松、陈卫英、杨军、杨辉、欧阳钟鸣: "烟草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与影响因子的PLSR分析",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6564A (zh) * 2016-07-26 2018-02-02 株式会社有机尼科 农业用温室内环境控制装置
CN106768066A (zh) * 2017-01-13 2017-05-31 湖南理工学院 一种种植大棚智能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6803209A (zh) * 2017-01-13 2017-06-06 浙江求是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实时数据库和先进控制算法的作物培育模式分析优化方法
CN106875067B (zh) * 2017-03-01 2017-12-26 淮阴师范学院 构建冬季晴天时温室二氧化碳浓度预测模型的方法
CN114077269A (zh) * 2020-08-17 2022-02-22 青岛平行智能产业管理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驱动模型的温室环境预测与优化控制方法
CN114077269B (zh) * 2020-08-17 2022-10-28 青岛平行智能产业管理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驱动模型的温室环境预测与优化控制方法
CN113303122A (zh) * 2021-05-26 2021-08-27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大田增施二氧化碳装置及方法
CN113625806A (zh) * 2021-08-28 2021-11-0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面向碳中和需求的效率最优温室植物调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46142A (zh) 一种温室co2气肥增施方法、装置及系统
Alhnaity et al. Using deep learning to predict plant growth and yield in greenhouse environments
CN102736596B (zh) 基于作物信息融合的多尺度温室环境控制系统
CN108614601B (zh) 一种融合随机森林算法的设施光环境调控方法
Xin et al. Optimization and control of the light environment for greenhouse crop production
CN104134003B (zh) 基于知识与数据共同驱动的作物单产量预测方法
CN105353656A (zh) 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智能温室灌溉控制装置
Moon et al. Estimation of greenhouse CO 2 concentration via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hat uses environmental factors
CN107329511A (zh) 基于适宜根温区间的水培蔬菜光环境高效调控方法与系统
CN111915062B (zh) 水分利用率与光合速率协同的温室作物需水调控方法
CN112527037B (zh) 一种具有环境因子预测功能的温室环境调控方法和系统
US20230144498A1 (en) Simulation and automated control of physical systems
Liu et al. Prediction model of photosynthetic rate based on SOPSO-LSSVM for regulation of greenhouse light environment
CN113553767A (zh) 一种温室作物光合速率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
Körner et al. An on-line tool for optimising greenhouse crop production
Su et al. Greenhouse climate setpoint optimization: An online decision strategy
CN106803209A (zh) 实时数据库和先进控制算法的作物培育模式分析优化方法
González Pérez et al. Neural networks-based models for greenhouse climate control
CN112083748B (zh) 一种光质优先的设施光环境调控方法
Dong et al. Crop model-based greenhouse optimal control system: survey and perspectives
Mezouari et al. Towards smart farming through machine learning-based automatic irrigation planning
Morozova Methodology for controlling greenhouse microclimate parameters and yield forecast using neural network technologies
Kumar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IOT based intelligent agriculture management system in greenhouse environment
Yuan et al. Photosynthetic rate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PSO-LSSVM for optimization and control of greenhouse environment
Gudavalli et al. IoT‐Enabled AI‐Based Model to Assess Land Suitability for Crop Produ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