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38455A - 桨叶弧面分布六旋翼的农用植保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桨叶弧面分布六旋翼的农用植保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38455A
CN105438455A CN201510652366.1A CN201510652366A CN105438455A CN 105438455 A CN105438455 A CN 105438455A CN 201510652366 A CN201510652366 A CN 201510652366A CN 105438455 A CN105438455 A CN 1054384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carbon fiber
oar
plant protection
unmanned a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523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65236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384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438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384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用两对四个旋翼组成内外两套“共杆反桨”,且四个旋翼弧面分布,镜像对称,旋翼的转轴线共面,用一对两个旋翼组成一套“共轴反浆”,再通过几根碳纤维管和连接固定件,构成一个左右镜像对称,前后不对称的六旋翼无人机结构,“杆”垂直“轴”。下洗气流的方向,就是弧面的外向法线方向。所以取名为:“桨叶弧面分布六旋翼的农用植保无人机”,这种结构相对于市面上的,“桨叶平面分布中心对称结构的六旋翼无人机”,有效地降低了,下洗气流的流速,增大了下洗气流的面积,保护了农作物,提高了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桨叶弧面分布六旋翼的农用植保无人机
技术领域
1、农业植保。
2、空气流体力学。
3、受力平衡分析。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用于农业植保、施肥的旋翼机,旋翼都是平面分布,即每个旋翼的轴是相互平行的,以致下洗气流流速很大,若飞机离农作物近一点,就会把农作物压塌,若是松土,则泥土都会被吹走,特别是自重超过50KG的旋翼植保机。若飞机飞得很高,那药雾又会漂移,造成漏喷,药害和污染。
2、没有根据农业作业的特点,来进行设计,作业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市面上的植保机大都是凑出来的试验品。
发明内容
1、增加无人机左右作业的动力旋翼数量,扩展喷幅,减少前后平衡旋翼数量,使无人机动力分布呈:左右镜像对称,前后不对称结构。
2、多旋翼呈弧面分布。
优点:经过上述的改进,喷幅增大,加上空气的黏性,下洗气流速度减少,面积增大,有力地保护了农作物,药雾与下洗气流混合,作业的效率大大提高!且飞机稳定性也得到提高。
缺点:由于旋翼弧面分布,非垂直转轴的旋翼,拉力中有一小部分没有转换成升力,因此无人机飞行需要比旋翼平面分布的输出更大的功率。但下洗气流面积增大,作业效率(单位时间作业的面积)与无人机输出功率的比值还是提高了很多,总的来说,还是节约了能量和时间。
技术方案
1、多旋翼农业植保无人机作业的方式:无人机在农作物上面2-3米处,从左至右,或者从右至左,等间隔地来回飞,间隔的宽度,就是无人机的喷幅。喷幅与作业效率直接相关。
2、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姿态稳定:以无人机的重心为准,对升力来讲,前后,左右所受升力力矩平衡,不一定前后所受升力力矩等于左右所受升力力矩,对反扭力来说,整机的反扭力力矩为零。
3、从效果上来看,下洗气流的方向是垂直于其旋翼扫掠而形成形状(桨盘)的下表面。
据上三点,多旋翼农业植保无人机可设计为:左右方向,即喷幅方向,可以多布置动力旋翼,作为主升力部分,且左右呈镜像对称,弧形布置。后端只需一个动力旋翼,作为平衡部分。
这样的动力布局结构,扩展了喷幅,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少下洗气流的流速,增大下洗气流的面积,保护农作物,提高植保的效率和效果。
附图说明
本文所有图,均由Solidworks软件制作。
标注规则:
⑴、标号由数字和字母组成。
⑵、标号的第一位,数字,表示不同器件,“1”表示“桨”,“2”表示“电机”,“3”表示“飞控和载物仓”,“4”表示无人机的机架“碳纤维管”,“5”表示各碳纤维管的“连接部件”,“6”表示“离心喷头”,“7”表示“支脚”。
⑶、标号的第二位,数字,表示同样功能器件,大小不一样或者安装位置不一样;字母,表示螺旋桨的旋转方向或者位置,“Z”表示“顺时针正转”,“F”表示“逆时针反转”。
⑷、若标号中含有“-”,则表示“-”两边的独立器件,可以紧固在一块,主要表示动力电机与其匹配的桨。
图1是桨的示意图,标号注解:“1F”,逆时针反桨,“1Z”,顺时针正桨。
图2是机架的侧视图,标号注解:“21”,左边电机,“22”,左边偏中电机,“23”,右边偏中电机,“24”,右边电机,“25”,机尾共轴反浆的上端电机,“26”,机尾共轴反浆的下端电机,“3”,飞控和载物仓,“41”,前端碳纤维管,“42”,左边碳纤维管,“43”,右边碳纤维管,“44”,后下碳纤维管护杆,“45”,右侧碳纤维管护杆,“46”,左侧碳纤维管护杆,“47”,机尾碳纤维管,“5”,机架碳纤维管的连接部件,“6”,表示“离心喷头”,“7”,表示“支脚”。
图3是整机的侧视图,标号注解:“1Z”,顺时针正桨,“1F”,逆时针反桨,“21”,左边电机,“22”,左边偏中电机,“23”,右边偏中电机,“24”,右边电机,“25”,机尾共轴反浆的上端电机,“26”,机尾共轴反浆的下端电机。
图4是整机的前视图,标号注解:“1Z”,顺时针正桨,“1F”,逆时针反桨,“b”,无人机水平放置时,最外端的桨盘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小,“c”,无人机水平放置时,右边偏中的桨盘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小。
图5是整机的上视图,标号注解:“1Z”,顺时针正桨,“1F”,逆时针反桨。
图6是整机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桨,“1Z”和“1F”是一对桨,即一正一反(桨盘的直径和桨距的变化规律一样)。
图2:机架,前端碳纤维管“41”,和左边碳纤维管“42”,及右边碳纤维管“43”,构成了一个倒立的等腰三角形,两腰向外延伸,作为翼臂,设其所在面为“A”,“42”的末端装有电机“21”和一个离心喷头“6”,“43”的末端装有电机“24”和一个离心喷头“6”。“41”的左边装有电机“22”,右边装有电机“23”,两电机的外端,各装有离心喷头“6”和支脚“7”集成的功能器件一套。后下碳纤维管护杆“44”和机尾碳纤维管“47”,相交于机尾,设其所在面为“B”,“44”与“42”、“43”相交于一点,“47”于“41”的中点垂直“41”,设“41”、“47”所在面为“C”,则“A”、“B”、“C”相互垂直。机尾装有共轴两个小电机“25”、“26”、一套离心喷头“6”和支脚“7”集成的功能器件,且电机“25”、“26”、离心喷头“6”的轴线,在“B”上,平行“A”。右侧碳纤维管护杆“45”和左侧碳纤维管护杆“46”,连着机尾与“41”的两个外端点,防止机尾左右摆动。七根碳纤维管通过五个碳纤维管连接件“5”,构成一个刚性和强度很好的四面体机架,碳纤维管根据受力,可大小不一,最好是椭圆形管,受风阻力小。“5”由航空铝材或碳纤维制作,有紧固和快速拆卸功能的连接件,位置不一样,实际的外观结构有区别。两组电池,可靠近两电机“22”、“23”挂卡,也可集成到“41”管内,“41”和“47”的连接处,装有飞控和载物仓“3”。碳纤维管“42”、“43”和“44”构成了这个四面体的下部分,是机载设备的主要安装部位,如在植保中,管内可装药管。
重要扩展:①、两侧碳纤维管护杆“45”和“46”,可根据无人机的载重级别,对称地连接在碳纤维管“41”和“47”的外端点内侧,即离外端点有一段距离,这样缩短了“45”和“46”,可减重。②、“41”可以由两段对等长度碳纤维管组成,设计成“折叠式”、“模块化”的机架,便于运输。
图3:电机“21”、“22”、“23”、“24”的转轴线均在平面“A”上,“21”和“24”及“22”和“23”都是以平面“B”镜像对称地分布,且“21”和“24”的转轴线与“41”的中心延长线构成的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大于由“22”和“23”的转轴线与“41”的中心线构成的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电机“21”、“22”、“23”、“24”配桨的顺序是“1F”、“1Z”、“1F”、“1Z”。桨“1Z”、“1F”是一对,即一正一反(桨盘的直径和桨距的变化规律一样),只要它们的转速一样,则升力相同而反扭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动力“22-1Z”、“23-1F”和前端碳纤维管“41”,这一组件中,若“1Z”和“1F”的转速一样,则它们的反扭力通过前端碳纤维管“41”相互抵消,对整机的效果,只有升力,我称这种结构为“共杆反桨”,“杆”就是前端碳纤维管“41”。“21-1F”、“24-1Z”和由碳纤维管“41”、“42”、“43”构成的“三角形架”也具有“共杆反桨”的效果,这儿的“杆”是由碳纤维管“41”、“42”、“43”构成的“三角形架”。机尾“25-1F”、“26-1Z”和电机的定子轴,构成了“共轴反浆”,“轴”就是电机的“定子轴”,若“1F”和“1Z”的转速一样,则这组器件对整机的效果,也只有升力,反扭力被轴抵消。
图4:从前视图来看,从左至右,螺旋桨的顺序是“1F”、“1Z”、“1F”、“1F”、“1Z”,整体一看,桨叶就构成了一个“弧面”,无人机水平放置时,“b”是最外端的桨盘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小,“c”是右边偏中的桨盘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小,在此“b”大于“c”,是构成下洗气流发散的主要原因。
对较图1至图6,可以清楚地理解此六旋翼无人机的结构:两套“共杆反桨”和一套“共轴反浆”,通过五个碳纤维管连接件“5”与七根碳纤维管构成,桨叶弧面分布,下洗气流的方向,就是弧面法线方向——发散,所以此无人机取名为“桨叶弧面分布六旋翼的农用植保无人机”。
2、无人机的受力分析和姿态阐述:
从整体来看,此六旋翼无人机的动力是左右镜像对称,前后不对称,前面两套“共杆反桨”,后面一套“共轴反浆”,若忽略此无人机“共杆反桨”中桨叶倾斜小角度的影响,也忽略“共轴反浆”升力效率(升力与输入功率比)弱低的影响,设每个桨叶在同样的转速下产生的升力和反扭力大小都一样,则此无人机的重心就在机尾碳纤维管“47”前端(靠近“41”处)三分之一处,即前、后力臂之比为:1:2,因为前端4个旋翼,后端2个旋翼,且“共杆反桨”和“共轴反浆”只要转速一样,对整机的效果只产生升力,不产生扭力。所以此种结构,非常容易平衡、稳靠。但一对反桨,只要有转速差,对整机效果,就会产生扭力,这也是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姿态改变的驱动力。
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螺旋桨,其反扭力使飞机向左转向,逆时针旋转的螺旋桨,其反扭力使飞机向右转向。若此六旋翼无人机,已在空中悬停,若要向右转向,则只需机尾“共轴反浆”中的“1Z”减速,“1F”加速,前面四桨转速不变,即可。若要向左转向,则机尾“共轴反浆”中的只需“1Z”加速,“1F”减速,前面四桨转速不变,即可。若想向前,则只需机尾“共轴反浆”中的两桨“1Z”和“1F”同时加速,而前端四桨同时减一点速,即可。若想向后飞行,则只需机尾“共轴反浆”中的两桨“1Z”和“1F”同时减速,而前端四桨同时加一点速,即可。若想向右横滚,则左边两桨“1F”、“1Z”加速,右边两桨“1F”、“1Z”减速,则扭力差,使飞机向右转向,克服转向,则要求机尾“共轴反浆”中“1Z”加速,“1F”减速,即可。若想向左横滚,则左边两桨“1F”、“1Z”减速,右边两桨“1F”、“1Z”加速,则扭力差,使飞机向左转向,克服转向,则要求机尾“共轴反浆”中“1Z”减速,“1F”加速,即可,具体减速比例多少,要列出升力力矩方程和反扭力力矩方程,组合求解。
3、作业效率的提高论证
市面上现有的六旋翼植保机,大都是:直径、桨距相同的三对旋翼,平面均匀分布在重心的周围(中心对称结构),对称旋翼臂上的两个旋翼,旋转方向相同。这种机型的旋翼下面的最大下洗气流宽度,就是对称旋翼的两旋翼尖的最大距离,我们用“K”表示,由于空气的粘性,下洗气流的外层会带旋更外层的空气,自己的流速减少,与更外层的空气一起往下旋行一段距离,下洗气流中,外层以内的那层气流,会在下一点,与外层气流一样,做着同样的消耗,所以下洗气流的水平横切面积越往下就越小,侧面看,就是一个倒锥形,若旋翼离地不高,则下洗气流会从地面向外扩散,这样土也会被吹走。很多公司的植保机,喷幅是这样测的,很不合理。若在农作物高于70cm的水稻、小麦之上3米喷洒作业,一般喷幅在K+2米之内,这里的2米,就是下洗气流扰动周围气流的厚度。若在相同的总功率条件下,“桨叶弧面分布六旋翼农用无人机”前端旋翼就有四个、两对。喷幅远大于“K”,也就是说,这种机型因前端增加两个旋翼的原因,喷幅就要大于市面上中心对称结构的电动六旋翼植保机的喷幅,
再者,这桨叶弧形分布的六旋翼无人机,左右两端的桨叶与水平面有夹角:见图4,取b=20°,c=10°,飞机3米高,则无人机下洗气流,左右所覆盖的宽度增加为:2×3×tan20°=2.18(米)同样,桨叶弧面分布六旋翼农用无人机的下洗气流也会扰动其外围的空气,而增加喷幅的宽度。目前市面上,中心对称结构的电动六旋翼植保机的喷幅,没有超过6米的,则取K=4。桨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仅这一项,(2.18÷6=0.363),即效率增加了36.3%。
而升力损失为:2×(1-cos10°)+2×(1-cos20°)=0.15,即能量需要增加15%,两者比:36.3%大于15%,所以是提高了效率。
更有益的是,下洗气流,面积增宽,流速减慢,保护了农作物。
此六旋翼无人机重心靠前,便于装卸农用物资,如农药、肥料。

Claims (3)

1.桨叶弧面分布六旋翼的农用植保无人机,其结构特征是:内外两套“共杆反桨”,和一套“共轴反浆”,经几根碳纤维管和几个具有紧固和快速拆卸功能的连接件,组成左右镜像对称,前后不对称的六旋翼无人机结构,且“杆”与“轴”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叶弧面分布六旋翼的农用植保无人机,其特征是:内外两套“共杆反桨”中的四个“桨”,弧面分布,镜像对称,旋翼的转轴线共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叶弧面分布六旋翼的农用植保无人机,其特征是:三根碳纤维管组成一个“倒立的等腰三角形”,两“腰”向外延伸,作为翼臂,等腰三角形的“底”和延伸的“腰”是“共杆反桨”四个电机的载体,两根碳纤维管和等腰三角形的“高”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长边”垂直等腰三角形的“底”,“斜边”连着等腰三角形的“顶”,这“直角长边”顶端是“共轴反浆”的载体,两根碳纤维护杆对称地在“直角长边”的两边,并连着“直角长边”和等腰三角形的“底”,进行加固。
CN201510652366.1A 2015-10-10 2015-10-10 桨叶弧面分布六旋翼的农用植保无人机 Pending CN1054384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52366.1A CN105438455A (zh) 2015-10-10 2015-10-10 桨叶弧面分布六旋翼的农用植保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52366.1A CN105438455A (zh) 2015-10-10 2015-10-10 桨叶弧面分布六旋翼的农用植保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38455A true CN105438455A (zh) 2016-03-30

Family

ID=55549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52366.1A Pending CN105438455A (zh) 2015-10-10 2015-10-10 桨叶弧面分布六旋翼的农用植保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3845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3559A (zh) * 2017-08-29 2018-09-0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机架及多旋翼无人机
CN108622374A (zh) * 2017-03-22 2018-10-09 深圳常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19101557A1 (en) * 2017-11-21 2019-05-31 Basf S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2374A (zh) * 2017-03-22 2018-10-09 深圳常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513559A (zh) * 2017-08-29 2018-09-0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机架及多旋翼无人机
CN108513559B (zh) * 2017-08-29 2021-03-1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机架及多旋翼无人机
WO2019101557A1 (en) * 2017-11-21 2019-05-31 Basf S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81108A1 (en) Vtol aircraft using rotors to simulate rigid wing dynamics
CN107117300B (zh) 基于共轴多旋翼姿态调整的无人飞行器
CN103144769A (zh) 一种倾转涵道垂直起降飞行器的气动布局
CN104787318A (zh) 一种具有载重长时飞行的多旋翼无人机
RU2538737C9 (ru) Ротор "воздушное колесо". гиростабилизированный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и ветро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использующие ротор "воздушное колесо", наземное/палуб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х запуска
WO2016032356A1 (ru) Ротор "воздушное колесо". гиростабилизированный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и ветро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использующие ротор "воздушное колесо", наземное/палуб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х запуска
CN105438455A (zh) 桨叶弧面分布六旋翼的农用植保无人机
CN106828918B (zh) 一种三翼面垂直起降飞行器
Zhou et al. Review of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fixed-wing UAV and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precision agriculture
Yayli et al. Design optimization of a fixed wing aircraft
ES2969296T3 (es) Aeronaves de múltiples rotores con diseño de desalineación de múltiples ejes
CN114084344A (zh) 一种带动力轮式起落架的多轴旋翼飞行器
CN204916171U (zh) 一种具有载重长时飞行的多旋翼无人机
CN105438454A (zh) 桨叶弧面分布四旋翼的农用无人机
CN107021208A (zh) 一种利用涵道的尾坐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及控制方法
CN102673775B (zh) 反扭矩舵结构设计方法
CN207917142U (zh) 带滑翔翼的多旋翼无人机
CN104494817A (zh) 一种四旋翼无人机
CN106741842A (zh) 一种设有保护装置的三段式固定翼无人机
CN107757876B (zh) 一种飞行器
CN207482180U (zh) 一种飞行器
CN107539462B (zh) 具有风阻抗风器的多轴飞行器
US20230182933A1 (en) Flight vehicle
CN205345344U (zh) 一种八轴植保机
CN205034335U (zh) 一种具有多种飞行模式的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