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30660A - 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和方法、次系统以及存储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和方法、次系统以及存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30660A
CN105430660A CN201410484525.7A CN201410484525A CN105430660A CN 105430660 A CN105430660 A CN 105430660A CN 201410484525 A CN201410484525 A CN 201410484525A CN 105430660 A CN105430660 A CN 105430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ystem
radio resource
resource management
new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845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30660B (zh
Inventor
赵友平
孙晨
胡亦琦
郭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48452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30660B/zh
Priority to US14/825,329 priority patent/US20160088636A1/en
Priority to EP18187471.0A priority patent/EP3425948B1/en
Priority to EP15182568.4A priority patent/EP2999254B1/en
Publication of CN105430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30660A/zh
Priority to US16/910,272 priority patent/US20200336915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306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306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和方法、次系统以及存储系统。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包括获取装置,用于根据由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及其相邻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获取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各个位置的干扰信息;以及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范围内的、请求接入频谱资源的新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基于获取的干扰信息,确定是否接受新次系统的请求以及新次系统可用于通信的频谱资源,其中,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对其管理范围内的次系统进行管理,以使得次系统在对主系统的干扰符合预定条件的前提下机会性地利用主系统的授权频谱资源。本公开能够更加快速、可靠地完成新次系统的频谱资源接入。

Description

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和方法、次系统以及存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中的无线电资源的管理,尤其涉及一种在不对通信系统中主系统造成干扰的情况下、管理通信系统中次系统的无线电资源的使用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和方法、次系统以及存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电资源越来越紧张。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无线电资源,例如可以动态地利用那些已经分配给某些服务但是却没有被充分利用的无线电资源。更具体地,对于拥有无线电资源使用权的主系统,在不影响其使用的情况下,将未被其充分利用的无线电资源分配给未授权的次系统,使得次系统在不影响主系统的无线电资源使用的情况下适当地使用主系统的授权无线电资源。
当有新次系统期望接入频谱资源(即有频谱资源请求)时,如何在保证各个次系统的干扰不对主系统造成影响并且对新次系统的干扰影响也在允许范围内的情况下为新次系统(尤其是有QoS需求的新次系统)分配频谱资源,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此外,由于由相邻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次系统也会对新次系统的频谱资源使用造成干扰,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为新次系统分配频谱资源时不考虑相邻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次系统对新次系统的干扰可能带来一些问题。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公开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公开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意图确定本公开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意图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公开的目的之一是提供用于为新次系统分配无线电频谱资源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和方法、次系统和存储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包括:获取装置,用于根据由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及其相邻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获取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各个位置的干扰信息;以及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范围内的、请求接入频谱资源的新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获取装置获取的干扰信息,确定是否接受所述新次系统的请求以及所述新次系统可用于通信的频谱资源,其中,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对其管理范围内的次系统进行管理,以使得所述次系统在对主系统的干扰符合预定条件的前提下机会性地利用所述主系统的授权频谱资源。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包括:通信装置,用于将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传输给相邻的另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其中,所述另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的管理范围内有新次系统请求接入频谱资源,其中,所述另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根据基于所述通信装置传输的所述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而确定的、所述另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各个位置的干扰信息,确定是否接受所述新次系统的请求以及所述新次系统可用于通信的频谱资源,其中,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对其管理范围内的次系统进行管理,以使得所述次系统在对主系统的干扰符合预定条件的前提下机会性地利用所述主系统的授权频谱资源。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次系统,包括:通信装置,用于向管理所述次系统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传输频谱资源接入请求信息以及从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接收根据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各个位置的干扰信息确定的是否接入所述次系统的接入请求响应信息,其中,所述次系统根据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的控制在对主系统的干扰符合预定条件的前提下机会性地利用所述主系统的授权频谱资源。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包括:根据由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及其相邻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获取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各个位置的干扰信息;以及根据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范围内的、请求接入频谱资源的新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获取装置获取的干扰信息,确定是否接受所述新次系统的请求以及所述新次系统可用于通信的频谱资源,其中,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对其管理范围内的次系统进行管理,以使得所述次系统在对主系统的干扰符合预定条件的前提下机会性地利用所述主系统的授权频谱资源。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系统,用于存储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的管理范围的干扰信息,所述干扰信息基于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及其相邻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确定,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基于所述存储系统中存储的数据对其管理范围内的次系统进行管理,以使得所述次系统在对主系统的干扰符合预定条件的前提下机会性地利用所述主系统的授权频谱资源。
另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用于实现上述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用于实现所述上述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上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和方法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有益效果之一:通过相邻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之间就其所管理的次系统的相关信息进行交互,能够更适当地为新次系统的分配频谱资源;确定对新次系统进行快速、可靠的接入;能够对新次系统的调制方式以及其他次系统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从而保障新次系统的QoS需求。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最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这些以及其他优点将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本公开可以通过参考下文中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描述而得到更好的理解,其中在所有附图中使用了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部件。所述附图连同下面的详细说明一起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且形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而且用来进一步举例说明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和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和优点。其中: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的示例性结构框图。
图2示出了通过MATLAB仿真获得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各个位置的干扰分布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的另一示例性结构框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如图1所示的确定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示例结构的框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如图1所示的确定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示例结构的框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如图1所示的确定装置的另一种可能的示例结构的框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如图6所示的工作参数调节单元的一种可能的示例结构的框图。
图8是示出16QAM和QPSK调制下误码率和信干噪比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9为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的示例性结构框图。
图10为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次系统的示例性结构框图。
图11为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与其相邻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之间的干扰以及各个次系统的干扰区域的示意图。
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了可用来实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和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的一种可能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硬件配置的结构简图。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附图中的元件仅仅是为了简单和清楚起见而示出的,而且不一定是按配比绘制的。例如,附图中某些元件的尺寸可能相对于其他元件放大了,以便有助于提高对本公开实施例的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在说明书中并未描述实际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然而,应该了解,在开发任何这种实际实施例的过程中必须做出很多特定于实施方式的决定,以便实现开发人员的具体目标,例如,符合与系统及业务相关的那些限制条件,并且这些限制条件可能会随着实施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此外,还应该了解,虽然开发工作有可能是非常复杂和费时的,但对得益于本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种开发工作仅仅是例行的任务。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公开,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公开的方案密切相关的装置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公开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本公开提出一种用于为请求接入频谱资源的新次系统分配无线电频谱资源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和方法、次系统和存储系统。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的示例性结构框图。
如图1所示,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包括:获取装置10,用于根据由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及其相邻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获取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管理的各个位置的干扰信息;以及确定装置20,用于根据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范围内的、请求接入频谱资源的新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获取装置获取的干扰信息,确定是否接受所述新次系统的请求以及所述新次系统可用于通信的频谱资源,其中,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对其管理范围内的次系统进行管理,以使得所述次系统在对主系统的干扰符合预定条件的前提下机会性地利用所述主系统的授权频谱资源。
根据本公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及其相邻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可以是用于管理特定范围内的通信系统(包括主系统和次系统)的信息的地理位置信息数据库(GLDB),也可以是覆盖特定范围内的通信系统的先进的定位引擎(AGE),还可以是实施为例如eNodeB或是基带云等网络侧设备。此外,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可以是独立于主系统和次系统的一个单独的实体,也可以是分布在各个主系统和次系统上的多个实体的组合。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管理的主系统可以是拥有许可频谱使用权的系统,通常包括主基站和主用户;相应地,次系统可以是没有被许可无线电资源使用权的系统,通常包括次基站和次用户;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主系统也可以与次系统同时具有无线电资源使用权、但频谱使用优先级高于次系统的系统。主系统、次系统的概念是本领域公知的,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例如,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1的主系统例如可以是陆地电视广播系统,次系统例如可以是可以工作在电视广播频段的wifi通信系统等认知无线电通信系统。再例如,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1的主系统可实施为wifi通信系统,次系统可实施为可利用wifi频段工作的蜂窝通信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次系统可以包括次用户和次基站,也可以仅包括次用户(例如,没有设置次基站,而由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直接管理的次用户的情况),因此,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将次用户泛指为次系统以涵盖上述情况。
更具体地,根据本公开的次系统的具体实现形式例如可以是移动终端(诸如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笔记本式PC、便携式游戏终端、便携式/加密狗型移动路由器和数字摄像装置)或者车载终端(诸如汽车导航设备),也可以是执行机器对机器(M2M)通信的终端(也称为机器类型通信(MTC)终端),或者是执行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终端。
此外,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次系统不仅可以是当前正在工作的次系统实体,也可以是预计将会工作的次系统,例如当前处于关闭状态但随时可能开启的次系统,例如,当次系统是移动终端时,也可以是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范围内的一个地点,例如,有次系统移动到该地点工作的概率较高。
根据本公开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用于对其管理范围内的次系统进行管理,以使得所述次系统在对主系统的干扰符合预定条件的前提下机会性地利用所述主系统的授权频谱资源。
根据本公开,机会性地利用主系统的授权频谱资源是指在不影响主系统的频谱资源使用的情况下(包括对主系统的频谱资源使用的干扰在主系统容许的范围内),使得次系统使用主系统的授权频谱资源;如果次系统对主系统授权频谱资源的使用对主系统的影响在主系统的允许范围之外,则禁止次系统使用频谱资源。
因此,为期望接入频谱资源的新次系统确定是否可以接入频谱资源以及可用于通信的频谱资源的前提是新次系统的接入对主系统带来的干扰仍在主系统的允许范围之内,即不会影响主系统的频谱资源的使用。虽然在下文中未特别提及,但是以下描述的为新次系统确定可以用于通信的频谱资源的各个实施例均是基于这一前提而进行的。
通常,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各个位置的干扰信息不仅受到该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所管理的各个次系统的影响,还会受到相邻的其他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所管理的次系统(尤其是处于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覆盖范围边缘的次系统)的干扰影响。因此,根据本公开,获取装置10不仅基于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本身管理的各个次系统、还基于其相邻次系统管理的各个次系统的位置和工作参数,来获取该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管理的各个位置的干扰信息。
通常,由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位于其管理范围内的各个主系统和次系统的工作参数信息和位置信息。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的获取装置10基于从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获取其所管理的各个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以及从相邻的各个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获取该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各个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获取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管理的各个位置的干扰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次系统的工作参数例如包括次系统的最大发射功率、工作频道、次系统支持的发射信号波形、调制方式等等。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获取装置10用于获取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各个位置在不同频道的干扰信息。
在针对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管理的各个位置获取各个次系统对于该位置的干扰信息时,通常假设在该位置处有一个次系统,从而根据该次系统在不同频道、在该位置处受到其他次系统的干扰信息来确定该位置的干扰信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可以基于其管理的次系统及其相邻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次系统的位置和工作参数,例如根据如下公式(1)(参见T.S.Rappaport于1996年通过Prentice-Hall,Inc.出版的“WirelessCommunicationsPrinciplesandPractice”)计算其所管理的各个位置在不同频道的干扰信息,例如干扰功率I。
I = Σ 0 n P t = Σ 0 n ( P t - PL ) = Σ 0 n [ P t - ( A * log 10 ( d ) + B * log 10 ( f ) + C ) ] - - - ( 1 )
其中,PI表示接收到的干扰功率,Pt表示干扰发射功率,PL是路径损耗功率,d是位于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位置与其他次系统之间的传播距离,f是位于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该位置的次系统的发射功率,A、B、C为不同传输环境下频道传输模型的参数、n为可能对该位置产生干扰的次系统的数量,其包括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及其相邻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可能对该位置产生干扰的次系统。
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也可以根据计算出的每个位置在不同频道的干扰信息,从而绘制干扰分布图。
图2示出了通过表1示出的仿真参数进行MATLAB仿真而获得的干扰分布图,其中x轴和y轴分别表示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范围沿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区域。x轴0~200m对应的是相邻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中的次系统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随机产生10个次系统位置,200m~400m对应的是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各个位置的干扰分布图,其中,干扰值的单位为dB。
表一:干扰分布图仿真参数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图2示出的干扰分布图是针对一个频道在各个位置得到的干扰情况的干扰分布图。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还可以为针对多个频道中的每一个分别绘制干扰分布图,从而能为支持多种频道的次系统选择干扰小的频道作为其工作频道。上述的描述中以频道作为传输资源的示例,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也可以针对其他传输资源类型例如时频资源块绘制干扰分布图进而选择干扰小的时频资源块作为特定次系统的传输资源。
当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的管理范围内、有新的次系统期望接入频谱资源时,确定装置20基于该新次系统的位置信息以及获取装置10获取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各个位置的干扰信息,确定是否接受所述新次系统的请求以及所述新次系统可用于通信的频谱资源。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确定装置20可以基于新次系统的位置信息以及获取装置10获取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各个位置在不同频道的干扰信息,为新次系统确定干扰较小的可用频道作为该新次系统的工作频道。例如,确定装置20可以基于新次系统所在位置、在不同频道的干扰信息,在干扰小于预定阈值的各个可用频道中任选一个或者在各个频道中选择干扰最小的可用频道作为该新次系统的工作频道。在新次系统对通信质量有特定要求的情况下,例如新次系统对主系统频谱的利用请求中包含QoS需求,上述的预定阈值可以基于QoS需求确定。在另一些示例中,基于次系统的一般通信质量需求确定上述预定阈值。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的另一示例性结构框图。
如图3所示,除了与图1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类似地包括获取装置10和确定装置20之外,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2还包括:通信装置30,用于从相邻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接收该相邻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所管理的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以及从所述新次系统接收要求频谱资源的请求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信装置30可以接收相邻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发送的、其所管理的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信息,从而获取装置基于上述接收到的信息来获取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所管理的各个位置的干扰信息。
根据本公开,相邻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可以配置为彼此之间交互所有注册的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根据本公开,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纬度和天线高度的信息;工作参数包括例如包括次系统的最大发射功率、工作频道、次系统支持的发射信号波形、调制方式等等。
通信装置30还可以从新次系统接收要求频谱资源的请求信息,从而确定装置可以基于新次系统的请求信息以及获取装置10获取的干扰信息,确定是否能够为新次系统提供频谱资源,即是否能够接受新次系统的接入频谱资源的请求。
根据本公开,请求接入频谱资源的新次系统可能需要例如服务质量(QoS)保证、即有QoS需求。在此情况下,在为新次系统分配频谱资源时还需要考虑新次系统的QoS需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QoS需求可以根据新次系统对误码率(也称作丢包率)、时延、数据传输速率、中断概率、频道容量至少其中之一的要求来确定。根据本公开,可以根据新次系统的业务类型将新次系统的QoS需求进行分类,从而根据新次系统的业务类型确定新次系统的QoS需求。表2示出了不同类型的新次系统的QoS需求等级。
表2:不同类型认知用户业务QoS等级及需求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工作参数相关信息例如包括最大允许发射功率、所支持的发射信号波形、调制方式等信息。此外,在新次系统是有QoS需求的次系统时,请求信息还包括新次系统期望的QoS需求相关信息。期望的QoS需求相关信息例如包括误码率、时延、数据传输速率、业务类型至少其中之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在接收到来自新次系统的请求信息之后,根据请求信息中包括的例如误码率、时延、数据传输速率、业务类型的相关信息,确定新次系统的QoS需求。
在通信装置30接收到新次系统的、要求接入频谱资源的请求信息之后,确定装置20通过查阅获取装置10获取的该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各个位置在不同频道的干扰信息,可以为新次系统确定通信状况最好(即干扰最小)的可用频道作为该新次系统的工作频道,并将所获取的新次系统在该工作频道的干扰值与设定的最低干扰门限值(例如,10dB)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能为新接入的次系统的QoS提供有效保证,从而对新次系统进行接入。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如图1所示的确定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示例结构的框图。
如图4所示,确定装置20包括:选择单元201,用于根据所述新次系统的位置信息,为所述新次系统确定干扰最小的可用频道作为该新次系统的工作频道;以及判断单元202,用于基于新次系统的位置在工作频道的干扰信息与预定干扰阈值之间的关系,判断是否能为该新次系统的QoS需求提供保障,从而决定是否接受该新次系统的请求。
判断单元202基于新次系统的位置在工作频道的干扰信息,判断是否能满足新次系统的QoS需求。例如,可以对新次系统的位置在工作频道的干扰值与预定干扰阈值(例如可以被预设为10dB)进行比较。根据本公开,预定干扰阈值例如可以基于新次系统的QoS需求(例如:新次系统通信所需的最低误码率要求)以及新次系统通信时所采用的调制方式、编码方案、信号带宽、接收机噪声系数等相关系统参数至少其中之一来确定。
如果通过获取装置10获取的新次系统的位置在工作频道的干扰值大于等于预定干扰阈值,则判断单元202可以判断不能为新次系统提供QoS保障,即不能满足新次系统的QoS需求,从而拒绝接入新次系统;否则,判断单元202判断能够为新次系统的QoS需求提供保障,从而接受该新次系统的接入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判断单元202可以基于新次系统的位置、工作参数、各个可用频道的预期干扰信息与可用时长、所述新次系统的期望QoS需求,判断是否能为该新次系统的QoS需求提供保障,从而接受该新次系统请求。例如,当新次系统期望占用频谱资源的时长与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所管理的主系统能够提供的、能够满足新次系统的QoS需求的空闲频谱资源的可用时长相匹配时,则判断单元202可以判断能够为该新次系统的QoS需求提供保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在判断单元202判断能够为新次系统的QoS需求提供保障的情况下,可以由通信装置30向相邻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和新次系统发送指示“允许接入”的指示符;在判断单元202判断不能够为新次系统的QoS需求提供保证的情况下,通信装置30可以向所述新次系统发送指示拒绝接入的信息,以使新次系统根据指示拒绝接入的信息相应地调整接入请求。
还可以考虑有接入频谱资源的请求的新次系统愿意支付的无线电资源的使用费用对于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频谱资源而言是否有收益来确定是否接收新次系统的频谱资源接入请求。例如,当新次系统为了接入频谱资源愿意支付的费用超出现有的次系统使用无线电资源的费用,则即使在根据该新次系统在其所在位置受到的干扰信息等确定无法为该新次系统提供QoS保障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调整或者关闭现有的没有QoS需求的次系统的频谱使用来满足新次系统的QoS需求,以实现运营商的利益最大化。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的通信装置30从新次系统接收到的请求信息还包括:该新次系统愿意支付的频谱资源使用费用的信息。判断单元202因此还基于该新次系统愿意支付的频谱资源使用费用以及其他次系统的频谱使用情况判断是否接受该新次系统请求。例如,判断单元202在新次系统愿意支付更多的频谱资源使用费用的情况下,即使新次系统在其所在位置所受到的干扰大于干扰阈值,也可以判断为接受该新次系统的请求。
此外,在判断单元202判断不能接受新次系统的请求的情况下,通信装置30向新次系统发送的指示拒绝接入的信息可以包括:指示可以对其它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进行调节、但没有收益的信息;或者指示当前不能对其他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进行调节的信息。从而,新次系统可以根据从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的通信装置3接收到的指示拒绝接入的信息,来调整接入请求。
例如,如果新次系统从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接收到的指示拒绝接入的信息为指示可以对其他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进行调节、但没有收益(例如正在使用频谱资源的次系统中有频谱使用优先级不高于新次系统的次系统),则新次系统可以通过增加愿意支付的频谱资源使用费用,再次向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发起接入频谱资源的请求,即将提高的频谱资源使用费用包括在请求信息中,以再次尝试接入频谱资源。又例如,如果新次系统从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接收到的指示拒绝接入的信息为指示当前不能对其他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进行调节的信息(例如正在使用频谱资源的次系统中有频谱使用优先级高于或等于新次系统的次系统),则新次系统可以选择稍后再次尝试发送接入频谱资源的请求信息,或者也可以通过降低新次系统的QoS需求而再次尝试接入频谱资源。
在判断单元202判断能够为新次系统的QoS需求提供保障、但是需要对各个次系统进行一定调整/设置从而允许接入新次系统的情况下,可以首先通过调整新次系统的调制方式来满足新次系统的QoS请求。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如图1所示的确定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示例结构的框图。
如图5所示,除了与图4的确定装置20类似地包括选择单元201和判断单元202之外,确定装置20’还包括:调制方式选择单元203,用于在所述新次系统的工作参数中指明支持多种调制方式以及所述判断单元判断能够为该新次系统的QoS需求提供保障的情况下,选择所述新次系统的调制方式以满足所述新次系统的QoS需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果新次系统的工作参数指示该新次系统支持多种调制方式,则调制方式选择单元203可以通过为新次系统选择其他调制方式(例如,QPSK调制方式)来满足新次系统的QoS需求。例如,当新次系统当前使用的是16QAM调制方式时,如果通过将新次系统的调制方式改变为例如QPSK调制方式即能满足新次系统的QoS需求,则调制方式选择单元将QPSK调制方式选择未该新次系统的调制方式。
另一方面,如果仅通过改变调制方式不能够满足新次系统的QoS需求或者新次系统不支持多种调制方式,则可以通过调整其他次系统、尤其是频谱使用优先级低于新次系统的其他次系统的频谱使用来满足新次系统的QoS需求。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如图1所示的确定装置的另一种可能的示例结构的框图。
如图6所示,除了与图5的确定装置20’类似地包括选择单元201、判断单元202和调制方式选择单元203之外,确定装置20”还包括:工作参数调节单元204,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能够为该新次系统的QoS需求提供保障的情况下,基于在所述新次系统位置的干扰信息以及所述新次系统的QoS需求,确定在所述新次系统接入所述工作频道下、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及其相邻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所管理的次系统的工作参数调整,以使所述新次系统能够在保障其QoS需求的情况下接入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
根据本公开,在调整其他次系统的频谱使用以满足新次系统的QoS需求时,首先计算为了满足新次系统的QoS需求所需要减少的干扰量,然后基于需要减少的干扰量确定其他次系统的工作参数需要调整的量。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如图6所示的工作参数调节单元的一种可能的示例结构的框图。
如图7所示,工作参数调节单元204包括:计算子单元2041,用于基于所述新次系统位置的干扰信息以及所述新次系统的QoS需求,根据所述干扰信息与所述QoS需求之间的关系,确定为使所述新次系统达到所述QoS需求所需要减小的干扰量;以及工作参数调整子单元2042,用于根据所述需要减少的干扰量,根据所述无线电资源对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及其相邻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次系统的QoS需求以及对所述新次系统产生的干扰量,确定对所述次系统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
这里以QoS参数中最重要的参数——误码率(BER)为例,说明工作参数调整单元204对其他次系统的工作参数的调整。
通常,当一个次系统确定了信号调制方式以后,误码率可由信干噪比计算得到,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的误码率计算出需要减少的干扰值。
图8是示出16QAM和QPSK调制下误码率和信干噪比的关系的曲线图。其中,L1表示16QAM调制方式下误码率和信噪比的关系,L2表示QPSK调制方式下误码率和信噪比的关系。
如图8所示,当确定了误码率的门限值后,很容易根据图8所示的误码率和信干噪比之间关系的曲线图,找出信干噪比的门限值threshold_SINR。例如,假设误码率的门限值为0.01,根据图8可知,16QAM调制方式和QPSK调制方式下的信干噪比的门限值分别为10dB和5dB。
当新次系统的实际误码率达不到QoS保障的标准时,可以根据关系图很容易得到实际信干噪比和信干噪比门限值之间的差值Δγ,从而计算子单元2041可以根据计算信干燥比γ的公式(2)逆推得到公式(3)来计算需要减小的干扰功率值ΔI:
γ = P r I + σ 2 - - - ( 2 )
其中I为该通信设备受到的干扰功率;σ2为噪声功率,Pr为该通信设备接收到的信号功率。
ΔI = P r Δγ - σ 2 - - - ( 3 )
基于为了满足新次系统的QoS需求而需要减小的干扰量,工作参数调整子单元2042可以首先根据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管理的次系统的QoS需求以及对新次系统产生的干扰量,确定对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管理的其他次系统的工作参数的调整。
更具体地,工作参数调整子单元2042可以对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所管理的次系统中没有QoS需求和/或QoS需求小于新次系统的QoS需求的次系统进行工作参数的调整。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新次系统为获取满足其QoS需求的频谱资源愿意支付更多的频谱资源使用费(例如对QoS需求小于新次系统的次系统的工作参数(例如发射功率)进行调整也不足以满足新次系统的QoS需求)时,也可以调整QoS需求与新次系统的相同的次系统(其支付的频谱资源使用费用可能低于新次系统愿意支付的频谱资源使用费)的频谱使用。
此外,当对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所管理的次系统的频谱资源的调整不足以满足新次系统的QoS需求时,例如当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判断在对其所管理的其他次系统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之后仍无法满足该新次系统的QoS需求时,也可以根据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从其相邻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获取的该相邻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所管理的各个次系统的QoS需求信息,确定对该相邻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次系统中没有QoS需求的次系统以及/或者QoS需求小于所述新次系统的QoS需求的次系统的工作参数的调整。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计算出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和/或其相邻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没有QoS需求或者QoS需求小于该新次系统的QoS次系统对该新次系统的干扰影响,根据产生的干扰影响对各个次系统进行排序,例如可以从对新次系统产生的干扰影响最大的其他次系统开始,调整该次系统的发射功率值。例如可以通过如下公式(4)和(5),计算调整后的次系统的发射功率:
I′1=I1-ΔI(4)
P′1=L1+I′1(5)
其中I′1为调整后的次系统对新次系统产生的干扰功率,I1为调整前的次系统对新次系统产生的干扰功率,P′1为次系统调整后的发射功率,L1为该次系统的路径损耗。
如果该次系统对新次系统产生的干扰功率I′1<ΔI,则中断该次系统的通信,调整干扰影响第二的次系统,依次调整,直到保证减少了ΔI的干扰量。
以上以误码率为例说明了为满足新次系统的QoS需求、工作参数调整单元204对其他次系统的工作参数的调整。但本公开不限于此,计算子单元2041也可以根据诸如时延、数据传输速率等其他QoS参数与信干燥比或干扰功率之间的关系计算需要调整的干扰功率值,并且有工作参数子单元2042根据以上与描述误码率时类似的方式确定其他次系统的需要调整的工作参数(例如发射功率)的值。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计算子单元2041也可以将多个QoS参数(例如误码率、时延、数据传输速率)中每个参数与干扰功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加权计算,从而组合多个Qos参数计算其他次系统需要调整的干扰功率值。
在工作参数调整子单元2041确定了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和/或其相邻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需要调整的发射功率值之后,由通信装置30向该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所管理的、被确定为需要调整发射功率的次系统发送调整后的发射功率,以便该次系统以调整后的发射功率进行通信;并且通信装置还可以向相邻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发送其所管理的次系统的调整后的发射功率,并由该相邻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向需要调整发射功率的系统发送调整后的发射功率,以便该次系统以调整后的发射功率进行通信,从而使调整后的次系统对新次系统的影响降低到满足新次系统的QoS需求。
此外,虽然以上实施例示出了确定装置同时包括调制方式选择单元和工作参数调节单元分别进行新次系统调制方式的调节和其他次系统工作参数的调节以满足新次系统的期望QoS需求,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根据本公开的确定装置可以仅包括工作参数调节单元,以通过调节其他次系统的工作参数来满足新次系统的QoS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能够根据对请求接入频谱资源的新次系统造成的实际干扰量,确定对新次系统进行接入,从而实现对快速、可靠的接入;能够根据对新次系统造成的实际干扰量以及新次系统的期望QoS需求,对新次系统的调制方式以及其他次系统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从而保障新次系统的QoS需求;通过在为新次系统分配频谱资源前在不同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之间就交互,从而获取较完善的干扰信息,并根据干扰信息确定不同位置的干扰,从而对于各种位置的新次系统能够快速的确定可用资源。
下面描述在位于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管理范围内的新次系统期望接入频谱资源的情况下、相邻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的配置。
图9为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的示例性结构框图。
如图9所示,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9包括:通信装置90,用于将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传输给相邻的另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其中,所述另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的管理范围内有新次系统请求接入频谱资源,其中,所述另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根据基于所述通信装置传输的所述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而确定的、所述另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各个位置的干扰信息,为所述新次系统确定可用于通信的频谱资源,其中,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对其管理范围内的次系统进行管理,以使得所述次系统在对主系统的干扰符合预定条件的前提下机会性地利用所述主系统的授权频谱资源。
根据本公开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9管理的主系统可以是陆地电视广播系统,次系统可以是认知无线电通信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另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可以是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9可以管理位于其管理范围内的次系统的工作参数信息和位置信息,并且可以通过通信装置90与其相邻的另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彼此交换其所管理的次系统的工作参数信息和位置信息。当另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的管理范围内有新次系统期望接入频谱资源时,另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基于接收到的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信息以及其所管理的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信息,确定该另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各个位置的干扰信息(例如可以是干扰分布图),从而确定是否接受新次系统的请求以及所述新次系统可用于通信的频谱资源。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新次系统是有服务质量QoS需求的新次系统,并且新次系统发送的请求的信息包括新次系统的地理位置信息、工作参数相关信息以及期望的QoS需求相关信息。根据本公开,工作参数相关信息包括: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信装置90还被配置为接收由另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传输的调整信息,以根据所述调整信息对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次系统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从而使所述新系统在其QoS需求被满足的情况下接入所述另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信装置90还被配置为向所述另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传输调整响应信息,以使所述另一无线电资管理系统对所述新次系统的QoS是否达到其期望的QoS需求进行检测。
下面描述在位于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管理范围内请求接入频谱资源的新次系统的配置。
图10为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次系统的示例性结构框图。
如图10所示,次系统100包括通信装置1010,用于向管理次系统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传输频谱资源接入请求信息以及从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接收根据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各个位置的干扰信息确定的是否接入所述次系统的接入请求响应信息,其中,所述次系统根据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的控制在对主系统的干扰符合预定条件的前提下机会性地利用所述主系统的授权频谱资源。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次系统100可以是有服务质量QoS需求的次系统,次系统100向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发送的请求信息包括次系统的地理位置信息、工作参数相关信息以及期望的QoS需求相关信息。
根据本公开,接入请求响应信息可以包括指示拒绝接入的信息,包括:指示可以对其它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进行调节、但没有收益的信息;或者指示当前不能对其他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进行调节的信息等等。当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由于不能满足次系统的QoS请求而向次系统发送了拒绝接入的接入请求响应信息之后,次系统100可以根据指示拒绝接入的信息的类型相应地调整接入请求。例如,次系统100可以根据指示拒绝接入的信息而调整其愿意支付的频谱使用费用,从而期望在再次请求接入时获得接入许可。
图11为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与其相邻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101从第二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012接收第二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102管理的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并根据位于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101管理范围内的新次系统的位置信息确定是否接受新次系统要求接入频谱资源的请求,以及向第二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102发送该第二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102管理的次系统的调整后的发射功率等工作参数,在此,需要调整工作参数以满足新接入的次系统的QoS要求的次系统通常是没有QoS需求或者QoS需求等级比新次系统的QoS等级低的次系统;第二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102从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101接收第二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102管理的次系统的调整后的工作参数并将该工作参数发送给相关次系统,以各个次系统根据调整后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从而满足新接入次系统的QoS需求;此外,第二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102在其管理的次系统根据调整后的工作参数进行了调整之后,向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101传输已经进行了调整之后的调整响应信息,以使所述另一无线电资管理系统对所述新次系统的QoS是否达到其期望的QoS需求进行检测。
图12示出了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之间的干扰以及各个次系统的干扰区域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SS1表示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所管理的主系统和次系统的范围,SS2表示与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相邻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9所管理的主系统和次系统的范围,图12中的SS1内每个次系统覆盖的阴影区域表示该次系统的干扰区域,SS2内的每个次系统覆盖的阴影区域表示该次系统的干扰区域。如图所示,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管理的次系统SU4所在的位置仅被相邻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9管理的次系统SU3的干扰区域覆盖。因此,可以认为相邻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9管理的次系统中仅次系统SU3对次系统SU4的位置造成干扰。
如图12所示,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的通信装置30可以从其相邻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中接收各个次系统的地理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并且获取装置10基于接收到的各个次系统的地理位置信息获取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管理的各个位置的干扰信息,以由确定装置20确定是否能够接收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的管理范围内的、有频谱资源接入请求的新次系统的接入请求。优选地,相邻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也可以仅将对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管理的各个位置影响较大的次系统的地理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发送给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例如,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管理的范围中次系统SU4是请求频谱资源的新次系统时,可以仅将相邻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9管理的次系统SU3的地理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发送给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1。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中,由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对其管理范围内的次系统进行管理,以使得所述次系统在对主系统的干扰符合预定条件的前提下机会性地利用所述主系统的授权频谱资源。下面结合图13来描述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的一种示例性处理。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中,处理流程1300开始于S1310,然后执行S1320的处理。
在S1320中,根据由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及其相邻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获取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各个位置的干扰信息。S1320也可以参考例如结合图1描述的获取装置10的操作,在此省略其详细描述。然后执行S1330。
在传输步骤S1330中,基于根据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范围内的、请求接入频谱资源的新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获取装置获取的干扰信息,确定是否接受所述新次系统的请求以及所述新次系统可用于通信的频谱资源。S1330也可以参考例如结合图1-7描述的确定装置20的操作,在此省略其详细描述。然后执行传输步骤S1340。
处理流程1300结束于S1340。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系统,用于存储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的管理范围的干扰信息,所述干扰信息基于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及其相邻的第二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基于所述存储系统中存储的数据对其管理范围内的次系统进行管理,以使得所述次系统在对主系统的干扰符合预定条件的前提下机会性地利用所述主系统的授权频谱资源。根据本公开,该存储系统可以是独立于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的独立存储系统,也可以是设置在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存储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存储系统还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各个次系统的接入参数,所述接入参数包括:为接入频谱资源所付费用、所述次系统支持的最大用户数、所述次系统在接入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后占用无线电资源的时间。因此,当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范围内有QoS需求的新次系统期望接入频谱资源时,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基于从存储系统获取的各个次系统的接入参数与新次系统请求接入频谱资源的请求信息中包含的QoS参数之间的关系,确定是否接受新次系统的请求信息以及新次系统用于通信的频谱资源。
应用场景示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尤其适用于主系统为是陆地电视广播系统,次系统是认知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
上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各个组成单元、子单元等可以通过软件、固件、硬件或其任意组合的方式进行配置。在通过软件或固件实现的情况下,可从存储介质或网络向具有专用硬件结构的机器安装构成该软件或固件的程序,该机器在安装有各种程序时,能够执行上述各组成单元、子单元的各种功能。
图14是示出了可用来实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和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的一种可能的信息处理设备的硬件配置的结构简图。
在图14中,中央处理单元(CPU)1401根据只读存储器(ROM)1402中存储的程序或从存储部分1408加载到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403的程序执行各种处理。在RAM1403中,还根据需要存储当CPU1401执行各种处理等等时所需的数据。CPU1401、ROM1402和RAM1403经由总线1404彼此连接。输入/输出接口1405也连接到总线1404。
下述部件也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405:输入部分1406(包括键盘、鼠标等等)、输出部分1407(包括显示器,例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和扬声器等)、存储部分1408(包括硬盘等)、通信部分1409(包括网络接口卡例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通信部分1409经由网络例如因特网执行通信处理。根据需要,驱动器1410也可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405。可拆卸介质1411例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可以根据需要被安装在驱动器1410上,使得从中读出的计算机程序可根据需要被安装到存储部分1408中。
在通过软件实现上述系列处理的情况下,可以从网络例如因特网或从存储介质例如可拆卸介质1411安装构成软件的程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种存储介质不局限于图14所示的其中存储有程序、与设备相分离地分发以向用户提供程序的可拆卸介质1411。可拆卸介质1411的例子包含磁盘(包含软盘)、光盘(包含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和数字通用盘(DVD))、磁光盘(包含迷你盘(MD)(注册商标))和半导体存储器。或者,存储介质可以是ROM1402、存储部分1408中包含的硬盘等等,其中存有程序,并且与包含它们的设备一起被分发给用户。
此外,本公开还提出了一种存储有机器可读取的指令代码的程序产品。上述指令代码由机器读取并执行时,可执行上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和传输方式配置方法。相应地,用于承载这种程序产品的例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的各种存储介质也包括在本公开的公开中。
在上面对本公开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此外,本公开的各实施例的方法不限于按照说明书中描述的或者附图中示出的时间顺序来执行,也可以按照其他的时间顺序、并行地或独立地执行。因此,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方法的执行顺序不对本公开的技术范围构成限制。
此外,显然,根据本公开的上述方法的各个操作过程也可以以存储在各种机器可读的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程序的方式实现。
而且,本公开的目的也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实现:将存储有上述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直接或者间接地提供给系统或设备,并且该系统或设备中的计算机或者中央处理单元(CPU)读出并执行上述程序代码。
此时,只要该系统或者设备具有执行程序的功能,则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程序,并且该程序也可以是任意的形式,例如,目标程序、解释器执行的程序或者提供给操作系统的脚本程序等。
上述这些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存储器和存储单元,半导体设备,磁盘单元例如光、磁和磁光盘,以及其它适于存储信息的介质等。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中,诸如左和右、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上面已经通过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公开进行了披露,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设计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改进或者等同物。这些修改、改进或者等同物也应当被认为包括在本公开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24)

1.一种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包括:
获取装置,用于根据由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及其相邻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获取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各个位置的干扰信息;以及
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范围内的、请求接入频谱资源的新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获取装置获取的干扰信息,确定是否接受所述新次系统的请求以及所述新次系统可用于通信的频谱资源,
其中,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对其管理范围内的次系统进行管理,以使得所述次系统在对主系统的干扰符合预定条件的前提下机会性地利用所述主系统的授权频谱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还包括通信装置,用于从相邻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接收该相邻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所管理的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以及从所述新次系统接收要求频谱资源的请求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其中,所述新次系统是有服务质量QoS需求的新次系统,所述请求信息包括所述新次系统的地理位置信息、工作参数相关信息以及期望的QoS需求相关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其中,所述QoS需求根据所述新次系统对误码率、时延、数据传输速率至少其中之一的要求来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其中,根据所述新次系统的业务类型将所述新次系统的QoS需求进行分类。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工作参数包括频道信息,所述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各个位置在不同频道的干扰信息;
所述确定装置基于所述新次系统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各个位置在不同频道的干扰信息,为所述新次系统确定干扰最小的可用频道作为该新次系统的工作频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确定装置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新次系统的位置信息,为所述新次系统确定干扰最小的可用频道作为该新次系统的工作频道;以及
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新次系统的位置在所述工作频道的干扰信息,判断是否能为该新次系统的QoS需求提供保障,从而决定是否接受该新次系统的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其中,所述判断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新次系统的位置、工作参数、各个可用频道的预期干扰信息与可用时长、所述新次系统的期望QoS需求,判断是否能为该新次系统的QoS需求提供保障,从而接受该新次系统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其中,所述通信装置还配置为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不能为该新次系统的QoS需求提供保障的情况下,向所述新次系统发送指示拒绝接入的信息,以使所述新次系统根据所述指示拒绝接入的信息相应地调整接入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请求信息还包括:所述新次系统愿意支付的频谱资源使用费用的信息;
所述判断单元还基于所述新次系统愿意支付的频谱资源使用费用以及其他次系统的频谱使用情况判断是否接受该新次系统的请求;
所述指示拒绝接入的信息包括:指示可以对其它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进行调节、但没有收益的信息;或者指示当前不能对其他次系统的频谱使用进行调节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确定装置还包括:调制方式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新次系统的工作参数中指明支持多种调制方式以及所述判断单元判断能够为该新次系统的QoS需求提供保障的情况下,选择所述新次系统的调制方式以满足所述新次系统的QoS需求。
12.根据权利要求7或11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确定装置还包括:工作参数调节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能够为该新次系统的QoS需求提供保障的情况下,基于在所述新次系统位置的干扰信息以及所述新次系统的QoS需求,确定在所述新次系统接入所述工作频道下、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及其相邻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所管理的次系统的工作参数调整,以使所述新次系统能够在保障其QoS需求的情况下接入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其中,所述工作参数调节单元包括:
计算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新次系统位置的干扰信息以及所述新次系统的QoS需求,根据所述干扰信息与所述QoS需求之间的关系,确定为使所述新次系统达到所述QoS需求所需要减小的干扰量;以及
工作参数调整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需要减小的干扰量,根据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及其相邻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次系统的QoS需求以及对所述新次系统产生的干扰量,确定对所述次系统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其中,所述工作参数调整子单元被配置为针对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及其相邻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次系统中没有QoS需求的次系统以及/或者QoS需求小于所述新次系统的QoS需求的次系统,对所述次系统对所述新次系统产生的干扰量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并根据所述排序,使得从大到小地减少所述次系统的发射功率。
15.一种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包括:
通信装置,用于将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传输给相邻的另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其中,所述另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的管理范围内有新次系统请求接入频谱资源,
其中,所述另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根据基于所述通信装置传输的所述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而确定的、所述另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各个位置的干扰信息,确定是否接受所述新次系统的请求以及所述新次系统可用于通信的频谱资源,
其中,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对其管理范围内的次系统进行管理,以使得所述次系统在对主系统的干扰符合预定条件的前提下机会性地利用所述主系统的授权频谱资源。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其中,所述新次系统是有服务质量QoS需求的新次系统,所述请求的信息包括所述新次系统的地理位置信息、工作参数相关信息以及期望的QoS需求相关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其中,所述通信装置还被配置为接收由所述另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传输的调整信息,以根据所述调整信息对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次系统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从而使所述新系统在其QoS需求被满足的情况下接入所述另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其中,所述通信装置被配置为向所述另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传输调整响应信息,以使所述另一无线电资管理系统对所述新次系统的QoS是否达到其期望的QoS需求进行检测。
19.一种次系统,包括:
通信装置,用于向管理所述次系统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传输频谱资源接入请求信息,以及从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接收根据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各个位置的干扰信息确定的是否接入所述次系统的接入请求响应信息,
其中,所述次系统根据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的控制在对主系统的干扰符合预定条件的前提下机会性地利用所述主系统的授权频谱资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次系统,其中,所述次系统是有服务质量QoS需求的次系统,所述请求信息包括所述次系统的地理位置信息、工作参数相关信息以及期望的QoS需求相关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次系统,其中,所述请求响应信息包括指示拒绝接入的信息,所述次系统根据所述指示拒绝接入的信息相应地调整接入请求。
22.一种用于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的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包括:
根据由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及其相邻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获取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各个位置的干扰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范围内的、请求接入频谱资源的新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获取装置获取的干扰信息,确定是否接受所述新次系统的请求以及所述新次系统可用于通信的频谱资源,
其中,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对其管理范围内的次系统进行管理,以使得所述次系统在对主系统的干扰符合预定条件的前提下机会性地利用所述主系统的授权频谱资源。
23.一种存储系统,用于存储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的管理范围的干扰信息,所述干扰信息基于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及其相邻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次系统的位置信息和工作参数确定,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基于所述存储系统中存储的数据对其管理范围内的次系统进行管理,以使得所述次系统在对主系统的干扰符合预定条件的前提下机会性地利用所述主系统的授权频谱资源。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存储系统,其中所述存储系统还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管理的各个次系统的接入参数,所述接入参数包括:为接入频谱资源所付费用、所述次系统支持的最大用户数、所述次系统在接入所述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后占用无线电资源的时间。
CN201410484525.7A 2014-09-19 2014-09-19 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和方法、次系统以及存储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306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84525.7A CN105430660B (zh) 2014-09-19 2014-09-19 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和方法、次系统以及存储系统
US14/825,329 US20160088636A1 (en) 2014-09-19 2015-08-13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secondary system and storage system
EP18187471.0A EP3425948B1 (en) 2014-09-19 2015-08-26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EP15182568.4A EP2999254B1 (en) 2014-09-19 2015-08-26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secondary system and storage system
US16/910,272 US20200336915A1 (en) 2014-09-19 2020-06-24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secondary system and storage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84525.7A CN105430660B (zh) 2014-09-19 2014-09-19 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和方法、次系统以及存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30660A true CN105430660A (zh) 2016-03-23
CN105430660B CN105430660B (zh) 2020-11-27

Family

ID=54007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8452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30660B (zh) 2014-09-19 2014-09-19 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和方法、次系统以及存储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20160088636A1 (zh)
EP (2) EP3425948B1 (zh)
CN (1) CN10543066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2627A (zh) * 2016-05-13 2018-10-23 索尼公司 频谱管理装置和方法、电子装置和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9155917A (zh) * 2016-05-17 2019-01-04 索尼公司 频谱管理装置、方法、地理位置数据库和次系统
CN111052783A (zh) * 2017-12-20 2020-04-21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WO2021013052A1 (zh) * 2019-07-24 2021-01-28 索尼公司 频谱管理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2640515A (zh) * 2018-09-05 2021-04-09 索尼公司 通信控制设备、控制通信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US11510191B2 (en) 2020-03-10 2022-11-22 Cisco Technology, Inc. Decentralized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a distributed cach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7704A (zh) * 2015-11-27 2017-06-09 索尼公司 频谱接入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US10575312B2 (en) * 2016-12-01 2020-02-2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of assigning channel for UAS control and non-payload communication (CNPC) system
US11638280B2 (en) * 2018-07-23 2023-04-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ality of service (QOS) for uplink access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WO2020177030A1 (en) * 2019-03-01 2020-09-10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on a sidelink
CN112954696A (zh) * 2019-12-11 2021-06-11 索尼公司 频谱管理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4071407A (zh) * 2020-08-07 2022-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304074B1 (en) * 2020-11-30 2022-04-12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rchestr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wireless networks
US11601363B2 (en) * 2021-05-14 2023-03-07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Intelligent internet traffic routi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3199A (zh) * 2010-03-01 2012-11-1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干扰引起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控制装置
US20130102350A1 (en) * 2009-07-31 2013-04-25 Sony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power determin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program
US20130288735A1 (en) * 2011-01-07 2013-10-31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network management
US20140135048A1 (en) * 2012-11-09 2014-05-1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location based query for interferer discovery in coexistence management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0436A (zh) * 2003-07-09 2006-08-16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时槽化通信系统无线资源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US20060217147A1 (en) * 2005-01-18 2006-09-2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stem discovery and user selection
GB0725052D0 (en) * 2007-12-21 2008-01-30 Fujitsu Lab Of Europ Ltd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9014712B2 (en) * 2012-11-28 2015-04-21 T-Mobile Usa, Inc. Selecting among spectrums within cells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226160B2 (en) * 2012-12-17 2015-12-29 Intel Corporation Radio spectrum trading
US10462674B2 (en) * 2013-01-28 2019-10-2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pectrum coordination
CN104144482B (zh) * 2013-05-08 2019-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分配方法、系统、数据库和重配置管理节点
US11146966B2 (en) * 2013-06-18 2021-10-12 Itron Networked Solutions, Inc. Configuring a network of devices to operate within a television whitespace spectru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02350A1 (en) * 2009-07-31 2013-04-25 Sony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power determin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program
CN102783199A (zh) * 2010-03-01 2012-11-1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干扰引起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和控制装置
US20130288735A1 (en) * 2011-01-07 2013-10-31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network management
US20140135048A1 (en) * 2012-11-09 2014-05-1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location based query for interferer discovery in coexistence management system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2627A (zh) * 2016-05-13 2018-10-23 索尼公司 频谱管理装置和方法、电子装置和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9155917A (zh) * 2016-05-17 2019-01-04 索尼公司 频谱管理装置、方法、地理位置数据库和次系统
US11582614B2 (en) 2016-05-17 2023-02-14 Sony Corporation Spectrum management device and method, geographic location database and subsystem
CN109155917B (zh) * 2016-05-17 2023-08-04 索尼公司 频谱管理装置、方法、地理位置数据库和次系统
CN111052783A (zh) * 2017-12-20 2020-04-21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CN112640515A (zh) * 2018-09-05 2021-04-09 索尼公司 通信控制设备、控制通信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US11950103B2 (en) 2018-09-05 2024-04-02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640515B (zh) * 2018-09-05 2024-04-09 索尼公司 通信控制设备、控制通信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WO2021013052A1 (zh) * 2019-07-24 2021-01-28 索尼公司 频谱管理设备、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US11510191B2 (en) 2020-03-10 2022-11-22 Cisco Technology, Inc. Decentralized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a distributed cach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99254A1 (en) 2016-03-23
EP3425948A1 (en) 2019-01-09
EP2999254B1 (en) 2018-10-10
US20200336915A1 (en) 2020-10-22
US20160088636A1 (en) 2016-03-24
EP3425948B1 (en) 2022-05-25
CN105430660B (zh) 2020-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30660A (zh) 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和方法、次系统以及存储系统
CN105208563B (zh) 频谱资源管理装置和方法
CN105532049B (zh) 用于减小网络间干扰的方法和网络实体
CN104185279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CN105338632B (zh) 无线电资源管理系统和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
CN104349328A (zh) 频谱管理装置和方法、地理位置数据库和次系统装置
CN105453628A (zh) 通信控制装置和无线通信装置
CN114073141A (zh) 在新无线电侧链路通信中排除和选择资源的用户设备和方法
Vassaki et al. Optimal iSINR‐based power control for cognitive satellite terrestrial networks
US1170063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electronic device
Noreen et al. Discount interference pricing mechanism for data offloading in D2D communications
CN105992219A (zh) 一种获取异构网的管理策略的方法和装置
Höyhtyä et al. Use of databases for dynamic spectrum management in cognitive satellite systems
US1127775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electronic device for clustering of high priority level secondary systems
CN103634919B (zh) 一种家庭基站基于干扰协调的资源分配方法及家庭基站
US20220022047A1 (en) Frequency spectrum management apparatus, frequency spectrum management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Kuang et al. Cache-enabled base station cooperation for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 with dependence
KR101097495B1 (ko) 무선 인지 통신망에서 위성과의 협력 망 관리 방법
Mohajer et al. Optimal power allocation in miso cache-aided communication
Sun et al. Coexistence of secondary user networks under primary user constraints in TV white space
WO2023185562A1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Gashema et al. Spectral Efficiency Improvement based on Small-cell Deployments Toward 5G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Gouda et al. Subchannel Assignment for Social-Assisted UAV Cellular Networks using Dynamic Hypergraph Coloring
Series Use of Monte Carlo simulation to model interference into DTTB
Yang et al. Interference process of secondary users in 5G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