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22646B - 一种轴承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22646B
CN105422646B CN201510898298.7A CN201510898298A CN105422646B CN 105422646 B CN105422646 B CN 105422646B CN 201510898298 A CN201510898298 A CN 201510898298A CN 105422646 B CN105422646 B CN 1054226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hole
gland
pressing cover
spo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982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22646A (zh
Inventor
吕春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tiandi Waterproof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iangdong Fenghui Jinrui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iangdong Fenghui Jinrui I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iangdong Fenghui Jinrui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9829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226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22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2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22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26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Bearings Or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机械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轴承冷却装置,所述主轴冷却装置包括套设与轴承外的轴承冷却套,所述主轴承冷却套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前压盖和后压盖;所述前压盖环向设置至少有两个中间隔断的液流槽分别为进液槽和出液槽,其中进液槽连通设置于前压盖上的进液孔,出液槽连通设置于前压盖上的出液孔;所述轴承冷却套的筒壁环形设置至少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与所述前压盖的进液槽和出液槽连通;所述后压盖环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液流槽,所述液流槽与所述轴承冷却套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冷却装置需要定期排除冷却油,同时需要不断地加入新油,维护麻烦,设备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转动的轴类零件常与轴承组合来完成动能的传输,轴承作为轴的支撑端在轴的高速旋转下产生大量的热,轴承的温度将迅速升高,此时需要冷却装置对轴承的温度进行控制,否则轴承将在高温下产生变形直至损坏。
现有的主轴冷却装置是直接将油雾或冷却油注入轴承组中进行冷却,然而由于冷却油注入轴承组中用过一段时间后,油内会产生杂质,为了防止对轴承的损伤,还需要定期排除冷却油,排出的冷却油污染环境,同时冷却装置中需要不断地加入新油,使得维护麻烦,设备运行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轴承冷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冷却装置需要定期排除冷却油,同时需要不断地加入新油,维护麻烦,设备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轴承冷却装置,
包括套设与轴承外的轴承冷却套,所述轴承冷却套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前压盖和后压盖;
所述前压盖为中间通孔的圆盘,所述圆盘靠近轴承冷却套的一面为前压紧面,所述前压紧面环向设置至少有两个中间隔断的液流槽分别为进液槽和出液槽,其中进液槽连通设置于前压盖上的进液孔,出液槽连通设置于前压盖上的出液孔;
所述轴承冷却套的筒壁环形设置至少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与所述前压盖的进液槽和出液槽连通;
所述后压盖为中间通孔的圆盘,所述圆盘靠近轴承冷却套的一面为后压紧面,所述后压紧面环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液流槽,所述液流槽与所述轴承冷却套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将轴承外套设有轴承冷却套和前压盖及后压盖,前压盖与后压盖上设置的液流槽与轴承冷战套上的通孔相互连通,在轴承外组成一个环绕于轴承的水循环密闭空腔,使得轴承的温度通过水的冷却得到控制,同时不会产生水的污染,也不需要定期更换冷却液,使得维护方便,降低了设备的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冷却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冷却装置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冷却装置的前压盖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冷却套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冷却装置的后压盖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冷却装置带密封圈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压盖和后压盖的液流槽错位布置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前压盖和后压盖的液流槽跨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 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前压盖与后压盖上设置的液流槽与轴承冷却套上的通孔相互连通,在轴承外组成一个环绕于轴承的水循环密闭空腔,使得轴承的温度通过水的冷却得到控制,同时不需要定期更换冷却液,使得维护方便,降低了设备的运行成本。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轴冷却装置,包括套设与轴承外的轴承冷却套1,轴承冷却套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前压盖2和后压盖3;
前压盖2为中间通孔的圆盘,圆盘靠近轴承冷却套的一面为前压紧面,该前压紧面环向设置至少有两个中间隔断的液流槽分别为进液槽24和出液槽25,其中进液槽24连通设置于前压盖上的进液孔21,出液槽25连通设置于前压盖上的出液孔22;
轴承冷却套1的筒壁环形设置至少有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4,其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与前压盖2的进液槽24和出液槽25连通;后压盖3为中间通孔的圆盘,圆盘靠近轴承冷却套1的一面为后压紧面,后压紧面环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液流槽32,液流槽32与轴承冷却套1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中,冷却水从前压盖的进液孔21进入,流过进液槽24后流入轴承冷却装置1的通孔中,然后进入后压盖的液流槽32,进入液流槽32的冷却水通过轴承冷却套1的通孔回流至前压盖的出液槽25,并通过与出液槽25 连通的出液孔22流出,冷却水在前压盖、轴承冷却套、后压盖之间连通的空腔内循环流动,形成一层水墙,将安装于轴承冷却套内的轴承和主轴进行降温冷却,达到了轴承温度控制的目的,同时由于使用的是纯净水进行冷却,不需要像现有技术进行油的定期更换问题,使得设置的维护变得简单方便,同时减小了设备由于定期更换油品带来的运行成本。由于水的冷却流道与轴承、主轴隔开,不会产生水的污染,也不会像现有技术的油品长期使用后会有杂质,杂质会导致轴承的损伤,减短轴承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前压盖和后压盖上设置有环向均布的螺孔,如图2中的前压盖螺孔27和后压盖螺孔33,与轴承冷却套1上的两端对应位置的螺孔(如后端面的螺孔12,前端面的螺孔在图中未示出)通过螺栓连接,使得整个轴承冷却装置连接在一起,完成冷缺水的循环流动来完成轴承的冷却任务。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前压盖、后压盖与轴承冷却套的连接可以是其他连接方式,比如铆接,卡扣连接等。
如图3和图5中所示,前压盖2的前压紧面设置有第一圆形凸台20;后压盖3的后压紧面设置有第二圆形凸台30;该第一圆形凸台20和第二圆形凸台 30分别伸入轴承冷却套1与轴承端面压紧接触,使得轴承能稳定的固定在轴承冷却套内,以保证在冷却过程中轴承不会产生移动。
在图3和图5中所示,前压盖2分别设置有环绕液流槽26内侧的第一密封槽28和外侧的第二密封槽29;后压盖分别设置有环绕液流槽32内侧的第三密封槽34和外侧第四密封槽35。密封槽内安装有“O”型的密封圈如图6所示,密封圈52安装在前压盖的第一密封槽28内,密封圈51安装在前压盖的第二密封槽29内,密封圈54安装在后压盖的第三密封槽34内,密封圈53安装在后压盖的第四密封槽35内,同时安装好的轴承冷却装置,密封圈紧贴在轴承冷却套的两端上,与前压盖和后压盖一起将液流槽的两边密封,使得冷却水在轴承冷却装置中流动时不会泄漏,以保证冷却效果。
在图2中轴承前压盖上环向设置有5个彼此隔断的液流槽,图3中轴承冷却套环向设置有4组通孔,每组通孔至少设置4个彼此不连通的通孔,轴承后压盖上环向设置4个彼此隔断的液流槽,轴承冷却套的4组通孔分别连通前压盖的5个液流槽和后压盖的4个液流槽;
同时前压盖和后压盖上的液流槽错位配置,使得后压盖上每个液流槽都跨接前压盖上的两个相邻且隔断的液流槽。
具体的液流槽错位配置和液流方向如图7和图8所示,在图7中,中间的轴承冷却套未示出,冷却水从前压盖2的进液孔进入,再通过与进液孔连通的进液槽24流入轴承冷却套的通孔,后流入后压盖的液流槽32-1,液流槽32-1 中的冷却水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与之相连的轴承冷却套的通孔进入前压盖的液流槽26-1,后在26-1中的冷却水又流入后压盖的液流槽32-2中,这样蛇形循环,直至从与前压盖出液槽25连通的出液孔流出。上述后压盖的液流槽32-1 跨接前压盖上的进液槽24和液流槽26-1,液流槽24和液流槽26-1彼此隔断,后压盖上的液流槽和前压盖上的液流槽的错位配置示意关系如图8所示,其中前压盖上的5个彼此隔断的液流槽分别是:AB进液槽,BC第一液流槽,CD 第二液流槽,DE第三液流槽,AE出液槽。后压盖上的4个彼此隔断的液流槽分别是:A1B1第一液流槽,B1C1第二液流槽,C1D1第二液流槽,D1A1第四液流槽,它们之间的错位配置关系为:A1B1第一液流槽跨接AB进液槽、BC第一液流槽;B1C1第二液流槽跨接BC第一液流槽、CD第二液流槽;C1D1 第二液流槽跨接CD第二液流槽、DE第三液流槽;D1A1第四液流槽跨接DE 第三液流槽、AE出液槽。
本发明实施例的这种跨接结构使得冷却水在前压盖、轴承冷却套和后压盖之间形成的密闭空腔中循环流动,使得轴承的温度得到控制,可以理解,前后压盖上是液流槽和轴承冷却套中的通孔数量可以随着实际需要而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轴承冷却套的每组通孔中的4个通孔彼此连通成一个槽,这样可以加快循环冷却水的流动速度,能更快的带走轴承所散发的热量,以使得轴承的温度得到快速的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轴承冷却装置还包括防锈液流道,如图2所示,该防锈液流道由前压盖上的防锈液进口23,轴承冷却套上的防锈液通孔13及轴承后压盖上的防锈液出口36组成,防锈液通过后压盖上防锈液出口流入轴承及轴,防止轴承及轴上的零件锈蚀,同时也能起到部分冷却降温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冷却装置将轴承外套设有轴承冷却套和前压盖及后压盖,前压盖与后压盖上设置的液流槽与轴承冷战套上的通孔相互连通,在轴承外组成一个环绕于轴承的水循环密闭空腔,使得轴承的温度通过水的冷却得到控制,不需要定期更换冷却液,使得维护方便,同时也降低了设备的运行成本费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主轴冷却装置,包括套设于轴承外的轴承冷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冷却套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前压盖和后压盖;
所述前压盖为中间通孔的圆盘,所述圆盘靠近轴承冷却套的一面为前压紧面,所述前压紧面环向设置至少有两个中间隔断的液流槽分别为进液槽和出液槽,其中进液槽连通设置于前压盖上的进液孔,出液槽连通设置于前压盖上的出液孔;
所述轴承冷却套的筒壁环形设置至少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与所述前压盖的进液槽和出液槽连通;
所述后压盖为中间通孔的圆盘,所述圆盘靠近轴承冷却套的一面为后压紧面,所述后压紧面环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液流槽,所述液流槽与所述轴承冷却套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
所述主轴冷却装置还包括防锈液流道,所述防锈液流道由前压盖上的防锈液进口,轴承冷却套上的防锈液通孔及轴承后压盖上的防锈液出口组成,防锈液通过所述后压盖上防锈液出口流入轴承及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压盖的前压紧面设置有第一圆形凸台;
所述后压盖的后压紧面设置有第二圆形凸台;
所述第一圆形凸台和第二圆形凸台分别伸入轴承冷却套与轴承端面压紧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压盖分别设置有环绕液流槽内侧的第一密封槽和外侧的第二密封槽;
所述后压盖分别设置有环绕液流槽内侧的第三密封槽和外侧第四密封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前压盖上环向设置有5个彼此隔断的液流槽,所述轴承冷却套环向设置有4组通孔,每组通孔至少设置一个通孔,所述轴承后压盖上环向设置4个彼此隔断的液流槽,所述轴承冷却套的4组通孔分别连通前压盖的5个液流槽和后压盖的4个液流槽;
所述前压盖和后压盖上的液流槽错位配置,使得后压盖上每个液流槽都跨接前压盖上的两个相邻且隔断的液流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冷却套的每组通孔为4个,所述4个通孔彼此不连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冷却套的每组通孔为4个,所述4个通孔彼此连通成一个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压盖和后压盖上的密封槽设置截面为“O”型的密封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压盖和后压盖上设置有环向均布的螺孔,与轴承冷却套上的对应螺孔通过螺栓连接。
CN201510898298.7A 2015-12-08 2015-12-08 一种轴承冷却装置 Active CN1054226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98298.7A CN105422646B (zh) 2015-12-08 2015-12-08 一种轴承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98298.7A CN105422646B (zh) 2015-12-08 2015-12-08 一种轴承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2646A CN105422646A (zh) 2016-03-23
CN105422646B true CN105422646B (zh) 2018-09-28

Family

ID=55501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98298.7A Active CN105422646B (zh) 2015-12-08 2015-12-08 一种轴承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226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3233A (zh) * 2017-02-13 2017-05-31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却短轴及包含该短轴的破碎机
CN109129003A (zh) * 2018-09-20 2019-01-04 福鼎市金明摩托车附件有限公司 电机和电主轴冷却系统
CN109340266B (zh) * 2018-09-27 2020-10-02 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机测试台架的高速轴承箱
CN111843605B (zh) * 2020-07-20 2022-04-29 湖南中大创远数控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主轴冷却机构以及机床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3712A (ja) * 1996-06-28 1998-01-23 Toyo Electric Mfg Co Ltd 全閉型回転機
CN2545420Y (zh) * 2002-06-04 2003-04-16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滚珠螺杆的冷却装置
CN202560844U (zh) * 2012-04-20 2012-11-28 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球磨机主轴承衬
CN203202042U (zh) * 2012-08-15 2013-09-18 山东科瑞钢板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座压盖加水套
CN202901072U (zh) * 2012-09-07 2013-04-24 潮州市汇能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座式轴承的水内冷轴瓦
CN104500584B (zh) * 2014-11-25 2018-05-08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滚动轴承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2646A (zh) 201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2646B (zh) 一种轴承冷却装置
CN104105895B (zh) 滚动轴承设施
CN103299095A (zh) 带有用于一体化地冷却和/或加热的设备的装置以及用于一体化地加热或冷却的方法
KR101597425B1 (ko) 냉각된 회전자 샤프트를 갖는 전기 기계
CN1773146B (zh) 滚珠丝杠组装体的冷却装置
CN107605945B (zh) 油水冷却器及立式滑动轴承
CN104806574A (zh) 一种悬臂式离心泵的冷却液或加热液循环系统
CN106678186A (zh) 一种双向推力轴承
CN110735808A (zh) 一种脉动流强化冷却轴承座装置
CN102818033B (zh) 用于卧螺离心机罩壳与转鼓之间的迷宫式密封结构
CN102502196B (zh) 一种使用输送阀门装置输送高温液态炉渣的方法
CN105370896B (zh) 排料阀
CN104227495B (zh) 一种换热介质以及安装该换热介质的冷却装置
CN202708086U (zh) 用于卧螺离心机罩壳与转鼓之间的迷宫式密封结构
CN110293415A (zh) 一种电主轴管路布局系统
EP2859238B1 (en) Pump sealing device
CN106567854B (zh) 一种泵用轴承的润滑油冷却结构
CN213017714U (zh) 一种具有叶轮的机械密封
CN203035531U (zh) 一种高温介质泵热屏蔽装置
KR100938419B1 (ko) 수냉식 냉각 구조를 갖는 로터리 밸브
US7547207B2 (en) Cooling arrangement for centering device and spline shaft
CN211612940U (zh) 一种旋转轴冷却结构及砂磨机
CN106763238A (zh) 一种具有高效油冷轴承的水轮发电机
CN112815014A (zh) 轴承冷却结构及风力发电机
CN206647433U (zh) 一种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02

Address after: 2e017, 2 / F, building a, incubator, No. 300, Changjiang Road, Yantai Development Zone, Yantai District,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ANTAI KEHUI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042, 053, 515, Zhangshu street, Jiangdong District, Zhejiang, Ningbo (6-1)

Patentee before: NINGBO JIANGDONG FENGHUI JINRUI IO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6

Address after: 463400 South side of Chuangye Fourth Road, Pingyu County, Zhumadian City, Henan Province North side of Chuangye Fifth Road

Patentee after: Xintiandi Waterproof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64000, 2nd Floor, Building A, Incubator, No. 300 Changjiang Road, Yantai Development Zone, Yantai Area, China (Shandong) Pilot Free Trade Zone,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2E017

Patentee before: YANTAI KEHUI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