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7137A -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ip硬盘、ip盘网关及存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ip硬盘、ip盘网关及存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07137A
CN105407137A CN201510691025.5A CN201510691025A CN105407137A CN 105407137 A CN105407137 A CN 105407137A CN 201510691025 A CN201510691025 A CN 201510691025A CN 105407137 A CN105407137 A CN 1054071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disk
data
mark
data migration
fl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910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07137B (zh
Inventor
张雷
罗庆超
程华
罗治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9102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071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071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713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87918 priority patent/WO201706721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071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71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3Data redirection of data network str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upporting key management in a packet data network
    • H04L63/06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upporting key management in a packet data network for key distribution, e.g. centrally by trusted par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迁移方法、IP硬盘、IP盘网关及存储系统,涉及存储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传输数据时占用控制节点的计算资源与网络资源,加重控制节点的网络压力及计算压力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源IP硬盘获取所述源IP硬盘存储的数据以及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向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所述第一IP盘网关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所述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IP硬盘、IP盘网关及存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迁移方法、IP硬盘、IP盘网关及存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存储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IP)硬盘作为一种新兴的存储硬件形态,完全放弃了硬盘传统的接口与协议标准,采用更加简单通用的以太网接口来和服务器之间传递数据,满足了用户存储海量数据时的高速度、高节能性的要求。
目前,IP硬盘在使用过程中,在某些情况下(如数据迁移时)需要通过控制节点来控制两个IP硬盘之间的数据传输,例如,图1为现有存储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存储系统包含:至少两个IP硬盘(IP硬盘1,IP硬盘2)和控制节点,控制节点和IP硬盘之间通过网络连接,控制节点可以指示IP硬盘1向IP硬盘2迁移数据,数据从IP硬盘1流出后到达控制节点,由控制节点将数据传输到IP硬盘2。
然而,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这种数据传输的方式,因需要通过控制节点进行数据转发,大大占用了控制节点的计算资源与网络资源,加重了控制节点的网络压力及计算压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迁移方法、IP硬盘、IP盘网关及存储系统,以解决现有传输数据时占用控制节点的计算资源与网络资源,加重控制节点的网络压力及计算压力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迁移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存储系统中,所述存储系统包括源互联网协议IP硬盘、第一IP盘网关、以及目的IP硬盘,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源IP硬盘获取所述源IP硬盘存储的数据以及目的IP硬盘的标识;
获取所述源IP硬盘存储的数据以及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
源IP硬盘向第一IP盘网关发送所述数据以及目的IP硬盘的标识;
第一IP盘网关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所述数据。
如此,源IP硬盘在获取所述源IP硬盘存储的数据后,通过IP盘网关将数据传输至目的IP硬盘,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不需要控制节点的转发,避免了现有需要通过控制节点进行数据传输,导致的控制节点的计算压力和网络压力增大的问题。
进一步的,由于在实际应用中,由控制节点触发的数据迁移是安全,但由目的IP硬盘通过发送数据迁移请求消息触发的数据迁移,很可能导致非法访问,所以,为了避免目的IP硬盘的非法访问,本发明实施例中,源IP硬盘接收到的目的IP硬盘发送的数据迁移请求消息中还包括第一密钥信息,在源IP硬盘向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所述数据之前,源IP硬盘还需要确定所述第一密钥信息与所述源IP硬盘中保存的第二密钥信息一致。
如此,当源IP硬盘向目的IP硬盘发送数据之前,源IP硬盘还可以通过确定所述第一密钥信息与所述源IP硬盘中保存的第二密钥信息一致,来验证目的IP硬盘为合法硬盘,保证了数据迁移的安全性。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互联网协议IP硬盘,用于执行数据迁移过程中源IP硬盘所执行的步骤,所述IP硬盘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IP硬盘存储的数据以及目的IP硬盘的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数据以及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指示所述第一IP盘网关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所述数据。
其中,为了保证数据安全迁移,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IP硬盘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所述数据之前,确定所述第一密钥信息与所述IP硬盘中保存的第二密钥信息一致。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互联网协议IP盘网关,用于执行数据迁移过程中第一IP盘网关执行的步骤,所述IP盘网关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源IP硬盘发送的数据以及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目的IP硬盘的标识,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所述数据。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IP硬盘,用于执行数据迁移过程中目的IP硬盘所执行的步骤,所述IP硬盘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源IP硬盘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的数据;
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存储在所述目的IP硬盘上。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节点,用于执行数据迁移过程中控制节点所执行的步骤,可选的,控制节点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确定数据迁移任务触发时,接收迁移指令,所述迁移指令包括所述源IP硬盘的标识、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以及待迁移的数据的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在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数据迁移指令之后,向源IP硬盘发送数据迁移指令;其中,所述数据迁移指令包含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待迁移数据的标识,以使得所述源IP硬盘将读取到的数据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至所述目的IP硬盘;
或者,向目的IP硬盘发送读取指示,其中,所述读取指示包含所述源IP硬盘的标识、所述待迁移的数据的标识,以使得所述目的IP硬盘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向所述源IP硬盘发送数据迁移请求消息,并接收所述源IP硬盘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的数据。
此外,为了预先向目的IP硬盘和源IP硬盘配置密钥信息,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节点还可以包括:
分配单元,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读取指示时,为所述数据迁移任务分配所述数据迁移任务对应的标识,以及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配单元分配的数据迁移任务对应的标识,以及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生成密钥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密钥信息发送给所述目的IP硬盘、以及将所述密钥信息发送给所述源IP硬盘。
其中,上述所述第一密钥信息和第二密钥信息可以由控制节点预先配置给目的IP硬盘和源IP硬盘,且所述第一密钥信息和第二密钥信息可以包括: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或者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并且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以及所述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均是由所述控制节点分配的;或者安全校验值,所述安全校验值是所述控制节点根据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以及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通过SHA-256算法生成的。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系统,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IP硬盘、第三方面所述的IP盘网关、第四方面所述的IP盘、以及第五方面所述的控制节点。
由上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迁移方法、IP硬盘、IP盘网关、控制节点以及存储系统,源IP硬盘将数据通过IP盘网关发送至目的IP硬盘,使数据不再通过控制节点进行转发,解决了控制节点计算压力和网络压力增大的问题;同时,当源IP硬盘向目的IP硬盘发送数据之前,源IP硬盘还通过确定所述第一密钥信息与所述源IP硬盘中保存的第二密钥信息一致,来验证目的IP硬盘为合法硬盘,保证了数据迁移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存储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存储系统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P硬盘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P盘网关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节点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P硬盘10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P盘网关20的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P硬盘30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节点40的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另一”等指示的系统或元件为基于实施例描述的具备一定功能的系统或元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系统或元件必须有此命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在现有存储系统中增加IP盘网关,当IP硬盘间进行数据传输时,通过IP盘网关进行转发,使数据不再流经控制节点,以此减轻控制节点的计算压力和网络压力,例如,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系统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该存储系统包含:控制节点、至少两个IP硬盘(源IP硬盘,目的IP硬盘)、以及至少一个IP盘网关(第一IP盘网关、第二IP盘网关),在控制节点分别向源IP硬盘和目的IP硬盘发送指令后,由源IP硬盘将目的IP硬盘获取的数据经IP盘网关传输至目的IP硬盘。
其中,本发明所述的网络协议(InternetProtocol,IP)硬盘是集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内存、硬盘、网络通信为一体,是以对象为存储单位的存储单元,采用简单通用的IP以太网技术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传输,通常被称为提供IP协议接口的智能硬盘或以太网接口硬盘。
在图2中的源IP硬盘和目的IP硬盘可以具有相同的物理结构,二者是相对概念,根据数据迁移的方向而定,数据迁出的IP硬盘为源IP硬盘,数据迁入的IP硬盘为目的IP硬盘。例如,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IP硬盘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所述IP硬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101,处理器1102、存储器1103、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104,用于实现这些装置之间的连接和相互通信;
通信接口1101,用于与外部网元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处理器1102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为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singnal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
存储器110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硬盘(harddisk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drive,SSD);或者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并向处理器1102提供指令和数据。
通信总线11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3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具体的,当图3所示的IP硬盘为执行本发明提供的数据迁移过程中的源IP硬盘时,通信接口1101,具体用于获取IP硬盘存储的数据以及目的IP硬盘的标识,并向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所述通信接口1101获取到的数据以及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指示所述第一IP盘网关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所述数据。
处理器1102,具体用于在所述通信接口1101向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所述数据之前,确定所述第一密钥信息与所述IP硬盘中保存的第二密钥信息一致。
当图3所示的IP硬盘为执行本发明提供的数据迁移过程中的目的IP硬盘时,通信接口1101,具体用于通过第一IP盘网关向源IP硬盘发送数据迁移请求消息,以及接收所述源IP硬盘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的数据;其中,所述数据迁移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待迁移数据的标识以及密钥信息。
处理器1102,具体用于将所述数据存储在所述目的IP硬盘的存储器上。
本发明图2中所述的IP盘网关可以为能够转发数据任一设备(如路由器),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IP盘网关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所述IP盘网关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201,处理器1202、存储器1203、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204,用于实现这些装置之间的连接和相互通信;
通信接口1201,用于与外部网元之间进行数据迁移。
处理器1202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为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singnal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
存储器120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硬盘(harddisk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drive,SSD);或者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并向处理器1202提供指令和数据。
通信总线12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具体的,在执行本发明提供的数据迁移过程中,通信单元1201,用于接收所述源IP硬盘发送的数据以及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根据所述通信单元1201接收到的目的IP硬盘的标识,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所述数据。
本发明图3中所述的控制节点可以为一集中控制服务器,对存储系统中的设备进行集中控制;例如,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节点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所述控制节点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301,处理器1302、存储器1303、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304,用于实现这些装置之间的连接和相互通信;
通信接口1301,用于与外部网元之间进行数据迁移。
处理器1302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为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singnal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
存储器130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硬盘(harddisk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drive,SSD);或者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并向处理器1302提供指令和数据。
通信总线13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具体的,在执行本发明提供的数据迁移过程中,通信单元1301,用于确定数据迁移任务触发时,接收迁移指令;
并向源IP硬盘发送数据迁移指令;其中,所述数据迁移指令包含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待迁移数据的标识,以使得所述源IP硬盘将读取到的数据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至所述目的IP硬盘;
或者,向目的IP硬盘发送读取指示,其中,所述读取指示包含所述源IP硬盘的标识、所述待迁移的数据的标识,以使得所述目的IP硬盘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向所述源IP硬盘发送数据迁移请求消息,并接收所述源IP硬盘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的数据。
所述处理器1302,用于在所述通信单元1301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读取指示时,为所述数据迁移任务分配所述数据迁移任务对应的标识,以及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
以及,根据所述处理器1302分配的数据迁移任务对应的标识,以及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生成密钥信息;
所述通信单元1301,还用于将所述密钥信息发送给所述目的IP硬盘、以及将所述密钥信息发送给所述源IP硬盘。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密钥信息(包括:第一密钥信息和第二密钥信息)均可以包括: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或者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并且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以及所述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均是由所述控制节点分配的;或者安全校验值,所述安全校验值是所述控制节点根据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以及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通过SHA-256算法生成的。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数据迁移方法、IP硬盘、IP盘网关以及控制节点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迁移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存储系统中,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源IP硬盘获取所述源IP硬盘存储的数据以及目的IP硬盘的标识。
其中,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目的IP硬盘。
步骤102:源IP硬盘向第一IP盘网关发送所述数据以及目的IP硬盘的标识。
其中,所述第一IP盘网关为存储系统中能够转发源IP硬盘发送的数据的任一IP盘网关。
可选的,源IP硬盘可以调用接口函数,通过源IP硬盘与所述第一IP盘网关之间的接口向第一IP盘网关发送数据;其中,所述接口函数用于实现源IP硬盘向第一IP盘网关发送数据。
步骤103:第一IP盘网关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所述数据。
由于,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厂商生产的IP硬盘所支持的数据格式是不同的,二者之间不能互相识别对方的数据,因此,当第一IP盘网关具备与所述目的IP硬盘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将数据转发至目的IP硬盘时,第一IP盘网关需判断所述目的IP硬盘支持的数据格式与所述源IP硬盘支持的数据格式是否相同;
若相同,则直接通过所述接口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所述数据;
若不同,则先将所述数据的格式转换为所述目的IP硬盘支持的数据格式,再通过所述接口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转换后的数据。
此外,若所述第一IP盘网关不具备与所述目的IP硬盘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时,如图2虚线所示,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可以通过第二IP盘网关向目的IP硬盘发送数据,具体如下:
第一IP盘网关向第二IP盘网关发送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指示所述第二IP盘网关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所述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IP网关具备与所述目的IP硬盘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第一IP盘网关可以通过IP盘网关之间的通用接口向第二IP盘网关发送所述数据。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二IP盘网关仍不具备与所述目的IP硬盘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则将数据发送至第二IP盘网关后,可由第二IP盘网关发送至第三IP盘网关,由第三IP盘网关进行数据转发;依次类推,若第三IP盘网关也不具备与所述目的IP硬盘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则可将数据转发至下一个具备传输接口的IP盘网关。
如此,源IP硬盘在获取所述源IP硬盘存储的数据后,通过IP盘网关将数据传输至目的IP硬盘,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不需要控制节点的转发,避免了现有需要通过控制节点进行数据传输,导致的控制节点的计算压力和网络压力增大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IP硬盘间的数据迁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控制节点指示源IP硬盘向目的IP硬盘发送数据,另一种是控制节点指示目的IP硬盘向源IP硬盘获取数据,所以,根据这两种形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01-103所述的IP硬盘间的数据迁移过程,可以由控制节点直接向源IP硬盘发送迁移指示,也可以由目的IP硬盘向源IP硬盘发送迁移请求,即在步骤101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控制节点确定数据迁移任务触发时,接收迁移指令,所述迁移指令包括所述源IP硬盘的标识、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以及待迁移的数据的标识;
控制节点直接向所述源IP硬盘发送数据迁移指令;其中,所述数据迁移指令包含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待迁移数据的标识,以使得所述源IP硬盘将读取到的数据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至所述目的IP硬盘;
或者,控制节点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读取指示,由所述目的IP硬盘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向源IP硬盘发送数据迁移请求消息;其中,所述读取指示包含所述源IP硬盘的标识、所述待迁移的数据的标识;所述数据迁移请求消息可以包括: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待迁移数据的标识;所述数据迁移请求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源IP硬盘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数据。
其中,控制节点可以接收用户向控制节点触发的数据迁移指令。
进一步的,由于在实际应用中,由控制节点触发的数据迁移是安全,但由目的IP硬盘通过发送数据迁移请求消息触发的数据迁移,很可能导致非法访问,所以,为了避免目的IP硬盘的非法访问,本发明实施例中,源IP硬盘接收到的目的IP硬盘发送的数据迁移请求消息中还包括第一密钥信息;相应的,在所述向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所述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密钥信息与所述源IP硬盘中保存的第二密钥信息一致。
其中,所述第一密钥信息和第二密钥信息均可以包括: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或者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并且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以及所述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均是由所述控制节点分配的;
或者安全校验值,所述安全校验值是所述控制节点根据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以及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通过SHA-256算法生成的。
其中,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用于标识对所述数据待执行的动作;所述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可以为:执行所述数据迁移的起始时刻。需要说明的是,SHA-256算法的为现有加密算法,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源IP硬盘可以将第一密钥信息包含的内容与第二密钥信息包含的内容进行一一比对,若内容完全相同,则确定第一密钥信息与第二密钥信息一致,表示目的IP硬盘为合法访问;若内容不同,则确定第一密钥信息与第二密钥信息不一致,表示目的IP硬盘可能非法访问。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钥信息和所述第二密钥信息均可以由所述控制节点进行配置,并预先下发至目的IP硬盘和源IP硬盘,具体实现如下:
控制节点为所述数据迁移任务分配所述数据迁移任务对应的标识,以及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
控制节点根据所述数据迁移任务对应的标识,以及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生成密钥信息;
将所述密钥信息发送给所述目的IP硬盘;
将所述密钥信息发送给所述源IP硬盘。
由上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迁移方法,源IP硬盘将数据通过IP盘网关发送至目的IP硬盘,使数据不再通过控制节点进行转发,解决了控制节点计算压力和网络压力增大的问题;同时,当源IP硬盘向目的IP硬盘发送数据之前,源IP硬盘还通过确定所述第一密钥信息与所述源IP硬盘中保存的第二密钥信息一致,来验证目的IP硬盘为合法硬盘,保证了数据迁移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联网协议IP硬盘10的结构图,用于执行实施例一所述的源IP硬盘所执行的步骤,如图7所示,所述IP硬盘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101,用于获取IP硬盘存储的数据以及目的IP硬盘的标识。
其中,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目的IP硬盘。
发送单元102,用于向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所述获取单元101获取到的数据以及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指示所述第一IP盘网关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所述数据。
具体的,发送单元102可以调用接口函数,通过IP硬盘与所述第一IP盘网关之间的接口向第一IP盘网关发送数据;其中,所述接口函数用于实现IP硬盘向第一IP盘网关发送数据。
进一步的,由于IP硬盘间的数据迁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控制节点指示IP硬盘向目的IP硬盘发送数据,另一种是控制节点指示目的IP硬盘向IP硬盘获取数据,所以,根据这两种形式,如图7所示,所述IP硬盘还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103,用于在所述获取单元101获取所述IP硬盘存储的数据之前,接收控制节点发送的数据迁移指令;其中,所述数据迁移指令包含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待迁移数据的标识;
或者,接收所述目的IP硬盘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转发的数据迁移请求消息;其中,所述数据迁移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待迁移数据的标识;
所述获取单元101,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待迁移数据的标识对应的数据。
进一步的,由于在实际应用中,由控制节点触发的数据迁移是安全,但由目的IP硬盘通过发送数据迁移请求消息触发的数据迁移,很可能导致非法访问,所以,为了避免目的IP硬盘的非法访问,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单元103接收到的目的IP硬盘发送的数据迁移请求消息中还包括第一密钥信息;如图7所示,所述IP硬盘还可以包括:
确定单元104,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102向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所述数据之前,确定所述第一密钥信息与所述IP硬盘中保存的第二密钥信息一致。
其中,所述第一密钥信息和第二密钥信息均可以包括: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或者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并且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以及所述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均是由所述控制节点分配的;
或者安全校验值,所述安全校验值是所述控制节点根据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以及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通过SHA-256算法生成的。
其中,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用于标识对所述数据待执行的动作;所述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可以为:执行所述数据迁移的起始时刻。需要说明的是,SHA-256算法的为现有加密算法,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确定单元104,可以用于可以将第一密钥信息包含的内容与第二密钥信息包含的内容进行一一比对,若内容完全相同,则确定第一密钥信息与第二密钥信息一致,表示目的IP硬盘为合法访问;若内容不同,则确定第一密钥信息与第二密钥信息不一致,表示目的IP硬盘可能非法访问。
可选的,所述第一密码信息可以由控制节点下发给IP硬盘,具体如下:
所述接收单元103,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103接收所述目的IP硬盘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转发的数据迁移请求消息之前,接收所述控制节点发送的密钥信息分发消息,所述密钥信息分发消息包含所述第二密钥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二所述的接收单元103、发送单元102可以集成在一起构成图3所示的IP硬盘中的通信接口1101,由通信接口单元1101执行以上接收单元103、发送单元102的功能。确定单元104可以为图3所示的IP硬盘中的处理器1102,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图3所示的IP硬盘的存储器中,由IP硬盘的处理器1102调用并执行以上确定单元104的功能。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IP硬盘,将IP硬盘内的数据通过IP盘网关发送至目的IP硬盘,在数据迁移过程中,不再使数据通过控制节点进行转发,避免了数据通过控制节点转发时,导致的控制节点网络压力和计算压力大的问题。
实施例三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互联网协议IP盘网关20的结构图,用于执行实施例一所述的第一IP盘网关所执行的步骤,如图8所示,所述IP盘网关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201,用于接收所述源IP硬盘发送的数据以及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
发送单元202,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201接收到的目的IP硬盘的标识,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所述数据。
由于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厂商生产的IP硬盘所支持的数据格式是不同的,二者之间不能互相识别对方的数据,所以,当所述IP盘网关具备与所述目的IP硬盘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时,所述发送单元202,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目的IP硬盘支持的数据格式与所述源IP硬盘支持的数据格式是否相同;
若相同,则通过所述接口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所述数据;
若不同,则将所述数据的格式转换为所述目的IP硬盘支持的数据格式,并通过所述接口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转换后的数据。
当所述IP盘网关不具备与所述目的IP硬盘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时,所述发送单元202,具体用于:
向第二IP盘网关发送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指示所述第二IP盘网关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所述数据;其中,所述第二IP网关具备与所述目的IP硬盘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三中的接收单元201、发送单元202可以集成在一起的构成图4所示的IP盘网关中的通信接口1201,由通信接口1201执行以上接收单元201、发送单元202的功能。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IP盘网关,将接收到的源IP硬盘发送的数据转发至目的IP硬盘,避免了IP硬盘间进行数据迁移时,数据需经过控制节点转发导致的控制节点的计算压力和网络压力较大的问题。
实施例四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P硬盘30的结构图,用于执行实施例一所述的目的IP硬盘所执行的步骤,如图9所示,所述IP硬盘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301,用于接收所述源IP硬盘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的数据。
存储单元302,用于将所述数据存储在所述目的IP硬盘上。
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所述IP硬盘还可以包括:
发送单元303,用于在接收单元301接收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的数据之前,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向所述源IP硬盘发送数据迁移请求消息,其中,所述数据迁移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待迁移数据的标识;以使得所述源IP硬盘获取所述待迁移数据的标识对应的数据后,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
进一步的,为了验证IP硬盘的合法性,所述数据迁移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一密钥信息;所述接收单元301,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源IP硬盘在确定所述第一密钥信息与所述源IP硬盘保存的密钥信息一致后,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一密钥信息可以由控制节点发送给所述IP硬盘,具体如下:
所述接收单元301,还可以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303向所述源IP硬盘发送数据迁移请求消息之前,接收所述控制节点发送的读取指示,其中,所述读取指示包含:第一密钥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密钥信息包括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或者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并且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以及所述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均是由所述控制节点分配的;
或者,所述第一密钥信息包括安全校验值,所述安全校验值是所述控制节点根据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以及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通过SHA-256算法生成的。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四中的接收单元301、发送单元303可以集成在一起构成图3所示的IP硬盘中的通信接口1101,由通信接口1101执行以上接收单元301、发送单元303的功能。存储单元302可以为图3所示的IP硬盘中的处理器1102,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IP硬盘的存储器1103中,由IP硬盘的处理器1102调用并执行以上存储单元302的功能。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IP硬盘,接收通过IP盘网关转发的数据,使数据迁移过程中的数据不再经过控制节点进行转发,解决了控制节点计算压力和网络压力较大的问题;同时,IP硬盘向源IP硬盘发送密钥信息,以验证IP硬盘的合法性,保证了数据迁移的安全性。
实施例五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节点40的结构图,用于执行实施例一所述的控制节点所执行的步骤,如图10所示,所述控制节点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401,用于确定数据迁移任务触发时,接收迁移指令,所述迁移指令包括所述源IP硬盘的标识、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以及待迁移的数据的标识。
发送单元402,用于在接收单元401接收到所述数据迁移指令之后,向源IP硬盘发送数据迁移指令;其中,所述数据迁移指令包含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待迁移数据的标识,以使得所述源IP硬盘将读取到的数据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至所述目的IP硬盘;
或者,向目的IP硬盘发送读取指示,其中,所述读取指示包含所述源IP硬盘的标识、所述待迁移的数据的标识,以使得所述目的IP硬盘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向所述源IP硬盘发送数据迁移请求消息,并接收所述源IP硬盘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的数据。
进一步的,为了IP硬盘间数据迁移的安全性,如图10所示,所述控制节点,还可以包括:
分配单元403,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402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读取指示时,为所述数据迁移任务分配所述数据迁移任务对应的标识,以及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
生成单元404,用于根据所述分配单元403分配的数据迁移任务对应的标识,以及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生成密钥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402,还用于将所述密钥信息发送给所述目的IP硬盘、以及将所述密钥信息发送给所述源IP硬盘。
其中,所述密钥信息可以包括安全校验值,所述生成单元404,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迁移任务对应的标识以及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通过SHA-256算法生成所述安全校验值。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五中的接收单元401、发送单元402可以集成在一起构成图5所示的控制节点中的通信接口1301,由通信接口1301执行以上接收单元401、发送单元402的功能。分配单元403、生成单元404可以为图5所示的控制节点中的处理器1302,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控制节点的存储器1303中,由控制节点的处理器1302调用并执行以上分配单元、生成单元的功能。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节点,在确定数据迁移任务触发时,接收迁移指令后,向源IP硬盘和目的IP硬盘发送响应的指令消息,以使得源IP硬盘和目的IP硬盘通过IP盘网关进行数据迁移,避免数据迁移过程中数据需要经过控制节点,导致的控制节点网络压力和计算压力增大的问题;同时,控制节点分别向源IP硬盘和目的IP硬盘分别下发密钥信息,以保证数据迁移的安全性。
实施例六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1所示,所述存储系统可以包括:IP硬盘10、IP盘网关20、IP硬盘30、控制节点40。
其中,IP硬盘10与实施例二所述的IP硬盘功能相同,IP盘网关20与实施例三所述的IP盘网关功能相同,IP硬盘30与实施例四所述的IP硬盘功能相同,控制节点40与实施例五所述的IP硬盘功能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由上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存储系统,源IP硬盘将数据通过IP盘网关发送至目的IP硬盘,使数据不再通过控制节点进行转发,解决了控制节点计算压力和网络压力增大的问题;同时,当源IP硬盘向目的IP硬盘发送数据之前,源IP硬盘还通过确定所述第一密钥信息与所述源IP硬盘中保存的第二密钥信息一致,来验证目的IP硬盘为合法硬盘,保证了数据迁移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8)

1.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存储系统中,所述存储系统包括源互联网协议IP硬盘、第一IP盘网关、以及目的IP硬盘,所述方法由所述源IP硬盘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源IP硬盘存储的数据以及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
向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指示所述第一IP盘网关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所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系统还包括控制节点,在所述获取所述源IP硬盘存储的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控制节点发送的数据迁移指令;其中,所述数据迁移指令包含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待迁移数据的标识;
所述获取所述源IP硬盘存储的数据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待迁移数据的标识对应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所述源IP硬盘存储的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目的IP硬盘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转发的数据迁移请求消息;其中,所述数据迁移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待迁移数据的标识;
所述获取所述源IP硬盘存储的数据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待迁移数据的标识对应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迁移请求消息还包括第一密钥信息;在所述向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所述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密钥信息与所述源IP硬盘中保存的第二密钥信息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系统还包括控制节点,在所述接收所述目的IP硬盘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转发的数据迁移请求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控制节点发送的密钥信息分发消息,所述密钥信息分发消息包含所述第二密钥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钥信息包括:所述数据待迁移到的目的IP硬盘的标识、所述数据的标识、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以及或者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并且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以及所述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均是由所述控制节点分配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钥信息包括安全校验值,所述安全校验值是所述控制节点根据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以及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通过SHA-256算法生成的。
8.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存储系统中,所述存储系统包括源互联网协议IP硬盘、第一IP盘网关、以及目的IP硬盘,所述方法由所述第一IP盘网关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源IP硬盘发送的数据以及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
根据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所述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IP盘网关具备与所述目的IP硬盘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所述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所述数据包括:
判断所述目的IP硬盘支持的数据格式与所述源IP硬盘支持的数据格式是否相同;
若相同,则通过所述接口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所述数据;
若不同,则将所述数据的格式转换为所述目的IP硬盘支持的数据格式,并通过所述接口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转换后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IP盘网关不具备与所述目的IP硬盘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所述存储系统还包括第二IP盘网关;所述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所述数据具体包括:
向所述第二IP盘网关发送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指示所述第二IP盘网关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所述数据;其中,所述第二IP网关具备与所述目的IP硬盘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
11.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存储系统中,所述存储系统包括源互联网协议IP硬盘、第一IP盘网关、以及目的IP硬盘,所述方法由所述目的IP硬盘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源IP硬盘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的数据;
将所述数据存储在所述目的IP硬盘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的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向所述源IP硬盘发送数据迁移请求消息,其中,所述数据迁移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待迁移数据的标识;以使得所述源IP硬盘获取所述待迁移数据的标识对应的数据后,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迁移请求消息还包括第一密钥信息;所述接收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的数据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源IP硬盘在确定所述第一密钥信息与所述源IP硬盘保存的第二密钥信息一致后,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的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所述存储系统还包括控制节点,在向所述源IP硬盘发送数据迁移请求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控制节点发送的读取指示,其中,所述读取指示包含:第一密钥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钥信息包括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或者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并且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以及所述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均是由所述控制节点分配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钥信息包括安全校验值,所述安全校验值是所述控制节点根据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以及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通过SHA-256算法生成的。
17.一种控制IP硬盘之间数据迁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存储系统中,所述存储系统包括控制节点、源IP硬盘、第一IP盘网关和目的IP硬盘,所述方法由所述控制节点执行,包括:
确定数据迁移任务触发时,接收迁移指令,所述迁移指令包括所述源IP硬盘的标识、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以及待迁移的数据的标识;
在接收所述数据迁移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源IP硬盘发送数据迁移指令;其中,所述数据迁移指令包含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待迁移数据的标识,以使得所述源IP硬盘将读取到的数据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至所述目的IP硬盘;
或者,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读取指示,其中,所述读取指示包含所述源IP硬盘的标识、所述待迁移的数据的标识,以使得所述目的IP硬盘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向所述源IP硬盘发送数据迁移请求消息,并接收所述源IP硬盘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的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读取指示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所述数据迁移任务分配所述数据迁移任务对应的标识,以及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数据迁移任务对应的标识,以及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生成密钥信息;
将所述密钥信息发送给所述目的IP硬盘;
将所述密钥信息发送给所述源IP硬盘。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钥信息包括安全校验值,所述根据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以及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生成密钥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迁移任务对应的标识以及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通过SHA-256算法生成所述安全校验值。
20.一种互联网协议IP硬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IP硬盘存储的数据以及目的IP硬盘的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数据以及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指示所述第一IP盘网关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所述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IP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IP硬盘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IP硬盘存储的数据之前,接收控制节点发送的数据迁移指令;其中,所述数据迁移指令包含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待迁移数据的标识;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待迁移数据的标识对应的数据。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IP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IP硬盘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IP硬盘存储的数据之前,接收所述目的IP硬盘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转发的数据迁移请求消息;其中,所述数据迁移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待迁移数据的标识;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待迁移数据的标识对应的数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IP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迁移请求消息还包括第一密钥信息;所述IP硬盘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所述数据之前,确定所述第一密钥信息与所述IP硬盘中保存的第二密钥信息一致。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IP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目的IP硬盘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转发的数据迁移请求消息之前,接收所述控制节点发送的密钥信息分发消息,所述密钥信息分发消息包含所述第二密钥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IP硬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钥信息包括:所述数据待迁移到的目的IP硬盘的标识、所述数据的标识、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以及或者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并且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以及所述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均是由所述控制节点分配的。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IP硬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钥信息包括安全校验值,所述安全校验值是所述控制节点根据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以及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通过SHA-256算法生成的。
27.一种互联网协议IP盘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源IP硬盘发送的数据以及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目的IP硬盘的标识,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所述数据。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IP盘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IP盘网关具备与所述目的IP硬盘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目的IP硬盘支持的数据格式与所述源IP硬盘支持的数据格式是否相同;
若相同,则通过所述接口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所述数据;
若不同,则将所述数据的格式转换为所述目的IP硬盘支持的数据格式,并通过所述接口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转换后的数据。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IP盘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IP盘网关不具备与所述目的IP硬盘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向第二IP盘网关发送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指示所述第二IP盘网关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所述数据;其中,所述第二IP网关具备与所述目的IP硬盘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
30.一种IP硬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源IP硬盘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的数据;
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存储在所述目的IP硬盘上。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IP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IP硬盘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在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的数据之前,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向所述源IP硬盘发送数据迁移请求消息,其中,所述数据迁移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待迁移数据的标识;以使得所述源IP硬盘获取所述待迁移数据的标识对应的数据后,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IP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迁移请求消息还包括第一密钥信息;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源IP硬盘在确定所述第一密钥信息与所述源IP硬盘保存的密钥信息一致后,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的数据。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IP硬盘,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源IP硬盘发送数据迁移请求消息之前,接收所述控制节点发送的读取指示,其中,所述读取指示包含:第一密钥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IP硬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钥信息包括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或者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并且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以及所述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均是由所述控制节点分配的。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IP硬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钥信息包括安全校验值,所述安全校验值是所述控制节点根据数据迁移任务的标识以及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通过SHA-256算法生成的。
36.一种控制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确定数据迁移任务触发时,接收迁移指令,所述迁移指令包括所述源IP硬盘的标识、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以及待迁移的数据的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在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数据迁移指令之后,向源IP硬盘发送数据迁移指令;其中,所述数据迁移指令包含所述目的IP硬盘的标识、待迁移数据的标识,以使得所述源IP硬盘将读取到的数据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至所述目的IP硬盘;
或者,向目的IP硬盘发送读取指示,其中,所述读取指示包含所述源IP硬盘的标识、所述待迁移的数据的标识,以使得所述目的IP硬盘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向所述源IP硬盘发送数据迁移请求消息,并接收所述源IP硬盘通过所述第一IP盘网关发送的数据。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控制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节点,还包括:
分配单元,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目的IP硬盘发送读取指示时,为所述数据迁移任务分配所述数据迁移任务对应的标识,以及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配单元分配的数据迁移任务对应的标识,以及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生成密钥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密钥信息发送给所述目的IP硬盘、以及将所述密钥信息发送给所述源IP硬盘。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控制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钥信息包括安全校验值,所述生成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数据迁移任务对应的标识以及执行所述数据迁移任务的时间信息,通过SHA-256算法生成所述安全校验值。
CN201510691025.5A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ip硬盘、ip盘网关及存储系统 Active CN1054071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91025.5A CN105407137B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ip硬盘、ip盘网关及存储系统
PCT/CN2016/087918 WO2017067212A1 (zh) 2015-10-22 2016-06-30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ip硬盘、ip盘网关及存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91025.5A CN105407137B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ip硬盘、ip盘网关及存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7137A true CN105407137A (zh) 2016-03-16
CN105407137B CN105407137B (zh) 2019-07-23

Family

ID=55472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91025.5A Active CN105407137B (zh) 2015-10-22 2015-10-22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ip硬盘、ip盘网关及存储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07137B (zh)
WO (1) WO201706721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67212A1 (zh) * 2015-10-22 2017-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ip硬盘、ip盘网关及存储系统
CN109933287A (zh) * 2019-03-05 2019-06-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数据迁移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66784B2 (en) * 2001-11-27 2008-04-29 Hitachi,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d using a VLAN-aware storage device
CN101442548A (zh) * 2008-12-17 2009-05-27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硬盘的操作方法和固态硬盘
CN103995745A (zh) * 2014-05-22 2014-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硬盘任务执行方法以及ip硬盘
CN104077239A (zh) * 2014-06-24 2014-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硬盘与存储系统,及其数据操作方法
CN104243265A (zh) * 2014-09-05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机迁移的网关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5268A (zh) * 2011-07-14 2011-10-12 北京飞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迁移文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WO2014186940A1 (zh) * 2013-05-20 2014-1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04021049B (zh) * 2014-05-16 2017-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布式存储系统中数据统一的方法和以太接口硬盘
CN105407137B (zh) * 2015-10-22 2019-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ip硬盘、ip盘网关及存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66784B2 (en) * 2001-11-27 2008-04-29 Hitachi,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d using a VLAN-aware storage device
CN101442548A (zh) * 2008-12-17 2009-05-27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硬盘的操作方法和固态硬盘
CN103995745A (zh) * 2014-05-22 2014-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p硬盘任务执行方法以及ip硬盘
CN104077239A (zh) * 2014-06-24 2014-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硬盘与存储系统,及其数据操作方法
CN104243265A (zh) * 2014-09-05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机迁移的网关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67212A1 (zh) * 2015-10-22 2017-04-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ip硬盘、ip盘网关及存储系统
CN109933287A (zh) * 2019-03-05 2019-06-2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数据迁移方法、装置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7137B (zh) 2019-07-23
WO2017067212A1 (zh) 2017-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50486B2 (en) Device state management
US20180367539A1 (en) Method for Accessing Network by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0075422B2 (en) Devic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WO2020052605A1 (zh) 一种网络切片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US20200374127A1 (en) Blockchain-powered cloud management system
CN108401492B (zh) 一种基于混合资源的路由选路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0061914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JP2017529793A5 (zh)
CN107395632B (zh) SYN Flood防护方法、装置、清洗设备及介质
CN110661702B (zh) 一种链路备份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992261B (zh) 用于预测移动设备在无线网络内的漫游模式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5474602A (zh) 软件定义网络中识别攻击流的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108200218B (zh)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533973B (zh) 分发业务消息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EP3844916A1 (en) Path management for segment routing based mobile user-plane using seamless bfd
US2017030306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reating subscription resource
WO2018113731A1 (zh) 降低dns劫持风险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91110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系统、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05450540A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及dhcp服务器
CN110086839B (zh) 一种远端设备的动态接入方法及装置
WO2017048698A1 (en) Efficient hardware trust verification in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s that comprise network interface cards,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and data memory buffers
CN105407137A (zh)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ip硬盘、ip盘网关及存储系统
CN110024329A (zh) 业务功能链和覆盖传输环路预防
CN108156247B (zh)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US11606366B2 (en) Using CRC for sender authentication in a serial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