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6474A -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06474A
CN105406474A CN201511010021.2A CN201511010021A CN105406474A CN 105406474 A CN105406474 A CN 105406474A CN 201511010021 A CN201511010021 A CN 201511010021A CN 105406474 A CN105406474 A CN 1054064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network equipment
load
curve
power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100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06474B (zh
Inventor
黄华茂
李凤珍
胡群勇
黄群古
江浩侠
廖美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ower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Zhong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ower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Zhong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ower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1002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064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06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64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064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64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方法及其系统,所述方法通过设定时间内配电网设备的负荷曲线、净负荷曲线以及所述配电网设备供电区域内所接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曲线,分别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常规负载率、常规容量因子、备用负载率以及备用容量因子,计算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负载率和综合容量因子,根据所述综合负载率以及综合容量因子检测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本发明针对传统的检测方法在分布式电源发电时,配电网设备作为分布式电源备用的功能不能得到体现的问题,通过备用负载率和备用容量因子,量化计算这一备用功能,从而提高检测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的精确度。

Description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系统领域,特别是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含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络中,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会影响配电网设备所带负荷的负荷特性,进而影响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
设备利用率反映设备利用水平,是电网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评估一个供电企业管理水平时,设备利用率是一个重要指标。负载率和容量因子常用于评价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目前,多采用下送功率、下送电量来计算负载率与容量因子,由于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时,影响配电网设备的负载率和容量因子,从而影响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的评价。
从配电网规划的角度,电力企业会对分布式电源的接入考虑一定的备用容量。在配电网运行期间,相关部门对配电网设备利用率进行评估时,因配电网承担分布式电源备用,按常规方法不能正确评估设备利用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方法及其系统,能够提高检测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的精确度。
本发明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方法,技术方案如下,包括:
获取设定时间内配电网设备的额定容量和负荷功率、以及所述配电网设备供电区域内所接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参数;
根据所述负荷功率得到配电网设备的负荷曲线、根据所述出力参数得到分布式电源的出力曲线,根据所述负荷曲线以及出力曲线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净负荷曲线;
根据所述额定容量、负荷曲线以及净负荷曲线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常规负载率以及常规容量因子,根据所述额定容量、负荷曲线以及出力曲线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备用负载率以及备用容量因子;
根据所述常规负载率以及备用负载率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负载率,以及根据所述常规容量因子以及备用容量因子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容量因子;
根据所述综合负载率以及综合容量因子检测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
本发明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系统,技术方案如下,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设定时间内配电网设备的额定容量和负荷功率、以及所述配电网设备供电区域内所接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参数;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负荷功率得到配电网设备的负荷曲线、根据所述出力参数得到分布式电源的出力曲线,根据所述负荷曲线以及出力曲线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净负荷曲线;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额定容量、负荷曲线以及净负荷曲线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常规负载率以及常规容量因子,根据所述额定容量、负荷曲线以及出力曲线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备用负载率以及备用容量因子;根据所述常规负载率以及备用负载率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负载率,以及根据所述常规容量因子以及备用容量因子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容量因子;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综合负载率以及综合容量因子检测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
本发明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方法及其系统,通过设定时间内配电网设备的负荷曲线、净负荷曲线以及所述配电网设备供电区域内所接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曲线,分别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常规负载率、常规容量因子、备用负载率以及备用容量因子,计算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负载率和综合容量因子,根据所述综合负载率以及综合容量因子检测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本发明针对传统的检测方法在分布式电源发电时,配电网设备作为分布式电源备用的功能不能得到体现的问题,通过备用负载率和备用容量因子,量化计算了这一备用功能,从而提高检测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10KV配变所带负荷曲线、分布式电源的出力曲线和净负荷曲线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中一个实施例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步骤S101至S105:
S101,获取设定时间内配电网设备的额定容量和负荷功率、以及所述配电网设备供电区域内所接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参数。
其中,所述配电网设备为线路和/或变压器。获取设定时间内线路或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和负荷功率、以及所述线路或变压器供电区域内所接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参数,从而为后续的线路或变压器的利用率检测提供原始数据。
S102,根据所述负荷功率得到配电网设备的负荷曲线、根据所述出力参数得到分布式电源的出力曲线,根据所述负荷曲线以及出力曲线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净负荷曲线。
进一步地,将所述负荷曲线与所述出力曲线作减法运算,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净负荷曲线。通过所述净负荷曲线能方便快捷计算设定时间内的配电网设备变送电量,从而提高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的检测效率。
S103,根据所述额定容量、负荷曲线以及净负荷曲线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常规负载率以及常规容量因子,根据所述额定容量、负荷曲线以及出力曲线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备用负载率以及备用容量因子。通过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的备用负载率以及备用容量因子,进一步提高检测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的精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额定容量、负荷曲线以及净负荷曲线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常规负载率以及常规容量因子,包括:根据所述负荷曲线以及净负荷曲线,得到配电网供电区域内负荷最大时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出力、以及在所述设定时间内所述配电网设备的总发电量;根据所述额定容量、配电网设备的出力以及配电网设备的总发电量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常规负载率以及常规容量因子,分别为:
η c o m m o n = P S - s y s t e m S N · cosφ c , K c o m m o n = Q S - s y s t e m - T S N · T
其中,ηcommon为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常规负载率,PS-system为配电网供电区域内负荷最大时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出力,SN为所述配电网设备的额定容量,cosφc为预设的所述配电网设备所带负荷的功率因素,Kcommon为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常规容量因子,QS-system-T为时间T内所述配电网设备的总发电量,T为所述设定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额定容量、负荷曲线以及出力曲线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备用负载率以及备用容量因子,包括:根据所述负荷曲线以及出力曲线,得到配电网供电区域内负荷最大时所述分布式电源的出力、以及在所述设定时间内所述分布式电源的总发电量;根据所述额定容量、分布式电源的出力以及分布式电源的总发电量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备用负载率以及备用容量因子,分别为:
η r e s e r v e = P D G - l o a d S N · cosφ r , K r e v e r v e = Q D G - T S N · T
其中,ηreserve为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备用负载率,PDG-load为配电网供电区域内负荷最大时所述分布式电源的出力,SN为所述配电网设备的额定容量,cosφr为预设的所述分布式电源发电的功率因数,Kreverve为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备用容量因子,QDG-T为时间T内所述分布式电源的总发电量,T为所述设定时间。
S104,根据所述常规负载率以及备用负载率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负载率,以及根据所述常规容量因子以及备用容量因子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容量因子。
针对传统的检测方法在分布式电源发电时,配电网设备作为分布式电源备用的功能不能得到体现的问题,通过备用负载率和备用容量因子,从而提高检测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的精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常规负载率以及备用负载率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负载率,以及根据所述常规容量因子以及备用容量因子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容量因子,包括:将所述常规负载率与备用负载率作加法运算,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负载率,以及将所述常规容量因子与备用容量因子作加法运算,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容量因子。
S105,根据所述综合负载率以及综合容量因子检测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方法还包括:计算分布式电源接入前,根据所述负荷曲线以及净负荷曲线,得到配电网供电区域内负荷最大时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出力、以及在所述设定时间内所述配电网设备的总发电量;根据所述额定容量、配电网设备的出力以及配电网设备的总发电量得到计算分布式电源接入前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初始负载率以及初始容量因子,分别为:
η c o m m o n - 1 = P s y s t e m S N · cosφ c 1 , K c o m m o n - 1 = Q s y s t e m - T S N · T ,
其中,ηcommon-1为分布式电源接入前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初始负载率,Psystem为分布式电源接入前配电网供电区域内负荷最大时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出力,SN为所述配电网设备的额定容量,cosφc1为预设的所述配电网设备所带负荷的功率因素,Kcommon-1为分布式电源接入前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初始容量因子,Qsystem-T为分布式电源接入前时间T内所述配电网设备的总发电量,T为所述设定时间。
将所述常规负载率以及常规容量因子、综合负载率以及综合容量因子分别与所述初始负载率以及初始容量因子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得到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的精确度。
本实施例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方法,通过设定时间内配电网设备的负荷曲线、净负荷曲线以及所述配电网设备供电区域内所接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曲线,分别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常规负载率、常规容量因子、备用负载率以及备用容量因子,计算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负载率和综合容量因子,根据所述综合负载率以及综合容量因子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本实施例针对传统的检测方法在分布式电源发电时,配电网设备作为分布式电源备用的功能不能得到体现的问题,通过备用负载率和备用容量因子,量化计算了这一备用功能,从而提高检测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的精确度。
以下提供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方法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以10KV配变为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2的10KV配变所带负荷曲线、分布式电源的出力曲线和净负荷曲线示意图:
获取12个月内10KV配变的额定容量SN为8MVA、负荷功率以及所选10KV配变供电区域内所接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参数,利用10KV配变的负荷功率得到线路负荷曲线,利用所选10KV配变供电区域内所接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参数得到分布式电源的出力曲线,利用10KV配变的负荷曲线和分布式电源的出力曲线作减法运算得到净负荷曲线,为了简化计算,10KV配变所带负荷和分布式电源出力的功率因数均取值为1。
分布式电源接入后,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10KV配变的常规负载率以及常规容量因子:
η c o m m o n = P S - s y s t e m S N · cosφ c , K c o m m o n = Q S - s y s t e m - T S N · T ,
其中,ηcommon为所述10KV配变的常规负载率,PS-system为配电网供电区域区域内负荷最大时所述10KV配变的出力,SN为所述10KV配变的额定容量,cosφc为预设的所述10KV配变所带负荷的功率因素,Kcommon为所述10KV配变的常规容量因子,QS-system-T为时间T内所述10KV配变的总发电量,T为所述设定时间。由图2的负荷曲线以及净负荷曲线可知,10KV配变供电区域内负荷功率最大时为2月份,所述10KV配变供电区域内在2月份的出力PS-system为3.5MW,12个月内所述10KV配变的总发电量QS-system-T为24.55MWh,计算得到所述10KV配变的常规负载率ηcommon为43.75%以及常规容量因子Kcommon为25.57%。而分布式电源接入前,计算得到所述10KV配变的常规负载率ηcommon-1和常规容量因子Kcommon-1分别为:ηcommon-1=50.00%,Kcommon-1=32.55%。可见,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配电网设备的常规负载率和常规容量因子均会不同程度地减小。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10KV配变的备用负载率以及备用容量因子:
η r e s e r v e = P D G - l o a d S N · cosφ r , K r e v e r v e = Q D G - T S N · T ,
其中,ηreserve为所述10KV配变的备用负载率,PDG-load为配电网供电区域内负荷最大时所述分布式电源的出力,SN为所述10KV配变的额定容量,cosφr为预设的所述分布式电源发电的功率因数,Kreverve为所述10KV配变的备用容量因子,QDG-T为时间T内所述分布式电源的总发电量,T为所述设定时间。由图2的负荷曲线以及出力曲线可知,10KV配变供电区域内负荷功率最大时为2月份,所述10KV配变供电区域内所接的分布式电源在2月份的出力PDG-load为0.5MW,12个月内所述分布式电源的总发电量QDG-T为6.7MWh,计算得到所述10KV配变的备用负载率ηreserve为6.25%以及备用容量因子Kreverve为6.98%。
将所述常规负载率与备用负载率作加法运算,得到所述10KV配变的综合负载率η为50.00%,以及将所述常规容量因子与备用容量因子作加法运算,得到所述10KV配变的综合容量因子K为32.55%。
由上述较佳实施方式可知,通过12个月内10KV配变的负荷曲线、净负荷曲线以及所述10KV配变供电区域内所接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曲线,分别得到所述10KV配变的常规负载率、常规容量因子、备用负载率以及备用容量因子,计算得到所述10KV配变的综合负载率和综合容量因子,根据所述综合负载率以及综合容量因子得到所述10KV配变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检测10KV配变利用率的精确度。
本发明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采集模块301、处理模块302、处理模块303以及检测模块304。
所述采集模块301,用于获取设定时间内配电网设备的额定容量和负荷功率、以及所述配电网设备供电区域内所接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302,用于根据所述负荷功率得到配电网设备的负荷曲线、根据所述出力参数得到分布式电源的出力曲线,根据所述负荷曲线以及出力曲线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净负荷曲线。
所述计算模块303,用于根据所述额定容量、负荷曲线以及净负荷曲线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常规负载率以及常规容量因子,根据所述额定容量、负荷曲线以及出力曲线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备用负载率以及备用容量因子;根据所述常规负载率以及备用负载率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负载率,以及根据所述常规容量因子以及备用容量因子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容量因子。针对传统的检测方法在分布式电源发电时,配电网设备作为分布式电源备用的功能不能得到体现的问题,通过备用负载率和备用容量因子,从而提高检测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的精确度。
所述检测模块304,用于根据所述综合负载率以及综合容量因子检测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
本实施例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系统,通过设定时间内配电网设备的负荷曲线、净负荷曲线以及所述配电网设备供电区域内所接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曲线,分别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常规负载率、常规容量因子、备用负载率以及备用容量因子,计算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负载率和综合容量因子,根据所述综合负载率以及综合容量因子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本实施例针对传统的检测方法在分布式电源发电时,配电网设备作为分布式电源备用的功能不能得到体现的问题,通过备用负载率和备用容量因子,量化计算这一备用功能,从而提高检测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的精确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302包括处理子模块,用于将所述负荷曲线与所述出力曲线作减法运算,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净负荷曲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模块303包括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负荷曲线以及净负荷曲线,得到配电网供电区域内负荷最大时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出力、以及在所述设定时间内所述配电网设备的总发电量;根据所述额定容量、配电网设备的出力以及配电网设备的总发电量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常规负载率以及常规容量因子,分别为:
η c o m m o n = P S - s y s t e m S N · cosφ c , K c o m m o n = Q S - s y s t e m - T S N · T ,
其中,ηcommon为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常规负载率,PS-system为配电网供电区域内负荷最大时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出力,SN为所述配电网设备的额定容量,cosφc为预设的所述配电网设备所带负荷的功率因素,Kcommon为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常规容量因子,QS-system-T为时间T内所述配电网设备的总发电量,T为所述设定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模块303包括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负荷曲线以及出力曲线,得到配电网供电区域内负荷最大时所述分布式电源的出力、以及在所述设定时间内所述分布式电源的总发电量;根据所述额定容量、分布式电源的出力以及分布式电源的总发电量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备用负载率以及备用容量因子,分别为:
η r e s e r v e = P D G - l o a d S N · cosφ r , K r e v e r v e = Q D G - T S N · T ,
其中,ηreserve为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备用负载率,PDG-load为配电网供电区域内负荷最大时所述分布式电源的出力,SN为所述配电网设备的额定容量,cosφr为预设的所述分布式电源发电的功率因数,Kreverve为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备用容量因子,QDG-T为时间T内所述分布式电源的总发电量,T为所述设定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304包括检测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常规负载率与备用负载率作加法运算,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负载率,以及将所述常规容量因子与备用容量因子作加法运算,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容量因子。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设定时间内配电网设备的额定容量和负荷功率、以及所述配电网设备供电区域内所接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参数;
根据所述负荷功率得到配电网设备的负荷曲线、根据所述出力参数得到分布式电源的出力曲线,根据所述负荷曲线以及出力曲线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净负荷曲线;
根据所述额定容量、负荷曲线以及净负荷曲线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常规负载率以及常规容量因子,根据所述额定容量、负荷曲线以及出力曲线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备用负载率以及备用容量因子;
根据所述常规负载率以及备用负载率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负载率,以及根据所述常规容量因子以及备用容量因子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容量因子;
根据所述综合负载率以及综合容量因子检测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负荷曲线以及出力曲线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净负荷曲线,包括:
将所述负荷曲线与所述出力曲线作减法运算,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净负荷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额定容量、负荷曲线以及净负荷曲线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常规负载率以及常规容量因子,包括:
根据所述负荷曲线以及净负荷曲线,得到配电网供电区域内负荷最大时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出力、以及在所述设定时间内所述配电网设备的总发电量;
根据所述额定容量、配电网设备的出力以及配电网设备的总发电量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常规负载率以及常规容量因子,分别为:
η c o m m o n = P S - s y s t e m S N · cosφ c , K c o m m o n = Q S - s y s t e m - T S N · T
其中,ηcommon为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常规负载率,PS-system为配电网供电区域内负荷最大时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出力,SN为所述配电网设备的额定容量,cosφc为预设的所述配电网设备所带负荷的功率因素,Kcommon为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常规容量因子,QS-system-T为时间T内所述配电网设备的总发电量,T为所述设定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额定容量、负荷曲线以及出力曲线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备用负载率以及备用容量因子,包括:
根据所述负荷曲线以及分布式电源的出力曲线,得到配电网供电区域内负荷最大时分布式电源的出力、以及在所述设定时间内所述分布式电源的总发电量;
根据所述额定容量、分布式电源的出力以及分布式电源的总发电量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备用负载率以及备用容量因子,分别为:
η r e s e r v e = P D G - l o a d S N · cosφ r , K r e v e r v e = Q D G - T S N · T
其中,ηreserve为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备用负载率,PDG-load为配电网供电区域内负荷最大时所述分布式电源的出力,SN为所述配电网设备的额定容量,cosφr为预设的所述分布式电源发电的功率因数,Kreverve为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备用容量因子,QDG-T为时间T内所述分布式电源的总发电量,T为所述设定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常规负载率以及备用负载率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负载率,以及根据所述常规容量因子以及备用容量因子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容量因子,包括:
将所述常规负载率与备用负载率作加法运算,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负载率,以及将所述常规容量因子与备用容量因子作加法运算,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容量因子。
6.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设定时间内配电网设备的额定容量和负荷功率、以及所述配电网设备供电区域内所接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参数;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负荷功率得到配电网设备的负荷曲线、根据所述出力参数得到分布式电源的出力曲线,根据所述负荷曲线以及出力曲线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净负荷曲线;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额定容量、负荷曲线以及净负荷曲线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常规负载率以及常规容量因子,根据所述额定容量、负荷曲线以及出力曲线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备用负载率以及备用容量因子;根据所述常规负载率以及备用负载率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负载率,以及根据所述常规容量因子以及备用容量因子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容量因子;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综合负载率以及综合容量因子检测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处理子模块,用于将所述负荷曲线与所述出力曲线作减法运算,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净负荷曲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负荷曲线以及净负荷曲线,得到配电网供电区域内负荷最大时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出力、以及在所述设定时间内所述配电网设备的总发电量;根据所述额定容量、配电网设备的出力以及配电网设备的总发电量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常规负载率以及常规容量因子,分别为:
η c o m m o n = P S - s y s t e m S N · cosφ c , K c o m m o n = Q S - s y s t e m - T S N · T
其中,ηcommon为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常规负载率,PS-system为配电网供电区域内负荷最大时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出力,SN为所述配电网设备的额定容量,cosφc为预设的所述配电网设备所带负荷的功率因素,Kcommon为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常规容量因子,QS-system-T为时间T内所述配电网设备的总发电量,T为所述设定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还包括: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负荷曲线以及出力曲线,得到配电网供电区域内负荷最大时所述分布式电源的出力、以及在所述设定时间内所述分布式电源的总发电量;
根据所述额定容量、分布式电源的出力以及分布式电源的总发电量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备用负载率以及备用容量因子,分别为:
η r e s e r v e = P D G - l o a d S N · cosφ r , K r e v e r v e = Q D G - T S N · T
其中,ηreserve为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备用负载率,PDG-load为配电网供电区域内负荷最大时所述分布式电源的出力,SN为所述配电网设备的额定容量,cosφr为预设的所述分布式电源发电的功率因数,Kreverve为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备用容量因子,QDG-T为时间T内所述分布式电源的总发电量,T为所述设定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检测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常规负载率与备用负载率作加法运算,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负载率,以及将所述常规容量因子与备用容量因子作加法运算,得到所述配电网设备的综合容量因子。
CN201511010021.2A 2015-12-25 2015-12-25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Active CN1054064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10021.2A CN105406474B (zh) 2015-12-25 2015-12-25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10021.2A CN105406474B (zh) 2015-12-25 2015-12-25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6474A true CN105406474A (zh) 2016-03-16
CN105406474B CN105406474B (zh) 2018-01-26

Family

ID=55471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10021.2A Active CN105406474B (zh) 2015-12-25 2015-12-25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0647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8301A (zh) * 2016-07-20 2016-12-1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一种配电网设备的综合利用率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7977772A (zh) * 2017-11-09 2018-05-0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一种考虑分布式能源不确定性的配电网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08233358A (zh) * 2016-12-21 2018-06-29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均衡状态设备利用系数和负荷曲线的利用率评价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18969A (ja) * 2000-10-03 2002-04-19 Nissin Electric Co Ltd 分散電源システム
CN103854070A (zh) * 2014-03-07 2014-06-11 天津大学 独立微网系统的随机优化规划方法
CN105139291A (zh) * 2015-09-11 2015-12-0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一种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的计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18969A (ja) * 2000-10-03 2002-04-19 Nissin Electric Co Ltd 分散電源システム
CN103854070A (zh) * 2014-03-07 2014-06-11 天津大学 独立微网系统的随机优化规划方法
CN105139291A (zh) * 2015-09-11 2015-12-0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一种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的计算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8301A (zh) * 2016-07-20 2016-12-1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一种配电网设备的综合利用率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8233358A (zh) * 2016-12-21 2018-06-29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均衡状态设备利用系数和负荷曲线的利用率评价方法
CN107977772A (zh) * 2017-11-09 2018-05-0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一种考虑分布式能源不确定性的配电网规划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6474B (zh) 2018-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zlina et al. Dynamic linkages among transport energy consumption, income and CO2 emission in Malaysia
US809919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ed energy generator message aggregation
CN102930175B (zh) 基于动态概率潮流的智能配电网脆弱性评估方法
CN102521677B (zh) 基于单pmu量测段面的节点等效输电参数优化辨识方法
CN105137164A (zh) 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电压暂降在线监测装置
CN105406474A (zh)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15065053B (zh) 基于源荷等效导纳的台区谐波责任定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2904248B (zh) 基于风电出力不确定性集合的电力系统调度方法
Ge et al. Multiple-cut benders decomposition for wind-hydro-thermal optimal scheduling with quantifying various types of reserves
Cano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HESS (battery/supercapacitor) for power smoothing of PV/HKT,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CN111797537B (zh) 一种含风电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3678913A (zh) 一种评估数据中心能源利用效率的方法
CN106228301A (zh) 一种配电网设备的综合利用率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6849792A (zh) 电机设备及集群系统的能耗计算和节能措施评估方法
CN104133099A (zh) 一种光伏阵列残余电流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9492809B (zh) 一种基于节点电价的风电场价值评估方法
CN205103393U (zh) 居民用电对比分析装置
Owolabi et al. A robust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hydropower on the system electricity price and price volatility
CN106980932A (zh) 变压器最大负载率范围评估方法和系统
CN106154032A (zh) 一种基于功率因数的双向智能电表电能计量方法
Bae et al. The CAN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on the BMS
CN207719894U (zh) 一种光伏发电装置的发电数据监测分析的系统
CN114336648B (zh) 电压暂降导致电气系统切负荷损失分析方法、介质及系统
Fotopoulou et al. Development of a multi-dimensional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ramework for the holistic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Smart Grids
CN110009542A (zh) 一种具有大数据的生态环境监管系统和监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08

Address after: 528400, No. 68, No. six, Pok Oi Road, Eastern District, Guangdong, Zhongshan

Patentee after: ZHONG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528437, No. 68, No. six, Pok Oi Road, Eastern District, Guangdong, Zhongshan

Co-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City Benliu Electric Power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ZHONGSH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