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4811B - 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04811B
CN105404811B CN201510705190.1A CN201510705190A CN105404811B CN 105404811 B CN105404811 B CN 105404811B CN 201510705190 A CN201510705190 A CN 201510705190A CN 105404811 B CN105404811 B CN 1054048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trol
monitoring system
operating right
bl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051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04811A (zh
Inventor
冯彦杰
江灿安
张彬
张鲁
翁存兴
杨景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neng Xinrui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neng Xinrui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neng Xinrui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neng Xinrui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0519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048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04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4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04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48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4Program 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36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between heterogeneou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41Access rights, e.g. capability lists, access control lists, access tables, access matr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依据预先接收的操作密钥获取操作权限;第一终端依据操作权限生成控制锁定命令;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控制锁定命令;其中,具有操作权限的第一终端的控制界面允许被操作,接收到控制锁定命令的第二终端的控制界面被禁用。本发明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对风场本地的监测系统与远程集控中心的监测系统之间缺少联锁控制技术,导致对风机设备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存在互相矛盾的操作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在风场本地有一套就地的(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Acquisition,简称SCADA)数据采集与监测系统,在远程集控中心(一般设置在城市中心,距离风场几十到几百公里不等)也设计有独立的一套数据采集与监测系统。两套系统可以同时对风机状态进行监控,并具备操作风机的功能。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保证在风机本地和远程集控中心都具备对风机操控的能力。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两套系统都可以操作,但不在一个地点,却会产生同时对一台风机设备进行互相矛盾的操作。
为了保证生产安全,防止两边同时进行矛盾操作,造成设备损坏或者影响人身安全,需要有一个联锁机制来保证在同一时候,只能有一方具备操作风机的权限。
目前,由于风场就地监测系统和远程集控监测系统大部分都是由不同的厂家提供,特别是风场就地监测系统在建立风场时,并未考虑到远程监测系统的存在;而且风场就地的监测系统和远程集控中心的监测系统也并没有形成标准化的系统。因此,两套系统的互相联锁和对接变得很困难。在现阶段,相当多的远程联锁还是靠人工来实现,即,通过电话联系来确定由哪一方具备操作权限;或,提出对监测系统的修改的想法,但是在修改过程中涉及对源代码程序的修改,在实施过程上并不现实,而且耗费开发时间,提升开发成本。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对风场本地的监测系统与远程集控中心的监测系统之间缺少联锁控制技术,导致对风机设备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存在互相矛盾的操作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至少解决由于相关技术中对风场本地的监测系统与远程集控中心的监测系统之间缺少联锁控制技术,导致对风机设备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存在互相矛盾的操作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包括:第一终端依据预先接收的操作密钥获取操作权限;第一终端依据操作权限生成控制锁定命令;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控制锁定命令;其中,具有操作权限的第一终端的控制界面允许被操作,接收到控制锁定命令的第二终端的控制界面被禁用。
进一步地,在第一终端依据预先接收的操作密钥获取操作权限之前,方法还包括:第一终端接收操作触发指令;第一终端依据操作触发指令接入监测系统;第一终端在接入监测系统后接收操作密钥。
进一步地,第一终端依据获取到的操作权限生成控制锁定命令的步骤,包括:第一终端获取操作权限在监测系统中对应的控制信令;第一终端依据控制信令生成控制锁定命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另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包括: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控制锁定命令;第二终端依据控制锁定命令锁定第二终端在控制界面上的操作权限。
进一步地,第二终端依据控制锁定命令锁定第二终端在控制界面上的操作权限的步骤包括:第二终端检测监测系统的控制界面是否处于锁定状态;当检测结果为否时,第二终端获取控制界面在监测系统中对应的权限句柄;第二终端根据权限句柄锁定控制界面上的操作权限。
进一步地,在第二终端根据控制句柄锁定操作权限之后,方法还包括:第二终端检测监测系统是否处于锁定状态;当检测结果为否时,第二终端依据权限句柄获取操作权限在控制界面的显示位置;第二终端依据权限句柄生成锁定项;第二终端依据锁定项锁定显示位置处的操作界面。
进一步地,第二终端依据控制锁定命令锁定第二终端在控制界面上的操作权限的步骤包括:第二终端检测监测系统的控制界面是否处于锁定状态;当检测结果为否时,第二终端获取操作权限在监测系统中对应的权限句柄;第二终端依据权限句柄获取操作权限在控制界面的显示位置;第二终端依据权限句柄生成锁定项;第二终端依据锁定项锁定显示位置处的操作界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依据预先接收的操作密钥获取操作权限;命令生成模块,用于依据获取模块获取的操作权限生成控制锁定命令;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终端发送命令生成模块生成的控制锁定命令;其中,具有操作权限的第一终端的控制界面允许被操作,接收到控制锁定命令的第二终端的控制界面被禁用。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还包括:指令接收模块,用于在依据预先接收的操作密钥获取操作权限之前,接收操作触发指令;接入模块,用于依据指令接收模块接收的操作触发指令接入监测系统;接收模块,用于在接入监测系统后接收操作密钥。
进一步地,命令生成模块包括:命令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操作权限在监测系统中对应的控制信令;命令生成单元,用于依据命令获取单元获取的控制信令生成控制锁定命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另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装置,包括:命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控制锁定命令;执行模块,用于依据命令接收模块接收的控制锁定命令锁定第二终端在控制界面上的操作权限。
进一步地,执行模块包括: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监测系统的控制界面是否处于锁定状态;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第一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为否的情况下,获取控制界面在监测系统中对应的权限句柄;第一锁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的权限句柄锁定控制界面上的操作权限。
进一步地,执行模块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在根据控制句柄锁定操作权限之后,检测监测系统是否处于锁定状态;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第二检测单元检测结果为否的情况下,依据权限句柄获取操作权限在控制界面的显示位置;第一生成单元,用于依据权限句柄生成锁定项;第二锁定单元,用于依据第一生成单元生成的锁定项锁定显示位置处的操作界面。
进一步地,执行模块包括:第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监测系统的控制界面是否处于锁定状态;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在检测结果为否的情况下,获取操作权限在监测系统中对应的权限句柄;第四获取单元,用于依据第三获取单元获取的权限句柄获取操作权限在控制界面的显示位置;第二生成单元,用于依据第三获取单元获取的权限句柄生成锁定项;第三锁定单元,用于依据第二生成单元生成的锁定项锁定显示位置处的操作界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另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系统,包括:服务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服务器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通信连接,其中,第一终端为上述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装置;第二终端为上述另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装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终端依据预先接收的操作密钥获取操作权限;第一终端依据操作权限生成控制锁定命令;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控制锁定命令;其中,具有操作权限的第一终端的控制界面允许被操作,接收到控制锁定命令的第二终端的控制界面被禁用,达到了提升了对风机操作的控制效率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对风机控制联锁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对风场本地的监测系统与远程集控中心的监测系统之间缺少联锁控制技术,导致对风机设备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存在互相矛盾的操作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中密钥输入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中锁定控制界面的操作权限的效果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中锁定控制界面的操作权限的效果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另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又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第一终端侧,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第一终端依据预先接收的操作密钥获取操作权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可以适用于电力控制系统间对发电机的控制操作,优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以适用于风力发电控制系统间对风机的控制操作为例进行说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为风机所在地的终端,也可以为远程集控中心的终端。
这里第一终端可以为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掌上商务等终端中的一种。
具体的,如图2所示,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中密钥输入的示意图,当操作密钥输入监测系统时,当操作密钥验证成功,则获取当前监测系统对风机的操作权限。
其中,操作权限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启动、停止、服务或复位。
步骤S104,第一终端依据操作权限生成控制锁定命令;
基于步骤S102,为保障在第一终端对风机控制过程中,不会被远程集控中心的第二终端对风机控制干预,在第一终端获取操作权限后,第一终端依据获取到的操作生成控制锁定命令,该控制锁定命令可以用于指示第二终端当前第一终端处于对风机的控制操作,并锁定第二终端对风机的操作权限。
步骤S106,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控制锁定命令;
其中,具有操作权限的第一终端的控制界面允许被操作,接收到控制锁定命令的第二终端的控制界面被禁用。
结合步骤S102至步骤S106,在本申请实施提供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中,风机所在地的终端和远程集控中心的终端可以互为第一终端,或互为第二终端,即,无论风机所在地的终端,或,远程集控中心的终端在对风机进行控制时,只要存在一方(风机所在地或远程集控中心)对风机进行操作,另一方(远程集控中心或风机所在地)将因为一方(风机所在地或远程集控中心)依据操作权限生成的控制锁定指令锁定当前对风机的操作权限,以避免因为双方同时对风机进行操作,导致风机运行故障的产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在不改变原系统软件的情况下,通过联锁机制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缺少联锁控制技术,导致对风机控制过程中存在的相互矛盾的操作问题。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实现通过第一终端依据预先接收的操作密钥获取操作权限;第一终端依据操作权限生成控制锁定命令;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控制锁定命令;其中,具有操作权限的第一终端的控制界面允许被操作,接收到控制锁定命令的第二终端的控制界面被禁用,达到了提升了对风机操作的控制效率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对风机控制联锁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对风场本地的监测系统与远程集控中心的监测系统之间缺少联锁控制技术,导致对风机设备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存在互相矛盾的操作的技术问题。
结合步骤S102至步骤S106,在第一终端箱第二终端发送控制锁定命令的过程中,可以在工业标准协议modbus tcp协议的基础上进行发送,这里采用modbus tcp协议通信的过程中,可以设置通讯协议端口为:MODBUS TCP/IP:505;功能号为:1号功能和5号功能;地址定义为:01至10,其中,地址01用于表面当前终端的状态;地址02用于指示切换状态的命令,发送给另一终端;地址03用于指示处于锁定模块工作状态;地址01至10可以设置为预留。
进一步地,在步骤S102第一终端依据预先接收的操作密钥获取操作权限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99,第一终端接收操作触发指令;
步骤S100,第一终端依据操作触发指令接入监测系统;
步骤S101,第一终端在接入监测系统后接收操作密钥。
结合步骤S99至步骤S10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为避免影响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提出一种触发机制,即,当接收到触发指令时,第一终端依据该触发指令接入监测系统,进而接管监测系统对风机的操作权限,并接收获取操作权限的操作密钥,从而为实现步骤S102提供操作基础。
具体的,终端以电脑为例进行说明,实现步骤S99至步骤S101过程可以如下:当用户需要对风机进行操作时,点击电脑当前显示的联锁控制界面,通过进入联锁控制界面接入监测系统,最后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密钥。
这里联锁控制界面可以以软件的形式实现,可以独立于监测系统运行,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均安装有联锁控制软件,在未触发时,联锁控制软件可以隐藏于显示界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运行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监测系统可以为相同的监测系统,也可以为不同的监测系统,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以实现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为准,具体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步骤S104中第一终端依据获取到的操作权限生成控制锁定命令的步骤,包括:
Step1,第一终端获取操作权限在监测系统中对应的控制信令;
Step2,第一终端依据控制信令生成控制锁定命令。
结合Step1和Step2,第一终端在获取操作密钥后,当操作密钥验证成功时,获取操作密钥对应的操作权限在监测系统中的控制信令,最后依据该控制信令生成控制锁定命令,即,当前对风机的控制操作仅能由第一终端触发。
综上,结合步骤S99至步骤S106,本申请实施例实现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具体如下:
Step1,在监测系统运行时,联锁控制界面处于隐藏状态,当用户点击联锁控制时,触发联锁控制界面显示,并且联锁控制接入监测系统;
Step2,通过验证输入的操作密钥,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获取对风机的操作权限;
Step3,当获取操作权限后,依据该操作权限生成控制锁定命令,以使得锁定第二终端对风机的操作权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除上述锁定第二终端对风机的操作权限外,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将操作权限转交给第二终端。
这里第二终端对风机的操作权限被锁定后并不影响运行于第二终端上的监测系统的运行,监测系统仍旧可以对风机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同时第一终端对风机的操作将记录于操作日志,并同时存储对应第一终端对风机控制过程中风机的运行数据。
实施例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第二终端侧,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控制锁定命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可以适用于电力控制系统间对发电机的控制操作,优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以适用于风力发电控制系统间对风机的控制操作为例进行说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可以为风机所在地的终端,也可以为远程集控中心的终端。
这里第二终端可以为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掌上商务等终端中的一种。
其中,第二终端可以依据工业标准协议modbus tcp协议的基础上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控制锁定命令,这里采用modbus tcp协议通信的过程中,可以设置通讯协议端口为:MODBUS TCP/IP:505;功能号为:1号功能和5号功能;地址定义为:01至10,其中,地址01用于表面当前终端的状态;地址02用于指示切换状态的命令,发送给另一终端;地址03用于指示处于锁定模块工作状态;地址01至10可以设置为预留。
本申请实施例仅以modbus tcp协议为例进行说明,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为准,具体不做限定。
步骤S304,第二终端依据控制锁定命令锁定第二终端在控制界面上的操作权限。
其中,第二终端的操作权限可以至少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启动、停止、服务或复位。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在实现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的过程中,若第一终端将操作权限进行转接,则控制锁定命令还可以用于指示当前操作权限为第二终端的操作权限。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实现通过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控制锁定命令;第二终端依据控制锁定命令锁定第二终端在控制界面上的操作权限,达到了提升了对风机操作的控制效率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对风机控制联锁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对风场本地的监测系统与远程集控中心的监测系统之间缺少联锁控制技术,导致对风机设备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存在互相矛盾的操作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步骤S304第二终端依据控制锁定命令锁定第二终端在控制界面上的操作权限的步骤包括:
Step1,第二终端检测监测系统的控制界面是否处于锁定状态;
Step2,当检测结果为否时,第二终端获取控制界面在监测系统中对应的权限句柄;
Step3,第二终端根据权限句柄锁定控制界面上的操作权限。
结合Step1至Step3,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中锁定控制界面的操作权限的效果图,如图4所示,第二终端的控制界面上的操作权限被锁定,其中,第二终端通过获取控制界面在监测系统中对应的权限句柄锁定控制界面上的操作权限。在表现形式上,第二终端的控制界面上的操作权限,即图4中的操作按钮可以以“无法操作”的形式表现,本申请实施例仅以上述表现形式为例进行说明,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为准,具体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优选的,在Step3第二终端根据控制句柄锁定操作权限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Step4,第二终端检测监测系统是否处于锁定状态;
Step5,当检测结果为否时,第二终端依据权限句柄获取操作权限在控制界面的显示位置;
Step6,第二终端依据权限句柄生成锁定项;
Step7,第二终端依据锁定项锁定显示位置处的操作界面。
基于上述步骤Step1至Step3,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中锁定控制界面的操作权限的效果图,如图5所示,为确定第二终端是否锁定操作权限,将对监测系统是否锁定进行第二次检测,若没有锁定,则通过权限句柄获取当前操作权限在控制界面的显示位置,并生成锁定项,最终通过锁定项的锁定显示位置出的操作界面阻止用户通过操作第二终端控制风机。
进一步地,优选的,步骤S304第二终端依据控制锁定命令锁定第二终端在控制界面上的操作权限的步骤包括:
Step1’,第二终端检测监测系统的控制界面是否处于锁定状态;
Step2’,当检测结果为否时,第二终端获取操作权限在监测系统中对应的权限句柄;
Step3’,第二终端依据权限句柄获取操作权限在控制界面的显示位置;
Step4’,第二终端依据权限句柄生成锁定项;
Step5’,第二终端依据锁定项锁定显示位置处的操作界面。
区别于图4所示的锁定效果,Step1’至Step5’(即图5的锁定效果)可以与图4所示的方法构成并列方案,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在实现锁定过程中可以为以下三种表现方式:
方式一:图4所示的方法,即通过检测监测系统的控制界面是否处于锁定状态,当检测结果为否时,获取控制界面在监测系统中对应的权限句柄,最后依据该权限句柄锁定控制界面上的操作权限;
方式二:图5所示的方法,即通过检测监测系统的控制界面是否处于锁定状态,当检测结果为否时,获取操作权限在监测系统中对应的权限句柄,并依据权限句柄获取操作权限在控制界面的显示位置,进而依据权限句柄生成锁定项,最终将该锁定项锁定显示位置处的操作界面;
方式三:图4结合图5,在方式一完成后,对监测系统进行第二次检测,若监测系统的控制界面没有锁定,则依据图4中已获取的权限句柄获取当前操作权限在控制界面上的显示位置,并依据该权限句柄生成锁定项,最终由该锁定项锁定该显示位置处的操作界面。
这里当第二终端的操作权限被锁定时,监测系统仍旧可以对风机的运行进行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记录。
实施例三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第一终端侧,该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62、命令生成模块64和发送模块66,其中,
获取模块62,用于依据预先接收的操作密钥获取操作权限;
命令生成模块64,用于依据获取模块62获取的操作权限生成控制锁定命令;
发送模块66,用于向第二终端发送命令生成模块64生成的控制锁定命令;其中,具有操作权限的第一终端的控制界面允许被操作,接收到控制锁定命令的第二终端的控制界面被禁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装置,通过第一终端依据预先接收的操作密钥获取操作权限;第一终端依据操作权限生成控制锁定命令;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控制锁定命令;其中,具有操作权限的第一终端的控制界面允许被操作,接收到控制锁定命令的第二终端的控制界面被禁用,达到了提升了对风机操作的控制效率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对风机控制联锁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对风场本地的监测系统与远程集控中心的监测系统之间缺少联锁控制技术,导致对风机设备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存在互相矛盾的操作的技术问题。
优选地,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装置还包括:指令接收模块59、接入模块60和接收模块61,其中,
指令接收模块59,用于在依据预先接收的操作密钥获取操作权限之前,接收操作触发指令;
接入模块60,用于依据指令接收模块59接收的操作触发指令接入监测系统;
接收模块61,用于在接入监测系统后接收操作密钥。
优选地,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命令生成模块64包括:命令获取单元641和命令生成单元642,其中,
命令获取单元641,用于获取操作权限在监测系统中对应的控制信令;
命令生成单元642,用于依据命令获取单元641获取的控制信令生成控制锁定命令。
实施例四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第二终端侧,该控制装置包括:命令接收模块92和执行模块94,其中,
命令接收模块92,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控制锁定命令;
执行模块94,用于依据命令接收模块92接收的控制锁定命令锁定第二终端在控制界面上的操作权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装置,通过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控制锁定命令;第二终端依据控制锁定命令锁定第二终端在控制界面上的操作权限,达到了提升了对风机操作的控制效率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对风机控制联锁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对风场本地的监测系统与远程集控中心的监测系统之间缺少联锁控制技术,导致对风机设备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存在互相矛盾的操作的技术问题。
优选地,图10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执行模块94包括:第一检测单元941、第一获取单元942和第一锁定单元943,其中,
第一检测单元941,用于检测监测系统的控制界面是否处于锁定状态;
第一获取单元942,用于在第一检测单元941的检测结果为否的情况下,获取控制界面在监测系统中对应的权限句柄;
第一锁定单元943,用于根据第一获取单元942获取的权限句柄锁定控制界面上的操作权限。
进一步地,图11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另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执行模块94还包括:第二检测单元944、第二获取单元945、第一生成单元946和第二锁定单元947,其中,
第二检测单元944,用于在根据控制句柄锁定操作权限之后,检测监测系统是否处于锁定状态;
第二获取单元945,用于在第二检测单元944检测结果为否的情况下,依据权限句柄获取操作权限在控制界面的显示位置;
第一生成单元946,用于依据权限句柄生成锁定项;
第二锁定单元947,用于依据第一生成单元946生成的锁定项锁定显示位置处的操作界面。
优选地,图1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又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执行模块94包括:第三检测单元941’、第三获取单元942’、第四获取单元943’、第二生成单元944’和第三锁定单元945’,其中,
第三检测单元941’,用于检测监测系统的控制界面是否处于锁定状态;
第三获取单元942’,用于在检测结果为否的情况下,获取操作权限在监测系统中对应的权限句柄;
第四获取单元943’,用于依据第三获取单元942’获取的权限句柄获取操作权限在控制界面的显示位置;
第二生成单元944’,用于依据第三获取单元942’获取的权限句柄生成锁定项;
第三锁定单元945’,用于依据第二生成单元944’生成的锁定项锁定显示位置处的操作界面。
实施例五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控制系统包括:服务器1301、第一终端1302和第二终端1303,服务器1301与第一终端1302和第二终端1303通信连接,其中,
第一终端1302为图6至图8中任一所示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装置;
第二终端1303为图9至图12中任一所示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装置。
具体的,结合图1和图3所示,图14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具体如下:
Step1,第一终端依据预先接收的操作密钥获取操作权限;
Step2,第一终端依据操作权限生成控制锁定命令;
Step3,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控制锁定命令;
Step4,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控制锁定命令;
Step5,第二终端依据控制锁定命令锁定第二终端在控制界面上的操作权限。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互为风机所在地的终端或远程集控中心的终端,并且,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上运行的监测系统可以为相同或不同的监测系统,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添加通信机制和控制机制,在用户需要对风机进行控制时,一端的终端通过触发联锁,进一步的通过输入操作密钥接入监测系统获取操作权限,进而通过发送控制锁定命令锁定另一终端,从而避免在一侧终端对风机执行操作的过程中,另一侧终端若依旧对风机执行操作带来的风机故障。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风力发电控制系统间对风机的控制操作,独立于监测系统运行,包括:
第一终端依据预先接收的操作密钥获取操作权限;
所述第一终端依据所述操作权限生成控制锁定命令;
所述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控制锁定命令;
其中,具有所述操作权限的所述第一终端的控制界面允许被操作,接收到所述控制锁定命令的所述第二终端的控制界面被禁用;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互为风机所在地的终端或远程集控中心的终端,并且,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上运行的监测系统为相同或不同的监测系统;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均安装有联锁控制软件,在未触发时,所述联锁控制软件隐藏于显示界面;运行于所述第二终端上的监测系统的运行对所述风机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同时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风机的操作将记录于操作日志,并同时存储对应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风机控制过程中所述风机的运行数据;
在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控制锁定命令的过程中,在工业标准协议modbus tcp协议的基础上进行发送,其中,采用modbus tcp协议通信的过程中,设置通讯协议端口为:MODBUS TCP/IP:505;功能号为:1号功能和5号功能;地址定义为:01至10,其中,地址01用于表面当前终端的状态;地址02用于指示切换状态的命令,发送给另一终端;地址03用于指示处于锁定模块工作状态;地址01至10设置为预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依据预先接收的操作密钥获取操作权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操作触发指令;
所述第一终端依据所述操作触发指令接入监测系统;
所述第一终端在接入所述监测系统后接收所述操作密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依据获取到的所述操作权限生成控制锁定命令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所述操作权限在监测系统中对应的控制信令;
所述第一终端依据所述控制信令生成所述控制锁定命令。
4.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风力发电控制系统间对风机的控制操作,独立于监测系统运行,包括:
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控制锁定命令;
所述第二终端依据所述控制锁定命令锁定所述第二终端在控制界面上的操作权限;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互为风机所在地的终端或远程集控中心的终端,并且,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上运行的监测系统为相同或不同的监测系统;
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均安装有联锁控制软件,在未触发时,所述联锁控制软件隐藏于显示界面;
运行于所述第二终端上的监测系统的运行对所述风机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同时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风机的操作将记录于操作日志,并同时存储对应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风机控制过程中所述风机的运行数据;
在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控制锁定命令的过程中,在工业标准协议modbus tcp协议的基础上进行发送,其中,采用modbus tcp协议通信的过程中,设置通讯协议端口为:MODBUS TCP/IP:505;功能号为:1号功能和5号功能;地址定义为:01至10,其中,地址01用于表面当前终端的状态;地址02用于指示切换状态的命令,发送给另一终端;地址03用于指示处于锁定模块工作状态;地址01至10设置为预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依据所述控制锁定命令锁定所述第二终端在控制界面上的操作权限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检测监测系统的控制界面是否处于锁定状态;
当检测结果为否时,所述第二终端获取所述控制界面在所述监测系统中对应的权限句柄;
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权限句柄锁定所述控制界面上的操作权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控制句柄锁定所述操作权限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检测所述监测系统是否处于锁定状态;
当检测结果为否时,所述第二终端依据所述权限句柄获取所述操作权限在所述控制界面的显示位置;
所述第二终端依据所述权限句柄生成锁定项;
所述第二终端依据所述锁定项锁定所述显示位置处的操作界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依据所述控制锁定命令锁定所述第二终端在控制界面上的操作权限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检测监测系统的控制界面是否处于锁定状态;
当检测结果为否时,所述第二终端获取所述操作权限在所述监测系统中对应的权限句柄;
所述第二终端依据所述权限句柄获取所述操作权限在所述控制界面的显示位置;
所述第二终端依据所述权限句柄生成锁定项;
所述第二终端依据所述锁定项锁定所述显示位置处的操作界面。
8.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风力发电控制系统间对风机的控制操作,独立于监测系统运行,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依据预先接收的操作密钥获取操作权限;
命令生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操作权限生成控制锁定命令;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终端发送所述命令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控制锁定命令;
其中,具有所述操作权限的第一终端的控制界面允许被操作,接收到所述控制锁定命令的所述第二终端的控制界面被禁用;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互为风机所在地的终端或远程集控中心的终端,并且,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上运行的监测系统为相同或不同的监测系统;
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均安装有联锁控制软件,在未触发时,所述联锁控制软件隐藏于显示界面;
运行于所述第二终端上的监测系统的运行对所述风机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同时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风机的操作将记录于操作日志,并同时存储对应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风机控制过程中所述风机的运行数据;
在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控制锁定命令的过程中,在工业标准协议modbus tcp协议的基础上进行发送,其中,采用modbus tcp协议通信的过程中,设置通讯协议端口为:MODBUS TCP/IP:505;功能号为:1号功能和5号功能;地址定义为:01至10,其中,地址01用于表面当前终端的状态;地址02用于指示切换状态的命令,发送给另一终端;地址03用于指示处于锁定模块工作状态;地址01至10设置为预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依据预先接收的操作密钥获取操作权限之前,接收操作触发指令;
接入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指令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操作触发指令接入监测系统;
接收模块,用于在接入所述监测系统后接收所述操作密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生成模块包括:
命令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操作权限在监测系统中对应的控制信令;
命令生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命令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控制信令生成所述控制锁定命令。
11.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风力发电控制系统间对风机的控制操作,独立于监测系统运行,包括:
命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控制锁定命令;
执行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命令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控制锁定命令锁定第二终端在控制界面上的操作权限;
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互为风机所在地的终端或远程集控中心的终端,并且,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上运行的监测系统为相同或不同的监测系统;
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均安装有联锁控制软件,在未触发时,所述联锁控制软件隐藏于显示界面;
运行于所述第二终端上的监测系统的运行对所述风机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同时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风机的操作将记录于操作日志,并同时存储对应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风机控制过程中所述风机的运行数据;
在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控制锁定命令的过程中,在工业标准协议modbus tcp协议的基础上进行发送,其中,采用modbus tcp协议通信的过程中,设置通讯协议端口为:MODBUS TCP/IP:505;功能号为:1号功能和5号功能;地址定义为:01至10,其中,地址01用于表面当前终端的状态;地址02用于指示切换状态的命令,发送给另一终端;地址03用于指示处于锁定模块工作状态;地址01至10设置为预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监测系统的控制界面是否处于锁定状态;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为否的情况下,获取所述控制界面在所述监测系统中对应的权限句柄;
第一锁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权限句柄锁定所述控制界面上的操作权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还包括: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在根据所述控制句柄锁定所述操作权限之后,检测所述监测系统是否处于锁定状态;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结果为否的情况下,依据所述权限句柄获取所述操作权限在所述控制界面的显示位置;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权限句柄生成锁定项;
第二锁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一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锁定项锁定所述显示位置处的操作界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包括:
第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监测系统的控制界面是否处于锁定状态;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在检测结果为否的情况下,获取所述操作权限在所述监测系统中对应的权限句柄;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三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权限句柄获取所述操作权限在所述控制界面的显示位置;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三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权限句柄生成锁定项;
第三锁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二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锁定项锁定所述显示位置处的操作界面。
15.一种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风力发电控制系统间对风机的控制操作,独立于监测系统运行,包括:服务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通信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终端为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装置;
所述第二终端为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装置。
CN201510705190.1A 2015-10-26 2015-10-26 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54048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5190.1A CN105404811B (zh) 2015-10-26 2015-10-26 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5190.1A CN105404811B (zh) 2015-10-26 2015-10-26 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4811A CN105404811A (zh) 2016-03-16
CN105404811B true CN105404811B (zh) 2019-03-08

Family

ID=55470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05190.1A Active CN105404811B (zh) 2015-10-26 2015-10-26 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048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0866A (zh) * 2017-10-27 2018-03-23 林向阳 盲人导航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4745A (zh) * 2014-07-14 2014-10-1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网终端安全准入方法
CN104881005A (zh) * 2015-03-26 2015-09-02 那峙雄 一种矿井上位软件闭锁控制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62954A1 (en) * 2006-12-31 2008-07-03 Paul Lassa Selectively powered data interfac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4745A (zh) * 2014-07-14 2014-10-1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网终端安全准入方法
CN104881005A (zh) * 2015-03-26 2015-09-02 那峙雄 一种矿井上位软件闭锁控制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4811A (zh) 201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62836A (zh) 一种机器人控制方法、服务器及机器人
US9797552B2 (en) Diagnostics and enhanced functionality for single-wire safety communication
US20140280865A1 (en) Network-proximity-based eventing
CN102404326B (zh) 一种验证报文安全性的方法、系统以及装置
CN105323076A (zh) Pse设备为受电设备供电的方法及以太网pse设备
CN108366005A (zh) 电子设备间的联动方法及装置
CN111800399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540089A (zh) 一种主设备与从设备进行蓝牙配对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104893A (zh) 实现无线控制器热备份的方法、装置和无线接入点设备
CN104734952B (zh) 一种数据报文转发方法以及装置
CN102571488B (zh) 一种加密卡故障处理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05140886A (zh) 继电保护系统和利用其来收集数据的方法
US9451074B2 (en) Method of installing a home-automation system, and an associated home-automation system
CN105404811B (zh) 电力控制系统间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001822B (zh) 网络异常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795773A (zh) 高压直流远供电源设备的远程组网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6534342A (zh) 连接控制方法、主机及系统
CN101277247B (zh) 实时通信系统
CN103457755B (zh) 一种iec 61850系统通信故障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US20210006567A1 (en) Using crc for sender authentication in a serial network
CN108713199A (zh) 权限管理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共享充电设备及服务器
CN105049274B (zh) 电力系统
CN104219072B (zh) 一种安全控制器sc的恢复方法和装置
CN105893858A (zh) 一种跨安全区的文件追踪方法
JP2010199943A (ja) 一方向データ通信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