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93595B - 一种干扰数据获取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扰数据获取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93595B
CN105393595B CN201480012002.0A CN201480012002A CN105393595B CN 105393595 B CN105393595 B CN 105393595B CN 201480012002 A CN201480012002 A CN 201480012002A CN 105393595 B CN105393595 B CN 1053935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reference signal
average information
load
relationship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20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93595A (zh
Inventor
郑娟
李强
马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93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3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93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3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6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扰数据获取方法和装置,包括:第一设备预先获取负载关系表,所述负载关系表包括第二设备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相关标识的对应关系;进行参考信号的检测,获取由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从所述负载关系表中确定出对应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根据确定出的所述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发送的参考信号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干扰数据,可见,第一设备预先获取了具有与其当前位置相关的其他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的负载关系表,可以通过所述负载关系表中的对应关系直接确定出检测到的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免去了第一设备用在采集数据计算第二设备业务负载平均信息的时间,大大提高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干扰数据获取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干扰数据获取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信网络中,包含了多种不同的通信设备,这些通信设备既包括可以移动的比如说移动终端这种用户设备,或者移动基站等,也包括不能移动的比如说基站、异构网络下宏基站内的微基站等。
当一个通信设备想要和其他通信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时,那么这个通信设备首先必须确定出目前适宜建立连接的某一个目标通信设备,然后才能发起与确定出的这个目标通信设备的连接,以此建立连接进行数据交互。然而通信网络中邻近的各个通信设备之间的信号干扰是比较大的,所以在确定出目标通信设备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其他通信设备的信号干扰所带来的影响,才能够准确的确定出目标通信设备。
目前,当一个通信设备在确定其他通信设备由于信号干扰带来的干扰数据的过程中,需要获取其他通信设备各自平均业务负载对干扰数据的影响,这就需要一个通信设备获取能够体现其他通信设备各自平均业务负载的平均负载信息,比如说平均功率值等。但是目前一个通信设备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进行数据采集才能够计算出其他通信设备的平均负载信息,这样等于延长了一个通信设备确定出目前适宜建立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的所需的时间,甚至在有些情况下会因此导致确定目标通信设备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干扰数据获取方法和装置。有效减少了确定其他通信设备由于信号干扰带来的干扰数据的时间,由此提高通信网络的效率。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扰数据获取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预先获取负载关系表,所述负载关系表包括第二设备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相关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的通信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进行参考信号的检测,获取由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具有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相关标识;
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负载关系表中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相关标识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确定出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干扰数据。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相关标识包括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时,在所述第一设备预先获取负载关系表之前,还包括:
第三设备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自身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设备标识,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已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的通信设备;
所述第三设备根据所述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设备标识,建立所述负载关系表;
所述第三设备将所述负载关系表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相关标识包括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时,在所述第一设备预先获取负载关系表之前,还包括:
第四设备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自身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所述第四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已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的通信设备;
所述第四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预先获取的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建立所述负载关系表;
所述第四设备将所述负载关系表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设备根据确定出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发送的参考信号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干扰数据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获取的所述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所述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所述干扰数据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行RRM测量。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扰数据获取装置,包括:
负载关系表获取单元,用于预先获取负载关系表,所述负载关系表包括第二设备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相关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的通信设备;
检测单元,用于进行参考信号的检测,获取由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具有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相关标识;
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负载关系表中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相关标识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
干扰数据获取单元,用于根据确定出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干扰数据。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相关标识包括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时,在触发所述负载关系表获取单元之前,还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自身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设备标识,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已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的通信设备;
第一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设备标识,建立所述负载关系表;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负载关系表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相关标识包括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时,在触发所述负载关系表获取单元之前,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自身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所述第四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已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的通信设备;
第二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预先获取的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建立所述负载关系表;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负载关系表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结合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触发所述干扰数据获取单元后,还包括:
测量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所述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所述干扰数据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行RRM测量。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扰数据获取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进行参考信号的检测,获取由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包括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包括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不同,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的通信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干扰数据;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获取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干扰数据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行RRM测量。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还包括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
结合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设备获取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时,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相同。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扰数据获取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进行参考信号的检测,获取由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包括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包括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不同,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的通信设备;
干扰数据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干扰数据;
测量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干扰数据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行RRM测量。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还包括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
结合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设备获取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时,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相同。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第一设备预先获取了具有与其当前位置相关的其他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的负载关系表,当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二设备的参考信号时,可以通过所述负载关系表中的对应关系直接确定出检测到的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这种直接获取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方式免去了第一设备用在采集数据计算第二设备业务负载平均信息的大量时间,由此加快了第一设备确定出当前适宜建立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的速度,大大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数据获取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数据获取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数据获取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数据获取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数据获取的装置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数据获取的装置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数据获取的装置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数据获取的装置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数据获取的装置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数据获取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数据获取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一个通信设备需要长时间的采集数据来计算其他邻近通信设备所带来的干扰数据的弊端,导致一个通信设备在确定出当前适宜建立的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耗时长,有时甚至确定失败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不再需要耗时采集数据来计算平均业务负载对干扰数据的影响进而获取干扰数据,而是预先获取包括与自身当前位置相关的其他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与所述其他第二设备的相关标识对应关系的负载关系表,这里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与平均业务负载相对应,这样在第一设备需要选择第二设备进行连接时,通过检测参考信号确定周围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相关标识,这样第一设备只需使用相关标识查负载关系表即可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大大节省了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所带来的干扰数据的时间,这种通过查表直接获取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方式免去了第一设备用在采集数据计算第二设备业务负载平均信息的大量时间,由此加快了第一设备确定出当前适宜建立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的速度,提高了效率。
所述第一设备可以有多种预先获取负载关系表的途径,可以经由第三设备或者第四设备发送而获取,所述第三设备和第四设备主要是指已经与第一设备建立了连接的通信设备;针对某些相对较为固定的通信网络来说,所述负载关系表也可以是所述第一设备在出厂前就已经配置在所述第一设备内的等等。多种获取负载关系表的途径使得本发明的适用性更强,使用范围更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备还可以将自身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携带到参考信号中发送出去,这样当所述第一设备在需要选择第二设备进行连接时,在检测参考信号的时候就可以直接通过分析检测到的参考信号得到包含发送该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的干扰数据,所述第一设备同样也不需要再耗时采集数据来计算第二设备的干扰数据,大大节省了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所带来的干扰数据的时间,这种第二设备直接将自身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通过参考信号发送出去,使得进行参考信号检测的第一设备直接通过检测参考信号就能获得包含第二设备发送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的干扰数据的方式免去了第一设备用在采集数据计算第二设备业务负载平均信息的大量时间,由此加快了第一设备确定出当前适宜建立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的速度,提高了效率。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属于通信设备,既可以是可移动的通信设备比如说移动终端这种用户设备,或者移动基站等,也可以是不能移动的通信设备比如说基站、异构网络下宏基站内的微基站等,微基站具有发射功率低、覆盖范围小等特点,在本发明中,微基站又可称为小小区(Small cell),具体又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里小区的概念等同于基站。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具体是什么类型的通信设备与不同的应用场景相关。例如在异构网络下,宏基站和微基站共同部署场景下,第一设备可以是宏基站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第二设备可以是支持小区开关功能(或者是动态开关、或者是半静态开关等)的微基站,并且这些微基站和用户设备位于一定的覆盖范围内,也就是说,用户设备可以接收到微基站发送的信号和/或信道;又例如在设备对设备(Device to Device)的通信中,第一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第二设备也可以是用户设备;又例如在基站之间实现空口同步的场景下,基站需要确定可以为其提供同步信号的同步源基站,此时该基站可以根据对其他基站的测量结果(包括干扰数据),确定同步源基站,显然,在这个场景下,第一设备可以是基站,第二设备也可以是基站,进一步地,这里的基站可以是微基站。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主要对第一设备如何使用预先获得的负载关系表来快速确定出检测到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干扰数据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数据获取的方法流程图,包括:
S101:第一设备预先获取负载关系表,所述负载关系表包括第二设备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相关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的通信设备;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负载关系表是所述第一设备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预先得到的,如何获得或者说所述第一设备获得所述负载关系表的途径将在实施例二中展开描述。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第一设备可以不需要再花费大量时间对所在区域中的第二设备进行采集数据来计算业务负载平均信息,进而计算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对干扰数据的影响。当第一设备在检测参考信号时,可以根据获取的第二设备的相关标识来查找所述负载关系表,快速直接的获取对应的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所述负载关系表中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所在区域中的所有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和相关标识的对应关系,以使得后续在所述第一设备查找所述负载关系表时,可以通过所述相关标识查到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也就是说,所述第一设备在步骤S102中检测出的第二设备的相关标识必然是存在所述负载关系表中的。
所述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可以是平均业务负载大小,例如利用高、中、低来表示,又例如用更细的颗粒度来表示不同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或者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也可以是能够体现业务负载平均信息的其他信息,例如用功率信息来表示,功率信息的值大可以表示业务负载重,功率信息的值小,可以表示业务负载轻,功率信息的值也可以直接理解为功率值或能量值显然,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不同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和不同的功率信息之间有唯一的映射关系。
这里所述的区域可以是指通信网络中现有的划分,比如说可以是一个基站建立的小区信号覆盖的区域,或者可以是一个通信设备建立的无线网信号范围内的区域等;也可以是指所述第一设备的周围预定范围内的区域等。具体所述区域所指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来定。而所述第二设备主要是由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的区域来决定,比如说如果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的区域具体是一个基站所建立的小区信号所覆盖的区域的话,那么所述第二设备可以是所述小区中的移动设备,或者在异构网络的环境下,所述第二设备也可以是宏小区中的小小区(small cell)等;又例如,如果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的区域具体是一个宏基站所建立的小区信号所覆盖的区域,那么所述第二设备可以是所述宏基站所建立的小区中的微基站,比如小小区等,这里宏基站所建立的小区信号所覆盖的区域,可以包括无线信号所覆盖的区域,还可以包括有线信号所覆盖的区域,这里,有线信号所覆盖的区域,可以是指与宏基站具有有线连接(例如通过S1,X2接口连接)的其他基站例如微基站和宏基站共同确定的区域,例如以宏基站为中心,将宏基站与微基站之间的距离为半径确定的区域,或者,也可以是接近此区域的区域,即接近以宏基站为中心,将宏基站与微基站之间的距离为半径确定的区域;又例如,如果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的区域具体是第一设备可以接收到除第一设备之外的其他通信设备发送信号所对应的最大区域,那么第二设备可以是所述最大区域中的移动设备,或者是所述最大区域中的宏基站或微基站(例如smallcell)等,具体来说,如果第一设备可以接收到除第一设备之外的其他通信设备1和其他通信设备2发送的信号,且其他通信设备1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他通信设备2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距离,则可以将以第一设备和其他通信设备2之间的距离所确定的区域作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的区域,其中以第一设备和其他通信设备2之间的距离所确定的区域可以是以第一设备为中心,所述距离为半径所确定的区域,也可以是接近此区域的其他区域。
S102:所述第一设备进行参考信号的检测,获取由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具有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相关标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很多情况下都会触发所述第一设备开始检测参考信号,比如说第一设备需要寻找新的用来建立数据连接的通信设备时等情况,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而对于参考信号来说,可以是第二设备周期性发送,也可以是第二设备通过事件触发发送,每次发送所占用的时频资源相同,参考信号类型也是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类型包括发现参考信号(英文全称为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英文缩写为DRS),也可以是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RS),信道状态参考信号(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Signal,PSS),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侦听参考信号(Listening Reference Signal,LRS)等。在本发明中,以参考信号为DRS举例说明。显然,为了能够使第一设备可以检测到第二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第一设备需要提前获知第二设备发送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第二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主要作用是,可以让第一设备以此获得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英文全称为Reference SignalReceived Power,英文缩写为RSRP),所述第一设备可以利用得到的RSRP来和对应同一个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一起获得该第二设备所带来的干扰数据,通过参考信号得到RSRP可以是利用现有技术,即通过参考信号得到的RSRP为第一设备在预设的测量带宽内,对所述测量带宽内携带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上的功率进行线性平均得到;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得到,例如通过参考信号得到的RSRP为第一设备在预设的测量带宽内,对所述测量带宽内包含参考信号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的总功率进行线性平均。更为具体的,又例如,假设系统带宽包括M个RB,每个RB上承载DRS的RE共有N个,那么一种方式是将系统带宽包括的所有RE(即M*N个RE)上的DRS的接收功率,作为发送该DRS的小区的RSRP,或者,另一种方式,是将这M*N个RE上的DRS的接收功率乘以一个线性平均系数,该线性平均系数与频率带宽大小有关,频率带宽大小可以用RE个数或者RB个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其他体现频率带宽的参数来表示。例如可以将M*N个RE上的DRS的接收功率在M*N个RE上进行线性平均,对应的线性平均系数是1/(M*N),或者也可以将M*N个RE上的DRS的接收功率在系统带宽包括的所有RE上进行平均,假设系统带宽包括的所有RE的个数为K,对应的线性平均系数是1/(K),或者将M*N个RE上的DRS的接收功率在M个RB上进行线性平均,对应的线性平均系数是1/M。上例,除了将系统带宽包括的所有RE上的DRS的接收功率或乘以线性平均系数的DRS的接收功率作为RSRP之外,还可以将特定带宽上包括的所有RE上的DRS的接收功率或乘以线性平均系数的DRS的接收功率作为RSRP;通过参考信号得到RSRP,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只要能够体现或者是包含第一设备接收到的第二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功率或能量即可,在此不做赘述。在本发明中,所述参考信号还具有第二设备的相关标识,所述相关标识可以包含在所述参考信号中,也可以作为所述参考信号本身的属性特点等,由应用场景的需要和实施例的方案决定,将在实施例二中展开说明。所述相关标识在本发明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可以让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相关标识确定第二设备的身份和/或通过查所述负载关系表得到所确定的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
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第一设备在进行参考信号的检测时,可能只检测到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也可能检测到多个第二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参考信号和第二设备一一对应,也就是说,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几个参考信号,就相当于可以确定出几个第二设备。
S103: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负载关系表中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相关标识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
也就是说,如果说S102中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相关标识确定出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那么在本步骤中,所述第一设备需要通过所述相关标识来查所述负载关系表,以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业务对应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第二设备与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是一一对应的,根据几个所述相关标识就能查所述负载关系表得到几个业务负载平均信息。
S104:所述第一设备根据确定出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干扰数据。
也就是说,通过步骤S102所得到的参考信号以及S103查表确定出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中任意一个第二设备都确定出与自身一一对应的一个参考信号和一个业务负载平均信息,由此可以计算得到对应的干扰数据。所述干扰数据与所述第二设备一一对应。
由此可见,这种通过查表直接获取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方式免去了第一设备用在采集数据计算第二设备业务负载平均信息的大量时间,由此加快了第一设备确定出当前适宜建立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的速度,提高了效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将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所述第一设备预先获取负载关系表的途径进行展开说明。
针对一种所述第一设备预先获取负载关系表的途径,请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数据获取的方法流程图,当所述相关标识包括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时,所述方法包括:
S201:第三设备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自身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设备标识,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已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的通信设备;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三设备也是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的一个通信设备,可以是所述第二设备中的一个,也可以不是所述第二设备,但是为了后续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负载关系表,故需要和所述第一设备已经建立连接。同时,为了能够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设备标识,所述第三设备还需要与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的所有第二设备均具备相应的数据连接,这里的数据连接可以是通过有线实现的数据连接,也可以是通过无线实现的数据连接,其中通过有线实现的数据连接,有线接口可以是S1接口,X2接口等,通过无线实现的数据连接,是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可以通过无线信道实现彼此之间数据的传输。
所述设备标识主要是用来表明所述第二设备在通信网络中的身份,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第二设备是一一对应的,比如说当所述第二设备为小小区时,所述设备标识可以是小小区的物理小区识别(PCI,Physical Cell Identification)等。
S202:所述第三设备根据所述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设备标识,建立所述负载关系表;
S203:所述第三设备将所述负载关系表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S204:第一设备预先获取负载关系表,所述负载关系表包括第二设备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的通信设备;
S205:所述第一设备进行参考信号的检测,获取由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具有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
S206: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负载关系表中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
S207:所述第一设备根据确定出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发送的参考信号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干扰数据。
在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干扰数据后,第一设备可以利用所述干扰数据进行不同的操作,比较常用、典型的是应用在针对第一设备需要确定一个当前适宜建立连接的第二设备的应用场景,所述第一设备可以根据所述干扰数据进行无线资源管理(英文全称为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英文缩写为RRM)测量,以便从所述RRM测量结果中确定出当前适宜建立连接的第二设备。也就是说,在如图1或者图2的基础上,还可以在所述第一设备根据确定出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发送的参考信号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干扰数据后,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进行RRM测量的步骤,以图2为例,还包括:
S208:所述第一设备根据获取的所述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所述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所述干扰数据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行RRM测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RRM测量主要是要确定出所述第一设备与一个第二设备之间是否能够满足建立连接的条件,所述RRM测量的结果越好,证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后的连接质量和连接效果越好,或者说所述第一设备越适合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所述RRM测量与所述第二设备一一对应。
接下来对如图2所示实施例,通过具体应用场景来进行进一步的举例说明,比较典型的比如说在异构网络环境下,所述第一设备具体为一个用户设备(英文全称为UserEquipment,英文缩写为UE),所述UE当前所在区域可以如前所述,例如所述UE当前所在区域可以是一个宏基站覆盖的小区,即宏小区,那么所述第二设备可以具体为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所驻留的宏小区内部署的所有小小区(small cell)可以是微小区或microcell,以及与当前所驻留的宏小区以及宏小区内部署的所有小小区具有无线和/或有线接口的其他宏小区和/或小小区,在本例中,第三设备具体为所述宏小区。因为支持小区on/off功能的小小区与宏小区有有线和/或无线接口,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宏小区辅助的方式,使UE直接或间接获知支持小小区on/off功能的小小区业务负载平均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所述UE当前所在区域是UE周围一定范围内的话,那么所述第三设备可以是UE当前所在区域内包括的小小区,还包括与处于UE当前所在区域内包括的小小区具有连接关系的其他小小区)。
其中宏小区主要是提供覆盖和实时数据业务,而小小区主要用于当驻留在宏小区中的UE数量较多的情况下辅助宏小区,为UE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业务。但是一般情况下,宏小区内并不会一直驻留大量的UE,为了节约系统资源,宏小区会将UE数量较少的区域中的小小区关闭。为了能够确定何时需要重新开启小小区,被关闭的小小区会周期性的发送DRS来让周边的UE可以检测到自己,这样,当UE距离一个被关闭的小小区较近时,能够通过检测到所述DRS来发现所述被关闭的小小区,所述UE为了能够快速确定出一个适宜建立连接的被关闭小小区,需要快速获取检测DRS时发现的至少一个被关闭的小小区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来计算被检测到的所述被关闭小小区所带来的干扰数据,以此进行RRM测量,当确定出一个适宜建立连接的被关闭小小区,所述被关闭小小区可以被所述UE开启或者被所述宏小区开启,被开启后,所述UE可以与其建立连接,以此获得更好的数据服务。然而现有技术中所述UE获取被关闭的小小区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的时间很长,甚至当所述UE移动速度较快的时候,所述UE都已经离开当前所在区域(比如说一个宏小区)了,依然无法得到准确结果,由此导致开启了错误的小小区,甚至导致RRM测量失败的情况。
为此,部署在所述宏小区(第三设备)下的所有小小区(第二设备),即与所述宏小区具有有线和/或无线接口的小小区,预先将自身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自身的设备标识发送到所述宏小区,所述宏小区根据接收到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设备标识建立所述负载关系表,其中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与设备标识一一对应。小小区向宏小区发送自身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自身的设备标识的方式可以通过回程backhaul(例如通过S1接口,X2接口)或者空口信令的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当UE(第一设备)进入所述宏小区并与所述宏小区建立连接时,所述宏小区就可以将所述负载关系表发送给所述UE,发送给所述UE的方式可以是宏小区将所述负载关系表配置到邻区列表中,所述UE在下载邻区列表时就可以获得,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或物理层信令、或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信令将所述负载关系表直接通知给所述UE。
这样当所述UE在移动过程中或者其他情况下需要进行小小区的选择、重选或切换时,所述UE开始检测参考信号,在本应用场景中,当所述参考信号具体为DRS时,则主要是由已关闭的小小区发送的,需要说明的是,已关闭的小小区在开启状态下,也可以继续发送DRS,对此不进行限定。当然当所述参考信号具体为其他类型信号时,也可以由已开启的小小区发送,对此不进行限定。以下以当所述参考信号具体为DRS,且DRS由已关闭的小小区发送的情况进行描述。
所述UE通过检测DRS检测到至少一个DRS,DRS中携带小小区的设备标识,也就是确定出与DRS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已关闭的小小区,对于检测到的至少一个DRS,所述UE可以得到相应的RSRP,具体流程为:所述UE确定所述检测到的DRS所在的时频资源,所述UE根据所述时频资源上承载的所述检测到的DRS的接收功率确定所述小区的RSRP或者,所述UE确定所述检测到的DRS所在的时频资源,并将所述时频资源上承载的所述检测到的DRS的接收功率在特定的频率带宽和/或时间资源上进行线性平均,并将线性平均之后的结果作为所述检测到的DRS对应的小区的RSRP,所述时频资源是DRS所在的时间资源和频率资源,时间资源可以通过无线帧索引、子帧索引、时隙索引、OFDM符号索引中的至少一项来指示,频率资源可以通过子载波索引、RE索引、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索引中的至少一项来指示。
所述UE接着根据DRS中携带的所述设备标识查负载关系表得到对应小小区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此来计算所述小小区所带来的干扰数据,对于所述干扰数据需要说明的是,主要是指在进行后续RRM测量时,当前被RRM测量的一个小小区受到的来自其他小小区的干扰。在本应用场景中,比如说所述UE检测到了两个DRS,分别是DRS1和DRS2,DRS1是由已关闭的小小区A发出的,DRS2是由已关闭的小小区B发出的,当所述UE对小小区A进行RRM测量时,需要考虑到小小区B的干扰数据,才能准确计算出小小区A的RRM测量结果,同理,当所述UE对小小区B进行RRM测量时,也需要考虑到小小区A的干扰数据才行。
计算一个小小区所带来的干扰数据具体流程如下:所述UE根据所述小小区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通过DRS的时频资源和接收功率确定的所述小小区的RSRP,确定所述小小区在作为干扰小区时,在RRM测量中贡献的干扰数据。例如,用I=P*RSRP来表示,其中,I为干扰数据,P为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例如功率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计算一个小小区所带来的干扰数据也可以具有其他计算方式,其结果中只要至少包括所述一个小小区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对干扰数据的影响以及检测到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即可,对具体的计算方式不进行限定。
所述UE在得到所述至少一个小小区的干扰数据后,开始针对所述至少一个小小区进行RRM测量,RRM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参考信号接收质量(英文全称为Reference SignalReceived Quality,英文缩写为RSRQ),一种是信干噪比(英文全称为Signal 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英文缩写为SINR)。每种的计算过程有所差别,具体为:
当所述RRM测量具体为RSRQ测量时:
当所述RRM测量具体为SINR测量时:
其中,
RSRP为当前被RRM测量的已关闭小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通过对应所述已关闭小小区的DRS计算得出;
RSRPi为除了当前被RRM测量的已关闭小小区以外的所述至少一个已关闭小小区中其他已关闭小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通过对应所述其他已关闭小小区的DRS计算得出;
P为当前被RRM测量的已关闭小小区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
Pi为除了当前被RRM测量的已关闭小小区以外的所述至少一个已关闭小小区中其他已关闭小小区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
n为所述至少一个已关闭小小区的总个数-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RRM测量过程中,任一已关闭的小小区还可以替换为未关闭的小小区,同样可以起到通过获取负载关闭表准确以及快速实现RRM测量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进行RRM测量中的各个参数的粒度可以相同。
比如说针对两个小小区,分别为小小区0和小小区1,所述UE通过检测DRS0可以得到小小区0对应的RSRP0,通过检测DRS1可以得到小小区1对应的RSRP1。如果将小小区0和小小区1对应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分别用P0和P1表示,那么所述UE在对小小区0进行RRM测量的时候,可以得到小小区0对应的SINR0=RSRP0/(P1*RSRP1)以及小小区0对应的RSRQ0=RSRP0/(P0*RSRP0+P1*RSRP1)。同理,所述UE还可以得到小小区1对应的SINR1=RSRP1/(P0*RSRP0)以及小小区1对应的RSRQ1=RSRP1/(P0*RSRP0+P1*RSRP1)。在上述计算过程中,分子部分也可以体现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对RRM测量结果中的信号数据部分的影响,即所述UE在对小小区0进行RRM测量的时候可以得到小小区0对应的SINR0=P0*RSRP0/(P1*RSRP1),以及小小区0对应的RSRQ0=P0*RSRP0/(P0*RSRP0+P1*RSRP1),同理,所述UE还可以得到小小区1对应的SINR1=P1*RSRP1/(P0*RSRP0)以及小小区1对应的RSRQ1=P1*RSRP1/(P0*RSRP0+P1*RSRP1),该过程体现了,RSRP和干扰功率是基于相同颗粒度得到的。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小小区,RSRP和干扰功率以及RRM测量的计算方式是相同的,这样可以实现公平比较对不同的小小区测量得到的RRM测量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对一个小小区进行RRM测量时,其RRM测量结果,特别是SINR计算结果或RSRQ计算结果,只要至少包括除去所述被测量小小区之外的一个或多个干扰小区所带来的干扰数据以及所述被测量小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即可,或者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所述被测量小小区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对具体的计算方式不进行限定,例如上述提到公式中的分母部分,还可以包含第一设备接收到的噪声能量等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说的进行RRM测量中的各个参数的颗粒度相同,还可以是指RRM测量结果中包括的干扰数据和信号数据是基于相同大小的时间资源和/或频率资源得到的。具体来说,如果信号数据(例如本说明书中涉及的RSRP)是基于RE得到的,干扰数据是基于RB得到的,那么在计算RRM测量结果时,信号数据部分可以按比例乘以一个系数A,以使得信号数据部分所基于的时频资源大小与与干扰数据部分相同;又或者,如果信号数据是基于一个RB得到的,干扰数据是基于多个RB得到的,那么在计算RRM测量结果时,信号数据部分可以按比例乘以一个系数B,以使得信号数据部分所基于的时频资源大小与干扰数据部分相同。
还需要注意的是,所述UE在根据检测到的DRS确定检测到的DRS对应的小小区之前,UE需要获知与不同小小区对应的DRS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DRS的候选序列、发送定时、发送带宽、DRS在时频资源快中的候选资源单元pattern等,或者,所述UE也可以通过盲检测的方式在所有可能的时频资源上检测所有可能的DRS的候选序列是否存在,此处为现有技术,不再详细描述。
在计算出所述至少一个小小区的RRM测量结果后,可以由所述UE判断出哪一个是当前适宜建立连接的小小区,也可以由所述UE将所述RRM测量结果上报给所述宏小区,由所述宏小区进行判断,确定出一个小小区,再通知所述UE与该小小区建立连接,在此不进行限定。
本应用场景中虽然举例是对已关闭的小小区进行的,当然也可以应用在已开启的小小区中,或者本就不具备开关功能的小小区,同样能够起到快速获取各个小小区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的效果,以此达到加快RRM测量的作用。
针对另一种所述第一设备预先获取负载关系表的途径,请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数据获取的方法流程图,当所述相关标识包括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时,所述方法包括:
S301:第四设备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自身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所述第四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已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的通信设备;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四设备也是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的一个通信设备,可以是所述第二设备中的一个,也可以不是所述第二设备,但是为了后续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负载关系表,故需要和所述第一设备已经建立连接。同时,为了能够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设备标识,所述第四设备还需要与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的所有第二设备均具备相应的数据连接。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中的时频资源主要是指时间资源和频率资源,时间资源可以通过无线帧索引、子帧索引、时隙索引、OFDM符号索引中的至少一项来指示,频率资源可以通过子载波索引、RE索引、RB索引中的至少一项来指示。
S302:所述第四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预先获取的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建立所述负载关系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也可以指所述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位置。
这里需要对所述第四设备预先获取的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的方式进行说明,主要包含三种方式,当然还可以有其他多种方式,这里不进行限定:
第一种方式可以是通信网络事先给所有第二设备预先配置好,然后所述第二设备可以在发送业务负载平均信息的同时也将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发送给所述第四设备。
第二种方式可以是通信网络事先给所有第二设备预先配置好,同时所述通信网络也将配置好的所有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发送给所述第四设备。
第三种方式可以是第四设备事先配置好所有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然后向所有第二设备部署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以使得所有第二设备按照部署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S303:所述第四设备将所述负载关系表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S304:第一设备预先获取负载关系表,所述负载关系表包括第二设备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的通信设备;
S305:所述第一设备进行参考信号的检测,获取由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确定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
S306: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负载关系表中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
在本步骤中,所述第一设备是通过类似隐式指示的方式,当在步骤S302中时将频资源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时,所述第一设备相当于通过检测得到所述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来确定出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的身份可以由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检测参考信号的序列形式获得。S307:所述第一设备根据确定出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发送的参考信号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干扰数据。
在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干扰数据后,第一设备可以利用所述干扰数据进行不同的操作,比较常用、典型的是应用在针对第一设备需要确定一个当前适宜建立连接的第二设备的应用场景,所述第一设备可以根据所述干扰数据进行RRM测量,以便从所述RRM测量的结果中确定出当前适宜建立连接的第二设备。也就是说,在如图1、图2或者图3的基础上,还可以在所述第一设备根据确定出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发送的参考信号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干扰数据后,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进行RRM测量的步骤,以图3为例,还包括:
S308:所述第一设备根据获取的所述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所述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所述干扰数据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行RRM测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RRM测量主要是要确定出所述第一设备与一个第二设备之间是否能够满足建立连接的条件,所述RRM测量的结果越好,证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后的连接质量和连接效果越好,或者说所述第一设备越适合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所述RRM测量与所述第二设备一一对应。
对于如图3所示实施例来说,也可以使用如图2所示实施例所举出的具体应用场景来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比较典型的比如说在异构网络环境下,所述第一设备具体为一个UE,所述UE当前所在区域可以是一个宏基站覆盖的小区,即宏小区,那么所述第二设备可以具体为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所驻留的宏小区内部署的所有小小区(small cell),可以是微小区或microcell,第四设备具体为所述宏小区。因为支持小区on/off功能的小小区与宏小区有有线或无线接口,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宏小区辅助的方式,使UE直接或间接获知支持小小区on/off功能的小小区业务负载平均信息。
以步骤S302中描述的第一种方式为例,部署在所述宏小区(第四设备)下的所有小小区(第二设备)可以在发送业务负载平均信息的同时也将发送所述DRS所占的时频资源发送给所述宏小区。所述宏小区根据接收到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小小区发送所述DRS所占的时频资源建立所述负载关系表,其中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发送所述DRS所占的时频资源一一对应。
当UE(第一设备)进入所述宏小区并与所述宏小区建立连接时,所述宏小区就可以将所述负载关系表发送给所述UE。
这样当所述UE在移动过程中或者其他情况下需要进行小小区的选择、重选或切换时,所述UE开始检测参考信号,在本应用场景中,当所述参考信号具体为DRS时,则主要是由已关闭的小小区发送的,需要说明的是,已关闭的小小区在开启状态下,也可以继续发送DRS,对此不进行限定。当然当所述参考信号具体为其他类型信号时,也可以由已开启的小小区发送,对此不进行限定。以下以当所述参考信号具体为DRS进行描述,且DRS由已关闭的小小区发送
所述UE通过检测DRS检测到至少一个DRS,可以通过检测DRS的序列形式确定对应的小小区的设备标识,再根据所述至少一个DRS所占的时频资源,查所述负载关系表得到对应小小区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
之后所述UE根据所述DRS得到对应该DRS的RRM测量结果。RSRP以及计算干扰数据的流程以及计算RRM测量均与如图2所示实施例所举出的具体应用场景中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还需要注意的是,当所述相关标识包括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时,所述第一设备还可能还具有一种获取所述负载关系表的途径,比如针对一些通信环境非常稳定的区域,里面的通信设备的参数基本上不会发生变化,第一设备甚至可以在出厂时就配置好了相应的所述负载关系表,当所述第一设备进入该区域时,便可以直接使用预先配置好的对应的所述负载关系表。即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上述的步骤S301-步骤S306替换为下述过程:所述负载关系表还可以通过预定义或预配置的方式使UE获知,之后UE通过盲检测第二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来确定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设备的身份可以由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检测参考信号的序列形式得到。本发明的实施例适用于的具体应用场景不仅可以如是上述异构网络中的UE(第一设备)对宏小区中的小小区(第二设备)进行RRM测量,也适用于普通网络中的UE(第一设备)对小区(第二设备)进行RRM测量,还适用于小区(第一设备)对小区(第二设备)进行RRM测量(例如小区之间进行网络侦听的场景),以及UE(第一设备)对UE(第二设备)进行RRM测量(例如Device-to-Device的场景)。
由此可见,这种通过查表直接获取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方式免去了第一设备用在采集数据计算第二设备业务负载平均信息的大量时间,由此加快了第一设备确定出当前适宜建立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的速度,提高了效率。
还需要说明的是,还有一种通过查表直接获取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的方式,也可以免去第一设备在采集数据计算第二设备业务负载平均信息的大量时间。在这种方式下,第二设备根据自身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结合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与发送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并根据所述确定出的发送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发送第二参考信号;同时,第二设备还可以将发送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位置以及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通知给第五设备。第五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位置以及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后,结合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与发送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第五设备根据确定的所述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构造第二设备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负载关系表,并将此负载关系表通知给第一设备;第一设备进行第二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检测,获取由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具有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一设备根据所述设备标识,查找所述负载关系表,获得与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确定出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发送的参考信号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干扰数据。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主要对第一设备如何在检测参考信号时,直接获取第二设备发送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此快速确定出检测到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干扰数据进行描述,请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数据获取的方法流程图,包括:
S401:第一设备进行参考信号的检测,获取由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包括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包括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不同,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的通信设备。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一个第二设备共发送两个参考信号,分别为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第一参考信号主要是用于计算所述第二设备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英文全称为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英文缩写为RSRP)的,而第二参考信号主要用来携带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可以是平均业务负载大小,例如利用高、中、低来表示,又例如用更细的颗粒度来表示不同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或者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也可以是能够体现业务负载平均信息的其他信息,例如用功率信息来表示,功率信息的值大可以表示业务负载重,功率信息的值小,可以表示业务负载轻,功率信息的值也可以直接理解为功率值或能量值。显然,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不同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和不同的功率信息之间有唯一的映射关系。
这里所述的区域可以是指通信网络中现有的划分,比如说可以是一个基站建立的小区信号所覆盖的区域,或者可以是一个通信设备建立的无线网信号范围内的区域等;也可以是指所述第一设备的周围预定范围内的区域等。具体所述区域所指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来定。而所述第二设备主要是由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的区域来决定,比如说如果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的区域具体是一个基站所建立的小区信号所覆盖的区域的话,那么所述第二设备可以是所述小区中的移动设备,或者在异构网络的环境下,所述第二设备也可以是宏小区中的小小区(small cell)等;又例如,如果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的区域具体是一个宏基站所建立的小区信号所覆盖的区域,那么所述第二设备可以是所述宏基站所建立的小区中的微基站,比如小小区等,这里宏基站所建立的小区信号所覆盖的区域,可以包括无线信号所覆盖的区域,还可以包括有线信号所覆盖的区域,这里,有线信号所覆盖的区域,可以是指与宏基站具有有线连接(例如通过S1,X2接口连接)的其他基站例如微基站和宏基站共同确定的区域,例如以宏基站为中心,将宏基站与微基站之间的距离为半径确定的区域,或者,也可以是接近此区域的区域,即接近以宏基站为中心,将宏基站与微基站之间的距离为半径确定的区域;又例如,如果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的区域具体是第一设备可以接收到除第一设备之外的其他通信设备发送信号所对应的最大区域,那么第二设备可以是所述最大区域中的移动设备,或者是所述最大区域中的宏基站或微基站(例如smallcell)等,具体来说,如果第一设备可以接收到除第一设备之外的其他通信设备1和其他通信设备2发送的信号,且其他通信设备1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他通信设备2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距离,则可以将以第一设备和其他通信设备2之间的距离所确定的区域作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的区域,其中以第一设备和其他通信设备2之间的距离所确定的区域可以是以第一设备为中心,所述距离为半径所确定的区域,也可以是接近此区域的其他区域。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从第二参考信号中直接获取第二设备发送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使得第一设备可以不需要再花费大量时间对所在区域中的第二设备进行采集数据来计算业务负载平均信息。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设置至少两个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相同,这样可以使得所述第一设备能够在同一时频资源上检测到所述至少两个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提高了效率。进一步的,还可以设置所述至少两个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和采用的序列形式相同,即所述至少两个第二设备以一种类似单频网(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like,SFN-like)的形式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其中不同第二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承载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与各自的第二设备一一对应,这里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可以通过第二参考信号的发射功率来体现,显然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参考信号中可以不携带第一参考信号中所携带的设备标识。
S402:所述第一设备根据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干扰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还包括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
如果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中也携带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那么由于同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携带相同的设备标识,所以所述第一设备可以通过比对设备标识确定出哪个第一参考信号和哪个第二参考信号是由同一个第二设备发出的,由此确定出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信号数据和所带来的干扰数据。
如果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中没有携带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那么如上所述,可以设置至少两个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和采用的序列形式相同,这样第一设备通过在固定的位置对相同的序列进行接收,就可以直接获得所述至少两个第二设备所带来的干扰数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很多情况下都会触发所述第一设备开始检测参考信号,比如说第一设备需要寻找新的用来建立数据连接的通信设备时等情况,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由此可见,所述第二设备还可以将自身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携带到参考信号中发送出去,这样当所述第一设备在需要选择第二设备进行连接时,在检测参考信号的时候就可以直接通过接收和/或分析检测到的参考信号得到发送该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所述第一设备同样也不需要再耗时采集数据来计算第二设备的干扰数据,大大节省了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所带来的干扰数据的时间,这种第二设备直接将自身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通过参考信号发送出去,使得进行参考信号接收和/或检测的第一设备直接通过检测参考信号就能获得第二设备发送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方式免去了第一设备用在采集数据计算第二设备业务负载平均信息的大量时间,由此加快了第一设备确定出当前适宜建立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的速度,提高了效率。
S403:所述第一设备根据获取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干扰数据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行RRM测量。
在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干扰数据后,第一设备可以利用所述干扰数据进行不同的操作,比较常用、典型的是应用在针对第一设备需要确定一个当前适宜建立连接的第二设备的应用场景,所述第一设备可以根据所述干扰数据进行RRM测量,以便从所述RRM测量结果中确定出当前适宜建立连接的第二设备。
接下来对如图4所示实施例,通过具体应用场景来进行进一步的举例说明,比较典型的比如说在异构网络环境下,所述第一设备具体为一个用户设备(英文全称为UserEquipment,英文缩写为UE),所述UE当前所在区域可以如前所述,例如所述UE当前所在区域可以是一个宏基站覆盖的小区,即宏小区,那么所述第二设备可以具体为所述用户设备当前所驻留的宏小区内部署的所有小小区(small cell),可以是微小区或microcell,以及与当前所驻留的宏小区以及宏小区内部署的所有小小区具有无线和/或有线接口的其他宏小区和/或小小区,在本例中,第三设备具体为所述宏小区。因为支持小区on/off功能的小小区与宏小区有有线和/或无线接口,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宏小区辅助的方式,使UE直接或间接获知支持小小区on/off功能的小小区业务负载平均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所述UE当前所在区域是UE周围一定范围内的话,那么所述第三设备可以是UE当前所在区域内包括的小小区,还包括与处于UE当前所在区域内包括的小小区具有连接关系的其他小小区)
其中宏小区主要是提供覆盖和实时数据业务,而小小区主要用于当驻留在宏小区中的UE数量较多的情况下辅助宏小区,为UE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业务。但是一般情况下,宏小区内并不会一直驻留大量的UE,为了节约系统资源,宏小区会将UE数量较少的区域中的小小区关闭。为了能够确定何时需要重新开启小小区,被关闭的小小区会周期性的发送DRS来让周边的UE可以检测到自己,这样,当UE距离一个被关闭的小小区较近时,能够通过检测到所述DRS来发现所述被关闭的小小区,所述UE为了能够快速确定出一个适宜建立连接的被关闭小小区,需要快速获取检测DRS时发现的至少一个被关闭的小小区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来计算被检测到的所述被关闭小小区所带来的干扰数据,以此进行RRM测量,当确定出一个适宜建立连接的被关闭小小区,所述被关闭小小区可以被所述UE开启或者被所述宏小区开启,被开启后,所述UE可以与其建立连接,以此获得更好的数据服务。然而现有技术中所述UE获取被关闭的小小区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的时间很长,甚至当所述UE移动速度较快的时候,所述UE都已经离开当前所在区域(比如说一个宏小区)了,依然无法得到准确结果,由此导致开启了错误的小小区,甚至导致RRM测量失败的情况。
为此,设置每一个已关闭的小小区发送两个不同的DRS,分别为第一DRS和第二DRS,第一DRS携带该小小区的设备标识,用于在后续计算中得出RSRP,第二DRS携带该小小区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使得所述UE可以通过检测所述第二DRS直接获得小小区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可选的,第二DRS也可以携带该小小区的设备标识。需要说明的是,未关闭的小小区也可以发送两个不同的DRS,以便于UE快速且准确获取RRM测量结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不同小小区的第二DRS之间可以利用类单频网络(英文全称为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like,英文缩写为SFN-like)进行发送,如图5所述,即不同小小区(小小区0和小小区1)发送的第二DRS占用相同的时间资源和频率资源以及采用相同的序列,这样所述UE在对检测到的其中一个小小区进行RRM测量的时候,计算RRM的干扰数据部分,可以不需要区分第二DRS对应的不同小小区,进一步的简化了所述UE进行RRM测量的过程。这里,优选的,由于无法区分第二DRS对应的不同小小区,因此进行的RRM测量可以通过RSRQ来表示,或者更宽泛地说,在RRM测量结果的计算过程中,体现RRM测量结果的分母部分不仅包括被测量的目标小区的信号到达UE端的信号强度以及被测量的目标小区的业务负载,还包括除目标小区之外的UE能够检测到或接收到的所有小小区的信号到达UE端的信号强度以及这些小小区的业务负载,这里的信号强度可以用信号功率来表示。如图5所示,所述UE对小小区0进行RRM测量,UE根据小小区0发送的第一DRS,在预设的时频资源上对接收到的第一DRS的信号强度进行处理,可以计算得到小小区0对应的RSRP,这里的处理包括将承载第一DRS的时频资源上的信号强度在预设的时频资源上进行平均,例如线性平均;之后所述UE可以直接对小小区0发送的第二DRS所在的时频资源进行检测和/或接收,得到检测能量,可选地,还可以进一步在预设的时频资源上对所述检测能量进行平均,而不需要区分不同的小小区,从而获取UE对小小区0测量得到的信号功率和干扰功率。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过程中提到的,第一DRS对应的预设时频资源和第二DRS对应的预设时频资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显然,由于这里不同小区的第二DRS采用了SFN-like的形式,所以当UE根据接收到的小小区0发送的第二DRS的时频资源进行检测时,不仅可以检测到小小区0发送的第二DRS的能量,还可以检测到除小小区0之外的其他小小区发送的第二DRS的能量,从而简化了UE对小小区0进行RRM测量的过程。显然在上述过程中,UE需要获知小小区0发送第二DRS的时频资源,在本实施例中,小小区0发送第二DRS的时频资源也是除小小区0之外的其他小小区发送第二DRS的时频资源,因此,第二DRS发送的时频资源可以通过预定义的方式使UE获知,也可以通过不同小小区发送第一DRS的时频资源和不同小小区发送第二DRS的时频资源之间的相对时频移位信息得到,在后一种方法中,由于UE需要通过接收到的第一DRS区分不同的小小区,且为了保证UE接收到的第一DRS的信号质量,因此,优选地,不同小小区发送的第一DRS的时间资源和/或频率资源可以相互错开,同时,为了简化UE对目标小区进行RRM测量的计算过程,使得UE在计算RRM测量结果中的干扰能量部分时,不需要区分不同的小小区,因此,优选地,不同小小区发送的第二DRS的时间资源和频率资源是相同的,显然,不同小小区发送第一DRS的时频资源和不同小小区发送第二DRS的时频资源之间的相对时频移位信息是不同的,因此优选地,这里的相对时频移位信息可以通过通知的方式使得UE获知,例如可以通过和所述UE建立链接的设备例如宏小区通知给UE。
进一步的,UE可以根据RRM测量的类型是RSRQ还是SINR,对基于第二DRS所在的时频资源得到的测量结果进行处理,例如如果UE对小小区0进行SINR测量,那么UE需要将接收到的小小区0发送的第二DRS贡献的功率从RRM测量结果中体现干扰的测量结果中扣除,显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UE获知接收到的小小区0发送的第二DRS的接收功率以及小小区0的业务负载信息
作为另外一种可选的方式,不同小小区的第二DRS之间也可以采用相互静默(muting)的方式进行发送,以保证所述UE可以准确得在一个时频资源上只检测到一个小小区的第二DRS。在本例中,不同小小区的第二DRS所在的时频资源配置为相互错开,具体的,不同小小区的第二DRS所在的频率资源和/或时间资源不同,从而可以使得当小小区A发送第二DRS时,除小小区A之外的其他小小区均在小小区A发送的第二DRS所在的时频资源上保持静默(即不发送数据),这样就可以保证小小区A发送第二DRS时不会受其他小小区的信号的干扰,进而保证所述UE可以准确地检测到小小区A发送的第二DRS。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DRS的序列可以通过以下的至少一种方式得到:由伪随机序列生成;或者,由Zadoff-Chu序列生成;或者,由机器生成序列生成。
总而言之,UE在根据检测到的第一DRS确定检测到的第一DRS对应的小区之前,UE需要获知与小区对应的第一DRS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包括第一DRS的候选序列、发送定时、发送带宽、第一DRS在时频资源块中的候选资源单元pattern。所述配置信息可以通过预定义的方式或预配置的方式使UE获知,也可以通过UE所在的宏小区通知给UE,也可以通过与UE建立连接的其他设备通知给UE。UE在检测第二DRS的时候,第二DRS的配置信息可以直接通过预定义或预配置或者宏小区通知或与UE建立连接的其他设备通知的方式使UE获知,也或者通过第二DRS的配置信息和第一DRS的配置信息之间的关系,使得UE可以推导得到第二DRS的配置信息。显然,对于后者,第二DRS的配置信息和第一DRS的配置信息之间的关系先要事先通过预定义或预配置或者宏小区通知或与UE建立连接的其他设备通知的方式使UE获知。
本发明的实施例适用于的具体应用场景不仅可以如是上述异构网络中的UE(第一设备)对宏小区中的小小区(第二设备)进行RRM测量,也适用于普通网络中的UE(第一设备)对小区(第二设备)进行RRM测量,还适用于小区(第一设备)对小区(第二设备)进行RRM测量(例如小区之间进行网络侦听的场景),以及UE(第一设备)对UE(第二设备)进行RRM测量(例如Device-to-Device的场景)。
由此可见,这种通过查表直接获取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方式免去了第一设备用在采集数据计算第二设备业务负载平均信息的大量时间,由此加快了第一设备确定出当前适宜建立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的速度,提高了效率。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数据获取的装置结构图,所述干扰数据获取装置600包括:
负载关系表获取单元601,用于预先获取负载关系表,所述负载关系表包括第二设备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相关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的通信设备。
有关所述负载关系表获取单元601的执行内容与本发明实施例一S101类似,请参考实施例一S101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检测单元602,用于进行参考信号的检测,获取由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具有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相关标识。
有关所述检测单元602的执行内容与本发明实施例一S102类似,请参考实施例一S102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确定单元603,用于从所述负载关系表中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相关标识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
有关所述确定单元603的执行内容与本发明实施例一S103类似,请参考实施例一S103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干扰数据获取单元604,用于根据确定出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干扰数据。
有关所述干扰数据获取单元604的执行内容与本发明实施例一S104类似,请参考实施例一S104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对预先获取负载关系表的途径进行展开说明。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数据获取的装置结构图,当所述相关标识包括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时,在触发所述负载关系表获取单元601之前,所述干扰数据获取装置600还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701,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自身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设备标识,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已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的通信设备。
有关所述第一获取单元701的执行内容与本发明实施例二S201类似,请参考实施例二S201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第一建立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设备标识,建立所述负载关系表。
有关所述第一建立单元702的执行内容与本发明实施例二S202类似,请参考实施例二S202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第一发送单元703,用于将所述负载关系表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有关所述第一发送单元703的执行内容与本发明实施例二S203类似,请参考实施例二S203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对预先获取负载关系表的途径进行展开说明。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数据获取的装置结构图,当所述相关标识包括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时,在触发所述负载关系表获取单元601之前,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801,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自身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所述第四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已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的通信设备。
有关所述第二获取单元801的执行内容与本发明实施例二S301类似,请参考实施例二S301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建立单元80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预先获取的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建立所述负载关系表。
有关所述第二建立单元802的执行内容与本发明实施例二S302类似,请参考实施例二S302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发送单元803,用于将所述负载关系表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有关所述第二发送单元803的执行内容与本发明实施例二S303类似,请参考实施例二S303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干扰数据后,可以利用所述干扰数据进行不同的操作,比较常用、典型的是应用在针对需要确定一个当前适宜建立连接的第二设备的应用场景,可以根据所述干扰数据进行RRM测量,以便从所述RRM测量的结果中确定出当前适宜建立连接的第二设备。也就是说,在如图6、图7或者图8的基础上,还可以在触发所述干扰数据获取单元604后,以图6为例,请参阅图9,图9为本发明实施提供的一种一种干扰数据获取的装置结构图,在触发所述干扰数据获取单元604后,所述干扰数据获取装置600还包括:
测量单元901,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所述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所述干扰数据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行RRM测量。
有关所述测量单元901的执行内容与本发明实施例二S308类似,请参考实施例二S308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数据获取的装置结构图,所述干扰数据获取装置1000包括:
获取单元1001,用于进行参考信号的检测,获取由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包括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包括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不同,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的通信设备。
有关所述获取单元1001的执行内容与本发明实施例三S401类似,请参考实施例二S401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干扰数据获得单元1002,用于根据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干扰数据。
有关所述干扰数据获得单元1002的执行内容与本发明实施例三S402类似,请参考实施例二S402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测量单元1003,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干扰数据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行RRM测量。
有关所述测量单元1003的执行内容与本发明实施例三S403类似,请参考实施例二S403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还包括: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还包括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
可选的,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设备获取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时,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相同。
由此可见,这种通过查表直接获取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方式免去了第一设备用在采集数据计算第二设备业务负载平均信息的大量时间,由此加快了第一设备确定出当前适宜建立连接的目标通信设备的速度,提高了效率。
实施例六
参阅图11,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数据获取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所述干扰数据获取装置1100包括存储器1101和接收器1102,以及分别与所述存储器1101和所述接收器1102连接的处理器1103,所述存储器1101用于存储一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1103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1101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如下操作:
触发所述接收器1102获取负载关系表,所述负载关系表包括第二设备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相关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的通信设备。
进行参考信号的检测,获取由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具有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相关标识。
从所述负载关系表中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相关标识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
根据确定出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发送的参考信号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干扰数据。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103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所述存储器1101可以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类型的内部存储器,所述接收器1102可以包含普通物理接口,所述物理接口可以为以太(Ethernet)接口或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接口。所述处理器1103接收器1102和存储器1101可以集成为一个或多个独立的电路或硬件,如: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
实施例七
参阅图12,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数据获取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所述干扰数据获取装置1200包括存储器1201和接收器1202,以及分别与所述存储器1201和所述接收器1202连接的处理器1203,所述存储器1201用于存储一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1203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1201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如下操作:
触发所述接收器1202进行参考信号的检测,获取由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包括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包括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不同,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的通信设备。
根据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干扰数据。
根据获取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干扰数据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行RRM测量。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203可以为中CPU,所述存储器1201可以为RAM类型的内部存储器,所述接收器1202可以包含普通物理接口,所述物理接口可以为以太接口或ATM接口。所述处理器1203接收器1202和存储器1201可以集成为一个或多个独立的电路或硬件,如:ASIC。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一设备、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一DRS的“第一”只是用来做名字标识,并不代表顺序上的第一。该规则同样适用于“第二”、“第三”和“第四”。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诸如媒体网关等网络通信设备,等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及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干扰数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预先获取负载关系表,所述负载关系表包括第二设备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相关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的通信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进行参考信号的检测,获取由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具有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相关标识;
所述第一设备从所述负载关系表中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相关标识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确定出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干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相关标识包括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时,在所述第一设备预先获取负载关系表之前,还包括:
第三设备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自身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设备标识,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已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的通信设备;
所述第三设备根据所述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设备标识,建立所述负载关系表;
所述第三设备将所述负载关系表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相关标识包括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时,在所述第一设备预先获取负载关系表之前,还包括:
第四设备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自身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所述第四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已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的通信设备;
所述第四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预先获取的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建立所述负载关系表;
所述第四设备将所述负载关系表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根据确定出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发送的参考信号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干扰数据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获取的所述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所述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所述干扰数据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行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
5.一种干扰数据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负载关系表获取单元,用于预先获取负载关系表,所述负载关系表包括第二设备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的相关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设备为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的通信设备;
检测单元,用于进行参考信号的检测,获取由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具有发送所述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相关标识;
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负载关系表中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相关标识确定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
干扰数据获取单元,用于根据确定出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干扰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相关标识包括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时,在触发所述负载关系表获取单元之前,还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自身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设备标识,第三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已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的通信设备;
第一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设备标识,建立所述负载关系表;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负载关系表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相关标识包括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时,在触发所述负载关系表获取单元之前,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自身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第四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已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连接的通信设备;
第二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预先获取的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建立所述负载关系表;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负载关系表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触发所述干扰数据获取单元后,还包括:
测量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参考信号、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所述业务负载平均信息以及所述干扰数据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行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
9.一种干扰数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进行参考信号的检测,获取由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包括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包括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不同,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的通信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干扰数据;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获取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干扰数据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行RRM测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还包括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设备获取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时,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相同。
12.一种干扰数据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进行参考信号的检测,获取由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包括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包括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和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不同,所述第二设备为第一设备当前所在区域中的通信设备;
干扰数据获得单元,用于根据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业务负载平均信息得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对应的干扰数据;
测量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以及所述干扰数据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设备进行RRM测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还包括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设备获取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时,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所占的时频资源相同。
CN201480012002.0A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干扰数据获取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3935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80936 WO2015196445A1 (zh)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干扰数据获取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3595A CN105393595A (zh) 2016-03-09
CN105393595B true CN105393595B (zh) 2019-04-12

Family

ID=54936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2002.0A Active CN105393595B (zh) 2014-06-27 2014-06-27 一种干扰数据获取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93595B (zh)
WO (1) WO2015196445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4066A (zh) * 2009-01-19 2010-07-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邻区类型设置系统和方法、用户设备邻区切换方法和装置
WO2011049295A2 (en) * 2009-10-19 2011-04-28 Lg Electronics Inc.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ing recording information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multi base station mimo system
CN102685795A (zh) * 2012-04-18 2012-09-19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的配置方法
CN104813696A (zh) * 2012-09-27 2015-07-29 美国博通公司 用于协调资源分配以解决小区间干扰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31302B2 (en) * 2010-06-23 2012-12-11 Clearwire Ip Holding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ynamic downlink permutation assignment for us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651910A (zh) * 2011-02-24 2012-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用户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4066A (zh) * 2009-01-19 2010-07-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邻区类型设置系统和方法、用户设备邻区切换方法和装置
WO2011049295A2 (en) * 2009-10-19 2011-04-28 Lg Electronics Inc.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ing recording information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multi base station mimo system
CN102685795A (zh) * 2012-04-18 2012-09-19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的配置方法
CN104813696A (zh) * 2012-09-27 2015-07-29 美国博通公司 用于协调资源分配以解决小区间干扰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3595A (zh) 2016-03-09
WO2015196445A1 (zh) 2015-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24410B2 (ja) 狭帯域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マルチprb動作
JP7336988B2 (ja) 初期アクセス信号の品質に基づくモビリティ基準信号の開始
CN109891931B (zh) 用于小区和波束移动性的波束集合
CN104521294B (zh) 发现参考信号的发送和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950044B (zh) 用于共享通信媒体中的信道选择的设备和方法
CN103581991B (zh) 测量参数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10140306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用户装备
JP7249335B2 (ja) 複数の帯域幅部分を伴う無線リソース管理のための技法および装置
JP7175918B2 (ja) 基地局ビーム微細化の方法
US9392432B2 (en) Interface between base stations for topology discovery to enable coordinated resource usage
JP2019537884A (ja) 制御チャネルとデータチャネルとの間の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関係のシグナリング
JP2019537324A (ja) 指向性送信および受信のためのマルチステージチャネル予約信号
BR112016013441B1 (pt) Retorno csi em sistemas lte/lte-avançado com espectro não licenciado
CN104796242B (zh) 一种发送和接收同步信号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JP6901637B2 (ja) プライベート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通信を管理するための技法および装置
CN107079387A (zh) 无线电终端、无线电站及其方法
JP7313288B2 (ja) Ueビームベースのタグ付けによるqcl指示
US20170201899A1 (en) Radio signa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TW201826848A (zh) 細胞同步信號
US9860008B2 (en) Channel estimation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CN109314888A (zh) 使用触发链路质量测量信号的移动性测量启动
CN103281789B (zh) 一种确定上下行配置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WO2015176397A1 (zh) 发现信号测量的方法、装置及用户终端
EP297587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time interval for an access node for radio signal measurements
CN105393595B (zh) 一种干扰数据获取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