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92200A - 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92200A
CN105392200A CN201410421734.7A CN201410421734A CN105392200A CN 105392200 A CN105392200 A CN 105392200A CN 201410421734 A CN201410421734 A CN 201410421734A CN 105392200 A CN105392200 A CN 1053922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interference
cell
subscriber equipment
weigh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217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92200B (zh
Inventor
孙云锋
郝鹏
李儒岳
陈艺戬
张淑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42173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922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92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22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92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22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服务小区和/或第三小区获取干扰小区在部分或全部资源上传输的信息;服务小区和/或第三小区按照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发送获取的信息形成的干扰抵消信号。

Description

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演进的长期演进(LTE-A)系统的上下行是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或者以OFDM的某种变形为基本多址复用方式,与传统的以码分多址(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为基本多址复用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不同,LTE-A系统没有处理增益,节点内部因为完全频分正交,所以几乎不存在干扰问题,但在节点边缘处可能存在干扰。
通常,对节点边缘处干扰的处理主要有三种方法:干扰随机化、干扰消除和干扰协调(躲避)。其中,干扰随机化的方法一般在跳频时采用直扩或者跳码的方法,减轻节点之间的干扰,无需网络规划,几乎不需要信令的支持,但是只能减轻干扰,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节点之间的干扰;干扰消除的方法通过采用一些算法来消除干扰,一般需要额外的物理实体,如多天线技术等,才能实现对干扰的消除;干扰协调(躲避)的方法通过节点间交换信息,使得每个节点根据其他节点的信息和自身的情况,采用一些算法自动选择合适的资源进行传输,实现节点间资源的高效利用,减轻节点间资源碰撞利用的机会,达到节点边缘性能提升的目的,尽量避免出现节点间争用相同时频资源,从而避免节点之间产生干扰。
在LTER8的版本中,小区之间的ICIC(Inter-CellInterferenceCoordination:小区间干扰协助)主要通过交互功率控制的方式;下行传输中,通过交互RNTP(RelativeNarrowbandtransmissionPower),RNTP接收节点根据邻小区的RNTP指示,对本小区的用户进行调度。上行传输中,通过交互HII(ULHighInterferenceIndication)以及OI(ULInterferenceOverloadIndication),在上行调度中,HII/OI接收节点根据邻小区的上行干扰及负载指示,通过调度和功控的方式进行干扰的避免。
在LTE演进版本R10中,随着异构网的引入,并为了进一步降低宏小区(Macro)对小小区(如Pico、RRH、smallcell等)的干扰,对ICIC进行了增强(enhancedICIC:eICIC),在eICIC中,引入了发送功率几乎为零的子帧(ABS:Almostblanksub-frame),在ABS子帧上,宏小区仅仅发送公共信号(如公共参考信号CRS:CommonReferenceSignal,主同步信号PSS:primarysynchronizationsignal、辅同步信号SSS:secondarysynchronizationsignal、广播信道PBCH:physicalbroadcastchannel以及系统消息块1SIB1:SystemInformationBlock1),或者在发送公共信号的同时,以低功率发送单播信号。
但由于公共信号发送在小区之间的干扰,在LTER11中,进一步对eICIC进行了增强(feICIC:furtherenhancementofICIC),在feICIC的研究中,引入了对邻小区公共信号进行接收机干扰消除的机制,服务小区通过将邻小区的公共信号传播参数通知给用户设备(如CRS相关参数:CRS端口数、小区ID、MBSFN子帧配置),用户设备进行IC接收机处理。消除邻小区的公共参考信号的干扰,从而提高用户设备对本小区CRS信道估计以及PDSCH检测的性能。
在LTER11,除了feICIC,另外一个解决小区间干扰的机制是多点协同传输技术(COMP:coordinatedmulti-pointtransmission),具体的技术包括CS/CB(coordinatedscheduling/coordinatedbeam-forming):不同的传输节点之间通过协作调度并对空间波束权值进行协调,一方面使得功率上进行协作,另一方面在空间维度上进行协作以避免波束冲突的两个用户调度在相同的资源上;JT(multi-pointjointtransmission):多个小区在相同资源上共同为目标用户提供信号的传输,对与用户设备来讲,在JT技术中,干扰信号变成了有用信号,从而大大提高信号接收质量;DPS/DPB(dynamicpointswitching/blanking):网络侧根据用户设备反馈的不同节点的链路性能,动态的选择最好的节点进行数据的发送,或者动态的对干扰小区muting信号发送或者DPS与DPB结合。
由于LTER11以前版本中的干扰问题主要是基于网络侧协调的机制解决干扰问题,进一步考虑了基于先进接收机干扰消除的思路,即网络侧将干扰小区的传输参数信息(例如:传输模式,参考信号图样/初始化参数、预编码权值等等信息),用户设备根据干扰小区的传输参数,对目标信号和干扰信号进行联合检测,并进行干扰消除,从而提高目标信号性能,所以基于先进接收机干扰消除的机制,仍离不开网络间信息的交互和协作。
在现有基于网络侧的干扰机制中,对干扰的避免都是通过干扰避免的机制考虑的。虽然JT的机制中考虑了多个小区为目标用户共同发送信号,但占用了多份资源,不利于高负载场景。另外,当smallcell覆盖范围较小时,通常一个smallcell的覆盖范围有限,其中的激活用户较少。此时往往难以调度到合适的用户在小区之间通过协作波束赋形及小区间MU-JT的方式传输,定义,Hk,i,j表示j个小区到第i个小区第k个用户的信道系数。wn,m,i,j表示由第j个小区发送第i个小区的信号给第m个小区第n个用户所使用的权值,ri,j表示第j个小区的第i个用户的接收信号。如图1所示,当cell#1和cell#2覆盖下都存在一个激活用户时,以用户#UE2_1为例,传统的信号传输系统模型如下图所示:r1,2=ρ2H1,2,2w1,2,2,2S21H1,2,1w2,1,1,1S1+n;在很多情况下,两个用户的位置关系决定了两个用户之间很难通过协作波束赋形或者MU-JT的方式进行干扰协作,而通过CS或DPB的方式,则会导致频谱利用率低的问题。
而当基于接收机进行干扰消除处理时,用户设备可以通过重构干扰信号,并进行干扰消除,但这种方式,一方面会导致接收机的复杂度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导致网络侧与用户设备之间需要交互大量的相关信息,例如资源映射方式信息、调制方式、传输模式、参考信号、功率控制等等,导致网络信令负载大大增加。
针对相关技术中在进行干扰消除处理时存在的复杂度高以及网络信令负载大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中在进行干扰消除处理时存在的复杂度高以及网络信令负载大的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扰协调方案,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干扰协调方法,包括:服务小区和/或第三小区获取干扰小区在部分或全部资源上传输的信息;所述服务小区和/或第三小区按照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发送所述信息形成的干扰抵消信号。
可选地,所述发送功率由所述服务小区和/或第三小区的小区信道特征及所述干扰小区的信道特征确定。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服务小区和/或第三小区基于信道互易性获取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或从被干扰用户设备反馈的反馈信息获取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
可选地,所述服务小区和/或第三小区通过被干扰用户设备反馈的信息获取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服务小区接收来自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的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所述服务小区接收来自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的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并将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发送给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传输节点;所述传输节点接收来自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的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将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反馈给中心控制节点所在小区,所述中心控制节点所在小区将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转发给所述发送干扰抵消信号的所述传输节点。
可选地,被干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反馈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网络侧配置一套或多套信道测量参考信号指示信息或配置一个或多个信道状态信息CSI进程给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
可选地,网络侧配置多套信道测量参考信号指示信息或配置多个信道状态信息CSI给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包括:所述网络侧指示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多套测量参考信号或所述多个CSI进程的标识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标识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测量参考信号或对应的CSI进程所对应的反馈信息内容和计算方式。
可选地,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多套测量参考信号或所述多个CSI进程的标识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于干扰抵消的测量参考信号或CSI进程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网络侧配置一个参考测量参考信号或一个参考进程。
可选地,所述用于干扰抵消的CSI进程与所述参考进程采用相同的秩,且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秩和/或所述参考进程反馈的多天线发送权值信息计算并反馈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
可选地,所述用于干扰抵消的CSI进程不反馈用于指示信道质量特征的信息和/或秩指示信息。
可选地,被干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反馈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网络侧配置所述干扰小区的多天线预编码权值及传输秩给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或者网络侧配置干扰小区的解调参考信号参数或者其他经过预编码处理的参考信号参数,
可选地,通过以下步骤获取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测量协作小区信道,根据测量结果获得最优发送权值,并计算等效信道;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测量所述干扰小区的等效信道,根据所述干扰小区的等效信道和协作小区的等效信道计算干扰抵消相位和干扰抵消功率,然后将所述最优发送权值作为所述预定的权值以及所述干扰抵消功率作为所述发送功率反馈给网络侧;其中,所述协作小区为所述服务小区/或第三方小区;或者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测量协作小区的信道,并测量所述干扰小区的等效信道;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根据干扰小区的等效信道和协作小区的信道计算干扰抵消权值和干扰抵消功率,将干扰抵消权值作为所述预定的权值以及所述干扰抵消功率作为所述发送功率反馈给网络侧;其中,所述协作小区为所述服务小区/或第三方小区。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服务小区和/或所述第三方小区接收所述干扰小区的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资源映射方式、下行功率配置方式、调制编码方式、参考信号初始化参数、以及资源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服务小区和/或所述第三方小区在发送所述干扰抵消信号时,按照所述干扰小区的参数发送所述干扰抵消信号。
可选地,所述服务小区和/或所述第三方小区接收所述干扰小区的参数的方式包括以下之一:所述干扰小区将所述干扰小区的参数发送给所述服务小区,所述服务小区将所述干扰小区的参数转发给所述第三方小区;所述干扰小区将所述干扰小区的参数发送给所述第三方小区和/或所述服务小区;中心控制单元所在的节点将所述干扰小区的参数发送给所述第三方小区和/或所述服务小区。
可选地,服务小区和/或第三小区获取干扰小区在部分或全部资源上传输的信息,包括:所述干扰小区将所述部分或全部资源上传输的信息通过X2接口、Xn接口、或无线回程链路进行共享,其中,n为大于2的正整数;所述服务小区和/或第三方小区获取所述干扰小区共享的所述信息。
可选地,服务小区和/或第三小区获取干扰小区在部分或全部资源上传输的信息:中心控制单元所在的节点或干扰小区将所述部分或全部资源上传输的信息共享给服务小区;和/或,中心控制单元所在的节点或干扰小区将所述部分或全部资源上传输的信息共享给所述第三方小区。
可选地,所述第三方小区为空闲小区或至少在被干扰用户对应资源上空闲的小区。
可选地,在所述第三方小区为空闲小区,且处理未被激活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中心控制单元所在的节点、宏小区、或所述服务小区激活所述第三方小区。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服务小区或中心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反馈的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和/或CSI信息,或根据互益性得到的服务小区及干扰小区到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的信道信息,判断所述第三方小区的传输方式,并根据判断结果,向所述第三方小区共享信息。
可选地,判断第三方小区的传输方式包括:判断所述第三方小区发送干扰抵消信号还是基于联合传输的方式发送有用信号。
可选地,判断所述第三方小区发送干扰抵消信号还是基于联合传输的方式发送有用信号包括:在强干扰信号相对于噪声信号功率相当的情况下,基于联合传输的方式发送有用信号;以及在强干扰信号的功率大于噪声信号功率和/或其他干扰信号功率,且差值大于阈值的情况下,基于干扰抵消的方式发送干扰抵消信号。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服务小区或中心控制单元基于判断结果指示所述用户设备计算所述第三小区的权值的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干扰协调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干扰小区在部分或全部资源上传输的信息;发送模块,用于按照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发送所述信息形成的干扰抵消信号。
可选地,还包括:配置模块,用于将所述干扰小区及协作小区的相关参数配置给被干扰用户设备,所述相关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干扰小区的多天线预编码权值参数、传输秩参数、测量参考信号参数、及解调参考信号参数。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基于信道互易性获取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或从被干扰用户设备反馈的反馈信息获取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或从中心控制单元获取用户设备反馈的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所述干扰小区的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资源映射方式、下行功率配置方式、调制编码方式、参考信号初始化参数、以及资源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发送模块按照所述干扰小区的参数发送所述干扰抵消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干扰处理方法,包括:用户设备接收网络侧为干扰抵消配置的相关信息,其中,所述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套或多套测量参考信号或信道状态信息CSI进程信息、干扰小区多天线预编码权值信息和/或秩信息、以及不同测量参考信号或不同CSI进程对应的标示信息;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一套或多套测量参考信号信息或CSI进程信息进行信道测量;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测量的信道信息和/或所述干扰小区多天线预编码权值信息和/或秩信息计算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所述用户设备向网络侧反馈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不同测量参考信号或不同CSI进程对应的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同测量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的计算方式或用途。
可选地,多套测量参考信号或信道状态信息CSI进程信息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用于指示服务小区或第三方小区用于发送干扰抵消信号所用的多天线处理权值;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发送功率用于指示服务小区或第三方小区发送干扰抵消信号的传输功率。
可选地,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测量的信道信息和/或所述干扰小区多天线预编码权值信息计算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用户设备根据网络侧配置所述干扰小区多天线预编码权值信息、根据多套所述测量参考信号或CSI进程信息测量得到的信道信息、以及测量参考信号或CSI进程对应的标识信息计算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所述用户设备根据网络侧配置的多套所述测量参考信号和/或CSI进程信息测量得到的信道信息确定各测量参考信号或CSI进程对应的预编码权值信息,并根据确定的所述预编码权值信息和/或所述信道信息、以及测量参考信号或CSI进程对应的标识信息计算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相位调整和/或发送功率信息。
可选地,当一个测量参考信号和/或CSI进程对应的标识信息指示该测量参考信号和/或CSI进程用于干扰抵消的测量时,所述用户设备默认网络侧为该测量参考信号和/或CSI进程配置了参考测量参考信号和/或参考进程,并根据该参考进程或该参考测量参考信号对应的信道信息,以及当前进程或测量参考信号对应的信道确定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
可选地,当一个测量参考信号或一个CSI进程对应的标示信息指示该测量参考信号或CSI进行用于干扰抵消的测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在网络侧配置的该进程或该测量参考信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反馈时隙中反馈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在对应的网络侧配置的信息质量指示CQI反馈时隙中反馈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发送功率;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对应网络侧配置的反馈PMI反馈时隙中反馈当前进程对应的PMI信息,在对应的网络侧配置的CQI反馈时隙中反馈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相位调整权值和/或发送功率编码指示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为干扰抵消配置的相关信息,其中,所述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套或多套测量参考信号或信道状态信息CSI进程信息、干扰小区多天线预编码权值信息、以及不同测量参考信号或不同CSI进程对应的标示信息;测量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一套或多套测量参考信号信息或CSI进程信息进行信道测量;计算模块,用于用户设备基于测量的信道信息和/或干扰小区多天线预编码权值信息计算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反馈模块,用于向网络侧反馈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计算模块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计算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根据网络侧配置所述干扰小区多天线预编码权值信息、根据多套所述测量参考信号或CSI进程信息测量得到的信道信息、以及测量参考信号或CSI进程对应的标识信息计算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根据网络侧配置的多套所述测量参考信号和/或CSI进程信息测量得到的信道信息确定各测量参考信号或CSI进程对应的预编码权值信息,并根据确定的所述预编码权值信息和/或所述信道信息、以及测量参考信号或CSI进程对应的标识信息计算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相位调整和/或发送功率信息。
通过本发明,采用服务小区或第三方小区发送干扰抵消的方式进行干扰协调,通过服务小区或第三方小区(尤其是第三方空闲小区)发送干扰的抵消信号,一方面对于受干扰用户,抵消信号抵消了强干扰,从而提高了信号的信干比,另外,该干扰抵消信号对于产生干扰的用户,同时起到了宏分集的效果,可以获得非相关联合传输宏分集增益。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信号传输系统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协调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协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中一种干扰抵消的系统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一中另一种干扰抵消的系统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一中一种干扰抵消的信令流程图;
图9是实施例一中另一种干扰抵消的信令流程图;
图10是实施例一中又一种干扰抵消的信令流程图;
图11是实施例一中又一种干扰抵消的信令流程图;
图12是实施例一中又一种干扰抵消的信令流程图;
图13是实施例一中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二中一种干扰抵消的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二中另一种干扰抵消的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二中一种干扰抵消的信令流程图;
图17是实施例二中另一种干扰抵消的信令流程图;
图18是实施例二中又一种干扰抵消的信令流程图;
图19是实施例二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图20是实施例五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扰协调方法。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协调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服务小区或第三方小区获取干扰小区部分或全部资源上传输的信息。
其中,可以将干扰小区部分或全部资源上传输的信息共享给服务小区或第三方小区。
步骤S204,服务小区和/或第三方小区按照特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的信息形成的信号。
其中,所述服务小区和/或第三方小区按照特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的信息形成的信号在被干扰用户侧实现对干扰的抵消。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小区和/或第三方小区发送所述信息形成的信号的发送功率可以由服务小区和/或第三方小区信道特征及干扰小区的信道特征决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特定权值和/或发送功率可以由被干扰用户(victimUE)反馈获得;或者也可以基于信道互易性获得。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特定权值和/或发送功率由被干扰用户(victimUE)反馈获得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下述的至少一种方式之一获得:
a)用户设备反馈给其服务小区。
b)用户设备反馈给其服务小区,并由服务小区转发给发送干扰抵消信号的传输节点
c)用户设备直接反馈给发送干扰抵消信号的传输节点。
d)用户设备反馈给中心控制节点所在小区,并由中心控制节点所在小区转发给发送干扰抵消信号的传输节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在用户设备进行反馈之前,网络侧配置一套或多套的信道测量参考信号指示信息或者配置一个或多个CSI进程给用户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网络侧可以指示用户设备多套测量参考信号或多个CSI进程的标识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在用户设备进行反馈之前,网络侧配置干扰小区的多天线预编码权值及传输秩给用户设备;或者网络侧配置干扰小区的解调参考信号参数或者其他经过预编码处理的参考信号参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标识指示信息用于表征对应的测量参考信号或者对应的CSI进程所对应的反馈信息内容和计算方式。即用于表征是时干扰抵消的CSI进程或测量参考信号,还是正常测量的CSI进程或测量参考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测量参考信号或多个CSI进程的标识指示信息用于表征用于干扰抵消的反馈时,网络侧为该进程配置一个参考进程或参考测量参考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表征用于干扰抵消反馈的进程与配置的所述参考进程采用相同的秩,并基于该秩信息和/或干扰小区的多天线预编码权值信息计算所述的服务小区和/或第三方小区发送所用的特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并进行反馈。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用于表征用于干扰抵消反馈的进程不反馈用于表征信道质量特征的信息和/或秩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特定发送权值计算方法可以包括以下之一:
a)用户设备测量协作小区的信道,根据测量结果获得最优发送权值,并计算等效信道;用户设备测量干扰小区的等效信道,用户设备根据干扰小区的等效信道和协作小区的等效信道计算干扰抵消相位和干扰抵消功率。并将最优发送权值、干扰抵消相位、干扰抵消功率信息反馈给网络侧。
b)用户设备测量协作小区的信道,用户设备测量干扰小区的等效信道,用户设备根据干扰小区的等效信道和协作小区的信道计算干扰抵消权值和干扰抵消功率。并将干扰抵消权值、干扰抵消功率信息反馈给网络侧。
其中,所述的协作小区可以为所述的服务小区和/或第三方小区。
其中,干扰小区的等效信道通过解调参考信号或其他经过预编码的参考信号测量获得;或者通过测量参考信号获得信道信息,并基于信道信息和干扰小区的发送的预编码权值计算获得。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网络侧将干扰小区至少以下参数之一发送给第三方小区或者服务小区:资源映射方式、下行功率配置、调制编码方式、参考信号初始化参数、资源配置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三方小区或服务小区按照配置的参数发送干扰抵消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网络侧将干扰小区至少以下参数之一发送给第三方小区或者服务小区,其特征进一步包括按照至少以下方式之一实现:由干扰小区将相关参数发送给服务小区,并由服务小区转发给第三方小区;由干扰小区直接发送给第三方小区;由中心控制节点所在单元发送给第三方小区。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将干扰小区部分或全部资源上传输的信号共享给服务小区或第三方小区的情况下,其中所述的部分或全部资源上传输的信号通过X2或者Xn接口或无线回程链路进行共享,其中n为大于2的正整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将干扰小区部分或全部资源上传输的信号共享给服务小区或第三方小区的情况下,可以由中心控制单元所在节点或干扰小区将所述的将干扰小区部分或全部资源上传输的信号共享给服务小区;或者由中心控制单元所在节点或干扰小区或服务小区将干扰小区部分或全部资源上传输的信号共享给第三方小区所在节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方小区优选的为空闲小区或者至少在被干扰用户对应资源上空闲的小区。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的第三方小区为空闲小区,且处于未被激活状态时,由中心控制单元所在节点、宏小区或者服务小区激活所述的第三方小区。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服务小区或中心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反馈的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或根据互益性得到的服务小区及干扰小区到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的CSI信息,判断所述第三方小区的传输方式,并根据判断结果,向所述第三方小区共享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判断第三方小区的传输方式包括:判断所述第三方小区发送干扰抵消信号还是基于联合传输的方式发送有用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判断所述第三方小区发送干扰抵消信号还是基于联合传输的方式发送有用信号包括:在强干扰信号相对于噪声信号功率相当的情况下,基于联合传输的方式发送有用信号;以及在强干扰信号的功率大于噪声信号功率和/或其他干扰信号功率,且差值大于阈值的情况下,基于干扰抵消的方式发送干扰抵消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服务小区或中心控制单元基于判断结果指示所述用户设备计算所述第三小区的权值的方式。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干扰协调装置。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协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主要包括:第一获取模块30,用于获取干扰小区在部分或全部资源上传输的信息;发送模块32,用于按照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发送所述信息形成的干扰抵消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配置模块,用于将所述干扰小区及协作小区的相关参数配置给被干扰用户设备,所述相关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干扰小区的多天线预编码权值参数、传输秩参数、测量参考信号参数、及解调参考信号参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基于信道互易性获取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或从被干扰用户设备反馈的反馈信息获取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所述干扰小区的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资源映射方式、下行功率配置方式、调制编码方式、参考信号初始化参数、以及资源配置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32按照所述干扰小区的参数发送所述干扰抵消信号。
在可选实施过程中,上述装置具有与上述干扰协调方法的各个可选实施方式对应的技术特征,具体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干扰处理方法。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干扰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2,用户设备接收网络侧配置的干扰抵消的相关信息,其中,所述干扰抵消的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套或多套测量参考信号或CSI进程信息、干扰小区多天线预编码权值信息和/或秩信息、以及不同测量参考信号或不同CSI进程对应的标示信息;
步骤S404,用户设备基于网络侧配置的一套或多套测量参考信号信息进行信道测量;
步骤S406,用户设备基于测量的信道信息和/或干扰小区多天线预编码权值信息计算干扰抵消权值和/或干扰抵消功率并反馈相应的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不同测量参考信号对应的标识信息用于表征不同参考信号对应权值的计算方式或用途。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干扰抵消权值是指服务小区或第三方小区用于发送干扰抵消信号所用的多天线处理权值。所述的干扰抵消功率用于指示服务小区或第三方小区发送干扰抵消信号时的传输功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干扰抵消权值和/或功率的计算方式可以包括以下之一:
a),用户设备根据网络侧配置所述干扰小区多天线预编码权值信息、根据多套所述测量参考信号或CSI进程测量得到的信道信息、以及测量参考信号或CSI进程对应的标识信息计算干扰抵消权值和/或功率。
b),用户设备根据网络侧配置的多套测量参考信号/进程测量的信道信息确定各自对应的预编码权值信息,并基于预编码权值信息和/或信道信息、以及测量参考信号或进程对应的标识信息计算干扰抵消相位调整和/或功率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当一个测量参考信号和/或CSI进程对应的标识信息指示该测量参考信号和/或CSI进程用于干扰抵消的测量时,所述用户设备默认网络侧为该测量参考信号和/或CSI进程配置了参考测量参考信号和/或参考进程,并根据该参考进程或该参考测量参考信号对应的信道信息,以及当前进程或测量参考信号对应的信道确定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的不同测量参考信号或不同CSI进程对应的标识信息对应于干扰抵消的测量时,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用户设备在网络侧配置的该进程或该测量参考信号对应的PMI反馈时隙反馈用于干扰抵消的权值信息,在对应的网络侧配置的CQI反馈时隙,反馈用于干扰抵消的发送功率指示信息;或者用户设备在对应网络侧配置的反馈PMI的时隙当前进程对应的PMI信息,在对应的网络侧配置的CQI反馈时隙,反馈用于干扰抵消的相位调整权值和/或发送功率编码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服务小区或者中心控制单元基于用户设备的反馈或者基于互益性得到的的服务小区和干扰小区到用户设备的CSI信息判断第三方小区的传输方式,并基于判断结果共享相关信息给第三方小区。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判断第三方小区的传输方式是指判断第三方小区发送干扰抵消信号还是基于联合传输的方式发送有用信号。可选地,当强干扰信号相对于噪声信号功率相当时,基于联合传输的方式发送;当强干扰信号远远噪声信号功率和/或其他干扰信号功率时,基于干扰抵消的方式发送干扰抵消信号。
可选地,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服务小区或者中心控制单元基于判断结果指示用户设备计算第三方小区权值的方式。
与上述干扰处理方法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主要包括:接收模块50,用于接收网络侧为干扰抵消配置的相关信息,其中,所述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套或多套测量参考信号或信道状态信息CSI进程信息、干扰小区多天线预编码权值信息、以及不同测量参考信号或不同CSI进程对应的标示信息;测量模块52,用于基于所述一套或多套测量参考信号信息或CSI进程信息进行信道测量;计算模块54,用于用户设备基于测量的信道信息和/或干扰小区多天线预编码权值信息计算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反馈模块56,用于向网络侧反馈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计算模块54可以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计算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根据网络侧配置所述干扰小区多天线预编码权值信息、根据多套所述测量参考信号或CSI进程信息测量得到的信道信息、以及测量参考信号或CSI进程对应的标识信息计算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根据网络侧配置的多套所述测量参考信号和/或CSI进程信息测量得到的信道信息确定各测量参考信号或CSI进程对应的预编码权值信息,并根据确定的所述预编码权值信息和/或所述信道信息、以及测量参考信号或CSI进程对应的标识信息计算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相位调整和/或发送功率信息。
在可选实施过程中,上述用户设备具有与上述干扰处理方法的各个可选实施方式对应的技术特征,具体不再赘述。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在超高密集网络中,由于每个小区的覆盖范围小导致可调度用户少,从而导致小区之间进行协同波束赋形或MUJT应用受限,从而影响小区间频谱效率的问题,通过本发明说书的方法,通过服务小区或第三方小区(尤其是第三方空闲小区)发送干扰的抵消信号,一方面对于受干扰用户,抵消信号抵消了强干扰,从而提高了信号的信干比,同时该抵消信号对于产生干扰的用户,同时起到了宏分集的效果,可以获得非相关联合传输宏分集增益。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牺牲服务小区的部分功率用于干扰抵消,有可能会降低有用信号的发送功率,为了不影响有用信号部分的发送,可以由第三方小区,协助进行干扰的降低,这里的第三方小区可以是没有业务的小区,也可以是在对应资源上空闲的小区。当第三小区为空闲小区,且处于未被激活状态时,由中心控制单元所在节点、宏小区或者服务小区激活所述的第三方小区。
如图6所示,cell#1给其用户UE#1-2发送信号时,会对cell#2的UE#2-1产生严重干扰,此时cell#2为victim小区,UE#2-1为victimUE;为了降低对UE#2-1的干扰,第三方小区按照一定的功率发送干扰抵消信号w3,1,2,1S1,在用户设备UE#2-1侧,同时发送权值及功率设置在UE#2-1侧满足,ρ1H1,2,1w2,1,1,1S13H1,2,3w1,2,1,3S1≈0。
当smallcell覆盖范围很小,且密集分布时,每个smallcell中可能仅仅存在少量用户,此时难以通过协作调度的方式实现波束的协作,此时存在两个用户相互干扰的场景,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以有第三方小区同时发送针对不同用户的干扰抵消信号。如图7所示,cell#1和cell#2的信息通过backhaul或者集中控制节点共享给cell#3,假设cell#3到UE#2-1和UE#1-2的信道分别表示为H1,2,3和H2,1,3,cell#3分别按照一定的功率发送信号w1,2,1,3S1和w2,1,2,3S2,其中发送功率ρ3a的配置和w1,2,1,3的配置需要尽可能满足ρ1H1,2,1w2,1,1,1S13aH1,2,3w1,2,1,3S1≈0;同时发送功率ρ3b的配置和w2,1,2,3的配置需要尽可能满足ρ2H2,1,2w1,2,2,2S23bH1,2,3w2,1,2,3S2≈0。
基上述方式,干扰抵消信号一方面可以实现干扰抵消的作用,而同时对于另一用户具有宏分集合并增益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该实施方式中,信息的贡献是小区之间通过backhaul实现信息共享的,实际应用中,当存在集中控制单元时,信息的共享可以有由集中控制单元提供。
基于该方式,第三方小区发送的干扰抵消信号,一方面可以抵消UE#2-1所受到的来自cell#1的干扰;同时对于UE#1-2而言,可以获得noncoherentJT的增益效果。
为了获得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有益效果,小区间以网络侧与用户设备之间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信息交互。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对应于一种分布式系统,通过小区之间backhaul信息交换实现第三方干扰消除的处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victimUE对应的服务小区向干扰小区发送配置请求消息,如图8所示,干扰小区接收到请求消息后,当干扰小区决定进行相应时,将其在全部或部分资源上的权值使用信息和/或下行功率配置和/或待传输业务数据信息包括资源映射方式信息和/或调制编码方式信息通知给victimUE对应的服务小区(victim小区);同时victimUE对应的服务小区向第三方小区发送协助干扰降低的请求消息,第三方小区接收到请求消息后,将其对应的CSI-RS信息通知给服务小区;服务小区进一步将干扰小区的权值转发给victimUE,同时包括干扰小区的对应的CSI-RS配置信息;以及第三方小区的CSI-RS配置信息通知给victimUE。victimUE测量干扰小区的信道以及第三方小区的信道,并根据干扰小区的权值以及测量的干扰小区信道和第三方小区的信道计算的干扰抵消权值和或干扰抵消发送功率;VictimUE将干扰抵消权值和/或干扰抵消信号发送功率信息反馈给其对应的服务小区;服务小区进一步将干扰抵消权值相关的信息和/或资源映射指示信息和/或编码调制方式信息发送给第三方小区;第三方小区基于干扰抵消权值和/或干扰抵消信号发送功率信息,和/或干扰小区的资源映射方式和/或编码调制方式发送干扰抵消信号。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当用户设备可以同时与服务小区和第三方小区进行信息交互时,为了降低backhaul交互复杂度。如图9所示,由服务小区之间向第三方小区发送协作请求消息,其中请求消息中携带干扰小区的小区ID信息(或ID列表信息);当第三方小区同意协助进行干扰抵消时,第三方小区根据接收到的小区ID信息向干扰小区发送请求消息;干扰小区接收到请求消息后,将其在全部或部分资源上的权值使用信息和/或下行功率配置和/或待传输业务数据信息包括资源映射方式信息和/或调制编码方式信息通知第三方小区;第三方小区进一步的将干扰小区的权值信息、干扰小区的CSI-RS配置信息以及自己对应的CSI-RS配置信息通知给victimUE;victimUE测量干扰小区的信道以及第三方小区的信道,并根据干扰小区的权值以及测量的干扰小区信道和第三方小区的信道计算的干扰抵消权值和/或干扰抵消发送功率,并将干扰抵消权值和/或干扰抵消信号发送功率信息反馈给第三方小区;第三方小区基于干扰抵消权值和/或干扰抵消信号发送功率信息,和/或干扰小区的资源映射方式和/或编码调制方式发送干扰抵消信号。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当支持集中式调度时,如图10所示,由集中控制单元所在的节点将干扰小区在全部或部分资源上的权值信息、对应的CSI-RS配置信息、第三小区对应的CSI-RS配置信息发送给victimUE对应的服务小区;服务小区进一步将上述信息配置给victimUE;victimUE测量干扰小区的信道以及第三方小区的信道,并根据干扰小区的权值以及测量的干扰小区信道和第三方小区的信道计算的干扰抵消权值和/或干扰抵消发送功率;victimUE干扰抵消权值和/或干扰抵消信号发送功率信息反馈给服务小区;服务小区进一步报告给中心控制单元所在小区;中心控制单元进一步将干扰抵消权值和/或干扰抵消信号发送功率信息,和/或干扰小区的资源映射方式,和/或下行功率配置,和/或编码调制方式通知给第三方小区;第三方小区根据相关信息发送干扰抵消信号。其中上述步骤中,另一实施方式是,服务小区接收到用户设备的反馈结果后,也可以直接由服务小区将victimUE反馈的干扰抵消权值和/或干扰抵消信号发送功率信息配置给第三方小区。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当支持集中式调度时,且同时可以和服务小区以及第三方小区进行信息交互时,如图11所示,由集中控制单元所在节点将干扰小区在全部或部分资源上的权值和/或下行功率配置和/或对应的CSI-RS配置信息和/或干扰小区的资源映射方式和/或编码调制方式通知配置第三方小区的CSI-RS信息;第三方小区将干扰小区在全部或部分资源上的权值以及对应的CSI-RS配置信息以及自己的CSI-RS信息配置给victimUE;victimUE测量干扰小区的信道以及第三方小区的信道,并根据干扰小区的权值以及测量的干扰小区信道和第三方小区的信道计算的干扰抵消权值和/或干扰抵消发送功率,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第三方小区;第三方小区基于干扰抵消权值和/或干扰抵消信号发送功率信息,和/或干扰小区的资源映射方式和/或编码调制方式发送干扰抵消信号。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当支持集中式调度时,如果UE可以同时可以和集中式控制单元所在节点及服务小区信息交互时,如图12所示,可以由集中控制单元所在节点直接指示victimUE干扰小区在全部或部分资源上的权值以及对应的CSI-RS配置信息,同时配置第三方小区的CSI-RS信息。victimUE测量干扰小区的信道以及第三方小区的信道,并根据干扰小区的权值以及测量的干扰小区信道和第三方小区的信道计算的干扰抵消权值和/或干扰抵消发送功率,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中心控制单元所在节点;中心控制单元所在节点进一步的将用于干扰抵消的权值和/或干扰抵消发送功率信息,和/或干扰小区的资源映射方式和/或下行功率配置和/或编码调制方式通知给第三方小区;第三方小区基于所述的相关信息发送干扰抵消信号。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当信道互易性有效的情况下,相关的干扰抵消权值可以由中心控制单元或者服务小区直接计算获得;其中计算之前,干扰小区的权值信息和/或干扰小区与第三方小区基于信道互易性测量的信道信息汇集给中心控制单元所在节点或者第三方小区。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不需要配置干扰小区权值给victimUE,而由用户设备根据干扰小区的信道反馈干扰小区的权值,并根据用户设备待反馈的干扰小区权值及测量的干扰小区及第三方小区的信道,计算干扰信号抵消权值。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邻小区的CSI-RS信息可以不在小区间交换,而由OAM(operatorandmanagement)配置。
在图13中,SNR=20dB,SIR分别为0dB,-1dB,-2dB,…,-6dB情况下,天线配置为1×4,秩为1,MCS为(6,1/3)、反馈周期为5ms,反馈时域为8ms,基于LTE无线接入系统情况下,第三方小区进行干扰抵消、没有干扰抵消、第三方法小区与服务小区联合传输情况下的BLER曲线示意图。其中仿真中假设干扰小区发送时的预编码权值无法由于用于较少,无法实现对目标用户的协助波束干扰避免,会对目标用户造成较大的干扰。
值得说明的时,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是基于一个强干扰源来进行描述的,在实际应用中,干扰源的数量可以大于1个,此时只需要分别于不同的干扰小区按照上述相同的方式分别交互,同时第三方小区发送干扰抵消信号时,同时发送多个干扰小区的抵消信号,其原理与上述实施方式完全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给出了一种由服务小区分出部分功率进行干扰抵消的传输方法,如图14所示,cell#1进行下行传输时,会对cell#2中的UE#2-1造成干扰,此时cell#2为victim小区,UE#2-1为victimUE;cell#1的下行发送信号对UE#2_1的干扰可以表征为ρ1H1,2,1w2,1,1,1S1,UE#2-1的目标信号为ρ2bH1,2,2w1,2,2,2S2,为了克服cell#1对UE#2-1的干扰,同时不影响cell#1的下行传输性能,在本实施例中,cell#1将下行传输信号通过backhaul(如X2接口、无线backhaul等)将其信号共享给cell#2,cell#2牺牲部分功率发送与cell#1相同的信号,并设计权值,保证cell#1发送的信号和cell#2发送的相同信号在UE#2-1侧尽可能相互抵消。如图15所示,即尽可能保证ρ1H1,2,1w2,1,1,1S12aH1,2,2w1,2,1,2S1≈0,需要保证ρ2a2b≤ρ2max,其中ρ2max表示cell#2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其中用于干扰抵消的功率系数ρ2a和权值系数w1,2,1,2可以由用户设备反馈获得,也可以基于信道互易性及小区间信息交互获得。同时由于干扰抵消信号ρ2aH1,2,2w1,2,1,2S1对于cell#1下的UE#1-2为有用信号,因此该干扰抵消信号一方面对于UE#2-1可以实现干扰抵消的作用,而同时对于UE#1-2具有合并增益的效果。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小区间可以相互进行信息的共享和干扰抵消处理,如图15所示,cell#1和cell#2相互共享下行发送信号,且不仅cell#2按照前面所述方式发送用于抵消cell#1干扰的信号,同时cell#1发送用于抵消cell#2对其UE#1-2产生干扰的信号ρ1aH2,1,1w2,1,2,1S2,其同样的,其用于发送目标信号的功率ρ1b和发送干扰抵消信号的功率ρ1a满足ρ1a1b≤ρ1max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信息的共享是小区之间通过backhaul实现信息共享的,实际应用中,当存在集中控制单元时,信息的共享可以有由集中控制单元提供。
为了获得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有益效果,小区间以网络侧与用户设备之间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信息交互。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服务小区向干扰小区发请求消息,请求的内容包括全部或部分资源上的权值使用信息和/或下行功率配置;和/或待传输业务数据信息包括资源映射方式信息和/或调制编码方式信息。干扰小区将在全部或部分资源上的预编码权值/传输秩使用信息和/或待传输业务数据信息包括资源映射方式信息和/或调制编码方式信息通知给victimUE对应的服务小区(victim小区),服务小区进一步干扰小区的对应的NZPCSI-RS配置信息和/或干扰小区的权值转发给victimUE;victimUE测量干扰小区的信道以及victimUE对应服务小区的信道;victimUE根据测量的干扰小区信道和victimUE对应服务的小区信道,和/或干扰小区的权值以计算的干扰抵消权值和/或干扰抵消发送功率;VictimUE将干扰抵消权值包括干扰抵消信号发送功率信息反馈给其对应的服务小区。服务小区基于用户设备的反馈信息发送干扰抵消信号。
在另一实施方式下,当基于集中调度时,服务小区可以直接向中心控制单元请求干扰小区全部或部分资源上的权值使用信息和/或下行功率配置;以及待传输业务数据信息包括资源映射方式信息和/或调制编码方式信息。此时请求消息中需要携带干扰小区的小区ID信息。中心控制单元接收到请求消息后,如图17所示,对应小区ID的在全部或部分资源上的权值通使用信息、待传输业务数据信息包括资源映射方式信息和/或调制编码方式信息通知给victimUE对应的服务小区(victim小区)。之后按照与上述相同的方式进行干扰抵消权值的获取和干扰抵消处理。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用户设备支持双链接的情况下,干扰小区的权值及CSI-RS配置信息也可以直接由干扰小区或中心控制单元配置给victimUE。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当系统支持集中调度时,由集中调度单元控制实现干扰抵消处理,集中控制单元所在节点指示victimUE对应的服务小区进行干扰抵消处理,其中指示消息中同时携带干扰小区在全部或部分资源上的权值使用信息和/或下行功率配置和/或待传输业务数据信息包括资源映射方式信息和/或调制编码方式信息和/或NZPCSI-RS配置信息。VictimUE对应的服务小区将干扰小区权值及NZPCSI-RS配置信息通知给用户设备;victimUE测量干扰小区的信道以及victimUE对应服务小区的信道;victimUE根据干扰小区的权值以及测量的干扰小区信道和victimUE对应服务的小区信道计算的干扰抵消权值和或干扰抵消发送功率,并将干扰抵消权值包括干扰抵消信号发送功率信息反馈给其对应的服务小区;服务小区基于用户设备的反馈信息发送干扰抵消信号。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当系统支持集中调度时,且用户设备同时可以和中心控制单元所在节点及服务小区连接时,如图18所示,可以由中心控制单元所在节点直接配置用户设备干扰小区权值及CSI-RS配置信息和/或干扰抵消小区的CSI-RS配置信息。用户设备根据配置信息进行信道测量和干扰抵消权值和/或用于干扰抵消的发送功率的计算,并将干扰抵消权值和/或用于干扰抵消的发送功率反馈给集中控制单元;集中控制单元支持victimUE对应的服务小区或者第三方小区进行干扰抵消处理,其中指示信息中包括用于干扰抵消的权值信息和/或待传输业务数据信息和/或资源映射方式信息和/或调制编码方式信息。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当信道互易性有效的情况下,相关的干扰抵消权值可以由中心控制单元或者服务小区直接计算获得;其中计算之前,干扰小区的权值信息和/或干扰小区与服务小区基于信道互易性测量的信道信息汇集给中心控制单元所在节点或者服务小区。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不需要配置干扰小区权值给victimUE,而由用户设备根据干扰小区的信道反馈推荐给干扰小区的权值,并根据用户设备待反馈的干扰小区权值及测量的干扰小区及服务小区的信道,计算干扰信号抵消权值。并反馈给接收节点,同时由反馈收节点。
图19中,R=20dB,SIR分别为0dB,-1dB,-2dB,…,-6dB情况下,天线配置为1×4,秩为1,MCS为(6,1/3)、反馈周期为5ms,反馈时域为8ms,基于LTE无线接入系统情况下,采用干扰抵消和没有干扰抵消情况下的BLER曲线示意图,其中仿真中假设干扰小区发送时的预编码权值无法由于用于较少,无法实现对目标用户的协助波束干扰避免,会对目标用户造成较大的干扰,同时要求用于干扰抵消所消耗的信号功率不大于可用信号功率的1/2(当需要的功率大于该门限时,则不进行抵消处理)。
值得说明的时,上述的实施例中,是基于一个强干扰源来进行描述的,在实际应用中,干扰源的数量可以大于1个,此时只需要分别于不同的干扰小区按照上述相同的方式分别交互,同时服务小区发送干扰抵消信号时,同时发送多个干扰小区的抵消信号,其原理与上述实施例完全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和二所述的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备需要反馈用于干扰抵消的权值信息和干扰抵消信号发送功率信息。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备根据网络侧配置的一套或多套测量参考信号或进程测量的信道信息、干扰小区多天线预编码权值指示信息、以及测量参考信号或进程对应的标识信息计算干扰抵消权值和/或功率。具体的,假设测量的干扰小区的信道矩阵表征为HI,干扰小区的预编码矩阵为wI对应的秩为RankI,且信号发送功率为ρI;第三方小区(或服务小区)的信道矩阵表征为HCI,则要求第三方小区的预编码矩阵为wCI,及信号发送功率为ρCI满足
ρIHIwICIHCIwCI≈0(1)
其中wCI和wI为归一化权值,则根据(1)可以获得量化的第三方小区用于干扰抵消的预编码权值和发送功率。其中干扰小区的预编码矩阵为wI对应的秩为RankI需要通过额外的信令通知给用户设备。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用于干扰抵消的预编码权值可以由两部分组成:波束赋形权值和干扰抵消相位调整权值组成,其中所述的波束赋形权值,用于干扰抵消小区信号发送时的波束赋形,通常是信道对应的最优权值;所述的干扰抵消相位调整权值用于在波束权值赋形基础上实现干扰的抵消,通常其获取方式是基于信道以及对应的波束赋形权值来获取。具体的,仍假设测量的干扰小区的信道矩阵表征为HI,干扰小区的预编码矩阵为wI,且信号发送功率为ρI;第三方小区(或服务小区)的信道矩阵表征为HCI,为了最有效的利用第三方小区的功率效率,第三方小区可以基于HCI的最优权值进行波束赋形,但利用最优权值进行波束赋形时,两个信号ρIHIwI和ρCIHCI 不一定能很好的满足为了同时满足第三方小区功率效率的最大化利用以及干扰抵消,此时可以基于获得一个相位调整权值φCI,从而使其中φCI的获取可以由用户设备基于HIwI和HCI 计算,并量化反馈获得,也可以基于信道互易性及小区间信息的交互,由网络侧计算获得。
当传输的层数目大于1时,由于不同层上的最优干扰抵消权值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别,干扰抵消相位校正权值可以分层独立计算获得;其中干扰抵消权值至少包括相位特征信息,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功率特征信息。
在上面的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备计算用于干扰抵消的权值时,都需要网络侧为用户设备配置干扰小区下行传输时所用的预编码权值信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网络侧可以不为用户设备配置干扰小区下行传输时的预编码权值信息,用户设备根据网络侧配置的多套测量参考信号/进程测量的信道信息确定各自对应的预编码权值信息,并基于预编码权值信息和/或信道信息、以及测量参考信号或进程对应的标识信息计算干扰抵消相位调整和/或功率信息。具体的,仍假设测量的干扰小区的信道矩阵表征为HI;测量得到的第三方小区(或服务小区)的信道矩阵表征为HCI;用户设备根据当前的HI确定推荐干扰小区使用的预编码权值wI,根据当前的HCI确定并根据HI,HCI,wI确定相位调整权值φCI及干扰抵消信号发送功率。或者用户设备根据HI,HCI,wI直接计算用于干扰抵消的权值wCI以及信号发送功率为ρCI;该实施例中,用户设备根据测量参考信号进行信道测量时,测量获得的信道信息中包含了参考信号发送功率及路损的特征信息。用户设备反馈测量参考信号或进程对应的CSI及用于干扰抵消的定相位调整权值φCI及干扰抵消信号发送功率信息给网络侧,同时网络侧将建议干扰小区使用的权值通知给干扰小区。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备基于干扰小区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signal)或者其他经过预编码处理的参考信号测量干扰小区的等效信道,并基于测量的干扰小区的等效信道,以及测量的用于干扰抵消的小区的信道计算用于干扰抵消的权值以及干扰抵消信号的发送功率。具体的,假设测量的干扰小区的信道矩阵表征为FI,其中FI=HIwI,FI通过解调参考信号或者其他经过预编码处理的参考信号测量获得,同时假设测量得到的第三方小区(或服务小区)的信道矩阵表征为HCI;用户设备根据当前的HCI确定并根据FI,HCI确定相位调整权值φCI及干扰抵消信号发送功率。或者根据FI,HCI,确定干扰抵消相位权值wCI及干扰抵消信号发送功率。根据该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网络侧还可以增加一种全带宽的经过预编码处理的测量参考信号,以简化用户设备的处理复杂度。
值得说明的时,上述的实施例中,是基于一个强干扰源来进行描述的,在实际应用中,干扰源的数量可以大于1个,此时用户设备只需按照上述的方式分别针对不同的干扰小区采用相同的方式进行反馈,其原理与上述实施例完全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根据实施例一至三所述的实施方式,对于发送干扰抵消信号的小区,其传输的秩及调制编码方式完全由干扰小区确定,因此对于发送干扰抵消信号的小区的反馈,不需要反馈秩信息以及CQI信息。同时,其反馈的权值的计算方式与常规反馈的计算方式也存在差异。
为了使用户设备能够判断网络侧配置的不同的测量参考信号(如CSI-RS)或者不同的CSI进程,对应的反馈方式或相关权值的计算方式。网络侧为不同的测量参考信号或者不同的CSI进程配置标识指示信息,标识指示信息可以1bit或者2bit表示。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标识指示信息为1bit为例。基于该实施例,当标识指示信息为“0”时,用户设备按照常规方式反馈(例如LTER8~R12所支持的反馈方式),即用户设备基于当前进程对应的测量参考信号和干扰测量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确定最优的秩(Rank),并根据确定的秩计算最优的预编码权值以及对应的CQI信息,并按照高层配置的反馈模式进行反馈。
当标识指示信息为”1”时,在对应网络侧配置的反馈PMI的时隙反馈用于干扰抵消的权值信息,在对应的网络侧配置的CQI反馈时隙,反馈用于干扰抵消的发送功率指示信息;或者在对应网络侧配置的反馈PMI的时隙当前进程对应的PMI信息,在对应的网络侧配置的CQI反馈时隙,反馈用于干扰抵消的相位调整权值和/或发送功率编码指示信息。此时,可以为当前进程配置对应的参考进程或参考测量参考信号;一种实施方式下,用户设备根据参考进程对应的测量参考信号测量的信道信息、当前进程对应的测量参考信号测量的信道信息、以及参考进程对应秩及预编码权值基于实施例3所述的方法计算用于干扰抵消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系数;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用户设备根据参考进程对应的测量参考信号测量的信道信息、当前进程对应的测量参考信号测量的信道信息以及网络侧指示给用户设备的干扰预编码权值/秩信息基于实施例3所述的方法计算干扰抵消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系数。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标识指示信息为2bit,当标识为”00”时,标识常规测量参考信号或进程;当表示为”01”时,表示用于干扰抵消的测量参考信号或进程;当为”10”时,表示强干扰对应(待进行干扰抵消处理的强干扰)的测量参考信号或进程。
对于标识为”1”或者”01”的进程,由于不需要反馈CQI信息,因此此时不需要配置干扰测量资源指示信息。在进行进程配置时,可以利用标识为”0”的进程中用于指示干扰测量资源的比特来指示参考进程对应的干扰小区传输的秩/PMI/功率配置信息,或者利用标识为”0”的进程中用于指示干扰测量资源的比特来指示参考进程对应的干扰小区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初始化虚拟小区ID和扰码ID(VCID+nscid)。
基于该实施例所述的方式,用户设备可以有效的识别出针对不同反馈进展或者NZPCSI-RS的测量结果采用匹配的方式确定反馈内容及计算方式。
实施例五
在本实施例中,在干扰信号远远大于白噪声信号时,第三方小区或服务小区适合于发送干扰抵消信号,而当干扰信号与白噪声信号功率相当时,第三方小区或服务小区适合发送目标用户的有用信号。当第三方小区和服务小区联合发送与第三方小区发送干扰抵消信号时,分别可获得的SINR增益情况。通过仿真可知,当用户的实际SIR很大时(干扰与噪声功率相当,或者干扰远远小于目标用户信号),第三方小区发送干扰抵消信号甚至可能出现SINR负增益;而联合发送时,则获得的增益较小,但比较稳定。
在实施例一至四所述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目标用户的信道状态情况,动态或半静态的决定第三方小区或服务小区发送干扰抵消信号以抵消干扰还是发送有用信号以实现对目标用户有用信号的合并增益。如图20示,服务小区或中心控制单元结合目标小区到用户的信号接收功率、第三方小区到用户的信号接收功率、强干扰小区到用户的信号接收功率、噪声功率或者综合信息,判断第三方小区或服务小区发送干扰抵消信号还是发送有用信号;例如当目标小区到用户的信号功率较小(例如深度衰落时隙)和/或强干扰小区信号与噪声功率相当时,则可以将有用信号传输给第三方小区,同时通知用户设备按照联合传输的方式反馈或者通知第三方小区/服务小区不发送干扰抵消信号;而当干扰小区的信号功率远大于噪声功率时,可以将干扰信号传输给第三方小区,并通知用户设备按照前面实施例所述的方式反馈干扰抵消权值。
具体的判决过程可以参考下面的方式:假设干扰小区、目标小区、空闲小区到目标用户的信号功率分别为P1、P2、P3;且假设P1、P2、P3均远大于白噪声σ2,则很容易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即P1远大于P3),空闲小区和服务小区不适合进行JT传输。
如果P2≤P3,且时,适合于基于干扰抵消的方式。否则,所选第三方小区不适合参与协助。
当P1≈P3时,如果P2≈σ2,或者P2≤P1空闲小区适合基于JT方式与服务小区联合传输。
如果P2≤P3,且时,适合于基于干扰抵消的方式。
(即P1远小于P3)时,空闲小区适合基于JT方式与服务小区联合传输。
如果P2≤P3,且同样适合于干扰抵消方式,且第三方小区只需较小功率,利于避免对周围其他小区造成干扰。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中,在一个应用场景中,由于无线信道的时、频选择性衰落特性,在某些频域资源或时隙下,适合由服务小区发送干扰抵消信号,而在某些频域资源或时隙下,则适合由第三方小区发送干扰抵消信号或者选择不同的第三方小区发送干扰抵消信号。因此,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下,网络侧可以根据不同节点的信道特征,动态或半静态的选择由服务小区或第三方小区进行发送干扰抵消信号;或者同时由服务小区和第三方小区发送干扰抵消信号。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在超高密集网络中,由于每个小区的覆盖范围小导致可调度用户少,从而导致小区之间进行协同波束赋形或MUJT应用受限,从而影响小区间频谱效率的问题,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服务小区或第三方小区(尤其是第三方空闲小区)发送干扰的抵消信号,一方面对于受干扰用户,抵消信号抵消了强干扰,从而提高了信号的信干比,同时该抵消信号对于产生干扰的用户,同时起到了宏分集的效果,可以获得非相关联合传输宏分集增益。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6)

1.一种干扰协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小区和/或第三小区获取干扰小区在部分或全部资源上传输的信息;
所述服务小区和/或第三小区按照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发送所述信息形成的干扰抵消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功率由所述服务小区和/或第三小区的小区信道特征及所述干扰小区的信道特征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服务小区和/或第三小区基于信道互易性获取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或从被干扰用户设备反馈的反馈信息获取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小区和/或第三小区通过被干扰用户设备反馈的信息获取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服务小区接收来自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的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
所述服务小区接收来自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的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并将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发送给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传输节点;
所述传输节点接收来自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的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
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将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反馈给中心控制节点所在小区,所述中心控制节点所在小区将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转发给所述发送干扰抵消信号的所述传输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被干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反馈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网络侧配置一套或多套信道测量参考信号指示信息或配置一个或多个信道状态信息CSI进程给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侧配置多套信道测量参考信号指示信息或配置多个信道状态信息CSI给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包括:所述网络侧指示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多套测量参考信号或所述多个CSI进程的标识指示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应的测量参考信号或对应的CSI进程所对应的反馈信息内容和计算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多套测量参考信号或所述多个CSI进程的标识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于干扰抵消的测量参考信号或CSI进程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网络侧配置一个参考测量参考信号或一个参考进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干扰抵消的CSI进程与所述参考进程采用相同的秩,且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秩和/或所述参考进程反馈的多天线发送权值信息计算并反馈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干扰抵消的CSI进程不反馈用于指示信道质量特征的信息和/或秩指示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被干扰用户设备反馈所述反馈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网络侧配置所述干扰小区的多天线预编码权值及传输秩给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或者网络侧配置干扰小区的解调参考信号参数或者其他经过预编码处理的参考信号参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获取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
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测量协作小区信道,根据测量结果获得最优发送权值,并计算等效信道;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测量所述干扰小区的等效信道,根据所述干扰小区的等效信道和协作小区的等效信道计算干扰抵消相位和干扰抵消功率,然后将所述最优发送权值作为所述预定的权值以及所述干扰抵消功率作为所述发送功率反馈给网络侧;其中,所述协作小区为所述服务小区/或第三方小区;或者
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测量协作小区的信道,并测量所述干扰小区的等效信道;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根据干扰小区的等效信道和协作小区的信道计算干扰抵消权值和干扰抵消功率,将干扰抵消权值作为所述预定的权值以及所述干扰抵消功率作为所述发送功率反馈给网络侧;其中,所述协作小区为所述服务小区/或第三方小区。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服务小区和/或所述第三方小区接收所述干扰小区的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资源映射方式、下行功率配置方式、调制编码方式、参考信号初始化参数、以及资源配置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小区和/或所述第三方小区在发送所述干扰抵消信号时,按照所述干扰小区的参数发送所述干扰抵消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小区和/或所述第三方小区接收所述干扰小区的参数的方式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干扰小区将所述干扰小区的参数发送给所述服务小区,所述服务小区将所述干扰小区的参数转发给所述第三方小区;
所述干扰小区将所述干扰小区的参数发送给所述第三方小区和/或所述服务小区;
中心控制单元所在的节点将所述干扰小区的参数发送给所述第三方小区和/或所述服务小区。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服务小区和/或第三小区获取干扰小区在部分或全部资源上传输的信息,包括:
所述干扰小区将所述部分或全部资源上传输的信息通过X2接口、Xn接口、或无线回程链路进行共享,其中,n为大于2的正整数;
所述服务小区和/或第三方小区获取所述干扰小区共享的所述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服务小区和/或第三小区获取干扰小区在部分或全部资源上传输的信息:
中心控制单元所在的节点或干扰小区将所述部分或全部资源上传输的信息共享给服务小区;和/或,
中心控制单元所在的节点或干扰小区将所述部分或全部资源上传输的信息共享给所述第三方小区。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1和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方小区为空闲小区或至少在被干扰用户对应资源上空闲的小区。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方小区为空闲小区,且处理未被激活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中心控制单元所在的节点、宏小区、或所述服务小区激活所述第三方小区。
2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服务小区或中心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反馈的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和/或CSI信息,或根据互益性得到的服务小区及干扰小区到所述被干扰用户设备的信道信息,判断所述第三方小区的传输方式,并根据判断结果,向所述第三方小区共享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第三方小区的传输方式包括:判断所述第三方小区发送干扰抵消信号还是基于联合传输的方式发送有用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第三方小区发送干扰抵消信号还是基于联合传输的方式发送有用信号包括:在强干扰信号相对于噪声信号功率相当的情况下,基于联合传输的方式发送有用信号;以及在强干扰信号的功率大于噪声信号功率和/或其他干扰信号功率,且差值大于阈值的情况下,基于干扰抵消的方式发送干扰抵消信号。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服务小区或中心控制单元基于判断结果指示所述用户设备计算所述第三小区的权值的方式。
24.一种干扰协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干扰小区在部分或全部资源上传输的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按照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发送所述信息形成的干扰抵消信号。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置模块,用于将所述干扰小区及协作小区的相关参数配置给被干扰用户设备,所述相关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干扰小区的多天线预编码权值参数、传输秩参数、测量参考信号参数、及解调参考信号参数。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基于信道互易性获取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或从被干扰用户设备反馈的反馈信息获取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或从中心控制单元获取用户设备反馈的所述预定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所述干扰小区的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资源映射方式、下行功率配置方式、调制编码方式、参考信号初始化参数、以及资源配置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按照所述干扰小区的参数发送所述干扰抵消信号。
29.一种干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网络侧为干扰抵消配置的相关信息,其中,所述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套或多套测量参考信号或信道状态信息CSI进程信息、干扰小区多天线预编码权值信息和/或秩信息、以及不同测量参考信号或不同CSI进程对应的标示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所述一套或多套测量参考信号信息或CSI进程信息进行信道测量;
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测量的信道信息和/或所述干扰小区多天线预编码权值信息和/或秩信息计算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
所述用户设备向网络侧反馈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的指示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测量参考信号或不同CSI进程对应的标示信息用于指示不同测量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的计算方式或用途。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套测量参考信号或信道状态信息CSI进程信息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用于指示服务小区或第三方小区用于发送干扰抵消信号所用的多天线处理权值;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发送功率用于指示服务小区或第三方小区发送干扰抵消信号的传输功率。
32.根据权利要求29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基于测量的信道信息和/或所述干扰小区多天线预编码权值信息计算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网络侧配置所述干扰小区多天线预编码权值信息、根据多套所述测量参考信号或CSI进程信息测量得到的信道信息、以及测量参考信号或CSI进程对应的标识信息计算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网络侧配置的多套所述测量参考信号和/或CSI进程信息测量得到的信道信息确定各测量参考信号或CSI进程对应的预编码权值信息,并根据确定的所述预编码权值信息和/或所述信道信息、以及测量参考信号或CSI进程对应的标识信息计算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相位调整和/或发送功率信息。
33.根据权利要求29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一个测量参考信号和/或CSI进程对应的标识信息指示该测量参考信号和/或CSI进程用于干扰抵消的测量时,所述用户设备默认网络侧为该测量参考信号和/或CSI进程配置了参考测量参考信号和/或参考进程,并根据该参考进程或该参考测量参考信号对应的信道信息,以及当前进程或测量参考信号对应的信道确定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
34.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一个测量参考信号或一个CSI进程对应的标示信息指示该测量参考信号或CSI进行用于干扰抵消的测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在在网络侧配置的该进程或该测量参考信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反馈时隙中反馈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在对应的网络侧配置的信息质量指示CQI反馈时隙中反馈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发送功率;或者
所述用户设备在对应网络侧配置的反馈PMI反馈时隙中反馈当前进程对应的PMI信息,在对应的网络侧配置的CQI反馈时隙中反馈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相位调整权值和/或发送功率编码指示信息。
35.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为干扰抵消配置的相关信息,其中,所述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一套或多套测量参考信号或信道状态信息CSI进程信息、干扰小区多天线预编码权值信息、以及不同测量参考信号或不同CSI进程对应的标示信息;
测量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一套或多套测量参考信号信息或CSI进程信息进行信道测量;
计算模块,用于用户设备基于测量的信道信息和/或干扰小区多天线预编码权值信息计算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
反馈模块,用于向网络侧反馈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的指示信息。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的方式计算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
根据网络侧配置所述干扰小区多天线预编码权值信息、根据多套所述测量参考信号或CSI进程信息测量得到的信道信息、以及测量参考信号或CSI进程对应的标识信息计算干扰抵消信号的权值和/或发送功率;
根据网络侧配置的多套所述测量参考信号和/或CSI进程信息测量得到的信道信息确定各测量参考信号或CSI进程对应的预编码权值信息,并根据确定的所述预编码权值信息和/或所述信道信息、以及测量参考信号或CSI进程对应的标识信息计算所述干扰抵消信号的相位调整和/或发送功率信息。
CN201410421734.7A 2014-08-25 2014-08-25 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3922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21734.7A CN105392200B (zh) 2014-08-25 2014-08-25 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21734.7A CN105392200B (zh) 2014-08-25 2014-08-25 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2200A true CN105392200A (zh) 2016-03-09
CN105392200B CN105392200B (zh) 2020-09-08

Family

ID=55423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21734.7A Active CN105392200B (zh) 2014-08-25 2014-08-25 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92200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9237A (zh) * 2016-09-29 2018-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365908A (zh) * 2017-01-26 2018-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WO2018187973A1 (zh) * 2017-04-12 2018-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度用户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150771A (zh) * 2017-06-28 2019-01-0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干扰小区盲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0149645A (zh) * 2019-04-08 2019-08-20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信道干扰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1800808A (zh) * 2019-04-09 2020-10-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远端干扰源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3972934A (zh) * 2020-07-22 2022-0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3998A (zh) * 2007-08-20 2009-02-25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低信息交互的多基站协作mimo及其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3188796A (zh) * 2011-12-28 2013-07-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聚合cqi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3313294A (zh) * 2012-03-13 2013-09-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接收信号质量的测量、及其集合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14076636A1 (en) * 2012-11-13 2014-05-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cheduling and rate control coordination accounting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t a mobile terminal
CN103947139A (zh) * 2011-11-25 2014-07-2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估计服务小区内的干扰的方法、用户设备、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3998A (zh) * 2007-08-20 2009-02-25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低信息交互的多基站协作mimo及其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3947139A (zh) * 2011-11-25 2014-07-2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估计服务小区内的干扰的方法、用户设备、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3188796A (zh) * 2011-12-28 2013-07-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聚合cqi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3313294A (zh) * 2012-03-13 2013-09-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接收信号质量的测量、及其集合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14076636A1 (en) * 2012-11-13 2014-05-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cheduling and rate control coordination accounting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t a mobile terminal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9237A (zh) * 2016-09-29 2018-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889237B (zh) * 2016-09-29 2024-0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365908A (zh) * 2017-01-26 2018-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WO2018187973A1 (zh) * 2017-04-12 2018-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度用户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101947B2 (en) 2017-04-12 2021-08-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scheduling user, and system
CN109150771B (zh) * 2017-06-28 2021-05-2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干扰小区盲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09150771A (zh) * 2017-06-28 2019-01-0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干扰小区盲检测方法及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0149645A (zh) * 2019-04-08 2019-08-20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信道干扰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0149645B (zh) * 2019-04-08 2022-11-15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信道干扰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1800808A (zh) * 2019-04-09 2020-10-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远端干扰源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3972934A (zh) * 2020-07-22 2022-0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17015A1 (zh) * 2020-07-22 2022-0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72934B (zh) * 2020-07-22 2023-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2200B (zh) 2020-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77744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NIB CoMP方法及び装置
CN105794132B (zh) 提供干扰特性用于干扰减轻的系统和方法
Sun et a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through CoMP in 3GPP LTE-advanced networks
KR102241076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NIB CoMP 방법 및 장치
CN10535956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信道状态报告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5075322B (zh) 在天线阵列中获取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KR101752921B1 (ko) 다중 셀 협력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2255689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503326B (zh)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多小区协调发射
CN105392200A (zh) 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
CN103477568B (zh) Mimo系统中的二维ue配对的方法和装置
KR102147682B1 (ko) 셀룰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협력 통신을 위한 채널 추정 방법 및 장치
JP5374430B2 (ja) 無線通信における適応協調伝送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送信機
CN105103467B (zh) 基于无线电条件选择传输模式
US1042514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207570B1 (ko) 셀 간 간섭 완화 방법
Bartoli et al. Beamforming for small cell deployment in LTE-advanced and beyond
US1006955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d repor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00041409A1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in multi-cell cooperati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285465A (zh) 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用户设备及其中的方法
CN103326761B (zh) 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KR20120031700A (ko) 계층 셀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드포워드 인덱스를 이용한 간섭 정렬 방법 및 장치
KR20140009463A (ko) 협력 다지점 송수신
CN105101307A (zh) 异质网中邻小区传输参数的配置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9716703B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参考信号、控制信号和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