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9215A - 一种虚拟机池动态配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虚拟机池动态配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9215A
CN105389215A CN201510780781.5A CN201510780781A CN105389215A CN 105389215 A CN105389215 A CN 105389215A CN 201510780781 A CN201510780781 A CN 201510780781A CN 105389215 A CN105389215 A CN 1053892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rtual machine
pretrigger
dynamic
create
p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807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清玉
兰雨晴
李金丽
李轩
申利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tandard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tandard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tandard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tandard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8078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892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89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92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61Partitioning or combining of resources
    • G06F9/5077Logical partitioning of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configuration of virtualized resour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机池动态配置方法,该方法旨在当分配或回收虚拟机后,根据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创建数量、已分配数量和已启动数量与虚拟机池的容量大小、预创建数量、预启动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的比较结果,自动地调整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数量和状态,使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创建数量和已启动数量达到相应的稳定状态。本发明能够及时自动地调整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状态和数量,有效地降低了人工管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虚拟机池动态配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虚拟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机池动态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虚拟桌面在呼叫中心等应用场景下的核心技术是通过桌面虚拟化技术建立虚拟机,将虚拟桌面作为一种按需服务随时随地地交付给用户,由用户灵活地访问他们的桌面。在这类应用场景中,使用虚拟机的用户数量多于虚拟机数量,并且每个用户使用的虚拟机功能相同。这就决定了每个虚拟机可以不固定为一个用户所有,不同用户可以在不同时间段使用同一个虚拟机。换言之,虚拟机需要能够灵活地分配和回收,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由于在不同时间段内同时使用虚拟机的用户数不同,因此为了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企业成本,需要及时管理虚拟机的状态和数量。目前,通常由管理员手动管理虚拟机的状态和数量。这种管理方式一般以WEB页面作为对虚拟机操作的出发点。如图1所示,以创建虚拟机为例:首先管理员在WEB页面上进行操作,提交请求到WEB服务端,然后调用相应接口发送请求到管理后端,管理后端再发送命令给虚拟化服务器,进行相应操作,更新数据库,最后判断是否操作成功,并更新WEB页面的信息。这种方式需要需要管理员根据虚拟机使用情况实时管理虚拟机的状态和数量,对管理员的及时响应要求高,管理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离人工管理的虚拟机池动态配置方法。该方法基于桌面虚拟化技术,创建和管理虚拟机池,实现自动分配和回收虚拟机,并根据池中虚拟机使用情况,动态地创建、删除、启动和停止虚拟机,及时调整池中虚拟机状态和数量,从而降低人工管理成本。
一种虚拟机池动态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分配或回收虚拟机后,根据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创建数量、已分配数量和已启动数量与虚拟机池的容量大小、预创建数量、预启动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的比较结果,自动地调整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数量和状态,使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创建数量和已启动数量达到相应的稳定状态;其中,所述动态预启动数量是指虚拟机池中处于已启动未分配状态的虚拟机的最少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稳定状态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稳定状态:
当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小于等于预启动数量时,对应的第一稳定状态是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创建数量和已启动数量分别等于预创建数量和预启动数量;
当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大于预启动数量且小于等于预创建数量时,对应的第二稳定状态是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创建数量等于预创建数量,并且已启动数量等于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
当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大于预创建数量且小于等于容量大小时,对应的第三稳定状态是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启动数量等于已创建数量,并且已创建数量等于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
当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大于容量大小时,对应的第四稳定状态是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启动数量等于已创建数量,并且已创建数量等于容量大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对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数量和状态调整包括动态地创建、开启、关闭和删除虚拟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分配虚拟机后,当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大于预启动数量且小于等于预创建数量时,若已启动数量小于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开启未分配的虚拟机,使已启动数量等于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分配虚拟机后,当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大于预创建数量且小于等于容量大小时,若已启动数量小于已创建数量,动态开启已关机的虚拟机,使得已启动数量等于已创建数量,进一步地,若已创建数量小于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创建并开启虚拟机,使已创建数量等于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分配虚拟机后,当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大于容量大小时,若已启动数量小于已创建数量,开启已关机的虚拟机,使已启动数量等于已创建数量,进一步地,若已创建数量小于容量大小,创建并开启虚拟机,使已创建数量等于容量大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回收虚拟机后,当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小于等于预启动数量时,若已创建数量大于预创建数量,删除未分配的虚拟机,使已创建数量等于预创建数量,进一步地,通过开启未分配未启动的虚拟机或者关闭未分配已启动的虚拟机,使已启动数量等于预启动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回收虚拟机后,当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大于预启动数量且小于等于预创建数量时,若已创建数量大于预创建数量,删除未分配的虚拟机,使已创建数量等于预创建数量,进一步地,通过开启未分配未启动的虚拟机或者关闭未分配已启动的虚拟机,使已启动数量等于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回收虚拟机后,当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大于预创建数量且小于等于容量大小时,若已创建数量大于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删除未分配的虚拟机,使已创建数量等于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进一步地,若已启动数量小于已创建数量,开启未分配未启动的虚拟机,使已启动数量等于已创建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回收虚拟机后,当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大于容量大小时,若已启动数量小于已创建数量,开启未分配未启动的虚拟机,使已启动数量等于已创建数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不需要人工参与,动态创建、删除、启动和停止虚拟机,达到及时调整虚拟机状态和数量,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管理员手动管理虚拟机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虚拟机池动态配置方法的实施平台的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根据动态配置方法达到第二稳定状态的工作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根据动态配置方法达到第三稳定状态的工作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根据动态配置方法达到第四稳定状态的工作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根据动态配置方法达到第一稳定状态的工作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根据动态配置方法达到第二稳定状态的工作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根据动态配置方法达到第三稳定状态的工作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根据动态配置方法达到第四稳定状态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以在中标麒麟安全云管理平台上实现的虚拟机池动态配置方法为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对此,需要首先说明以下几个概念:
中标麒麟安全云管理平台:基于J2EE体系架构构建,借助web2.0的优势,提供云计算基础架构各种资源(包括计算、内存、网络、映像、虚拟机等)的抽象聚合、计量、管理、调度、监控、统计等功能,具备权限控制、日志审计等安全管理手段,是中标麒麟安全云操作系统的核心管理组件。以下简称管理平台。
虚拟机池:通过统一方式批量创建的虚拟机集合。实际上,虚拟机池动态配置方法主要包括对虚拟机池的管理操作和对池中虚拟机的管理操作两部分内容(如图2所示)。对虚拟机池的管理操作包含对虚拟机池的创建、删除和改变所属组;对池中虚拟机管理主要包含虚拟机的动态创建、动态删除、动态开机、动态关机操作。
在创建虚拟机池时,需要设置虚拟机池的相关阈值参数,包括:虚拟机池容量大小、预创建数量、预启动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其中:
容量大小:虚拟机池中所能容纳的最多虚拟机数。
预创建数量:创建虚拟机池时初始创建虚拟机的数量,虚拟机池最少创建的虚拟机数量。
预启动数量:创建虚拟机池时初始启动虚拟机的数量,虚拟机池最少启动的虚拟机数量。
动态预启动数量:虚拟机池中处于已启动未分配状态的虚拟机的最少数量。该参数是为了保证当用户登录虚拟桌面客户端时,系统能够及时分配一个池中的虚拟机给此用户使用。
上述阈值参数的大小关系为:“容量大小”≥“预创建数量”≥“预启动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
当创建完虚拟机池后,虚拟机池的属性特征包括:已创建数量、已启动数量、已分配数量。同时,虚拟机池中的虚拟机存在正在运行和已关机两种状态。
虚拟机池的属性与阈值之间存在下列四种关系,相应地在虚拟机池中,已创建的虚拟机的数量(简称已创建数量)和已启动的虚拟机的数量(简称已启动数量)将处于某种稳定状态。
(1)第一种关系:池中虚拟机的“已分配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预启动数量”,相应地,已创建数量、已启动数量的第一稳定状态如下:
“已创建数量”=“预创建数量”
“已启动数量”=“预启动数量”
(2)第二种关系:池中虚拟机的“预启动数量”<“已分配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预创建数量”,相应地,已创建数量、已启动数量的第二稳定状态如下:
“已创建数量”=“预创建数量”
“已启动数量”=“已分配”+“动态预启动数量”
(3)第三种关系:池中虚拟机“预创建数量”<“已分配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容量大小”,相应地,已创建数量、已启动数量的第三稳定状态如下:
“已创建数量”=“已分配”+“动态预启动数量”
“已启动数量”=“已创建数量”
(4)第四种关系:池中虚拟机“已分配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容量大小”,相应地,已创建数量、已启动数量的第四稳定状态如下:
“已创建数量”=“容量大小”
“已启动数量”=“已创建数量”
当用户登录、退出虚拟桌面客户端时,系统会自动分配和回收虚拟机。如果虚拟机池中已创建的虚拟机的数量和已启动的虚拟机的数量处于非稳定状态,那么系统将自动进行创建、删除、开启、关闭虚拟机的相关操作,以使虚拟机池中已创建的虚拟机的数量和已启动的虚拟机的数量再次达到上述一种稳定状态。
基于上述原理,本发明提出了一套虚拟机池动态配置方法。下面分别说明当用户登录和退出虚拟桌面客户端时,系统对虚拟机池进行动态配置的方法。
第一实施例
图3至图5是本实施例中用户登录虚拟桌面客户端时,动态配置系统进行分析判断的方法步骤图。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具体实施要求,可在图3至图5所示的步骤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增减。
当用户登录虚拟桌面客户端时,如果存在未分配的虚拟机,系统会自动分配一个未分配的虚拟机给该用户,于是虚拟机池中已分配的虚拟机的数量会增加,“已分配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会相应地增大。系统需要比较“已分配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预启动数量”、“预创建数量”、“容量大小”四个参数的大小。如果存在以下四种情况:
1)“已分配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预启动数量”
那么在此情况下,对应的稳定状态已经满足已创建数量和已启动数量的最低要求,因此在分配虚拟机之后,系统无需调整已创建数量和已启动数量,可直接结束。
2)“预启动数量”<“已分配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预创建数量”
那么在此情况下,系统需要判断“已启动数量”是否小于“已分配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如果小于,系统自动地将已关机的虚拟机进行动态开机,使得“已启动数量”等于“已分配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然后结束。
3)“预创建数量”<“已分配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容量大小”
那么在此情况下,系统需要判断“已启动数量”是否小于“已创建数量”,如果小于,系统自动地将已关机的虚拟机进行动态开机,使得“已启动数量”等于“已创建数量”,然后系统需要进一步判断“已创建数量”是否小于“已分配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如果小于,系统自动地创建虚拟机并开机,使得“已创建数量”等于“已分配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然后结束。
4)“容量大小”<“已分配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
那么在此情况下,系统需要判断“已启动数量”是否小于“已创建数量”,如果小于,系统自动地将已关机的虚拟机进行动态开机,使得“已启动数量”等于“已创建数量”,然后系统需要进一步判断“已创建数量”是否小于“容量大小”,如果小于,系统自动地创建虚拟机并开机,使得“已创建数量”等于“容量大小”,然后结束。
第二实施例
图6至图9是本实施例中用户退出虚拟桌面客户端时,动态配置系统进行分析判断的方法步骤图。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具体实施要求,可在图6至图9所示的步骤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增减。
当用户退出虚拟桌面客户端时,如果该用户退出之前分配了虚拟机池中的虚拟机,那么系统将自动地回收已分配给该用户的虚拟机池中的虚拟机,于是虚拟机池中已分配的虚拟机的数量会减少,“已分配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会相应地减小。系统需要比较“已分配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预启动数量”、“预创建数量”、“容量大小”四个参数的大小。如果存在以下四种情况:
1)“已分配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预启动数量”
那么在此情况下,系统需要首先判断“已创建数量”是否大于“预创建数量”,如果大于,系统自动删除未分配的虚拟机,使得“已创建数量”等于“预创建数量”,然后系统进一步判断“已启动数量”是否等于“预启动数量”,如果“已启动数量”小于“预启动数量”,系统自动地将未分配未启动的虚拟机进行开机,如果“已启动数量”大于“预启动数量”,系统自动地将未分配已启动的虚拟机进行关机,使得“已启动数量”等于“预启动数量”,然后结束。
2)“预启动数量”<“已分配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预创建数量”
那么在此情况下,系统需要首先判断“已创建数量”是否大于“预创建数量”,如果大于,系统自动地删除未分配的虚拟机,使得“已创建数量”等于“预创建数量”,然后系统进一步判断“已启动数量”是否等于“已分配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如果“已启动数量”小于“已分配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那么系统自动地将未分配未启动的虚拟机进行开机,如果“已启动数量”大于“已分配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那么系统自动地将未分配已启动的虚拟机进行关机,使得“已启动数量”等于“已分配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然后结束。
3)“预创建数量”<“已分配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容量大小”
那么在此情况下,系统首先判断“已创建数量”是否大于“已分配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如果大于,系统自动地删除未分配的虚拟机,使得“已创建数量”等于“已分配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然后系统进一步判断“已启动数量”是否小于“已创建数量”,如果小于,系统自动地将未分配未启动的虚拟机开机,使得“已启动数量”等于“已创建数量”。
4)“容量大小”<“已分配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
那么在此情况下,系统判断“已启动数量”是否小于“已创建数量”,如果小于,系统自动地将未分配未启动的虚拟机进行动态开机,使得“已启动数量”等于“已创建数量”。
上述方法能够根据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使用情况,动态地创建、删除、启动和停止虚拟机,能够及时调整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状态和数量,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人工管理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案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规范内,对本发明的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虚拟机池动态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分配或回收虚拟机后,根据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创建数量、已分配数量和已启动数量与虚拟机池的容量大小、预创建数量、预启动数量、动态预启动数量的比较结果,自动地调整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数量和状态,使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创建数量和已启动数量达到相应的稳定状态;其中,所述动态预启动数量是指虚拟机池中处于已启动未分配状态的虚拟机的最少数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机池动态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小于等于预启动数量时,对应的第一稳定状态是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创建数量和已启动数量分别等于预创建数量和预启动数量;
当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大于预启动数量且小于等于预创建数量时,对应的第二稳定状态是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创建数量等于预创建数量,并且已启动数量等于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
当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大于预创建数量且小于等于容量大小时,对应的第三稳定状态是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启动数量等于已创建数量,并且已创建数量等于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
当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大于容量大小时,对应的第四稳定状态是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启动数量等于已创建数量,并且已创建数量等于容量大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虚拟机池动态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数量和状态调整包括动态地创建、开启、关闭和删除虚拟机。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虚拟机池动态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分配虚拟机后,当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大于预启动数量且小于等于预创建数量时,若已启动数量小于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开启未分配的虚拟机,使已启动数量等于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虚拟机池动态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分配虚拟机后,当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大于预创建数量且小于等于容量大小时,若已启动数量小于已创建数量,动态开启已关机的虚拟机,使得已启动数量等于已创建数量,进一步地,若已创建数量小于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创建并开启虚拟机,使已创建数量等于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虚拟机池动态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分配虚拟机后,当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大于容量大小时,若已启动数量小于已创建数量,开启已关机的虚拟机,使已启动数量等于已创建数量,进一步地,若已创建数量小于容量大小,创建并开启虚拟机,使已创建数量等于容量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虚拟机池动态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回收虚拟机后,当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小于等于预启动数量时,若已创建数量大于预创建数量,删除未分配的虚拟机,使已创建数量等于预创建数量,进一步地,通过开启未分配未启动的虚拟机或者关闭未分配已启动的虚拟机,使已启动数量等于预启动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虚拟机池动态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回收虚拟机后,当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大于预启动数量且小于等于预创建数量时,若已创建数量大于预创建数量,删除未分配的虚拟机,使已创建数量等于预创建数量,进一步地,通过开启未分配未启动的虚拟机或者关闭未分配已启动的虚拟机,使已启动数量等于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虚拟机池动态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回收虚拟机后,当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大于预创建数量且小于等于容量大小时,若已创建数量大于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删除未分配的虚拟机,使已创建数量等于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进一步地,若已启动数量小于已创建数量,开启未分配未启动的虚拟机,使已启动数量等于已创建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虚拟机池动态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回收虚拟机后,当虚拟机池中虚拟机的已分配数量与动态预启动数量之和大于容量大小时,若已启动数量小于已创建数量,开启未分配未启动的虚拟机,使已启动数量等于已创建数量。
CN201510780781.5A 2015-11-13 2015-11-13 一种虚拟机池动态配置方法 Pending CN1053892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80781.5A CN105389215A (zh) 2015-11-13 2015-11-13 一种虚拟机池动态配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80781.5A CN105389215A (zh) 2015-11-13 2015-11-13 一种虚拟机池动态配置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9215A true CN105389215A (zh) 2016-03-09

Family

ID=55421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80781.5A Pending CN105389215A (zh) 2015-11-13 2015-11-13 一种虚拟机池动态配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8921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7674A (zh) * 2018-04-20 2019-04-09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一种共享虚拟资源池份额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2564986A (zh) * 2020-12-25 2021-03-26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网络功能虚拟化环境下二阶段部署系统
CN117421130A (zh) * 2023-12-18 2024-01-19 成都凌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算力分配系统及方法
US11928521B2 (en) 2021-04-17 2024-03-12 UiPath, Inc. Bring your own machine (BYOM)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0020A (zh) * 2014-02-14 2014-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机弹性伸缩方法及装置
CN103970590A (zh) * 2014-05-15 2014-08-06 南京云思维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化平台的动态虚拟机交付方法及交付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0020A (zh) * 2014-02-14 2014-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机弹性伸缩方法及装置
CN103970590A (zh) * 2014-05-15 2014-08-06 南京云思维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化平台的动态虚拟机交付方法及交付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7674A (zh) * 2018-04-20 2019-04-09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一种共享虚拟资源池份额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2564986A (zh) * 2020-12-25 2021-03-26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网络功能虚拟化环境下二阶段部署系统
US11928521B2 (en) 2021-04-17 2024-03-12 UiPath, Inc. Bring your own machine (BYOM)
CN117421130A (zh) * 2023-12-18 2024-01-19 成都凌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算力分配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4915B (zh) 一种复合多进程多线程的多网络并发动态仿真方法
CN105389215A (zh) 一种虚拟机池动态配置方法
CN102882968B (zh) 一种动态分发云桌面的方法
CN102821158A (zh) 一种实现虚拟机迁移的方法和云系统
CN101146089B (zh) 在多核系统上配置核资源的方法、多核系统及管理核
CN103793278A (zh) 一种基于虚拟器件运维规则的资源自动调整方法
CN103179048B (zh) 云数据中心的主机QoS策略变换方法及系统
CN105554102A (zh) 基于容器集群的弹性伸缩方法及其应用系统
JP2005196601A (ja) 自律管理システム向けポリシシミュレータ
CN104679594B (zh) 一种中间件分布式计算方法
WO2020258991A1 (zh) 安全组策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516623A (zh) 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5024842A (zh) 服务器的扩容方法及装置
CN106936623A (zh) 分布式缓存系统及缓存集群的管理方法
CN108037978A (zh) 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计算资源管理方法
CN106020969A (zh) 一种高性能云计算混合计算系统及其方法
CN106776048A (zh) 一种实时虚拟机内存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4661419A (zh) 一种服务质量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4650170B (zh) 跨集群资源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442087B (zh) 一种基于响应时间趋势分析的Web服务系统访问量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5072193A (zh) 一种多数据中心下的云海os部署方法
CN109597674B (zh) 一种共享虚拟资源池份额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4750546A (zh) 一种调整连接池的方法及系统
CN113626151A (zh) 一种容器云日志收集资源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238037B (zh) 协作式目标策略细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