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7266A - 用于阀的横向把手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阀的横向把手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7266A
CN105387266A CN201510569519.6A CN201510569519A CN105387266A CN 105387266 A CN105387266 A CN 105387266A CN 201510569519 A CN201510569519 A CN 201510569519A CN 105387266 A CN105387266 A CN 1053872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output shaft
input shaft
handle assembly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695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B·阿伦森
M·纳塔拉詹
B·W·马罗茨
M·J·斯特雷格
J·舒马赫
J·史密斯
S·巴蒂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hler Co
Original Assignee
Kohle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4/476,23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9234606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Kohler Co filed Critical Kohler Co
Publication of CN105387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72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44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F16K31/60Hand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阀系统的把手组件。该把手组件包括联接到输入轴的第一齿轮,联接到输入轴的把手,联接到输出轴且被定位成接合第一齿轮的第二齿轮,以及将输入轴和输出轴互连的鞍座。

Description

用于阀的横向把手组件
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2013年9月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1/873,830以及在2014年9月3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号14/476,232的权益和优先权,后一个申请是在2013年3月11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号13/794,544的部分继续申请,所有这些申请通过引用以其全部内容结合在此。
技术领域
本申请总体上涉及阀致动的领域。本申请更具体地涉及具有齿轮系的阀致动器的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地,盥洗室水龙头把手的特征是在把手与阀之间的直接驱动。即,把手围绕阀杆的轴线旋转。通常这导致把手的旋转在基本上平行于安装表面平面的平面内发生。然而,人们可能希望把手在不平行于(例如,垂直于)安装表面的平面内旋转。一种解决方案是将阀相对于安装表面以一个角度进行安装,但这需要更大的本体并且增大了把手组件的成本。
其他的解决方案,例如US2007/0145319和DE29504966.9已使用齿轮组来改变把手与阀之间的旋转轴线。然而,这些设计在大小、耐用性和用户体验(即,“感觉”)方面具有缺点。因此,需要一种用于控制流体控制阀的改进的把手组件,该把手组件包括用于改变把手与阀之间的旋转轴线的齿轮系。
发明内容
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阀系统的把手组件。该把手组件包括联接到输入轴的第一齿轮、联接到该输入轴的把手、联接到输出轴且被定位成接合该第一齿轮的第二齿轮以及弹簧,该弹簧被互连至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中的一者并且在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中的该一者上朝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中的另一者施加力。该弹簧可以联接到输出轴。该弹簧可以是波形弹簧。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各自可以是伞齿轮。该输入轴至少部分地限定轴向延伸穿过该第一齿轮的第一轴线,并且该输出轴可以至少部分地限定轴向延伸穿过该第二齿轮的第二轴线,并且该第一轴线可以基本上横于该第二轴线。该把手组件可以包括本体,该本体限定空腔,该空腔接纳该第一齿轮和该第二齿轮并且至少部分地接纳该输入轴和该输出轴。该本体可以支撑一个键,并且该输入轴可以包括一个纵向表面,该纵向表面的一部分限定选择性地接合该键的基本上平坦区域,由此限制该输入轴的旋转。该第一齿轮和该第二齿轮中的至少一者可以包括套环,该套环中具有在其中的环形凹槽,并且O形环可以坐于该凹槽中并且与该本体的内表面相接触从而提供抵抗该第一齿轮和该第二齿轮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的抵抗力。该输入轴可以具有第一端、与该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以及其间的一个点,以及在该点与该第一端之间包覆模制在该输入轴上的结构,该结构与该把手中的一个孔具有过盈配合。该把手组件可以包括将该输入轴与该输出轴互连的鞍座(saddle)。该把手组件可以包括轴衬,该轴衬联接到该输出轴并且被配置成在该输出轴上提供径向力以便促进齿轮的齿的接合,由此减小齿隙。
另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阀系统的把手组件。该把手组件包括限定空腔的本体、至少部分地位于该空腔中的输入轴、联接到该输入轴的把手以及位于该空腔中且联接到该输入轴的第一齿轮。该把手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部分地位于该空腔内的输出轴、联接到该输出轴且位于该空腔内与该第一齿轮相接合的第二齿轮、以及由该本体支撑的至少一个键。该输入轴和该输出轴中的至少一者包括截面为非圆形的第一部分,并且该第一部分选择性地接合该至少一个键,由此限制该输入轴和该输出轴中的至少一者的旋转。该至少一个键可以是该本体的一体结构。截面可以包括基本上平坦的第一边和从该第一边以弧线延伸的第二边,其中该第一边接合该至少一个键以限制旋转。该截面可以包括与该第一边相对的第三边,该第二边在第一边与第三边之间延伸;并且包括与第二边相对且在第一边与第三边之间以弧线延伸的第四边;其中该第二边和第四边是普通圆的区段并且由联接到该本体的轴承的内直径支撑。该至少一个键可以包括具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在其间具有第一角度的楔形形状,该第一角度大于可操作地联接至该输出轴的阀的操作旋转角度。该把手组件可以包括弹簧,该弹簧联接至该输入轴和该输出轴中的一者并且对该输入轴和该输出轴中的一者施加力来推动该第一齿轮和该第二齿轮中的一者使之与该第一齿轮和该第二齿轮中的另一者接合。该输入轴可以包括包覆模制到该输入轴上的结构,该结构与该把手中的一个孔具有过盈配合。该把手组件可以包括将该输入轴与该输出轴互连的鞍座。该把手组件可以包括轴衬,该轴衬联接到该输出轴并且被配置成在该输出轴上提供径向力以便促进齿轮的齿的接合,由此减小齿隙。
另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阀系统的把手组件。该把手组件包括输入轴,该输入轴具有第一端和与该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包覆模制在该输入轴上且至少部分地在该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延伸的结构;联接到该输入轴的第一端且具有限定孔的内表面的把手,该内表面与该结构具有过盈配合;以及联接到该输入轴的第一齿轮。该把手组件进一步包括输出轴以及联接到该输出轴且与该第一齿轮接合的第二齿轮。该结构可以包括多个锥形肋,所述锥形肋的高度朝向第一端减小,并且其中当该把手联接到该输入轴时所述多个肋可以被该把手压碎。该输入轴、该结构以及该把手的内表面各自可以包括具有以下截面的部分,该截面包括第一边、与该第一边相对且基本上平行第一边的第二边、在该第一边与第二边之间以弧线延伸的第三边、以及与该第三边相对且在该第一边与第二边之间以弧线延伸的第四边,其中该第三边和第四边是普通圆的区段。该把手组件可以包括:弹簧,该弹簧联接至该输入轴和该输出轴中的一者且对该输入轴和该输出轴中的一者施加力来推动该第一齿轮和该第二齿轮中的一者使之与该第一齿轮和该第二齿轮中的另一者接合;本体,该本体限定空腔,该空腔接纳该第一齿轮和该第二齿轮并且至少部分地接纳该输入轴和该输出轴;以及由该本体支撑的键,其中该输入轴和该输出轴中的至少一者包括截面为非圆形的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选择性地接合该至少一个键,由此限制该输入轴和该输出轴中的该至少一者相对于该本体的旋转。该把手组件可以包括将该输入轴与该输出轴互连的鞍座。该把手组件可以包括轴衬,该轴衬联接到该输出轴并且被配置成在该输出轴上提供径向力以便促进齿轮的齿的接合,由此减小齿隙。
另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阀系统的把手组件。该把手组件包括联接到输入轴的第一齿轮、联接到该输入轴的把手、联接到输出轴且被定位成接合该第一齿轮的第二齿轮以及将该输入轴和该输出轴互连的鞍座。
另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阀系统的把手组件。该把手组件包括联接到输入轴的第一齿轮、联接到该输入轴的把手、联接到输出轴且被定位成接合该第一齿轮的第二齿轮以及轴衬,该轴衬联接至该输出轴并且被配置成对该输出轴提供径向力来促进该第一齿轮和该第二齿轮的齿的接合。
另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阀系统的把手组件。该把手组件包括:联接到输入轴的第一齿轮;联接到该输入轴的把手;联接到输出轴且被定位成接合该第一齿轮的第二齿轮;弹簧,该弹簧被互连至该第一齿轮和该第二齿轮中的一者上并且在该第一齿轮和该第二齿轮中的该一者上朝该第一齿轮和该第二齿轮中的另一者施加力;将该输入轴和该输出轴互连的鞍座;以及轴衬,该轴衬联接至该输出轴并且被配置成对该输出轴提供径向力来促进该第一齿轮和该第二齿轮的齿的接合。
以上是概述并且因此必然包含对细节的简化、概括和省略。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此概述仅是展示性的并且不旨在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在此描述的装置和/或方法的其他方面、创造性特征、以及优点将在本文阐述的且结合附图考虑的详细说明中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把手组件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图1的把手组件的前视立面图。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穿过图1的线A-A的截面视图。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图1的把手组件的前视立面图,其中本体和端帽被移除。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穿过图3的线B-B的截面视图。
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图1的把手组件的输入轴组件的透视图。
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图1的把手组件的后视立面图。
图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图1的把手组件的左视立面图。
图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图1的把手组件的右视立面图。
图1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图1的把手组件的顶视平面图。
图1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图1的把手组件的底视平面图。
图12是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以透明部件所示的把手组件的顶视、前视、右视透视图。
图1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以透明部件所示的图12的把手组件的顶视、前视、左视透视图。
图1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以透明部件所示的图12的把手组件的前视立面图。
图1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图12的把手组件的前视立面图,其中本体和端帽被移除。
图1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图12的把手组件的顶视、前视、右视透视图,其中本体和端帽被移除并且经过输出轴线O进行剖切。
图1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图12的把手组件经过图1的线A-A剖切的前视立面图。
图1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图12的把手组件经过输出轴线O剖切的右视立面图。
图1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鞍座的透视图。
图2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图12的把手组件的部件的透视图。
图2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图12的把手组件的部件的透视图。
图2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图21的部件经过出口轴线O剖切的透视图。
图2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图12的把手组件的输入轴组件的顶视、前视、左视透视图。
图2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图12的把手组件的输入轴组件的顶视、前视、右视透视图。
图25是图12把手组件经过图1的线A-A剖切的前视立面图。
图2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图12的把手组件的垫圈的透视图。
图2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图12的把手组件的轴衬的透视图。
图28是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把手组件经过图1的线A-A剖切的前视立面图。
图2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图28的把手组件的一部分经过输出轴线O剖切的右视立面图。
图30是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图28的把手组件的一部分经过图1的线A-A剖切的前视立面图。
图31是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图28把手组件的一部分经过输出轴线O剖切的顶视、前视、右视透视图。
图32是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鞍座的顶视、前视、右视透视图。
图3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所示的图32的鞍座的顶视、前视、左视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总体上参见附图,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把手组件10及其部件。把手组件10允许使用者控制穿过操作性地联接至把手组件10的阀202(示意性地示出)的流体(例如,水)的流量。把手组件10可以安装至支撑表面204(例如,甲板、柜台、水槽、浴盆等)(示意性地示出),并且阀202可以至少部分地位于甲板下方。使用者能够通过致动(例如,以关节连接、旋转等)被联接至输入轴52的第一端或近端的把手40来允许流体流到水龙头(未示出),该输入轴被显示为基本上平行于支撑表面204。接着这种运动通过一组齿轮58、78被平移到被互连至阀杆206(示意性地示出)的输出轴72、并且进而操作该阀202。将阀202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甲板下方有助于获得更小的把手组件10,由此减小材料成本并增加可能的美学设计。
在讨论把手组件和/或其部件的进一步细节之前,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中提及“前”、“后”、“向上”、“向下”、“内”、“外”、“右”和“左”仅用于指明各个要素在图中的取向。这些术语无意限制它们所描述的要素,因为各个要素在不同应用中可以被不同地取向。
进一步应注意的是,为了本公开的目的,术语“联接”是指两个构件彼此直接或间接地结合。这样的结合可以是本质上静止的或本质上可移动的和/或这样的结合可以允许在两个构件之间存在流体、电、电信号、或其他类型的信号的流动或连通。这样的结合可以用彼此一体地形成单一整体的两个构件或者两个构件以及任何附加的中间构件来实现、或者用彼此附接的这两个构件或者两个构件以及任何附加的中间构件来实现。这样的结合可以本质上是永久的、或者替代地可以本质上可移除或可释放的。
参见图1和图2,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把手组件10。把手组件10包括本体组件20和端帽组件30以及把手40。本体组件20将端帽组件30支撑在把手40中。把手40被示出为包括轮毂42,该轮廓可以支撑抓柄44和端塞46。
把手组件10允许使用者控制穿过联接至把手组件10的阀202(在图3中示意性地示出)的水的流量。该阀可以是体积控制阀,例如常见盥洗室水龙头的热水或冷水阀。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另一个把手组件可以以所示把手组件的镜像被取向。根据另一些实施例,可以将第一把手组件联接到被配置来控制体积的阀,而可以将第二把手组件联接到被配置来控制温度的阀。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可以将该把手组件联接至被配置来控制体积和温度二者的串联顺序阀。根据另一个实施例,该把手组件10可以被取向成使得把手40是朝使用者定位的(例如,朝该支撑表面的前边缘),并且抓柄44可以被取向成在联接到该把手组件的阀处于关闭位置时是基本上平行于该支撑表面的。这样的取向不要求使用者手腕的扭转,这可以有助于残疾使用者进行致动。
进一步参见图3和图4,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的把手组件的局部视图。本体组件20包括本体22,该本体在本体22的第一端或底端处具有底座24,该底座24被配置用于安装在支撑表面204上(例如,甲板、柜台、水槽、浴盆等)。可以将定位螺钉接纳在底座24的开口26中以用于将本体22固定到该支撑表面,例如通过接合锚固件12。本体22限定空腔27,该空腔被示出为包括与第二孔39相交的第一孔37、并且至少部分地接纳输入轴组件50和输出轴组件70。
输入轴组件50包括第一轴(例如,第一水平轴、横向轴等),该第一轴被示出为输入轴52、具有联接至把手40的第一端或近端54以及被示出为由轴承或轴衬34支撑在端帽组件30的端帽36中的第二端或远端56。输入轴52至少部分地限定第一或输入轴线I,根据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该轴线延伸穿过第一孔37且基本上平行于该支撑表面204。输入轴组件50进一步包括联接至输入轴52的第一或输入齿轮58。该输入齿轮58接合被联接至输出轴组件70的输出轴72(例如,竖直轴、阀轴等)的第二或输出齿轮78。
该输入齿轮58和输出齿轮78二者被示出为伞齿轮,从而形成一个齿轮组14。根据另一些实施例,齿轮组14可以包括多于两个齿轮,这些齿轮可以是不同类型或大小的齿轮,并且齿轮组14可以是或者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齿轮组(例如,直伞齿轮、螺旋伞齿轮、蜗齿轮、准双曲面齿轮等)。
小的齿轮组14(例如,具有较小节距直径的齿轮)是优选的,由此允许更小的本体22,进而减小材料成本并增加可能的美学设计。与之相反,更大量的齿是优选的。根据所示的实施例,输入齿轮58和输出齿轮78各自具有二十个齿。齿轮58、78可以由任何适当的材料形成。然而,使用更强劲的材料允许更小的齿轮(例如,具有更小节距直径的齿轮)具有更多的齿,由此在更多齿上分布负载,因此提高齿轮组14的操作寿命。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齿轮58、78是由440C不锈钢形成的,该不锈钢提供耐腐蚀性以及应对这些更小齿轮在其寿命过程中受到的负载所必须的强度。如下文更详细讨论的,可以使用弹簧90来将齿轮58、78推到一起,由此使齿轮58、78的接触点朝齿轮58、78的根部移动。使接触点朝根部移动减小齿轮齿上的力的力臂,由此提高齿轮的耐用性并且有助于使用更小的、高齿数的齿轮。
输入轴52带有具有非圆形(或不同于圆形)截面的第一部分60以及具有基本上圆形截面的第二部分62。根据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该第一部分60和第二部分62被径向延伸的凸缘64分开。第一部分60的截面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形状。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部分60的截面在移除一个区段后可以是基本上圆形的。根据另一些实施例,第一部分60的截面可以是基本上矩形的或是带有圆化边缘的矩形。
参见图5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一部分60具有第一至第四边66a-d,统称为边66。第一边66a和第二边66b被示出为是基本上平坦的并且彼此相对。第三边66c和第四边66d也是彼此相对的并且各自在第一边66a与第二边66b之间以弧线延伸。如图所示,第三和第四边66c、66d是普通圆的区段。
本体组件20进一步包括支承表面28,该支承表面被配置为支撑输入轴52的第一部分60。根据一个实施例,支承表面28可以联接至本体22。根据所示的实施例,支承表面28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截面、在本体22中形成或机加工而成、被至少一个突出部(例如,止挡件、凸起、凸台等)中断,该突出部被示出为第一键29a和第二键29b,统称为键29。该支承表面28的圆形或弧形部分被配置成与第一部分60的第三和第四边66c、66d具有滑动配合。相应地,支承表面28充当轴承或轴衬,允许输入轴52旋转而同时抑制输入轴52的径向移动。
键29被示出为具有楔形形状,该楔形形状具有第一斜面31a和第二斜面31b,在第一斜面31a和第二斜面31b之间具有一个角度。根据图5所示的实施例,当将把手40在第一或顺时针方向完全旋转时(例如,旋转到关位置),输入轴52的第一部分60的第一边66a紧接键29a的第一斜面31a,并且第二边66b紧接第二键29b,由此停止输入轴52的旋转。当将把手40在第二或逆时针方向完全旋转时(例如,旋转到完全开位置),输入轴52的第一部分60的第一边66a紧接键29a的第二斜面31b,并且第二边66b紧接第二键29b,由此停止输入轴52的旋转。
根据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键29的第一斜面31a与第二斜面31b之间的角度是大约100度,这略微高于阀202的操作旋转角度(例如,在硬止挡件之间为90度)。换言之,键29的角度将输入轴52的旋转限制为约80度,这在阀202的内部硬止挡件的窗口之内。相应地,输入轴52的第一部分60与这些键29的相交部充当硬止挡件,由此防止过度或过量的负载被施加到齿轮组14或阀202。根据另一些实施例,键29的斜面之间的角度可以是不同的角度,由此允许输入轴52进行更大或更小的旋转,但键29的斜面之间的角度可以被选择成防止把手组件10的操作角度超过阀202的操作角度。根据另一个实施例,输入齿轮58与输出齿轮78之间的齿轮比可以被选择成使得输入轴52的可操作旋转角度仅造成输出轴72的、小于阀202的内部硬止挡件的窗口的一个旋转角度。根据另一个实施例,该支承表面28和该至少一个键29可以在端帽组件30的端帽36中形成。在这个实施例的变体中,端帽36可以形成为本体组件20的本体22的一体部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该支承表面28和该至少一个键29可以沿着第一孔37形成,使得键29与输出轴72的非圆形部分相交。这样的实施例可以允许齿轮组14上存在过度加载、或者防止过度负载被施加到阀202的硬止挡件。
本体22可以由任何适当的材料形成。将本体22形成为单一整体件降低组装不一致,由此提供输入齿轮58与输出齿轮78之间的更好啮合。由强劲材料形成本体22使得键29能够形成为本体22的一部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本体22可以由实心黄铜锻造而成以提供同样耐腐蚀的强劲整体。
返回到图3和图4,把手组件10可以进一步包括联接到本体22和第一孔37的轴承或轴衬33。轴衬33的内直径基本上等于输入轴52的第一部分60的第三和第四边66c、66d的弧线所限定的这个圆,由此在其间提供滑动配合。相应地,轴衬33可以允许输入轴52旋转而同时抑制其径向移动。由于轴衬33的内直径提供输入轴52的与本体22的支承表面28相似的径向支撑,因此考虑到在多个不同实施例中这可能是多余的,并且仅需要将轴衬33的内直径和支承表面28中的一个形成或机加工到这样的紧密公差。
轴衬33进一步包括与输入轴52的凸缘64毗连的纵向或轴向端表面32。相应地,输入轴52可以在一个方向上被输入轴52的远端56与轴衬34的相交部约束,并且在另一个方向上被凸缘64与轴衬33的相交部约束。
根据所示的实施例,输入齿轮58包括轮毂67,该轮毂限定凹陷68(例如,凹槽、凹窝等)。如图所示,摩擦构件69(例如,O形环)可以坐于凹陷68中并且摩擦地接合输入齿轮58的轮毂67和本体22二者。相应地,该摩擦构件69可以提供对输入轴52的旋转的选择性抵抗力,由此改进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的感觉。
进一步参见图6,输入轴组件50进一步包括一个结构94,该结构是包覆模制在输入轴52上的、至少部分地在近端54与远端56之间延伸。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结构94从近端54与远端56之间的一个点98朝近端54延伸。结构94被配置成与把手40的轮毂42的内表面48具有过盈配合。根据一个实施例,结构94包括至少一个肋96。根据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多个锥形肋96随着朝近端54轴向地或纵向地延伸而高度减小。肋96在被插入由把手40的内表面48限定的孔49中时被压碎,由此提供把手40与输入轴52之间的紧密(例如,完美的、无摆动的等)联接。可以使用紧固件45将把手40固定到输入轴52,并且装饰性端塞46可以隐藏该紧固件45。
参见图3和图4,输出轴组件70包括第一端或顶端74以及第二端或底端76。输出轴72至少部分地限定第二或输出轴线O,根据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该轴线垂直于该支撑表面204基本上竖直地延伸。根据多个不同实施例,输入轴52和输出轴72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延伸。根据一个实施例,输入轴线I基本上横于输出轴线O。根据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输入轴52和输出轴72基本上彼此垂直。
输出轴72的底端76被示出为由弹簧90支撑,该弹簧进而由联接至本体22的固位螺母92支撑。根据所示的实施例,固位螺母92用作弹簧90所压靠的平台。进而,弹簧90在输出轴72上施加一个向上的力,由此推动该输出齿轮78使之与输入齿轮58更深地相接合。通过将力传递更深地移动到齿轮齿中,齿轮58、78的更深接合提供更好的用户感觉(即,减小齿隙)、产生齿与齿接触的更长持续时间、并且提高齿轮组14的耐用性和寿命。
弹簧90可以是任何适当类型的弹簧,例如卷绕弹簧或螺旋弹簧、锥状盘簧(贝式弹簧垫圈)、悬臂弹簧等等。根据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弹簧90是波形弹簧。波形弹簧一般允许减小操作高度并且提供更均匀的力分布,这可以增加对准倾向并且减小输出轴72的径向或侧向加载或束缚。将固位螺母92螺纹式联接到本体22有助于通过拧紧或放松该固位螺母92来调节弹簧90施加在输出轴72上的弹簧力,由此缓解本体组件20和输出轴组件70的制造公差。任何适当的材料都可以用于弹簧90。由于其强度、弹性和耐腐蚀性,不锈钢可以是优选的。弹簧90被示出为处于压缩中而向输出轴72的底端施加力。根据另一些实施例,弹簧90可以处于拉伸中、可以向输出轴72的不同部分(例如,凸缘80)施加力、或者可以向输入轴52施加力。
输出轴72可以直接联接到阀202的阀杆206,或者可以例如通过使用一个适配器208互连至其上。使用适配器208可以有助于将阀202定位在支撑表面204下方,由此实现更小的把手组件10,这减小成本并提高美学可能性。
输出轴组件70进一步被示出为包括沿着输出轴72的长度定位的轴承或轴衬82。提供实心的塑料轴衬可以维持轴的同心度同时减小支承表面的摩擦。实心轴衬进一步减小使用开口轴衬可能出现的夹挤可能性。轴衬82可以由任何适当的材料形成,例如尼龙、聚乙烯、或聚甲醛(例如,赛尔康、杜二林、高结晶度聚缩醛塑料等等)。
参见图12-27,示出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把手组件110包括输入轴152和输出轴172。输入轴152的轴线I被示出为与输出轴172的轴线O相交。根据多个不同实施例,输入轴152和/或输出轴172可以由黄铜形成。被示出为鞍座100的轴承被示出为将输入轴152与输出轴172互连以改进输入齿轮158和输出齿轮178的对齐。
更具体地参见图19,鞍座100包括本体102和从本体102向下延伸的柱104(例如,销、支柱、凸台、突出部等等)。示出第一臂106a和第二臂106b(统称为臂106)从本体102向上延伸。示出指形件108a和108b(统称为指形件108)分别从第一臂106a和第二臂106b向内延伸。臂106至少部分地限定轴向延伸的通道101。通道101可以进一步被指形件108限定。根据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通道101至少部分地由本体102、臂106和指形件108限定。本体102、臂106和指形件108被示出为总体上形成“U”形;然而考虑到另一些实施例,例如形成“C”形。鞍座100可以由任何适当的、优选低摩擦的材料形成(例如,注塑模制而成、机加工而成,等等),所述材料例如尼龙、聚乙烯或聚甲醛(例如,赛尔康、杜二林、高结晶度聚缩醛塑料等等)。
参见图20-22,柱104被配置成有待被接纳在由输出轴172的顶端174限定的孔洞171中。在操作过程中,输出轴172将相对于鞍座100旋转。相应地,柱104的直径与孔洞171的直径之间的公差应当足够紧密以防止摇晃、但应足够宽松以允许输出轴172相对于柱104旋转(例如,滑动配合,等等)。进一步优选的是,该柱具有足够长的高径比从而抑制鞍座100与输出轴172之间的摇晃。
简要地参见图28-33,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鞍座300可以不包括柱。而是,鞍座300的本体304限定空腔303。输出轴372被示出为不包括孔洞371。而是,输出轴372包括从输出轴372的顶端374延伸的销373(例如,凸台、支柱、突出部、柱等等)。销373被接纳在该鞍座的空腔303中。销373和空腔303被配置成允许输出轴372相对于鞍座300旋转同时抑制输出轴372与鞍座300之间的摇晃。
返回到图23-24,输入轴152可以具有直径减小的部分151。被示出为第一肩台153a和第二肩台153b的肩台153可以在该直径减小的部分151的任一端上轴向间隔开并且在其间至少部分地限定槽缝155。
返回到图17-18,该直径减小的部分151被接纳在鞍座100的通道101中。根据所示的实施例,鞍座100的臂106和指形件108围绕该直径减小的部分151的多于半个圆周延伸,由此防止输入轴152与鞍座100分开(例如,从中弹出)。在该示例性实施例的组装期间,将输入轴152插入(例如,安装到、压入等等)本体122中。接着将具有已联接鞍座100的输出轴172插入本体122中,直到鞍座100卡到该输出轴的减小的部分151上。减小的部分151的直径与通道101的直径之间的公差优选地足够紧密以防止摇晃、但又足够宽松以允许输入轴152相对于鞍座100旋转(例如,滑动配合,等等)。如图所示,鞍座100的臂106可以是轴向渐缩的以有助于将鞍座100插入输入轴152的、在肩台153之间的槽缝155中。
弹簧190将输出轴172朝输入轴152推动,由此将该输出齿轮178推动到与输入齿轮158相接合。在稳态下,输出轴172的顶端174推靠在该鞍座的本体102的底表面105。根据另一些实施例,柱104的底部可以被孔洞171的底部、或该孔洞中的唇缘或凸缘推动。通道101的底部推靠在该直径减小的部分151。相应地,输出轴172的顶端174与该直径减小的部分151的直径之间的距离被限制为底表面105与鞍座100的通道101的底部之间的距离D(在图19中示出)。因此,大大减小部件之间的公差叠加。进一步地,由于输入轴152与输出轴之间的关系主要由鞍座100上的距离D的公差所控制,因此轴衬133和134的径向位置不太关键,由此减小制造成本并改善质量。
弹簧190将输出齿轮178推动到与输入齿轮158相接合,这减小齿轮之间的反冲,由此对用户提供更满意的感觉,并且提供齿与齿接触的更长持续时间。鞍座100防止输出齿轮178和输入齿轮158被推动到太靠在一起,这可能造成输入轴152、因此还有把手142让用户难以转动,这是让人不满意的。如果输出齿轮178和输入齿轮158被推动到太靠在一起,用户还可能对齿轮齿的感觉是让人不满意的。相应地,鞍座100通过简化公差叠加来促进对输出齿轮178和输入齿轮158的齿之间接触点位置的更好控制而改善齿轮对齐。
另外,弹簧190的力可以被配置成使得弹簧力将输出齿轮178和输入齿轮158在闲置时保持在一起,由此提供增大的摩擦,这可以抑制把手的无意旋转。然而,当输入轴152被无意旋转时,弹簧190可以被压缩(例如,顺应,屈服等等),这允许输出齿轮178和输入齿轮158的齿略微脱离接合以允许这些齿轮之间的点接触。
根据一些实施例,鞍座100的轴向长度L(在图19中示出)可以被配置成类似于(但略微小于)该直径减小的部分151在肩台153a、153b之间的轴向长度L’(在图24中示出)。例如,长度L与长度L’之间的公差可以是滑动配合从而进一步将该输入轴152因此还有输入齿轮158相对于输出轴172因此还有输出齿轮178进行定位。根据另一些实施例,输入轴152的该直径减小的部分151可以不具有减小的直径(例如参见输入轴52),并且鞍座100的通道101可以被设定尺寸以适应较大的直径。
参见图25-26,可以将垫圈191定位在弹簧190与输出轴172之间。垫圈191可以由任何适当的、优选低摩擦的材料形成,所述材料例如尼龙、聚乙烯或聚甲醛(例如,赛尔康、杜二林、高结晶度聚缩醛塑料等等)。垫圈191有助于输出轴172相对于弹簧190的旋转,由此减小磨损并改善用户感觉。
参见图27,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轴衬182。轴衬182被示出为包括内环183,该内环限定孔口181,该孔口被配置为接纳该输出轴172。多个轮辐184从内环183径向地向外延伸。根据所示的实施例,轮辐184对通过外构件185相结合。轴衬182可以由任何适当的、优选低摩擦的材料形成,所述材料例如尼龙、聚乙烯、或聚甲醛(例如,赛尔康、杜二林、高结晶度聚缩醛塑料等等)。
将轴衬182安装到输出轴172上,优选具有滑动配合以允许旋转而具有有限的摇晃,并且接着将该输出轴组件安装到本体122使得轴衬182压靠在本体122上。沿着外构件185轴向形成的锥形肋186有助于轴衬182与本体122之间的接合。轴衬182可以被凸缘180(在图21中示出)支撑。
轮辐184和外构件185被配置成像弹簧一样起作用(例如,一样提供径向弹簧力),由此允许输出轴172自对齐,例如与鞍座100的柱104、输出齿轮178与输入齿轮158的相交部、和/或阀杆206或适配器208轴向对齐,而不是相对于本体122对齐。轴衬182的自对齐能力减小输出轴172的摇摆、可以改善输出轴的同心度、并且改进输入齿轮158和输出齿轮178的齿的接合,由此减小某些用户可能不满意的齿隙(例如,空隙等等)。
进一步地,由于鞍座100能够相对于该直径减小的部分151环圆周地旋转,并且轴衬182提供弹簧作用,输出轴172可以在非竖直位置中被取向以补偿阀杆206或适配器208与输入轴152之间的不对齐。
应注意的是,在多个不同实施例中,图28-33和/或图12-27所示实施例的部件可以与图1-11的实施例的部件一起使用,并且图12-27所示实施例的部件可以与图1-11的实施例的部件一起使用。
在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示的把手组件的这些要素的构造和安排仅是展示性的。虽然仅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几个实施例,但阅读本公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了解到,在本质上不背离所引用主题的新颖教导内容和优点的情况下许多修改都是可能的(例如,各个要素的大小、尺寸、结构、形状和比例方面的变化,参数的值、安装安排、材料使用、颜色、取向等等方面的变化)。例如,被示出为一体形成的要素可以由多个部分或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和组件可以由各种各样提供足够强度或耐用性的材料中的任何一种以各种各样的颜色、质地和组合中的任何一种构成。另外,在本主题说明中,使用词语“示例性”是指用作实例、例子或展示。在此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不一定被构成成与其他实施例或设计相比是优选的或有利的。而是,使用词语“示例性”旨在以具体的方式呈现概念。相应地,所有这样的修饰旨在被包含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这些优选的和其他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设计、操作条件、和安排方面作出其他的替换、修改、改变和省略。
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顺序或次序都可以根据替代性实施例来改变或者重新排序。任何装置加功能性语句都旨在覆盖在此描述的执行所叙述功能的这些结构、并且不但覆盖结构等效物而且还覆盖等效的结构。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这些优选的和其他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设计、操作构型、和安排方面作出其他的替换、修改、改变和省略。

Claims (20)

1.一种用于阀系统的把手组件,包括:
联接至输入轴的第一齿轮;
联接至所述输入轴的把手;
联接至输出轴且被定位成接合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二齿轮;以及
将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互连的鞍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组件,其中,所述鞍座包括:
具有第一臂和第二臂的本体,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至少部分地限定通道,所述通道被配置为接纳所述输入轴;以及
从所述本体延伸的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组件,其中,所述柱被接纳在由所述输出轴的顶端限定的孔洞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组件,其中,所述柱限定空腔,所述空腔被配置为接纳从所述输出轴的顶端延伸的销。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各自包括至少一个指形件,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以及相应的指形件围绕所述输入轴的多于半个圆周延伸,由此防止所述输入轴与所述鞍座分开。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组件,其中,所述输入轴包括直径减小的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直径减小的部分被接纳在所述通道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组件,进一步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联接至所述输出轴并且对所述输出轴施加力来将所述第二齿轮推动到与所述第一齿轮相接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组件,进一步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限定空腔,所述空腔接纳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并且至少部分地接纳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以及
由所述本体支撑的键;
其中所述输入轴包括纵向表面,所述纵向表面的一部分限定选择性地接合所述键的基本上平坦区域,由此限制所述输入轴的旋转。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组件,其中,所述输入轴包括:
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以及其间的一个点;以及
在所述点与所述第一端之间被包覆模制在所述输入轴上的结构,所述结构与所述把手中的孔具有过盈配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组件,进一步包括轴衬,所述轴衬联接到所述输出轴并且被配置成向所述输出轴提供径向力以便促进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的接合,由此减小齿隙。
11.一种用于阀系统的把手组件,包括:
联接至输入轴的第一齿轮;
联接至所述输入轴的把手;
联接至输出轴且被定位成接合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二齿轮;以及
轴衬,所述轴衬联接到所述输出轴并且被配置成向所述输出轴提供径向力以便促进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的接合。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把手组件,进一步包括限定空腔的本体:
其中所述输出轴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空腔内,使得所述轴衬压靠在所述本体上并且所述输出轴在所述轴衬中具有滑动配合。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把手组件,其中,所述轴衬包括内环、多个环圆周间隔开的外构件、以及在所述内环与所述外构件之间延伸的多个轮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把手组件,其中,所述轮辐是有弹性的。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把手组件,其中,所述外构件包括多个锥形肋。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把手组件,进一步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联接至所述输出轴并且对所述输出轴施加力以将所述第二齿轮推动到与所述第一齿轮相接合。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把手组件,进一步包括:
弹簧,所述弹簧联接至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中的一者上并且对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中的所述一者施加力以推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中的一者使之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中的另一者相接合;
本体,所述本体限定空腔,所述空腔接纳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并且至少部分地接纳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以及
由所述本体支撑的键;
其中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中的至少一者包括截面为非圆形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选择性地接合所述键,由此限制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中的所述至少一者的旋转。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组件,其中,所述输入轴包括:
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以及其间的一个点;以及
在所述点与所述第一端之间被包覆模制在所述输入轴上的结构,所述结构与所述把手中的孔具有过盈配合。
19.一种用于阀系统的把手组件,包括:
联接至输入轴的第一齿轮;
联接至所述输入轴的把手;
联接至输出轴且被定位成接合所述第一齿轮的第二齿轮;
弹簧,所述弹簧互连至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中的一者并且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中的所述一者朝向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中的另一者施加力;
将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互连的鞍座;以及
轴衬,所述轴衬联接到所述输出轴并且被配置成向所述输出轴提供径向力以便促进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的接合。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把手组件,其中,所述弹簧联接至所述输出轴。
CN201510569519.6A 2014-09-03 2015-09-03 用于阀的横向把手组件 Pending CN1053872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476,232 2014-09-03
US14/476,232 US9234606B2 (en) 2013-03-11 2014-09-03 Transverse handle assembly for a valv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7266A true CN105387266A (zh) 2016-03-09

Family

ID=55419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69519.6A Pending CN105387266A (zh) 2014-09-03 2015-09-03 用于阀的横向把手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8726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04257A (en) * 1939-02-10 1940-06-11 Powers Joseph Blair Valve
US4776363A (en) * 1986-12-01 1988-10-11 Avelli Philip A Fire hydrant having internal valve actuation means
US20070145319A1 (en) * 2005-12-28 2007-06-28 Victor Hoernig Flow control device
CN101137861A (zh) * 2005-02-08 2008-03-05 科勒公司 阀组件
CN201944370U (zh) * 2011-02-18 2011-08-24 张辉 一种带有外接功能的自关节能水龙头
CN104421490A (zh) * 2013-09-04 2015-03-18 科勒公司 用于阀的横向手柄组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04257A (en) * 1939-02-10 1940-06-11 Powers Joseph Blair Valve
US4776363A (en) * 1986-12-01 1988-10-11 Avelli Philip A Fire hydrant having internal valve actuation means
CN101137861A (zh) * 2005-02-08 2008-03-05 科勒公司 阀组件
US20070145319A1 (en) * 2005-12-28 2007-06-28 Victor Hoernig Flow control device
CN201944370U (zh) * 2011-02-18 2011-08-24 张辉 一种带有外接功能的自关节能水龙头
CN104421490A (zh) * 2013-09-04 2015-03-18 科勒公司 用于阀的横向手柄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34606B2 (en) Transverse handle assembly for a valve
US9151405B2 (en) Transverse handle assembly for a valve
US9869075B2 (en) Sanitary component, namely jet regulator or jet former for flowing, fluid media, method of producing such a sanitary component and use of a sanitary component
EP2236877B1 (en) Mixing faucet
US9032560B2 (en) Multi-flush mode toilet
US10006190B1 (en) Pullout faucet with mounting system
CN105387266A (zh) 用于阀的横向把手组件
EP2149731B1 (en) Fluid conveyance and/or distribution device with ring nut coupling
DE20005322U1 (de) Freilaufnaben-Getriebemechanismus
CN104421490B (zh) 用于阀的横向手柄组件
CN206816933U (zh) 流体控制装置和卫浴洁具
EP2146013A1 (en) Trip lever assembly
US995027A (en) Handle for cocks, faucets, and valves.
EP1750044B1 (en) Valve with snap-connection between handle and stem
CN102537496B (zh) 一种阀门中的阀杆与手轮的连接结构
DE3133267A1 (de) Wasserauslauf-armatur, insbesondere fuer sanitaere zwecke
DE19830307A1 (de) Heizkörperventil für Heizungsanlagen
RU82812U1 (ru) Предохран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правляющего шпинделя арматуры
US20050224115A1 (en) Faucet with constant temperature valve
TWM530369U (zh) 水龍頭之切換開關結構
JPH0577738A (ja) ボールスクリユー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AU2007101073A4 (en) Sanitary component, namely a stream regulator or stream former for flowing fluid medi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uch a sanitary component as well as the use of such a sanitary component
DE102013225961A1 (de)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für sanitären Armaturenschaft
CA2463432A1 (en) Faucet with constant temperature valve
DE102009051815A1 (de) Modulares Labor- oder Fasspumpensystem und Kupplu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