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9210B - 一种数据流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流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79210B
CN105379210B CN201480000297.XA CN201480000297A CN105379210B CN 105379210 B CN105379210 B CN 105379210B CN 201480000297 A CN201480000297 A CN 201480000297A CN 105379210 B CN105379210 B CN 1053792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entry
interchanger
source
flow
ini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02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79210A (zh
Inventor
刘洪宽
王涛
杨占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79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92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79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92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5Configuration of virtualised networks or elements, e.g. virtualised network function or OpenFlow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8Flow based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86Additional information in the notification, e.g. enhancement of specific meta-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04L41/0816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the condition being an adaptation, e.g. in response to network ev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6Bandwidth or capacity management, i.e. automatical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capacities
    • H04L41/0897Bandwidth or capacity management, i.e. automatical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capacities by horizontal or vertical scaling of resources, or by migrating entities, e.g. virtual resources or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4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virtualisation of network functions or resources, e.g. SDN or NFV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7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func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4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an overlay routing lay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83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involving identification of individual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5QOS or priority awa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流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当业务处理链路中某个交换机的流表满载后,该交换机无法存储新的流表项,也就无法继续处理新的业务,导致网络资源浪费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若源交换机的流表容量大于设定阈值,确定业务迁移的目的交换机;生成与所述源交换机存储的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中每条初始流表项等价的等价流表项,并向所述目的交换机下发生成的每条等价流表项;其中,与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等价的等价流表项用于所述目的交换机处理所述源交换机转发的与所述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匹配的数据包;生成将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进行聚合后的所述聚合流表项,并向所述源交换机下发所述聚合流表项。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流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流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开放式流(Open Flow)的概念最早由斯坦福大学的Nick McKeown教授提出,是斯坦福大学Clean Slate计划资助的一个开放式协议标准,后成为全球网络调研环境(GlobalEnvironment for Network Investigations,GENI)计划的子项目;Open Flow将控制功能从网络设备中分离出来,在网络设备上维护流表(Flow Table)结构,数据分组按照流表进行转发,而流表的生成、维护、配置则由控制器来管理;在这种控制转发分离架构下,控制器可以对转发链路的网络资源进行灵活的管理和配置。
Open Flow主要由交换机(Switch)和控制器(Controller)两部分组成;交换机根据流表来转发数据包,代表着数据转发平面,控制器通过全网络视图来实现管控功能,代表着控制平面;对于交换机,如果自身处理能力下降,所转发业务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障,甚至会引起业务中断或新业务无法得到响应,比如当业务链路上某个交换机流表容量达到其存储上限时,就不能再存储新的流表项,也即不能处理新的业务,导致网络处于一个假饱和态,造成资源浪费。如图1所示,当交换机1的流表满后,经过交换机1的新建流业务都无法建立,而此时其它交换机的流表容限可能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整个网络中的流表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导致网络资源的浪费。
综上,当业务处理链路中某个交换机的流表满载后,该交换机无法存储新的流表项,也就无法继续处理新的业务,导致网络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流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当业务处理链路中某个交换机的流表满载后,该交换机无法存储新的流表项,也就无法继续处理新的业务,导致网络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流处理方法,包括:
若源交换机的流表容量大于设定阈值,确定业务迁移的目的交换机;
生成与所述源交换机存储的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中每条初始流表项等价的等价流表项,并向所述目的交换机下发生成的每条等价流表项;其中,与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等价的等价流表项用于所述目的交换机处理所述源交换机转发的与所述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匹配的数据包,且所述等价流表项对应的数据包处理结果与所述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对应的数据包处理结果相同;
生成将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进行聚合后的所述聚合流表项,并向所述源交换机下发所述聚合流表项;其中,所述聚合流表项用于所述源交换机将匹配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中每条初始流表项的数据包匹配到所述聚合流表项,并将与所述聚合流表项匹配的所述数据包转发给所述目的交换机。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以下步骤确定所述源交换机的流表容量大于所述设定阈值:
接收所述源交换机发送的事件告警消息,所述事件告警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源交换机的流表容量大于所述设定阈值。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将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进行聚合后的所述聚合流表项,具体为:
根据设定的匹配域,生成将匹配域相同的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进行聚合后的所述聚合流表项。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匹配域包括以下项目中的一种或多种:
传输控制协议TCP源端口、TCP目的端口、用户数据包协议UDP源端口、UDP目的端口、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ID、VLAN的优先级、以太网源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以太网目的MAC地址、源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IP地址、目的IP地址、以太网类型、交换机入端口。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至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业务迁移的目的交换机,包括:
向除所述源交换机外的其它交换机发送处理能力查询消息,并接收所述其它交换机反馈的处理能力应答消息;
根据所述处理能力应答消息,确定所述其它交换机的处理能力,并
根据所述处理能力,在所述其它交换机中确定业务迁移的所述目的交换机。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至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聚合流表项还用于指示所述源交换机所述聚合流表项的优先级高于所述初始流表项中每条流表项的优先级。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流处理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若源交换机的流表容量大于设定阈值,确定业务迁移的目的交换机,指示第一生成模块和第二生成模块需要进行业务迁移处理,并将确定的所述目的交换机通知给所述第一生成模块;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生成与所述源交换机存储的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中每条初始流表项等价的等价流表项,并向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目的交换机下发生成的每条等价流表项;其中,与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等价的等价流表项用于所述目的交换机处理所述源交换机转发的与所述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匹配的数据包,且所述等价流表项对应的数据包处理结果与所述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对应的数据包处理结果相同;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将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进行聚合后的所述聚合流表项,并向所述源交换机下发所述聚合流表项;其中,所述聚合流表项用于所述源交换机将匹配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中每条初始流表项的数据包匹配到所述聚合流表项,并将与所述聚合流表项匹配的所述数据包转发给所述目的交换机。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业务迁移的目的交换机之前,接收所述源交换机发送的事件告警消息,所述事件告警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源交换机的流表容量大于所述设定阈值。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生成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设定的匹配域,生成将匹配域相同的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进行聚合后的所述聚合流表项。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匹配域包括以下项目中的一种或多种:
传输控制协议TCP源端口、TCP目的端口、用户数据包协议UDP源端口、UDP目的端口、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ID、VLAN的优先级、以太网源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以太网目的MAC地址、源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IP地址、目的IP地址、以太网类型、交换机入端口。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至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向除所述源交换机外的其它交换机发送处理能力查询消息,并接收所述其它交换机反馈的处理能力应答消息;根据所述处理能力应答消息,确定所述其他交换机的处理能力,并根据所述处理能力,在所述其它交换机中确定业务迁移的所述目的交换机。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至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聚合流表项还用于指示所述源交换机所述聚合流表项的优先级高于所述初始流表项中每条流表项的优先级。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数据流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执行指令,当所述装置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下方法:
若源交换机的流表容量大于设定阈值,确定业务迁移的目的交换机;
生成与所述源交换机存储的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中每条初始流表项等价的等价流表项,并向所述目的交换机下发生成的每条等价流表项;其中,与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等价的等价流表项用于所述目的交换机处理所述源交换机转发的与所述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匹配的数据包,且所述等价流表项对应的数据包处理结果与所述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对应的数据包处理结果相同;
生成将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进行聚合后的所述聚合流表项,并向所述源交换机下发所述聚合流表项;其中,所述聚合流表项用于所述源交换机将匹配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中每条初始流表项的数据包匹配到所述聚合流表项,并将与所述聚合流表项匹配的所述数据包转发给所述目的交换机。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所述方法中,根据以下步骤确定所述源交换机的流表容量大于所述设定阈值:接收所述源交换机发送的事件告警消息,所述事件告警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源交换机的流表容量大于所述设定阈值。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所述方法中,所述生成将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进行聚合后的所述聚合流表项,具体为:根据设定的匹配域,生成将匹配域相同的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进行聚合后的所述聚合流表项。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匹配域包括以下项目中的一种或多种:传输控制协议TCP源端口、TCP目的端口、用户数据包协议UDP源端口、UDP目的端口、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ID、VLAN的优先级、以太网源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以太网目的MAC地址、源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IP地址、目的IP地址、以太网类型、交换机入端口。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至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所述方法中,确定业务迁移的目的交换机,包括:向除所述源交换机外的其它交换机发送处理能力查询消息,并接收所述其它交换机反馈的处理能力应答消息;根据所述处理能力应答消息,确定所述其它交换机的处理能力,并根据所述处理能力,在所述其它交换机中确定业务迁移的所述目的交换机。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至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聚合流表项还用于指示所述源交换机所述聚合流表项的优先级高于所述初始流表项中每条流表项的优先级。
根据上述的数据流处理方法,当业务处理链路中某个交换机的流表满载后,可以通过流表项聚合的方式,由控制器将数据流迁移到其它交换机处理,在不影响交换业务的前提下,实现对各交换机负载的合理配置,解决某个交换机的流表满载后,该交换机无法继续处理新的业务,导致网络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部分的数据流处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流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业务迁移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进行数据流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进行业务迁移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流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数据流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源交换机的流表容量大于设定阈值后,确定将源交换机存储的至少两条流表项进行聚合后的聚合流表项,以及业务迁移的目的交换机;向目的交换机下发与所述至少两条流表项等价的等价流表项,并向所述源交换机下发所述聚合流表项,以使所述源交换机将与所述聚合流表项匹配的数据流转发给所述目的交换机,并使所述目的交换机根据所述等价流表项处理所述源交换机转发的与所述至少两条流表项中任意一条流表项匹配的数据流。从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当业务处理链路中某个交换机的流表满载后,可以通过流表项聚合的方式,将数据流迁移到其它交换机处理,在不影响交换业务的前提下,实现对各交换机负载的合理配置。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流处理方法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S201:若源交换机的流表容量大于设定阈值,确定业务迁移的目的交换机;
S202:生成与所述源交换机存储的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中每条初始流表项等价的等价流表项,并向所述目的交换机下发生成的每条等价流表项;其中,与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等价的等价流表项用于所述目的交换机处理所述源交换机转发的与所述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匹配的数据包,且所述等价流表项对应的数据包处理结果与所述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对应的数据包处理结果相同;
S203:生成将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进行聚合后的所述聚合流表项,并向所述源交换机下发所述聚合流表项;其中,所述聚合流表项用于所述源交换机将匹配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中每条初始流表项的数据包匹配到所述聚合流表项,并将与所述聚合流表项匹配的所述数据包转发给所述目的交换机。
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控制器,控制器在确定任意一个交换机的流表容量超过警戒值后,可以将具备共同特征(比如输入端口等匹配域相同)的多个流表项聚合为一条流表项,以减少各流表项占用的容量,节省流表资源,并确定与聚合后的流表项匹配的数据包迁移的目的交换机,将这些数据包迁移至目的交换机进行处理,具体实现方式是向目的交换机下发与聚合前的初始流表项等价的等价流表项,并向源交换机下发聚合流表项,使源交换机根据该聚合流表项,将接收的与聚合流表项匹配的所有数据包转发给目的交换机(也即聚合流表项指示源交换机将匹配该聚合流表项的数据包转发给所述目的交换机处理),并使目的交换机根据接收的所有等价流表项,对源交换机转发的与聚合流表项匹配的数据包进行处理,也即,任意一个等价流表项可以处理与该等价流表项等价的初始流表项匹配的数据包,且目的交换机根据该等价流表项对该数据包进行数据处理的效果和源交换机根据初始流表项对该数据包进行数据处理的效果相同。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进行业务迁移的示意图,在交换机1的流表容量受限后,控制器将该交换机1的至少两个流表项进行聚合,交换机1按照聚合后的流表项,将匹配聚合后的流表项的数据流迁移至交换机2处理。
可选地,根据以下步骤确定所述源交换机的流表容量大于所述设定阈值:
接收所述源交换机发送的事件告警消息,所述事件告警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源交换机的流表容量大于所述设定阈值。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控制器可以实时监测控制下的每个交换机的流表容量,在确定某个交换机的流表容量达到设定阈值时,即进行上述流表项的聚合,为了减小少控制器的负担,也可以采用各交换机上报的形式,每个交换机实时监测自身的流表容量,在自身流表容量达到设定阈值时,即向控制器发送事件告警消息,以通知控制器自身的流表容量超过了设定阈值,需要进行业务迁移处理。
可选地,所述生成将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进行聚合后的所述聚合流表项,具体为:
根据设定的匹配域,生成将匹配域相同的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进行聚合后的所述聚合流表项。
可选地,所述匹配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中的一种或多种:
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源端口、TCP目的端口、用户数据包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源端口、UDP目的端口、虚拟局域网(VirtualLocal Area Network,VLAN)标识(Identity,ID)、VLAN的优先级、以太网源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以太网目的MAC地址、源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目的IP地址、以太网类型(EtherType)、交换机入端口;
这里,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中的IP可以是IPV4,也可以是IPV6,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控制器可以将具有匹配域中一个或多个项目的流表项聚合在一起,比如,可以将具有相同的输入端口的流表项聚合为一条流表项,即将从同一个输入端口接收的数据流聚合为一条流迁移至目的交换机处理;再比如,可以将具有相同的以太网类型和目的IP的流表项聚合为一条流表项,即根据该聚合后的流表项,将匹配该聚合后的流表项的以太网类型和目的IP的数据流发送给目的交换机处理。
可选地,确定业务迁移的目的交换机,包括:
向除所述源交换机外的其它交换机发送处理能力查询消息,并接收所述其它交换机反馈的处理能力应答消息;
根据所述处理能力应答消息,确定所述其他交换机的处理能力,并
根据所述处理能力,在所述其它交换机中确定业务迁移的所述目的交换机。
可选地,确定业务迁移的目的交换机,包括:
向除所述源交换机外的其它多个交换机发送处理能力查询消息,并接收所述其它多个交换机反馈的处理能力应答消息;
根据所述其它多个交换机反馈的处理能力应答消息,确定其他多个交换机的处理能力信息,并根据确定的所述处理能力信息,在所述其它多个交换机中确定业务迁移的目的交换机。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控制器确定源交换机的处理能力受限(流表满载)时,可以向其它交换机发送处理能力查询消息,指示其它交换机上报自身的处理能力信息(比如当前流表容量等),并接收其它交换机发送的处理能力应答消息,该处理能力应答消息中即包含其它交换机的处理能力信息,控制器根据其它交换机的处理能力信息,并结合当前网络拓扑、网络带宽等,确定业务迁移的目的交换机;控制器也可以周期向管理下的各交换机发送处理能力查询消息,实时监测各交换机的处理能力。
可选地,所述聚合流表项还用于指示所述源交换机所述聚合流表项的优先级高于所述初始流表项中每条流表项的优先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交换机是按照流表项的优先级高低来为数据流匹配流表项的,在进行流表项聚合后,可以设置聚合后的流表项的优先级高于聚合前的流表项的优先级,向源交换机下发聚合流表项,并指示源交换机聚合流表项的优先级高于聚合前的流表项的优先级,以使交换机按照聚合后的流表项转发匹配的数据流,可以设置在设定时间内,若一直不启用聚合前的流表项,聚合前的流表项就自行老化掉;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器也可以直接指示源交换机删除聚合前的流表项。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数据流处理的方法流程,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进行数据流处理的方法流程图,包括:
S401:交换机1在自身流表容量大于设定阈值(比如大于90%)后,向控制器上报事件告警消息;
S402:控制器在接收到交换机1发送的事件告警消息后,对交换机1所存储的流表进行分析,确定能够进行聚合的流表项,并确定业务迁移的目的交换机,比如,确定目的交换机为交换机3;
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根据匹配域中包含的项目信息,将多条流表项聚合为一条流表项;一条流表项通常包括匹配域(Match field)和动作(action),当一条数据流所携带项目信息与某条流表项匹配域中的项目信息一致时,可以将该数据流按照该流表项中的action进行处理;Match field通常包含VLAN ID、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以太网类型(EtherType)、输入端口(In Port)等,action包括转发(out put)、重置匹配域(set field)、重置虚拟局域网(push vlan)等;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进行业务迁移的示意图;假设原来交换机1中存储有三条流表项,其中流表项1的匹配域中的项目信息包括:以太网类型为0x0800(代表互联网协议IP数据),源IP地址为192.168.3.5,目的IP地址为10.122.9.2;action为out putswitch2;流表项2的匹配域中的项目信息包括:以太网类型为0x0800,源IP地址为192.168.2.5,目的IP地址为10.122.9.2;action为out put switch3;流表项3的匹配域中的项目信息包括:以太网类型为0x0800,源IP地址为192.168.4.5,目的IP地址为10.122.9.2;action为out put switch3;可见,这三条流表项的匹配域的以太网类型和目的IP地址相同,可以将这三条流表项聚合为一条流表项,则这一条流表项的以太网类型为0x0800,目的IP地址为10.122.9.2,而其它信息如源IP地址等可设置为通配项,控制器确定目的交换机为交换机3,则可将action设置为out put switch3,即将匹配该聚合后的流表项的数据流转发至交换机3进行处理。
S403:控制器向交换机3下发与交换机1中聚合前的流表项等价的等价流表项;
S404:控制器向交换机1下发聚合流表项,该聚合流表项的优先级高于上述聚合前的流表项;
S405:交换机1根据所述聚合流表项,将与所述聚合流表项匹配的数据流转发给交换机3;
S406:交换机3根据接收的等价流表项处理交换机1转发的数据流。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与数据流处理方法对应的数据流处理装置,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上述数据流处理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流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
确定模块61,用于若源交换机的流表容量大于设定阈值,确定业务迁移的目的交换机,指示第一生成模块62和第二生成模块63需要进行业务迁移处理,并将确定的所述目的交换机通知给所述第一生成模块62;
第一生成模块62,用于生成与所述源交换机存储的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中每条初始流表项等价的等价流表项,并向所述确定模块61确定的目的交换机下发生成的每条等价流表项;其中,与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等价的等价流表项用于所述目的交换机处理所述源交换机转发的与所述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匹配的数据包,且所述等价流表项对应的数据包处理结果与所述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对应的数据包处理结果相同;
第二生成模块63,用于生成将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进行聚合后的所述聚合流表项,并向所述源交换机下发所述聚合流表项;其中,所述聚合流表项用于所述源交换机将匹配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中每条初始流表项的数据包匹配到所述聚合流表项,并将与所述聚合流表项匹配的所述数据包转发给所述目的交换机。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64,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业务迁移的目的交换机之前,接收所述源交换机发送的事件告警消息,所述事件告警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源交换机的流表容量大于所述设定阈值。
可选地,所述第二生成模块63具体用于:根据设定的匹配域,生成将匹配域相同的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进行聚合后的所述聚合流表项。
可选地,所述匹配域包括以下项目中的一种或多种:
传输控制协议TCP源端口、TCP目的端口、用户数据包协议UDP源端口、UDP目的端口、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ID、VLAN的优先级、以太网源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以太网目的MAC地址、源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IP地址、目的IP地址、以太网类型、交换机入端口。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61具体用于:向除所述源交换机外的其它交换机发送处理能力查询消息,并接收所述其它交换机反馈的处理能力应答消息;根据所述处理能力应答消息,确定所述其它交换机的处理能力,并根据所述处理能力,在所述其它交换机中确定业务迁移的所述目的交换机。
可选地,所述聚合流表项还用于指示所述源交换机所述聚合流表项的优先级高于所述初始流表项中每条流表项的优先级。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数据流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处理器71和存储器72,该数据流处理装置具体可以是Open Flow中的控制器(Controller),处理器7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存储器72,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储器(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72存储执行指令,当所述装置运行时,所述处理器71与所述存储器72之间通信,所述处理器71执行所述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下方法:
若源交换机的流表容量大于设定阈值,确定业务迁移的目的交换机;
生成与所述源交换机存储的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中每条初始流表项等价的等价流表项,并向所述目的交换机下发生成的每条等价流表项;其中,与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等价的等价流表项用于所述目的交换机处理所述源交换机转发的与所述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匹配的数据包,且所述等价流表项对应的数据包处理结果与所述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对应的数据包处理结果相同;
生成将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进行聚合后的所述聚合流表项,并向所述源交换机下发所述聚合流表项;其中,所述聚合流表项用于所述源交换机将匹配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中每条初始流表项的数据包匹配到所述聚合流表项,并将与所述聚合流表项匹配的所述数据包转发给所述目的交换机。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71执行的所述方法中,根据以下步骤确定所述源交换机的流表容量大于所述设定阈值:
接收所述源交换机发送的事件告警消息,所述事件告警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源交换机的流表容量大于所述设定阈值。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71执行的所述方法中,所述生成将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进行聚合后的所述聚合流表项,具体为:
根据设定的匹配域,生成将匹配域相同的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进行聚合后的所述聚合流表项。
可选地,所述匹配域包括以下项目中的一种或多种:传输控制协议TCP源端口、TCP目的端口、用户数据包协议UDP源端口、UDP目的端口、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ID、VLAN的优先级、以太网源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以太网目的MAC地址、源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IP地址、目的IP地址、以太网类型、交换机入端口。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71执行的所述方法中,确定业务迁移的目的交换机,包括:
向除所述源交换机外的其它交换机发送处理能力查询消息,并接收所述其它交换机反馈的处理能力应答消息;根据所述处理能力应答消息,确定所述其它交换机的处理能力,并根据所述处理能力,在所述其它交换机中确定业务迁移的所述目的交换机。
可选地,所述聚合流表项还用于指示所述源交换机所述聚合流表项的优先级高于所述初始流表项中每条流表项的优先级。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数据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若源交换机的流表容量大于设定阈值,确定业务迁移的目的交换机;
生成与所述源交换机存储的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中每条初始流表项等价的等价流表项,并向所述目的交换机下发生成的每条等价流表项;其中,与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等价的等价流表项用于所述目的交换机处理所述源交换机转发的与所述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匹配的数据包,且所述等价流表项对应的数据包处理结果与所述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对应的数据包处理结果相同;
根据设定的匹配域,生成将匹配域相同的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进行聚合后的所述聚合流表项,并向所述源交换机下发所述聚合流表项;其中,所述聚合流表项用于所述源交换机将匹配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中每条初始流表项的数据包匹配到所述聚合流表项,并将与所述聚合流表项匹配的所述数据包转发给所述目的交换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步骤确定所述源交换机的流表容量大于所述设定阈值:
接收所述源交换机发送的事件告警消息,所述事件告警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源交换机的流表容量大于所述设定阈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域包括以下项目中的一种或多种:
传输控制协议TCP源端口、TCP目的端口、用户数据包协议UDP源端口、UDP目的端口、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ID、VLAN的优先级、以太网源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以太网目的MAC地址、源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IP地址、目的IP地址、以太网类型、交换机入端口。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业务迁移的目的交换机,包括:
向除所述源交换机外的其它交换机发送处理能力查询消息,并接收所述其它交换机反馈的处理能力应答消息;
根据所述处理能力应答消息,确定所述其它交换机的处理能力,并
根据所述处理能力,在所述其它交换机中确定业务迁移的所述目的交换机。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流表项还用于指示所述源交换机所述聚合流表项的优先级高于所述初始流表项中每条流表项的优先级。
6.一种数据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若源交换机的流表容量大于设定阈值,确定业务迁移的目的交换机,指示第一生成模块和第二生成模块需要进行业务迁移处理,并将确定的所述目的交换机通知给所述第一生成模块;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生成与所述源交换机存储的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中每条初始流表项等价的等价流表项,并向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目的交换机下发生成的每条等价流表项;其中,与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等价的等价流表项用于所述目的交换机处理所述源交换机转发的与所述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匹配的数据包,且所述等价流表项对应的数据包处理结果与所述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对应的数据包处理结果相同;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设定的匹配域,生成将匹配域相同的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进行聚合后的所述聚合流表项,并向所述源交换机下发所述聚合流表项;其中,所述聚合流表项用于所述源交换机将匹配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中每条初始流表项的数据包匹配到所述聚合流表项,并将与所述聚合流表项匹配的所述数据包转发给所述目的交换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业务迁移的目的交换机之前,接收所述源交换机发送的事件告警消息,所述事件告警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源交换机的流表容量大于所述设定阈值。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域包括以下项目中的一种或多种:
传输控制协议TCP源端口、TCP目的端口、用户数据包协议UDP源端口、UDP目的端口、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ID、VLAN的优先级、以太网源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以太网目的MAC地址、源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IP地址、目的IP地址、以太网类型、交换机入端口。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向除所述源交换机外的其它交换机发送处理能力查询消息,并接收所述其它交换机反馈的处理能力应答消息;根据所述处理能力应答消息,确定所述其它交换机的处理能力,并根据所述处理能力,在所述其它交换机中确定业务迁移的所述目的交换机。
10.如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流表项还用于指示所述源交换机所述聚合流表项的优先级高于所述初始流表项中每条流表项的优先级。
11.一种数据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执行指令,当所述装置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下方法:
若源交换机的流表容量大于设定阈值,确定业务迁移的目的交换机;
生成与所述源交换机存储的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中每条初始流表项等价的等价流表项,并向所述目的交换机下发生成的每条等价流表项;其中,与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等价的等价流表项用于所述目的交换机处理所述源交换机转发的与所述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匹配的数据包,且所述等价流表项对应的数据包处理结果与所述任意一条初始流表项对应的数据包处理结果相同;
根据设定的匹配域,生成将匹配域相同的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进行聚合后的所述聚合流表项,并向所述源交换机下发所述聚合流表项;其中,所述聚合流表项用于所述源交换机将匹配所述至少两条初始流表项中每条初始流表项的数据包匹配到所述聚合流表项,并将与所述聚合流表项匹配的所述数据包转发给所述目的交换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所述方法中,根据以下步骤确定所述源交换机的流表容量大于所述设定阈值:接收所述源交换机发送的事件告警消息,所述事件告警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源交换机的流表容量大于所述设定阈值。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域包括以下项目中的一种或多种:传输控制协议TCP源端口、TCP目的端口、用户数据包协议UDP源端口、UDP目的端口、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ID、VLAN的优先级、以太网源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以太网目的MAC地址、源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IP地址、目的IP地址、以太网类型、交换机入端口。
14.如权利要求11~1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所述方法中,确定业务迁移的目的交换机,包括:向除所述源交换机外的其它交换机发送处理能力查询消息,并接收所述其它交换机反馈的处理能力应答消息;根据所述处理能力应答消息,确定所述其它交换机的处理能力,并根据所述处理能力,在所述其它交换机中确定业务迁移的所述目的交换机。
15.如权利要求11~1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流表项还用于指示所述源交换机所述聚合流表项的优先级高于所述初始流表项中每条流表项的优先级。
CN201480000297.XA 2014-02-21 2014-02-21 一种数据流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3792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72363 WO2015123853A1 (zh) 2014-02-21 2014-02-21 一种数据流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9210A CN105379210A (zh) 2016-03-02
CN105379210B true CN105379210B (zh) 2019-02-01

Family

ID=53877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0297.XA Active CN105379210B (zh) 2014-02-21 2014-02-21 一种数据流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16554B2 (zh)
EP (1) EP3101853B1 (zh)
CN (1) CN105379210B (zh)
WO (1) WO20151238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2184B (zh) * 2015-06-12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流表项下发方法、流表项保存方法、相关装置和系统
CN106656809B (zh) * 2015-11-03 2020-03-2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流表聚合方法、控制器、网元和系统
US11089102B2 (en) * 2016-01-20 2021-08-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vertising network resource sharing status in SDN
CN109756424A (zh) * 2019-03-25 2019-05-14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流表聚合方法及系统
US11411833B1 (en) * 2021-04-23 2022-08-09 Vmwar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model and verify a hybrid network
CN114826978B (zh) * 2022-04-07 2023-10-3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链路质量的测试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335A (zh) * 2006-06-29 2008-0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表聚合装置及其方法
CN101562573A (zh) * 2009-04-22 2009-10-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路由条目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09005A (zh) * 2010-07-20 2010-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转发表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2783097A (zh) * 2010-03-24 2012-11-1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分组转发系统、控制设备、转发设备以及用于准备处理规则的程序和方法
CN103200122A (zh) * 2013-03-05 2013-07-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中组表的处理方法、系统和控制器
CN103532878A (zh) * 2013-09-26 2014-0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和网络流量的管理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81085B1 (en) * 2005-01-31 2007-10-09 Netlogic Microsystem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virtualization of multiple data sets on same associative memory
CN100586088C (zh) * 2006-07-20 2010-01-2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虚拟局域网聚合的方法和汇聚交换机
CN101335686B (zh) * 2007-06-27 2013-03-27 上海博达数据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在网络设备上进行数据流量分析管理的方法
US8259726B2 (en) * 2009-05-28 2012-09-04 Force10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warding table reduction
US20120136944A1 (en) * 2010-04-05 2012-05-3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Dynamic Discovery of Control Plane Resources and Services
WO2012126488A1 (en) * 2011-03-24 2012-09-27 Nec Europe Lt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flow-based switching system and switching system
CN103200121A (zh) * 2012-01-09 2013-07-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波传输的以太网流量控制装置和方法
US8730806B2 (en) * 2012-04-03 2014-05-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nges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split architecture networks
US8964752B2 (en) * 2013-02-25 2015-02-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flow table lookup parallelization in a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SDN) system
US9231871B2 (en) * 2013-11-25 2016-01-05 Versa Networks, Inc. Flow distribution table for packet flow load balanci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335A (zh) * 2006-06-29 2008-0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表聚合装置及其方法
CN101562573A (zh) * 2009-04-22 2009-10-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路由条目的方法和系统
CN102783097A (zh) * 2010-03-24 2012-11-1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分组转发系统、控制设备、转发设备以及用于准备处理规则的程序和方法
CN101909005A (zh) * 2010-07-20 2010-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转发表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200122A (zh) * 2013-03-05 2013-07-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中组表的处理方法、系统和控制器
CN103532878A (zh) * 2013-09-26 2014-0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和网络流量的管理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2ENDIST- FM:Flow Migration in Routing of OpenFlow-based Cloud Networks";Wei-Chu Lin.et;《proceedings of the 2013 IEE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oud networks(CLOUDNET)》;20130101;170-17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9210A (zh) 2016-03-02
US10116554B2 (en) 2018-10-30
EP3101853A1 (en) 2016-12-07
US20160359734A1 (en) 2016-12-08
EP3101853A4 (en) 2017-02-15
EP3101853B1 (en) 2017-11-15
WO2015123853A1 (zh) 2015-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9210B (zh) 一种数据流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664261B (zh) 一种配置流表项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253770B (zh) 实现分布式虚拟交换机系统的方法及设备
US10057109B2 (en) Defining interdependent virtualized network functions for service level orchestration
CN105337857B (zh)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多路径传输方法
Gholami et al. Congestion control in software defined data center networks through flow rerouting
CN110351286B (zh)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中链路洪泛攻击检测响应机制
Bhamare et al. Intopt: In-band network telemetry optimization for nfv service chain monitoring
Yang et al. Towards robust green virtual cloud data center provisioning
WO201616283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ffic pattern generation in a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sdn) system
CN105247831B (zh) 流表修改方法、流表修改装置和开放流网络系统
CN104468353A (zh) 基于sdn的数据中心网络流量管理方法
Xu et al. Minimizing flow statistics collection cost using wildcard-based requests in SDNs
CN103841189B (zh) 控制云计算中心服务器之间数据通信的方法
CN107306215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节点
CN104135446A (zh) 基于SDN实现IPv4向IPv6过渡的系统及方法
CN103220228A (zh) 一种bgp路由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Cui et al. Enabling heterogeneous network function chaining
US1037489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porting OpenFLow switch capability
CN104954165A (zh) 一种链路分析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9041944A1 (zh)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12278A (zh) 软件定义网络中服务质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0177935B2 (en) Data transfer system, data transfer server, data transfer method, and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CN105763347B (zh) 用于获取参数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Bashir et al. VirtMonE: Efficient detection of elephant flows in virtualized data cent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