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6056A - 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对称密钥生成与分发的密钥协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对称密钥生成与分发的密钥协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76056A
CN105376056A CN201410438767.2A CN201410438767A CN105376056A CN 105376056 A CN105376056 A CN 105376056A CN 201410438767 A CN201410438767 A CN 201410438767A CN 105376056 A CN105376056 A CN 105376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key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arty
key
individ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3876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76056B (zh
Inventor
邵文静
韦云川
朱长明
杨利民
夏耘
李喆
岑小锋
邓志均
张旭辉
王颖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CALT
Priority to CN20141043876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760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76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6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76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60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对称密钥生成与分发的密钥协商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PEG算法生成校验矩阵并对通信双方的密钥信息进行编码,将通信方A的编码结果发给通信方B,对两个编码结果进行比较,如果两个码相等,则协商成功并结束处理,如果两个码不相等,则进入首轮纠错处理,进行码更新和码比较,如果经过多次更新后两个码相同则协商成功并结束处理,如果经过多次更新后两个码仍不相同则进入第二轮纠错,如果经过多次更新后两个码相同则协商成功并结束处理,如果经过多次更新后两个码仍不相同则协商失败并结束处理,该方法在保证通信安全的情况下,实现高误码率情况下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对称密钥生成与分发的密钥协商。

Description

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对称密钥生成与分发的密钥协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对称密钥生成与分发的密钥协商方法,适用于现有无线通信系统的对称密钥生成与分发机制。
背景技术
密钥协商是指通过在经典安全信道上交换一定的信息量来消除原始密钥中的错误。在经典信道上交换的信息可能泄露给窃听者,所以要求交换的信息尽可能的少。常见的密钥协商方法有BBBSS、Cascade、Winnow、LDPC算法等。这些算法性能各有不同。BBBSS算法仅在低误码率(误码率为3%以下)情况下有较高的效率,且通信双方要进行多轮信息交互,算法迭代次数非常多。Cascade算法对BBBSS算法进行了改进,算法的迭代次数大幅减少,但仍仅适用于多轮信息交互、误码率较低(误码率为5%以下)的情况。Winnow算法迭代次数很低,容易实现,但是该算法在每轮迭代中泄露大量奇偶校验码等信息,且不能适应误码率较高(误码率大于7%)的情况。LDPC算法的主要优点在于只需要一次数据交互,大大减小了信息泄露,但仍不能适应误码率较高(误码率大于7%)的情况。综上所述,常见的密钥协商算法所面临主要问题是在误码率较高(误码率为7%)的情况下性能不佳。并且当前算法大多采用将错误位所在的块丢弃,这就造成了大量的密钥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对称密钥生成与分发的密钥协商方法,只在通信双方间进行一次信息交互,在保证通信安全的情况下,实现高误码率情况下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对称密钥生成与分发的密钥协商。
本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对称密钥生成与分发的密钥协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通信双方的密钥信息,其中通信方A的密钥信息为XA,通信方B的密钥信息为XB,所述密钥信息XA、XB的长度为N,其中N为正整数;
(2)、利用PEG算法生成N×Q维低密度奇偶校验矩阵H,其中Q为正整数且Q<N;
(3)、通信方A根据密钥信息XA和按照步骤(2)得到的校验矩阵H编码得到码CA,其中CA=XA×H;通信方B根据密钥信息XB和按照步骤(2)得到的校验矩阵H编码得到码CB,其中CB=XB×H;
(4)、通信方A发送码CA到通信方B,通信方B判断码CA和码CB是否相等,如果CA=CB,则进入步骤(9),如果CA≠CB,则进入步骤(5),并设定更新次数R1、R2且初始化为R1=0、R2=0;
(5)、进行首轮纠错,具体纠错过程为:
(a)、查找CA码和CB码数值相同的位置,通过查找得到码CA和码CB的第w1位、第w2位、…、第wm位的数值相等,m为CA码和CB码中数值相等的位置个数,则在校验矩阵H中抽取第w1列、第w2列、…、第wm列数据,并将所述抽取得到的m列数据进行列相加运算得到N×1维向量T;
(b)、在步骤(a)的得到向量T中查找数值为“0”的位置,其中,如果通过查找得到向量T中第c1个、第c2个、…、第cn个数据的数值为“0”,n为向量T中数值为“0”的数据个数,则将通信方B的密钥信息XB中的第c1个、第c2个、…、第cn个数据置反,得到更新后的密钥信息XB,再根据CB=XB×H得到更新后的码CB,并将更新次数R1加1,即R1=R1+1;
(6)、比较步骤(5)更新得到的码CB和步骤(4)中通信方A发送给通信方B的码CA:
如果CA=CB,则进入步骤(9);
如果CA≠CB且更新次数R1小于系统设定的更新次数门限值Υ,则返回步骤(5);
如果CA≠CB且更新次数R1等于系统设定的更新次数门限值Υ,则进入步骤(7);
(7)、进行第二轮纠错,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a)、寻找码CA和码CB数值相同的位置,如果码CA和码CB的第e1位、第e2位、…、第eq位的数值相等,q为CA和CB中数值相等的位置个数,则在校验矩阵H中抽取第e1列、第e2列、…、第eq列数据,并将所述抽取得到的q列数据进行列相加运算得到N×1维向量G;
(b)、在步骤(a)得到向量G中,查找数值为“1”的位置,如果查找结果显示在向量G中第d1个、第d2个、…、第dp个数据的数值为“1”,p为向量G中数值为“1”的数据个数,则将密钥信息XB中的第d1个、第d2个、…、第dp个数据置反,得到更新后的密钥信息XB,再根据CB=XB×H的得到更新码CB,并将更新次数R2加1,即R2=R2+1;
(8)、比较步骤(7)更新得到的码CB和步骤(4)通信方A发送给通信方B的码CA:
如果CA=CB,则进入步骤(9);
如果CA≠CB且更新次数R2小于系统设定的更新次数门限β,则返回步骤(7);
如果CA≠CB且更新次数R2等于系统设定的更新次数门限β,则进入步骤(10);
(9)、判定协商成功并进入步骤(11);
(10)、判定协商失败并进入步骤(11);
(11)、结束处理。
在上述的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对称密钥生成与分发的密钥协商方法中,在步骤(1)中,密钥信息XA、XB的长度N的取值与密钥的保密强度成正比,即N越大密钥信息的保密度越强;
在上述的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对称密钥生成与分发的密钥协商方法中,在步骤(6)中,首轮纠错的更新次数门限值Υ根据系统的误码率、密钥协商失败率和处理时间上限值设定;
在上述的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对称密钥生成与分发的密钥协商方法中,在步骤(8)中,第二轮纠错的更新次数门限值β根据系统的误码率、密钥协商失败率和处理时间上限值设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出的密钥协商算法,利用PEG算法生成低密度奇偶校验矩阵H对密钥信息进行编码,通过对通信双方的编码结果进行比较,判定协商结果,如果协商不成功可以经过纠错处理对其中一个通信方的密钥信息进行纠正,并可根据纠错结果进行有限次反复操作,并有效降低密钥协商失败率,又可以避免处理过程中出现死循环;
(2)本发明提出的密钥协商方法采用编码、一次交互、两轮纠错处理,在系统误码率为10%时,仍能确保高效率的密钥协商处理;
(3)本发明所提出的密钥协商算法,提高了通信双方的信息保密性,该算法仅需要通信双方进行一次信息交互,避免了传统BBBSS、Cascade、Winnow等算法需要多次信息交互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密钥协商效率;
(4)本发明所提出的密钥协商算法,可以修正通信双方中信息不一致位,而非丢弃错误块或错误位,因此提高了密钥生成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的密钥协商方法的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对称密钥生成与分发系统的组成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密钥协商方法的处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密钥协商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对称密钥生成与分发系统的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由该图得知系统包括信道扫描、信道特征检测、时序瞄齐、信息量化、信息协商、保密增强和加解密七部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信息协商的密钥协商方法,密钥协商的目的是修正通信双方密钥信息中不一致的信息位,使通信双方持有的密钥信息严格一致。
本发明的密钥协商方法的处理框图如图2所示,对应的具体处理流程图如图3所示,由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密钥协商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确定通信双方的密钥信息,其中通信方A的密钥信息为XA,通信方B的密钥信息为XB,所述密钥信息XA、XB的长度为N,其中N为正整数且N的值越大,密钥信息的保密度越高,单系统处理的计算量越大;
(2)、利用PEG算法生成N×Q维低密度奇偶校验矩阵H,其中Q为正整数且Q<N;
根据该步骤得到的校验矩阵H的列重≥2、行重>0,其中列重为矩阵每列中数值为1的数据个数,行重为矩阵每行中数值为1的数据个数。
例如,在N=100,Q=80时,校验矩阵H的前44列的列重为2,第45列~第47列的列重为3,第48列~第80列的列重为4,且校验矩阵H的所有行重均大于0。
(3)、通信方A根据密钥信息XA和按照步骤(2)得到的校验矩阵H编码得到码CA,其中CA=XA×H;通信方B根据密钥信息XB和按照步骤(2)得到的校验矩阵H编码得到码CB,其中CB=XB×H;通过该步骤的编码可以增加密钥信息的保密度;
(4)、通信方A发送码CA到通信方B,通信方B判断码CA和码CB是否相等,如果CA=CB,则进入步骤(9),如果CA≠CB,则进入步骤(5),并设定更新次数R1、R2且初始化为R1=0、R2=0;
(5)、进行首轮纠错,具体纠错过程为:
(a)、查找CA码和CB码数值相同的位置,其中,如果码CA和码CB的第w1位、第w2位、…、第wm位的数值相等,m为CA和CB中数值相等的位置个数,则在校验矩阵H中抽取第w1列、第w2列、…、第wm列数据,将抽取得到的m列数据进行列相加运算得到N×1维向量T,即如果hw1、hw2、…、hwm分别为校验矩阵H的第w1列、第w2列、…、第wm列数据,则向量T=hw1+hw2+hw3+…+hwm
(b)、因为校验矩阵H的列重≥2,所以向量T中数值为“0”或“1”的数据所在位置,就是密钥信息XB与密钥信息XA中不相等数据所在位置,因此首轮纠错中,在步骤(a)得到的向量T中查找数值为“0”的位置,其中,如果在向量T中第c1个、第c2个、…、第cn个数据的数值为“0”,n为向量T中数值为“0”的数据个数,则将通信方B的密钥信息XB中的第c1个、第c2个、…、第cn个数据置反,即如果密钥信息XB第c1个数据为“1”,则将密钥信息XB第c1个数据更新为“0”,如果密钥信息XB第c1个数据为“0”,则将密钥信息XB第c1个数据更新为“1”,同理,完成向量T的第c2个、…、第cn个数据置反操作,得到更新后的密钥信息XB,再根据CB=XB×H得到更新后的码CB,并将更新次数R1加1,即R1=R1+1;
(6)、比较步骤(5)更新得到的码CB和步骤(4)通信方A发送给通信方B的码CA:
如果CA=CB,则进入步骤(9);
如果CA≠CB且更新次数R1小于系统设定的更新次数门限值Υ,则返回步骤(5);
如果CA≠CB且更新次数R1等于系统设定的更新次数门限值Υ,则进入步骤(7);
其中,首轮纠错中更新次数门限值Υ是根据系统的误码率、密钥协商失败率和处理时间上限值的要求设定的,即可以避免处理进入死循环,又可以尽可能的对密钥信息XB进行纠正,使其与密钥信息XA一致,从而实现在系统高误码率条件下,有效降低密钥协商失败率。
(7)、进行第二轮纠错,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a)、寻找码CA和码CB数值相同的位置,如果码CA和码CB的第e1位、第e2位、…、第eq位的数值相等,q为CA和CB中数值相等的位数,则在校验矩阵H中抽取第e1列、第e2列、…、第eq列数据,并将抽取得到的q列数据进行列相加运算得到N×1维向量G,即如果he1、he2、…、heq分别为校验矩阵H的第e1列、第e2列、…、第eq列数据,则向量G=hw1+hw2+hw3+…+hwm
(b)、因为校验矩阵H的列重≥2,所以向量G中数值为“0”或“1”的数据所在位置,就是密钥信息XB与密钥信息XA中不相等数据所在位置,因此第二轮纠错中,在步骤(a)得到向量G中,查找数值为“1”的位置,如果查找结果显示在向量G中第d1个、第d2个、…、第dp个数据的数值为“1”,p为向量G中数值为“1”的数据个数,则将密钥信息XB中的第d1个、第d2个、…、第dp个数据置反,得到更新后的密钥信息XB,再根据CB=XB×H的得到更新码CB,并将更新次数R2加1,即R2=R2+1;
(8)、比较步骤(7)更新得到的码CB和步骤(4)通信方A发送给通信方B的码CA:
如果CA=CB,则进入步骤(9);
如果CA≠CB且更新次数R2小于系统设定的更新次数门限β,则返回步骤(7);
如果CA≠CB且更新次数R2等于系统设定的更新次数门限β,则进入步骤(10);
其中,第二轮纠错中更新次数门限值β是根据系统的误码率、密钥协商失败率和处理时间上限值的要求设定的,即可以避免处理进入死循环,又可以尽可能的对密钥信息XB进行纠正,使其与密钥信息XA一致,从而实现在系统高误码率条件下,有效降低密钥协商失败率。
(9)、判定协商成功并进入步骤(11);
(10)、判定协商失败并进入步骤(11);
(11)、结束处理。
实施例:
以下通过数学仿真试验完成本发明的密钥协商方法,其中系统误码率设定为10%,本发明的密钥协商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1)、确定通信双方的密钥信息,在仿真试验中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首先,随机生成长度N=100的二进制数字信息XA,并在XA中随机选取M=10位进行置反作为信息XB;其中,M=Per*N,Per=10%为通信误码率;
其中将仿真生成的信息XA作为通信方A的密钥信息,并将经过置反处理得到的信息XB通信方B的密钥信息,所述密钥信息XA、XB的长度为N=100,且密钥信息XB中存在10位数字信息与密钥信息XA不一致;
(2)、利用PEG算法生成N×Q维低密度奇偶校验矩阵H,其中Q=80,生成的校验矩阵H的前44列的列重为2,第45列~第47列的列重为3,第48列~第80列的列重为4,且校验矩阵H的所有行重均大于0。
(3)、通信方A根据密钥信息XA和按照步骤(2)得到的校验矩阵H编码得到码CA,其中CA=XA×H;通信方B根据密钥信息XB和按照步骤(2)得到的校验矩阵H编码得到码CB,其中CB=XB×H;
(4)、判断码CA和码CB是否相等,判断结果显示CA≠CB,则初始化更新次数R1=0、R2=0并进入步骤(5);
(5)、进行首轮纠错,其中将首轮纠错的更新次数门限值Υ设定为8,具体纠错过程为:
(a)、查找CA码和CB码数值相同的位置,通过上述查找得到码CA和码CB的第w1位、第w2位、…、第wm位的数值相等,m为CA和CB中数值相等的位数,则在校验矩阵H中抽取第w1列、第w2列、…、第wm列数据,并将所述抽取得到的m列数据进行列相加运算得到N×1维向量T;
(b)、在步骤(a)的得到向量T中查找数值为“0”的位置,其中,如果通过查找得到向量T中第c1个、第c2个、…、第cn个数据的数值为“0”,n为向量T中数值为“0”的数据个数,则将通信方B的密钥信息XB中的第c1个、第c2个、…、第cn个数据置反,得到更新后的密钥信息XB,再根据CB=XB×H得到更新后的码CB,并将更新次数R1加1,即R1=R1+1;
(6)、比较步骤(5)更新得到的码CB和步骤(4)中通信方A发送给通信方B的码CA:
如果CA=CB,则进入步骤(9);
如果CA≠CB且更新次数R1小于8次,则返回步骤(5);
如果CA≠CB且更新次数R1等于8次,即在首轮纠错中对密钥信息完成8次纠正更新,仍然不能达到与密钥信息一致,则则进入步骤(7);
(7)、进行第二轮纠错,将更新次数门限β设定为15,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a)、寻找码CA和码CB数值相同的位置,如果码CA和码CB的第e1位、第e2位、…、第eq位的数值相等,q为CA和CB中数值相等的位数,则在校验矩阵H中抽取第e1列、第e2列、…、第eq列数据,并将所述抽取得到的q列数据进行列相加运算得到N×1维向量G;
(b)、在步骤(a)得到向量G中,查找数值为“1”的位置,如果查找结果显示在向量G中第d1个、第d2个、…、第dp个数据的数值为“1”,p为向量G中数值为“1”的数据个数,则将密钥信息XB中的第d1个、第d2个、…、第dp个数据置反,得到更新后的密钥信息XB,再根据CB=XB×H的得到更新码CB,并将更新次数R2加1,即R2=R2+1;
(8)、比较步骤(7)更新得到的码CB和步骤(4)通信方A发送给通信方B的码CA:
如果CA=CB,则进入步骤(9);
如果CA≠CB且更新次数R2小于15次,则返回步骤(7);
如果CA≠CB且更新次数R2等于15次,则进入步骤(10);
(9)、判定协商成功并进入步骤(11);
(10)、判定协商失败并进入步骤(11);
(11)、结束处理。
按照以上的仿真处理方法,在系统误码率为10%时,共进行10000次的独立仿真处理,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的密钥协商方法,共有9140次仿真在首轮纠错中协商成功,845次仿真在第二轮纠错中协商成功,15次仿真协商失败,即协商失败率为0.1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最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4)

1.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对称密钥生成与分发的密钥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通信双方的密钥信息,其中通信方A的密钥信息为XA,通信方B的密钥信息为XB,所述密钥信息XA、XB的长度为N,其中N为正整数;
(2)、利用PEG算法生成N×Q维低密度奇偶校验矩阵H,其中Q为正整数且Q<N;
(3)、通信方A根据密钥信息XA和按照步骤(2)得到的校验矩阵H编码得到码CA,其中CA=XA×H;通信方B根据密钥信息XB和按照步骤(2)得到的校验矩阵H编码得到码CB,其中CB=XB×H;
(4)、通信方A发送码CA到通信方B,通信方B判断码CA和码CB是否相等,如果CA=CB,则进入步骤(9),如果CA≠CB,则进入步骤(5),并设定更新次数R1、R2且初始化为R1=0、R2=0;
(5)、进行首轮纠错,具体纠错过程为:
(a)、查找CA码和CB码数值相同的位置,通过查找得到码CA和码CB的第w1位、第w2位、…、第wm位的数值相等,m为CA码和CB码中数值相等的位置个数,则在校验矩阵H中抽取第w1列、第w2列、…、第wm列数据,并将所述抽取得到的m列数据进行列相加运算得到N×1维向量T;
(b)、在步骤(a)的得到向量T中查找数值为“0”的位置,其中,如果通过查找得到向量T中第c1个、第c2个、…、第cn个数据的数值为“0”,n为向量T中数值为“0”的数据个数,则将通信方B的密钥信息XB中的第c1个、第c2个、…、第cn个数据置反,得到更新后的密钥信息XB,再根据CB=XB×H得到更新后的码CB,并将更新次数R1加1,即R1=R1+1;
(6)、比较步骤(5)更新得到的码CB和步骤(4)中通信方A发送给通信方B的码CA:
如果CA=CB,则进入步骤(9);
如果CA≠CB且更新次数R1小于系统设定的更新次数门限值Υ,则返回步骤(5);
如果CA≠CB且更新次数R1等于系统设定的更新次数门限值Υ,则进入步骤(7);
(7)、进行第二轮纠错,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a)、寻找码CA和码CB数值相同的位置,如果码CA和码CB的第e1位、第e2位、…、第eq位的数值相等,q为CA和CB中数值相等的位置个数,则在校验矩阵H中抽取第e1列、第e2列、…、第eq列数据,并将所述抽取得到的q列数据进行列相加运算得到N×1维向量G;
(b)、在步骤(a)得到向量G中,查找数值为“1”的位置,如果查找结果显示在向量G中第d1个、第d2个、…、第dp个数据的数值为“1”,p为向量G中数值为“1”的数据个数,则将密钥信息XB中的第d1个、第d2个、…、第dp个数据置反,得到更新后的密钥信息XB,再根据CB=XB×H的得到更新码CB,并将更新次数R2加1,即R2=R2+1;
(8)、比较步骤(7)更新得到的码CB和步骤(4)通信方A发送给通信方B的码CA:
如果CA=CB,则进入步骤(9);
如果CA≠CB且更新次数R2小于系统设定的更新次数门限β,则返回步骤(7);
如果CA≠CB且更新次数R2等于系统设定的更新次数门限β,则进入步骤(10);
(9)、判定协商成功并进入步骤(11);
(10)、判定协商失败并进入步骤(11);
(11)、结束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对称密钥生成与分发的密钥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密钥信息XA、XB的长度N的取值与密钥的保密强度成正比,即N越大密钥信息的保密度越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对称密钥生成与分发的密钥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首轮纠错的更新次数门限值Υ根据系统的误码率、密钥协商失败率和处理时间上限值设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对称密钥生成与分发的密钥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8)中,第二轮纠错的更新次数门限值β根据系统的误码率、密钥协商失败率和处理时间上限值设定。
CN201410438767.2A 2014-08-29 2014-08-29 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对称密钥生成与分发的密钥协商方法 Active CN1053760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8767.2A CN105376056B (zh) 2014-08-29 2014-08-29 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对称密钥生成与分发的密钥协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8767.2A CN105376056B (zh) 2014-08-29 2014-08-29 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对称密钥生成与分发的密钥协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6056A true CN105376056A (zh) 2016-03-02
CN105376056B CN105376056B (zh) 2018-12-21

Family

ID=55377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38767.2A Active CN105376056B (zh) 2014-08-29 2014-08-29 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对称密钥生成与分发的密钥协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7605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7280A (zh) * 2017-05-17 2017-10-17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无需进行信道估计的无线密钥生成方法
CN108449173A (zh) * 2018-01-25 2018-08-24 东华大学 一种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模型中的信息协商方法
CN109889327A (zh) * 2017-12-06 2019-06-14 北京邮电大学 共享密钥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3114455A (zh) * 2021-03-16 2021-07-13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对称密钥生成方法、装置及其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40922A1 (en) * 2010-12-07 2012-06-07 Ramesh Annavajjala Method for Generating Private Key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3167495A (zh) * 2011-12-14 2013-06-19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使用无线信道中的改变来生成私钥的设备和方法
US8515061B2 (en) * 2008-09-11 2013-08-20 The University Of Utah Research Found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igh rate uncorrelated shared secret bit extraction from wireless link characteristic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15061B2 (en) * 2008-09-11 2013-08-20 The University Of Utah Research Found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igh rate uncorrelated shared secret bit extraction from wireless link characteristics
US20120140922A1 (en) * 2010-12-07 2012-06-07 Ramesh Annavajjala Method for Generating Private Key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3167495A (zh) * 2011-12-14 2013-06-19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使用无线信道中的改变来生成私钥的设备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古月等: "无线信道的密钥生成方法", 《密码学报 第1卷 第3期》 *
钱旭东: "量子秘钥分发中的协商和保密增强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第07期》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7280A (zh) * 2017-05-17 2017-10-17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无需进行信道估计的无线密钥生成方法
CN109889327A (zh) * 2017-12-06 2019-06-14 北京邮电大学 共享密钥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9889327B (zh) * 2017-12-06 2021-04-23 北京邮电大学 共享密钥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8449173A (zh) * 2018-01-25 2018-08-24 东华大学 一种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模型中的信息协商方法
CN113114455A (zh) * 2021-03-16 2021-07-13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对称密钥生成方法、装置及其介质
CN113114455B (zh) * 2021-03-16 2022-08-02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对称密钥生成方法、装置及其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6056B (zh) 2018-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1012B (zh) 一种基于极化码纠错的量子密钥分发后处理系统和方法
Li et al. A practical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polar codes in AWGN channels
CN110011792B (zh) 基于极化码的单步量子密钥分发后处理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
CN105024801B (zh) 一种量子加密通信方法
CN104468097B (zh) 一种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数据通信实现方法
CN104780022B (zh) 基于信道编码矩阵动态变化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5376056A (zh) 基于无线信道特征的对称密钥生成与分发的密钥协商方法
CN107517095A (zh) 一种非均匀分段校验的极化码编译码方法
US11211947B2 (en) Polar code en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polar code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08429599B (zh) 用于通信系统中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7360568A (zh) 利用喷泉码实现对称加密保障无线数据安全传输的方法
CN107196732A (zh) 基于喷泉码编码的防窃听编码方法
CN106411511A (zh) 一种多方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纠错方法
Chen et al. Polar coded modulation with optimal constellation labeling
CN109921904B (zh) 基于经典-量子极化信道的高效量子密钥分发方法
CN107148015A (zh) 一种基于极化码构造的连续加密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
CN106452757B (zh) 量子秘密共享系统及其共享方法、纠错方法
CN106998208A (zh) 一种可变长Polar码的码字构造方法
CN104935426A (zh) 密钥协商方法、用户设备和近距离通信控制网元
CN104010305A (zh) 基于物理层密钥的终端和接入网的双向认证增强方法
SG11201907654TA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encoding on basis of parity check matrix of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CN103402185B (zh) 一种私密信息传递方法
CN101826935A (zh) 一种基于低密度校验码的中继协作传输方法
WO2018028335A1 (zh) 极化码的速率匹配方法和装置
CN107222284A (zh) 一种物联网中基于信道反馈的喷泉编码抗窃听传输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