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3741A - 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73741A
CN105373741A CN201510681139.1A CN201510681139A CN105373741A CN 105373741 A CN105373741 A CN 105373741A CN 201510681139 A CN201510681139 A CN 201510681139A CN 105373741 A CN105373741 A CN 105373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 print
print information
deciphering
security application
volatile memo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811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73741B (zh
Inventor
张强
王立中
周海涛
蒋奎
贺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8113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737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73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374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93741 priority patent/WO201706728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73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3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45Protecting personal data, e.g. for financial or medical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监测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时,获取预加载到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依据获取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执行所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的处理程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监测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时,从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直接获取解密后的指纹信息,而无需先获取加密的指纹信息再对加密的指纹信息进行解密,并依据获取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执行所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的处理程序,提高了指纹信息的使用操作的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指纹是手指表面皮肤凹凸不平形成的纹理,指纹的纹理特征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因此常常被用来作为身份识别的依据。指纹传感器就是一种通过指纹来识别身份的传感器。
指纹传感器涉及的相关数据、相关信息是敏感的安全数据,需要存放在加密的文件系统中,但是加密的文件系统由于受加密、解密过程的限制,导致对安全数据的写入和读取相比于不加密的文件系统要慢很多,这样导致指纹信息的使用操作变慢,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及装置,以提高指纹信息的使用操作的速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包括:
在监测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时,获取预加载到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
依据获取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执行所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的处理程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在监测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时,获取预加载到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
事件处理单元,用于依据获取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执行所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的处理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监测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时,直接获取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而无需先获取加密的指纹信息再对加密的指纹信息进行解密,并依据获取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执行所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的处理程序,提高了指纹信息的使用操作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指纹信息的使用装置执行,其中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可作为智能终端的一部分被内置在智能终端内部,智能终端可以是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之类的电子终端。如图1a所示,该实现流程包括:
步骤11、在监测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时,获取预加载到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指纹信息使用事件指的是需要使用智能终端中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的事件,如指纹信息匹配事件、指纹信息发送事件等,指纹信息发送事件指的是将指纹信息发送给预设的网址或智能终端的事件。在监测到用户触发预设的指纹信息使用按钮或用户输入指纹信息时,可以产生指纹信息使用事件。
示例性的,所述安全应用程序可以包括指纹应用程序或支付应用程序等。用户在登录或使用安全应用程序时需获得访问安全应用程序的权限,如用户输入安全应用程序的用户名、密码经验证后获得访问安全应用程序的权限。在获得访问权限后用户才能够访问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从而避免了解密后的指纹信息泄露,保证了指纹信息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在监测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时,智能终端从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直接获得解密后的指纹信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指纹信息泄露,将加密后的指纹信息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从而在监测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时,智能终端需先获得加密后的指纹信息,通过对加密后的指纹信息进行解密才能够获得解密后的指纹信息,本实施例在获取指纹信息时减去了指纹信息的解密过程,提高了指纹信息的获取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不仅可以存储解密后的指纹信息,还可以存储解密后的其他隐私信息,例如解密后的用户身份信息、解密后的隐私图片等,从而可以提高其他隐私信息的使用速度。
步骤12、依据获取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执行所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的处理程序。
本实施例提供的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通过在监测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时,从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直接获取解密后的指纹信息,而无需先获取加密的指纹信息再对加密的指纹信息进行解密,并依据获取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执行所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的处理程序,提高了指纹信息的使用操作的速度。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考1b,在获取预加载到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之前,还可以包括:
步骤101、在所述安全应用程序所在的智能终端开机时,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加密后的指纹信息。
步骤102、对加密后的指纹信息进行解密以获得解密后的指纹信息。
步骤103、将解密后的指纹信息预加载到所述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
在本实施例中,在智能终端开机时,即在监测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之前,智能终端读取加密后的指纹信息,解密后,将解密后的指纹信息存储到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以备在监测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时读取。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新的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实现流程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21、在监测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时,获取预加载到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
步骤22、依据获取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执行所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的处理程序。
步骤23、在监测到指纹信息存储事件时,控制用户界面线程获取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并将获取的指纹信息存储于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
在本实施例中,指纹信息存储事件指的是将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存储到智能终端中的事件。智能终端控制用户界面(UserInterface,UI)线程获取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并将获取的指纹信息存储于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由于用户界面线程直接存储获取的指纹信息,而不需要先对获取的指纹信息进行加密,再存储加密后的指纹信息,提高了用户界面线程对指纹信息的存储速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步骤24、控制文件同步线程对获取的指纹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指纹信息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在本实施例中,在监测到指纹信息存储事件时,智能终端还控制文件同步线程加密获取的指纹信息,并将加密后的指纹信息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以在智能终端重新启动后还存储有指纹信息,并通过加密来避免指纹信息泄露。
需要说明的是,在存储除指纹信息外的其他隐私信息时,智能终端也可以控制用户界面线程获取用户输入的其他隐私信息并将获取的其他隐私指纹信息存储于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还控制文件同步线程对获取的其他隐私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其他隐私信息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从而提高用户界面线程对其他隐私信息的存储速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提供的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通过在监测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时,从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直接获取解密后的指纹信息,在监测到指纹信息存储事件时,控制用户界面线程直接将获取的指纹信息存储于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并控制文件同步线程加密指纹信息,并将加密后的指纹信息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不仅提高了指纹信息的使用操作的速度,还提高了用户界面的指纹信息的存储速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新的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在本实施例中指纹信息使用事件为指纹信息识别事件。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实现流程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31、在监测到指纹信息识别事件时,获取预加载到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监测到用户点击指纹识别按钮如指纹解锁按钮时,产生指纹信息识别事件。智能终端从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直接获取解密后的指纹信息,由于无需对指纹信息进行解密,提高了指纹信息的获取速度。其中,解密后的指纹信息可以包括解密后的指纹模板数据、指纹模板数据的标识和标识的确定规则。
步骤32、获取用户的当前指纹信息。
步骤33、依据获取的当前指纹信息与预加载到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获得指纹识别结果。
具体的,若当前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数据之间的匹配度值大于预设匹配度阀值时,则确定当前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数据匹配;否则,确定当前指纹信息与指纹模板数据不匹配,即获得指纹识别结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通过在监测到指纹信息识别事件时,直接获取解密后的指纹信息,还获取用户输入的当前指纹信息,并根据解密后的指纹信息对当前指纹信息进行识别,获得指纹识别结果,提高了指纹识别的速度。
第四实施例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内置在智能终端内部。如图4所示,该指纹信息的使用装置的具体结构可以如下:
信息获取单元41,用于在监测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时,获取预加载到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
事件处理单元42,用于依据获取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执行所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的处理程序。
在本实施中,该装置还包括信息预加载单元40,所述信息预加载单元40具体可以用于:
在所述安全应用程序所在的智能终端开机时,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加密后的指纹信息;
对加密后的指纹信息进行解密以获得解密后的指纹信息;
将解密后的指纹信息预加载到所述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
在本实施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信息存储单元43,用于在监测到指纹信息存储事件时,控制用户界面线程获取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并将获取的指纹信息存储于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
第二信息存储单元44,用于控制文件同步线程对获取的指纹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指纹信息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为指纹信息识别事件时,所述事件处理单元42具体可以用于:
获取用户的当前指纹信息;
依据获取的当前指纹信息与预加载到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获得指纹识别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任一指纹信息的使用装置中,所述安全应用程序可以包括指纹应用程序或支付应用程序。
本实施例提供的指纹信息的使用装置,与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属于同一发明构思,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
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监测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时,获取预加载到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
依据获取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执行所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的处理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加载到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安全应用程序所在的智能终端开机时,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加密后的指纹信息;
对加密后的指纹信息进行解密以获得解密后的指纹信息;
将解密后的指纹信息预加载到所述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监测到指纹信息存储事件时,控制用户界面线程获取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并将获取的指纹信息存储于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
控制文件同步线程对获取的指纹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指纹信息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为指纹信息识别事件,
所述依据获取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执行所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的处理程序,包括:
获取用户的当前指纹信息;
依据获取的当前指纹信息与预加载到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获得指纹识别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应用程序包括指纹应用程序或支付应用程序。
6.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在监测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时,获取预加载到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
事件处理单元,用于依据获取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执行所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的处理程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息预加载单元,所述信息预加载单元用于:
在所述安全应用程序所在的智能终端开机时,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加密后的指纹信息;
对加密后的指纹信息进行解密以获得解密后的指纹信息;
将解密后的指纹信息预加载到所述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在监测到指纹信息存储事件时,控制用户界面线程获取用户输入的指纹信息并将获取的指纹信息存储于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
第二信息存储单元,用于控制文件同步线程对获取的指纹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指纹信息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指纹信息使用事件为指纹信息识别事件时,所述事件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用户的当前指纹信息;
依据获取的当前指纹信息与预加载到安全应用程序对应的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解密后的指纹信息,获得指纹识别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应用程序包括指纹应用程序或支付应用程序。
CN201510681139.1A 2015-10-19 2015-10-19 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3737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81139.1A CN105373741B (zh) 2015-10-19 2015-10-19 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及装置
PCT/CN2016/093741 WO2017067282A1 (zh) 2015-10-19 2016-08-05 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装置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81139.1A CN105373741B (zh) 2015-10-19 2015-10-19 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3741A true CN105373741A (zh) 2016-03-02
CN105373741B CN105373741B (zh) 2018-01-19

Family

ID=55375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81139.1A Active CN105373741B (zh) 2015-10-19 2015-10-19 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73741B (zh)
WO (1) WO201706728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2914A (zh) * 2016-05-27 2016-08-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解锁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599667A (zh) * 2016-12-22 2017-04-26 广东虹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信息的应用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7067282A1 (zh) * 2015-10-19 2017-04-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19019816A1 (zh) * 2017-07-28 2019-01-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降低移动终端功耗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31375A (ja) * 2000-05-23 2001-11-30 Nippon Lsi Card Co Ltd プログラム起動方法、不正アクセス防止方法及び装置、暗号化/復号システム並びにカード
CN1553728A (zh) * 2003-05-27 2004-12-08 ����������ͨѶ�ɷ����޹�˾�Ͼ��ֹ� 一种phs手机鉴权信息的保护方法
CN1553729A (zh) * 2003-05-27 2004-12-08 ����������ͨѶ�ɷ����޹�˾�Ͼ��ֹ� 一种phs手机鉴权信息的保护方法
CN101169810A (zh) * 2006-10-27 2008-04-30 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辨识系统的电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1470783A (zh) * 2007-12-25 2009-07-01 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信平台模块的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2231115A (zh) * 2011-06-07 2011-11-02 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机顶盒安全启动的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3550A (zh) * 2014-12-27 2015-04-2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数据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5373741B (zh) * 2015-10-19 2018-01-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31375A (ja) * 2000-05-23 2001-11-30 Nippon Lsi Card Co Ltd プログラム起動方法、不正アクセス防止方法及び装置、暗号化/復号システム並びにカード
CN1553728A (zh) * 2003-05-27 2004-12-08 ����������ͨѶ�ɷ����޹�˾�Ͼ��ֹ� 一种phs手机鉴权信息的保护方法
CN1553729A (zh) * 2003-05-27 2004-12-08 ����������ͨѶ�ɷ����޹�˾�Ͼ��ֹ� 一种phs手机鉴权信息的保护方法
CN101169810A (zh) * 2006-10-27 2008-04-30 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具有指纹辨识系统的电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1470783A (zh) * 2007-12-25 2009-07-01 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信平台模块的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2231115A (zh) * 2011-06-07 2011-11-02 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机顶盒安全启动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67282A1 (zh) * 2015-10-19 2017-04-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912914A (zh) * 2016-05-27 2016-08-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解锁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599667A (zh) * 2016-12-22 2017-04-26 广东虹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指纹信息的应用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9019816A1 (zh) * 2017-07-28 2019-01-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降低移动终端功耗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US10932196B2 (en) 2017-07-28 2021-02-2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mobile terminal, storage medium and mobile termina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3741B (zh) 2018-01-19
WO2017067282A1 (zh) 2017-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84481B1 (ko) 생체이미지 정보를 포함하는 일회용 비밀번호를 이용한 인증방법 및 장치
TWI612792B (zh) 帳戶登入的方法及裝置
US10659226B2 (en) Data encryption method, decryp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7103245B (zh) 文件的权限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2449631B (zh) 用于执行管理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CN108197485B (zh) 终端数据加密方法和系统、终端数据解密方法和系统
CN103279411A (zh) 基于指纹识别进入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系统
EP3211932A1 (en)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wearable device
CN101815291A (zh) 一种自动登录客户端的方法和系统
US10880296B2 (en) Smart security storage
CN104239815A (zh) 基于虹膜识别的电子文档加密解密装置及方法
CN105429761A (zh) 一种密钥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9145628B (zh) 一种基于可信执行环境的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5373741A (zh) 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及装置
CN110213248B (zh) 一种离线环境下授权方法和装置
EP2881863A1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encryption in storage card, and decryp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4123505A (zh) Android智能设备防刷机系统及其校验方法
CN111989672A (zh) 用于多域环境的密码重置
US11405782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curing and utilizing a personal data store on a mobile device
CN111027077B (zh) 一种存储设备的加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3678983A (zh) 智能手机使用权限验证系统及方法
JP2011192154A (ja) Usbストレージデバイス
US20150020165A1 (en) System of executing application and method thereof
CN105701378A (zh) 一种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161365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