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59481A - 存储网络内的数据迁移 - Google Patents

存储网络内的数据迁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59481A
CN105359481A CN201380077977.7A CN201380077977A CN105359481A CN 105359481 A CN105359481 A CN 105359481A CN 201380077977 A CN201380077977 A CN 201380077977A CN 105359481 A CN105359481 A CN 1053594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ssion channel
memory node
data memory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79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59481B (zh
Inventor
徐世杰
李琦
宋学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Original Assignee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filed Critical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Publication of CN105359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9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59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94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4Multichannel or multilink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8Timers or timing mechanisms used i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一个示例中,一种方法可以包括:分配从第一数据存储节点到第二数据存储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间要求;基于传输信道的预定参数来分配最大数量可用传输信道中的每一个的最大信道传输率;以及根据所述时间要求和所述最大数量可用传输信道来传输数据。

Description

存储网络内的数据迁移
技术领域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一般地涉及存储网络内的数据迁移。
背景技术
除非在此处进行说明,否则此处所描述的材料不是本申请权利要求的现有技术并且不因包含在该部分中而承认是现有技术。
存储网络典型地包括具有用于存储数据的数据存储节点的数据中心。例如,用于基于web应用的数据中心可以包括多个分布式数据存储节点,每个数据存储节点均具有多个存储服务器。批量数据传输会占用大量的网络带宽,并且会影响在同一物理服务器上部署的其他应用的性能。此外,当大量的网络带宽被占用时,位于同一区域中的恶意对象会采集并分析数据,以企图发起侧信道攻击。
概述
一般地描述了用于存储网络内数据迁移的技术。各种技术可以实现于各种系统、方法和/或计算机可读介质中。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分配从第一数据存储节点到第二数据存储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间要求;基于传输信道的预定参数来分配最大数量可用传输信道中的每一个可用传输信道的最大信道传输率;以及根据所述时间要求和所述最大数量可用传输信道来传输数据。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指令,当被执行时,指令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操作,所述操作可以包括:分配从第一数据存储节点到第二数据存储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间要求;基于传输信道的预定参数来分配最大数量可用传输信道中的每一个可用传输信道的最大信道传输率;以及根据所述时间要求和所述最大数量可用传输信道来传输数据。
在又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数据存储系统可以包括:多个数据存储节点,包括配置为分别存储数据的第一数据存储节点和第二数据存储节点;以及处理器,其配置为分配从第一数据存储节点到第二数据存储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间要求;基于预定参数来分配最大数量可用传输信道中的每一个可用传输信道的最大信道传输率;以及根据所述时间要求和所述最大数量可用传输信道来传输数据。
前面的概述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意在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通过参考附图以及下面的详细说明,除了上文所描述的示例性的方面、实施例和特征之外,另外的方面、实施例和特征将变得清晰可见。
附图说明
在下面的详细说明中,实施例被描述为示例,这是因为根据下面的详述各种改变和变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显然。在不同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似的或相同的项。
图1示出了依照本文所描述的至少一些实施例布置的可以实现存储网络内数据迁移的存储网络的示例构造;
图2示出了依照本文所描述的至少一些实施例布置的可以实现存储网络内数据迁移的至少部分的数据中心集群的示例构造;
图3示出了依照本文所描述的至少一些实施例布置的第一数据存储节点和第二数据存储节点的示例配置,在第一数据存储节点和第二数据存储节点之间可以实现存储网络内数据迁移的至少部分;
图4示出如本文所述的依照存储网络内数据迁移的一些实施例的固定传输信道和随机传输信道的示例的构造;
图5示出了依照本文所描述的至少一些实施例布置的数据存储网络内数据迁移的操作的处理流程的示例构造;以及
图6是图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布置成用于存储网络内数据迁移的示例的计算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说明中,将参考附图,附图构成了详细说明的一部分。在附图中,除非上下文指出,否则相似的符号通常表示相似的部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否则每个连续图的描述可以参考之前的一个或多个图的特征以提供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更清楚的背景和更实质性的解释。此外,在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中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不意在限制。可以使用其它实施例,并且可以做出其它改变,而不偏离本文呈现的主题的精神或范围。将易于理解的是,如本文大致描述且如图中所图示的,本公开的方案能够以各种不同配置来布置、替代、组合、分离和设计,所有这些都在本文中明确地构思出。
描述了用于在存储网络内执行数据迁移即重定位的技术。在各个实施例中,该技术使得在不同传输信道上进行的数据存储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在时间上随机化。数据传输的随机化可以通过随机地选择用于在数据存储节点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信道来实现。
图1示出了依照本文所描述的至少一些实施例布置的可以实现存储网络内数据迁移的存储网络的示例构造100。如图所示,存储网络的示例构造100可以至少包括:数据中心110,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集群120、130和140,以及与其相关联的管理器145;网络云150;一个或多个云提供商155和157;以及数据中心160,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集群170、180和190,以及与其相关联的管理器195。
如本文所阐述的,数据的传输可以在云存储环境内得以促进。
如本文提到的,“集群”可以是指一组数据存储节点(例如,服务器),这些数据存储节点可以彼此通信地耦合。根据一些实施例,数据中心110和数据中心160可以各自包括多个集群,这些集群可在相应数据中心之内以及之外彼此通信,从而实现如本文阐述的数据迁移。
数据存储节点(例如服务器)可以各自包括用于促进数据迁移的处理器。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的实施例,可以根据如传输数据存储节点或接收数据存储节点的处理器所分配的时间要求以高达如前述处理器确定的可用传输信道上的最大传输率的速率来实现数据迁移。最大传输率可以基于诸如传输信道的长度或类型的预定参数来确定。
数据中心110和160可以各自指代共同定位的数据存储节点集合,数据存储节点例如为服务器,其可以被配置、设计和/或编程以从数据中心110和160内的数据存储节点或者从其他数据中心内的数据存储节点经由通信链路来接收数据,以及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在其中。根据构造100的一些实施例,数据中心110、160等可以称为“服务器群”。数据中心110、160等可以以共同定位集群格式来组织数据存储节点(例如服务器)以允许高效的大规模部署从而管理一个或多个共同的数据服务。
集群120、130和140可以各自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存储节点(例如服务器),其可以配置为存储在数据中心110处接收到的数据。例如,集群120、130和140可以存储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应用(例如,电子邮件)的数据。集群170、180和190可以各自类似地配置为包括存储在数据中心160处接收到的数据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存储节点。
管理器145可以包括在数据中心110中且可以被配置、设计和/或编程以分别向集群120、130和140中的一个或多个提供可执行指令。管理器145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包括用户输入设备,用户输入设备配置为使用户能够向集群120、130和140中的一个或多个提供可执行指令且查看集群相关信息。
此外,管理器145可以包括软件或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被配置、设计和/或编程以请求在相应的数据中心110内的数据存储节点(例如服务器)之间的数据迁移(即重定位),从而备份用户数据和/或应用数据;请求数据存储节点之间到另一数据中心(例如数据中心160)的数据迁移,和/或从另一数据中心到数据存储节点之间的数据迁移;而且还监控任何请求的数据迁移的执行,从而确认数据迁移过程的完成。
管理器195可以包括在数据中心160中并且可以类似地被配置、设计和/或编程以分别向集群170、180和190中的一个或多个提供可执行指令。此外,管理器195可以被配置为包括用户输入设备,该用户输入设备被配置为使用户能够向集群170、180和190中的一个或多个提供可执行指令且查看集群相关信息。
此外,管理器195可以进一步包括软件或计算机实现指令,其被配置、设计和/或编程以请求相应的数据中心170内的数据存储节点(例如服务器)之间的数据迁移(即重定位),从而备份用户数据和/或应用数据;请求数据存储节点之间到另一数据中心(例如数据中心110)的数据迁移和/或从另一数据中心到数据存储节点之间的数据迁移;而且还监控任何所请求的数据迁移的执行,从而确认数据迁移过程的完成。
网络云150可以是指可以实现数据迁移的至少部分的网络。网络云150可以通过例如广域网(WAN)(例如,因特网)、局域网(LAN)或任何其他适合于实施数据迁移的网络中的任一种来实现。
云提供商155可以是指供应商或第三方云服务提供商,其配置为促进使用分别对应于数据中心110的集群120、130和140的数据存储节点(例如服务器)的各种计算服务。云提供商155还可以配置为促进使用分别对应于数据中心160的集群170、180和190的数据存储节点(例如服务器)的各种计算服务。这些计算服务的示例可以包括例如,经由计算机设备处的网络浏览器访问的商业应用,同时相关联的数据可以存储在数据中心内的数据存储节点集群上,以及为商业应用的实现分配带宽。此外,在一些情况下,云提供商155可以配置、设计和/或编程以实现故障检测能力,例如当计算服务被检测到不正确运行时提供可替代的服务。
云提供商157可以是指另一供应商或第三方云服务提供商,其可以类似地配置为促进使用分别对应于数据中心110的集群120、130和140的数据存储节点(例如服务器)的各种计算服务。云提供商157还可以配置为促进使用分别对应于数据中心160的集群170、180和190的数据存储节点(例如服务器)的各种计算服务。
根据一些实施例,云提供商155还可以配置为促进使用分别对应于数据中心110的集群120、130和140的数据存储节点(例如服务器)的各种计算服务,而云提供商157可以配置为促进使用分别对应于数据中心160的集群170、180和190的数据存储节点(例如服务器)的各种计算服务,或者反之亦然。
云提供商155可进一步配置为管理用于运行计算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处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的基本结构和平台。
云提供商157可以类似地配置为管理使用存储在一个或多个集群120、130、140、170、180和190的数据存储节点(例如服务器)上的关联的应用数据来运行计算设备上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的基本结构和平台。
图2示出了依照本文所描述的至少一些实施例布置的可以实现存储网络内数据迁移的至少部分的数据中心的集群的示例的构造200。集群可以是集群120、130、140、170、180和190中的任一个。如图所示,示例的构造200可以至少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存储节点202、204、206和208,其中每个分别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3、205、207和209;本地云网络210;以及接口212。然而,该构造仅为示例,不意在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例如,每个集群的数据存储节点的量,或者甚至每个数据存储节点的处理器的量。
每个数据存储节点202、204、206和208可以是指可配置为接收并存储数据在其中的至少一个设备,例如服务器。
每个数据存储节点202、204、206和208可以被分配唯一的网络地址(例如IP地址),根据已知的网络协议,其可以是外网地址或本地网络地址。对应于相应的集群的数据存储节点202、204、206和208可以被配置、设计和/或编程以便彼此通信耦合,同时与对应于其他集群的其他数据存储节点通信耦合。
各个对应于相应的数据存储节点的处理器203、205、207和209可以是微控制器,其可配置为执行任务,处理数据,和/或控制相应的数据存储节点202、204、206和208的功能。每个处理器203、205、207和209可以进一步配置、设计和/或编程以处理从对应于一个或多个其他集群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存储节点接收到的信号并且基于接收到的信号来提供迁移数据的指令。例如,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各个处理器203、205、207和209可以被配置分配数据存储节点之间数据迁移的时间要求,以确定可用的传输信道以及基于诸如传输信道的长度或类型的预定参数来分配可用传输率的最大传输率。此外,各个处理器203、205、207和209可配置为计算或确定用于数据迁移的固定传输信道。计算的固定传输信道的数量可以指示将被利用以执行数据传输的传输信道的数量。各个处理器203、205、207和209还可以配置为,在开始了使用固定传输信道的数据迁移之后,选择将被用于传输任何检测到的剩余数据,即尚待迁移的数据的随机传输信道。因此,各个处理器203、205、207和209可以进一步被配置、设计和/或编程以促进从各自相应的数据存储节点(例如数据存储节点202)到共同集群内的另一数据存储节点(例如数据存储节点206)的数据迁移,或者到对应于一个或多个其他集群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存储节点的数据迁移。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地云网络210可以被提供以促进共同的集群200内的数据存储节点202、204、206和208之间的通信。本地云网络210可以类似地通过例如广域网(WAN)(例如,因特网)、局域网(LAN)或适合于执行数据迁移的任何类型的网络中的任一个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其他的实施例中,云网络150可以利用接口212来促进数据存储节点202、204、206和208之间的通信。
接口212可以是指网络接口,其可被配置、设计和/或编程以促进数据存储节点202、204、206和208中的一个或多个与其他集群和/或云提供商155和157之间经由网络云150的通信。可替代地,各个数据存储节点202、204、206和208可以包括外网接口212的关联的实施例以促进与共同的集群内的其他数据存储节点或者一个或多个不同的集群内的其他数据存储节点的通信。
图3示出了依照本文所描述的至少一些实施例布置的第一数据存储节点和第二数据存储节点的示例构造,其中可以在第一数据存储节点和第二数据存储节点之间实现存储网络内数据迁移的至少部分。示例的构造300描绘了对应于集群120的数据存储节点122(即,第一数据存储节点),数据存储节点122可以包括处理器123以及随机数生成器125和信道控制器126;内容缓冲器127,可以设置成与处理器123通信;以及数据存储节点172(即,第二数据存储节点),其可以包括处理器173以及随机数生成器175。然而,该构造仅为示例,不意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数据存储节点123(即第一数据存储节点)与数据存储节点172(即第二数据存储节点)之间数据迁移将在下面进行说明。
根据一些实施例,数据存储节点122和数据存储节点172可以由共同的即同一云提供商155或157来托管。可替代地,数据存储节点122和172可以各自由云提供商155和157中不同的一个来托管。
数据存储节点122和172可以各自配置为分别存储从可包括在共同的集群内的其他数据存储节点、共同的数据中心的集群内的其他数据存储节点或者对应于另一数据中心的另一集群内的其他数据存储节点接收到的数据。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23和173可以配置为独立地分配从相应的数据存储节点122和173到另一数据存储节点122或172的数据传输的时间要求。例如,处理器123可以配置、设计、和/或编程以分配从数据存储节点122传输数据到数据存储节点172的时间要求。处理器123可以基于例如待传输数据的量来分配时间要求。时间要求可以被分配且存储在相应的数据存储节点中,并且当实施数据传输时被使用以监控其定时。
此外,处理器123可以配置为确定用于在数据存储节点122与数据存储节点172之间传输数据的可用传输信道的最大数量。处理器123可以基于从数据存储节点122迁移到数据存储节点172的数据的量来确定可用传输信道的最大数量。此外,可用传输信道的最大数量可以基于在从数据存储节点122向数据存储节点172进行数据迁移时未使用的传输信道的量来确定。
如本文所描述的,“时间要求”可以是指可被分配以完成从数据存储节点122到数据存储节点172的数据迁移的最大时间量。如果在分配时间内数据迁移未完成,则该过程可以终止和/或数据迁移过程可以重置。
处理器123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基于各个可用传输信道的预定参数确定了待用于从一个数据存储节点向另一个数据存储节点传输数据的传输信道的最大数量时,分配各个可用传输信道的最大信道传输率。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预定参数可以包括基于相应可用信道的物理属性或者未经过调节的其他因素(例如传输信道的长度或类型)的固定值。然后,可根据时间要求以高达各个相应的传输信道的最大信道传输率的速率来从数据存储节点122向数据存储节点172传输数据。
可以基于固定传输信道的数量和随机传输信道的数量来促进数据存储节点122与数据存储节点172之间的数据传输。处理器123可被配置、设计和/或编程以计算可用传输信道的固定传输信道的数量以促进数据存储节点122与数据存储节点172之间的传输。从数据存储节点122到数据存储节点172的数据传输可以通过固定传输信道来开始。处理器122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开始了经由固定传输信道的数据传输之后,检测数据存储节点122中任何待传输到数据存储节点172的剩余数据。处理器123可以被配置、设计和/或编程以随机地选择用于传输任何检测到的剩余数据的可用传输信道的随机传输信道的数量。待通过随机传输信道传输的剩余数据被倾入内容缓冲器127中。通过例如由处理器124使用内容缓冲器127来执行任何剩余数据的检测。在随机传输的每次迭代期间,处理器124的信道控制器126可以询问内容缓冲器127是否为空。如果信道控制器126确定内容缓冲器124为空,则信道控制器126可以发送对来自数据存储节点122的任何剩余数据的请求。
随机数生成器125可以设置在数据存储节点122的处理器123中,并且配置为随机选择可以在其上传输剩余数据的随机传输信道的数量。
随机数生成器175可以类似地设置在数据存储节点172的处理器173中,并且配置为随机地选择可以在其上传输剩余数据的随机传输信道的数量。
因此,图3示出了第一数据存储节点与第二数据存储节点之间的数据迁移的示例的构造300。
图4示出了如本文所描述的根据存储网络内数据迁移的一些实施例的固定传输信道和随机传输信道的示例的构造。如图4所示,固定传输信道405可以包括信道1、2和3;随机传输信道410可以包括信道4、5、6、7、8、9和10。参考图4所描述的数据的传输或迁移在此处参考图3所图示和描述的特征进行了说明,尽管这些说明不应解释为对示例性实施例的限制。
集群120的数据存储节点122与集群170的数据存储节点172之间的数据迁移可以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各实施例来执行。根据一些实施例,数据存储节点122的处理器123可以计算设置在数据存储系统100中的可用传输信道的固定传输信道405(例如,信道1至3)的数量,以促进数据存储节点122(即,发送数据存储节点)与数据存储节点172(即,接收数据存储节点)之间的数据迁移。从数据存储节点122到数据存储节点172的数据迁移可以通过固定传输信道405来开始。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固定传输信道405可以传输与在例如服务器的数据存储节点上运行的应用对应的数据。在经由固定传输信道405开始数据传输之后,当处理器123确定在据存储节点122中存在要传输到数据存储节点172的剩余数据时,处理器123可以随机地选择用于将剩余数据传输到数据存储节点172的可用传输信道中的随机传输信道410的数量。
处理器123可以利用随机数生成器125来执行随机传输信道410的随机选择。处理器123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利用随机选择的传输信道410中的至少一个(例如随机传输信道4),来传输检测到的剩余数据。根据一些实施例,处理器123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设置随机传输信道410。例如,可以通过为随机选择的随机传输信道410中的每一个分配生命周期来设置随机传输信道410。随机信道的生命周期可以被预定义为随机值。可选地,可以基于内容缓冲器中所找到的剩余数据的量来确定随机信道的生命周期。如果在内容缓冲器中没有找到剩余数据,则可以结束随机信道的生命周期,关闭随机信道。此外,随机传输信道4可以具有一个时间间隔t的生命周期,而随机传输信道5可以具有两倍间隔2t的生命周期。每个随机传输信道410的生命周期的范围可以在相应的随机传输信道410的对应的信道容量的约20%至约80%之间。处理器123可以配置为在其生命周期到期之后或者在完成剩余数据的传输之后释放例如随机传输信道4的至少一个随机传输信道410,即,停止其使用。
处理器123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至少一个随机传输信道4的生命周期到期时,选择另一随机传输信道410,例如随机传输信道5至10中的一个,来完成检测到的剩余数据的传输。传输信道的建立和释放可以经由任一数据存储节点122或172的处理器123或173来执行。也即,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发送数据存储节点或接收数据存储节点可以设置或释放随机传输信道410。
因此,图4示出了可以实现数据迁移的固定传输信道405和随机传输信道410的示例的构造400。
图5示出了根据本文所描述的至少一些实施例的数据存储网络内数据迁移的操作的处理流程的示例构造。如图所示,处理流程500可以包括由可以为集群120、130、140、170、180或190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数据存储节点的部分的各个组件执行的子处理,数据存储节点例如为如参考图3所图示和描述的集群120的数据存储节点122或集群170的数据存储节点172。然而,处理流程500不限于这些组件,因为通过将此处描述的两个或更多个子处理重排序、去除至少一个子处理、添加另一的子处理、替换部件,或者甚至使各个组件承担与下面的说明中的其他组件相一致的子处理角色来实现变型。处理流程500可以包括如框502、504、506、508、510和/或512中的一个或多个图示的各操作、功能或动作。处理流程500可以开始于框502。
框502(分配时间要求)可以是指数据存储节点的处理器(例如,数据存储节点122的处理器123),分配从相应的数据存储节点122到例如数据存储节点172的另一数据存储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间要求。要分配的时间要求可以是基于待迁移的数据量而分配以完成从数据存储节点122到数据存储节点172的数据迁移的最大时间量。时间要求可以被分配且存储在数据存储节点122中,用于监控数据存储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的定时。处理流程500可以从框502进行到框504。
框504(确定最多可用信道)可以是指处理器123确定用于完成数据存储节点122与数据存储节点172之间的数据迁移的可用信道的最大数量。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该确定可以基于待迁移数据量或者基于存储网络100内未用于其他数据存储节点之间的迁移数据的传输信道的数量来进行。处理流程500可以从框504进行到框506。
框506(分配最大信道传输率)可以是指处理器123基于传输信道的预定参数来分配各个可用传输信道的最大信道传输率。预定参数可以包括基于信道的物理属性或者未经过调节的一些其他因素的固定值。例如,预定参数可以包括可用传输信道的长度或类型。处理流程500可以从框506继续到框508。
框508(计算固定传输信道)可以是指处理器123例如计算可用传输信道的固定传输信道405的数量,以促进从数据存储节点122到数据存储节点172的数据迁移。该计算可以基于由每个传输信道的传输率划分的待迁移数据的量。计算的固定传输信道405的数量可以指示在数据存储节点122与数据存储节点172之间迁移数据所需的传输信道的数量。处理流程500可以从框508继续到框510。
框510(传输数据)可以是指由处理器123开始经由可用传输信道的固定传输信道405从数据存储节点122到数据存储节点172的数据传输。处理流程500可以从框508继续到框510。
框512(检测剩余数据的存在)可以是指,在经由固定传输信道405的数据传输开始之后,处理器123检测数据存储节点122中尚未传输到数据存储节点172的剩余数据的存在。处理流程500可从框512继续到框514。
框514(选择随机传输信道且传输剩余数据)可以是指处理器123随机地选择用于传输检测到的剩余数据的可用传输信道的随机传输信道410的数量,并且利用至少一个随机传输信道410来传输检测到的剩余数据。随机传输信道410的数量的随机选择可以通过随机数生成器125来促进。处理器123可以进一步配置成分配生命周期给随机选择的随机传输信道410中的每一个,使得在其生命周期到期之后或者在剩余数据的传输完成之后释放各个随机传输信道。所选的随机传输信道410的总数以及使用固定传输信道405和随机传输信道410来完成数据存储节点122与数据存储节点172之间的数据迁移的时间量被要求等于如处理器123所分配的时间要求。
因此,图5示出了由数据存储节点的处理器执行的示例的处理流程。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布置成用于存储网络内数据迁移的示例的计算设备600的框图。计算设备600可以代表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用于访问云计算服务的用户端处的计算设备、云提供商(例如,图1所示的云提供商155或157)处的计算设备;或至少一个或多个元件(例如计算设备600的处理器)可以用在数据存储节点(例如如图3所示的集群120的数据存储节点122)内。在最基本配置602中,计算设备600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04和系统存储器606。存储器总线608可用于处理器604与系统存储器606之间的通信。
根据所需的配置,处理器604可以是任意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μP)、微控制器(μ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其任意组合。处理器604可以包括诸如级别一超高速缓冲器610和级别二超高速缓冲器612的一级或多级超高速缓冲器、处理器核614和寄存器616。示例的处理器核614可以包括算术逻辑单元(ALU)、浮点单元(FPU)、数字信号处理核(DSPCore)或其任意组合。示例的存储器控制器618还可与处理器604一起使用,或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控制器618可以是处理器604的内部部件。处理器604可以是指各个数据存储节点的处理器,例如,如图3所示的数据存储节点122的处理器123。
根据所需的配置,系统存储器606可以是任意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易失性存储器(诸如RAM)、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ROM、闪存等)或其任意组合。系统存储器606可以包括操作系统620、一个或多个应用622以及程序数据624。应用622可以包括数据路径路由算法626,其布置成执行数据存储节点之间的数据迁移,例如如图3所示的存储网络100内的数据存储节点122和172之间的数据迁移。程序数据624可以包括可用于如本文所描述的配置数据路径路由算法626的路径路由配置信息628。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622可布置成在操作系统620上操作程序数据624,使得可以提供如本文所描述的数据存储节点例如数据存储节点122与172之间的鲁棒多路径数据路由的实现。在图6中通过内虚线内的那些部件图示出描述的该基本配置602。
计算设备600可具有附加的特征或功能以及附加的接口以便于基本配置602与任何所需的设备和接口之间的通信。例如,总线/接口控制器630可用于便于基本配置602与一个或多个数据存储设备632之间经由存储接口总线634的通信。数据存储设备632可以是可移除存储设备636、非可移除存储设备638或者其组合。可移除存储设备和非可移除存储设备的示例包括诸如软盘驱动器和硬盘驱动器(HDD)的磁盘设备、诸如压缩盘(CD)驱动器或数字多功能盘(DVD)驱动器的光盘驱动器、固态驱动器(SSD)和磁带驱动器,仅列举了几个。示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以用于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它数据的信息的存储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的介质以及可移除和非可移除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606、可移除存储设备636和非可移除存储设备938是计算机存储介质的示例。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flashmemory)或其它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它光学存储设备、磁盒、磁带、磁盘存储设备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可用于存储所需信息并且可由计算设备600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任意这样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设备600的部件。
计算设备600还可以包括接口总线640,该接口总线用于方便从各接口设备(例如,输出设备642、外围设备接口644和通信设备646)经由总线/接口控制器630到基本配置602的通信。示例的输出设备642包括图形处理单元648和音频处理单元650,其可配置为经由一个或多个A/V端口652与诸如显示器或扬声器的各外部设备通信。示例的外围设备接口644包括串行接口控制器654或并行接口控制器656,其可配置为经由一个或多个I/O端口658与诸如输入设备(例如,键盘、鼠标、笔、语音输入设备、触摸输入设备等)或其它外围设备(例如,打印机、扫描仪等)的外部设备通信。示例的通信设备646包括网络控制器660,其可布置成便于经由一个或多个通信端口664通过网络通信链路与一个或多个计算设备662的通信。
网络通信链路可以是通信介质的一个示例。通信介质通常可通过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诸如载波或其它传输机制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它数据来具体化,并且可以包括任何信息输送介质。“调制数据信号”可以是使得其特性中的一个或多个以将信号中的信息编码的方式设定或改变的信号。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通信介质可以包括诸如有线网络或直接线连接的有线介质,以及诸如声波、射频(RF)、微波、红外(IR)和其它无线介质的无线介质。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
计算设备600可实现为诸如蜂窝电话、个人数据助理(PDA)、个人媒体播放器设备、无线网页监视设备(wirelessweb-watchdevice)、个人头戴送受话器设备、专用设备或包括上述功能中的任一种的混合设备的小形状因数的便携式(或移动)电子设备的一部分。计算设备600还可实现为包括膝上型计算机和非膝上型计算机配置两者的个人计算机。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本文所描述的任何的操作、处理等可以实现为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可读指令。计算机可读指令能够通过移动单元的处理器、网络元件和/或任何其他计算设备来执行。
在系统方案的硬件实现和软件实现之间保留了极小的区别;硬件或软件的使用通常是(但并不总是,因为在一些背景下硬件和软件之间的选择会变得重要)表示成本相对于效率权衡的设计选择。存在各种可以实现(例如,硬件、软件和/或固件)本文所描述的过程和/或系统和/或其它技术的媒介物,并且优选的媒介物将随着部署过程和/或系统和/或其它技术的背景而变化。例如,如果实施者判定速度和精度重要,则实施者可以选择主硬件和/或固件媒介物;如果灵活性重要,则实施者可以选择主软件实现;或者,另外可选地,实施者可以选择硬件、软件和/或固件的一些组合。
前面的详细说明已经通过框图、流程图和/或示例阐述了设备和/或过程的各个实施例。在这些框图、流程图和/或示例包含一项或多项功能和/或操作的程度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硬件、软件、固件或几乎其任意组合来单独地和/或统一地实现这些框图、流程图或示例内的每项功能和/或操作。在一个实施例中,本文所描述的主题的多个部分可经由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其它集成格式来实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离解的是,在本文公开的实施例的一些方案可以整体地或部分地等同地实现为集成电路、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上运行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例如,实现为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上运行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一个或多个程序(例如,实现为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上运行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固件、或几乎任何组合,并且根据本公开的内容,设计电路和/或编写用于软件和/或固件的代码将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技能范围内。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主题的机制能够以各种形式分布为程序产品,并且本文所描述的主题的示例性实施例适用,无论实际上用于实施分布的特定类型的信号承载媒体如何。信号承载媒体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可记录型媒体,诸如软盘、硬盘驱动器、压缩盘(CD)、数字多功能盘(DVD)、数字带、计算机存储器等;以及传输型媒体,诸如数字和/或模拟通信介质(例如,光纤电缆、波导、有线通信链路、无线通信链路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本领域内常见的是以本文阐述的方式来描述设备和/或过程,此后利用工程实践将这些所描述的设备和/或过程集成到数据处理系统中。也即,本文所描述的设备和/或过程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通过合理量的实验集成到数据处理系统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典型的数据处理系统通常包括如下中的一种或多种:系统单元壳体、视频显示设备、诸如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存储器、诸如微处理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处理器、诸如操作系统的计算实体、驱动器、图形用户接口、和应用程序、诸如触摸板或触摸屏的一个或多个交互设备、和/或包括反馈环和控制电动机(例如,用于感测位置和/或速度的反馈;用于移动和/或调整部件和/或量的控制电动机)的控制系统。典型的数据处理系统可利用任何适合的商业上提供的部件来实现,诸如在数据计算/通信和/或网络计算/通信系统中常见的部件。
本文所描述的主题有时说明了包含在不同的其它部件内的不同部件或与不同的其它部件连接的不同部件。应理解的是,这些所描绘的体系结构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实际上可以实施实现相同功能的许多其它体系结构。在概念意义上,实现相同功能的任何部件的布置有效地“关联”,使得实现期望功能。因此,在此处组合以实现特定功能的任何两个部件可视为彼此“关联”,使得实现期望功能,无论体系结构或中间部件如何。同样,任意两个如此关联的部件还可视为彼此“可操作地连接”、或“可操作地耦合”以实现期望的功能,并且能够如此关联的任意两个部件还可视为彼此“能够可操作地耦合”以实现期望功能。能够可操作耦合的具体示例包括但不限于能够物理上连接和/或物理交互的部件和/或能够无线交互和/或无线交互的部件和/或逻辑上交互和/或能够逻辑上交互的部件。
最后,关于本文中基本上任何复数和/或单数术语的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上下文和/或应用适当地从复数变换成单数和/或从单数变换成复数。为了清晰的目的,本文中明确地阐明了各单数/复数的置换。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一般地,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尤其是随附权利要求(例如,随附权利要求的主体)中所使用的术语,通常意在为“开放式”术语(例如,术语“包括”应当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具有”应解释为“至少具有”,术语“包括”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还理解,如果意图表达引导性权利要求记述项的具体数量,该意图将明确地记述在权利要求中,并且在不存在这种记述的情况下,不存在这样的意图。例如,为辅助理解,下面的随附权利要求可能包含了引导性短语“至少一个”和“一个或多个”的使用以引导权利要求记述项。然而,这种短语的使用不应解释为暗指不定冠词“一”或“一个”引导权利要求记述项将包含该所引导的权利要求记述项的任何特定权利要求局限于仅包含一个该记述项的实施例,即使当同一权利要求包括了引导性短语“一个或多个”或“至少一个”以及诸如不定冠词“一”或“一个”的(例如,“一”和/或“一个”应当解释为表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这同样适用于对于用于引导权利要求记述项的定冠词的使用。另外,即使明确地记述了被引导的权利要求记述项的具体数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到这些记述项应当解释为至少表示所记述的数量(例如,没有其它修饰语的裸记述“两个记述项”表示至少两个记述项或两个以上的记述项)。此外,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的至少一个”的惯用法的那些实例中,通常这样的构造旨在表达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该惯用法的含义(例如,“具有A、B和C中的至少一个的系统”将包括但不限于仅具有A、仅具有B、仅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和C等等的系统)。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的至少一个”的惯用法的那些实例中,通常这样的构造旨在表达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该惯用法的含义(例如,“具有A、B或C中的至少一个的系统”将包括但不限于仅具有A、仅具有B、仅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和C等等的系统)。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进一步理解,呈现两个以上可选项的几乎任何分离词和/或短语,无论是在说明书、权利要求或附图中,都应理解为设想包括一项、任一项或两项的可能性。例如,术语“A或B”将理解为包括“A”或“B”或“A和B”的可能性。
通过前面的论述,将理解到本文已经为了示例的目的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进。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各个实施例不意在限制,真正的范围和精神是通过随附的权利要求表示的。

Claims (25)

1.一种方法,包括:
分配从第一数据存储节点到第二数据存储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间要求;
基于传输信道的预定参数来分配最大数量可用传输信道中的每一个可用传输信道的最大信道传输率;以及
根据所述时间要求和所述最大数量可用传输信道来传输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存储节点和所述第二数据存储节点由同一存储提供商托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存储节点和所述第二数据存储节点由不同的存储提供商托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云存储环境内促进所述传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输包括:
计算用于促进传输的可用传输信道的固定传输信道的数量;
通过所述固定传输信道来开始从所述第一数据存储节点到所述第二数据存储节点的数据传输;
检测所述第一数据存储节点中要传输到所述第二数据存储节点的剩余数据的存在;
随机选择用于传输所述剩余数据的所述可用传输信道中的随机传输信道的数量;以及
经由随机选择的随机传输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将所述剩余数据传输到所述第二数据存储节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固定传输信道的数量是基于数据大小和所述最大信道传输率来确定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固定传输信道的数量指示可以经其将数据从第一数据存储节点传输到第二数据存储节点的传输信道的最小数量。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随机传输信道的数量是比传输信道的最大数量减去固定传输信道的数量小的数。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随机选择包括:
将生命周期分配给随机选择的随机传输信道中的每一个。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随机传输信道的生命周期被确定为小于或等于传输信道的预定最大生命周期。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随机传输信道的生命周期的范围在每个随机传输信道的对应信道容量的20%至80%之间。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随机传输信道的至少一个随机传输信道的生命周期到期之后或者在完成剩余数据的传输之后,将所述随机传输信道的至少一个随机传输信道释放。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存在待传送的剩余数据时,在所述至少一个随机传输信道的生命周期到期时,选择用于完成数据传输的另一随机传输信道。
14.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所述指令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操作,所述操作包括:
分配从第一数据存储节点到第二数据存储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间要求;
基于传输信道的预定参数来分配最大数量可用传输信道中的每一个可用传输信道的最大信道传输率;以及
根据所述时间要求和所述最大数量可用传输信道来传输数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随机化数据传输包括:
计算用于促进传输的可用传输信道的固定传输信道的数量;
通过所述固定传输信道来开始从所述第一数据存储节点到所述第二数据存储节点的数据传输;
检测所述第一数据存储节点中要传输到所述第二数据存储节点的剩余数据的存在;
随机选择用于传输所述剩余数据的所述可用传输信道中的随机传输信道的数量;以及
经由随机选择的随机传输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将所述剩余数据传输到所述第二数据存储节点。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随机选择包括:
将生命周期分配给随机选择的随机传输信道中的每一个。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每个随机传输信道的生命周期被确定为小于或等于传输信道的预定最大生命周期。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当被执行时,所述指令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操作,所述操作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随机传输信道的至少一个随机传输信道的生命周期到期之后或者在完成剩余数据的传输之后,将所述随机传输信道的至少一个随机传输信道释放。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当被执行时,所述指令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操作,所述操作进一步包括:
当存在待传送的剩余数据时,在所述至少一个随机传输信道的生命周期到期时,选择用于完成剩余数据的传输的另一随机传输信道。
20.一种数据存储系统,包括:
多个数据存储节点,包括配置为分别存储数据的第一数据存储节点和第二数据存储节点;以及
处理器,其配置为:
分配从第一数据存储节点到第二数据存储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间要求;
基于预定参数来分配最大数量可用传输信道中的每一个可用传输信道的最大信道传输率;以及
根据所述时间要求和所述最大数量可用传输信道来传输数据。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数据存储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
计算用于促进传输的可用传输信道的固定传输信道的数量;
通过所述固定传输信道来开始从所述第一数据存储节点到所述第二数据存储节点的数据传输;
检测所述第一数据存储节点中要传输到所述第二数据存储节点的剩余数据的存在;
随机选择用于传输所述剩余数据的所述可用传输信道中的随机传输信道的数量;以及
经由随机选择的随机传输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将所述剩余数据传输到所述第二数据存储节点。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数据存储系统,进一步包括:
随机数生成器,其配置为随机选择随机传输信道的数量,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利用至少一个随机传输信道来传输剩余数据。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数据存储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
将生命周期分配给随机选择的随机传输信道中的每一个。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数据存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存储节点或所述第二数据存储节点进一步配置为:
在所述至少一个随机传输信道的生命周期到期之后或者在完成剩余数据的传输之后,将所述至少一个随机传输信道释放。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数据存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存储节点或所述第二数据存储节点进一步配置为:
当存在待传送的剩余数据时,在所述至少一个随机传输信道的生命周期到期时,选择用于完成剩余数据的传输的另一随机传输信道。
CN201380077977.7A 2013-07-01 2013-07-01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和数据存储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594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78576 WO2015000105A1 (en) 2013-07-01 2013-07-01 Data migration in a storage networ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9481A true CN105359481A (zh) 2016-02-24
CN105359481B CN105359481B (zh) 2018-09-25

Family

ID=52142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797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59481B (zh) 2013-07-01 2013-07-01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和数据存储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444891B2 (zh)
JP (1) JP6216048B2 (zh)
CN (1) CN105359481B (zh)
WO (1) WO201500010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85055A1 (zh) * 2018-03-29 2019-10-0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调度
CN111596899A (zh) * 2020-05-12 2020-08-28 重庆锐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Java开发的数据库迁移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91863A1 (en) * 1997-11-17 2002-07-11 Schug Klaus H. Interoperable network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CN1577314A (zh) * 2003-07-24 2005-02-09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在群集化计算机系统中的节点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1042662A (zh) * 2006-03-08 2007-09-2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管理分布式应用环境中的数据备份的系统和方法
CN101393540A (zh) * 2007-09-19 2009-03-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数据传送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CN102170440A (zh) * 2011-03-24 2011-08-31 北京大学 适用于存储云间数据安全迁移的方法
CN102411511A (zh) * 2010-07-30 2012-04-11 微软公司 用于服务升级的数据迁移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39723A (en) * 1989-06-07 1990-07-03 Ford Aerospace Corporation Bit-channel multiplexer/demultiplexer
PL307357A1 (en) 1993-06-07 1995-05-15 Radio Local Area Networks Network link controller
US6222832B1 (en) * 1998-06-01 2001-04-24 Tantivy Communications, Inc. Fast Acquisition of traffic channels for a highly variable data rate reverse link of a C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2064506A (ja) * 2000-08-17 2002-02-28 Ricoh Co Ltd データ転送方式
US8670390B2 (en) * 2000-11-22 2014-03-11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Cooperative beam-form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US20030069981A1 (en) 2001-10-09 2003-04-1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IP hopping for secure data transfer
JP3855822B2 (ja) * 2002-03-29 2006-12-13 Kddi株式会社 Ip/wdm網におけるノード装置を有するシステム
US20030210711A1 (en) * 2002-05-08 2003-11-13 Faust Albert William Data transfer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136931B2 (en) * 2002-05-14 2015-09-15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Cooperative wireless networks
US7970903B2 (en) * 2007-08-20 2011-06-28 Hitachi, Ltd. Storage and server provisioning for virtualized and geographically dispersed data centers
PL2670204T3 (pl) * 2008-02-01 2017-07-3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posób i urządzenie do priorytetyzowania kanałów logicznych
US9014369B2 (en) * 2010-02-11 2015-04-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oice-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scrambling mechanism
CN202663444U (zh) * 2012-06-29 2013-01-09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云安全数据迁移模型
CN102857338A (zh) * 2012-08-31 2013-01-02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存储系统中数据安全传输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91863A1 (en) * 1997-11-17 2002-07-11 Schug Klaus H. Interoperable network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CN1577314A (zh) * 2003-07-24 2005-02-09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在群集化计算机系统中的节点之间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1042662A (zh) * 2006-03-08 2007-09-2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管理分布式应用环境中的数据备份的系统和方法
CN101393540A (zh) * 2007-09-19 2009-03-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数据传送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CN102411511A (zh) * 2010-07-30 2012-04-11 微软公司 用于服务升级的数据迁移
CN102170440A (zh) * 2011-03-24 2011-08-31 北京大学 适用于存储云间数据安全迁移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85055A1 (zh) * 2018-03-29 2019-10-0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调度
US11716731B2 (en) 2018-03-29 2023-08-01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Wireless resource scheduling
CN111596899A (zh) * 2020-05-12 2020-08-28 重庆锐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Java开发的数据库迁移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16048B2 (ja) 2017-10-18
JP2016528598A (ja) 2016-09-15
WO2015000105A1 (en) 2015-01-08
CN105359481B (zh) 2018-09-25
US20160182632A1 (en) 2016-06-23
US9444891B2 (en) 2016-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3753B (zh) 一种应用的推荐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03765423B (zh) 收集与本地存储的数据文件相关联的事务数据
CN102147746B (zh) 动态线程池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9376122A (zh) 一种文件管理方法、系统及区块链节点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106060B (zh) 支持通知阻塞的功率高效代理通信
CN105227626A (zh) 一种内容推送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616138A (zh) 资源转移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266505A (zh) 一种管理会话群的方法与设备
CN113034233B (zh) 在阅读应用中分配资源的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06445309A (zh) 应用下载入口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3797473A (zh) 点对点数据迁移
CN106911790A (zh) 混合同步和异步数据流
CN104601683A (zh) 一种文件下载管理方法以及移动终端和通信系统
CN106465114A (zh) 被管理无线分发网络
CN105308566B (zh) 请求式可扩展定时器轮
CN109242320B (zh) 订单分配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2841809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模式切换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KR20180005542A (ko) 데이터 무결성 검증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3685426A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5786399A (zh) 一种数据转存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59481A (zh) 存储网络内的数据迁移
CN110535755A (zh) 一种删除会话消息的方法与设备
KR20140128685A (ko) 일정 수 이상의 파일 조각으로 원본 파일을 복구하는 파일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US9716681B2 (en) Using analytics to optimize performance of a messaging system via topic migration to alternate delivery methods
CN108400929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5

Termination date: 201907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