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35896A - 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35896A
CN105335896A CN201410397864.1A CN201410397864A CN105335896A CN 105335896 A CN105335896 A CN 105335896A CN 201410397864 A CN201410397864 A CN 201410397864A CN 105335896 A CN105335896 A CN 1053358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rce heterogeneous
value
heterogeneous data
perunit value
per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978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健
周作春
袁清芳
王海云
杨楠
高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41039786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358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35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58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该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将第一多源异构数据和第二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校核,获取第一校核结果;将第三多源异构数据和所述第二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校核,获取第二校核结果;以及将所述第一校核结果和所述第二校核结果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得到数据处理结果。通过本发明解决了不同生产部门维护的多源异构数据存在差异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数据完备性和准确性,避免对同一设备数据的重复维护,节约了人力成本的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针对不同研究目的和对象开发的不同分析软件,电力系统各业务部门维护着各自的软件和相应的数据,由于数据来源不同、数据维护人员不同,造成各部门的数据之间存在着差异,给系统的安全运行也带来了隐患。
目前在全国生产运行、规划设计以及科研部门应用最广泛的是由中国电科院系统所自主从国外引进、消化和继续开发的中国版BPA电力系统分析程序(BPA)。PSD-BPA采用固定格式文本文件,潮流(.DAT)和稳定(.SWI)两个文件包含了机电暂态所用到的全部数据。BPA程序是主要为计算而设计,所以只保留了计算所必须的标幺值信息,缺乏相应的设备信息和原始参数。为了弥补这一不足,系统所专门开发了PSDB设备库管理软件,采用FOXPRO数据库,相应增加了设备铭牌值,可以生成PSD-BPA潮流和稳定数据。PSDB软件主要应用在华北区域,由于功能相对单一,人机界面设计相对简单,目前面临淘汰的局面。为了能够满足电网日常计算分析的需要,需将多种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整合,以提高数据的完备性和准确性。
针对相关技术中不同生产部门维护的多源异构数据存在差异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不同生产部门维护的多源异构数据存在差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将第一多源异构数据和第二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校核,获取第一校核结果;
将第三多源异构数据和第二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校核,获取第二校核结果;以及
将第一校核结果和第二校核结果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得到数据处理结果。
进一步地,将第一多源异构数据和第二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校核包括:
获取第一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
将第一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换算成标幺值,得到第一标幺值;
获取第二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
将第二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换算成标幺值,得到第二标幺值;以及
将第一标幺值与第二标幺值进行对比。
进一步地,将第一标幺值与第二标幺值进行对比包括:
计算第一标幺值与第二标幺值的差值;
判断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如果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则存储第一标幺值和第二标幺值;以及
如果差值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则仅存储第二标幺值。
进一步地,将第三多源异构数据和第二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校核包括:
获取第三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
将第三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换算成标幺值,得到第三标幺值;以及
将第三标幺值与第二标幺值进行对比。
进一步地,将第三标幺值与第二标幺值进行对比包括:
将第三标幺值与第二标幺值相减得到第一差值;
判断第一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如果第一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则存储第三标幺值和第二标幺值;以及
如果第一差值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则仅存储第二标幺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装置。
该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将第一多源异构数据和第二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校核,获取第一校核结果;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将第三多源异构数据和第二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校核,获取第二校核结果;以及
处理模块,用于将第一校核结果和第二校核结果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得到数据处理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将第一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换算成标幺值,得到第一标幺值;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第二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将第二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换算成标幺值,得到第二标幺值;以及
第一对比模块,用于将第一标幺值与第二标幺值进行对比。
进一步地,第一对比模块包括: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第一标幺值与第二标幺值的差值;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判断模块的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存储第一标幺值和第二标幺值;以及
第二存储模块,用于判断模块的结果为否的情况下,仅存储第二标幺值。
进一步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第三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
第四计算模块,用于将第三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换算成标幺值,得到第三标幺值;以及
第二对比模块,用于将第三标幺值与第二标幺值进行对比。
进一步地,第二对比模块包括:
第五计算模块,用于将第三标幺值与第二标幺值相减得到第一差值;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一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第三存储模块,用于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存储第三标幺值和第二标幺值;以及
第四存储模块,用于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仅存储第二标幺值。
通过本发明,采用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方法及处理,解决了不同生产部门维护的多源异构数据存在差异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数据完备性和准确性,避免对同一设备数据的重复维护,节约了人力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装置的结构框图;以及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该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S102至步骤S106:
步骤S102,将第一多源异构数据和第二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校核,获取第一校核结果;
步骤S104,将第三多源异构数据和第二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校核,获取第二校核结果;以及
步骤S106,将第一校核结果和第二校核结果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得到数据处理结果。
其中,步骤S102中将第一多源异构数据和第二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校核,目的是为了获得第一多源异构数据和第二多源异构数据的相似数据。步骤S104中将第三多源异构数据和第二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校核,是为了获得第三多源异构数据和第二多源异构数据的相似数据。步骤S106将第一校核结果和第二校核结果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即将步骤S102和步骤S104中校核所得的部分相似数据进行融合处理,从而提高数据的完备性和准确性,避免对同一多源异构数据的重复维护,节约了人力成本。
优选地,如图2所示,步骤S102将第一多源异构数据和第二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校核,获取第一校核结果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获取第一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
步骤S204,将第一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换算成标幺值,得到第一标幺值;
步骤S206,获取第二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
步骤S208,将第二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换算成标幺值,得到第二标幺值;以及
步骤S210,将第一标幺值与第二标幺值进行对比。
以上步骤只是该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还可以有其他步骤的组合来实现上述将第一多源异构数据和第二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校核,获取第一校核结果。本优选实施例下面以第一多源异构数据为PSDB数据,第二多源异构数据为BPA数据为例进行具体说明,这两种数据只是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的第一多源异构数据和第二多源异构数据还可以是其他数据类型。PSDB数据为线路阻抗、导纳有名值;变压器容量、短路损耗和短路阻抗。BPA数据为标幺值形式的线路阻抗。导纳,变压器等效电阻和漏抗。步骤S202至步骤S210就是将PSDB有名值换算成标幺值与BPA的标幺值进行对比。
优选地,如图3所示,步骤S210将第一标幺值与第二标幺值进行对比包括:
步骤S302,计算第一标幺值与第二标幺值的差值;
步骤S304,判断上述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步骤S306,如果上述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则存储第一标幺值和第二标幺值;
步骤S308,如果上述差值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则仅存储第二标幺值。
同样以第一多源异构数据为PSDB数据,第二多源异构数据为BPA数据为例进行具体说明,将PSDB数据的有名值换算成标幺值与BPA数据的标幺值进行对比,如果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如:5%),则PSDB数据的有名值参数和BPA数据的标幺值同时存入数据库,并记录日志。如果差值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则PSDB数据中的有名值不存入数据库,只存入BPA数据的标幺值,同时给出警告,由维护人员进行确认处理,并记录日志。这只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步骤S210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第一标幺值与第二标幺值的对比。
优选地,如图4所示,步骤S104将第三多源异构数据和第二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校核,获取第二校核结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2,获取第三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
步骤S404,将第三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换算成标幺值,得到第三标幺值;
步骤S406,将第三标幺值与由步骤S206和步骤S208得到的第二标幺值进行对比。
以上步骤只是该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还可以有其他步骤的组合来实现上述将第三多源异构数据和第二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校核,获取第二校核结果。下面以第三多源异构数据为PMS数据为例进行具体说明,PMS数据只是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的第三多源异构数据还可以是其他数据类型。PMS数据为线路型号、长度,变压器容量、短路损耗和短路阻抗。步骤S402至步骤S406就是将PMS数据有名值换算成标幺值与BPA数据的标幺值进行对比。
优选地,如图5所示,步骤S406将第三标幺值与第二标幺值进行对比包括:
步骤S502,将第三标幺值与第二标幺值相减得到第一差值;
步骤S504,判断上述第一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步骤S506,如果上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存储第三标幺值和第二标幺值;
步骤S508,如果上述第一差值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则仅存储第二标幺值。
以第三多源异构数据为PMS数据,第二多源异构数据为BPA数据为例进行具体说明,步骤S502至步骤S508就是将PMS数据的有名值折算到BPA基准容量下的标幺值与BPA数据进行校验,第一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如:5%)则将PMS数据的有名值参数和BPA数据的标幺值同时存入数据库,记录日志。如果第一差值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则只存入BPA数据的标幺值,同时给出警告,由维护人员进行确认处理,并记录日志。该方法只是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可以有其他方式可以实现步骤S406中将第三标幺值与第二标幺值进行对比。
优选地,第三多源异构数据为PMS数据和第二多源异构数据为BPA数据进行校核还可以包括线路参数的校核和完善以及变压器参数的校核和完善。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可以通过以下内容实现线路参数的校核和完善。
PMS较为全面的提供了线路的参数,但并未注明导线分裂数,电缆线路及部分架空线路,也并未给出导线型号,对于单条线路中使用两种型号导线的情况并未分别说明两种型号导线长度,以上几种情况给计算、校验带来一定困难。选用以下参数对BPA数据进行校验。
(1)电阻R
通过PMS数据库获得线路型号及长度,知单位长度电阻rl(Ω/km),按下式计算线路电阻标幺值:
R l * = r l × L × S B U B 2
式中Rl *为电阻标幺值;rl为单位长度电阻(Ω/km);L为线路长度(km);UB为基准电压(kV);SB为基准容量(MVA)。
(2)电抗X
通过PMS数据库获得线路型号及长度,知导线单位长度电抗xl(Ω/km),按下式计算线路电抗标幺值:
X l * = x l × L × S B U B 2
式中Xl *为电抗标幺值;xl为单位长度电抗(Ω/km);L为线路长度(km);UB为基准电压(kV);SB为基准容量(MVA)。
(3)电纳B
通过PMS数据库获得线路型号及长度,知导线单位长度电纳bl(S/km),按下式计算线路电抗标幺值:
B l * 2 = 0.5 b l × L × S B U B 2
式中Bl *为电纳标幺值;bl为单位长度电抗(S/km);L为线路长度(km);UB为基准电压(kV);SB为基准容量(MVA)。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得到线路参数,选取不同电压等级、不同型号线路进行校核。
在BPA对称线路卡中还有一些说明性的参数,而这些参数并不完善,因此可以充分发挥PMS数据库的优势,完善、补充BPA中对称线路卡的说明性参数。
以上计算只是一种优选方式,还可以有其他方式实现线路参数的计算。本发明中以上述优选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可以通过以下内容实现变压器参数的校核和完善。
PMS数据库提供的变压器参数进行了分类,通过其中的计算用数据可以对已有BPA数据进行校验、核对。已有BPA数据中的说明性数据较为匮乏,从PMS数据库获得的说明性数据可以对BPA数据中相应的数据进行追加、完善。其他备用数据并不直接填入BPA数据之中,但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以备使用。
对于双绕组变压器,采用如下公式计算电阻电抗:
R T * = Δ P k × U N 2 S N 2 × S B U B 2 × 10 - 3
X T * = U k % × U N 2 S N × S B U B 2
其中,RT *为电阻标幺值;XT *为电抗标幺值;△Pk为短路损耗(kW);Uk%为短路电压百分比(%);UN为额定电压(kV);SN为变压器额定容量(MVA);UB为基准电压(kV);SB为基准容量(MVA)。
三绕组变压器转换成变压器数据卡要有三个变压器数据卡对应一台三绕组变压器,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计算电阻R1、R2、R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求归算到高压侧各绕组电阻
铭牌中给出了最大短路损耗△Pk.max,即两个100%容量的绕组通过额定电流,另一个100%或50%的绕组空载时的损耗,按下式计算:
R 1 ′ = R 2 ′ = Δ P k , max × U N 1 2 2000 S N 1 2
R 3 ′ = S N 1 S N 3 × R 1 ′
式中R1'、R2'、R3'为基于高压侧的各绕组电阻,△Pk.max为短路损耗(kW);UN1为高压侧额定电压(kV);SN1为高压绕组额定容量(MVA);SN3为低压绕组额定容量(MVA)。
步骤二:将各绕组电阻归算到相应侧
R1=R1'
R 2 = R 2 ′ × U N 2 2 U N 1 2
R 3 = R 3 ′ × U N 3 2 U N 1 2
式中R1、R2、R3为各绕组电阻,UN1、UN2、UN3为各绕组额定电压(kV)。
步骤三:折算标幺值
R i * = R i × S B U Bi 2
式中Ri *为各绕组电阻标幺值;Ri为各绕组电阻;UBi为各绕组基准电压(kV);SB为基准容量(MVA);i=1,2,3。
然后计算电抗X1、X2、X3,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求各绕组短路电压
U K 1 ( % ) = 1 2 [ U K 1 - 2 ( % ) + U K 3 - 1 ( % ) - U K 2 - 3 ( % ) ]
U K 2 ( % ) = 1 2 [ U K 2 - 3 ( % ) + U K 1 - 2 ( % ) - U K 3 - 1 ( % ) ]
U K 3 ( % ) = 1 2 [ U K 3 - 1 ( % ) + U K 2 - 3 ( % ) - U K 1 - 2 ( % ) ]
步骤二:求各绕组电抗标幺值
X i * = U Ki ( % ) U Ni 2 S Ni × S B U Bi 2
式中Xi *为各绕组电抗标幺值;UKi(%)为各相短路电压(%);UNi为各绕组额定电压(kV);SNi为各绕组额定容量(MVA)。UBi为各绕组基准电压(kV);SB为基准容量(MVA);i=1,2,3。
通过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实现了PMS数据和BPA数据的校核,获得了通过PMS数据和BPA数据的校核得到的校核结果,再与PSDB数据和BPA数据进行校核的结果进行融合,从而达到了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有效融合,提高数据完备性、准确性。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将能够对不同生产部门维护的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有效融合,在提高数据完备性、准确性的同时避免了对同一设备数据的重复维护,节约了人力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装置。如图6所示,该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62,用于将第一多源异构数据和第二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校核,获取第一校核结果;
第二获取模块64,用于将第三多源异构数据和第二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校核,获取第二校核结果;以及
处理模块66,用于将第一校核结果和第二校核结果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得到数据处理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获取模块62和第二获取模块64分别获取了第一校核结果和第二校核结果,并通过处理模块66进行融合处理,得到数据处理结果。该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装置实现了对不同生产部门维护的多源异构数据进行融合,进而达到了提高数据完备性和准确性,避免对同一设备数据的重复维护,节约了人力成本的效果。
优选地,如图7所示,该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装置中的第一获取模块62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70,用于获取第一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
第一计算模块72,用于将第一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换算成标幺值,得到第一标幺值;
第二获取子模块74,用于获取第二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
第二计算模块76,用于将第二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换算成标幺值,得到第二标幺值;以及
第一对比模块78,用于将第一标幺值与第二标幺值进行对比。
以上模块的组合只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组合方式,还可以有其他模块的组合来实现第一获取模块62的获取将第一多源异构数据和第二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校核所得到的第一校核结果。
优选地,如图8所示,第一对比模块78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第三计算模块82,用于计算第一标幺值与第二标幺值的差值;
第一判断模块84,用于判断该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第一存储模块86,用于上述判断模块的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存储第一标幺值和第二标幺值;
第二存储模块88,用于上述判断模块的结果为否的情况下,仅存储第二标幺值。
第一对比模块78可以由上述模块组成,也可以由具有实现将第一标幺值与第二标幺值进行对比,并将所得结果进行存储的功能的其他模块组合而成。该组合方式只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组合方式。
优选地,如图9所示,第二获取模块64可以包括:
第三获取子模块92,用于获取第三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
第四计算模块94,用于将第三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换算成标幺值,得到第三标幺值;
第二对比模块96,用于将第三标幺值与由第二计算模块76得到的第二标幺值进行对比。
第二获取模块64实现了获得第三多源异构数据和第二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校核所得到的第二校核结果。图9中所示的模块只是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组合方式。
优选地,如图10所示,第二对比模块96可以包括:
第五计算模块102,用于将第三标幺值与第二标幺值相减得到第一差值;
第二判断模块104,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第三存储模块106,用于在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存储第三标幺值和第二标幺值;
第四存储模块108,用于在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仅存储第二标幺值。
第二对比模块96实现了第三标幺值和第二标幺值的对比功能。以上模块式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组合方式,还可以有其他模块或者组合可以实现此功能。
该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装置实现了对不同生产部门维护的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校核和融合,进而提高数据完备性和准确性,避免对同一设备数据的重复维护,节约了人力成本。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第一多源异构数据和第二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校核,获取第一校核结果;
将第三多源异构数据和所述第二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校核,获取第二校核结果;以及
将所述第一校核结果和所述第二校核结果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得到数据处理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多源异构数据和第二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校核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
将所述第一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换算成标幺值,得到第一标幺值;
获取所述第二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
将所述第二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换算成标幺值,得到第二标幺值;以及
将所述第一标幺值与所述第二标幺值进行对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标幺值与所述第二标幺值进行对比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标幺值与所述第二标幺值的差值;
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如果所述差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存储所述第一标幺值和所述第二标幺值;以及
如果所述差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仅存储所述第二标幺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三多源异构数据和所述第二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校核包括:
获取所述第三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
将所述第三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换算成标幺值,得到第三标幺值;以及
将所述第三标幺值与所述第二标幺值进行对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三标幺值与所述第二标幺值进行对比包括:
将所述第三标幺值与所述第二标幺值相减得到第一差值;
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如果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存储所述第三标幺值和所述第二标幺值;以及
如果所述第一差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仅存储所述第二标幺值。
6.一种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将第一多源异构数据和第二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校核,获取第一校核结果;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将第三多源异构数据和所述第二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校核,获取第二校核结果;以及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校核结果和所述第二校核结果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得到数据处理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换算成标幺值,得到第一标幺值;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换算成标幺值,得到第二标幺值;以及
第一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标幺值与所述第二标幺值进行对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比模块包括: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标幺值与所述第二标幺值的差值;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所述判断模块的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存储所述第一标幺值和所述第二标幺值;以及
第二存储模块,用于所述判断模块的结果为否的情况下,仅存储所述第二标幺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三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
第四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多源异构数据的有名值换算成标幺值,得到第三标幺值;以及
第二对比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标幺值与所述第二标幺值进行对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比模块包括:
第五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标幺值与所述第二标幺值相减得到第一差值;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第三存储模块,用于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存储所述第三标幺值和所述第二标幺值;以及
第四存储模块,用于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仅存储所述第二标幺值。
CN201410397864.1A 2014-08-13 2014-08-13 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53358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7864.1A CN105335896A (zh) 2014-08-13 2014-08-13 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7864.1A CN105335896A (zh) 2014-08-13 2014-08-13 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5896A true CN105335896A (zh) 2016-02-17

Family

ID=55286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97864.1A Pending CN105335896A (zh) 2014-08-13 2014-08-13 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3589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7141A (zh) * 2016-12-19 2017-05-3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融合多源异构电网数据的获取和分布式存储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9482A (zh) * 2012-11-30 2013-04-1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分布式异构系统中数据融合存储的实现方法
JP2013178637A (ja) * 2012-02-28 2013-09-09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データ検定装置、データ検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3605715A (zh) * 2013-11-14 2014-02-26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多个数据源的数据整合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854145A (zh) * 2014-03-28 2014-06-11 山东天利和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校验规则库的生产能源数据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78637A (ja) * 2012-02-28 2013-09-09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データ検定装置、データ検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3049482A (zh) * 2012-11-30 2013-04-1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分布式异构系统中数据融合存储的实现方法
CN103605715A (zh) * 2013-11-14 2014-02-26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多个数据源的数据整合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854145A (zh) * 2014-03-28 2014-06-11 山东天利和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校验规则库的生产能源数据处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施恩洁 等: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一体化仿真平台", 《电气应用》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7141A (zh) * 2016-12-19 2017-05-3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融合多源异构电网数据的获取和分布式存储方法
CN106777141B (zh) * 2016-12-19 2019-07-12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融合多源异构电网数据的获取和分布式存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uan et al. Probabilistic decomposition‐based security constrained transmission expansion planning incorporating distributed series reactor
Biswas et al. Optimal distributed generation placement in shunt capacitor compensated distribution systems considering voltage sag and harmonics distortions
Erdinç et al.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dynamic line rating combined with other flexibility options from an operational point of view
Su et al. Comprehensive optimal photovoltaic inverter control strategy in unbalanced three‐phase four‐wire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s
CN103207352B (zh) 利用选线阻抗幅值特性实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CN104502704A (zh) 一种适用于背景谐波电压变化的谐波责任计算方法
CN109001592B (zh) 一种基于暂态量的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Daratha et al. Robust voltage regulation in unbalanced radial distribution system under uncertainty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and loads
Peppanen et al. Increasing distribution system model accuracy with extensive deployment of smart meters
Coppo et al. Generalised transformer modelling for power flow calculation in multi‐phase unbalanced networks
Tang et al. Distribution system modeling using CYMDIST for study of high penetration of distributed solar photovoltaics
Kocewiak et al. Modelling of wind power plant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harmonic propagation and small‐signal stability studies
CN109586272B (zh) 一种电网连续运行仿真断面的生成方法和系统
Zhang et al. Improved schemes for traditional current‐based phase selectors in wind power systems
Peng et al. Influence of sympathetic inrush on voltage dips caused by transformer energisation
Bharti et al. No‐load performance study of 1200 kV Indian UHVAC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2361322A (zh) 交联聚乙烯电缆交流线路改为直流运行的技术判定方法
del Pino Lopez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pensated passive loops for mitigating underground power cable magnetic fields
Yang et al. Three‐phase power‐flow solutions using decomposed quasi‐Newton method for unbalanced radial distribution networks
Anand et al.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based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scheme for islanded and grid‐tied AC microgrid
Sheng et al. Maximum penetration level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in consideration of voltage fluctuations based on multi‐resolution model
Campello et al. Hosting capacity of a university electrical grid considering the inclusion of wind-turbines for different background distortions
Begum et al. Analytical expressions for characterising voltage dips and phase‐angle jumps in electricity networks
CN105335896A (zh) 用于电网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de Oliveira et al. Determining the harmonic hosting capacity of PV sources for a university camp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