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35614B - 一种产品功能性与环境协调性融合的产品进化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产品功能性与环境协调性融合的产品进化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35614B
CN105335614B CN201510726036.2A CN201510726036A CN105335614B CN 105335614 B CN105335614 B CN 105335614B CN 201510726036 A CN201510726036 A CN 201510726036A CN 105335614 B CN105335614 B CN 1053356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design
green
evolutionary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2603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35614A (zh
Inventor
张树有
王自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51072603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356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35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56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356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56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Z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6Z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品功能性与环境协调性融合的产品进化设计方法。构建待改进产品绿色设计需求与产品设计模块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待改进产品绿色设计需求将产品设计模块分归为产品功能性模式与环境协调性模式,并分配进化设计模式;每个进化设计模式在绿色性能集合中映射到与其各自对应的绿色性能指标;由绿色指标间权重计算得到综合绿色性指标,可重复采用进化融合方式对进化设计模式进行融合,以完成产品进化。本发明将产品设计过程中功能设计模块与环境约束协调融合,在产品设计初期具体考虑产品设计绿色性;并通过进化模式间的融合设计,提高各绿色性能指标以及综合绿色性指标。

Description

一种产品功能性与环境协调性融合的产品进化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产品进化设计方法,尤其是涉及了一种产品功能性与环境协调性融合的产品进化设计方法,以提高产品绿色性能为目标,属于面向产品绿色设计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产品设计阶段初期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决定了产品的各方面性能,同时设计阶段初期造成的设计缺陷往往难以弥补。产品进化设计在产品设计阶段初期,将设计语义由抽象到具体表达、设计知识由发散向定向进化,更有效地满足客户个性化设计需求。产品绿色设计同样重点着眼于产品设计阶段初期,综合考虑产品设计、制造、运输、使用、维修和拆卸回收等全生命周期内的绿色因素,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资源的利用。
随着环境问题不断得到重视,产品绿色设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产品绿色设计涉及多方面因素,产品设计初期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影响产品绿色性能的设计知识难以准确表达。同时,产品绿色性能与产品自身的功能属性之间关联关系复杂。因此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产品进化设计方法,能修正绿色关联属性,以满足绿色性能要求。
因此,提出一种产品环境协调性与自身功能性融合的进化设计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产品功能性与环境协调性融合的产品进化设计方法,利用融合进化的方法不断修正各设计维度的绿色关联属性,以满足绿色性能指标要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建立待改进产品绿色设计需求与产品设计模块形成关联关系,根据待改进产品绿色设计需求将产品设计模块分归为产品功能性模式与环境协调性模式的两种模式,并进一步分配各自进化设计模式;
2)对于每一个进化设计模式,在绿色性能集合中映射到与其各自对应的绿色性能指标,绿色性能集合为主要由待改进产品绿色设计需求及其绿色性能指标所构成的集合;
3)由绿色指标间权重计算得到综合绿色性指标,若综合绿色性指标达到产品绿色设计需求,则完成产品进化;若综合绿色性指标未达到产品绿色设计需求,则采用进化融合方式对产品功能性模式与环境协调性模式下的进化设计模式进行融合,将存在关联的进化模式进行融合设计,以提高绿色性综合指标为目的,利用融合进化设计技术产生新的进化设计模式,直到综合绿色性指标达到产品绿色设计需求,完成产品进化。
所述步骤1)中将待改进产品绿色设计需求与产品设计模块形成关联关系具体如下:提取待改进产品绿色设计需求有关的产品自身性能,产品绿色设计需求与产品自身性能会产生设计冲突,建立解决针对于各个产品绿色设计需求与产品自身性能产生的设计冲突下的设计问题,并将设计问题关联到产品设计模块,从而将待改进产品绿色设计需求与产品设计模块形成关联关系。
所述步骤1)中,以产品所受环境约束为分类基准,将与产品与外界环境相关的绿色性能需求关联的产品设计模块归属于环境协调性模式,并分配为若干个环境进化设计模式;
以产品的不同模块为分类基准,将与产品自身的绿色性能需求关联的产品设计模块归属于产品功能性模式,并分配为若干个功能进化设计模式。
进化模式选择方式在进化模式间存在动态转移,两种模式即囊括了绝大多数的绿色属性,同时模式间又存在关联。
所述步骤2)中,绿色性能集合囊括已有设计经验中所有的绿色性能指标,不同的进化设计模式可映射对应绿色性能集合中相同的绿色性能指标,同一进化设计模式可映射对应于多个绿色性能指标。
所述步骤3)中的进化融合方式包括设计模块融合方式、绿色指标融合方式、功能环境融合方式以及面向同一绿色性能指标的复合融合方式,
设计模块融合方式针对产品功能性模式下任意两个进化设计模式之间的融合,对相同或相关设计模块下的进化模式进行融合设计;
功能环境融合方式针对环境协调性模式下的进化设计模式与产品功能性模式下的进化设计模式之间的融合;
绿色指标融合方式针对映射于相同绿色性能指标的进化设计模式,根据同一绿色指标对不同进化模式进行融合设计;
面向同一绿色性能指标的复合融合方式针对伴随功能及模块融合的进化设计模式,伴随功能及模块融合的进化设计模式以上述三种模块分别两两融合形成,且该模式以相同绿色性能指标为进化目标。
所述的设计模块融合方式是将产品功能性模式下任意两个进化设计模式的进化节点根据其关联关系进行合并,形成新的进化节点,但总进化节点数量不变。
所述的功能环境融合方式是将产品功能性模式下进化设计模式与环境协调性模式下进化设计模式的进化节点根据关联关系进行合并,形成新的进化节点,但总进化节点数量不变。
所述的绿色指标融合方式是将映射于相同绿色性能指标的两个进化设计模式中的进化节点相互穿插叠加,不形成新的进化节点,且最后的总进化节点数量为原进化设计模式的进化节点数的总和。
所述步骤3)中,具体采用以下方式根据产品功能性与环境协调性融合模式下的进化设计模式和绿色性能需求计算由绿色指标间权重得到综合绿色指标:采用伍晓榕等发表的《面向绿色制造的加工工艺参数决策方法及应用》中涉及到的DEMATEL-VIKOR理论方法。即根据已关联的进化模式与绿色指标,构建各进化模式对应绿色指标模型;采用田口实验法设计各进化节点参数,并进行进化节点到绿色指标的关联试验;收集试验数据,确定各进化模式节点参数,建绿色指标评估矩阵,结合模糊改进DEMATEL绿色评估矩阵,计算各组试验的群体效益、最大个体遗憾数和VIKOR综合指标,并按数值由大到小分别排序;根据最优决策评估标准,最终得到综合绿色指标。
所述的设计模块融合方式对应的融合进化设计模式以简化设计模块内容提高设计效率为目标间接提高绿色指标,绿色指标融合方式对应的融合进化设计模式直接以提高相对应的绿色指标为目标,功能环境融合方式对应的融合进化设计模式考虑环境协调性与产品的自身属性,以产品与环境协调为目标,更全面的提高绿色指标。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产品功能性模式可包括材料、结构、运动、动力四个模块的进化设计模式。为说明各模块的进化过程以及后续的融合设计,在此举例说明。材料模块从产品材料的种类以及内部空洞情况两方面考虑进化设计。结构模块从产品连接结构的可拆卸角度考虑进化设计。运动模块从产品部件运动方向考虑进化设计。动力模块从产品动力源的输出频率以及动力源的功能方式考虑进化设计。环境协调性模式包括材料排放约束、碳排放约束和人工操作环境分配进化模式。各不同模式下的进化设计模式对应绿色进化指标集中的各绿色指标。
如图3所示,本发明产品进化的融合方式包括:设计模块融合方式、功能环境融合方式和绿色指标融合方式。对于同时要进行自身功能性进化节点自融合与自身功能性进化节点与环境协调性进化节点相互融合的设计需求,提出了面向同绿色指标的复合融合方式。
如图4所示,根据已关联的进化模式与绿色指标,构建各进化模式对应绿色指标模型,采用田中实验法设计各进化节点参数,并进行进化节点到绿色指标的关联试验,收集试验数据,确定各进化模式节点参数,构建绿色指标评估矩阵,结合模糊改进DEMATEL绿色评估矩阵,计算各组试验的群体效益Si,最大个体遗憾数Ri和VIKOR综合指标Qi,并按数值由大到小排序,根据最优进化模式决策标准,得到绿色进化方案解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考虑产品自身材料、功能、运动及动力属性又结合环境约束,使得绿色设计考虑的绿色因素更加全面到位。
2、本发明的进化设计模式到绿色性能指标间的映射,覆盖由一到多,由多归一的映射类型,将不同类型不同目标的进化模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利于相互间的融合,解决了产品绿色性设计问题的进化表达问题。
3、本发明提出的三种融化进化方式以提高绿色性指标为目标,解决了单一进化模式设计过程中绿色性能低的问题,同时也考虑了绿色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产品设计初期就能具体化考虑影响产品绿色设计的各方面因素,体现了进化设计的优越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总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进化设计模式与绿色指标关联映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产品进化设计模式融合方式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最优绿色进化模式决策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步骤1:根据产品绿色设计的要求,构建待改进产品绿色设计需求与产品设计模块之间的关联关系。例如,如图2所示,待改进产品绿色设计需求为资源能源利用率、可回收性、可拆卸性、经济性、噪声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排放,产品设计模块为产品功能性模块下的材料模块、结构模块、运动模块、动力模块,环境协调性模式下的材料排放约束模块、碳排放约束模块以及人工操作环境模块。
步骤2:以产品功能性与环境协调性两种进化模式分配进化设计模式。环境协调性模式下以产品所受环境约束为基准分类进化设计模式,产品功能性模式下以设计产品的不同模块为分类基准分进化设计模式。
步骤3:对每一进化模式在绿色进化指标集中找到对应映射指标,不同的进化设计模式可对应相同的绿色进化指标,同一进化设计模式也可有多条绿色进化指标。
步骤4:根据产品功能性与环境协调性融合模式下的进化模式关联统计以及客户的绿色性指标要求确定绿色指标权重,计算综合绿色性指标,若满足绿色性综合指标要求则跳转到步骤6,否则跳转到步骤5。
步骤5:基于融合进化方式,重新融合进化设计模式。融化进化方式分为设计模块融合方式、绿色指标融合方式以及功能环境融合方式。如图3所示:以此三种融合进化方式为基础,形成三种复合的融合进化方式分别为:面向同绿色指标的设计模块融合方式、面向同绿色指标的功能环境融合方式以及面向同绿色指标的复合融合方式。
步骤5.1:设计模块融合方式针对自身功能性模式下的进化模式,对相同或相关设计模块下的进化模式进行融合设计。该方式以简化设计模块内容提高设计效率为目标间接提高绿色指标。
步骤5.2:绿色指标融合方式针对映射于相同绿色进化指标的进化模式,根据同一绿色指标对不同进化模式进行融合设计。该方式以直接提高相对应的绿色指标为目标。
步骤5.3:功能环境融合方式针对环境协调性模式下受环境约束影响的进化模式与自身功能型模式下的各设计模块中的进化模式,将存在关联的进化模式进行融合设计。该方式以产品与环境协调为目标,更全面的提高绿色指标。
步骤5.4:面向同绿色指标的设计模块融合方式针对具有相同绿色指标的不同进化模式进行融合设计,且仅针对设计模块间的进化模式进行融合,在此过程中能产生新的进化节点。
步骤5.5:面向同绿色指标的功能环境融合方式针对具有相同绿色指标的不同进化模式进行融合设计,该方式以产品设计模块与功能环境进化模式间的融合为目标,不产生新的进化节点。
步骤5.6:面向同绿色指标的复合融合方式针对具有相同绿色指标的不同进化模式进行融合设计,该方式不仅以产品设计模块与功能环境进化模式间的融合为目标,同时在融合过程能产生新的进化节点。
步骤6:输出最优进化设计方案。如图4所示:根据已关联的进化模式与绿色指标,构建各进化模式对应绿色指标模型,采用田中实验法设计各进化节点参数,并进行进化节点到绿色指标的关联试验,收集试验数据,确定各进化模式节点参数,构建绿色指标评估矩阵,结合模糊改进DEMATEL绿色评估矩阵,计算各组试验的群体效益Si,最大个体遗憾数Ri和VIKOR综合指标Qi,并各数据下分别按数值由大到小排序,再根据最优进化模式标准,得到绿色进化方案解集。
在产品设计初期具体化考虑影响产品绿色设计的各方面因素,体现了进化设计的优越性。最终得到的绿色进化方案解集,为产品绿色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Claims (4)

1.一种产品功能性与环境协调性融合的产品进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1)建立待改进产品绿色设计需求与产品设计模块形成关联关系,根据待改进产品绿色设计需求将产品设计模块分归为产品功能性模式与环境协调性模式的两种模式,并进一步分配各自进化设计模式;
2)对于每一个进化设计模式,在绿色性能集合中映射到与其各自对应的绿色性能指标;
3)根据产品功能性与环境协调性融合模式下的进化设计模式和待改进产品绿色设计需求由绿色指标间权重计算得到综合绿色性指标,若综合绿色性指标达到产品绿色设计需求,则完成产品进化;若综合绿色性指标未达到产品绿色设计需求,则采用进化融合方式对产品功能性模式与环境协调性模式下的进化设计模式进行融合,直到综合绿色性指标达到产品绿色设计需求,完成产品进化;
所述步骤3)中的进化融合方式包括设计模块融合方式、绿色指标融合方式、功能环境融合方式以及面向同一绿色性能指标的复合融合方式,
设计模块融合方式针对产品功能性模式下任意两个进化设计模式之间的融合;
功能环境融合方式针对环境协调性模式下的进化设计模式与产品功能性模式下的进化设计模式之间的融合;
绿色指标融合方式针对映射于相同绿色性能指标的进化设计模式;
面向同一绿色性能指标的复合融合方式针对伴随功能及模块融合的进化设计模式;
所述的设计模块融合方式是将产品功能性模式下任意两个进化设计模式的进化节点根据其关联关系进行合并,形成新的进化节点,但总进化节点数量不变;
所述的功能环境融合方式是将产品功能性模式下进化设计模式与环境协调性模式下进化设计模式的进化节点根据关联关系进行合并,形成新的进化节点,但总进化节点数量不变;
所述的绿色指标融合方式是将映射于相同绿色性能指标的两个进化设计模式中的进化节点相互穿插叠加,不形成新的进化节点,且最后的总进化节点数量为原进化设计模式的进化节点数的总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功能性与环境协调性融合的产品进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待改进产品绿色设计需求与产品设计模块形成关联关系具体如下:提取待改进产品绿色设计需求有关的产品自身性能,产品绿色设计需求与产品自身性能会产生设计冲突,建立解决各个设计冲突的设计问题,并将设计问题关联到产品设计模块,从而将待改进产品绿色设计需求与产品设计模块形成关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功能性与环境协调性融合的产品进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以产品所受环境约束为分类基准,将与产品与外界环境相关的绿色性能需求关联的产品设计模块归属于环境协调性模式,并分配为若干个环境进化设计模式;以产品的不同模块为分类基准,将与产品自身的绿色性能需求关联的产品设计模块归属于产品功能性模式,并分配为若干个功能进化设计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功能性与环境协调性融合的产品进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绿色性能集合囊括已有设计经验中所有的绿色性能指标,不同的进化设计模式映射对应绿色性能集合中相同的绿色性能指标,同一进化设计模式映射对应于多个绿色性能指标。
CN201510726036.2A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产品功能性与环境协调性融合的产品进化设计方法 Active CN1053356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26036.2A CN105335614B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产品功能性与环境协调性融合的产品进化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26036.2A CN105335614B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产品功能性与环境协调性融合的产品进化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5614A CN105335614A (zh) 2016-02-17
CN105335614B true CN105335614B (zh) 2018-03-16

Family

ID=55286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26036.2A Active CN105335614B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产品功能性与环境协调性融合的产品进化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356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8883B (zh) * 2018-09-19 2022-11-0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环境性能需求的产品进化设计决策方法
CN113947377B (zh) * 2021-10-22 2023-05-30 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实验室管理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0350A (zh) * 2012-10-25 2013-02-13 合肥工业大学 绿色产品设计方案的不确定性优化决策方法
CN102945301A (zh) * 2012-10-30 2013-02-27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机电产品绿色设计冲突消解方法
CN103473619A (zh) * 2013-09-26 2013-12-2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网络架构的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CN103559416A (zh) * 2013-11-15 2014-02-05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产品的绿色性能量化评价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89158A (ja) * 2008-05-30 2009-12-1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環境負荷評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0350A (zh) * 2012-10-25 2013-02-13 合肥工业大学 绿色产品设计方案的不确定性优化决策方法
CN102945301A (zh) * 2012-10-30 2013-02-27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机电产品绿色设计冲突消解方法
CN103473619A (zh) * 2013-09-26 2013-12-2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网络架构的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CN103559416A (zh) * 2013-11-15 2014-02-05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产品的绿色性能量化评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泛逻辑推理的复杂产品融合绿色性分析的设计方案评价技术;孙良峰 等;《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30831;第19卷(第8期);第1990-1999页 *
绿色性对模块化产品设计的影响;陆长明 等;《机械设计与研究》;20061231;第22卷(第6期);第13-16页 *
面向绿色制造的加工工艺参数决策方法及应用;伍晓榕 等;《机械工程学报》;20130430;第49卷(第7期);第91-100页 *
面向绿色注塑加工的工艺耦合参数设计优选方法;王自立 等;《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50505;第21卷(第9期);第2322-2331页 *
面向绿色设计的产品优化配置方法;张雷 等;《农业机械学报》;20080930;第39卷(第9期);第122-128页摘要,第1-2小节,图1-4 *
面向绿色设计的产品族规划;张雷 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80229;第20卷(第2期);第220-22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5614A (zh) 2016-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24128B (zh) 一种区域性分布式综合供能系统的规模预测方法
CN110008553B (zh) 基于生命周期成本和环境影响的产品设计方案优选方法
CN104111920B (zh) 一种基于决策树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2684223B (zh) 以降低网损为目标的多约束条件下风电送出功率优化评估方法
CN102509172B (zh) 一种基于gis技术的土地利用碳排放减量化控制优化方法
CN103744733A (zh) 成像卫星资源调用配置方法
CN105335614B (zh) 一种产品功能性与环境协调性融合的产品进化设计方法
CN110503238A (zh) 一种智慧能源多能互补评价可视化实证平台
CN104679956A (zh) 考虑动态特性的高速压力机底座可靠性稳健设计方法
CN1959735A (zh)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城市电网规划方案综合决策方法
CN110096752A (zh) 基于最优化方法的湿地植物配置方法
CN102802163B (zh) 一种基于混合整数规划的无线传感网拓扑构建方法
Zhang et al. Effects of population density of a village and town system on the transportation cost for a biomass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plant
CN106022538A (zh) 基于k均值聚类改进广义天气的光伏发电预测方法
CN103839115B (zh) 一种面向能效提升的机械加工工艺链优化方法
CN106505575A (zh) 一种基于粒计算的线路潮流经济调度方法
CN114529129A (zh) 一种城市绿地规划设计方案的低碳节约化改进方法
CN113282797B (zh) 一种采用并行排序构建水库调度网络节点拓扑关系的方法
CN103530820A (zh) 一种智能电网技术评价的建模方法
CN104200389A (zh) 基于生产工艺时间和设备工作时间的产品耗电量分配方法
CN105956318A (zh) 基于改进分裂 h-k 聚类方法的风电场机群划分方法
CN104751275A (zh) 面向能耗的离散制造系统资源的动态配置方法
CN102420812A (zh) 一种支持分布并行处理的Web服务自动QoS组合方法
CN116822754A (zh) 一种基于企业服务项目模块化分类的数据规范分析系统
CN106056168A (zh)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运行工况优化值的确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