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33632A - 真空集热管 - Google Patents

真空集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33632A
CN105333632A CN201510766341.4A CN201510766341A CN105333632A CN 105333632 A CN105333632 A CN 105333632A CN 201510766341 A CN201510766341 A CN 201510766341A CN 105333632 A CN105333632 A CN 1053336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tube
inner glass
pipe
wall
outer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663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静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ING OUPAI RINENG SOLAR WATER HE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ING OUPAI RINENG SOLAR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ING OUPAI RINENG SOLAR WATER HE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ING OUPAI RINENG SOLAR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6634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336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33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36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真空集热管,热水系统利用率高且工作可靠性高,多块吸热板(4)均设置在内玻璃管(1)内;U形水管(5)的封闭端设在内玻璃管(1)内,U形水管(5)的两开口端设在内玻璃管(1)外;U形水管(5)与多块吸热板(4)均连接;堵盖(6)设在内玻璃管(1)的开口端;吸热板(4)为金属板,所述吸热板的制备方法是:(1)、将金属板经清洗并干燥;(2)、在800-850℃下退火60-65秒,在金属板的表面形成一蓝色的氧化层;(3)、用金属雾化喷射沉积工艺在金属管表面喷涂一层厚80~90nm的氧化锡涂层。

Description

真空集热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真空集热管。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现在社会的绿色能源,人们利用太阳能能够节省较多的能源,所以要好好利用太阳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太阳能热水器因利用太阳能、无污染、使用方便、长期使用投入费用低等特点而倍受人们的青睐,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其中,真空集热管作为太阳能热水器的重要部件之一,其热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太阳能热水器的性能。
现有技术的真空集热管如图1所示,其包括一内玻璃管101以及一外玻璃管102;所述的内玻璃管101的外壁上涂覆有吸热涂层;所述外玻璃管102套接在内玻璃管101外;所述的外玻璃管102与内玻璃管101之间设有间隙;所示的外玻璃管102的一端、内玻璃管101的一端均封闭,所示外玻璃管102的另一端与内玻璃管101连接;所述的外玻璃管102与内玻璃管101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空腔103,所述的空腔103内为真空。上述结构的真空集热管存在以下不足:由于内玻璃管内的存水较多,管内水温上升缓慢,而且管中热水无法全部取出,致使热水系统利用率较低;另外,由于内玻璃管内装水,在运行过程中若破损,则整个太阳能系统就要停止工作,因此使得其工作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水系统利用率高且工作可靠性高的真空集热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真空集热管,包括一内玻璃管和一外玻璃管;所述外玻璃管套接在内玻璃管外;所述的外玻璃管与内玻璃管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的外玻璃管的一端、内玻璃管的一端均封闭,所示外玻璃管的另一端与内玻璃管连接;所述的外玻璃管与内玻璃管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第一空腔,所述的第一空腔内为真空;所述的真空集热管还包括多块吸热板、一U形水管以及一堵盖,所述的多块吸热板均设置在内玻璃管内;所述U形水管的封闭端设在内玻璃管内,所述U形水管的两开口端设在内玻璃管外;所述的U形水管与多块吸热板均连接;所述的堵盖设在内玻璃管的开口端;所述的吸热板为金属板,所述吸热板的制备方法是:
(1)、将金属板经清洗并干燥;
(2)、在800-850℃下退火60-65秒,在金属板的表面形成一蓝色的氧化层;
(3)、用金属雾化喷射沉积工艺在金属管表面喷涂一层厚80~90nm的氧化锡涂层;所述金属雾化喷射沉积工艺为:将氧化锡加热,直至其成为氧化锡金属液体,再通过喷嘴将氧化锡金属液雾化并均匀地喷射在金属板表面,并沉积在吸热板的表面。
所述的多块吸热板相互平行;所述的多块吸热板沿着内玻璃管的中心线均匀设置。
所述的第一腔体内还设有多个弹性支架,所述的多个弹性支架均分别与内玻璃管、外玻璃管连接;所述的多个弹性支架上均涂覆有蒸散型消气剂或非蒸散型消气剂。
所述的弹性支架包括一弹簧和一顶盖,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外玻璃管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顶盖的内表面连接;所述顶盖的外表面与内玻璃管相抵,所述的蒸散型消气剂或非蒸散型消气剂涂覆在顶盖的外表面上。
所述的内玻璃管包括第一内玻璃管壁和第一外玻璃管壁,所述第一内玻璃管壁的两端与第一外玻璃管壁的两端均连接;所述的第一内玻璃管壁与第一外玻璃管壁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的第一内玻璃管壁与第一外玻璃管壁之间形成密闭的第二空腔;所述的第二空腔内为真空。
所述的外玻璃管包括第二内玻璃管壁和第二外玻璃管壁,所述第二内玻璃管壁的两端与第二外玻璃管壁的两端均连接;所述的第二内玻璃管壁与第二外玻璃管壁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的第二内玻璃管壁与第二外玻璃管壁之间形成密闭的第三空腔;所述的第三空腔内为真空。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真空集热管还包括多块吸热板、一U形水管以及一堵盖等结构,通过U形水管实现了不存水,保证了水的流通,管内的水温上升较快,而且由于管内的水一直处于流动状态,其可以全部流出,因此使得热水系统的利用率较高;另外,由于内玻璃管内不装水,即使其在运行过程中若破损,也不会影响整个太阳能系统的正常工作,因此使得其工作可靠性较高。本发明真空集热管还通过一种吸热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吸热效率的增加,对太阳能的吸收率可达到0.975,从而提高了本发明真空集热管热效率。
作为改进,所述的多块吸热板相互平行;所述的多块吸热板沿着内玻璃管的中心线均匀设置。该结构的设置能够最大化的对太阳能进行吸收。
作为改进,所述的腔体内还设有多个弹性支架,所述的多个弹性支架均分别与内玻璃管、外玻璃管连接;所述的多个弹性支架上均涂覆有蒸散型消气剂或非蒸散型消气剂。该结构的设置有利于降低热胀冷缩带来的玻璃管伸缩破裂的问题。
作为改进,所述的内玻璃管包括第一内玻璃管壁和第一外玻璃管壁,所述第一内玻璃管壁的两端与第一外玻璃管壁的两端均连接;所述的第一内玻璃管壁与第一外玻璃管壁之间设有第一空隙;所述的第一内玻璃管壁与第一外玻璃管壁之间形成密闭的第二空腔;所述的第二空腔内为真空。该结构的设置有利于真空集热管的热量保存及吸收。
作为改进,所述的外玻璃管包括第二内玻璃管壁和第二外玻璃管壁,所述第二内玻璃管壁的两端与第二外玻璃管壁的两端均连接;所述的第二内玻璃管壁与第二外玻璃管壁之间设有第二空隙;所述的第二内玻璃管壁与第二外玻璃管壁之间形成密闭的第三空腔;所述的第三空腔内为真空。该结构的设置有利于真空集热管的热量保存及吸收。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真空集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真空集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内玻璃管,1.1、第一内玻璃管壁,1.2、第一外玻璃管壁,1.3、第二空腔,2、外玻璃管,2.1、第二内玻璃管壁,2.2、第二内玻璃管壁,2.3、第三空腔,3、第一空腔,4、吸热板,5、U形水管,6、堵盖,7、蒸散型消气剂或非蒸散型消气剂,8、弹簧,9、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真空集热管,包括一内玻璃管1和一外玻璃管2;所述外玻璃管2套接在内玻璃管1外;所述的外玻璃管2与内玻璃管1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的外玻璃管2的一端、内玻璃管1的一端均封闭,所示外玻璃管2的另一端与内玻璃管1连接,内玻璃管2的另一端用于设置堵盖6;所述的外玻璃管2与内玻璃管1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第一空腔3,所述的第一空腔3内为真空;所述的真空集热管还包括多块吸热板4、一U形水管5以及一堵盖6,所述的多块吸热板4均设置在内玻璃管1内;所述U形水管5的封闭端设在内玻璃管1内,所述U形水管5的两开口端设在内玻璃管1外;所述的U形水管5与多块吸热板4均连接;所述的堵盖6设在内玻璃管1的开口端;所述的吸热板4为金属板,所述吸热板的制备方法是:
(1)、将金属板经清洗并干燥;
(2)、在800-850℃下退火60-65秒,在金属板的表面形成一蓝色的氧化层;
(3)、用金属雾化喷射沉积工艺在金属管表面喷涂一层厚80~90nm的氧化锡涂层;所述金属雾化喷射沉积工艺为:将氧化锡加热至900-1000℃,直至其成为氧化锡金属液体,再通过喷嘴将氧化锡金属液雾化并均匀地喷射在金属板表面,并沉积在吸热板的表面,一般为10-15分钟即可沉淀。
所述的多块吸热板4相互平行;所述的多块吸热板4沿着内玻璃管1的中心线均匀设置。
所述的第一腔体3内还设有多个弹性支架,所述的多个弹性支架均分别与内玻璃管1、外玻璃管2连接;所述的多个弹性支架上均涂覆有蒸散型消气剂或非蒸散型消气剂7。消气剂用于吸收真空管运行时产生的气体,保持管内的真空度。
所述的弹性支架包括一弹簧8和一顶盖9,所述弹簧8的一端与外玻璃管2连接,所述弹簧8的另一端与顶盖9的内表面连接;所述顶盖9的外表面与内玻璃管1相抵,所述的蒸散型消气剂或非蒸散型消气剂7涂覆在顶盖9的外表面上。
所述的内玻璃管1包括第一内玻璃管壁1.1和第一外玻璃管壁1.2,所述第一内玻璃管壁1.1的两端与第一外玻璃管壁1.2的两端均连接;所述的第一内玻璃管壁1.1与第一外玻璃管壁1.2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的第一内玻璃管壁1.1与第一外玻璃管壁1.2之间形成密闭的第二空腔1.3;所述的第二空腔1.3内为真空。
所述的外玻璃管2包括第二内玻璃管壁2.1和第二外玻璃管壁2.2,所述第二内玻璃管壁2.1的两端与第二外玻璃管壁2.2的两端均连接;所述的第二内玻璃管壁2.1与第二外玻璃管壁2.2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的第二内玻璃管壁2.1与第二外玻璃管壁2.2之间形成密闭的第三空腔2.3;所述的第三空腔2.3内为真空。
本发明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但凡在本发明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真空集热管,包括一内玻璃管(1)和一外玻璃管(2);所述外玻璃管(2)套接在内玻璃管(1)外;所述的外玻璃管(2)与内玻璃管(1)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的外玻璃管(2)的一端、内玻璃管(1)的一端均封闭,所示外玻璃管(2)的另一端与内玻璃管(1)连接;所述的外玻璃管(2)与内玻璃管(1)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第一空腔(3),所述的第一空腔(3)内为真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集热管还包括多块吸热板(4)、一U形水管(5)以及一堵盖(6),所述的多块吸热板(4)均设置在内玻璃管(1)内;所述U形水管(5)的封闭端设在内玻璃管(1)内,所述U形水管(5)的两开口端设在内玻璃管(1)外;所述的U形水管(5)与多块吸热板(4)均连接;所述的堵盖(6)设在内玻璃管(1)的开口端;所述的吸热板(4)为金属板,所述吸热板的制备方法是:
(1)、将金属板经清洗并干燥;
(2)、在800-850℃下退火60-65秒,在金属板的表面形成一蓝色的氧化层;
(3)、用金属雾化喷射沉积工艺在金属管表面喷涂一层厚80~90nm的氧化锡涂层;所述金属雾化喷射沉积工艺为:将氧化锡加热,直至其成为氧化锡金属液体,再通过喷嘴将氧化锡金属液雾化并均匀地喷射在金属板表面,并沉积在吸热板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块吸热板(4)相互平行;所述的多块吸热板(4)沿着内玻璃管(1)的中心线均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腔体(3)内还设有多个弹性支架,所述的多个弹性支架均分别与内玻璃管(1)、外玻璃管(2)连接;所述的多个弹性支架上均涂覆有蒸散型消气剂或非蒸散型消气剂(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支架包括一弹簧(8)和一顶盖(9),所述弹簧(8)的一端与外玻璃管(2)连接,所述弹簧(8)的另一端与顶盖(9)的内表面连接;所述顶盖(9)的外表面与内玻璃管(1)相抵,所述的蒸散型消气剂或非蒸散型消气剂(7)涂覆在顶盖(9)的外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玻璃管(1)包括第一内玻璃管壁(1.1)和第一外玻璃管壁(1.2),所述第一内玻璃管壁(1.1)的两端与第一外玻璃管壁(1.2)的两端均连接;所述的第一内玻璃管壁(1.1)与第一外玻璃管壁(1.2)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的第一内玻璃管壁(1.1)与第一外玻璃管壁(1.2)之间形成密闭的第二空腔(1.3);所述的第二空腔(1.3)内为真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玻璃管(2)包括第二内玻璃管壁(2.1)和第二外玻璃管壁(2.2),所述第二内玻璃管壁(2.1)的两端与第二外玻璃管壁(2.2)的两端均连接;所述的第二内玻璃管壁(2.1)与第二外玻璃管壁(2.2)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的第二内玻璃管壁(2.1)与第二外玻璃管壁(2.2)之间形成密闭的第三空腔(2.3);所述的第三空腔(2.3)内为真空。
CN201510766341.4A 2015-11-11 2015-11-11 真空集热管 Pending CN1053336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6341.4A CN105333632A (zh) 2015-11-11 2015-11-11 真空集热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6341.4A CN105333632A (zh) 2015-11-11 2015-11-11 真空集热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3632A true CN105333632A (zh) 2016-02-17

Family

ID=55284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66341.4A Pending CN105333632A (zh) 2015-11-11 2015-11-11 真空集热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3363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3933A (zh) * 2008-12-08 2009-05-06 兰州大学 金属吸热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55799A (zh) * 2011-04-25 2011-08-17 海宁伊满阁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横置真空集热管内留存水的太阳集热装置
KR20110114403A (ko) * 2010-04-12 2011-10-19 주식회사 부광이엔지 태양열 온수시스템에 적용되는 수관식 이중진공관 연결캡
CN202452721U (zh) * 2012-01-21 2012-09-26 扬州大学 同心圆式光热光电转换真空玻璃管集热系统
CN202660789U (zh) * 2012-05-15 2013-01-09 江苏美孚太阳能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式真空管
CN102878711A (zh) * 2012-10-19 2013-01-16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热管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的制作方法
CN103727680A (zh) * 2014-01-20 2014-04-16 东南大学 相变储能型太阳能真空集热管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3933A (zh) * 2008-12-08 2009-05-06 兰州大学 金属吸热管及其制备方法
KR20110114403A (ko) * 2010-04-12 2011-10-19 주식회사 부광이엔지 태양열 온수시스템에 적용되는 수관식 이중진공관 연결캡
CN102155799A (zh) * 2011-04-25 2011-08-17 海宁伊满阁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横置真空集热管内留存水的太阳集热装置
CN202452721U (zh) * 2012-01-21 2012-09-26 扬州大学 同心圆式光热光电转换真空玻璃管集热系统
CN202660789U (zh) * 2012-05-15 2013-01-09 江苏美孚太阳能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式真空管
CN102878711A (zh) * 2012-10-19 2013-01-16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热管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的制作方法
CN103727680A (zh) * 2014-01-20 2014-04-16 东南大学 相变储能型太阳能真空集热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0484A (zh) 太阳能中温集热管
CN105333632A (zh) 真空集热管
CN204494866U (zh) 一种低热损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CN104613658A (zh) 一种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
CN203550242U (zh) 一种全玻璃真空平板集热器
CN202955901U (zh) 一种可提高吸收面积和提高抗压能力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
CN106338148A (zh) 一种太阳能平板集热器
WO2016043631A1 (ru) Солнечный коллектор
CN104456994A (zh) 一种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生产工艺
CN204084898U (zh) 新型槽式太阳能吸热管
CN104266375B (zh) 新型槽式太阳能吸热管
KR101599289B1 (ko) 이중창 구조의 투과체와 vip 단열재가 적용되는 태양열 평판형 집열기
CN209541193U (zh) 一种防水雾的集热器
CN103128518B (zh) 板芯吹胀成型的太阳能空气平板集热器的加工工艺
CN105299921A (zh) 太阳能真空集热管
CN205174883U (zh) 一种非真空太阳能集热管
CN203116348U (zh) 一种太阳能真空集热管
CN205137970U (zh) 太阳能中温集热管
CN201875988U (zh) 全玻璃板式内芯超导太阳能集热管
CN204513811U (zh) 一种片式集热器及太阳能热水器
CN204830525U (zh) 一种自动除雾的平板型集热器
WO2018050077A1 (zh) 用于太阳能集热器的炉膛体
KR20120100936A (ko) 태양열 집열기
CN102538251A (zh) 太阳能真空管
CN202792638U (zh) 一种太阳能真空储热水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