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3740B - 电路域回落的实现方法和双模终端 - Google Patents

电路域回落的实现方法和双模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23740B
CN105323740B CN201410367894.8A CN201410367894A CN105323740B CN 105323740 B CN105323740 B CN 105323740B CN 201410367894 A CN201410367894 A CN 201410367894A CN 105323740 B CN105323740 B CN 1053237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al
network
mode terminal
pan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678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23740A (zh
Inventor
庄永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6789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237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23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3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237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37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路域回落的实现方法和双模终端。该方法包括处于空闲状态的支持LTE网络/移动语音网络的双模终端构建PAN网络;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为其自身和作为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配对以为两个双模终端建立连接,并确保配对中的两个双模终端分别注册到LTE网络和移动语音网络;配对的双模终端中的一方代理对方在己方所注册的网络上完成附着过程,代理对方接收并向对方转发所接收的系统消息和寻呼消息;如果配对的注册在LTE网络中的双模终端接收到配对的双模终端中的另一方转发的语音业务寻呼消息,则切换至移动语音网络以实现电路域回落。本公开支持CSFB双模终端在不同网络间的漫游。

Description

电路域回落的实现方法和双模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网络,特别地,涉及一种电路域回落的实现方法和双模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电信运营商的电路域网络提供了完备的基本语音业务、补充业务及其增值业务和管理能力、完善的计费和后台管理系统。虽然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基于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平台能够实现同样的业务逻辑,但在LTE网络部署初期,为了降低网络建设成本,也为了最大限度地重用在电路域网络的现有投资,3GPP规范定义了两种不必采用IMS方案的LTE/1x CSFB(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电路域回落)的实现方案:(1)1x CSFB/e1x CSFB;(2)CSFB Dual Rx。这两种技术方案要求在切换和漫游时保证语音业务的连续性。
这两种方案的CSFB终端都只有一个发射机,某一时刻只能向LTE或1x CS(CircuitSwitched,电路交换)网络发送信息。支持同时接入LTE和1x CS网络的终端需要采用SVLTE(Simultaneous Voice and LTE,同时支持语音和LTE)方案。
1x CSFB/e1x CSFB方案需要在LTE的核心网和1x CS网之间增加1x CS IWS(Interworking Solution,互通解决方案)逻辑功能模块和S102接口。1x CS IWS是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的分组核心网)MME(Mobile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和1x MSC之间的互通功能模块,用于互通时的消息处理以及封装/解封装1x CS消息。S102接口是MME和1xCS IWS之间的接口,提供MME和IWS之间的隧道,用于转发1x CS的信令消息。除此之外,终端和1x CS IWS还需要支持接口隧道协议GCSNA(Generic CircuitServices Notification Application,通用电路业务通知应用协议),用于封装1x CS信令消息。支持该方案的移动终端不支持到采用CSFB Dual Rx方案的网络的漫游。
CSFB Dual Rx终端可以同时接收LTE和1x CS网络信号,可以分别注册到LTE和1xRTT(Radio Transmission Technology,无线电传输技术)CS网络,分别维护两种接入网的注册信息和移动性管理。但是,由于CSFB Dual Rx终端只具有单个发射机,因此执行位置更新流程时需要暂时中断数据业务。该方案中的两个网络之间不需要增加任何网络实体和接口,支持该方案的移动终端不支持到采用1xCSFB/e1xCSFB方案的网络的漫游。
CSFB终端需要LTE网络和1x CS网络也支持CSFB。SVLTE终端则需要解决以下问题:(1)因双发射机导致的频率干扰;(2)因双发射机双接收机导致的射频头结构复杂,体积大;(3)双发射机同时工作时,为了满足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电磁波能量吸收比)需要更复杂的功率控制;(4)双发射机双接收机导致较大的功耗。
发明内容
本公开鉴于以上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提出了新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在其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路域回落的实现方法,其支持CSFB双模终端在不同网络间的漫游。
本公开在其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模终端,其支持CSFB双模终端在不同网络间的漫游。
根据本公开,提供一种电路域回落的实现方法,包括:
处于空闲状态的支持LTE网络/移动语音网络的双模终端构建PAN网络,PAN网络包括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和作为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
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为其自身和作为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配对以为两个双模终端建立连接,并确保配对中的两个双模终端分别注册到LTE网络和移动语音网络;
配对的双模终端中的一方代理对方在己方所注册的网络上完成附着过程,代理对方接收并向对方转发所接收的系统消息和寻呼消息;
如果配对的注册在LTE网络中的双模终端接收到配对的双模终端中的另一方转发的语音业务寻呼消息,则切换至移动语音网络以实现电路域回落。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在配对的双模终端中的一方执行位置更新流程后,也代理对方执行位置更新流程。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如果配对的注册在移动语音网络中的双模终端接收到配对的双模终端中的另一方转发的数据业务寻呼消息,则切换至LTE网络以响应数据业务寻呼。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如果配对的双模终端中的一方要在对方注册的网络中发起呼叫,则切换到对方注册的网络中。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如果配对的双模终端中的任一方不处于空闲状态或脱离PAN网络,则自动解除配对,并由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为孤立的一方重新配对。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建立LTE网络队列和移动语音网络队列,按照注册网络的不同将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和作为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分别加入不同的队列,并为其配对。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还在任一队列为空的情况下,通过对另一队列中作为协调节点的部分双模终端执行网络重选注册到当前非注册网络的方式实现对协调节点的配对。
根据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双模终端,包括:
自组织模块,用于为处于空闲状态的支持LTE网络/移动语音网络的双模终端构建PAN网络,PAN网络包括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和作为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
配对模块,用于为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和作为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配对以为两个双模终端建立连接,并确保配对中的两个双模终端分别注册到LTE网络和移动语音网络;
代理模块,用于代理对方在己方所注册的网络上完成附着过程,代理对方接收并向对方转发所接收的系统消息和寻呼消息;
CSFB模块,用于如果己方注册在LTE网络中并接收到对方转发的语音业务寻呼消息,则切换至移动语音网络以实现电路域回落。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代理模块还在已方执行位置更新流程后代理对方执行位置更新流程。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双模终端还包括:
数据寻呼处理单元,用于如果己方注册在移动语音网络中并接收到对方转发的数据业务寻呼消息,则切换至LTE网络以响应数据业务寻呼。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双模终端还包括:
切换模块,用于如果己方要在对方注册的网络中发起呼叫,则切换到对方注册的网络中。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配对模块还用于建立LTE网络队列和移动语音网络队列,按照注册网络的不同将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和作为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分别加入不同的队列,并为其配对。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配对模块还用于在任一队列为空的情况下,通过对另一队列中作为协调节点的部分双模终端执行网络重选注册到当前非注册网络的方式实现对协调节点的配对。
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由于支持LTE网络/移动语音网络的单发单收的双模终端通过PAN网络可以共享与其配对的支持LTE网络/移动语音网络的单发单收的双模终端的射频资源,因此,本公开中的双模终端可以像SVLTE终端一样实现在LTE网络和移动语音网络同时注册与接收系统消息和寻呼消息。又由于本公开不对网络侧进行改进,因此可以实现网络间的漫游。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利用PAN网络实现电路域回落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域回落的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利用PAN网络实现电路域回落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双模终端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双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要注意的是,以下的描述在本质上仅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除非另外特别说明,否则,在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以及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并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装置可能不被详细讨论,但在适当的情况下意在成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本公开利用PAN(Personal Area Network,个域网)网络实现电路域回落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域回落的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与图2所示,该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2,处于空闲状态的支持LTE网络/移动语音网络的双模终端构建PAN网络,PAN网络包括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和作为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
其中,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负责建立并维护PAN网络,定期广播信标帧为PAN网络中的协调节点和希望加入该PAN网络的双模终端提供时间同步基准,处理双模终端的加入请求,为加入PAN网络的各协调节点以及其自身实现配对功能。
作为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定期广播信标帧,为PAN网络中的协调节点和希望加入PAN网络的双模终端提供时间同步基准。
移动语音网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GSM网络和CDMA网络,在下述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仅以CDMA网络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地,PAN网络由双模终端中嵌入的自组织模块自动发起构建,该自组织模块启动扫描PAN网络信道,如果在性能所及的范围内没有发现PAN网络协调节点,或者发现PAN网络协调节点但被拒绝加入,则该双模终端的自组织模块启动一个PAN网络的建立过程。首先,双模终端的自组织模块扫描PAN网络信道以寻找一个空闲信道,用于建立新的PAN网络。接着,在该空闲信道中选择一个16位PAN标识符用来标识即将建立的整个PAN网络,该PAN标识符在该空闲信道中是唯一的。然后,在整个PAN网络中选择一个16位网络地址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网络地址,该16位网络地址在整个PAN网络中是唯一的。最后,发送信标信号用于其它协调节点的网络发现。在构建完PAN网络之后,该双模终端的自组织模块接收新的自组织模块(即,协调节点)加入其建立的PAN网络。
S204,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为其自身和作为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配对以为两个双模终端建立连接,并确保配对中的两个双模终端分别注册到LTE网络和移动语音网络;
具体地,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建立两个队列:LTE网络队列和移动语音网络队列,按照注册网络的不同将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和作为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分别加入不同的队列,并为其配对。
进一步地,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在配对执行到两个队列中的任一队列为空的情况下,此时,只有注册到同一网络的双模终端未被配对,为了实现配对,可以通过对另一队列中作为协调节点的部分双模终端执行网络重选注册到当前非注册网络的方式实现对协调节点的配对。举例说明,如果只有注册到LTE网络的多个双模终端未被配对,可以将这些双模终端中的半数终端重新注册到移动语音网络,进而可以实现对这些双模终端的配对。
接下来,通过一个实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LTE/1x双模终端建立LTE网络队列和CDMA网络队列两个队列,加入PAN网络的LTE/1x双模终端以及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自身的双模终端按照注册网络的不同分别加入LTE网络队列和CDMA网络队列,PAN网络协调节点可以按照先进先出规则为队列中的LTE/1x双模终端配对,即,两个队列中的第一个和第一个配对,第二个和第二个配对,依此类推。如果一个队列为空,另一个队列中的第一个LTE/1x双模终端保持原注册网络不变,第二个LTE/1x双模终端将被要求执行网络重选注册到另一个网络,然后配对的LTE/1x双模终端通过PAN网络向对方发出代理注册请求,完成代理注册后,双方相互代理接收并转发对方系统信息及寻呼消息。如果配对的一方进入非空闲状态或脱离PAN网络,另一方将根据自己所注册的网络加入相应待配对的队列中。
S206,配对的双模终端中的一方代理对方在己方所注册的网络上完成附着过程,代理对方接收并向对方转发所接收的系统消息和寻呼消息;
具体地,在配对的双模终端中的一方代理对方在己方所注册的网络上完成附着过程后,对方即可以利用己方的射频资源接收网络侧发送给对方的系统消息和寻呼消息。
S208,如果配对的注册在LTE网络中的双模终端接收到配对的双模终端中的另一方转发的语音业务寻呼消息,则切换至移动语音网络,进而实现了电路域的回落。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支持LTE网络/移动语音网络的单发单收的双模终端通过PAN网络可以共享与其配对的支持LTE网络/移动语音网络的单发单收的双模终端的射频资源,因此,本公开中的双模终端可以像SVLTE终端一样实现在LTE网络和移动语音网络同时注册与接收系统消息和寻呼消息。又由于本公开不对网络侧进行改进,因此可以实现网络间的漫游。
在一个实例中,在配对的双模终端中的一方执行位置更新流程后,也代理对方执行位置更新流程。
执行位置更新流程是为了网络掌握终端当前的位置,以便发送寻呼消息。同理,为了代理配对终端接收己方注册网络发送给配对终端的寻呼消息和系统消息,则需将配对终端的位置信息上报给己方注册的网络,需要指出的是,上报给己方注册的网络的位置信息是该代理终端的位置信息,而不是配对终端的位置信息,因为该代理终端需要能够接收到己方注册的网络发送给配对终端的寻呼消息和系统消息,配对终端因注册在另一个网络上而无法直接接收己方注册的网络发送给它的寻呼消息和系统消息。
在另一实例中,如果配对的注册在移动语音网络中的双模终端接收到配对的双模终端中的另一方转发的数据业务寻呼消息,则切换至LTE网络以响应数据业务寻呼。
上述实例是针对用户被寻呼的场景,在PAN网络中的双模终端主动发起呼叫时,例如,如果配对的双模终端中的一方要在对方注册的网络中发起呼叫,则切换到对方注册的网络中。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配对的双模终端中的任一方不处于空闲状态或脱离PAN网络,则自动解除配对,并由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为孤立的一方重新配对。
当PAN网络的节点数达到最大规模(理论值为255个)时,PAN网络协调节点如果接收到一个新的加入请求,响应该请求并声明无法接受其加入。
如果另一个PAN网络协调节点扫描该PAN网络协调节点使用的信道,该PAN网络协调节点就会响应并声明它的存在。因为一个信道不能被两个PAN网络同时同区域使用,否则会导致相互干扰。
当LTE/1x双模终端注册LTE网络或CDMA网路时,LTE/1x双模终端中的自组织模块在性能所及范围内扫描PAN网络协调节点,并按照以下步骤申请加入该PAN网络:通过信道扫描搜索性能所及范围内的可用终端PAN网络,启动关联过程并加入该PAN网络(关联过程参考IEEE802.15.4协议规范,每一个协调节点加入PAN网络时,都需要启动关联过程)。当与PAN网络失去同步时,启动孤立重组过程重新加入该PAN网络(孤立重组过程参考IEEE802.15.4协议规范)。当一个设备的更高层向MAC子层请求发送数据,但是不断接收到通信中断消息时,设备的上一层就会认为它被孤立了。孤立的设备要么启动指定信道的重组过程,要么执行关联过程。
关联过程的步骤如下:(1)设备的更高层向MAC子层发送关联请求,要求配置关联需要的PHY和MAC PIB(Personal Area Network Information Base,个域网信息库)属性值,包括:phyCurrentChannel、phyCurrentPage、macPANId、macCoordExtendedAddress或macCoordShortAddress;(2)设备的MAC子层向现有PAN网络的PAN网络协调节点发送关联请求命令;(3)接收到请求的PAN网络协调节点指示其MAC子层发送关联响应命令给请求关联的设备,指示关联是否成功,如果成功,关联响应命令中会包括协调节点为请求的设备分配的短地址;(4)设备将接收到的短地址保存在macShortAddress中。
配对后,LTE/1x双模终端通过PAN网络向对方发送代理注册请求,代理注册请求中可以包含但不限于LTE/1x双模终端的位置、状态、标识及其他特征(例如,终端能力),对方的代理管理模块响应该请求,启动代理注册流程,即,将射频资源临时借给对方注册使用。完成代理注册流程后,LTE/1x双模终端除了接收注册网络的系统信息及寻呼消息的同时,还将代理对方接收并转发其系统信息及寻呼消息。
配对中的LTE/1x双模终端由LTE栈和1x栈各自维护注册状态和移动性信息,当一方执行注册网络的小区重选和位置更新时,随即代理对方执行位置更新。
图3是本公开利用PAN网络实现电路域回落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双模终端的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如图3与图4所示,利用嵌入空闲状态的双模终端的自组织模块在双模终端之间构建PAN网络,由PAN网络协调节点将PAN网络中的协调节点进行配对,并确保配对的协调节点所在的双模终端分别注册LTE网络和1x网络,代理对方在己方注册的网络上完成附着过程,代理对方接收系统消息和寻呼消息,转发为对方接收的系统消息和寻呼消息。当一方执行位置更新流程时,随后也代理对方执行位置更新流程。如果己方注册的网络是LTE,当接收到对方转发的语音业务寻呼消息时,切换到1x网络实现CSFB;如果己方注册的网络是1x网络,当接收到对方转发的数据业务寻呼消息时,切换到LTE网络以响应数据业务寻呼。如果己方要在对方注册的网络发起呼叫,则切换到对方注册的网络。当任意一方不处于空闲状态或脱离PAN网络时,配对自动解除,由PAN网络协调节点为孤立的一方重新配对。这样使得一个单发单接的LTE/CDMA双模终端可以和双发双收的SVLTE一样实现在LTE网络和1x网络同时注册和接收系统信息及寻呼消息,执行位置更新,并且支持到采用1xCSFB/e1xCSFB和CSFB Dual Rx技术方案网络的漫游。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和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设备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碟和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5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双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中的双模终端50可以包括自组织模块502、配对模块504、代理模块506和CSFB模块508。其中,
自组织模块502,用于为处于空闲状态的支持LTE网络/移动语音网络的双模终端构建PAN网络,PAN网络包括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和作为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
配对模块504,用于为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和作为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配对以为两个双模终端建立连接,并确保配对中的两个双模终端分别注册到LTE网络和移动语音网络;
代理模块506,用于代理对方在己方所注册的网络上完成附着过程,代理对方接收并向对方转发所接收的系统消息和寻呼消息;
CSFB模块508,用于如果己方注册在LTE网络中并接收到对方转发的语音业务寻呼消息,则切换至移动语音网络以实现电路域回落。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支持LTE网络/移动语音网络的单发单收的双模终端通过PAN网络可以共享与其配对的支持LTE网络/移动语音网络的单发单收的双模终端的射频资源,因此,本公开中的双模终端可以像SVLTE终端一样实现在LTE网络和移动语音网络同时注册与接收系统消息和寻呼消息。又由于本公开不对网络侧进行改进,因此可以实现网络间的漫游。
进一步地,代理模块还在已方执行位置更新流程后代理对方执行位置更新流程。
在一个实例中,双模终端还可以包括数据寻呼处理单元,用于如果己方注册在移动语音网络中并接收到对方转发的数据业务寻呼消息,则切换至LTE网络以响应数据业务寻呼。
在另一实例中,双模终端还可以包括切换模块,用于如果己方要在对方注册的网络中发起呼叫,则切换到对方注册的网络中。
此外,配对模块还用于建立LTE网络队列和移动语音网络队列,按照注册网络的不同将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和作为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分别加入不同的队列,并为其配对。
进一步地,配对模块还用于在任一队列为空的情况下,通过对另一队列中作为协调节点的部分双模终端执行网络重选注册到当前非注册网络的方式实现对协调节点的配对。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和相似的部分可以相互参见。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的说明。
本公开上述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公开可以以单收单发的双模终端实现和SVLTE相同的LTE网络和1x网络同时注册,支持采用1xCSFB/e1xCSFB和CSFB Dual Rx方案的网络漫游,由于为单收单发因此不存在终端中射频干扰问题、射频头结构简单、体积小、单路射频发射、功率控制简单。
(2)1xCSFB/e1xCSFB技术方案对LTE的E-UTRAN、MME有新增功能要求:eNB需要广播1x参数;MME支持S102接口和GCSNA消息转发。与1xCSFB/e1xCSFB和CSFB Dual Rx相比,本公开不需要改造1x网络,也不需要EPS设备的改造即可实现CSFB。
(3)与1xCSFB/e1xCSFB相比,可以实现LTE网络和1x网络的双注册。
(4)本公开的语音业务建立时间和1x网络相同。
(5)本公开可以和1xCSFB/e1xCSFB或CSFB Dual Rx方案相结合并存于LTE/1x双模终端,提供另一种CSFB方案的选择并弥补1xCSFB/e1xCSFB或CSFB Dual Rx技术方案不支持终端相互漫游的不足。
虽然已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应理解,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的是,可以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条件下修改上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样的修改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3)

1.一种电路域回落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于空闲状态的支持LTE网络/移动语音网络的双模终端构建PAN网络,成为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所述PAN网络包括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和作为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
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为其自身和作为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配对,以为两个双模终端建立连接,并确保配对中的两个双模终端分别注册到LTE网络和移动语音网络;
配对的双模终端中的一方代理对方在己方所注册的网络上完成附着过程,代理对方接收并向对方转发所接收的系统消息和寻呼消息;
如果配对的注册在LTE网络中的双模终端接收到配对的双模终端中的另一方转发的语音业务寻呼消息,则切换至移动语音网络以实现电路域回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域回落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配对的双模终端中的一方执行位置更新流程后,也代理对方执行位置更新流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域回落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配对的注册在移动语音网络中的双模终端接收到配对的双模终端中的另一方转发的数据业务寻呼消息,则切换至LTE网络以响应数据业务寻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域回落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配对的双模终端中的一方要在对方注册的网络中发起呼叫,则切换到对方注册的网络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域回落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配对的双模终端中的任一方不处于空闲状态或脱离PAN网络,则自动解除配对,并由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为孤立的一方重新配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域回落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建立LTE网络队列和移动语音网络队列,按照注册网络的不同将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和作为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分别加入不同的队列,并为其配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域回落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还在任一队列为空的情况下,通过对另一队列中作为协调节点的部分双模终端执行网络重选注册到当前非注册网络的方式实现对协调节点的配对。
8.一种双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组织模块,用于为处于空闲状态的支持LTE网络/移动语音网络的双模终端构建PAN网络,成为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所述PAN网络包括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和作为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
配对模块,用于为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和作为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配对,以为两个双模终端建立连接,并确保配对中的两个双模终端分别注册到LTE网络和移动语音网络;
代理模块,用于代理对方在己方所注册的网络上完成附着过程,代理对方接收并向对方转发所接收的系统消息和寻呼消息;
CSFB模块,用于如果己方注册在LTE网络中并接收到对方转发的语音业务寻呼消息,则切换至移动语音网络以实现电路域回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代理模块还在已方执行位置更新流程后代理对方执行位置更新流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终端还包括:
数据寻呼处理单元,用于如果己方注册在移动语音网络中并接收到对方转发的数据业务寻呼消息,则切换至LTE网络以响应数据业务寻呼。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终端还包括:
切换模块,用于如果己方要在对方注册的网络中发起呼叫,则切换到对方注册的网络中。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对模块还用于建立LTE网络队列和移动语音网络队列,按照注册网络的不同将作为PAN网络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和作为协调节点的双模终端分别加入不同的队列,并为其配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对模块还用于在任一队列为空的情况下,通过对另一队列中作为协调节点的部分双模终端执行网络重选注册到当前非注册网络的方式实现对协调节点的配对。
CN201410367894.8A 2014-07-30 2014-07-30 电路域回落的实现方法和双模终端 Active CN1053237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67894.8A CN105323740B (zh) 2014-07-30 2014-07-30 电路域回落的实现方法和双模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67894.8A CN105323740B (zh) 2014-07-30 2014-07-30 电路域回落的实现方法和双模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3740A CN105323740A (zh) 2016-02-10
CN105323740B true CN105323740B (zh) 2018-10-16

Family

ID=55250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67894.8A Active CN105323740B (zh) 2014-07-30 2014-07-30 电路域回落的实现方法和双模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237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83846A1 (zh) * 2018-03-28 2019-10-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切换的方法、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803372A (zh) * 2018-12-21 2019-05-2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呼叫方法、响应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CN113141583A (zh) * 2020-01-19 2021-07-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46731A1 (en) * 2005-01-06 2006-07-0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istributed network discovery
CN101253738A (zh) * 2005-07-07 2008-08-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广域网和无线局域网或无线个域网的交互工作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88097B2 (ja) * 2001-08-02 2007-02-2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ピッチ周期探索範囲設定装置、ピッチ周期探索装置、復号化適応音源ベクトル生成装置、音声符号化装置、音声復号化装置、音声信号送信装置、音声信号受信装置、移動局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46731A1 (en) * 2005-01-06 2006-07-0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istributed network discovery
CN101253738A (zh) * 2005-07-07 2008-08-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广域网和无线局域网或无线个域网的交互工作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3740A (zh) 2016-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53653B (zh) 在多无线接入技术环境中应用户设备的请求转变网络节点的状态的方法及其设备
EP3238484B1 (en) Enhanced access network query protocol (anqp) signaling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 (ran) sharing
CN109155909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更新ue配置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230106792A1 (en) Ind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US20230397097A1 (en) Network slic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20174583A1 (en) Pa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2415681B1 (ko) 통신 방법 및 통신 디바이스
US11044699B2 (en)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paging
WO2022062686A1 (zh) 一种网络系统和终端设备
WO2024045693A1 (zh) 基于异网漫游的接入方法和装置
EP4181588A1 (en) Method for terminal to access public and private networks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1867057B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220104075A1 (en) Pdu session establishment accept handling for ma pdu sessions
CN112889320A (zh) 一种寻呼方法及装置
CN112866982B (zh) 一种寻呼方法及装置
CN105323740B (zh) 电路域回落的实现方法和双模终端
CN112399643A (zh) 退出rrc连接状态的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US976231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information using device in idle stat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10701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information on access poi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3051430A1 (zh)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353941A1 (en) Ma pdu reactivation requested handling
CN112291845B (zh) 一种寻呼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016251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3138352A1 (zh) 一种用于系统间互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69883A (zh) 一种x2消息通知的方法及家庭基站、x2网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