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3326A - 一种终端间通信的通用转换平台、服务器、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间通信的通用转换平台、服务器、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23326A
CN105323326A CN201410302977.9A CN201410302977A CN105323326A CN 105323326 A CN105323326 A CN 105323326A CN 201410302977 A CN201410302977 A CN 201410302977A CN 105323326 A CN105323326 A CN 1053233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address
ipv4
publicly
ipv6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029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23326B (zh
Inventor
王爱俊
孙琼
解冲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0297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233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23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33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233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33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间通信的通用转换平台、服务器、系统及其方法。该方法包括:通用转换平台通过公共接口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通信双方映射后的绑定关系,绑定关系包括通信双方中一方映射后的IPv4或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以及通信双方的另一方映射后的IPv4或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通用转换平台接收通信双方中一方发送的数据,根据绑定关系将数据发送给通信双方中另一方。本发明可以实现对称NAT环境下位于不同局域网的IPv4终端间的通信、以及处于不同地址族的终端(IPv6终端与IPv4终端)之间的通信。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间通信的通用转换平台、服务器、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IP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间通信的通用转换平台、服务器、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公有IPv4地址逐渐耗尽的情况下,运营商只能通过给用户分配私有IPv4地址,或者IPv6地址来完成用户的网络接入。
由于目前绝大部分的互联网内容还都是基于IPv4,在给用户分配这样的地址后,运营商还需要考虑如何通过部署NAT(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来实现私有IPv4地址或者IPv6地址到公有IPv4地址的转换,一般情况下,运营商在城域网出口新增运营商级网络地址转换设备(CGN,CarrierGradeNAT)。
运营商在网络中部署NAT设备后,原有可获得公有地址并可与其它公有地址的设备间的直接通信就难以实现,必须借助网络中的NAT穿越辅助设备。目前业界针对对称NAT环境下的穿越技术主要是通过各自建立的业务平台来实现,即通过各自业务平台的中转来实现对称NAT的穿越。
在对称NAT环境下,终端要通过NAT设备收到来自某个地址和端口的数据,必须首先向该地址和端口发送数据。在通信双方NAT后的地址和端口都不能预先确定的情况下,双方的通信必须通过一个中转平台来实现。业界目前主要采用业务层中转,即云平台的方案来实现:终端C1、终端C2分别与业务平台建立TCP/UDP连接,并选取同样的一个通信标识。业务平台根据这个通信标识将终端C1发给业务平台的数据转发给终端C2,反过来也一样,以此来实现终端C1、终端C2间的直接通信。
在未来IPv6规模部署的情况下,必然会发生IPv4终端与IPv6终端间的通信需求,这样这些业务平台还需要解决IPv4终端与IPv6终端间互通的中转需求。
上述方式中,需要通信的双方都建立自己的业务平台,每个新的业务都需要一个业务平台,不同业务平台之间的资源无法共享。并且,在业务平台部署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容易引起终端间通信的流量绕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实现终端之间的相互通信。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终端间通信的通用转换平台,包括:
公共接口,用于与各个服务器进行通信;
绑定关系存储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公共接口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通信双方映射后的绑定关系,所述绑定关系包括通信双方中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以及通信双方的另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保存所述绑定关系;
数据转发单元,用于接收通信双方中一方发送的数据,所述数据的源地址为通信双方中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所述数据的目的地址为所述通用转换平台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将所述数据的源地址转换为所述通用转换平台的地址和端口,目的地址为通信双方中另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发送给通信双方中另一方。
进一步,还包括:公有地址下发单元,用于获取通信双方经NAT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返回给所述通信双方。
进一步,所述绑定关系存储单元还接收并保存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协议类型,所述协议类型携带在所述绑定关系中。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终端间通信的服务器,包括:
映射地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通信双方发送的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
绑定关系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通信双方映射后的绑定关系,所述绑定关系包括通信双方中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以及通信双方的另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发送给通用转换平台。
进一步,还包括:平台地址下发单元,用于根据通信双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选择通用转换平台,并将所述通用转换平台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按照通信双方所支持的地址类型分别返回给所述通信方,以便所述通信双方从所述通用转换平台获取各自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发送给所述映射地址接收单元。
进一步,所述绑定关系建立单元还将协议类型携带在所述绑定关系中,发送给所述通用转换平台。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终端间通信的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所述通用转换平台以及上述任一所述服务器。
进一步,还包括:终端,用于从服务器获取通用转换平台的地址,从所述通用转换平台获取终端经NAT映射后的IPv4公有地址和端口,或者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终端间通信的方法,包括:
通用转换平台通过公共接口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通信双方映射后的绑定关系,所述绑定关系包括通信双方中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以及通信双方的另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保存所述绑定关系;
所述通用转换平台接收通信双方中一方发送的数据,所述数据的源地址为通信双方中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所述数据的目的地址为所述通用转换平台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将所述数据的源地址转换为所述通用转换平台的地址和端口,目的地址为通信双方中另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发送给通信双方中另一方。
进一步,所述通用转换平台获取通信双方经NAT映射后的IPv4公有地址和端口,或者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返回给所述通信双方。
进一步,所述通用转换平台还接收并保存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协议类型,所述协议类型携带在所述绑定关系中。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终端间通信的方法,包括:
服务器接收通信双方发送的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
所述服务器建立所述通信双方映射后的绑定关系,所述绑定关系包括通信双方中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以及通信双方的另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发送给通用转换平台。
进一步,所述服务器根据通信双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选择所述通用转换平台,并将所述通用转换平台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返回给所述通信双方,以便所述通信双方从所述通用转换平台获取各自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进一步,所述服务器还将协议类型携带在所述绑定关系中,发送给所述通用转换平台。
本发明中,通用转换平台保存服务器发送的通信双方映射后的绑定关系,所述绑定关系包括通信双方中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以及通信双方的另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以基于该绑定关系进行通信。因此,无需进行端口预测,可以实现位于不同NAT环境下IPv4私有地址与IPv4私有地址之间的通信、以及IPv6地址与IPv4公/私有地址之间的通信。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终端间通信的通用转换平台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终端间通信的通用转换平台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一种终端间通信的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终端间通信的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一种终端间通信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一种终端间通信的方法流程图。
图7为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终端间通信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运营商网络中部署NAT设备后,导致设备间难以实现基于TCP/UDP的端到端通信。本发明建立一个通用的网络层通用转换平台,并对外开放标准的接口,供各CP和/或SP进行调用,以实现对称NAT环境下IPv4终端间直接通信的数据中转,以及IPv4与IPv6间的互通,为处于复杂NAT网络环境下的设备间直接通信提供可靠通道。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终端间通信的通用转换平台的示意图。该通用转换平台包括公共接口110、绑定关系存储单元120以及数据转发单元130。
公共接口110,用于与各个服务器进行通信。
绑定关系存储单元120,用于通过所述公共接口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通信双方映射后的绑定关系,所述绑定关系包括通信双方中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IPv4或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以及通信双方的另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保存所述绑定关系。
其中,所述绑定关系存储单元120还接收并保存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协议类型,所述协议类型携带在所述绑定关系中。
数据转发单元130,用于接收通信双方中一方发送的数据,所述数据的源地址为通信双方中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所述数据的目的地址为所述通用转换平台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将所述数据的源地址转换为所述通用转换平台的地址和端口,目的地址为通信双方中另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发送给通信双方中另一方。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用转换平台保存服务器发送的通信双方映射后的绑定关系,所述绑定关系包括通信双方中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以及通信双方的另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以基于该绑定关系进行通信。因此,无需进行端口预测,可以实现不同NAT网络环境下IPv4私有地址与IPv4私有地址之间的通信、以及IPv6地址与IPv4公/私有地址之间的通信。此外,还适应与多个服务器的通信,即,接收至少一个服务器发送的通信双方映射后的绑定关系。这里所说的服务器例如是CP(内容提供商)服务器、和/或SP(服务提供商)服务器。
此外,由于提供了统一的通用转换平台,因此,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此外,也减少了终端间通信的流量绕转。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终端间通信的通用转换平台的示意图。该通用转换平台包括公共接口210、绑定关系存储单元220、数据转发单元230以及公有地址下发单元240。其中,公共接口210、绑定关系存储单元220、数据转发单元230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实现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公有地址下发单元240,用于获取通信双方经NAT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返回给所述通信双方。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用转换平台保存服务器发送的通信双方映射后的绑定关系,所述绑定关系包括通信双方中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以及通信双方的另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以基于该绑定关系进行通信。因此,无需进行端口预测,可以实现不同NAT网络环境下IPv4私有地址与IPv4私有地址之间的通信、以及IPv6地址与IPv4公/私有地址之间的通信。此外,还适应与多个服务器的通信,即,接收至少一个服务器发送的通信双方映射后的绑定关系。这里所说的服务器例如是CP(内容提供商)服务器、和/或SP(服务提供商)服务器。
此外,由于提供了统一的通用转换平台,因此,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此外,也减少了终端间通信的流量绕转。
图3为实施例中一种终端间通信的服务器的示意图。该服务器包括映射地址接收单元310以及绑定关系建立单元320。
映射地址接收单元310,用于接收通信双方发送的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
绑定关系建立单元320,用于建立所述通信双方映射后的绑定关系,所述绑定关系包括通信双方中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以及通信双方的另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发送给通用转换平台。
其中,绑定关系建立单元320还将协议类型携带在所述绑定关系中,发送给所述通用转换平台。
在上述实施例中,服务器建立通信双方映射后的绑定关系并发送给通用转换平台,从而,通用转换平台保存绑定关系,以基于该绑定关系进行通信。因此,可以实现不同NAT网络环境下IPv4私有地址与IPv4私有地址之间的通信、以及IPv6地址与IPv4公/私有地址之间的通信。这里所说的服务器例如是CP(内容提供商)服务器、SP(服务提供商)服务器。
图4为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终端间通信的服务器的示意图。该服务器包括映射地址接收单元410、绑定关系建立单元420以及平台地址下发单元430。其中,映射地址接收单元410以及绑定关系建立单元420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实现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平台地址下发单元430,用于根据通信双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选择通用转换平台,并将所述通用转换平台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按照通信双方所支持的地址类型分别返回给所述通信双方,以便所述通信双方从所述通用转换平台获取各自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发送给所述映射地址接收单元。
在上述实施例中,服务器建立通信双方映射后的绑定关系并发送给通用转换平台,从而,通用转换平台保存绑定关系,以基于该绑定关系进行通信。因此,可以实现不同NAT网络环境下IPv4私有地址与IPv4私有地址之间的通信、以及IPv6地址与IPv4公/私有地址之间的通信。这里所说的服务器例如是CP(内容提供商)服务器、SP(服务提供商)服务器。
图5为实施例中一种终端间通信的系统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终端510、服务器520、通用转换平台530以及NAT设备540。其中:
终端510向服务器520进行注册,并选择通信对象。由此,服务器520可以知道通信的双方。其中,终端510是经NAT设备540映射后的IPv4公有地址和端口、或者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因此,服务器520获取的是经NAT设备540转换的针对该服务器520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服务器520根据NAT转换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选择通用转换平台530,并将该通用转换平台530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返回给终端510。
终端510向通用转换平台530发起TCP或者UDP连接,通用转换平台530可以获知终端510经NAT设备540映射的针对该通用转换平台530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返回给终端510。
终端510将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返回给服务器520。由此,服务器520可以获知通信双方针对该通用转换平台530的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且,服务器520将通信双方映射后的IPv4/IPv6绑定关系,所述绑定关系包括通信双方中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通信双方的另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以及协议类型,通过公共接口发送给通用转换平台530。通用转换平台530保存该绑定关系。
终端510向通用转换平台530发送数据,其中,终端510的IPv4私有地址和端口、或者IPv6地址和端口,经NAT设备540转换为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通用转换平台530根据绑定关系,找到与该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对应的通信另一方的IPv4公有地址和端口,将其作为目的地址的端口,将通用转换平台的地址和端口作为源地址和端口。数据传送到通信另一方,由该另一方的NAT设备将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转换为IPv4私有地址和端口,或者IPv6地址和端口,并向转换后的地址和端口发送数据。
在该实施例中,服务器建立通信双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的绑定关系并发送给通用转换平台,通用转换平台保存绑定关系,以基于该绑定关系进行通信。因此,可以实现不同NAT网络环境下IPv4私有地址与IPv4私有地址之间的通信、以及IPv6地址与IPv4公/私有地址之间的通信。此外,还适应多个服务器的统一调用,即,接收至少一个服务器发送的通信双方映射后的绑定关系。这里所说的服务器例如是CP(内容提供商)服务器、和/或SP(服务提供商)服务器。
此外,由于提供了统一的通用转换平台,因此,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此外,也减少了终端间通信的流量绕转。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在该实施例中,终端C1、终端C2为进行通信的双方,并以CP服务器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这里只是用于举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终端C1、终端C2向各自的CP服务器进行注册,并选择通信对象。
CP服务器根据通信双方NAT映射后的公网地址来选择为其相互通信提供中转服务的通用转换平台的地址及端口。CP服务器将选择后的通用转换平台的地址及端口发送给终端C1、终端C2。
终端C1、终端C2分别向通用转换平台发起TCP或UDP连接,通用转换平台获取到各自私有地址、端口针对该中转点的NAT映射地址及端口,并发送给终端C1、终端C2。
终端C1、终端C2将给新获得的映射地址和端口发送给CP服务器。CP服务器根据终端C1和终端C2新获得的映射地址和端口,建立两个新映射地址和端口间的绑定关系,通过定义的公共接口下发给网络层通用转换平台。通用转换平台保存该绑定关系。
终端C1向网络层通用转换平台发送数据,该数据的源地址和端口经过NAT-1转换后,变成映射后的终端C1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
网络层通用转换平台在收到该数据后,根据之前形成的映射关系,将数据的源地址和端口转换为通用转换平台的地址和端口,目的地址和端口转换为映射后的终端C2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
转换后的数据通过NAT-2,由NAT-2将目的地址转换成终端C2的原始地址和端口,即,终端C2的IPv4私有地址或者IPv6地址,本数据包就到达终端C2,实现终端C1向终端C2的数据通信。
终端C2向终端C1发送数据的过程与上述类似,在此不再详述。
其中,CP服务器与网络层通用转换平台间的公共接口定义可如下表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这里只是用于举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可以据此进行相应的变型和修改,均应覆盖在本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6为实施例中一种终端间通信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610,通用转换平台通过公共接口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通信双方映射后的绑定关系,所述绑定关系包括通信双方中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以及通信双方的另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保存所述绑定关系。
其中,所述通用转换平台获取通信双方经NAT映射后的IPv4公有地址和端口,或者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返回给所述通信双方。
所述通信双方接收所述通用转换平台发送的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将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发送给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通信双方发送的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建立通信双方映射后的绑定关系,并发送给所述通用转换平台。
其中,所述通用转换平台还接收并保存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协议类型,所述协议类型携带在所述绑定关系中。
在步骤620,所述通用转换平台接收通信双方中一方发送的数据,所述数据的源地址为通信双方中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所述数据的目的地址为所述通用转换平台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将所述数据的源地址转换为所述通用转换平台的地址和端口,目的地址为通信双方中另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发送给通信双方中另一方。
图7为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终端间通信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710,服务器接收通信双方发送的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
其中,所述服务器根据通信双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选择所述通用转换平台,并将所述通用转换平台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返回给所述通信双方,以便所述通信双方从所述通用转换平台获取各自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在步骤720,所述服务器建立所述通信双方映射后的绑定关系,所述绑定关系包括通信双方中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以及通信双方的另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发送给通用转换平台。
其中,所述服务器还将协议类型携带在所述绑定关系中,发送给所述通用转换平台。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用转换平台保存服务器发送的通信双方映射后的IPv4公有地址和端口的绑定关系,以基于该绑定关系进行通信。因此,无需进行端口预测,可以实现不同NAT网络环境下IPv4私有地址与IPv4私有地址之间的通信、以及IPv6地址与IPv4公/私有地址之间的通信。此外,还适应多个服务器的统一调用,即,接收至少一个服务器发送的通信双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的绑定关系。这里所说的服务器例如是CP(内容提供商)服务器、SP(服务提供商)服务器。
此外,由于提供了统一的通用转换平台,因此,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此外,也减少了终端间通信的流量绕转。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在该实施例中,C1、C2为进行通信的双方,并以SP服务器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这里只是用于举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1、C2向SP服务器进行注册,并选择通信对象。
SP服务器根据C1、C2进行NAT映射后的公网地址,选择为其提供中转服务的通用转换平台的IP地址及端口,此处记为IPrelay,Portrelay。将选择后的通用转换平台的地址及端口发送给C1、C2。
C1、C2向IPrelay,Portrelay发送请求报文,获取到针对该地址、端口的新映射地址,分别记为:IPc1-reflex-r,Portc1-reflex-r,IPc2-reflex-r,Portc2-reflex-r
C1、C2分别将新获取到的Reflex地址、端口上报给SP服务器。
SP服务器建立IPc1-reflex-r,Portc1-reflex-r,IPc2-reflex-r,Portc2-reflex-r、C1与C2间通信用的协议类型(TCP/UDP)之间的绑定关系,将绑定关系通过前述公共接口下发给网络层通用转换平台(IPrelay,Portrelay)。通用转换平台保存该绑定关系。
C1向网络层通用转换平台(IPrelay,Portrelay)发送数据,该数据的源地址和端口经过NAT-1转换后,变成IPc1-reflex-r,Portc1-reflex-r
网络层通用转换平台在收到该数据后,根据之前形成的映射关系,将数据的源地址和端口转换为(IPrelay,Portrelay),目的地址和端口转换为IPc2-reflex-r,Portc2-reflex-r
转换后的数据通过NAT-2,由NAT-2将目的地址转换成C2的原始地址和端口,本数据包就到达C2,实现C1向C2的数据通信。
C2给C1的回程数据遵循同样的流程。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为了避免遮蔽本发明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可能以许多方式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以及装置。例如,可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软件、硬件、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以及装置。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的上述顺序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顺序,除非以其它方式特别说明。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本发明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因而,本发明还覆盖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4)

1.一种终端间通信的通用转换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公共接口,用于与各个服务器进行通信;
绑定关系存储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公共接口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通信双方映射后的绑定关系,所述绑定关系包括通信双方中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以及通信双方的另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保存所述绑定关系;
数据转发单元,用于接收通信双方中一方发送的数据,所述数据的源地址为通信双方中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所述数据的目的地址为所述通用转换平台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将所述数据的源地址转换为所述通用转换平台的地址和端口,目的地址为通信双方中另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发送给通信双方中另一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终端间通信的通用转换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公有地址下发单元,用于获取通信双方经NAT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返回给所述通信双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终端间通信的通用转换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绑定关系存储单元还接收并保存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协议类型,所述协议类型携带在所述绑定关系中。
4.一种终端间通信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映射地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通信双方发送的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
绑定关系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通信双方映射后的绑定关系,所述绑定关系包括通信双方中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以及通信双方的另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发送给通用转换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终端间通信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平台地址下发单元,用于根据通信双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选择通用转换平台,并将所述通用转换平台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按照通信双方所支持的地址类型分别返回给所述通信方,以便所述通信双方从所述通用转换平台获取各自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发送给所述映射地址接收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终端间通信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绑定关系建立单元还将协议类型携带在所述绑定关系中,发送给所述通用转换平台。
7.一种终端间通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通用转换平台以及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服务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终端间通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终端,用于从服务器获取通用转换平台的地址,从所述通用转换平台获取终端经NAT映射后的IPv4公有地址和端口,或者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9.一种终端间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用转换平台通过公共接口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通信双方映射后的绑定关系,所述绑定关系包括通信双方中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以及通信双方的另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保存所述绑定关系;
所述通用转换平台接收通信双方中一方发送的数据,所述数据的源地址为通信双方中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所述数据的目的地址为所述通用转换平台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根据所述绑定关系,将所述数据的源地址转换为所述通用转换平台的地址和端口,目的地址为通信双方中另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发送给通信双方中另一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终端间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通用转换平台获取通信双方经NAT映射后的IPv4公有地址和端口,或者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返回给所述通信双方。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终端间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通用转换平台还接收并保存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协议类型,所述协议类型携带在所述绑定关系中。
12.一种终端间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器接收通信双方发送的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
所述服务器建立所述通信双方映射后的绑定关系,所述绑定关系包括通信双方中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以及通信双方的另一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发送给通用转换平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终端间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服务器根据通信双方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选择所述通用转换平台,并将所述通用转换平台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返回给所述通信双方,以便所述通信双方从所述通用转换平台获取各自映射后的IPv4/IPv6公有地址和端口,并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终端间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服务器还将协议类型携带在所述绑定关系中,发送给所述通用转换平台。
CN201410302977.9A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终端间通信的通用转换平台、服务器、系统及其方法 Active CN1053233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2977.9A CN105323326B (zh)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终端间通信的通用转换平台、服务器、系统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2977.9A CN105323326B (zh)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终端间通信的通用转换平台、服务器、系统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3326A true CN105323326A (zh) 2016-02-10
CN105323326B CN105323326B (zh) 2018-07-24

Family

ID=55249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02977.9A Active CN105323326B (zh) 2014-06-30 2014-06-30 一种终端间通信的通用转换平台、服务器、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2332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0601A (zh) * 2018-07-24 2019-01-01 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点播信令的IPv4与IPv6互通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2237A (zh) * 2005-10-08 2006-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任意地址空间ue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98154A (zh) * 2011-01-29 201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精确时钟同步协议消息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143241A (zh) * 2010-07-30 201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主机间的访问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30223445A1 (en) * 2012-02-27 2013-08-29 Microsoft Corporation Stateful NAT64 Function in a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2237A (zh) * 2005-10-08 2006-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任意地址空间ue互通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43241A (zh) * 2010-07-30 201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主机间的访问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098154A (zh) * 2011-01-29 201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精确时钟同步协议消息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30223445A1 (en) * 2012-02-27 2013-08-29 Microsoft Corporation Stateful NAT64 Function in a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0601A (zh) * 2018-07-24 2019-01-01 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点播信令的IPv4与IPv6互通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3326B (zh) 2018-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2509B (zh) 双-nat方法在动态虚拟专用网络(vpn)的数据包处理及路由中的应用
US898919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host node awareness for multiple NAT64 environments
EP2580900B1 (en) Enhancing DS-Lite with private IPv4 reachability
CN106209553A (zh) 报文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688516B (zh) 提供公共可达性的方法和有关系统与装置
JP5335881B2 (ja) 多重ネットワーク環境におけるピア・ツー・ピア接続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5506932B2 (ja) 新たなネットワークとインターネットとの相互通信の実現方法、システム及び通信端
CN102025658B (zh) 身份标识网络与互联网互通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JP2013511207A5 (zh)
KR101320538B1 (ko) 네트워크 상호 연동 실현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2546407B (zh) 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5323229A (zh) 一种基于cpe的数据传输方法、网元、平台及系统
CN104202313A (zh) 数据转发方法及网关
JP2019519146A (ja) ルーティング確立、パケット送信
CN105052106A (zh) 用于接收和传输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的方法和系统
CN104579973A (zh) 一种虚拟集群中的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14697388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387221B (zh)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系统
CN102480476A (zh) 一种基于dhcp协议扩展的多业务访问方法
CN100479457C (zh) 一种实现虚拟私有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13163276A (zh) 路由信息的发布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23326A (zh) 一种终端间通信的通用转换平台、服务器、系统及其方法
CN101426030A (zh) 一种获取网络地址的方法和终端
CN105516121B (zh) 无线局域网中ac与ap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CN103179229A (zh) 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