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3233A - 业务同步方法、业务同步装置及业务同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业务同步方法、业务同步装置及业务同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23233A
CN105323233A CN201410381681.0A CN201410381681A CN105323233A CN 105323233 A CN105323233 A CN 105323233A CN 201410381681 A CN201410381681 A CN 201410381681A CN 105323233 A CN105323233 A CN 1053232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client
synchronization
synchronization request
feed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8168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星
李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8168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232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23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32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业务同步方法、业务同步装置及业务同步系统。该业务同步方法包括:第一客户端接收业务邀请指令,并根据业务邀请指令向第二客户端发送同步请求;第一客户端接收第二客户端的同步请求反馈,并根据同步请求反馈生成同步信息;第一客户端将同步信息发送至第二客户端;以及第一客户端接收第二客户端的同步业务反馈,并根据同步业务反馈与第二客户端进行业务操作。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业务同步装置及业务同步系统。本发明的业务同步方法、业务同步装置及业务同步系统通过对双方客户端的业务状态的及时沟通,提高了客户端的业务操作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服务器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业务同步方法、业务同步装置及业务同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业务同步方法、业务同步装置及业务同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互以及业务交互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如第一客户端的用户想要和第二客户端的用户进行网络游戏,需要进行同一网络游戏的业务同步才能实现上述游戏操作。
如第一客户端的用户A邀请第二客户端的用户B共同进行斗地主游戏需要以下操作:首先第一客户端的用户A进入游戏大厅,然后需要告知第二客户端的用户B自己的位置以及账号,用户B根据用户A告知的游戏位置找到用户A,并与用户A进行游戏。
这样用户A需要将自己的位置以及账号,对用户B进行详细的描述,用户B也需要去查找用户A的游戏位置。同时用户A在等待用户B的过程中,相应的游戏位置可能会被其他玩家抢占。
因此用户A和用户B的游戏状态的变化不能快速及时的告知对方,导致双方的业务状态不能进行很好的同步。这样需要用户A和用户B反复操作才能实现业务状态的同步,造成服务器资源的浪费,并且业务操作一直处于低效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的业务同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业务同步方法易造成服务器资源的浪费以及业务操作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高效的业务同步装置,以解决现有的业务同步装置易造成服务器资源的浪费以及业务操作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本大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高效的业务同步系统,以解决现有的业务同步系统易造成服务器资源的浪费以及业务操作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同步方法,其包括:
第一客户端接收业务邀请指令,并根据所述业务邀请指令向第二客户端发送同步请求;
所述第一客户端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的同步请求反馈,并根据所述同步请求反馈生成同步信息;
所述第一客户端将所述同步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以及
所述第一客户端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的同步业务反馈,并根据所述同步业务反馈与所述第二客户端进行业务操作;其中所述同步业务反馈为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同步信息生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业务同步方法,其包括:
所述第二客户端接收第一客户端的同步请求,并根据所述同步请求,接收同步请求响应指令;
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同步请求响应指令生成所述同步请求反馈,并将所述同步请求反馈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所述第二客户端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的同步信息,并根据所述同步信息,进行同步业务操作,以生成同步业务反馈,其中所述同步信息由所述第一客户端根据所述同步请求反馈生成;以及
所述第二客户端将所述同步业务反馈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以便所述第一客户端根据所述同步业务反馈与所述第二客户端进行业务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业务同步方法,其包括:
第一客户端接收业务邀请指令,并根据所述业务邀请指令向第二客户端发送同步请求;
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同步请求,接收同步请求响应指令;
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同步请求响应指令生成所述同步请求反馈,并将所述同步请求反馈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所述第一客户端根据所述同步请求反馈生成同步信息,并将所述同步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同步信息,进行同步业务操作并生成同步业务反馈;以及
所述第一客户端接收所述同步业务反馈,并根据所述同步业务反馈与所述第二客户端进行业务操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业务同步装置,其包括:
同步请求发送模块,用于接收业务邀请指令,并根据所述业务邀请指令向第二客户端发送同步请求;
同步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的同步请求反馈,并根据所述同步请求反馈生成同步信息;
同步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同步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以及
业务操作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的同步业务反馈,并根据所述同步业务反馈与所述第二客户端进行业务操作;其中所述同步业务反馈为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同步信息生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业务同步装置,其包括:
响应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客户端的同步请求,并根据所述同步请求,接收同步请求响应指令;
请求反馈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同步请求响应指令生成所述同步请求反馈,并将所述同步请求反馈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业务操作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的同步信息,并根据所述同步信息,进行同步业务操作,以生成同步业务反馈,其中所述同步信息由所述第一客户端根据所述同步请求反馈生成;以及
业务反馈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同步业务反馈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以便所述第一客户端根据所述同步业务反馈与所述业务同步装置进行业务操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业务同步系统,其包括第一业务同步装置以及第二业务同步装置;
所述第一业务同步装置包括:
同步请求发送模块,用于接收业务邀请指令,并根据所述业务邀请指令向所述第二业务同步装置发送同步请求;
同步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业务同步装置的同步请求反馈,并根据所述同步请求反馈生成同步信息;
同步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同步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业务同步装置;以及
业务操作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业务同步装置的同步业务反馈,并根据所述同步业务反馈与所述第二业务同步装置进行业务操作;其中所述同步业务反馈为所述第二业务同步装置根据所述同步信息生成;
所述第二业务同步装置包括:
响应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业务同步装置的同步请求,并根据所述同步请求,接收同步请求响应指令;
请求反馈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同步请求响应指令生成所述同步请求反馈,并将所述同步请求反馈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同步装置;
业务操作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业务同步装置的同步信息,并根据所述同步信息,进行同步业务操作,以生成同步业务反馈,其中所述同步信息由所述第一业务同步装置根据所述同步请求反馈生成;以及
业务反馈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同步业务反馈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同步装置,以便所述第一业务同步装置根据所述同步业务反馈与所述第二业务同步装置进行业务操作。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业务同步方法及业务同步装置,本发明的业务同步方法、业务同步装置及业务同步系统通过对双方客户端的业务状态的及时沟通,提高了客户端的业务操作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服务器资源的浪费;解决了现有的业务同步方法及业务同步装置易造成服务器资源的浪费以及业务操作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方法以及业务同步装置所在的电子设备的工作环境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方法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方法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步骤S201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方法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步骤S202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方法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方法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步骤S501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方法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步骤S502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方法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步骤S5022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方法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系统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系统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一业务同步装置的同步信息生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系统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一业务同步装置的同步请求发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系统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二业务同步装置的响应指令接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系统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二业务同步装置的请求反馈生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系统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二业务同步装置的请求反馈生成模块的请求反馈生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系统的第一业务同步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17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系统的第二业务同步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18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系统的使用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本发明的原理是以实施在一适当的运算环境中来举例说明。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发明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在以下的说明中,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将参考由一部或多部计算机所执行之作业的步骤及符号来说明,除非另有述明。因此,其将可了解到这些步骤及操作,其中有数次提到为由计算机执行,包括了由代表了以一结构化型式中的数据之电子信号的计算机处理单元所操纵。此操纵转换该数据或将其维持在该计算机之内存系统中的位置处,其可重新配置或另外以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式来改变该计算机之运作。该数据所维持的数据结构为该内存之实体位置,其具有由该数据格式所定义的特定特性。但是,本发明原理以上述文字来说明,其并不代表为一种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可了解到以下所述的多种步骤及操作亦可实施在硬件当中。
如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组件”、“模块”、“系统”、“接口”、“进程”等等一般地旨在指计算机相关实体:硬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是运行在处理器上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应用、执行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通过图示,运行在控制器上的应用和该控制器二者都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有在于执行的进程和/或线程内,并且组件可以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两个或更多计算机之间。
而且,要求保护的主题可以被实现为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产生软件、固件、硬件或其任意组合以控制计算机实现所公开的主题的方法、装置或制造品。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制造品”旨在包含可从任意计算机可读设备、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对该配置进行许多修改,而不脱离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或精神。
图1和随后的讨论提供了对实现本发明所述的业务同步装置所在的电子设备的工作环境的简短、概括的描述。图1的工作环境仅仅是适当的工作环境的一个实例并且不旨在建议关于工作环境的用途或功能的范围的任何限制。实例电子设备112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式或膝上型设备、移动设备(比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媒体播放器等等)、多处理器系统、消费型电子设备、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上述任意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尽管没有要求,但是在“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执行的通用背景下描述实施例。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以经由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分布(下文讨论)。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以实现为程序模块,比如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功能、对象、应用编程接口(API)、数据结构等等。典型地,该计算机可读指令的功能可以在各种环境中随意组合或分布。
图1图示了包括本发明的业务同步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12的实例。在一种配置中,电子设备112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116和存储器118。根据电子设备的确切配置和类型,存储器118可以是易失性的(比如RAM)、非易失性的(比如ROM、闪存等)或二者的某种组合。该配置在图1中由虚线114图示。
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12可以包括附加特征和/或功能。例如,设备112还可以包括附加的存储装置(例如可移除和/或不可移除的),其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装置、光存储装置等等。这种附加存储装置在图1中由存储装置120图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实现本文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以在存储装置120中。存储装置120还可以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的其他计算机可读指令。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以载入存储器118中由例如处理单元116执行。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或其他数据之类的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存储器118和存储装置120是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实例。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通用盘(DVD)或其他光存储装置、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装置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可以用于存储期望信息并可以被电子设备112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任意这样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电子设备112的一部分。
电子设备112还可以包括允许电子设备112与其他设备通信的通信连接126。通信连接126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调制解调器、网络接口卡(NIC)、集成网络接口、射频发射器/接收器、红外端口、USB连接或用于将电子设备112连接到其他电子设备的其他接口。通信连接126可以包括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通信连接126可以发射和/或接收通信媒体。
术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通信介质。通信介质典型地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或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构之类的“己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术语“己调制数据信号”可以包括这样的信号:该信号特性中的一个或多个按照将信息编码到信号中的方式来设置或改变。
电子设备112可以包括输入设备124,比如键盘、鼠标、笔、语音输入设备、触摸输入设备、红外相机、视频输入设备和/或任何其他输入设备。设备112中也可以包括输出设备122,比如一个或多个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和/或任意其他输出设备。输入设备124和输出设备122可以经由有线连接、无线连接或其任意组合连接到电子设备112。在一个实施例中,来自另一个电子设备的输入设备或输出设备可以被用作电子设备112的输入设备124或输出设备122。
电子设备112的组件可以通过各种互连(比如总线)连接。这样的互连可以包括外围组件互连(PCI)(比如快速PCI)、通用串行总线(USB)、火线(IEEE1394)、光学总线结构等等。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12的组件可以通过网络互连。例如,存储器118可以由位于不同物理位置中的、通过网络互连的多个物理存储器单元构成。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的存储设备可以跨越网络分布。例如,可经由网络128访问的电子设备130可以存储用于实现本发明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指令。电子设备112可以访问电子设备130并且下载计算机可读指令的一部分或所有以供执行。可替代地,电子设备112可以按需要下载多条计算机可读指令,或者一些指令可以在电子设备112处执行并且一些指令可以在电子设备130处执行。
本文提供了实施例的各种操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一个或多个操作可以构成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其在被电子设备执行时将使得计算设备执行所述操作。描述一些或所有操作的顺序不应当被解释为暗示这些操作必需是顺序相关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具有本说明书的益处的可替代的排序。而且,应当理解,不是所有操作必需在本文所提供的每个实施例中存在。
而且,本文所使用的词语“优选的”意指用作实例、示例或例证。奉文描述为“优选的”任意方面或设计不必被解释为比其他方面或设计更有利。相反,词语“优选的”的使用旨在以具体方式提出概念。如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或”旨在意指包含的“或”而非排除的“或”。即,除非另外指定或从上下文中清楚,“X使用A或B”意指自然包括排列的任意一个。即,如果X使用A;X使用B;或X使用A和B二者,则“X使用A或B”在前述任一示例中得到满足。
而且,尽管已经相对于一个或多个实现方式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对本说明书和附图的阅读和理解将会想到等价变型和修改。本公开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并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制。特别地关于由上述组件(例如元件、资源等)执行的各种功能,用于描述这样的组件的术语旨在对应于执行所述组件的指定功能(例如其在功能上是等价的)的任意组件(除非另外指示),即使在结构上与执行本文所示的本公开的示范性实现方式中的功能的公开结构不等同。此外,尽管本公开的特定特征已经相对于若干实现方式中的仅一个被公开,但是这种特征可以与如可以对给定或特定应用而言是期望和有利的其他实现方式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组合。而且,就术语“包括”、“具有”、“含有”或其变形被用在具体实施方式或权利要求中而言,这样的术语旨在以与术语“包含”相似的方式包括。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方法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本优选实施例的业务同步方法可使用上述电子设备112进行实施,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客户端为请求同步客户端,第二客户端为被请求同步客户端。该业务同步方法包括:
步骤S201,第一客户端接收业务邀请指令,并根据业务邀请指令向第二客户端发送同步请求;
步骤S202,第一客户端接收第二客户端的同步请求反馈,并根据同步请求反馈生成同步信息;
步骤S203,第一客户端将同步信息发送至第二客户端;
步骤S204,第一客户端接收第二客户端的同步业务反馈,并根据同步业务反馈与第二客户端进行业务操作。
下面详细说明本优选实施例的业务同步方法的各步骤的具体流程。
在步骤S201中,第一客户端(即请求同步客户端)接收用户发出的业务邀请指令,该业务邀请指令为用户想要和指定用户进行业务操作的邀请指令。这样第一客户端根据该业务邀请指令向第二客户端(即指定用户使用的客户端)发送同步请求;该同步请求即向第二客户端发送进行同步业务操作的请求。
具体的,请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方法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步骤S201的流程图。第一客户端根据业务邀请指令向第二客户端发送同步请求包括:
步骤S2011,第一客户端接收业务邀请指令,并根据该业务邀请指令进行业务可行性判定,这里的业务可行性判定为第一客户端是否能够进行同步业务操作的判定,如业务可行性判定为是,则转到步骤S2012;如业务可行性判断为否,则转到步骤S2013。
步骤S2012,第一客户端向第二客户端发送同步请求;随后转到步骤S202。
步骤S2013,第一客户端进行业务安装操作,安装完毕后回到步骤S2011。
在步骤S202中,第二客户端接收到第一客户端的同步请求后,会生成相应的同步请求反馈,并发送至第一客户端。这里同步请求反馈为第二客户端是否响应与第一客户端进行同步业务操作的反馈,如响应(接收)与第一客户端进行同步业务操作(接收游戏邀请)的反馈、或不响应(拒绝)与第一客户端进行同步业务操作(拒绝游戏邀请)的反馈。
请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方法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步骤S202的流程图。第一客户端会根据该同步请求反馈生成相应的同步信息,该过程包括:
步骤S2021,第一客户端判断同步请求反馈是否响应同步业务操作,如该同步请求反馈为响应同步业务操作,则转到步骤S2022;如该同步请求反馈为不响应同步业务操作,则转到步骤S2023。
步骤S2022,第一客户端启动同步业务,并生成与业务操作对应的同步信息,该同步信息包括第一客户端的账号信息(如用户的游戏账号等)以及第一客户端的业务信息(如游戏位置以及游戏状态等)。这样第二客户端可通过上述同步信息快速与第一客户端进行业务同步;随后转到步骤S203。
步骤S2023,如第二客户端不响应同步业务操作,则第一客户端停止业务同步。
在步骤S203中,第一客户端将同步信息发送至第二客户端,随后转到步骤S204。
在步骤S204中,第二客户端接收到第一客户端的同步信息,并根据同步信息进行相应的同步业务操作,生成同步业务反馈(即上述操作的操作结果)。该同步业务反馈可为第二客户端已与第一客户端进行业务同步,或第二客户端由于其他原因未与第一客户端进行业务同步(如未能查找到相应的游戏位置等)。如第二客户端的同步业务反馈为第二客户端已与第二客户端进行业务同步,则第一客户端根据该同步业务反馈与第二客户端进行业务操作。
这样即实现了本优选实施例的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的业务同步过程。
本优选实施例的业务同步方法通过对双方客户端的业务状态的及时沟通,提高了客户端的业务操作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服务器资源的浪费。
请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方法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本优选实施例的业务同步方法可使用上述电子设备112进行实施,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客户端为请求同步客户端,第二客户端为被请求同步客户端。该业务同步方法包括:
步骤S501,第二客户端接收第一客户端的同步请求,并根据同步请求,接收同步请求响应指令;
步骤S502,第二客户端根据同步请求响应指令生成同步请求反馈,并将同步请求反馈发送至第一客户端;
步骤S503,第二客户端接收第一客户端的同步信息,并根据同步信息,进行同步业务操作,以生成同步业务反馈;
步骤S504,第二客户端将同步业务反馈发送至第一客户端,以便第一客户端根据同步业务反馈与第二客户端进行业务操作。
下面详细说明本优选实施例的业务同步方法的各步骤的具体流程。
在步骤S501中,第二客户端(即被请求同步客户端)接收第一客户端(请求同步客户端)的同步请求,该同步请求即第一客户端向第二客户端发送的进行同步业务操作的请求。随后第二客户端根据该同步请求,接收同步请求响应指令,该同步请求响应指令为用户是否接收该同步请求的指令。
请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方法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步骤S501的流程图。具体包括:
步骤S5011,第二客户端根据同步请求,生成并显示同步请求响应界面,用户可通过该同步请求响应界面发出接收同步请求的同步请求响应指令,也可以通过该同步请求响应界面发出不接收同步请求的同步请求响应指令。随后转到步骤S5012。
步骤S5012,第二客户端在同步请求响应界面上接收用户的同步请求响应指令。随后转到步骤S502。
在步骤S502中,请参照图7,图7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方法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步骤S502的流程图。第二客户端根据同步请求响应指令生成同步请求反馈,具体可包括:
步骤S5021,第二客户端判断同步请求响应指令是否为同步指令,如为同步指令则转到步骤S5022,如为非同步指令则转到步骤S5023。
步骤S5022,如该同步请求响应指令为同步指令,即接收同步请求的同步请求响应指令,则第二客户端生成响应业务操作的同步请求反馈。随后转到步骤S503。
步骤S5023,如该同步请求响应指令为非同步指令,即不接收同步请求的同步请求响应指令,则第二客户端生成不响应业务操作的同步请求反馈。
请参照图8,图8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方法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步骤S5022的流程图;可包括:
步骤S5031,第二客户端根据同步请求响应指令进行业务可行性判定,这里的业务可行性判定为第二客户端是否能够进行同步业务操作的判定,如业务可行性判定为是,则转到步骤S5032;如业务可行性判定为否,则转到步骤S5033。
步骤S5032,第二客户端生成响应业务操作的同步请求反馈,随后转到步骤S503。
步骤S5033,第二客户端进行业务安装操作,安装完毕后回到步骤S5031。
在步骤S503中,第一客户端接收第二客户端的同步请求反馈,并根据该同步请求反馈生成相应的同步信息,该同步信息包括第一客户端的账号信息以及第二客户端的业务信息;随后第一客户端将同步信息发送至第二客户端。
这样第二客户端接收该同步信息,根据该同步信息,进行同步业务操作,并生成同步业务反馈。该同步业务反馈可为第二客户端已与第一客户端进行业务同步,或第二客户端由于其他原因未与第一客户端进行业务同步。如第二客户端未与第一客户端进行业务同步,则直接将该不响应业务操作的同步请求反馈发送至第一客户端;如第二客户端已与第一客户端进行业务同步,则生成响应业务操作的同步业务反馈发送至第一客户端。
在步骤S504中,第二客户端将同步业务反馈发送至第一客户端,第一客户端根据该同步业务反馈与第二客户端进行同步业务操作。
这样即实现了本优选实施例的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的业务同步过程。
本优选实施例的业务同步方法同样通过对双方客户端的业务状态的及时沟通,提高了客户端的业务操作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服务器资源的浪费。
请参照图9,图9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方法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本优选实施例的业务同步方法可使用上述电子设备112进行实施,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客户端为请求同步客户端,第二客户端为被请求同步客户端。该业务同步方法包括:
步骤S901,第一客户端接收业务邀请指令,并根据业务邀请指令向第二客户端发送同步请求;
步骤S902,第二客户端根据同步请求,接收同步请求响应指令;
步骤S903,第二客户端根据同步请求响应指令生成同步请求反馈,并将同步请求反馈发送至第一客户端;
步骤S904,第一客户端根据同步请求反馈生成同步信息,并将同步信息发送至第二客户端;
步骤S905,第二客户端根据同步信息,进行同步业务操作并生成同步业务反馈;
步骤S906,第一客户端接收同步业务反馈,并根据同步业务反馈与第二客户端进行业务操作。
本优选实施例的业务同步方法与上述的业务同步方法的第一优选实施例和第二优选实施例中的描述相同或相似,具体可参见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和第二优选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本优选实施例的业务同步方法通过对双方客户端的业务状态的及时沟通,提高了客户端的业务操作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服务器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业务同步系统,请参照图10,图10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系统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业务同步系统包括第一业务同步装置10以及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业务同步装置10为请求同步客户端,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为被请求同步客户端。本优选实施例的第一业务同步装置10可使用上述的业务同步方法的第一优选实施例进行业务同步操作,本优选实施例的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可使用上述的业务同步方法的第二优选实施例进行业务同步操作
该第一业务同步装置10包括同步请求发送模块11、同步信息生成模块12、同步信息发送模块13以及业务操作模块14。同步请求发送模块11用于接收业务邀请指令,并根据业务邀请指令向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发送同步请求;同步信息生成模块12用于接收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的同步请求反馈,并根据同步请求反馈生成同步信息;同步信息发送模块13用于将同步信息发送至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业务操作模块14用于接收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的同步业务反馈,并根据同步业务反馈与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进行业务操作,其中同步业务反馈为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根据同步信息生成。
请参照图11,图11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系统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一业务同步装置的同步信息生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同步信息生成模块12包括响应判断单元121以及同步信息生成单元122。响应判断单元121用于判断同步请求反馈是否响应业务操作,同步信息生成单元122用于生成与业务操作对应的同步信息。
请参照图12,图12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系统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一业务同步装置的同步请求发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同步请求发送模块11包括可行性判定单元111、同步请求发送单元112以及业务安装单元113。可行性判定单元111用于接收业务邀请指令,并根据业务邀请指令进行业务可行性判定;同步请求发送单元112用于向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发送同步请求;业务安装单元113用于进行业务安装操作。
该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包括响应指令接收模块21、请求反馈生成模块22、业务操作模块23以及业务反馈发送模块24。响应指令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第一业务同步装置10的同步请求,并根据同步请求,接收同步请求响应指令;请求反馈生成模块22用于根据同步请求响应指令生成同步请求反馈,并将所述同步请求反馈发送至第一业务同步装置10;业务操作模块13用于接收第一业务同步装置10的同步信息,根据同步信息,进行同步业务操作,以生成同步业务反馈;业务反馈发送模块24用于将同步业务反馈发送至第一业务同步装置10,以便第一业务同步装置10根据同步业务反馈与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进行业务操作。
请参照图13,图13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系统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二业务同步装置的响应指令接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响应指令接收模块21包括响应界面生成单元211以及响应指令接收单元212。响应界面生成单元211用于根据同步请求,生成并显示同步请求响应界面;响应指令接收单元212用于在同步响应界面上接收同步请求响应指令。
请参照图14,图14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系统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二业务同步装置的请求反馈生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请求反馈生成模块22包括响应指令判断单元221以及请求反馈生成单元222,响应指令判断单元221用于判断同步请求响应指令是否为同步指令;请求反馈生成单元222用于如同步请求响应指令为同步指令,则生成响应业务操作的同步请求反馈;如同步请求响应指令为非同步指令,则生成不响应业务操作的同步请求反馈。
请参照图15,图15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系统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二业务同步装置的请求反馈生成模块的请求反馈生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请求反馈生成单元222包括可信性判定子单元2221、请求反馈生成子单元2222以及业务安装子单元2223。可行性判定子单元2221用于根据同步请求响应指令进行业务可信性判定;请求反馈生成子单元2222用于生成相应业务操作的同步请求反馈;业务安装子单元2223用于进行业务安装。
本优选实施例的业务同步系统使用时,
一、第一业务同步装置10的同步请求发送模块11接收用户发出的业务邀请指令,该业务邀请指令为用户想要和指定用户进行业务操作的邀请指令。这样同步请求发送模块11根据该业务邀请指令向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发送同步请求;该同步请求即第一业务同步装置向第二业务同步装置发送进行同步业务操作的请求。
具体的,第一业务同步装置10的同步请求发送模块11根据业务邀请指令向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发送同步请求的过程包括:
同步请求发送模块11的可行性判定单元111接收业务邀请指令,并根据该业务邀请指令进行业务可行性判定,这里的业务可行性判定为第一业务同步装置10是否能够进行同步业务操作的判定。如业务可行性判定为是,则同步请求发送模块11的同步请求发送单元112向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发送同步请求;如业务可行性判定为否,则同步请求发送模块11的业务安装单元113进行业务安装操作,安装完毕后可行性判定单元111重新进行业务可行性判定。
二、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的响应指令接收模块21接收第一业务同步装置10的同步请求,随后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的响应指令接收模块21根据该同步请求,接收同步请求响应指令,该同步请求响应指令为用户是否接收该同步请求的指令。
具体的:响应指令接收模块21的响应界面生成单元211根据同步请求,生成并显示同步请求响应界面,用户可通过该同步请求响应界面发出接收同步请求的同步请求响应指令,也可以通过该同步请求响应界面发出不接收同步请求的同步请求响应指令。响应指令接收模块21的响应指令接收单元212在同步请求响应界面上接收用户的同步请求响应指令。
随后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的请求反馈生成模块22根据同步请求响应指令生成同步请求反馈,这里同步请求反馈为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是否响应与第一业务同步装置10进行同步业务操作的反馈,如响应(接收)与第一业务同步装置10进行同步业务操作(接收游戏邀请)的反馈、或不响应(拒绝)与第一业务同步装置10进行同步业务操作(拒绝游戏邀请)的反馈。具体过程可包括:
请求反馈生成模块22的响应指令判断单元221,判断同步请求响应指令是否为同步指令,如该同步请求响应指令为同步指令,则请求反馈生成模块22的请求反馈生成单元222生成响应业务操作的同步请求反馈;如该同步请求响应指令为非同步指令,则请求反馈生成模块22的请求反馈生成单元222生成不响应业务操作的同步请求反馈。
具体的,如请求反馈生成模块22的请求反馈生成单元222生成响应业务操作的同步请求反馈,则请求反馈生成单元222的可行性判定子单元2221根据同步请求响应指令进行业务可行性判定,这里的业务可行性判定为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是否能够进行同步业务操作的判定,如业务可行性判定为是,则请求反馈生成单元222的请求反馈生成子单元2222生成响应业务操作的同步请求反馈;如业务可行性判定为否,则请求反馈生成单元222的业务安装子单元2223进行业务安装操作,安装完毕后由可行性判定子单元2221重新进行业务可行性判定。
三、第一业务同步装置10的同步信息生成模块12接收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的同步请求反馈,并根据该同步请求反馈生成相应的同步信息,该过程具体包括:
同步信息生成模块12的响应判断单元121判断同步请求反馈是否响应同步业务操作,如该同步请求反馈为响应同步业务操作,则同步信息生成模块12的同步信息生成单元122启动同步业务,并生成与业务操作对应的同步信息,该同步信息包括第一业务同步装置10的账号信息(如用户的游戏账号等)以及第一业务同步装置10的业务信息(如游戏位置以及游戏状态等)。这样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可通过上述同步信息快速与第一业务同步装置10进行业务同步。如该同步请求反馈为不响应同步业务操作,则同步信息生成模块12停止业务同步。
然后第一业务同步装置10的同步信息发送模块13将同步信息发送至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
四、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的业务操作模块23接收该同步信息,并根据该同步信息,进行同步业务操作,以生成同步业务反馈。该同步业务反馈可为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已与第一业务同步装置10进行业务同步,或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由于其他原因未与第一业务同步装置10进行业务同步(如未能查找到相应的游戏位置等)。
五、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的业务反馈发送模块24将同步业务反馈发送至第一业务同步装置10,如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的同步业务反馈为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已与第一业务同步装置10进行业务同步,则第一业务同步装置10的业务操作模块14根据该同步业务反馈与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进行业务操作。
这样即实现了本优选实施例的第一业务同步装置10和第二业务同步装置20的业务同步过程。
本优选实施例的业务同步系统通过对第一业务同步装置和第二业务同步装置的业务状态的及时沟通,提高了业务同步装置的业务操作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服务器资源的浪费。
下面通过一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第一业务同步装置的工作原理。请参照图16,图16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系统的第一业务同步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步骤S1601,用户A通过第一业务同步装置向用户B发起游戏邀请指令(即业务邀请指令);
步骤S1602,第一业务同步装置进行业务可行性判定,即判定是否安装游戏大厅,如没有安装游戏大厅则转到步骤S1603,如已安装游戏大厅则转到步骤S1604;
步骤S1603,安装游戏大厅,并返回步骤S1602;
步骤S1604,第一业务同步装置向用户B的第二业务同步装置发出同步请求,即发出游戏邀请;当然在邀请过程中用户A可以取消邀请;
步骤S1605,如用户B接收邀请(即第二业务同步装置发出相应的同步请求反馈),则第一业务同步装置启动游戏大厅,并生成相应的游戏信息(即同步信息);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取消邀请;
步骤S1606,用户B接收上述游戏信息,并根据同步信息通过第二业务同步装置进入游戏(即第二业务同步装置进行相应的同步业务操作);
步骤S1607,用户A和用户B开始游戏(即第一业务同步装置与第二业务同步装置进行同步业务操作)。
这样即完成了该第一业务同步装置的业务同步过程。
下面通过一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第二业务同步装置的工作原理。请参照图17,图17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系统的第二业务同步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步骤S1701,用户B接收游戏邀请(即接收第一业务同步装置发出的同步请求);
步骤S1702,用户B是否接受邀请,如用户B不接受邀请则转到步骤S1703直接结束同步操作;如用户B接受邀请,则转到步骤S1704;
步骤S1704,判断第二业务同步装置是否安装游戏大厅,如没有安装游戏大厅,转到步骤S1705;如已安装游戏大厅,则转到步骤S1706;
步骤S1705,安装游戏大厅并返回步骤S1704;
步骤S1706,第二业务同步装置发出接受游戏邀请的反馈(同步请求反馈),以接收用户A的游戏信息;
步骤S1707,接收到用户A的游戏信息(即第一业务同步装置的同步信息),进入相应的游戏位置(进行同步业务操作并生成相应的同步业务反馈);
步骤S1708,用户B与用户A开始游戏。
这样即完成了该第二业务同步装置的业务同步过程。
请参照图18,图18为本发明的业务同步系统的使用时序图。
一、用户A向用户B发起游戏邀请;
二、用户B接受邀请,并将用户B的游戏信息发送给用户A(当然在已知用户B的游戏信息的情况下可以不发送);
三、用户A开启游戏大厅,并在游戏大厅的某个位置坐下;
四、将用户A的游戏信息发送给用户B;
五、用户B开启游戏大厅,并根据用户A的游戏信息找到用户A的游戏位置,并与用户A进行同步游戏。
本发明的业务同步方法、业务同步装置以及业务同步系统通过对双方客户端的业务状态的及时沟通,提高了客户端的业务操作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服务器资源的浪费;解决了现有的业务同步方法及业务同步装置易造成服务器资源的浪费以及业务操作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上述的各装置或系统,可以执行相应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业务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客户端接收业务邀请指令,并根据所述业务邀请指令向第二客户端发送同步请求;
所述第一客户端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的同步请求反馈,并根据所述同步请求反馈生成同步信息;
所述第一客户端将所述同步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以及
所述第一客户端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的同步业务反馈,并根据所述同步业务反馈与所述第二客户端进行业务操作;其中所述同步业务反馈为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同步信息生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同步请求反馈生成同步信息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同步请求反馈是否响应所述业务操作;
如所述同步请求反馈为响应所述业务操作,则所述第一客户端生成与所述业务操作对应的同步信息;以及
如所述同步请求反馈为不响应所述业务操作,则所述第一客户端停止业务同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客户端的账号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客户端的同步业务反馈为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同步信息进行相应的同步业务操作的操作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业务邀请指令向第二客户端发送同步请求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客户端接收业务邀请指令,并根据所述业务邀请指令进行业务可行性判定;
如所述业务可行性判定为是,则所述第一客户端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所述同步请求;以及
如所述业务可行性判定为否,则所述第一客户端进行业务安装操作。
6.一种业务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二客户端接收第一客户端的同步请求,并根据所述同步请求,接收同步请求响应指令;
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同步请求响应指令生成所述同步请求反馈,并将所述同步请求反馈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所述第二客户端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的同步信息,并根据所述同步信息,进行同步业务操作,以生成同步业务反馈,其中所述同步信息由所述第一客户端根据所述同步请求反馈生成;以及
所述第二客户端将所述同步业务反馈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以便所述第一客户端根据所述同步业务反馈与所述第二客户端进行业务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业务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同步请求,接收同步请求响应指令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同步请求,生成并显示同步请求响应界面;以及
所述第二客户端在所述同步请求响应界面上接收所述同步请求响应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业务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同步请求响应指令生成所述同步请求反馈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同步请求响应指令是否为同步指令;
如所述同步请求响应指令为同步指令,则所述第二客户端生成响应所述业务操作的所述同步请求反馈;以及
如所述同步请求响应指令为非同步指令,则所述第二客户端生成不响应所述业务操作的所述同步请求反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业务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客户端的账号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业务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响应所述业务操作的所述同步请求反馈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同步请求响应指令进行业务可行性判定;
如所述业务可行性判定为是,则所述第二客户端生成响应所述业务操作的所述同步请求反馈;以及
如所述业务可行性判定为否,则所述第二客户端进行业务安装操作。
11.一种业务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客户端接收业务邀请指令,并根据所述业务邀请指令向第二客户端发送同步请求;
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同步请求,接收同步请求响应指令;
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同步请求响应指令生成所述同步请求反馈,并将所述同步请求反馈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所述第一客户端根据所述同步请求反馈生成同步信息,并将所述同步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同步信息,进行同步业务操作并生成同步业务反馈;以及
所述第一客户端接收所述同步业务反馈,并根据所述同步业务反馈与所述第二客户端进行业务操作。
12.一种业务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同步请求发送模块,用于接收业务邀请指令,并根据所述业务邀请指令向第二客户端发送同步请求;
同步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的同步请求反馈,并根据所述同步请求反馈生成同步信息;
同步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同步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客户端;以及
业务操作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的同步业务反馈,并根据所述同步业务反馈与所述第二客户端进行业务操作;其中所述同步业务反馈为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同步信息生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业务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信息生成模块包括:
响应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同步请求反馈是否响应所述业务操作;以及
同步信息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与所述业务操作对应的同步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业务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客户端的账号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业务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客户端的同步业务反馈为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同步信息进行相应的同步业务操作的操作结果。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业务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请求发送模块包括:
可行性判定单元,用于接收业务邀请指令,并根据所述业务邀请指令进行业务可行性判定;
同步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所述同步请求;以及
业务安装单元,用于进行业务安装操作。
17.一种业务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客户端的同步请求,并根据所述同步请求,接收同步请求响应指令;
请求反馈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同步请求响应指令生成所述同步请求反馈,并将所述同步请求反馈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业务操作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的同步信息,并根据所述同步信息,进行同步业务操作,以生成同步业务反馈,其中所述同步信息由所述第一客户端根据所述同步请求反馈生成;以及
业务反馈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同步业务反馈发送至所述第一客户端,以便所述第一客户端根据所述同步业务反馈与所述业务同步装置进行业务操作。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业务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指令接收模块包括:
响应界面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同步请求,生成并显示同步请求响应界面;以及
响应指令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同步响应界面上接收所述同步请求响应指令。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业务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反馈生成模块包括:
响应指令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同步请求响应指令是否为同步指令;以及
请求反馈生成单元,用于如所述同步请求响应指令为同步指令,则生成响应所述业务操作的所述同步请求反馈;如所述同步请求响应指令为非同步指令,则生成不响应所述业务操作的所述同步请求反馈。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业务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客户端的账号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业务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反馈生成单元包括:
可行性判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同步请求响应指令进行业务可行性判定;
请求反馈生成子单元,用于生成响应所述业务操作的所述同步请求反馈;以及
业务安装子单元,用于进行业务安装。
22.一种业务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业务同步装置以及第二业务同步装置;
所述第一业务同步装置包括:
同步请求发送模块,用于接收业务邀请指令,并根据所述业务邀请指令向所述第二业务同步装置发送同步请求;
同步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业务同步装置的同步请求反馈,并根据所述同步请求反馈生成同步信息;
同步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同步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业务同步装置;以及
业务操作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业务同步装置的同步业务反馈,并根据所述同步业务反馈与所述第二业务同步装置进行业务操作;其中所述同步业务反馈为所述第二业务同步装置根据所述同步信息生成;
所述第二业务同步装置包括:
响应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业务同步装置的同步请求,并根据所述同步请求,接收同步请求响应指令;
请求反馈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同步请求响应指令生成所述同步请求反馈,并将所述同步请求反馈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同步装置;
业务操作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业务同步装置的同步信息,并根据所述同步信息,进行同步业务操作,以生成同步业务反馈,其中所述同步信息由所述第一业务同步装置根据所述同步请求反馈生成;以及
业务反馈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同步业务反馈发送至所述第一业务同步装置,以便所述第一业务同步装置根据所述同步业务反馈与所述第二业务同步装置进行业务操作。
CN201410381681.0A 2014-08-05 2014-08-05 业务同步方法、业务同步装置及业务同步系统 Pending CN1053232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1681.0A CN105323233A (zh) 2014-08-05 2014-08-05 业务同步方法、业务同步装置及业务同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1681.0A CN105323233A (zh) 2014-08-05 2014-08-05 业务同步方法、业务同步装置及业务同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3233A true CN105323233A (zh) 2016-02-10

Family

ID=55249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1681.0A Pending CN105323233A (zh) 2014-08-05 2014-08-05 业务同步方法、业务同步装置及业务同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2323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8430A (zh) * 2017-12-15 2018-04-06 新华三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机管理操作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1796744A (zh) * 2020-06-28 2020-10-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7317A (zh) * 2009-09-07 2010-09-08 上海银贵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移动终端寻找目标对象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CN102111859A (zh) * 2009-12-24 2011-06-29 英特尔公司 用于节电的p2p装置可发现性的方法和系统
CN102933267A (zh) * 2010-05-28 2013-02-13 泰特里斯在线公司 交互式混合异步计算机游戏基础结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7317A (zh) * 2009-09-07 2010-09-08 上海银贵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移动终端寻找目标对象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CN102111859A (zh) * 2009-12-24 2011-06-29 英特尔公司 用于节电的p2p装置可发现性的方法和系统
CN102933267A (zh) * 2010-05-28 2013-02-13 泰特里斯在线公司 交互式混合异步计算机游戏基础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8430A (zh) * 2017-12-15 2018-04-06 新华三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机管理操作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7888430B (zh) * 2017-12-15 2020-01-14 新华三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机管理操作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1796744A (zh) * 2020-06-28 2020-10-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796744B (zh) * 2020-06-28 2022-02-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83654B2 (en) Use of information channels to provide communications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US10284494B2 (en) Device controlling method, client, server and intermediate device
CN102754387B (zh) 在允许通用即插即用的电话设备与广域网设备之间进行多媒体会议的系统和方法
WO2019134306A1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2710789A (zh) 智能终端间数据的交互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032459A (zh) 消息队列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21956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云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453464A (zh) 数据分享系统以及其方法
US10521182B2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controlling grouping play of playing system
CN104601529A (zh) 终端账号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4601205A (zh) 一种内容共享的方法及装置
CN109586929B (zh) 会议内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US10200338B2 (en) Integrating communication modes in persistent conversations
CN110795004B (zh) 一种社交的方法与设备
CN110266505A (zh) 一种管理会话群的方法与设备
CN108573393A (zh) 评论信息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20170163787A1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upgrading or downgrading system
US10013232B2 (en) Wireless speaker connection management
CN108197210B (zh) 基于好友关系的用户交互阅读方法及计算设备
CN112650879A (zh) 歌曲播放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9086365A (zh) 本地文件分享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40115056A1 (en) Book thinning
CN103907311B (zh) 来自移动设备的远程访问
CN109636460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848530B2 (en) Conferen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working between audio conference and web confere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