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08894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发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发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08894A
CN105308894A CN201480000392.XA CN201480000392A CN105308894A CN 105308894 A CN105308894 A CN 105308894A CN 201480000392 A CN201480000392 A CN 201480000392A CN 105308894 A CN105308894 A CN 1053088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w
precoding
vector
code book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03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08894B (zh
Inventor
黎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aoh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 ltd
Nanjing Cloud Limulus Intelligent Big Dat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08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88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088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88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04B7/06952Selecting one or more beams from a plurality of beams, e.g. beam training, management or sweeping
    • H04B7/06966Selecting one or more beams from a plurality of beams, e.g. beam training, management or sweeping using beam correspondence; using channel reciprocity, e.g. downlink beam training based on uplink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发射装置,其中装置包括:编码调制单元,用于获取信息比特,并对信息比特进行信道编码和调制,得到调制后的数据;映射单元,用于将编码调制单元调制后的数据映射到并行发送的v个空间数据层,v大于等于1;向量选择单元,用于从本地码本W中选择v列预编码向量Wv,使得从W中选出的v列预编码向量Wv形成的方向图的过半能量出现在非全向的角度范围内;预编码单元,用于使用向量选择单元选择的v列预编码向量分别对映射到v个层的调制后的数据进行预编码;调制单元,用于在对预编码单元预编码得到的数据进行调制,并将调整得到的数据通过v个天线发送。以上发射装置的能量能够集中到指定的角度,从而提高UE接收SNR。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及发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 特別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及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多天线 MIMO (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多入多出)技术是新一代 无线通信技术中的核心技术。 当发射装置 (如 eNB ( evolved Node B, 演进型 基站))侧安装有多个天线时, 既可以使用复用方案, 也可以使用分集方案。 分集方案可以提供更高的接收 SINR ( 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 噪比), 从而达到更远距离的覆盖, 或者相同距离覆盖时的更高的传输速率。 分集方案由于不需要 UE ( User Equipment, 用户设备 )侧提供 CSI (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 的测量反馈, 因而具有更强的链路鲁棒性。 因此, 在使用 MIMO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 在系统设计的时会将分集发射 方案作为一种必选的多天线发送方案。
所谓的分集发射, 就是当有 M个天线时, 就在 M个资源上做分集发射, 从而达到空间复用因子为 1的多天线发射效果。所谓的资源, 若是时间上的多 个资源,那么分集方案通常称为 STBC ( Space Time Block Code,空时分组码); 当使用的资源是频域资源时, 那么分集方案通常称为 SFBC ( Space Frequency Block Code, 空频分组码)。 还有一种 CDD ( Cyclic Delay Diversity, 循环延迟 分集)的方法, 即将映射到各个天线上的信号, 做一定样点的循环移位后从各 个不同的天线发送出去。但不论哪种方法, 其本质上仍是分集的多天线发送方 法。
在 LTE Rel-8 ( Long Term Evolution Rel-8, 长期演进第 8版本)版本中, 引入的大延时 CDD的空间复用方案, 如下:
上式中, W是在第 i个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第 V层空间数据, 一共有 V 层空间数据。 矩阵 U是一个长为 V的 DFT (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离散 傅里叶变换) 的方阵, 矩阵 D是一个长为 V的对角阵, 上述 W是一个将 V层 数据转换到天线上的预编码矩阵, 它的各个分量指向空间的所有方向。 以上 CDD的方案只定义了最多 4层时的使用方法; 并且, 只有在天线数为 2时能 够获得接近最优的性能,在天线数为 4以及更大的天线数时,性能不是最优的, 仍有 4艮大的优化空间。 另外, 以上方案也不能够用于非复用 (分集) 的场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提出了另一种解决方案: 将要发送的信号分成 L ( L为正 整数)个时频资源, 然后, 每一个时频资源上发送一个波束, 然后在相邻的波 束间将发送波形向量进行旋转。 以上方案, 在 L个时频资源内会覆盖 360。 的 所有波束的范围, 导致发射装置的能量分散, 从而导致 UE 的接收信噪比 ( Signal to Noise Ratio , SNR )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发射装置, 用于实现对波束的 控制, 将能量集中到指定的角度上, 从而提高 UE接收 SNR。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编码调制单元, 用于获取信息比特, 并对所述信息比特进行信道编码和调 制, 得到调制后的数据;
映射单元, 用于将所述编码调制单元调制后的数据映射到并行发送的 V 个空间数据层, V大于等于 1 ;
向量选择单元, 用于从本地码本 W中选择 V列预编码向量 Wv ,使得从所 述 W中选出的 V列预编码向量 ^形成的方向图的过半能量出现在非全向的角 度范围内;
预编码单元,用于使用所述向量选择单元选择的 V列预编码向量分別对映 射到 V个层的调制后的数据进行预编码;
调制单元, 用于在对所述预编码单元预编码得到的数据进行调制, 并将调 整得到的数据通过 V个天线发送。
结合一方面的实现方式,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向量选择单元 从本地码本 W中选择 V列预编码向量 ^的方法, 包括: 在所述 W中的所有 列中交替选择得到 V列; 或者, 在所述 W中首次选择最大波束对应的列, 其 余 V - 1列在所述 W中首次选择后的剩余列中交替选择; 或者,按照指定的覆 盖角度确定所述 W中的待选列, 然后在待选列中交替选择得到 V列, 或者在 待选列中首次选择最大波束对应的列,其余 V - 1列在所述 W中首次选择后的 剩余待选列中交替选择。
结合一方面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符号变换单元, 用于在所述映射单元将调制后的数据映射到并行发送的 V 个空间数据层的过程中, 对第 i个数据符号 d ( i )做层映射, 将所述 d ( i )映 到 时, 进行符号变化, 所述 (0是指层映射后的第 Z个数据流上的第 i个 数据符号, 满足如下条件:
x(l) ( ) = d(vi + (/ + ) mod ν),0 < / < ν - 1 结合一方面的实现方式、或者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一方 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向量选择单元 使用
; 计算 的取值在[
+ Δθ ]范围内并且 的取值在 , + ]范围内, 能够使方向图的平均增益向 量达到最大的预编码矩阵;其中, ^和 ^为发射机在两个所覆盖方向的角度, 和 分別为天线在角度 和 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需要覆盖的角度范围, V为取 自预编码矩阵的列数,所述 w为本地码本的二维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为 方向图的平均增益向量, a为发射机天线的导向向量, W (:, 1)表示从本地码本 中第 1列取到第 V列, d 分別为对 和 ^求积分。
结合一方面的实现方式、或者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一方 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向量选择单元 使用的所述本地码本 W的获得方式包括: 以如下公式:
计算在所述 w 的取值范围内中 f (W) = msix {G(W)} 找出满足使得在二维空间中 V 个预编码向量, 使得方向图在 的取值在 [ 。, + ]范围内,并且空间的二维角度范围内的平均增益向量达到最大时的预编
= 6]2πάλ-1 (^\)-ύη(θ) =
码矩阵; 其中, a为 " J = e ,/ = ' Nv—— \丄, N为发射机的发射 天线数; ^和 ^为发射机在两个所覆盖方向的角度, 为天线在角度 ^所在平 面的方向上需要覆盖的角度范围, V为取自预编码矩阵的列数, 所述 W为本 地码本的二维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W)为方向图的平均增益向量, a 为发射 机各个天线的导向向量, W (:, 1)表示从本地码本中第 1列取到第 V列, d为二 维空间的发射机对应的各个天线阵元的位置向量。
结合一方面的实现方式、或者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一方 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向量选择单元 使用的所述本地码本 W的获得方式包括:对于平面甚高频无线电波 ULA阵的 天线 以如下公式:
计算在 所述 W的取值范围内中找出满足使得在二维空间中 V个预编码向量, 使得方 向图在 的取值在 [ , 范围内, 并且空间的二维角度范围内的平均增 益向量达到最大时的预编码矩阵; 其中, j 为虚数单位, S为发射机在覆盖方 向的角度, 为天线在角度 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需要覆盖的角度范围, V为取 自预编码矩阵的列数,所述 W为本地码本的二维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de为对 求积分, 为信号的波长。
结合一方面的实现方式、或者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一方 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向量选择单元 选择的所述 W作为本地码本的二维的预编码加权矩阵为:
其中, j为虚数单位, Ν为发射机的发射天线数 1为生成的矩阵的第 1个列, Δ表示用于预编码向量的一个参数, Δ为非零实数。
结合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Wv = -^W {:, n )
向量选择单元, 用于采用如下公式: ^v 从所述本地码本 W中选 择 V列预编码向量。
结合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向量选择单元选择所述 W中所述 Δ的值为小于 1的非零实数。
本发明实施例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包括:
获取信息比特,对所述信息比特进行信道编码和调制,得到调制后的数据; 将调制后的数据映射到并行发送的 V个空间数据层, V大于等于 1 ;
从所述本地码本 W中选择 V列预编码向量 Wv; 使得从所述 W中选出的 V列预编码向量 Wv形成的方向图的过半能量出现在非全向的角度范围内; 使用选择的 V列预编码向量分別对映射到 V个层的调制后的数据进行预编 码,在对预编码得到的数据进行调制,并将调整得到的数据通过 V个天线发送。
结合二方面的实现方式,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从所述本地码 本 W中选择 V列预编码向量的方法, 包括:
在所述 W中的所有列中交替选择得到 V列; 或者, 在所述 W中首次选择 最大波束对应的列,其余 V - 1列在所述 W中首次选择后的剩余列中交替选择; 或者, 按照指定的覆盖角度确定所述 W中的待选列, 然后在待选列中交替选 择得到 V列, 或者在待选列中首次选择最大波束对应的列, 其余 V - 1列在所 述 W中首次选择后的剩余待选列中交替选择。
结合二方面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将调制后的数 据映射到并行发送的 V个空间数据层的过程中, 还包括: 对第 i个数据符号 d ( i )做层映射, 将所述 d ( i )映到 X «时, 进行符号 变化, 所述 ('')是指层映射后的第 Z个数据流上的第 i个数据符号, 满足如下 条件:
x(/) (0 = d(vi + (/ + ) mod ν), 0 < / < ν - 1 结合二方面的实现方式、或者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二方 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本地码本 w 的获
; 计算 的取值在[
+ Δθ ]范围内并且 的取值在 , + ]范围内, 能够使方向图的平均增益向 量达到最大的预编码矩阵;其中, 和 ^为发射机在两个所覆盖方向的角度, 和 分別为天线在角度 和 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需要覆盖的角度范围, V为取 自预编码矩阵的列数,所述 W为本地码本的二维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为 方向图的平均增益向量, a为发射机天线的导向向量, W (:, 1)表示从本地码本 中第 1列取到第 V列, d 分別为对 和 求积分。
结合二方面的实现方式、或者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二方 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本地码本 W 的获 以如下公式:
计算在所述 W 的取值范围内中
找出满足使得在二维空间中 V 个预编码向量, 使得方向图在 的取值在^ , 范围内,并且空间的二维角度范围内的平均增益向量达到最大时的预编
, N为发射机的发射 天线数; S和 ^为发射机在两个所覆盖方向的角度, 为天线在角度 S所在平 面的方向上需要覆盖的角度范围, V为取自预编码矩阵的列数, 所述 W为本 地码本的二维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W)为方向图的平均增益向量, a 为发射 机各个天线的导向向量, W (:, 1)表示从本地码本中第 1列取到第 V列, d为二 维空间的发射机对应的各个天线阵元的位置向量。
结合二方面的实现方式、或者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二方 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本地码本 W 的获得方法包括: 对于平面甚高频无线电波 ULA阵的天线配置场景下, 以如 下
计算在 所述 W的取值范围内中找出满足使得在二维空间中 V个预编码向量, 使得方 向图在 的取值在[ ]范围内, 并且空间的二维角度范围内的平均增 益向量达到最大时的预编码矩阵; 其中, j 为虚数单位, ^为发射机在覆盖方 向的角度, 为天线在角度 S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需要覆盖的角度范围, V为取 自预编码矩阵的列数,所述 W为本地码本的二维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de为对 求积分, 为信号的波长。
结合二方面的实现方式、或者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二方 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W作为本地 码本 二维的预编码加权矩阵为:
其中, j为虚数单位, Ν为发射机的发射天线数 1为生成的矩阵的第 1个列 Δ表示用于预编码向量的一个参数, Δ为非零实数。 结合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 从本地码本 W中选择 V列预编码向量包括:
采用如下公式:
Wv = -^W {:, n )
^v 从所述本地码本 W中选择 V列预编码向量。
结合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 Δ的值为小于 1的非零实数。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将调制后的数据 映射到并行发送的 V个空间数据层,从本地码本 W中选出的 V列预编码向量 ^ 形成的方向图的过半能量出现在非全向的角度范围内,使用选择 分別对映射 到 V个层的调制后的数据进行预编码,在对预编码得到的数据进行调制后通过 V 个天线发送; 这将使得发射装置的能量能够集中到指定的角度, 从而提高
UE接收 SNR。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筒要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 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 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la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 lb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波束增益方向示意图;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波束增益方向示意图;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角度示意图;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执行的框图示意图;
图 6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 7a为本发明实施例波束叠加后的增益方向示意图;
图 7b为本发明实施例波束叠加后的增益方向示意图;
图 8a为本发明实施例波束叠加后的增益方向示意图;
图 8b为本发明实施例波束叠加后的增益方向示意图; 图 9a为本发明实施例波束叠加后的增益方向示意图;
图 9b为本发明实施例波束叠加后的增益方向示意图;
图 10为本发明实施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 11为本发明实施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 12为本发明实施例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 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方案针对的主要场景说明如下: 以基站作为发射机为例, 图 la 为接收机在比基站更低的楼宇分布, 左右两边的方框表示为楼宇, 基站位 于左边较高的楼宇,接收机位于右边较低的楼宇, 箭头方向夹角为基站发射信 号中有用的方向角度。 图 lb为接收机在比基站更高的楼宇中分布, 左右两边 的方框表示为楼宇, 基站位于左边较低的楼宇, 接收机位于右边较高的楼宇, 箭头方向夹角为基站发射信号中有用的方向角度。
图 la和图 lb是目前研究的 3D通信场景,UE可以在右边垂直方向上的 高楼中垂直分布。 在图 la中, UE所在的高度比基站的高度低, 在现网中的宏 小区(UMa, Urban Macro, 城市宏小区)的部署场景通常为此类应用场景。 在 图 lb中, UE所在的楼层比基站更高, 在现网中的微站( UMi, Urban Micro, 城市微小区)或小站 (Pico ) 的部署场景通常为此类应用场景。
虽然图 la和图 lb中的应用场景, 在现网的部署中一直存在, 但是, 目前 分布的。 而如果基站主要是为上图 la和图 lb 中的 UE来进行通信服务, 则 UE相对基站的空间角度分布就在一个相对有限的更小的范围。 采用全向均匀 功率分布方案, 则会有能量分散的问题。
如在 UMa场景下, UE与 BS ( Base Station基站 )间的直线方向上所成的 角度的范围与正北方向的夹角在典型的分布是在 90度到 126度之间;而在 UMi 场景下, 则这个夹角典型的分布是在 60~120度之间。 即它们的典型的分布夹 角约为 36~60度之间的非常窄的范围内,这比水平方向上全向覆盖的 360度的 空间夹角要小很多。
在实现水平方向上全向覆盖的方案中会使用到码本, 具体如下: 例如基站
1 0
发射天线数 N=2时, W为单位阵, 即: 0 1 基该码本, 每层上只有 1根天线在发射, 两根天线在不同的层上轮流发射, 此时每层上的天线发出的 信号相当于是全向的, 如图 2所示, 为发射天线 N=2时, 每个层上的波束增 益方向图。 从上图 2可以看出, 对于全向覆盖的场景, N=2时使用单位阵, 是 最优的覆盖方案。
现有技术中,基站发射天线数 N=4时,上述 W为单位阵,具体如下: Table 6.3.4.2.3-2, 在天线端口 {0,1,2,3}上发射的码本, 如下表 1所示:
表 1
在表 1中, W„ = / - 2w l ' 向量, 是通过此处公式以^为 基向量来计算得到的矩阵,水平方向上全向覆盖的方案中取 v=2, 3 , 4时的值。 表示的是码本索引为 12时的流数为 1并且是从 W„中取出第 1列对应的预 编码矩阵。 则是表示码本索引为 13 , 从 ^中取出第 1和 3列的用于双 流的预编码矩阵。
如码本索引为 12时, v=4时对应的天线间隔为半波长的 ULA形成的天线 方向图如图 3所示, 图 3所示为水平方向上全向覆盖的方案, 当 N=4, 码本索 引为 12中 v=4, 4层各个波束增益方向图。
从图 2和图 3可以看出,水平方向上全向覆盖的方案中得到的各个层上的 波束增益方向图,是指向空间的不同方向, 并且在整个 360度的方向上均匀或 比较均匀的分布。 但从上面的本发明的场景的描述中可以看出, 在新的场景,如垂直方向上 进行覆盖的场景下, 不需要对信号进行全向的覆盖, 也就是说, 如果按水平方 向上全向覆盖的方案的方式来使用预编码,得到的接收信号的能量必然以均匀 的方式在 360度的所有方向上均匀的出现。这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到的应用场 景来说, 那些不需要覆盖的角度范围, 相当于能量的浪费。 例如 180 到 360 度的范围内, 根本就不可能有用户 (相当于垂直方向上天线的背面), 而且在 垂直方向, 天线的背面, 天线的本身的增益也很小。 因此, 在这种场景下, 仍 使用全向覆盖的预编码向量来做信号的发送, 将会带来天线自由度的无效使 用, 即自由度的损失。 因此, 针对类似上述的场景, 本发明实施例将给出更有 效的通过预编码向量来使用天线资源的方案,以获得在特定覆盖区域上的更大 的天线使用效率和自由度。
在进行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描述前, 以垂直方向上的覆盖为例,在本发明 实施例中, 角度示意图如图 4所示, 为垂直方向上天线方向图夹角的定义示意 图, 角度的有效范围在 [0, 180], 实际的覆盖范围则与场景有关。 如图 5所示, 为本发明实施例执行的框图,信息比特进入信道编码单元 501后,依次经 QAM 调制单元 502、 层映射单元 503、 预编码运算单元 504、 调制单元 507以及射 频单元 508, 最终从天线发射出去; 其间, 预编码运算单元 504会接收预编码 选择单元 505依据来自层映射单元 503的数据从本地码本 W ( 506 ) 中选择预 编码向量;预编码运算单元 504执行预编码运算使用的是接收到的上述预编码 向量。 基于这一执行框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具体实现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如图 6所示, 包括:
601 : 获取信息比特, 对上述信息比特进行信道编码和调制, 得到调制后 的数据;
602: 将调制后的数据映射到并行发送的 V个空间数据层, V大于等于 1 ; 进一步地,上述将调制后的数据映射到并行发送的 V个空间数据层的过程 中, 还包括: 对第 i个数据符号 d ( i )做层映射, 将上述 d ( i ) 映到 时, 进行符号变化, 上述^ ('')是指层映射后的第 1个数据流上的第 i个数据符号, 满足如下条件: x(l) ( ) = d(vi + (/ + ) mod ν), 0 < / < ν - 1 603: 从本地码本 W中选择 v列预编码向量 ,使得从上述 W中选出的 v列预编码向量 形成的方向图的过半能量出现在非全向的角度范围内; 可选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如何从上述本地码本 W中选择 V列预编 码向量的具体实现方案, 具体如下: 上述从本地码本 W中选择 V列预编码向 量的方法, 包括: 在上述 W中的所有列中交替选择得到 V列; 或者, 在上述 W中首次选择最大波束对应的列, 其余 V - 1列在上述 W中首次选择后的剩 余列中交替选择; 或者, 按照指定的覆盖角度确定上述 W中的待选列, 然后 在待选列中交替选择得到 V列, 或者在待选列中首次选择最大波束对应的列, 可选地, 上述本地码本 W的获得方法包括: 以如下公式:
; 计算 ^的取值在 [ 。, f (W) = d^ {G + Δθ ]范围内并且 的取值在 , ^ + ]范围内, 能够使方向图的平均增益向 量达到最大的预编码矩阵;其中, ^和 ^为发射机在两个所覆盖方向的角度, 和 分別为天线在角度 和 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需要覆盖的角度范围, V为取 自预编码矩阵的列数,上述 W为本地码本的二维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为 方向图的平均增益向量, a为发射机天线的导向向量, W (:, 1)表示从本地码本 中第 1列取到第 V列, d 分別为对 和 求积分。
可选地, 上述本地码本 W的获得方法包括: 以如下公式:
计算在上述 w 的取值范围内中 f (W) = msix {G(W)} 找出满足使得在二维空间中 V 个预编码向量, 使得方向图在 的取值在 [ 。, 范围内,并且空间的二维角度范围内的平均增益向量达到最大时的预编 码矩阵; 其中, a为 a(k) = ejl7M , k = \, ' " , N— \ , Ν为发射机的发射 天线数; S和 ^为发射机在两个所覆盖方向的角度, 为天线在角度 S所在平 面的方向上需要覆盖的角度范围, V为取自预编码矩阵的列数, 上述 W为本 地码本的二维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为方向图的平均增益向量, W (:, 1)表 示从本地码本中第 1列取到第 V列, a为发射机各个天线的导向向量, d为二 维空间的发射机对应的各个天线阵元的位置向量。
可选地,上述本地码本 W的获得方法包括:对于平面甚高频无线电波 ULA 阵的天 配置场景下, 以如下公式:
; 计算在 上述 W的取值范围内中找出满足使得在二维空间中 ν个预编码向量, 使得方 向图在 的取值在 [ , 范围内, 并且空间的二维角度范围内的平均增 益向量达到最大时的预编码矩阵; 其中, j 为虚数单位, S为发射机在覆盖方 向的角度, 为天线在角度 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需要覆盖的角度范围, V为取 自预编码矩阵的列数,上述 W为本地码本的二维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为对 求积分, A为信号的波长。
可选地, 上述 W作为本地码本的二维的预编码加权矩阵为:
其中, j为虚数单位, Ν为发射机的发射天线数 1为生成的矩阵的第 1个列 Δ表示用于预编码向量的一个参数, Δ为非零实数。
优选地, 上述 Δ的值为小于 1的非零实数。
可选地, 上述从本地码本 W中选择 V列预编码向量包括: Wv =^W(:,yn)
采用如下公式: 从上述本地码本 W中选择 V列预编码向 量。
604: 使用选择的 V列预编码向量分別对映射到 V个层的调制后的数据进 行预编码,在对预编码得到的数据进行调制, 并将调整得到的数据通过 V个天 线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将调制后的数据映射到并行发送的 V个空间数据层,从本 地码本 W中选出的 V列预编码向量 ^形成的方向图的过半能量出现在非全向 的角度范围内, 使用选择 ^分別对映射到 V个层的调制后的数据进行预编码, 在对预编码得到的数据进行调制后通过 V个天线发送;这将使得发射装置的能 量能够集中到指定的角度, 从而提高 UE接收 SNR。
以下实施例将结合图 5所示的执行过程,对本发明实施例各部分的具体实 现方式进行说明。 以下主要对层映射单元 503, 预编码运算单元 504, 预编码 选择单元 505和本地码本 W (506), 下面结合上述的图 5中的框图, 来分別 描述层映射单元 503, 预编码运算单元 504, 预编码选择单元 505和本地码本 W (506) 的实施方法。
层映射单元 503具体如下:
一、 空间复用时的层映射
为了实现数据在层间的等向覆盖, 需要将 QAM (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正交调幅)调制后的第 i个数据符号 d ( i )做层映射。
当做复用时, 需要将 d (i)映射成多个层, 并且为了达到更均匀的通信效 果, 需要做层间的交织, 即 d(i)在映到 的时候, 可以做不同符号的变化, 这里 ^(0指的是层映射之后的第 1个数据流上的第 i个符号。
一种实现层映射和层间交织的映射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如下:
χ{1) ( = d(vi + (/ + mod v), 0≤ /≤ v _ 1
比如共有 4层, 即 v=4, V为最大的层数
当 i=4v时有:
xm(i) = dm(4i)
x1)(i) = dm(4i + l)
x(3)( = ^(0)(4 + 3) . 当 i=4v+l时有:
xm(i) = dm(4i + \)
x(1)(i) = d(0)(4i + 2)
x(2)(i) = d(0)(4i + 3)
(3)( = (0)(4 + 0) .
当 i=4v+2时有:
x(0)(i) = d(0)(4i + 2)
x(1)(i) = dm(4i + 3)
x(2)(i) = dm(4i + 0)
当 i=4v+3时有:
xm(i) = dm(4i + 3)
x(1)(i) = dm(4i + 0)
x(2)(i) = dm(4i + \)
x(3)( ) (0)(4 + 2)。
上述的效果相当于是把不同的符号映射到不同的层上,除了上述的实施例 夕卜, 还可以有类似的其他的层间交织的方法, 这里不——列举。 上述的方法是 将一个编码块调制后的数据符号射映到 V个层上,也可以将多个码字编码块调 制后的数据符号映后 V个层上。 这里就不再列举。
上述的方法适合于空间复用,特別地适合于开环空间复用。 即可以用于基 于有码本的也可以是无码本的参考信号的发送。作为开环空间复用的方法, 不 论参考信号是否有码本, 这种方法都不需要反馈。 所不同的是, UE的接收机 看到的等效信道不同而已。
二、 空间分集时的层映射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用于空间分集时的层映映射。 即数据一层或 多层上做发射,但是在不同的层上发送的内容相同。此时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 特別适用于发射机只需要覆盖部分空间范围的广播信道, 如 LTE 系统中的 PBCH信道, 用于传输系统消息 SIB的 PDSCH信道, ePDCCH中的 CSS等, 以及其他的广播类业务(广播或多播或组播)或公共消息的发送。
数据到层的映射方式如下: x(v-l i) = d
即, 将同一个数据映射到 V个不同的层上。
这种空间分集的方法,相当于把数据向空间中的各个不同位置的 UE进行 发送。
本地码本 W ( 506 ), 该单元实现生成本地码本 W, 具体如下:
在本地码本 W ( 506 ) 的生成实现过程中, 我们针对上述非全向天线覆盖 的场景, 先给出一些通用的生成方法, 然后再结合具体的天线数, 给出一些筒 单的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于,生成具有指向一定空域范围内的预编码的加权 系数, 以使生成的预编码加权系数在需要覆盖的角度范围内获得最大的能量 值。
一个函数如下:
f(W) = max {G(W)} 式(1 ) 中, 和 分別为发射机天线在角度 和 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需 要覆盖的角度范围, V为取自预编码矩阵的列数, 上述 W为二维预编码加权 矩阵, 角度 和 为发射机在两个所覆盖方向的角度表示。 式(1 )表达式的含 义是: 在上述 W所有存在的取值范围内中找出满足使得在三维空间中 V个预 编码向量, 使得方向图在 S在^ , θο + , 以及 在 [A , 空间的二维 角度范围内达到最大。
a发射机各个天线在的导向向量, 其一般的表达式为: 其中 Φ为二维空间的 DOA向量, ^为二维空间的发射机对应的各个天线 阵元的位置向量。 j为虚数单位, 为信号的波长。
式(1 ) 的意义是, 计算能够使在指定范围内的平均增益向量达到最大时 的预编码矩阵。 即本发明实施例的设计方法, 就是用满足式( 1 ) 的表达式来 对发送对天线上的数据做预编码,以实现将数据以最大的空间增益发射到指定 的空间区域上去。
进一步地, 下面以发射机在一个天线方向上的覆盖的 ULA阵为例, 来给 出预编码矩阵更具体的实现方法。 式(2)表达式的含义是: 在上述 W所有存 在的取值范围内中找出满足使得在二维空间中 V个预编码向量,使得方向图在 在 [ θο + ο , 空间的二维角度范围内达到最大。
其中 a为: — = ... — N为发射机的发射天线数, 写 成向量的形式, 为:
1
】2πάλ— sin(i?)
e
a e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例, 预编码矩阵使用如下的形式生成:
w(l,l) w(l,2) w l,v)
w(2,l) w(2,2) w(2,v)
w(N,l) w(N,2) w(N,v) 其中 H , Z)为单位幅度值, 即 IV(fc, /) = ' )一种进一步的方法可以表示为 w(k ) = e , 这样设置的好处是, 可以使用每个发射天线上的功率分配相 同, 从而能够提高天线各个阵列上的 PA (poweramplifier, 功率放大器)的效 率。
对不同层数 v以及角度范围 。和 , 计算上式(3) 的极值, 即可以得到 符合设计要求的预编码矩阵 W的表达式。 式( 3 )表达式的含义是: 对于平面 ULA阵的天线配置场景下, 在上述 W所有存在的取值范围内中找出满足使得 在二维空间中 V个预编码向量, 使得方向图在 S在 [ , θο + θ] , 空间的二维角 度范围内达到最大。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将多个流的数据尽可能均匀的映射到特定的空 间区域, 并且, 保持单位幅度的特性, 并进一步筒化设计的优化复杂度, 下面 的具体的例子按如下的方法来设计: Δ' ^ ;
1 1
-j2^(jV-l)A
1 N
-]2π(Ν-ϊ)Α -ί2π(Ν-\)(Ν-\)Α
1 e N N
(4b) 其中, 1为生成的矩阵的第 1个列, △表示用于预编码向量的 疋 个非零的实数, 后面会结合例子做更详细的介绍。 实际使用过程中, 当数据的流数为 V 时, 即相当于从式(4b) 中取出 V 歹 ij , 其表达式为:
^v (4c)
表达式(4c) 中, 相当于从上述 W矩阵中取出 v列, 这里是一个向量, 它是在 1:N之内取出的 V个数的一个指示向量,如 N=4时,v=3时, ^123], 或者 v«=[234]。 对有 V层的预编码矩阵 ^ , 还可以表示为:
W =-=^(:^) W(:,v2) ■■■ W(:,v )1
^ ; 其中 V为层数。
下面结具体的天线数与层数, 给出预编码阵列的 W的生成方法。 后面可 以给出各流和天线数下的较优的 W矩阵。
1「1 1 —
w = - .Δ
若 W=2, 支持 2流的 W如下: 2 e 」。
其中, 图 7a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当 Ν=2, ν=2, Δ=4/5, 2波束叠加后的 增益方向图; 图 7b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当 Ν=2, ν=2, Δ=9/10, 2波束叠加后 的增益方向图。 若 W=4, 图 8a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当 Ν=4, Δ=3/5, v=4, W, 4波束叠加后增益方向图; 图 8b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当 Ν=4, Δ=3/5, ν=4, W, 4个波束各自增益方向图。 从上面的图 7a\7b\8a\8b可以看出, 本发明实施 例给出的方法, 在 0~180度范围内, 都能提供信号能量更集中的覆盖, 即在 0~180度范围内, 天线方向图的增益更大。
若 N=8, 如图 8a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当 Ν=8, Δ=6/11, v=8, W, 8波束 叠加后的方向图; 如图 8b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 Ν=8, Δ=6/11, v=8, W, 8个 波束各自增益方向图。
从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看出, 对于发射机天线数 N=2, 4, 8 的情形, 适 当地选择的 Δ值, 可以将发射机形成的增益方向图更多地集中到 0~180度的区 间。 并且, 每个波束形成的增益方向图也是更多地集中在 0~180度之间。 从而 可以看出, 不论是每个波束形成的增益方向图, 还是合成的增益方向图。 在 0-180度之间的增益值都现有技术的都要大。 从而达到了改善 UE在 0~180度 的覆盖角度范围内的信号质量的目的。
需要指出, 发射机, 如基站在通信前, 需要先通过阵元级的电倾角 (上倾 角或下倾角)或者天线阵面的机械倾角 (上倾角或下倾角)使阵面的信号对着 需要覆盖的空间上的区域范围。上述仿真的角度相当于是发射信号相对于发射 机天线阵面的角度。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当覆盖范围受限时, 0~180度范 围内的增益方向图是足够的。 当需要覆盖更小范围时, 只需要调整参数 Δ的值 即可。
预编码选择单元 505具体如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编码选择单元 505可以在本地码本中随机选,也可 以每次都选中主覆盖的向量, 其它的向量联机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空间复用的时候,预编码选择的方法,即是选取^ 的方法可以如下:
Wv =-=W(:,yn)
Vv ;
即: 如何从上述 W中选出 V个列。 可以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在所有 的 N个列中按一定的规则交替地选。 另一种方法是, 每次都选中较大波束对 应的列向量, 其它的列在整个码本中交替的选。
4艮设 N=8, v=2, 交替选的方法的一种实施例如下:
Vn= {1,2}, Vn= {3,4}, Vn= {5, 6}, Vn= {7, 8}。
另一种方法选择的实施例如下:
Vn= {8, 1}, Vn= {8,2}, Vn= {8, 3}, Vn= {8,4}, Vn= {8, 5}, Vn= {8, 6}, Vn = {8, 7};
在图 9b中,可以看出波束 8对应的增益方向图能够覆盖 90度附近的最大 的范围, 所以每次的波束的选择都取了这个向量, 其它的列向量则在这个里面 交替的选。
还有一种方法是, 按覆盖的更小的范围来选, 如果覆盖的范围是 30~150 度的空间角度, 则在图 9b中, 符合条件的向量有向量 {5, 6, 7, 8}而且向量 8的波瓣最宽。 所以, 可以用这 4个向量按上面两种方法来进行选择。
不论是发空间分集, 还是空间复用, 当使用的层数小于 N时, 在做预编 码选择的时候, 上述不同的 Vn可以为一个传输块的数据内做交替的选择。
如一个编码块的数据 QAM调制后得到 L个符号的 d ( i ), 将这 L个符号 分成 M个小的数据块 Bl, B2, BM.如每个数据块的长度至少包含 V层上对 应的符号数, 即一次空间多天线传输的符号数。 当时空间复用时, 每个数据块 的长度为 v个调制符号 d; 当为发分集时, 则是一个调制符号 d。 然后为这 M个小的数据块, 交替的选择上面的预编码矩阵^。
W-的选取, 可以按上面 Vn的选取方法, 在本地码本 W中交替的选取。 即, 不同的 Bi可以选用不同的^来发送。
预编码运算单元 504具体如下:
预编码运算操作是可以选用的算法 4艮多, 其对应的操作为可以采用如下 2 种方法中的一种。 其中方法 2 中的 β('')为数据前的其它的矩阵的操作, β('')可 以是一个矩阵, 也可以是多个矩阵运算后得到的等效矩阵。
方法 1 :
方法 2:
其中, W则是预编码选择单元 505输出的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非全向覆盖场景下,预编码生成方法和使用方法的 设计, 能够为非全向覆盖场景下的 UE提供更大的传输信号的能量, 从而更有 效的利用了天线的自由度。使在这个场景下的 UE能够获得更大的接收信号的 能量, 从而提高了 UE的接收 SNR。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装置, 作为发射机使用, 如图 10所 示, 包括:
编码调制单元 1001 , 用于获取信息比特, 并对上述信息比特进行信道编 码和调制, 得到调制后的数据;
映射单元 1002, 用于将上述编码调制单元 1001调制后的数据映射到并行 发送的 V个空间数据层, V大于等于 1 ; 向量选择单元 1003 , 用于从本地码本 W中选择 V列预编码向量 ^ , 使 得从上述 W中选出的 V列预编码向量 ^形成的方向图的过半能量出现在非全 向的角度范围内;
预编码单元 1004, 用于使用上述向量选择单元 1003选择的 V列预编码向 量分別对映射到 V个层的调制后的数据进行预编码;
调制单元 1005 , 用于在对上述预编码单元 1004预编码得到的数据进行调 制, 并将调整得到的数据通过 V个天线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将调 V个空间数据层,从本 地码本 W中选出的 V列预编码向量 ^形成的方向图的过半能量出现在非全向 的角度范围内, 使用选择 ^分別对映射到 V个层的调制后的数据进行预编码, 在对预编码得到的数据进行调制后通过 V个天线发送;这将使得发射装置的能 量能够集中到指定的角度, 从而提高 UE接收 SNR。 可选地,上述向量选择单元 1003从本地码本 W中选择 V列预编码向量 ^ 的方法, 包括: 用于在上述 W中的所有列中交替选择得到 V列; 或者, 在上 述 W中首次选择最大波束对应的列, 其余 V - 1列在上述 W中首次选择后的 剩余列中交替选择; 或者, 按照指定的覆盖角度确定上述 W中的待选列, 然 后在待选列中交替选择得到 V 列, 或者在待选列中首次选择最大波束对应的 进一步地, 如图 11所示, 上述装置, 还包括:
符号变换单元 1101 , 用于在上述映射单元 1002将调制后的数据映射到并 行发送的 V个空间数据层的过程中, 对第 i个数据符号 d ( i )做层映射, 将上 述 d ( i )映到 《时, 进行符号变化, 上述 ('')是指层映射后的第 Z个数据流 上的第 i个数据符号, 满足如下条件: x(l) ( ) = d(vi + (/ + ) mod ν), 0 < / < ν - 1 可选地,上述向量 il
以: ¾口
; 计算 的取值在[ + Δθ]范围内并且 的取值在 , ^ + ]范围内, 能够使方向图的平均增益向 量达到最大的预编码矩阵;其中, S和 ^为发射机在两个所覆盖方向的角度, 和 分別为天线在角度 S和 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需要覆盖的角度范围, V为取 自预编码矩阵的列数,上述 W为本地码本的二维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为 方向图的平均增益向量, a为发射机天线的导向向量, W (:, 1)表示从本地码本 中第 1列取到第 V列, d ^分別为对 S和 求积分。
可选地,上述向量 il
以: ¾口下公式:
f(W) = max{G(W)}
计算在上述 w 的取值范围内中 找出满足使得在二维空间中 V 个预编码向量, 使得方向图在 的取值在 [ , 范围内,并且空间的二维角度范围内的平均增益向量达到最大时的预编 码矩阵; 其中, a 为 a^) = e ,k二 Υ,···,Ν_Υ , Ν为发射机的发射 天线数; ^和 ^为发射机在两个所覆盖方向的角度, 为天线在角度 ^所在平 面的方向上需要覆盖的角度范围, V为取自预编码矩阵的列数, 上述 W为本 地码本的二维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W)为方向图的平均增益向量, a 为发射 机各个天线的导向向量, W (:, 1)表示从本地码本中第 1列取到第 V列, d为二 维空间的发射机对应的各个天线阵元的位置向量。 对于 面甚高频无线电波 ULA阵的天线配置场景下, 以如下公式:
; 计算在 上述 W的取值范围内中找出满足使得在二维空间中 ν个预编码向量, 使得方 向图在 S的取值在 [ , 范围内, 并且空间的二维角度范围内的平均增 益向量达到最大时的预编码矩阵; 其中, j 为虚数单位, ^为发射机在覆盖方 向的角度, 为天线在角度 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需要覆盖的角度范围, V为取 自预编码矩阵的列数,上述 w为本地码本的二维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为对 求积分, A为信号的波长。
可选地,上述向量选择单元 1003选择的上述 W作为本地码本的二维的预 编码加权矩阵为:
」· 其中, j为虚数单位, Ν为发射机的发射天线数 1为生成的矩阵的第 1个列, Δ表示用于预编码向量的一个参数, Δ为非零实数。
Wv = -^W{:, n) 可选地,上述向量选择单元 1003 ,用于采用如下公式: 从 上述本地码本 W中选择 V列预编码向量。
可选地,上述向量选择单元 1003选择上述 W中上述 Δ的值为小于 1的非 零实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数据发送装置, 如图 12所示, 包括: 接收 器 1201、 发射器 1202、 处理器 1203以及存储器 1204, 其中上述处理器 1203 , 用于获取信息比特,对上述信息比特进行信道编码和调制,得到调制后的数据; 将调制后的数据映射到并行发送的 V个空间数据层, V大于等于 1 ; 从本 地码本 W中选择 V列预编码向量 ^ , 使得从上述 W中选出的 V列预编码向 量^形成的方向图的过半能量出现在非全向的角度范围内; 使用选择的 V列 预编码向量分別对映射到 V个层的调制后的数据进行预编码,在对预编码得到 的数据进行调制, 并将调整得到的数据通过 V个天线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将调制后的数据映射到并行发送的 V个空间数据层,从本 地码本 W中选出的 V列预编码向量 ^形成的方向图的过半能量出现在非全向 的角度范围内, 使用选择 ^分別对映射到 V个层的调制后的数据进行预编码, 在对预编码得到的数据进行调制后通过 V个天线发送;这将使得发射装置的能 量能够集中到指定的角度, 从而提高 UE接收 SNR。
进一步地, 上述处理器 1203, 还用于上述将调制后的数据映射到并行发 送的 V个空间数据层的过程中, 对第 i个数据符号 d ( i )做层映射, 将上述 d
(i)映到 (0时, 进行符号变化, 上述 W是指层映射后的第 Z个数据流上 的第 i个数据符号, 满足如下条件:
x(l) ( ) = d(vi + (/ + ) mod ν),0</<ν-1 可选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如何从上述本地码本 w中选择 V列预编 码向量的具体实现方案, 具体如下: 上述处理器 1203从本地码本 W中选择 V 列预编码向量 ^的方法, 包括: 在上述 W中的所有列中交替选择得到 V歹 ij; 或者, 在上述 W中首次选择最大波束对应的列, 其余 v- 1列在上述 W中首 次选择后的剩余列中交替选择; 或者, 按照指定的覆盖角度确定上述 W中的 待选列, 然后在待选列中交替选择得到 V列, 或者在待选列中首次选择最大波 束对应的列, 其余 V- 1
; 计算 的取值在[ + Δθ]范围内并且 的取值在 , ^ + ]范围内, 能够使方向图的平均增益向 量达到最大的预编码矩阵;其中, ^和 ^为发射机在两个所覆盖方向的角度, 和 分別为天线在角度 和 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需要覆盖的角度范围, V为取 自预编码矩阵的列数,上述 W为本地码本的二维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为 方向图的平均增益向量, a为发射机天线的导向向量, W (:, 1)表示从本地码本 中第 1列取到第 V列, d 分別为对 和 求积分。
可选地, 上述处理器 1203, 用于以如下公式:
f (W) = msix {G(W)}
计算在上述 w 的取值范围内中 找出满足使得在二维空间中 V 个预编码向量, 使得方向图在 S的取值在
+ ]范围内,并且空间的二维角度范围内的平均增益向量达到最大时的预编 码矩阵; 其中, a为 ) = ' V—丄, N为发射机的发射 天线数; ^和 ^为发射机在两个所覆盖方向的角度, 为天线在角度 ^所在平 面的方向上需要覆盖的角度范围, V为取自预编码矩阵的列数, 上述 W为本 地码本的二维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为方向图的平均增益向量, W (:, 1)表 示从本地码本中第 1列取到第 V列, a为发射机各个天线的导向向量, d为二 维空间的发射机对应的各个天线阵元的位置向量。
可选地, 上述处理器 1203 , 用于对于平面甚高频无线电波 ULA阵的天线 配置 以如下公 :
; 计算在 上述 W的取值范围内中找出满足使得在二维空间中 ν个预编码向量, 使得方 向图在 的取值在 [ , 范围内, 并且空间的二维角度范围内的平均增 益向量达到最大时的预编码矩阵; 其中, j 为虚数单位, ^为发射机在覆盖方 向的角度, 为天线在角度 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需要覆盖的角度范围, V为取 自预编码矩阵的列数,上述 W为本地码本的二维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为对 求积分, A为信号的波长。
可选地,上述处理器 1203获得的上述 W作为本地码本的二维的预编码加 权矩阵为:
其中, j为虚数单位, Ν为发射机的发射天线数 1为生成的矩阵的第 1个列,
△表示用于预编码向量的一个参数, Δ为非零实数。
可选地,上述处理器 1203获得的上述 W中上述 Δ的值为小于 1的非零实 数。
可选地, 上述处理器 1203 , 用于从本地码本 W中选择 V列预编码向量包 Wv = -^W {:, n )
括: 采用如下公式: 从上述本地码本 W中选择 V列预编码向 量。
值得注意的是, 上述装置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 述的划分, 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 另外, 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 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 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相应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 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 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 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数据发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编码调制单元, 用于获取信息比特, 并对所述信息比特进行信道编码和调 制, 得到调制后的数据;
    映射单元, 用于将所述编码调制单元调制后的数据映射到并行发送的 V 个空间数据层, V大于等于 1 ;
    向量选择单元, 用于从本地码本 W中选择 V列预编码向量 Wv ,使得从所 述 W中选出的 V列预编码向量 ^形成的方向图的过半能量出现在非全向的角 度范围内;
    预编码单元,用于使用所述向量选择单元选择的 V列预编码向量分別对映 射到 V个层的调制后的数据进行预编码;
    调制单元, 用于在对所述预编码单元预编码得到的数据进行调制, 并将调 整得到的数据通过 V个天线发送。
  2.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量选择单元从本地码本 W中选择 V列预编码向量^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 W中的所有列中交替选择得到 V列; 或者, 在所述 W中首次选择最大 波束对应的列, 其余 V - 1列在所述 W中首次选择后的剩余列中交替选择; 或 者, 按照指定的覆盖角度确定所述 W中的待选列, 然后在待选列中交替选择 得到 V列, 或者在待选列中首次选择最大波束对应的列, 其余 V - 1列在所述 W中首次选择后的剩余待选列中交替选择。
  3.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符号变换单元, 用于在所述映射单元将调制后的数据映射到并行发送的 V 个空间数据层的过程中, 对第 i个数据符号 d ( i )做层映射, 将所述 d ( i )映 到 时, 进行符号变化, 所述 是指层映射后的第 Z个数据流上的第 i个 数据符号, 满足如下条件: x(l) ( ) = d(vi + (/ + ) mod ν), 0 < / < ν - 1
  4. 4、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3任意一项所述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量选择单元使用的所述本地码本 W的获得方式包括:以如下公式:
    十算 的取值在^ , f (W) = d^ {G + Δθ ]范围内并且 的取值在 , ^ + ]范围内, 能够使方向图的平均增益向 量达到最大的预编码矩阵;其中, S和 ^为发射机在两个所覆盖方向的角度, 和 分別为天线在角度 S和 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需要覆盖的角度范围, V为取 自预编码矩阵的列数,所述 W为本地码本的二维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为 方向图的平均增益向量, a为发射机天线的导向向量, W (:, 1)表示从本地码本 中第 1列取到第 V列, d ^分別为对 和 求积分。
    5、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3任意一项所述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量选择 单元使用的所述本地码本 W的获得方式包括: 以如下公式:
    计算在所述 w 的取值范围内中 f (W) = max {G(W)} 找出满足使得在二维空间中 V 个预编码向量, 使得方向图在 的取值在 [ 。, 范围内,并且空间的二维角度范围内的平均增益向量达到最大时的预编
    = ^2πάλ-ι (1-\)-ύη(θ) ^ = j
    码矩阵; 其中, a为 " = e N— \ N为发射机的发射 天线数; S和 ^为发射机在两个所覆盖方向的角度, 为天线在角度 S所在平 面的方向上需要覆盖的角度范围, V为取自预编码矩阵的列数, 所述 W为本 地码本的二维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W)为方向图的平均增益向量, a 为发射 机各个天线的导向向量, W (:, 1)表示从本地码本中第 1列取到第 V列, d为二 维空间的发射机对应的各个天线阵元的位置向量。
    6、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3任意一项所述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量选择 单元使用的所述本地码本 W的获得方式包括: 对于平面甚高频无线电波 ULA 阵的天线配置场景下, 以如下公式: ; 计算在 所述 W的取值范围内中找出满足使得在二维空间中 V个预编码向量, 使得方 向图在 的取值在 [ , 范围内, 并且空间的二维角度范围内的平均增 益向量达到最大时的预编码矩阵; 其中, j 为虚数单位, ^为发射机在覆盖方 向的角度, 为天线在角度 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需要覆盖的角度范围, V为取 自预编码矩阵的列数,所述 W为本地码本的二维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de为对 求积分, 为信号的波长。
  5. 7、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3任意一项所述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量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 W作为本地码本的二维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为:
    其中, j为虚数单位, Ν为发射机的发射天线数 1为生成的矩阵的第 1个列 Δ表示用于预编码向量的一个参数, Δ为非零实数。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装置, 其特征在 所述向量选择单元, 用于采用如下公式: 从所述本地码本
    W中选择 V列预编码向量。
  6. 9、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量选择单元选择所述 W中所述 Δ的值为小于 1的非零实数。
  7. 10、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获取信息比特,对所述信息比特进行信道编码和调制,得到调制后的数据; 将调制后的数据映射到并行发送的 V个空间数据层, V大于等于 1 ; 从所述本地码本 W中选择 V列预编码向量 Wv; 使得从所述 W中选出的
    V列预编码向量 Wv形成的方向图的过半能量出现在非全向的角度范围内; 使用选择的 V列预编码向量分別对映射到 V个层的调制后的数据进行预编 码,在对预编码得到的数据进行调制,并将调整得到的数据通过 V个天线发送。
  8.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所述本地码本 W中 选择 V列预编码向量的方法, 包括:
    在所述 W中的所有列中交替选择得到 V列; 或者, 在所述 W中首次选择 最大波束对应的列,其余 V - 1列在所述 W中首次选择后的剩余列中交替选择; 或者, 按照指定的覆盖角度确定所述 W中的待选列, 然后在待选列中交替选 择得到 V列, 或者在待选列中首次选择最大波束对应的列, 其余 V - 1列在所 述 W中首次选择后的剩余待选列中交替选择。
  9. 12、 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调制后的数据映射 到并行发送的 V个空间数据层的过程中, 还包括:
    对第 i个数据符号 d ( i )做层映射, 将所述 d ( i )映到 时, 进行符号 变化, 所述 是指层映射后的第 Z个数据流上的第 i个数据符号, 满足如下 条件:
    χ(ί ) ( ) = d(vi + (/ + i) mod ν), 0 < / < ν - 1
  10. 13、 根据权利要求 10至 12任意一项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地码 本 w
    ; 计算 的取值在[
    + Δθ ]范围内并且 的取值在 , + ]范围内, 能够使方向图的平均增益向 量达到最大的预编码矩阵;其中, ^和 ^为发射机在两个所覆盖方向的角度, 和 分別为天线在角度 和 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需要覆盖的角度范围, V为取 自预编码矩阵的列数,所述 w为本地码本的二维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为 方向图的平均增益向量, a为发射机天线的导向向量, W (:, 1)表示从本地码本 中第 1列取到第 v列, d 分別为对 和 求积分。
    14、 根据权利要求 10至 12任意一项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地码 本 W的获得方法包括: 以如下公式:
    计算在所述 w 的取值范围内中 f (W) = max {G(W)} 找出满足使得在二维空间中 V 个预编码向量, 使得方向图在 的取值在 [ , 范围内,并且空间的二维角度范围内的平均增益向量达到最大时的预编
    ϋ1 ^- l).sin(6») = ]_ . . . N _ \
    码矩阵; 其中, a 为 ) = e , /c = ' V—丄, N为发射机的发射 天线数; S和 ^为发射机在两个所覆盖方向的角度, 为天线在角度 S所在平 面的方向上需要覆盖的角度范围, V为取自预编码矩阵的列数, 所述 W为本 地码本的二维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W)为方向图的平均增益向量, a 为发射 机各个天线的导向向量, W (:, 1)表示从本地码本中第 1列取到第 V列, d为二 维空间的发射机对应的各个天线阵元的位置向量。
  11. 15、 根据权利要求 10至 12任意一项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地码 本 W的获得方法包括: 对于平面甚高频无线电波 ULA阵的天线配置场景下, 以: ¾口下公式:
    计算在 所述 W的取值范围内中找出满足使得在二维空间中 V个预编码向量, 使得方 向图在 S的取值在 [ , + Δ 范围内, 并且空间的二维角度范围内的平均增 益向量达到最大时的预编码矩阵; 其中, j 为虚数单位, ^为发射机在覆盖方 向的角度, 为天线在角度 S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需要覆盖的角度范围, V为取 自预编码矩阵的列数,所述 W为本地码本的二维的预编码加权矩阵, de为对 求积分, A为信号的波长。
  12. 16、 根据权利要求 10至 12任意一项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W作 为本
    其中, j为虚数单位, Ν为发射机的发射天线数 1为生成的矩阵的第 1个列, △表示用于预编码向量的一个参数, Δ为非零实数。
  13.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本地码本 W中选择 V列预编码向量包括:
    采用如下公式:
    Wv =-^W{:, n)
    v 从所述本地码本 W中选择 v列预编码向量。
  14. 18、 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Δ的值为小于 1的非 零实数。
CN201480000392.XA 2014-02-20 2014-02-20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发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088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72307 WO2015123838A1 (zh) 2014-02-20 2014-02-20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发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8894A true CN105308894A (zh) 2016-02-03
CN105308894B CN105308894B (zh) 2018-11-20

Family

ID=53877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039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08894B (zh) 2014-02-20 2014-02-20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发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08894B (zh)
WO (1) WO201512383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0816A (zh) * 2016-06-21 2016-11-23 东南大学 大规模mimo系统中实现完美全向预编码的同步信号和信号的发送与接收方法
CN109067467A (zh) * 2018-09-26 2018-12-2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基于内外联合编码的n级阵列成型光生w波段发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2893B (zh) * 2018-10-19 2024-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的方法及装置
CN111064500B (zh) * 2019-11-08 2021-11-09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信道编码的预编码码本设计方法
CN114826357B (zh) * 2022-04-22 2024-08-2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高效的方向调制方法与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6824A (zh) * 2008-01-24 2008-10-15 北京邮电大学 在多用户终端mimo系统中预编码方法和系统
CN101414864A (zh) * 2008-12-08 2009-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天线分层预编码的方法及装置
CN101499986A (zh) * 2008-01-31 2009-08-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站及基站中使用的调度方法
CN101809922A (zh) * 2007-09-28 2010-08-18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在mimo系统中的harq的重传方法
WO2013112097A1 (en) * 2012-01-27 2013-08-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for selecting precoding vectors for multi-point mimo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and related wireless terminals and radio network nod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8596B (zh) * 2009-08-17 2014-06-25 夏普株式会社 上行多输入多输出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02780544A (zh) * 2011-05-12 2012-1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9922A (zh) * 2007-09-28 2010-08-18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在mimo系统中的harq的重传方法
CN101286824A (zh) * 2008-01-24 2008-10-15 北京邮电大学 在多用户终端mimo系统中预编码方法和系统
CN101499986A (zh) * 2008-01-31 2009-08-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站及基站中使用的调度方法
CN101414864A (zh) * 2008-12-08 2009-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天线分层预编码的方法及装置
WO2013112097A1 (en) * 2012-01-27 2013-08-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for selecting precoding vectors for multi-point mimo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and related wireless terminals and radio network node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YMAN F. NAGUID,VAHID TAROKH,NAMBIRAJAN SESHADRI: ""A Space-Time Coding Modem for High-Data-Ra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EEE JSAC》 *
黄永明,许道峰,杨绿溪: ""多用户MIMO系统下行链路的随机多波束复用技术"", 《电子信息学报》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0816A (zh) * 2016-06-21 2016-11-23 东南大学 大规模mimo系统中实现完美全向预编码的同步信号和信号的发送与接收方法
CN106160816B (zh) * 2016-06-21 2019-11-12 东南大学 大规模mimo系统中实现完美全向预编码的同步信号和信号的发送与接收方法
CN109067467A (zh) * 2018-09-26 2018-12-2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基于内外联合编码的n级阵列成型光生w波段发射方法
CN109067467B (zh) * 2018-09-26 2021-06-0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基于内外联合编码的n级阵列成型光生w波段发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8894B (zh) 2018-11-20
WO2015123838A1 (zh) 2015-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1792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plicit CSI reporting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2508858B1 (ko) 송신 다이버시티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19962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er rank csi reporting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3631997B1 (en) Technique for channel state acquisition
EP3384625A1 (en) Precoder codebook for csi reporting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1997588B (zh) 一种多天线系统中信号发送的方法及装置
US980677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virtual antenna to physical antenna
CN10530889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发射装置
US20220200666A1 (en) High-resolution codebook for distributed mimo transmission
CN103973351B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码本进行通信的方法及基站
KR20180132866A (ko) 밀리미터파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공중 제어 신호들을 송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Tateishi et al. 5G experimental trial achieving over 20 Gbps using advanced multi-antenna solutions
WO2014063653A1 (zh) 利用三维波束码本进行通信的方法、装置及基站
KR10251284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블록 코드의 퍼뮤테이션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1188191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dular MIMO system and CSI feedback
US1213254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plicit CSI reporting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2017456A (zh) 一种多天线实现公共信道覆盖的方法及装置
Jiang et al. An Omni-Directional Coverage Scheme for Terahertz Communications with Hybrid Beamforming
Kaur et al. Review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ing Massive Mimo
Tissari et al. Scenario dependence of MIMO techniques
KR20090011530A (ko) 시공간 다이버시티를 위한 주파수 시간 영역에서의 안테나매핑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신호 전송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20

Address after: Room 208, building H2, Jindie Science Park, No. 532-1, Zhongshan East Road, Qinhuai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01

Patentee after: Nanjing cloud Limulus intelligent big data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unit 2414-2416, building, No. five, No. 371, Tianhe District,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GAOH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20

Address after: 510000 unit 2414-2416, building, No. five, No. 371, Tianhe District,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GAOH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2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