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08586A - 实时远程桌面 - Google Patents

实时远程桌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08586A
CN105308586A CN201480025602.0A CN201480025602A CN105308586A CN 105308586 A CN105308586 A CN 105308586A CN 201480025602 A CN201480025602 A CN 201480025602A CN 105308586 A CN105308586 A CN 1053085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packet
node
request unit
host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56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基思·A·拉涅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Principl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Principl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Principles Inc filed Critical First Principles Inc
Priority to CN20171101564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6641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08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85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4Multichannel or multilink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75Indicating network or usage conditions on the user displa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Abstract

用于通过使用两个或者多个节点和主机装置来远程近于实时控制网络化装置的方法和系统。该网络通过将对主机装置的请求和命令分割成分组段然后通过节点的网络分布分组段来实现实时速度。每个单独的节点将资源贡献到资源池,其允许增加的数据吞吐量、较大的处理速度、增加的存储器和存储空间。

Description

实时远程桌面
技术领域
下面涉及用于通过使用超过一个网络化装置的资源来实时远程接入一个或者多个网络化装置以增加网络的计算能力由此降低装置之间的延迟的系统和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能够向网络化装置分配任务(其可以为计算装置的外围任务)的远程桌面的实施例。
背景技术
使用第二计算装置来远程控制计算装置正在变得不断增加的常见特征。今天的个人比以往更具有移动计算装置,其能够甚至在世界的最远目的地中的一些处接入互联网连接。当前,大部分的移动计算装置目前不具有与更稳健桌面计算装置或甚至膝上型计算装置相等的计算能力或者对其有效的资源。因此,个人有时更加喜欢从他们较多移动计算装置中接入他们较大的且较少移动的计算装置。用户也可以更加喜欢将较大文件库存储在单个集中位置中而不是在可以缺少足够大存储能力的移动装置中。远程接入的策略允许个人在由桌面或者膝上型计算装置可访问的较大的并且较少移动的存储装置上的中央位置中留下较大数量的文件而同时允许对用户可以拥有的其它移动计算装置上的文件库访问。
传统远程桌面应用未以准确相同方式表现,就好像用户正局部地工作在主机装置上正接入的计算装置上。通常,向主机装置提供接入的操纵装置遭遇主机装置上的动作与在操纵装置上观察的它们响应之间的延迟或者数据滞后。主机装置和操纵装置之间的通信速率可以由带宽的瓶颈、网络连接性的质量、存储器的缺少、处理能力的缺少、不充足的电源和在主机装置和操纵装置之间必须经过的扩展的距离数据导致。向主机装置提供指令、指令的确收及由操纵装置接收的可视的对应响应之间的延迟可以导致不连贯的不甚理想的用户体验,其可以不能维持用户体验计算环境。
因此,需要存在可以远程接入、观察且修改非本地计算装置的无延迟的远程桌面应用。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通常涉及一种用于实时远程接入计算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计算系统的处理器建立至少两个网络节点之间的协议,由处理器接收由计算系统的输入装置的请求,由处理器将请求分割成预先确定数量的分组,由处理器向至少两个网络节点传输请求,由处理器从至少两个网络节点接收预先确定数量的响应分组,由处理器将预先确定数量的分组重组成来自至少两个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的响应,并且由处理器显示来自至少两个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的响应。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通常涉及一种用于实时远程接入计算装置的方法,包括:通过计算系统的处理器建立至少两个网络节点之间的协议,由处理器接收由至少两个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生成的至少两个分组段,由处理器将至少两个分组段重组成来自至少两个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的请求,由处理器执行来自至少两个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的请求,由处理器生成响应分组,由处理器将响应分组分割成预先确定数量的分组段,并且由处理器向至少两个网络节点中的每一个传输预先确定数量的分组段的至少一个。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通常涉及一种实时远程接入计算装置的系统,包括:经由网络通信的至少三个节点装置,资源池,其中,所述资源池由彼此通信的至少三个节点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使用,以及至少三个节点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正在操纵至少三个节点装置中的另一个。
本公开的第四方面通常涉及一种用于远程实时接入计算装置的系统,包括:经由网络通信的至少三个节点装置,以及至少一个图形用户界面,其识别经由网络通信的至少三个节点装置中的每一个,其中,至少三个节点装置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图形用户界面操纵至少三个节点装置中的另一个节点。
附图说明
将参照下面的附图详细描述一些实施例,其中相同代号表示相同构件,其中:
图1描绘了从主机装置请求响应的远程控制的计算网络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2描绘了从主机装置接收响应的图1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3描绘了接收且响应于输入数据分组的远程控制的计算机网络的请求装置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描绘了接收且响应于输入数据分组的远程控制的计算机网络的中继装置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描绘了接收且响应于输入数据分组的远程控制的计算机网络的主机装置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描绘了其中多个请求装置向主机装置提交同时请求的远程控制的计算网络的可替选实施例的框图。
图7描绘了其中多个请求装置向两个独立主机装置同时提交请求的远程控制的计算机网络的可替选实施例的框图。
图8描绘了向超过一个主机装置同时发送相同请求的远程控制的计算机网络的可替选实施例的框图。
图9描绘了其中通过专用于每个请求装置的中继装置向主机装置提交两个同时请求的远程控制的计算机网络的可替选实施例的框图。
图10描绘了其中主机装置正在响应于每个请求装置的图9的远程控制的计算机网络的可替选实施例的框图。
图11描绘了以专用于发送请求或者接收响应的单向中继装置为特征的远程控制的计算机网络的可替选实施例的框图。
图12描绘了计算系统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13描绘了包括彼此操纵的在三个单独位置的三个网络节点的远程控制的计算机网络的可替选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参考附图通过举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呈现了对所公开的设备和方法的下文所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虽然示出了某些实施例并且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应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前提下,可做各种变化和修改。本公开的范围决不限于构成组件的数量、其材料、形状、相对排列等,仅仅作为本公开实施例的示例公开。
作为详细描述的前言,应当注意的是,如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单数形式“一”、“一个”和“所述”包括复数指示物。
图1描绘了计算机网络100的实施例,其可以包括彼此通信的多个装置,被称为节点。节点可以为网络100内的连接点、重新分配点或者通信端点。建立的网络可以为计算机网络,其中,至少两个计算装置和/或其它硬件可以使用通信信道来互联,以允许共享资源和信息。网络中的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向远程装置中驻留的至少一个处理发送数据及从该至少一个处理接收数据。网络可以使用用于允许至少两个节点之间通信的任何已知方法来建立。网络的实施例可以包括Wi-fi激活的网络、蓝牙网络、私人区域网络(PAN)、局域网(LAN)、广域网(WAN)、IEEE802.1x、内联网、互联网、外联网及其各项组合。网络也可以包括数字蜂窝电话网络,其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cdmaOne、CDMA2000、演进-数据优化的(EV-DO)、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数字增强型无绳通信(DECT)、数字AMPS(IS-136/TDMA)、集成数字增强型网络(iDEN)、WiMAX、LTE、LTEadvanced、移动宽带无线接入(MBWA)、IEEE802.20。网络100可以是公共接入的、私人的、虚拟私人的例如VPN。一种方法可以用于限制不期望节点接入需要密码以连接到网络100的网络。
在所公开的计算机网络100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网络100可以包括下面的节点:至少一个请求装置101、至少一个中继装置103,104,105以及至少一个主机装置102。请求装置101可以为能够联网到任何其他装置或者节点的任何装置,并且请求装置101可以能够与其它网络节点来回地通信。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请求装置101可以通过发送用于节点或者装置的请求来远程控制网络内的其它节点或者装置以指定方式动作或者表现。根据请求装置101的指引而正在接收通信和动作的节点或者装置为主机装置102。请求装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计算装置例如私人计算器、膝上型计算机、服务器、平板计算机、蜂窝电话、互联网或者wifi启动的装置,包括音乐播放器例如、视频游戏控制器和电视接收器。请求装置101也可以包括能够被联网的非传统装置,例如包括“智能电器”,其可以为互联网或者Wi-Fi启动的,例如电视、冰箱、洗净器、干燥器、热水器、炉子、火炉、灯具和在家中找到的、具有可操作地连接到其的wifi接收器的任何其它电器。
节点不限于上面列出的装置。节点可以为任何计算系统1200。在图12中描绘了计算系统1200的一个实施例。在示例出的实施例中,计算系统可以包括处理器1201(其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至少一个存储器装置1204,1205(其可以存储输入数据1206和/或计算机代码1207)。输入数据1206可以由计算系统1200再呼叫以执行处理而计算机代码1207可以提供如何执行任务、存储文件的指令或者可以指导计算系统1200执行特定任务。例如,存储器装置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或者固态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或者存储装置例如硬盘驱动器(HDD)。计算装置也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输入装置1202和/或输出装置。输入装置可以用于向处理器1201提供数据和控制信号的一个硬件或者外围装置。输入装置的示例可以包括键盘、鼠标、扫描器、数字相机、操纵杆、手柄、麦克风和触摸屏。另一方面输出装置1203可以为任何硬件或者外围装置,其可以将由处理器1201处理的电子信号传达成人类可读的形式。输出装置的示例可以包括显示器例如监视器或者电视、图形显示器、音频装置例如扬声器、打印机。
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请求装置101可以为外围装置。外围装置可以为可以与与计算装置一起使用的或者在计算装置旁边的任何装置。外围装置的示例可以包括鼠标、键盘、监视器、控制器、远程控制器、硬件驱动器或者其它存储装置、扬声器、打印机、扫描器、复印机、CD-ROM、路由器和调制解调器。指派为外围装置的请求装置101其自身可以为被指派为以类似于外围装置的方式动作的计算装置。例如,平板计算机可以被指派用作监视器,其可以显示请求装置向主机装置102请求的结果。另一个示例可以为蜂窝电话,其被指派为控制主机装置102的鼠标和键盘。例如,蜂窝电话可以能够向主机装置提供请求,以使用触摸屏以特定方式移动鼠标光标或者触摸屏也可以包含虚拟键盘以输入特定的字母序列,就好像直接连到主机装置102的键盘正在发送请求。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述,三个节点1301,1302以及1303连接到共享网络1300。每个网络节点可以在单独位置从单独的或者共享的Wi-Fi连接1304,1305和1306广播。在该示出的实施例中,节点1301,1302,1303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可以正在控制或者操纵另一个节点。此外,每个节点擦空其它节点可以为指派的外围。例如,节点1301可以进入网络,具体指定自身为节点1306的外围键盘。因此,当该节点输入字母和数字时,产生的输出可以出现在另一个指定的节点1302,1303或者网络中的所有节点上。此外,虽然节点1301用作键盘,但是节点1302可以同时用作另一个外围装置例如监视器。节点1303的所有产生的操作可以最后被视为在节点1302上,包括由节点1301提供的任何键盘操纵。
参照图1,主机装置102可以被合并到远程控制的网络100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主机装置102可以为能够联网到网络100中的其它节点的任何装置或者设备。主机装置102可以为远程控制的网络100的组件,其可以被控制或者响应于请求装置101的请求。在上面参照图13提供的示例中,节点3可以被认为主机装置,因为它接收且响应其它节点1301和1302的请求。主机装置可以采取请求装置101可以为的任一个设备、节点或者设备的形式。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主机装置101可以为计算系统1200,例如私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平板计算机或者视频游戏控制器。请求装置101的实施例可以在请求装置101上观看主机装置102的输出。例如,请求装置101可以装备有图形用户界面(GUI)以用于观看主机装置102上的输出或者来自请求装置101的输出。图形用户界面可以用于显示网络的状态更新,包括网络100上的每个节点的身份。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GUI可以用于允许网络100上的节点的签署打开和关闭。GUI也可以为用于用户将节点连接到网络的方法,控制网络中的节点并且/或者指派节点以用作另一个节点的外围装置。
在可替代的实施例中,主机装置的输出或者响应可以不影响或不直接影响主机装置自身,而是主机装置102可以用作集中位置以用于控制其它非请求装置。例如,用户可以使用用作请求装置的蜂窝电话来操纵主机装置打开或者关闭单独的网络100节点例如电器。
请求装置101的实施例可以请求主机装置102执行具体动作并且请求装置101可以随后在请求装置101上看见在主机102处执行的对应动作,就好像请求装置101自身执行了该动作。例如,请求装置101可以向主机装置102发送请求,以执行功能例如打开、修改、复制、移动、删除、观看和/或关闭在主机装置上或者网络100上存储的文件。随后,在接收请求之后,主机装置102可以通过执行请求的动作且然后以其响应而反应对文件的变化来响应于请求装置,该响应可以由可由请求装置101观察的主机装置生成。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请求装置的请求下反应的变化也可以由网络中的非请求节点来观察。主机装置可以为计算系统1200,在与网络100上的其它节点(包括请求装置和中继装置)建立了协议之后,然后该主机装置可以从网络上的其它节点接收分组段。请求主机装置执行某种动作的这些分组段可以被重组成它们的原始请求分组并且由主机装置执行。然后,主机装置可以生成响应分组,其可以被传输给请求装置。在传输请求分组之前,与请求装置类似,主机装置也可以将它的响应分组分成预先确定数量的分组段。
参照图1和图2,远程控制的网络1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节点,用作中继装置103,104,105。中继装置103,104,105可以为任意数量的额外装置,能够与请求装置101和主机装置102同网。中继装置103,104和105可以为可以作为请求装置101或主机装置102的任意装置。中继装置103,104和105的实施例可以接收请求装置101的请求的部分或者段、或者主机装置的响应的部分。请求装置和主机装置可以以数据分组110,210形式发送这些请求和响应。发送到主机装置102的请求或者到请求装置101的响应所花费的时间可以通过将数据分组110a,110b,110c,110d分段成共同形成全长数据分组的几个部分或者几个段而降低。中继装置103,104,105可以用作请求或者响应来自请求装置101的数据分组110或者来自主机装置102的响应数据分组210的接收器。通过将数据分组110,210分段成几个较小的段并且在至少一个中继装置上传输它们,可以增加从请求装置101到主机装置102的转移速度,降低了整个网络100延迟。与在单个信道上发送给目的地的单个大块等同数据相比,在几个信道上作为较小块发送大数量的数据可以增加网络吞吐量。这是因为由多个装置处理的较小块数据可以比由单个装置处理的较大块数据更快穿过网络。通过一次发送几个小块数据分组110a,110b,110c,110d,它们可以比单个大数据分组110更快达到主机装置。因此,增加中继器103,104,105的数量可以增加信道的数量,并且可以致使经过网络且到达主机装置103的较小数据分组段110a,110b,110c,110d的数量增加,并且因此可以降低来自请求装置101和主机装置102的请求和响应之间的延迟。
每个中继装置103,104,105也可以通过使用它们自己的计算资源以接收、处理并且转发数据分组段110b,110c,110d到主机装置102,来增加网络100的整个处理能力。可以由中继装置103,104,105使用的资源可以包括由中央处理单元(cpu)提供的中央处理能力、额外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硬盘驱动器空间、虚拟存储器、带宽、网络吞吐量和额外的电能。一旦所有的数据分组110a,110b,110c,110d到达它们最后的目的地,它们就可以由主机装置102重组回到全长数据分组110。额外的中继装置103,104,105资源可以用作用于增加网络100的整体速度的资源池。通过增加更多资源,整个计算能力和网络100的吞吐量也可以增加。因此,通过增加可用资源,分组在请求装置101和主机装置102之间转移花费的时间量可以降低,因此减少了整个网络延迟并且实时或者接近实时地提供主机装置102的远程接入。
网络100的每个节点可以具体被指定成请求装置101、中继装置103,104,105或者主机装置的角色。在该实施例中,中继装置可以不做出请求或者被请求以执行除了在请求装置和主机装置之间转移请求和响应之外的动作。然而,节点的目的地可以是变通的并且可以取决于针对动作而发送或者响应于另一个节点的请求中节点的角色而变化。每个节点可以请求来自任何其它节点的动作或者如果其它节点彼此通信,则剩余节点可以用作中继装置,以促进通信且向资源池提供额外的资源。例如,如果网络100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以及第三节点,如果第一节点正在追求修改在第二节点中存储的文件,则第一节点可以被分类为请求装置101,并且第二节点可以被分类为主机装置102。如果第一节点对(提供与对第二节点的文件的修改有关的指令的)数据分组110进行分段并且转发数据分组段到第三节点,则在该示例中的第三节点可以用作中继装置103,然后该第三节点继而转移数据分组段到第二节点。节点的角色可以取决于随后的通信而重新分类。例如,如果在之前示例中的第三节点随后请求第一节点打开文件,则第三节点可以现在被分类为请求装置101并且第二节点可以被分类为主机装置102。
为了彼此通信的各个节点或者组件,网络可以使用用于建立网络能力装置之间的网络连接的任何传统已知的装置来建立。网络可以使用互联网协议例如公共IP地址而被建立为公共网络或者该网络可以为专用网络或者虚拟专用网络(VPN),其分配私有IP地址,该私有IP地址不可由公开使用的互联网见到。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100可以使用硬件装置例如路由器、网关、网桥、交换器、集线器、网络接口卡(NIC)和/或中继站而在多个节点之间建立。软件网络可以在网络100的每个节点之间建立。软件网络可以通过在网络的每个节点上安装应用或者程序来实现。软件应用可以允许控制网络从节点的硬件去耦,并且替代地,软件可以用作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指派IP地址、一个节点在另一个节点上的功能和控制,指派节点为外围装置,或者指导联网的节点之间的信息分组的流动和转发。软件限定的网络的使用可以使用网络业务上的较大控制来提供网络100的管理。网络也可以为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管理者可以优先或者忽略某种类型的分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网络管理者可以控制分组流速或者指定特定中继装置从请求装置101接收请求分组110而其它可以被指定为从主机装置102仅接收响应分组21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软件网络可以基于节点的指派来限制请求的节点类型作为外围装置。例如,指派为鼠标的节点可以仅能够发送指示主机装置102移动其鼠标光标或者点击鼠标按钮的分组,而指派为键盘的外围装置将丝毫不能控制鼠标而是可以请求主机装置输入在键盘上找到的键中的任一个。
网络100的实施例可以包括通信协议(协议)的建立。协议可以在网络的所有节点(包括请求装置101、主机装置102和中继装置103,104,105)之间建立。协议可以为数字消息格式和用于在网络100上的计算系统或者节点之间交换消息的规则的体系。协议可以描述节点之间的通信的语法、同步和语义。协议可以被认为每个节点之间共同理解的语言,其允许每个节点以其它节点将理解的方式促进对其它节点的请求或者响应。实施例可以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互联网协议(IP)、开放式系统互连(OSI)、可路由协议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网际封包交换(IPX)、序列分组交换(SPX)、其它常见已知或者使用的协议例如IEEE802.1标准及其各项组合。建立的其它协议可以包括用于将蜂窝电话或者移动装置与其它计算装置通信的协议。这些移动协议可以包括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增强型数据GSM环境(EDGE)、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宽带码分多址(WCDM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演进数据最大化(EVDO)、移动WiMAX、LTE、LTEadvanced、移动宽带无线接入(MBWA)、IEEE802.20或者用于在移动装置或者蜂窝电话之间转移数据和通信的任何其它常见使用的网络协议。
不同类型的协议可以在不同节点之间建立。在一些实施例中,单个节点可以装配有多个不同协议,其可以允许节点与网络100上的具体种类的节点通信。在示例性实施例中,TCP/IP协议在网络100的每个节点之间建立。
参照图3,其描绘了当请求装置101接收来自远程控制的网络100内的另一个节点的输入数据分组301或者直接用户动作302时请求装置101的逻辑和分析。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请求装置可以恒定倾听指向达到输入装置101上的端口的输入数据分组301。端口可以为应用特定的构造或者软件特定的构造,其用作与网络中的其它节点通信的节点。端口可以与请求装置101或者主机装置102的IP地址相关联并且可以允许联网的节点之间的输入通信或者流出通信。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在网络100上将数据分组路由到节点的具体IP地址。而且,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指定每个节点为网络100上的所有其它节点保留输入端口和流出端口。
请求装置101可以负责解释可由请求装置101的联网端口接收的输入数据分组301的两个来源。输入数据分组301的第一源可以从直接用户动作302到请求装置301。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生成输入数据分组301的用户动作302可以包括请求装置101的特征的任何操作以控制或者操纵主机装置102上的任何特征。可以控制或者操纵主机装置102的特征的用户动作302可以包括功能的操作,例如打开、修改、复制、移动、删除、查看、打开、保存和/或关闭在主机装置102上存储的文件。可以在主机装置102上操纵的其它特征可以包括外围装置或者非请求节点的激活或者操作。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动作302可以包括:通过在请求装置101上镜像这种操作来操纵主机装置101的鼠标。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动作可以包括:激活或者停止附接到主机装置102的相机。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动作302可以包括:通过进行来自请求装置101请求的调整来操纵主机装置102的扬声器音量。在可替代实施例中,用户动作可以包括:请求主机装置102操纵以下联网节点,其没有请求由主机装置例如电视、智能器具或者安全系统进行的操纵。在该替代实施例中,请求装置可以操纵主机装置102进一步操纵非请求节点,例如改变电视台、修改节温器温度或者停止安全系统。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作接收装置101的计算系统1200可以从输入装置1202接收请求,以在主机装置102上执行动作。然后,请求装置101可以将由输入装置请求的动作制成数据分组。然后,可以取决于所使用的中继装置的数量将该请求分段成预先确定数量的分组,并且将其传输到每个中继装置和其中请求该动作的主机装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旦输入分组301由请求装置101确定以起源于用户动作302而指导请求装置101操纵主机装置102的特征和功能,请求装置就可以制定数据分组,其可以以主机装置102和其它网络节点理解的正确协议放置用户动作。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分组可以装配成TCP和/或IP分组。然后,请求装置101可以确定请求装置101正在直接提交数据分组到主机装置102还是中继装置是可用的303。在至少一个中继器103,104,105在网络100上可用的一个实施例中,请求装置可以以中继器的数量加上主机装置304来自动均匀分割数据分组101。在一个可替选实施例中,请求装置可以提交小的测试分组来确定在请求装置101和主机装置102之间的延迟能力和滞后。请求装置可以基于延迟来分割数据分组。因此,到主机装置的最快路径可以接收最大数据分组而最慢路径可以接收最小数据分组。
在替选实施例中,中继器可以连接到网络100而其可以不响应请求装置101。用于非响应的中继装置的可能理由可以包括中继装置可以由网络管理者为了具体用户动作302而保留,为了促进主机装置102响应分组210而保留,或者中继装置可以被充满有与之前数据分组。在一个实施例中,请求装置可以绕开中继器并且直接提交数据分组到主机装置31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求装置101可以为中继装置等待预先确定数量的时间,以变得可用于转发数据分组110。
可以由请求装置101接收的第二类型的输入数据分组301可以为主机装置响应分组320。主机装置响应分组320可以为数据分组210,其响应于从请求装置101发送的请求分组110而起源于主机装置10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主机响应分组320可以到达分组段210a,210b,210c,210d。请求装置101可以读取主机装置响应分组320以确定每个段是否到达了以形成完整的响应分组330。在一个实施例中,一旦主机装置响应分组的每个段被接收,请求装置就可以重新装配响应分组并且使用计算系统1200的输出装置1203来显示与主机装置的响应有关的数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主机装置的响应210可以在请求装置340的图形用户界面(GUI)上显示。GUI可以为任何类型的用户接口,其允许用户使用图像而不是基于文本的命令来与节点交互。GUI可以将信息和动作表示为图形图标或者可视指示符。在示例性实施例中,GUI可以实时显示对主机装置的请求装置101的操作的响应。在主机装置102的操作之后,请求装置的GUI就可以准确反映主机装置的GUI。在另一个实施例中,GUI可以给请求装置的用户提供进入或者退出网络的能力。此外,GUI可以显示网络上的所有节点、可以受控的所有节点以及对于与外围装置(可以针对每个请求装置而受控)的请求装置的可用选项。
现在参照图4,其可以描绘接收来自远程控制网络100内的另一个节点的输入数据分组410或者直接来自用户输入302的输入数据分组410的中继装置103的逻辑和分析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中继装置103可以时时倾听被指向到达中继装置103上的端口的输入数据分组401。端口可以与中继装置103的IP地址相关联并且可以允许网络节点之间的输入通信或者流出通信。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单独的端口可以用于输入数据分组并且流出数据分组,其可以由IP地址指向网络100中的另一个节点。
中继装置可以能够从三个不同来源接收输入数据分组401。输入数据分组401的三个来源可以包括请求装置分组402、主机响应分组420和用户输入分组302。在网络100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输入数据分组的三个来源可以具有不同的最终目的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中继装置103可以能够确定且区分输入数据分组401的三个不同来源,其可以允许输入数据分组401到正确目的地节点的正确重定向。
输入数据分组401的第一源可以来自请求装置101。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请求装置分组402可以具有主机装置102的预期目的地。中继装置103可以扫描输入数据分组,以在接收该输入数据分组之后确定来源和目的地。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一旦中继装置103确定出输入数据分组的来源来自于请求装置并且输入数据分组401的目的地为主机装置,中继装置就可以将输入数据分组401分类为请求装置分组402。因此,中继装置103可以使用其可用的资源将请求装置分组402中继转发到主机装置102。在可替选实施例中,中继装置可以被建立而未转发特定类型的输入数据分组。例如,中继器可以被指示为网络协议的一部分而不是转发请求装置分组402而是仅转发主机响应分组420。在该可替代实施例中,不是将分组中继转发到主机装置,而是中继装置103可以选择忽视请求并且继续倾听其它输入分组410。可以帮助确定数据分组在中继处理中未丢失的一个方法是让请求装置101将测试分组提交给中继装置。请求装置的测试分组110可以用作伪文件以确定如果接收到分组则中继装置是否将转发分组。测试分组可以为使用网络协议而正确格式化的较小信息分组,仅仅请求来自目的地主机装置102的确认。随后,如果请求装置101接收到确认响应分组,则请求装置确认了中继器103正在正确转发分组到主机装置102。
到中继器103的输入数据分组401的第二源可以为主机响应分组42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主机响应分组420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请求装置101或者连接到网络的非请求节点的预期目的地。与输入请求装置分组类似,中继装置103可以扫描输入数据分组401,以确定输入数据分组的来源是主机装置102并且输入数据分组401的目的地为请求装置或者网络中的其它节点。中继装置因此用作将输入数据分组401分类为主机响应分组420。因此,中继装置103可以使用其可用的资源将主机响应分组420中继转发到请求装置或者非请求节点。在一个可替代实施例中,请求装置101可以请求要由主机装置102发送到除了请求装置之外的节点的响应。因此,当中继装置扫描分组时,它可以确定作为主机装置102的源并且最后目的地为与请求装置分离的节点。然后,中继器可以根据响应指令转发分组,使得它到达网络100的正确节点。
在又一个替代中,请求装置101可以请求要从主机装置递送到多个节点的响应。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机装置可以发出多个分组副本,其中,为每一个节点指定每个副本。在替代实施例中,主机装置102可以将每个分组段的单个副本分派到每个中继装置。中继装置103可以使用其自己的资源来建立(足够用于每个目的地节点的)分组的副本,然后转发每个副本到目的地节点。
在额外实施例中,中继装置可以被建立而未转发特定类型的输入数据分组,包括主机响应分组420。例如,中继器可以被指示为网络协议的一部分而不转发主机响应分组而是作为替代地排他地转发请求装置分组402。在该可替代实施例中,不是将分组中继转发到请求装置,中继装置103可以选择忽视请求并且继续倾听其它输入分组410。可以帮助确定数据分组在中继处理中未丢失的一个方法是让主机装置102将测试分组提交给中继装置。请求装置的测试分组110可以用作伪文件。然而,主机装置102可以包括一旦转发了分组就请求回执的指令。随后,如果主机装置102接收到收到分组,则主机装置102确认了中继器103正在正确地转发分组到请求装置或者其它节点。
输入数据分组401的第三源可以为例如来自计算系统中的输入装置1203的直接用户输入302。如之前陈述的,网络内的任何节点可以取决于节点的当前功能而改变指定。中继器可以为计算系统1200并且可以能够例如通过中继装置103的输入装置1203从直接操纵中继装置103的功能和特征的用户接收输入。在一些实施例中,中继装置也可以用于操纵主机装置103。当来自用户指向的输入数据分组请求主机装置功能的操纵时,中继装置可以在那个时间点被认为是请求装置101。用作请求装置,中继装置可以将输入数据分组401制成适合于由主机装置102和其它网络节点的协议识别的数据分组110。在该实施例中,用作请求装置的中继装置还可以以与之前描述的请求装置101的方法类似的方式分割分组并且将分组提交给主机装置102和其它中继器。
现在参照图5,其描绘了接收输入数据分组501的主机装置102的逻辑和分析的示例性实施例。主机装置102可以通过执行所请求的动作且生成响应分组来响应于源自请求装置分组402的分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请求装置分组402可以取决于可用的中继装置的数量和/或中继装置103的资源能力来分割。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主机装置102可以扫描请求装置分组段,以确定是否接收了所有分段。一旦接收了每个分组;主机装置可以重组分组段回到原始预先分割的数据分组。然后,主机装置可以读取来自请求装置101的整个指令或者请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主机装置实现所指示的请求并且可以随后根据请求装置的请求来进行对主机装置的自己文件、外围装置、系统和/或生成输出的调整。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主机装置可以向请求装置和/或非请求节点传输生成的响应。该响应可以在请求装置或者非请求节点上准确显示或者反映主机装置的当前状态。例如,请求装置可以查看在主机装置上打开的文件并且希望关闭文件。向主机装置提交该请求以关闭文件。随后在接收到请求之后,主机装置关闭该文件,然后转发文件的状态(作为关闭)到请求装置101。于是该请求装置接收响应,该请求装置现在准确地感知被闭合的文件(作为关闭)。响应清楚地不限于打开和闭合文件而是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主机装置且在请求装置上准确反映这些变化的方法可以针对由请求装置操纵的任何功能来进行。
参照图6,其描绘了以网络600为特征的可替代实施例。在该可替代实施例中,网络600正在处理来自两个独立的请求装置601,620的两个同时请求。第一请求装置601和第二请求装置620中的每一个可以根据针对每个单独请求装置101之前描述的实施例而行动。第一请求装置601可以将其输入用户指向的动作分割成多个数据分组段610a,610b,610c,610d。可以针对主机装置602指定每个数据分组段。为了增加网络600的总吞吐量和能力,请求装置601可以使用中继装置603和604转发数据分组621b和621c到主机装置602。此外,请求装置可以直接发送分组段610a到主机装置602自身。而且,在网络600的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第二请求装置620同时用作请求装置和中继装置。请求装置620可以使用用于输入分组的专用端口来接收请求装置601的输入数据分组610d。随后,以其容量用作中继器,请求装置620可以使用其可用资源来转发分组610d到主机装置602。
虽然请求装置620可以用作用于请求装置601的中继器,但是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请求装置620也可以同时用作请求装置。对此,请求装置620可以从由请求装置60接收的一个接收且分割单独的用户动作数据分组。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请求装置620可以使用流出端口将数据分组段621b和621c转移到中继装置603和604。请求装置620也可以与请求装置601类似行动。请求装置620可以将数据分组621a直接提交到主机装置602。此外,请求装置620也可以使用请求装置601同时用作中继装置并且因此使用其自己的资源以将数据分组621d转发到主机装置602而同时用作请求装置。
如所描述的,中继装置603和604可以接收多个同时输入数据分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中继装置可以具有足够资源以接收且发送彼此并行的多个数据分组。用于实现数据分组的并行处理的一个方法可以去指定具体用于网络600的每个节点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这可以保证中继装置能够在没有形成数据分组队列的情况下同时倾听且响应于来自网络上的每个节点的通信。
可替换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中继装置可以具有被建立的用于处理多个同时数据分组请求的协议。在一个实施例中,中继装置603和604可以基于数据分组到达的顺序来处理且转发该数据分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以指定层级结构来处理该数据分组。例如请求装置601可以优先于中继装置。因此,中继装置603和604可以捕获请求装置620的分组621b,621c的处理和转发,以首先接受、处理且转发请求装置610的分组。在又一个可替代实施例中,每个中继装置可以根据不同协议层级来建立。另一个可能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协议:当中继器603,604当前在转发数据分组的处理中时该协议可以需要中继装置603和604拒绝额外的输入分组。在该可能实施例中,中继器603和604仅可以一次处理且转发一个分组段,并且因此可以是无响应的而主动转发分组段。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主机装置602可以同时接收及提交对请求装置601和620的响应。主机装置602可以通过致力于网络600上的每个节点的输入端口来实现所有数据分组的同时接收。在可替代物中,主机装置可以根据先到先得原则来接收输入分组610,621。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一旦主机装置602接收同时请求,它就可以分派如所需要的资源以同时完成来自请求装置601,620的每个请求。在一个实施例中,资源的分派可以在每个请求之间均匀分割。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请求可以接收基于响应所需要的处理的尺寸、复杂度和强度而致力于该请求的资源。
在请求装置610和620都请求操纵主机装置的相同功能、文件或者外围装置的情况下,可以指示请求装置对请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单独文件、功能、特征或者外围装置是否被寻求操纵。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果在第一请求610和第二请求621之间存在冲突,则操纵可以以接收请求的顺序出现。在两个单独请求旨在操纵相同文件的可替代实施例中,主机装置可以建立备份文件,其可以从原始文件单独操纵。这可以通过每个请求装置601,620减轻冲突操纵。
参照图7,其描绘了网络700的可替代实施例。网络700正描绘一种可能场景,在该可能场景中,请求装置710和720可以由每个请求装置的用户指派任务,以同时操纵两个单独的主机装置702和712。在该实施例中,呈现五个节点,然而如之前示出的,网络700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节点。而且,虽然网络700仅仅描绘了两个同时请求,但是可以呈现来自请求装置的任何数量的同时请求。在网络700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请求装置701可以将用户请求分组装配成正确网络协议710的数据分组。然后,请求装置可以将数据分组分割成一系列段710a,710b,710c。在网络700中,请求装置可以直接提交分组710a到指定的主机装置702。此外,请求装置也可以利用网络700中的其它节点的资源。第一请求装置701可以转发剩余的分组段710b和710c到能够用作中继器的其它装置。
在图7的实施例中,第一请求装置701可以使用请求装置720和中继装置703。在可替选实施例中,请求装置还可以选择使用其它剩余节点装置,其为主机装置712,以协助转发该分组到主机装置702,因为主机装置712可以能够用作中继器并且因此将其资源贡献到资源池。
在网络700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单独请求可以从第二请求装置720上的网络用户出现。第二请求装置720可以将第二请求装配成数据分组721,其可以与遵守网络协议,使得它由网络700的其它节点理解。第二请求装置720可以计算被需要转发整个数据分组721到用于主机装置712的操纵的指定节点所需要的最佳数量的段。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请求装置可以将数据分组721划分成三段721a,721b,721c。第二请求装置720可以将数据分组直接转发到主机装置712,并且/或者它可以使用其它节点作为中继器。在网络700的实施例中,第二请求装置正在分别转发分组段721b和721c到中继装置703和第一请求装置701(其能够用作中继装置)以及使用直接提交至少一个分组段721a到主机装置712的方法。
在网络700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中继装置703能够将多个分组段710b和721b从单独资源转发到多个主机装置702和71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中继装置703能够同时接收、分类且转发多个分组段710,712。用于实现这种技术专长的一种方法在于通过针对网络700的每个节点的中继器上专用的端口的使用。中继装置703可以在每个单独端口上同时倾听且接收来自单独节点的输入数据分组。然后,中继装置703可以扫描或者读取数据分组710b,721b以用于通过在两个任务之间分配资源来同时关于每个分组段的目的地定向。中继装置703也可以通过专用于主机装置702,712的单独流出端口来转发每个分组段710b,721b。
参照图8,网络800描绘了其中单个请求装置801从用户接收指令以同时操纵两个主机装置802,812的可替选实施例。请求装置801可以将请求操纵主机装置的用户动作转换成数据分组810,其可以以跟随网络800中的每个节点的协议的格式。在一个实施例中,请求装置可以在将数据分组分割成段810a、810b之前进行数据分组810的复制。在可替代实施例中,请求装置801可以将数据分组810分割成分组段810a,810b,并且然后独立地进行每个数据分组段的复制。一旦为每个单独主机装置802,812准备好必须数量的分组段810a,810b,请求装置801就可以转发响应分组到每个中继装置803,804。在一个实施例中,具体地保留中继装置803,804以为了使用它们的资源来处理且转发分组到具体主机装置802,812。如图8所描绘的,可以具体保留中继装置803以转发分组810b到主机装置802,而中继装置804可以排他地转发分组810b到主机装置812。
在可替选实施例中,请求装置801可以将数据分组810分割成三个段810a,810b,810c(未示出)。随后,每个中继装置803,804可以接收单个数据分组段并且然后基于请求装置801可以指定中继装置转发数据分组到的主机装置的数量以指定次数复制数据分组段来指派任务。中继装置803,804可以使用其资源来以必须次数复制数据分组段,并且转发数据分组段到主机装置802,812中的每一个。
参照图9,网络900描绘了其中通过专用的中继装置903,904,905,906提交多个请求到主机装置902的可替代实施例。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请求装置901可以从请求具体动作以操纵主机装置902的用户接收输入数据分组。请求装置901以网络900上的其它节点理解的格式准备数据分组910。在一个实施例中,请求装置901可以尝试确定可接入的可用中继器903,904的数量。如之前讨论的,不可用中继器905,906可以使用用于忽视从来自第一请求装置901的输入数据分组的指令来编程。在可替代实施例中,中继装置905,906可以仅被暂时指定为转发来自第二请求装置920的分组。一旦完成了转发分组921a,921b的处理,中继器905,906就可以继续开始针对其它网络节点的分组转发。
随后,第一请求装置901可以通过之前讨论的方法(例如转发测试分组或者通过用于测试网络节点的可用性的网络行业中已知的其它手段)来尝试测试哪个中继器可用。作为测试的结果,第一请求装置901可以确定出仅某些中继器903,904在请求装置901希望转发分组910a,910b,910c这一点上可用。因此,第一请求装置可以将数据分组910分割成三段,用于每个可用中继器903,904的一段以及可以直接转移到主机装置902的一个数据分组段910a。
第二请求装置920可以在第一请求装置接收第一用户请求的密切暂时靠近或者同时时间点处接收请求以操纵与第一请求装置901相同的主机装置902。第二请求装置可以独立执行与请求装置901相同的动作,以使用可用中继器905,906转发数据分组921到主机装置902,该可用中继器905,906可以被指定为为第二请求装置920保留或者可以为仅仅当前未由第一请求装置使用的中继器。
在其中网络的中继装置仅能够一次实现一个请求的实施例中,可以为以变为请求装置的网络上的每个节点指定来自多个中继器的至少一个中继器。这可以保证在任何给定时间,至少一个中继器对请求装置可用。可替代地,网络协议可以被建立,以限制每个请求装置可以在单个时间占据的中继装置的总数量或者中继装置的百分比,因此,中继装置的备用供给可以为可用的以保证任何一个请求不占用到达主机装置的次最佳数量的时间。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主机装置902可以同时接收每个分组段910a,910b,910c,921a,921b,921c。主机装置可以为网络900的每个节点指定输入端口,因此主机装置902可以同时接收、处理和分析每个分组段。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接收每个分组段910和921之后,主机装置902可以比较请求,以确定用于操纵的请求是否可以彼此冲突。如果用于操纵的请求未冲突,主机装置902可以同时执行每个请求的操纵并且返回单独响应到每个请求装置901,920。如果另一方面,主机装置902做出确定:请求可能冲突,则主机装置可以使用解决冲突的方法来编程。冲突的示例可以包括同时请求:打开和删除文件,移动文件到另一个位置并从之前位置打开文件,以彼此不相容的两个方式修改文件,或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识别为冲突的任何其它类型的操纵。主机装置902可以尝试减缓这种冲突。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机装置可以实行由用户同时使用的文件的复制,以防止冲突。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主机装置902可以仅仅以接收请求的顺序实现操纵的请求,例如,如果两个单独请求被进行以调整外围装置例如光标的位置,则第一请求可以被进行以调整外围装置到由光标位置中的随后变化跟着的指定位置。
在一个可替选实施例中,主机装置可以实现在没有考虑到用于操纵的第二请求的情况下接收的第一请求。对此,如果存在其中第二请求不再可能的冲突的考虑,则主机装置902可以使用给用户提供与冲突有关的信息的错误消息来响应于第二请求装置920。
在又一个可替选实施例中,由多个请求装置操纵的主机装置可以建立所有文件的单独虚拟副本,显示用于第一请求装置901的一个环境和由第一请求可接入的所有文件的准确复制的第二环境,其可以在第二请求装置开始提交用于操纵的请求的时间点由第二请求装置920接入。主机装置902可以随后保存任何冲突文件的单独副本并且合并与由第一请求装置901操纵的文件不冲突的变化。
参照图11,网络1100描绘了其中请求装置1101可以操纵主机装置1102的远程控制网络的可替选实施例。与网络100相反,网络1100协议可以调整且优化请求分组1110和响应分组1120的流和定向。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相等数量的中继装置1103,1104,1105,1106可以被指定为请求中继器1105,1106和响应中继器1103,1104。组织分组流的一个优势可能在于优化资源例如网络吞吐量以尽可能实现请求装置1101和主机装置1102之间的最快延迟。对该实施例的另一个优势可能在于:主机装置1102可以在其布置处总是具有中继装置,其能够将资源贡献到资源池,以允许对请求装置1101的响应可以与在没有延长的延迟量的情况下进行新请求一样快。
在一个可替选实施例中,可以基于从请求到响应的最佳延迟来在转发请求到主机装置1102和转发响应到请求装置1101之间划分中继装置。网络1100可以以配置模式为特征,该配置模式测试了中继装置的各种配置并且计算总的延迟时间。因为每个中继装置可以就可用资源而言不是相等的,所以确定最佳配置的网络可以不仅聚焦于可用中继的数量还在确定最佳延迟配置的过程中聚焦于中继装置的质量和其可用资源。
虽然已经连同上面列出的特定实施例一起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显然许多替代方案、修改和改变将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相应地,上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旨在为说明性,而非限制性。正如下列权利要求所要求那样,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各种变化。权利要求提供了本发明的覆盖范围而不得限于本文提供的特定示例。

Claims (37)

1.一种用于实时地远程接入计算装置的方法,包括:
由计算系统的处理器建立至少两个网络节点之间的协议;
由处理器接收由计算系统的输入装置进行的请求;
由处理器将请求分割成预先确定数量的分组;
由处理器向至少两个网络节点传输请求;
由处理器接收来自至少两个网络节点的预先确定数量的响应分组;
由处理器将预先确定数量的分组重组成来自至少两个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的响应;并且
由处理器显示来自至少两个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的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协议选自于由下列各项组成的组:传输控制协议(TCP)、互联网协议(IP)、开放式系统互连(OSI)、可路由协议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网际封包交换(IPX)、序列分组交换(SPX)、增强型数据速率GSM环境(EDGE)、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数字增强型无绳通信(DECT)、数字AMPS(IS-136/TDMA)、集成数字增强型网络(iDEN)、WiMAX、LTE、LTEadvanced、移动宽带无线接入(MBWA)、IEEE802.20及其各项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两个网络节点为选自于由私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服务器、蜂窝电话、智能电视、视频游戏控制器及其各项组合组成的组的计算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由处理器将至少两个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一个指派为外围装置的额外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外围装置选自于由鼠标、键盘、监视器、控制器、硬盘驱动器、存储装置、扬声器、打印机、CD-ROM、调制解调器及其各项组合组成的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由处理器传输的步骤还包括:由计算系统消耗来自至少两个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的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资源选自于由中央处理单元(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虚拟存储器、硬盘驱动器空间、网络吞吐量、电能及其各项组合组成的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两个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一个被指派为选自于由鼠标、键盘、监视器及其各项组合组成的组的外围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到至少两个网络节点的请求包括:操纵至少两个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的文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操纵选自于由打开、修改、复制、移动、删除、关闭及其各项组合组成的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由处理器建立协议的步骤建立了至少两个网络节点和计算系统之间的专用网络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由处理器显示的步骤包括:经由图形用户界面来显示。
13.一种用于远程接入计算装置的方法,包括:
由计算系统的处理器建立至少两个网络节点之间的协议;
由处理器接收由至少两个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生成的至少两个分组段;
由处理器将至少两个分组段重组成来自至少两个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的请求;
由处理器执行来自至少两个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的请求;
由处理器生成响应分组;
由处理器将响应分组分割成预先确定数量的分组段;并且
由处理器向至少两个网络节点中的每一个传输预先确定数量的分组段的至少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协议选自于由传输控制协议(TCP)、互联网协议(IP)、开放式系统互连(OSI)、可路由协议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网际封包交换(IPX)、序列分组交换(SPX)、WiMAX、LTE、LTEadvanced、移动宽带无线接入(MBWA)、IEEE802.20及其各项组合组成的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两个网络节点选自于由私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服务器、蜂窝电话、智能电视、视频游戏控制器及其各项组合组成的组。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由处理器传输的步骤还包括:通过计算系统消耗来自至少两个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的资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资源选自于由中央处理单元(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虚拟存储器、硬盘驱动器空间、网络吞吐量、电能及其各项组合组成的组。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由处理器执行请求的步骤包括:操纵在计算系统上存储的文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操纵选自于由打开、修改、复制、移动、删除、关闭及其各项组合组成的组。
20.一种用于实时地远程接入计算装置的系统,包括:
经由网络来通信的至少三个节点装置;
资源池,其中,所述资源池由彼此通信的至少三个节点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使用;并且
至少三个节点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操纵至少三个节点装置中的另一个。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中,至少三个节点装置选自于由私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服务器、蜂窝电话、智能电视、视频游戏控制器及其各项组合组成的组。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图形用户界面。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图形用户界面允许至少三个节点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用户选择至少三个节点装置中的另一个节点装置来操纵。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中,至少三个节点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被指派为至少三个节点装置中的另一个的外围装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图形用户界面允许至少三个节点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指派自身为至少三个节点装置中的另一个的外围装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外围装置选自于由鼠标、键盘、监视器、控制器、扬声器、打印机、CD-ROM、调制解调器及其各项组合组成的组。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中,至少三个节点装置中的至少两个操纵至少三个节点装置中的相同的至少一个。
28.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网络选自于由Wi-Fi、蓝牙、LAN、WAN、内联网、互联网、外联网、IEEE802.1x、WiMAX、LTE、LTEadvanced、移动宽带无线接入(MBWA)、IEEE802.20及其各项组合组成的组。
29.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中,至少三个节点装置共享专用网络。
30.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中,资源池选自于由中央处理单元(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虚拟存储器、硬盘驱动器空间、网络吞吐量、电能及其各项组合组成的组。
31.一种用于实时地远程接入计算装置的系统,包括:
经由网络来通信的至少三个节点装置;以及
至少一个图形用户界面,其识别经由网络来通信的至少三个节点装置中的每一个,其中,至少三个节点装置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图形用户界面操纵至少三个节点装置中的另一个节点。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系统,其中,至少三个节点装置选自于由私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服务器、蜂窝电话、智能电视、视频游戏控制器及其各项组合组成的组。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网络选自于由Wi-Fi、蓝牙、LAN、WAN、内联网、互联网、外联网、IEEE802.1x、WiMAX、LTE、LTEadvanced、移动宽带无线接入(MBWA)、IEEE802.20及其各项组合组成的组。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系统,其中,在输出装置上显示至少一个图形用户界面中的至少一个。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系统,其中,在蜂窝电话上显示至少一个图形用户界面中的至少一个。
36.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至少三个节点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其被指派为至少三个节点装置中的另一个的外围装置。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系统,其中,至少三个节点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从图形用户界面选择外围装置。
CN201480025602.0A 2013-03-15 2014-03-11 实时远程桌面 Pending CN1053085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15649.0A CN107566419A (zh) 2013-03-15 2014-03-11 实时远程桌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841,729 US20140280715A1 (en) 2013-03-15 2013-03-15 Real time remote desktop
US13/841,729 2013-03-15
PCT/US2014/023050 WO2014150360A2 (en) 2013-03-15 2014-03-11 Real time remote desktop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15649.0A Division CN107566419A (zh) 2013-03-15 2014-03-11 实时远程桌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8586A true CN105308586A (zh) 2016-02-03

Family

ID=5153355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5602.0A Pending CN105308586A (zh) 2013-03-15 2014-03-11 实时远程桌面
CN201711015649.0A Pending CN107566419A (zh) 2013-03-15 2014-03-11 实时远程桌面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15649.0A Pending CN107566419A (zh) 2013-03-15 2014-03-11 实时远程桌面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80715A1 (zh)
EP (1) EP2972951A4 (zh)
JP (1) JP6401774B2 (zh)
CN (2) CN105308586A (zh)
BR (1) BR112015023756A2 (zh)
CA (1) CA2906403A1 (zh)
MX (1) MX2015012832A (zh)
WO (1) WO2014150360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8963A (zh) * 2016-05-09 2016-09-28 北京启迪思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桌面显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788623A (zh) * 2016-12-29 2017-05-31 深圳新基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复合中继选择的无线通信协作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91031B2 (en) * 2014-05-06 2016-11-0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evices, methods,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devices for collecting information and sharing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session flows betwe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servers
JP7401269B2 (ja) * 2019-11-19 2023-12-19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
CN111432377A (zh) * 2020-03-31 2020-07-17 北京东土军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负载均衡系统、方法、列车系统及基地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26512A1 (en) * 2004-12-10 2006-06-15 Sanjeev Jain Techniques to manage flow control
US20110280244A1 (en) * 2009-05-05 2011-11-17 Sandhya Gopinath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cket steering in a multi-core architecture
CN102780715A (zh) * 2011-05-10 2012-1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间远程桌面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2833338A (zh) * 2012-08-31 2012-12-19 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 基于Web的远程桌面展示方法
CN102929610A (zh) * 2012-10-12 2013-02-13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nc和jnlp协议实现远程桌面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8228B1 (en) * 1998-11-23 2001-10-23 Duke University System and method of adaptive message pipelining
US7031311B2 (en) * 2001-07-23 2006-04-18 Acme Packet,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rapid rerouting of real-time multi-media flows
JP3785343B2 (ja) * 2001-10-02 2006-06-1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クライアントサーバシステム及びクライアントサーバ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通信方法
WO2005039150A1 (ja) * 2003-10-22 2005-04-28 Nec Corporation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US7554998B2 (en) * 2005-01-11 2009-06-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ference-based routing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US7543065B2 (en) * 2005-03-15 2009-06-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ducing the number of ports allocated by a relay
US20060270363A1 (en) * 2005-05-19 2006-11-3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cooperative diversity using partial channel knowledge
US8151323B2 (en) * 2006-04-12 2012-04-03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levels of access and action control via an SSL VPN appliance
US7941551B2 (en) * 2009-02-25 2011-05-10 Microsoft Corporation Tunneling of remote desktop sessions through firewalls
US20120057456A1 (en) * 2009-04-16 2012-03-08 Nearvers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using short range and wide range communication links
GB2469689A (en) * 2009-04-24 2010-10-27 Nec Corp Relay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201830383U (zh) * 2010-07-28 2011-05-11 中电国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高清实时无线音视频通信系统
KR20120058782A (ko) * 2010-11-30 2012-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컨텐츠 중심 네트워킹 환경에서의 단말, 중간 노드 및 이들의 통신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26512A1 (en) * 2004-12-10 2006-06-15 Sanjeev Jain Techniques to manage flow control
US20110280244A1 (en) * 2009-05-05 2011-11-17 Sandhya Gopinath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cket steering in a multi-core architecture
CN102780715A (zh) * 2011-05-10 2012-1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间远程桌面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2833338A (zh) * 2012-08-31 2012-12-19 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 基于Web的远程桌面展示方法
CN102929610A (zh) * 2012-10-12 2013-02-13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nc和jnlp协议实现远程桌面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8963A (zh) * 2016-05-09 2016-09-28 北京启迪思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桌面显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788623A (zh) * 2016-12-29 2017-05-31 深圳新基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复合中继选择的无线通信协作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788623B (zh) * 2016-12-29 2020-10-16 深圳新基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复合中继选择的无线通信协作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512904A (ja) 2016-05-09
CA2906403A1 (en) 2014-09-25
CN107566419A (zh) 2018-01-09
WO2014150360A2 (en) 2014-09-25
JP6401774B2 (ja) 2018-10-10
EP2972951A2 (en) 2016-01-20
BR112015023756A2 (pt) 2017-07-18
EP2972951A4 (en) 2016-11-09
US20140280715A1 (en) 2014-09-18
WO2014150360A3 (en) 2014-11-13
MX2015012832A (es) 2016-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86162B2 (ja) サービス品質(qos)ベースの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及びアドバイザー
EP3261290B1 (en) Software defined data center and method for deploying service cluster therein
US9900221B2 (en) Controlling a topology of a network
US9397922B1 (en) Automated network testing platform
US20230016270A1 (e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portal
CN105308586A (zh) 实时远程桌面
JP2018536345A (ja) ファイアウォールクラスタ
Rico et al. A survey of end-to-end solutions for 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 in 5G networks
JP2010004426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サーバ装置
WO2015165249A1 (zh) 一种建立业务路径的方法和设备
CN109361602B (zh) 一种基于OpenStack云平台转发报文的方法和系统
Choumas et al. Testbed innovations for experimenting with wired and wireless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
US11929880B2 (en) Edge computing topology information exposure
CN106789650B (zh) 基于ip的广域网加速方法及装置
WO2023185428A1 (zh) 一种重构用户面功能网元关键服务能力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Hoque et al. SDN-DTN Combined Architecture in Post Disaster Scenario—A new way to start
KR101585775B1 (ko) 모바일 클라우드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 품질을 위한 상황인지 기반 콘텐츠 제공 시스템
KR101627033B1 (ko) 분산 환경에서의 다자간 회의 구성 장치 및 방법
CN113039752B (zh) 用于支持基于服务的架构的网络节点和方法
CN114172842A (zh) 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Nguyen et al. Saco: A service chain aware SDN controller-switch mapping framework
US2024008625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nt-based orchestration of a virtualized environment
Saadoon OLSR Protocol based on Fog Computing and SDN in VANet
CN114416348A (zh) 一种基于安全联动的云主机网络部署方法
CN115766564A (zh) 数据传输方法以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