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06725A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06725A
CN105306725A CN201510756091.6A CN201510756091A CN105306725A CN 105306725 A CN105306725 A CN 105306725A CN 201510756091 A CN201510756091 A CN 201510756091A CN 105306725 A CN105306725 A CN 1053067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call forwarding
call
user
residing enviro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560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560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067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06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67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启动呼叫转移的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自动启动呼叫转移的技术效果。所述方法包括:建立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的呼叫转移关系;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根据所处环境中的第一要素判断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当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时,基于所述呼叫转移关系,将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转移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有不少用户拥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通信终端。但是,当用户携带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通信终端时,又会因为重量和体积而感到很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用户会通过呼叫转移的方法,将其中一个移动终端的来电转接到另一个移动终端上,从而可以少携带至少一个移动终端。
现有技术中,为了启动呼叫转移,用户需要在移动终端的菜单中找到管理通话的一级菜单,然后在一级菜单中再寻找设置呼叫转移的二级菜单,有时甚至还需要进一步进入三级菜单才能完成呼叫转移的启动。可见,现有技术中启动呼叫转移的操作很繁琐。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启动呼叫转移的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自动启动呼叫转移的技术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建立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的呼叫转移关系;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根据所处环境中的第一要素判断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
当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时,基于所述呼叫转移关系,将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转移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
可选的,建立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的呼叫转移关系,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图像;所述图像中包括二维码;
对所述图像中的所述二维码进行识别,获得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
将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添加到呼叫转移号码列表中,以建立所述呼叫转移关系。
可选的,基于所述呼叫转移关系,将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转移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包括:
获得所述呼叫转移号码列表中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将所述呼叫请求转移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要素为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第一移动终端根据所处环境中的第一要素判断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所处环境中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距离;其中,当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时,表示所述第一要素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要素为用户,第一移动终端根据所处环境中的第一要素判断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存在于所述所处环境中;其中,当所述用户未存在于所述所处环境中时,表示所述第一要素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可选的,在第一移动终端判断所处环境中的第一要素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呼叫请求。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建立单元,用于建立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的呼叫转移关系;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所处环境中的第一要素判断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
转移单元,用于当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时,基于所述呼叫转移关系,将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转移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
可选的,所述建立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图像;所述图像中包括二维码;对所述图像中的所述二维码进行识别,获得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将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添加到呼叫转移号码列表中,以建立所述呼叫转移关系。
可选的,所述转移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呼叫转移号码列表中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将所述呼叫请求转移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要素为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所处环境中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距离;其中,当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时,表示所述第一要素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要素为用户,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存在于所述所处环境中;其中,当所述用户未存在于所述所处环境中时,表示所述第一要素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一移动终端判断所处环境中的第一要素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之前,接收所述呼叫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会先建立呼叫转移关系。然后,第一移动终端根据所处环境中的第一要素判断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当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时,自动基于呼叫转移关系,将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转移给第二移动终端。所以,用户不再需要在第一移动终端上自行启动呼叫转换,第一移动终端能够在所处环境的第一要素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时自动启动,将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转移到预先设置的第二移动终端上。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启动呼叫转移的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自动启动呼叫转移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启动呼叫转移的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自动启动呼叫转移的技术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先建立呼叫转移关系。然后,第一移动终端根据所处环境中的第一要素判断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当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时,自动基于呼叫转移关系,将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转移给第二移动终端。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请参考图1,包括如下步骤:
S101:建立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的呼叫转移关系。
S102: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根据所处环境中的第一要素判断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
S103:当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时,基于所述呼叫转移关系,将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转移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
具体来讲,为了在第一移动终端自动启动呼叫转移知道将转移到哪个移动终端,在S101中,第一移动终端需要首先建立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的呼叫转移关系。其中,第二移动终端是接受第一移动终端呼叫请求转移的移动终端。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第二移动终端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不同的移动终端,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建立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的呼叫转移关系多种方式,下面将列举其中两种。
第一种:
首先,获得用户输入或者选择的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用户可以在第一移动终端的键盘或虚拟键盘上输入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也可以从联系人列表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号码作为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接着,将用户输入或者选择的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添加到呼叫转移号码列表中。呼叫转移号码列表用于记录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号码的数量和用户设置的第二移动终端的数量一致。
将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添加到呼叫转移号码列表中,那么第一移动终端就确定了那个移动终端可以接受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转移,所以也就建立了呼叫转移关系。
第二种:
控制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图像;所述图像中包括二维码;
对所述图像中的所述二维码进行识别,获得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
将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添加到呼叫转移号码列表中,以建立所述呼叫转移关系。
具体来讲,在第二种方式中,当需要建立呼叫转移关系时,用于执行启动第一移动终端的图像采集单元的第一操作,例如点击相机图像。第一移动终端检测第一操作后,确定用户需要启动图像采集单元,故控制图像采集单元启动,并采集图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中包括二维码。具体来讲,该二维码是基于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按照生成二维码的规则生成的。所以,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到包括该二维码的图像后,第一移动终端将进一步对图像中的二维码进行识别,进而识别获得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
在识别出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后,将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添加到呼叫转移号码列表中。那么第一移动终端就确定了那个移动终端可以接受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转移,所以也就建立了呼叫转移关系。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采集包括二维码的图像,并进一步从该图像中识别出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使得用户不再需要自行输入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操作便捷迅速,提高了用户体验。
建立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呼叫转移关系后,第一移动终端就可以自动转移呼叫请求了。具体来讲,在S102中,第一移动终端根据所处环境中的第一要素判断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其中,第一要素例如为用户或第二移动终端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终端所处环境例如为第一移动终端所在房间,以第一移动终端为中心,半径10m的范围,或者第一移动终端连接的智能家居控制器所控制的家庭等,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当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时,在S103中,第一移动终端就会自动将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转移给第二移动终端。具体来讲,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终端是基于呼叫转移关系将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转移给第二移动终端的。具体可以包括如下过程:
获得所述呼叫转移号码列表中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将所述呼叫请求转移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
当第一移动终端确定转移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时,查询呼叫转移号码列表,然后将呼叫请求转移给呼叫转移号码列表中的第二移动终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呼叫转移号码列表中仅有唯一的号码时,则唯一的号码对应的移动终端就是第二移动终端。第一移动终端获取唯一的号码,按照唯一的号码,将呼叫请求转移到第二移动终端。当呼叫转移号码列表中包括多个号码时,第一移动终端需要从多个号码中确定出一个号码来,这个确定出的号码对应的移动终端就是第二移动终端。为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确定出的号码称为第一号码。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第一移动终端可以从多个号码中确定任意一个号码为第一号码,也可以确定用户预先设置的优先级最高的号码为第一号码,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确定出第一号码后,第一移动终端获取第一号码,按照第一号码,将呼叫请求转移到第二移动终端。第二移动终端就是第一号码对应的移动终端。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判断所处环境中的第一要素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有多种实施方式。本申请将详细介绍其中两种。
第一种实施方式: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处环境中的第一要素为第二移动终端。S102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所处环境中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距离;其中,当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时,表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具体来讲,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呼叫转移条件具体为第二移动终端与第一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距离,所以第一移动终端判断第一要素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具体就是判断两个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距离。预设距离例如5m,10m等,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由于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较远时,表明用户可能没有随身携带第一移动终端。所以当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表示第一移动终端满足呼叫转移条件,需要第一移动终端启动呼叫转移,将自身的呼叫请求转移给第二移动终端。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第一移动终端获得与第二移动终端的距离的方式有多种。
例如第一移动终端可以通过自身的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包括第二移动终端的图像,从图像中识别出与第二移动终端的距离。如果第一移动终端采集到的图像中不包括第二移动终端,表示第二移动终端可能已经被移动到第一移动终端的采集范围之外了,那么此时第一移动终端可以默认与第二移动终端的距离为无穷远,进而判断与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
或者智能家居控制器采集包括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图像,然后基于图像分析出两个终端之间的距离,将分析获得的距离发送给第一移动终端。
或者用户开启第二移动终端的热点,第一移动终端测量第二移动终端的热点信号强度。然后将当前热点信号强度与标准热点信号强度相比较,进而计算出当前第二移动终端与第一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其中,标准热点信号强度为预先测量或者第一移动终端中的默认值,表示两个移动终端之间距离已知时第一移动终端测量到的第二移动终端的热点信号强度。例如用户预先使两个移动终端距离1m,此时第一移动终端测量到的第二移动终端的热点信号强度就作为标准热点信号强度。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当需要获得两个终端之间的距离时,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举例来说,假设用户携带第二移动终端离家办事,将第一移动终端留在家中。假设预设距离为7m。第一移动终端获得与第二移动终端的距离为无穷远,确定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所以第一要素满足呼叫转移条件,将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转移给第二移动终端。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移动终端判断第一要素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具体为判断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距离,并在两个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确定第一要素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所以,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一旦第一移动终端发现第二移动终端距离自己较远时,将自动启动呼叫转移。因此,即使用户在忘记启动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转移,且仅携带第二移动终端时,也可以在第二移动终端上接收到转移而来的呼叫请求。
第二种实施方式: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处环境中的第一要素为用户。S102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
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存在于所述所处环境中;其中,当所述用户未存在于所述所处环境中时,表示所述第一要素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具体来讲,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呼叫转移条件具体为用户是否存在于第一移动终端所处环境中,所以第一移动终端判断第一要素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具体就是判断用户是否在自身所处环境中。
用户未存在于所处环境中时,可能用户因为已经远离第一移动终端,那么用户无法处理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所以需要启动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转移;或者可能因为用户没有与第一移动终端在同一个房间,那么用户及时知道第一移动终端上是否接到呼叫请求,所以需要启动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转移。所以,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当用户未存在于所处环境中时,表示第一要素满足呼叫转移条件。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第一移动终端检测用户是否存在于所处环境的方式有多种。
例如,第一移动终端通过自己的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多帧所处环境的图像,然后在多帧图像中识别用户。如果在至少一个图像中识别出用户,表示用户存在于所处环境中。如果在多帧图像中识别不到用户,则表明用户此时不存在于所处环境中,进而表示第一要素满足呼叫转移条件。
再例如,智能家居控制器采集家庭中每个房间的图像。智能家居控制器首先确定出第一移动终端所在的房间和用户所在的房间。然后,如果第一移动终端所在房间和用户所在房间是同一房间,则表明用户此时存在于第一移动终端的所处环境;如果第一移动终端所在房间和用户所在房间不是同一房间,则表明用户此时不存在于所处环境中,进而表示第一要素满足呼叫转移条件。
举例来说,假设智能家居控制器确定出第一移动终端在客厅,并确定出用户此时在卧室,进而判断出第一移动终端所在房间和用户所在房间不是同一房间。所以,用户不存在于第一移动终端所在环境,第一要素满足呼叫转移条件。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移动终端判断第一要素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具体为判断用户是否存在于第一移动终端的所处环境,并在用户未存在于第一移动终端的所处环境时确定第一要素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所以,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一旦用户移动到第一移动终端所处环境之外,第一移动终端就会自动启动呼叫转移。因此,即使用户在忘记启动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转移,且仅携带第二移动终端时,也可以在第二移动终端上接收到转移而来的呼叫请求。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终端可以在第一移动终端尚未接到呼叫请求时执行S102,进而在第一要素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时,执行S103,提前将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转移到第二移动终端。
或者,在S102之前,还可以包括:
接收所述呼叫请求。
具体来讲,第一移动终端也可以是在接收到呼叫请求之后,在判断第一要素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如果第一要素不满足呼叫转移条件,则第一移动终端响铃和/或震动以提示用户处理;如果第一要素满足呼叫转移条件,则及时将呼叫请求转移给第二移动终端。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在接收到呼叫请求之前或者是在接收到呼叫请求之后判断是否转移,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设置,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在具体实现过程中,电子设备可以为第一移动终端,也可以为独立与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的其他设备,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制。如图2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
建立单元201,用于建立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的呼叫转移关系;
判断单元202,用于根据第一移动终端所处环境中的第一要素判断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
转移单元203,用于当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时,基于呼叫转移关系,将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转移给第二移动终端。
其中,建立单元201用于控制第一移动终端的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图像;图像中包括二维码;对图像中的二维码进行识别,获得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将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添加到呼叫转移号码列表中,以建立呼叫转移关系。
转移单元203用于获得呼叫转移号码列表中的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将呼叫请求转移给第二移动终端。
而判断单元202则有两种具体实现方式。
第一种:
第一要素为第二移动终端,判断单元202用于判断第一移动终端和所处环境中的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距离;其中,当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表示第一要素满足呼叫转移条件。
第二种:
第一要素为用户,判断单元202用于判断用户是否存在于所处环境中;其中,当用户未存在于所处环境中时,表示第一要素满足呼叫转移条件。
进一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一移动终端判断所处环境中的第一要素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之前,接收呼叫请求。
前述图1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前述对信息处理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实施方法,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会先建立呼叫转移关系。然后,第一移动终端根据所处环境中的第一要素判断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当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时,自动基于呼叫转移关系,将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转移给第二移动终端。所以,用户不再需要在第一移动终端上自行启动呼叫转换,第一移动终端能够在所处环境的第一要素满足呼叫转移条件时自动启动,将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转移到预先设置的第二移动终端上。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启动呼叫转移的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自动启动呼叫转移的技术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具体来讲,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第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的呼叫转移关系;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根据所处环境中的第一要素判断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
当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时,基于所述呼叫转移关系,将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转移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建立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的呼叫转移关系,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控制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图像;所述图像中包括二维码;
对所述图像中的所述二维码进行识别,获得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
将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添加到呼叫转移号码列表中,以建立所述呼叫转移关系。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基于所述呼叫转移关系,将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转移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获得所述呼叫转移号码列表中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将所述呼叫请求转移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要素为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第一移动终端根据所处环境中的第一要素判断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所处环境中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距离;其中,当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时,表示所述第一要素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要素为用户,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第一移动终端根据所处环境中的第一要素判断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存在于所述所处环境中;其中,当所述用户未存在于所述所处环境中时,表示所述第一要素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还存储有另外一些计算机指令,这些计算机指令在与步骤:第一移动终端判断所处环境中的第一要素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之后被执行,在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所述呼叫请求。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建立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的呼叫转移关系;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根据所处环境中的第一要素判断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
当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时,基于所述呼叫转移关系,将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转移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的呼叫转移关系,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图像;所述图像中包括二维码;
对所述图像中的所述二维码进行识别,获得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
将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添加到呼叫转移号码列表中,以建立所述呼叫转移关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呼叫转移关系,将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转移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包括:
获得所述呼叫转移号码列表中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将所述呼叫请求转移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要素为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第一移动终端根据所处环境中的第一要素判断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所处环境中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距离;其中,当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时,表示所述第一要素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要素为用户,第一移动终端根据所处环境中的第一要素判断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存在于所述所处环境中;其中,当所述用户未存在于所述所处环境中时,表示所述第一要素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移动终端判断所处环境中的第一要素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呼叫请求。
7.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建立单元,用于建立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的呼叫转移关系;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所处环境中的第一要素判断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
转移单元,用于当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时,基于所述呼叫转移关系,将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呼叫请求转移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图像;所述图像中包括二维码;对所述图像中的所述二维码进行识别,获得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将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添加到呼叫转移号码列表中,以建立所述呼叫转移关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单元用于获得所述呼叫转移号码列表中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号码,将所述呼叫请求转移给所述第二移动终端。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要素为所述第二移动终端,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所处环境中的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预设距离;其中,当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时,表示所述第一要素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要素为用户,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存在于所述所处环境中;其中,当所述用户未存在于所述所处环境中时,表示所述第一要素满足所述呼叫转移条件。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一移动终端判断所处环境中的第一要素是否满足呼叫转移条件之前,接收所述呼叫请求。
CN201510756091.6A 2015-11-09 2015-11-09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53067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56091.6A CN105306725A (zh) 2015-11-09 2015-11-09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56091.6A CN105306725A (zh) 2015-11-09 2015-11-09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6725A true CN105306725A (zh) 2016-02-03

Family

ID=55203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56091.6A Pending CN105306725A (zh) 2015-11-09 2015-11-09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0672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1120A (zh) * 2016-08-31 2016-12-1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自动呼叫转移的手机及呼叫转移方法
CN106332031A (zh) * 2016-08-18 2017-01-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呼叫转移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17067232A1 (zh) * 2015-10-23 2017-04-2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自动呼叫转移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8243319A (zh) * 2016-12-23 2018-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会议实现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834088A (zh) * 2018-04-25 2018-11-16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呼叫转移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2722A (zh) * 2008-01-07 2008-07-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在码分多址通信网络之间漫游的实现方法和呼叫转移方法
CN103888614A (zh) * 2014-03-26 2014-06-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呼叫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2722A (zh) * 2008-01-07 2008-07-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在码分多址通信网络之间漫游的实现方法和呼叫转移方法
CN103888614A (zh) * 2014-03-26 2014-06-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呼叫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67232A1 (zh) * 2015-10-23 2017-04-2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自动呼叫转移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US10038791B2 (en) 2015-10-23 2018-07-31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utomatic call forwarding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6332031A (zh) * 2016-08-18 2017-01-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呼叫转移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231120A (zh) * 2016-08-31 2016-12-1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自动呼叫转移的手机及呼叫转移方法
CN108243319A (zh) * 2016-12-23 2018-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会议实现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243319B (zh) * 2016-12-23 202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会议实现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834088A (zh) * 2018-04-25 2018-11-16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呼叫转移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06725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EP2634682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 shortcut menu
US20190188030A1 (en) Terminal background applic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3607660A (zh) 智能电视的界面切换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WO2018103405A1 (zh) 识别接入点和热点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687820B (zh) 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601205A (zh) 一种内容共享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30586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306318A (zh) 智能场景配置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04426939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187480A (zh) 配置文件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867075B (zh) 无线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EP2933957B1 (e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displaying dlna equipment
EP3046371B1 (en) Method for exchanging information between a group of emitter receiver devices
CN112600897B (zh) 智能设备的多用户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052801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915511A (zh) 一种分体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02230875B1 (ko) 휴대 단말기에서 채팅방 관리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8241515A (zh) 应用快捷方式建立方法及终端
CN105812270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无线路由设备
CN103237249A (zh) 数字生活网络联盟系统中的播放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06701B (zh) 一种终端用户识别卡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2306009B (zh) 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780477B (zh) 信息推送方法和服务器
CN112968860A (zh) 管理电子装置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