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06567A - 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06567A
CN105306567A CN201510696138.4A CN201510696138A CN105306567A CN 105306567 A CN105306567 A CN 105306567A CN 201510696138 A CN201510696138 A CN 201510696138A CN 105306567 A CN105306567 A CN 1053065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ort numbers
server
request
identity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961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06567B (zh
Inventor
谭康喜
梁鑫
王兴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Technology Co Ltd
Xiaomi Inc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Inc filed Critical Xiaomi Inc
Priority to CN20151069613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065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06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65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065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65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端口号,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其中,所述端口号由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服务器获得,第一终端根据所述连接请求,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从而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可以建立直接通信,不需通过服务器转发通信数据,不易泄密,数据安全有保证。

Description

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互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对于在广域网内的任意两个终端,无法直接通信,只能借助在广域网内提供服务的服务器作为数据中介来相互通信。例如,一个终端可以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将数据发送给该服务器,再由该服务器将数据转发给与该服务器连接的另一终端。
但是,由于数据需要通过服务器转发,容易泄密,数据不安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向服务器发送端口号,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其中,所述端口号由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服务器获得,根据所述连接请求,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端口号,因此,服务器可以获得第一终端的端口号,进而第二终端可以从服务器获得第一终端的端口号,第二终端可以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使得第一终端根据所述连接请求,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从而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可以建立直接通信,不需通过服务器转发通信数据,不易泄密,数据安全有保证。
在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向服务器发送端口号包括:定期向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涉及的查询包括:查询是否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在确定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的情况下,建立socket的server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server端的端口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第一终端定期向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从而可以在确定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的情况下,建立socket的server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server端的端口号,因此,既能够满足其他终端的连接需要的情况下,还不会造成连接资源的浪费。
在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其中,在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端口号对应保存于所述服务器;保存于所述服务器的第一身份信息,用于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终端提供的第一身份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反馈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的端口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一终端以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端口号对应保存于所述服务器,第二终端通过向服务器提供自己想要连接的第一终端的第一身份信息来获得第二终端的端口号,因此,第二终端所获得端口号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配置于第一终端。所述装置包括:端口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服务器发送端口号。连接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其中,所述端口号由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服务器获得。连接建立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连接请求,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口发送模块包括:定期查询子模块,被配置为定期向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涉及的查询包括:查询是否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端口发送子模块,被配置为在确定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的情况下,建立socket的server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server端的端口号。
在本公开实施例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认证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其中,在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端口号对应保存于所述服务器;保存于所述服务器的第一身份信息,用于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终端提供的第一身份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反馈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的端口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向服务器发送端口号;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其中,所述端口号由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服务器获得;根据所述连接请求,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请求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端口号;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端口号;其中,所述端口号,用于使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端口号,因此,服务器可以获得第一终端的端口号,进而第二终端可以从服务器获得第一终端的端口号,第二终端可以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使得第一终端根据所述连接请求,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从而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可以建立直接通信,不需通过服务器转发通信数据,不易泄密,数据安全有保证。
在本公开实施例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端口号包括:接收第一终端定期发送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涉及的查询包括:查询是否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查询是否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确定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端口号请求;接收所述第一终端针对所述端口号请求发送的端口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第一终端定期向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从而可以在确定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的情况下,建立socket的server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server端的端口号,因此,既能够满足其他终端的连接需要的情况下,还不会造成连接资源的浪费。
在本公开实施例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在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端口号对应保存;其中,所述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请求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包括: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请求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标识的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端口号包括: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所针对的第一身份信息,查询出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的端口号,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查询出的端口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一终端以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端口号对应保存于所述服务器,第二终端通过向服务器提供自己想要连接的第一终端的第一身份信息来获得第二终端的端口号,因此,第二终端所获得端口号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
在本公开实施例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对所述第二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端口号包括:在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第二终端是否为能够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在所述第二终端为能够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端口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第二终端需要通过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并通过向服务器提供自己想要连接的第一终端的第一身份信息来获得第二终端的端口号,而且服务器还对第二终端是否为能够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进行判定,因此,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通信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配置于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请求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请求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端口转接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端口号。端口转发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端口号。其中,所述端口号,用于使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
在本公开实施例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口转接模块包括:查询请求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一终端定期发送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涉及的查询包括:查询是否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查询子模块,被配置为查询是否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端口号请求子模块,被配置为在确定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端口号请求。端口号转接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终端针对所述端口号请求发送的端口号。
在本公开实施例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认证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第一认证执行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端口号保存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端口号对应保存。其中,所述请求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请求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标识的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端口转发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所针对的第一身份信息,查询出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的端口号,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查询出的端口号。
在本公开实施例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认证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第二认证执行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二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其中,所述端口转发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第二终端是否为能够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在所述第二终端为能够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端口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请求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端口号;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端口号;其中,所述端口号,用于使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接收服务器针对所述请求消息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端口号,其中,所述端口号由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端口号,因此,服务器可以获得第一终端的端口号,进而第二终端可以从服务器获得第一终端的端口号,第二终端可以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使得第一终端根据所述连接请求,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从而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可以建立直接通信,不需通过服务器转发通信数据,不易泄密,数据安全有保证。
在本公开实施例第七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包括: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标识的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接收服务器针对所述请求消息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端口号包括:接收服务器针对所述请求消息反馈的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的端口号;其中,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端口号在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对应保存于服务器。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端口号在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对应保存于服务器,第二终端通过向服务器提供自己想要连接的第一终端的第一身份信息来获得第二终端的端口号,因此,第二终端所获得端口号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
在本公开实施例第七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其中,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用于使所述服务器对所述第二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所述接收服务器针对所述请求消息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端口号包括:接收服务器在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且判定所述第二终端为能够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的情况下,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端口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第二终端需要通过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并通过向服务器提供自己想要连接的第一终端的第一身份信息来获得第二终端的端口号,而且服务器还对第二终端是否为能够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进行判定,因此,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通信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配置于第二终端。所述装置包括:请求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端口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服务器针对所述请求消息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端口号,其中,所述端口号由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连接请求模块,被配置为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连接执行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第八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请求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标识的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端口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服务器针对所述请求消息反馈的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的端口号。
在本公开实施例第八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认证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其中,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用于使所述服务器对所述第二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所述端口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服务器在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且判定所述第二终端为能够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的情况下,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端口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接收服务器针对所述请求消息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端口号,其中,所述端口号由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实施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的信令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的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的框图。
图11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的框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的框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的框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的框图。
图1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的框图。
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实施环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环境可以包括:第一终端110、第二终端120、以及服务器130。
第一终端110以及第二终端120可以是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机、笔记本电脑等等。在图1中,第一终端110以及第二终端120以智能手机为例来示意。
服务器130可以是网络中能对其它机器提供某些服务的计算机系统。例如,可以是任意网站或服务供应商的计算机系统。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和/或转发终端的数据。
第一终端110以及第二终端120可以分别通过网络与服务器130建立连接。该网络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2G、3G、4G等网络。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终端。例如,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第一终端110。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在步骤210中,向服务器发送端口号。
例如,第一终端可以在自身需要的情况下(例如,通过其他途径预知第二终端存在发起连接请求的需要的情况下,或者,为了使有需要的其他终端尽快与自己连接的情况下,等等),主动建立socket的server端,并主动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server端的端口号。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终端在第二终端向服务器请求第一终端的端口号之前,就已经向服务器发送了端口号,从而,使得第二终端可以尽快获得端口号,加快连接。
再例如,第一终端可以定期向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其中,所述查询请求可以包括:查询是否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在确定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的情况下,建立socket的server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server端的端口号。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终端定期向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从而可以在确定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的情况下,建立socket的server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server端的端口号,因此,既能够满足其他终端的连接需要的情况下,还不会造成连接资源的浪费。
其中,服务器可以缓存第一终端发送过来的端口号。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端口号时,第一终端与服务器已建立了连接。在第一终端与服务器已建立了连接的情况下,服务器可以获得第一终端的IP地址。在第二终端从所述服务器获得第一终端的端口号时,第二终端可以同时从所述服务器获得第一终端的IP地址。进而第二终端可以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IP地址以及端口号,向第一终端发起连接请求。
在步骤220中,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其中,所述端口号由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服务器获得。
在步骤230中,根据所述连接请求,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端口号,因此,服务器可以获得第一终端的端口号,进而第二终端可以从服务器获得第一终端的端口号,第二终端可以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使得第一终端根据所述连接请求,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从而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可以建立直接通信,不需通过服务器转发通信数据,不易泄密,数据安全有保证。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终端。例如,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第一终端110。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在步骤300中、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
例如,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可以包括用户名、用户密码等信息。服务器侧可以保存有用户注册时所使用的用户名、用户密码等信息。当服务器接收到第一种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时,可以将接收的第一身份信息与用户注册时使用的用户名、用户密码进行比对。在比对结果为一致的情况下,可以确定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通过。
在步骤310中、定期向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涉及的查询包括:查询是否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
在步骤311中、在确定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的情况下,建立socket的server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server端的端口号。
其中,在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端口号对应保存于所述服务器。保存于所述服务器的第一身份信息,用于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终端提供的第一身份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反馈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的端口号。
在步骤320中、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其中,所述端口号由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服务器获得。
在步骤330中、根据所述连接请求,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一终端以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端口号对应保存于所述服务器,第二终端通过向服务器提供自己想要连接的第一终端的第一身份信息来获得第二终端的端口号,因此,第二终端所获得端口号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的信令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在步骤400中、在第一终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之后,第一终端的即时通信工具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
在步骤401中、服务器根据用户注册时使用的身份信息对接收到的第一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
在步骤402中、在对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反馈身份认证通过信息。
在步骤403中、在第二终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之后,第二终端的即时通信工具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
在步骤404中、服务器根据用户注册时使用的身份信息对接收到的第二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
在步骤405中、在对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服务器向第二终端反馈身份认证通过信息。
在步骤406中、在对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第二终端的即时通信工具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标识的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
在步骤407中、服务器在判定所述第二终端为能够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的情况下,缓存接收到的、第二终端的请求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对服务器判断第二终端是否为合法终端的实施方式不限。例如,服务器可以保存有第一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黑名单。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用户身份是否在黑名单中,如果不在,则确定第二终端为能够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再例如,不同等级的用户可以具有不同的连接权限。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二终端的第二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等级,判断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用户身份对应的等级是否能够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如果是,则确定第二终端为能够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
在步骤410中、在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第一终端的即时通信工具定期向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涉及的查询包括:查询是否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的用户所使用的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
在步骤411中、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终端的查询请求以及自身缓存的、第二终端的请求消息,查询出请求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的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第二终端。
在步骤412中、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端口号请求。
在步骤413中、第一终端的即时通信工具根据接收到的端口号请求确定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从而建立socket的server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server端的端口号。
在步骤414中、服务器将接收到的端口号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保存。
在步骤415中、第二终端的即时通信工具再次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标识的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
在步骤416中、服务器在接收到该请求消息的情况下,根据自身保存的身份信息与端口号的对应关系,查询出所述请求消息携带的第一身份信息对应的端口号。
在步骤417中、服务器将查询出的端口号反馈给所述第二终端。
在步骤420中、第二终端的即时通信工具根据接收到的端口号,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
在步骤430中、第一终端根据所述连接请求,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在步骤431中、第一终端的即时通信工具与第二终端的即时通信工具,通过这两个终端之间的连接,交互即时通信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终端的即时通信工具与第二终端的即时通信工具,通过这两个终端之间的连接,交互即时通信消息,因此,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所交互的即时通信消息不会经过服务器,用户之间交互的即时通信消息不易泄密,保证即时通信消息的安全。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以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端口号对应保存于所述服务器,第二终端需要通过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并通过向服务器提供自己想要连接的第一终端的第一身份信息来获得第二终端的端口号,而且服务器还对第二终端是否为能够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进行判定,因此,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通信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
例如,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配置于第一终端。例如,可以配置于图1所示的第一终端110。如图5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端口发送模块510、连接接收模块520、以及连接建立模块530。
所述端口发送模块510,可以被配置为向服务器发送端口号。
所述连接接收模块520,可以被配置为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其中,所述端口号由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服务器获得。
所述连接建立模块530,可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连接请求,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端口号,因此,服务器可以获得第一终端的端口号,进而第二终端可以从服务器获得第一终端的端口号,第二终端可以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使得第一终端根据所述连接请求,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从而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可以建立直接通信,不需通过服务器转发通信数据,不易泄密,数据安全有保证。
再例如,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的框图。在实施例中,所述端口发送模块510可以包括:定期查询子模块511以及端口发送子模块512。
所述定期查询子模块511,被配置为定期向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涉及的查询包括:查询是否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
所述端口发送子模块512,被配置为在确定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的情况下,建立socket的server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server端的端口号。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认证发送模块540。所述第一认证发送模块540,可以被配置为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其中,在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端口号对应保存于所述服务器。保存于所述服务器的第一身份信息,用于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终端提供的第一身份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反馈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的端口号。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700的框图。例如,装置7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7,装置7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702,存储器704,电力组件706,多媒体组件708,音频组件7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712,传感器组件714,以及通信组件716。
处理组件702通常控制装置7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7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应用于第一终端的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7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7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7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708和处理组件7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7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7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7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7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706为装置7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7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7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708包括在所述装置7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7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7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7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7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7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704或经由通信组件7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7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712为处理组件7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7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7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714可以检测到装置7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7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714还可以检测装置700或装置7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7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7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7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7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7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7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7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7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7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7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7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7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应用于第一终端的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7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700的处理器720执行以完成上述应用于第一终端的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服务器。例如,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服务器130。如图8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在步骤810中、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请求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服务器还可以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相应地,服务器可以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请求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标识的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服务器对终端所使用的身份进行认证,因此,第二终端所获得的端口号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
在步骤820中、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端口号。
例如,服务器可以接收第一终端在主动建立socket的server端之后主动发送的所述server端的端口号。
再例如,服务器可以接收第一终端定期发送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涉及的查询包括:查询是否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服务器在确定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端口号请求,接收所述第一终端针对所述端口号请求发送的端口号。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确定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的情况下,向第一终端发送端口号请求,因此,既能够满足终端的连接需要的情况下,还不会造成连接资源的浪费。
其中,服务器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端口号之后,可以将接收到的端口号进行缓存,以便其他终端在请求第一终端的端口号时,可以将该端口号反馈给其他终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服务器还可以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在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端口号对应保存。
在步骤830中、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端口号。
其中,所述端口号,用于使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服务器可以保存有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端口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二终端的所述请求消息所针对的第一身份信息,查询出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的端口号,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查询出的端口号。
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服务器还可以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对所述第二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在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第二终端是否为能够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在所述第二终端为能够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端口号。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对第二终端是否为能够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进行判断,从而保证了第一终端的端口号会被发送给安全的第二终端,保证了第二终端的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端口号,因此,服务器可以获得第一终端的端口号,而第二终端可以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使服务器向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端口号,从而第二终端可以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使得第一终端根据所述连接请求,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从而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可以建立直接通信,不需通过服务器转发通信数据,不易泄密,数据安全有保证。
图9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服务器。例如,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服务器130。如图9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在步骤900中、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
在步骤901中、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
在步骤902中、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
在步骤903中、对所述第二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
在步骤910中、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请求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标识的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
在步骤911中、在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第二终端是否为能够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
在步骤912中、在所述第二终端为能够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的情况下,缓存该请求消息。
在步骤920中、接收第一终端定期发送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涉及的查询包括:查询是否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
在步骤921中、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终端的查询请求以及自身缓存的、第二终端的请求消息,查询出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的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第二终端。
在步骤922中、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端口号请求。
在步骤923中、接收所述第一终端针对所述端口号请求发送的端口号。
在步骤924中、在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端口号对应保存。
在步骤930中、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所针对的第一身份信息,查询出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的端口号,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查询出的端口号。
例如,服务器可以在缓存了第一终端发送的端口号之后,可以等待第二终端的再次请求,当再次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请求消息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端口号。
再例如,服务器可以在缓存了第一终端发送的端口号之后,根据之前收到过的第二终端的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端口号。
其中,所述端口号,用于使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一终端以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端口号对应保存于所述服务器,第二终端需要通过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并通过向服务器提供自己想要连接的第一终端的第一身份信息来获得第二终端的端口号,而且服务器还对第二终端是否为能够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进行判定,因此,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通信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配置于服务器。例如,可以配置于图1所示的服务器130。如图8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请求接收模块1010、端口转接模块1020、以及端口转发模块1030。
所述请求接收模块1010,可以被配置为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请求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
所述端口转接模块1020,可以被配置为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端口号。
所述端口转发模块1030,可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端口号。
其中,所述端口号,用于使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综上所述,由于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端口号,因此,服务器可以获得第一终端的端口号,进而第二终端可以从服务器获得第一终端的端口号,第二终端可以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使得第一终端根据所述连接请求,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从而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可以建立直接通信,不需通过服务器转发通信数据,不易泄密,数据安全有保证。
图11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配置于服务器。例如,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服务器130。如图11所示,该装置的所述端口转接模块1020可以包括:查询请求接收子模块1021、查询子模块1022、端口号请求子模块1023、以及端口号转接子模块1024。
所述查询请求接收子模块1021,可以被配置为接收第一终端定期发送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涉及的查询包括:查询是否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
所述查询子模块1022,可以被配置为查询是否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
所述端口号请求子模块1023,可以被配置为在确定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端口号请求。
所述端口号转接子模块1024,可以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终端针对所述端口号请求发送的端口号。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认证接收模块1040、第一认证执行模块1041、以及端口号保存模块1042。
所述第一认证接收模块1040,可以被配置为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
所述第一认证执行模块1041,可以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
所述端口号保存模块1042,可以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端口号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请求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请求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标识的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端口转发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所针对的第一身份信息,查询出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的端口号,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查询出的端口号。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认证接收模块1050以及第二认证执行模块1051。
所述第二认证接收模块1050,可以被配置为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
所述第二认证执行模块1051,可以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二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
其中,所述端口转发模块1030可以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第二终端是否为能够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在所述第二终端为能够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端口号。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1200的框图。例如,装置12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2,装置12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202,存储器1204,电力组件1206,多媒体组件1208,音频组件12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1212,传感器组件1214,以及通信组件1216。
处理组件1202通常控制装置12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2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应用于第一终端的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2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2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2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208和处理组件12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2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12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12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2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1206为装置12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12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12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208包括在所述装置12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2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12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2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2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12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204或经由通信组件12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2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212为处理组件12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2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12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214可以检测到装置12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12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214还可以检测装置1200或装置12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12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12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12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2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2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2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2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12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12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2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2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12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应用于服务器的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2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1200的处理器1220执行以完成上述应用于服务器的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1300的框图。例如,装置13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13,装置1300包括处理组件13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13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13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13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13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应用于服务器的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
装置13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1326被配置为执行装置13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350被配置为将装置13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1358。装置13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3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ServerTM,MacOS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二终端。例如,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第二终端120。如图1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在步骤1410中,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请求消息,用于使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出端口号请求,使第一终端建立socket的server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server端的端口号,服务器将接收到的端口号与第一终端的第一身份信息标识对应保存。第二终端再次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请求消息,用于使服务器针对所述请求消息反馈所述第一终端的端口号。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终端可以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标识的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例如,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有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从而使服务器在自身保存的端口号与身份信息标识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出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的端口号。其中,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端口号在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对应保存于服务器。
在步骤1420中,接收服务器针对所述请求消息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端口号,其中,所述端口号由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接收服务器针对所述请求消息反馈的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的端口号。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终端还可以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用于使所述服务器对所述第二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从而第二终端可以接收服务器在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且判定所述第二终端为能够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的情况下,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端口号。
在步骤1430中,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
在步骤1440中,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端口号,因此,服务器可以获得第一终端的端口号,而第二终端可以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使服务器向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端口号,从而第二终端可以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使得第一终端根据所述连接请求,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从而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可以建立直接通信,不需通过服务器转发通信数据,不易泄密,数据安全有保证。
图1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二终端。例如,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第二终端120。如图1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在步骤1500中,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使服务器对第二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
在步骤1510中,在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第二终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与第一身份信息标识的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
在该步骤中,服务器相应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第二终端是否为能够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在所述第二终端为能够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的情况下,服务器缓存该请求消息,并接收第一终端定期发送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涉及的查询包括:查询是否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终端的查询请求以及自身缓存的、第二终端的请求消息,查询出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的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第二终端。服务器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端口号请求,接收所述第一终端针对所述端口号请求发送的端口号,并在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端口号对应保存。
在步骤1511中,第二终端再次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与第一身份信息标识的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
例如,可以每隔预设时长向服务器发送一次所述请求消息。当服务器再次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请求消息时,可以根据保存的端口号与身份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查找出第一身份信息对应的端口号。
在步骤1520中,第二终端可以接收服务器在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且判定所述第二终端为能够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的情况下,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端口号。
在步骤1530中,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
在步骤1540中,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一终端以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端口号对应保存于所述服务器,第二终端需要通过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并通过向服务器提供自己想要连接的第一终端的第一身份信息来获得第二终端的端口号,而且服务器还对第二终端是否为能够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进行判定,因此,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通信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配置于第二终端。例如,可以配置于图1所示的第二终端120。如图16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请求发送模块1610、端口接收模块1620、连接请求模块1630、以及连接执行模块1640。
所述请求发送模块1610,可以被配置为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
所述端口接收模块1620,可以被配置为接收服务器针对所述请求消息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端口号,其中,所述端口号由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连接请求模块1630,可以被配置为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
所述连接执行模块1640,可以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端口号,因此,服务器可以获得第一终端的端口号,进而第二终端可以从服务器获得第一终端的端口号,第二终端可以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使得第一终端根据所述连接请求,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从而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可以建立直接通信,不需通过服务器转发通信数据,不易泄密,数据安全有保证。
图1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配置于第二终端。例如,可以配置于图1所示的第二终端120。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所述请求发送模块1610被配置为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标识的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所述端口接收模块1620被配置为接收服务器针对所述请求消息反馈的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的端口号。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7所示,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认证发送模块1650。
所述第二认证发送模块1650,可以被配置为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其中,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用于使所述服务器对所述第二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
其中,所述端口接收模块1620,可以被配置为接收服务器在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且判定所述第二终端为能够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的情况下,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端口号。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一终端以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端口号对应保存于所述服务器,第二终端需要通过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并通过向服务器提供自己想要连接的第一终端的第一身份信息来获得第二终端的端口号,而且服务器还对第二终端是否为能够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进行判定,因此,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通信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
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1800的框图。例如,装置18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8,装置1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802,存储器1804,电力组件1806,多媒体组件1808,音频组件18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1812,传感器组件1814,以及通信组件1816。
处理组件1802通常控制装置1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应用于第二终端的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808和处理组件1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1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1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1806为装置1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1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1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808包括在所述装置1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1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1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804或经由通信组件1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812为处理组件1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1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814可以检测到装置1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1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814还可以检测装置1800或装置1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1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1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1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8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1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1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1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应用于第二终端的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8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1800的处理器1820执行以完成上述应用于第二终端的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本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3)

1.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端口号;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其中,所述端口号由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服务器获得;
根据所述连接请求,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服务器发送端口号包括:
定期向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涉及的查询包括:查询是否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
在确定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的情况下,建立socket的server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server端的端口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
其中,在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端口号对应保存于所述服务器;
保存于所述服务器的第一身份信息,用于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终端提供的第一身份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反馈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的端口号。
4.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第一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端口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服务器发送端口号;
连接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其中,所述端口号由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服务器获得;
连接建立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连接请求,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发送模块包括:
定期查询子模块,被配置为定期向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涉及的查询包括:查询是否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
端口发送子模块,被配置为在确定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的情况下,建立socket的server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server端的端口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认证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其中,在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端口号对应保存于所述服务器;保存于所述服务器的第一身份信息,用于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终端提供的第一身份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反馈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的端口号。
7.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向服务器发送端口号;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其中,所述端口号由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服务器获得;
根据所述连接请求,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8.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请求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端口号;
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端口号;
其中,所述端口号,用于使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端口号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定期发送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涉及的查询包括:查询是否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
查询是否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
确定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端口号请求;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针对所述端口号请求发送的端口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
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
在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端口号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请求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包括: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请求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标识的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端口号包括: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所针对的第一身份信息,查询出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的端口号,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查询出的端口号。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
对所述第二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端口号包括:
在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第二终端是否为能够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
在所述第二终端为能够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端口号。
12.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请求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
端口转接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端口号;
端口转发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端口号;
其中,所述端口号,用于使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转接模块包括:
查询请求接收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一终端定期发送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涉及的查询包括:查询是否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
查询子模块,被配置为查询是否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
端口号请求子模块,被配置为在确定存在请求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终端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端口号请求;
端口号转接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终端针对所述端口号请求发送的端口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认证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
第一认证执行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
端口号保存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端口号对应保存;
其中,所述请求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请求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标识的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端口转发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请求消息所针对的第一身份信息,查询出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的端口号,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查询出的端口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认证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
第二认证执行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二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
其中,所述端口转发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第二终端是否为能够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在所述第二终端为能够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端口号。
16.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请求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端口号;
根据所述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端口号;
其中,所述端口号,用于使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
17.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
接收服务器针对所述请求消息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端口号,其中,所述端口号由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
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标识的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
所述接收服务器针对所述请求消息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端口号包括:
接收服务器针对所述请求消息反馈的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的端口号;其中,所述第一身份信息与所述端口号在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对应保存于服务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
其中,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用于使所述服务器对所述第二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
所述接收服务器针对所述请求消息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端口号包括:
接收服务器在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且判定所述第二终端为能够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的情况下,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端口号。
20.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第二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
端口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服务器针对所述请求消息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端口号,其中,所述端口号由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连接请求模块,被配置为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
连接执行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标识的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
所述端口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服务器针对所述请求消息反馈的与所述第一身份信息对应的端口号。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认证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请求;
其中,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用于使所述服务器对所述第二身份信息进行身份认证;
所述端口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服务器在所述第二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通过且判定所述第二终端为能够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合法终端的情况下,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端口号。
23.一种用于终端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向服务器发送请求与第一终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
接收服务器针对所述请求消息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的端口号,其中,所述端口号由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建立连接的连接请求;
通过所述端口号对应的端口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连接。
CN201510696138.4A 2015-10-23 2015-10-23 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3065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96138.4A CN105306567B (zh) 2015-10-23 2015-10-23 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96138.4A CN105306567B (zh) 2015-10-23 2015-10-23 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6567A true CN105306567A (zh) 2016-02-03
CN105306567B CN105306567B (zh) 2019-07-19

Family

ID=55203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96138.4A Active CN105306567B (zh) 2015-10-23 2015-10-23 用于终端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0656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2420A (zh) * 2016-06-16 2018-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00185A (zh) * 2019-07-12 2019-10-0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ntb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24379A (zh) * 2018-03-30 2019-10-11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2383902A (zh) * 2020-11-04 2021-02-19 深圳优地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人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2508A (zh) * 2004-02-03 2005-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维护客户端与远程设备直接通信的方法
CN101217536A (zh) * 2007-12-28 2008-07-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穿越网络地址转换设备/防火墙的方法、系统及客户端
US20090178128A1 (en) * 2007-12-19 2009-07-09 Hiroyuki Chiba Network system, direct-access method, network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and program
CN104113530A (zh) * 2014-06-26 2014-10-2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访问路由器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80376A (zh) * 2014-12-12 2015-04-2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在局域网中建立终端之间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2508A (zh) * 2004-02-03 2005-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维护客户端与远程设备直接通信的方法
US20090178128A1 (en) * 2007-12-19 2009-07-09 Hiroyuki Chiba Network system, direct-access method, network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and program
CN101217536A (zh) * 2007-12-28 2008-07-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穿越网络地址转换设备/防火墙的方法、系统及客户端
CN104113530A (zh) * 2014-06-26 2014-10-2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访问路由器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80376A (zh) * 2014-12-12 2015-04-2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在局域网中建立终端之间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2420A (zh) * 2016-06-16 2018-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10757755B2 (en) 2016-06-16 2020-08-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wearable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0324379A (zh) * 2018-03-30 2019-10-11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0324379B (zh) * 2018-03-30 2021-12-17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0300185A (zh) * 2019-07-12 2019-10-0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ntb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00185B (zh) * 2019-07-12 2022-06-07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ntb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83902A (zh) * 2020-11-04 2021-02-19 深圳优地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人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6567B (zh) 2019-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3484B (zh) 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4159226B (zh) 网络连接方法和装置
CN104159218B (zh) 网络连接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05094732A (zh) 屏幕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5282158A (zh) 智能设备联网方法、路由设备、智能设备及系统
CN104185304B (zh) 一种接入wi-fi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02014A (zh) 连接Wi-Fi热点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18741A (zh) 蓝牙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640234A (zh) 无线网络连接方法和装置
CN104780155A (zh) 设备绑定方法及装置
CN105357262A (zh) 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472698A (zh) 无线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5162668A (zh) 连接解除方法及装置
CN105049213A (zh) 文件签名方法及装置
CN105468767A (zh) 名片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4735813A (zh) 网络连接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05516183A (zh) 设备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5471814A (zh) 账号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120505A (zh) 智能设备接入路由器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4468971A (zh) 连接播放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78557A (zh) 传输路由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07070A (zh) 登录授权方法及装置
CN105138564A (zh) 数据文件的读取方法及装置
CN104640059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4581747A (zh) 网络扩展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