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02623A - 一种编译方法、控制方法、运行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编译方法、控制方法、运行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02623A
CN105302623A CN201410364380.7A CN201410364380A CN105302623A CN 105302623 A CN105302623 A CN 105302623A CN 201410364380 A CN201410364380 A CN 201410364380A CN 105302623 A CN105302623 A CN 1053026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iling
equipment
program
operational outfit
ed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643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蒲俊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36438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0262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92494 priority patent/WO201511747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302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26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40Transformation of program code
    • G06F8/41Compil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编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编译设备获得待编译的程序,其中,所述待编译的程序是由用户在编辑设备上编辑,并由所述编辑设备同步至所述编译设备的;所述编译设备接收由所述编辑设备采用第一协议发送的编译指令,其中,所述编译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编译设备编译所述待编译的程序;所述编译设备执行所述编译指令,编译所述待编译的程序。本发明实施例同时还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运行方法及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编译方法、控制方法、运行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程序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编译方法、控制方法、运行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目前程序开发的过程中,通过在不同设备间切换来完成程序的开发流程,其中,编辑设备用于编辑程序,编译设备用于编译在编辑设备上编辑的程序,运行设备用于运行在编译设备上编译后的程序。上述的设备可以为有相同系统的设备,也可以为有不同系统的设备,下面以有不同系统的设备为例来进行说明。
比如,首先需要在Windows系统设备上完成程序的编辑,然后将编辑后的程序上传到Linux服务器,再由Linux服务器进行编译,最后将编译后的程序烧录到嵌入式设备,并在嵌入式设备上运行,由此可以看出设备间联通差。那么,如果程序在编译过程中出错,需要重新返回Windows系统设备进行修改,并重新上传至Linux服务器进行编译;而如果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出错,同样需要重新返回Windows系统设备进行修改,重新编译,最后重新烧录到嵌入式设备上进行运行,这样就使得用户需要在不同的设备间多次反复切换,以完成整个程序的开发流程,导致程序的开发效率很低。
所以,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设备间联通性差所导致的程序的开发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编译方法、控制方法、运行方法及设备,以增强设备间联通性,提高程序的开发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编译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编译设备获得待编译的程序,其中,所述待编译的程序是由用户在编辑设备上编辑,并由所述编辑设备同步至所述编译设备的;所述编译设备接收由所述编辑设备采用第一协议发送的编译指令,其中,所述编译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编译设备编译所述待编译的程序;所述编译设备执行所述编译指令,编译所述待编译的程序。
进一步地,在所述编译设备接收由所述编辑设备采用第一协议发送的编译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编译设备与所述编辑设备采用所述第一协议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编译设备编译所述待编译的程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编译设备将编译后的程序同步至运行设备,所述编译后的程序能够在所述运行设备上运行。
进一步地,在所述编译设备将编译后的程序同步至运行设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编译设备获得由所述运行设备同步的日志文件,其中,所述日志文件用于记录所述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编辑设备获得由用户编辑的待编译的程序,并将所述待编译的程序同步至编译设备;所述编辑设备采用第一协议向所述编译设备发送编译指令,其中,所述编译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编译设备编译所述待编译的程序。
进一步地,在所述编辑设备采用第一协议向所述编译设备发送编译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编辑设备采用所述第一协议远程登录所述编译设备,与所述编译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编辑设备采用第一协议向所述编译设备发送编译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编译设备编译所述待编译的程序的过程中,所述编辑设备通过远程登录所述编译设备实时获得由所述编译设备输出的编译信息,其中,所述编译信息用于记录编译所述待编译的程序的过程。
进一步地,在所述编辑设备采用第一协议向所述编译设备发送编译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编辑设备在确认所述待编译的程序编译完成后,采用第二协议远程登录运行设备,与运行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所述编辑设备采用所述第二协议向所述运行设备发送运行指令,其中,所述运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运行设备运行编译后的程序。
进一步地,在所述编辑设备采用所述第二协议向所述运行设备发送运行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运行设备运行所述编译后的程序的过程中,所述编辑设备通过远程登录所述运行设备实时获得由所述运行设备输出的运行信息,其中,所述运行信息用于记录运行所述编译后的程序的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编辑设备采用第二协议与运行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包括:所述编辑设备通过所述编译设备采用所述第二协议远程登录所述运行设备,与所述运行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或,所述编辑设备采用所述第二协议直接远程登录所述运行设备,与所述运行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编辑设备采用所述第二协议向所述运行设备发送运行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编辑设备获得所述运行设备的日志文件,其中,所述日志文件用于记录所述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编辑设备获得所述运行设备的日志文件,包括:所述编辑设备从所述编译设备获得所述日志文件,其中,所述日志文件是由所述运行设备同步至所述编译设备的;或,所述编辑设备直接从所述运行设备获得所述日志文件。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运行设备获得编译后的程序,其中,所述编译后的程序是由编译设备编译,并同步至所述运行设备的;所述运行设备采用第二协议接收运行指令;所述运行设备执行所述运行指令,运行所述编译后的程序。
进一步地,在所述运行设备采用所述第二协议接收运行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运行设备与所述编辑设备采用所述第二协议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运行设备接收采用第二协议发送的运行指令,包括:所述运行设备采用所述第二协议接收由所述编辑设备发送的所述运行指令。
进一步地,在所述运行设备运行所述编译后的程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运行设备将日志文件同步至所述编译设备,其中,所述日志文件用于记录所述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
进一步地,在所述运行设备运行所述编译后的程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运行设备将日志文件发送给所述编辑设备,其中,所述日志文件用于记录所述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编译设备,所述编译设备包括:第一同步模块、第一接收模块及编译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同步模块,用于获得待编译的程序,其中,所述待编译的程序是由用户在编辑设备上编辑,并由所述编辑设备同步至所述第一同步模块的;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所述编辑设备采用第一协议发送的编译指令,其中,所述编译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编译模块编译所述待编译的程序;所述编译模块,用于执行所述编译指令,编译所述待编译的程序。
进一步地,所述编译设备还包括第一连接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由所述编辑设备采用第一协议发送的编译指令之前,与所述编辑设备采用所述第一协议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同步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编译模块编译所述待编译的程序之后,将编译后的程序同步至运行设备,所述编译后的程序能够在所述运行设备上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同步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同步模块将编译后的程序同步至运行设备之后,获得由所述运行设备同步的日志文件,其中,所述日志文件用于记录所述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编辑设备,所述编辑设备包括:第一获得模块、第二同步模块及第一发送模块;其中,所述第一获得模块,用于获得由用户编辑的待编译的程序;所述第二同步模块,用于将所述待编译的程序同步至编译设备;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采用第一协议向所述编译设备发送编译指令,其中,所述编译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编译设备编译所述待编译的程序。
进一步地,所述编辑设备还包括:第二连接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发送模块采用第一协议向所述编译设备发送编译指令之前,采用所述第一协议远程登录所述编译设备,与所述编译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获得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发送模块采用第一协议向所述编译设备发送编译指令之后,在所述编译设备编译所述待编译的程序的过程中,通过远程登录所述编译设备实时获得由所述编译设备输出的编译信息,其中,所述编译信息用于记录编译所述待编译的程序的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编辑设备还包括:第二连接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发送模块采用第一协议向所述编译设备发送编译指令之后,在确认所述待编译的程序编译完成后,采用第二协议远程登录运行设备,与运行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第二协议向所述运行设备发送运行指令,其中,所述运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运行设备运行编译后的程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获得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发送模块采用所述第二协议向所述运行设备发送运行指令之后,在所述运行设备运行所述编译后的程序的过程中,通过远程登录所述运行设备实时获得由所述运行设备输出的运行信息,其中,所述运行信息用于记录运行所述编译后的程序的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编译设备采用所述第二协议远程登录所述运行设备,与所述运行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或,具体用于采用所述第二协议直接远程登录所述运行设备,与所述运行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获得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发送模块采用所述第二协议向所述运行设备发送运行指令之后,获得所述运行设备的日志文件,其中,所述日志文件用于记录所述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获得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编译设备获得所述日志文件,其中,所述日志文件是由所述运行设备同步至所述编译设备的;或,具体用于直接从所述运行设备获得所述日志文件。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行设备,所述运行设备包括:第二获得模块、第二接收模块及运行模块;其中,所述第二获得模块,用于获得编译后的程序,其中,所述编译后的程序是由编译设备编译,并同步至所述第二获得模块的;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采用第二协议接收运行指令;所述运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运行指令,运行所述编译后的程序。
进一步地,所述运行设备还包括第三连接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接收模块采用所述第二协议接收运行指令之前,与所述编辑设备采用所述第二协议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具体用于采用所述第二协议接收由所述编辑设备发送的所述运行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运行设备还包括第三同步模块,用于在所述运行模块运行所述编译后的程序之后,将日志文件同步至所述编译设备,其中,所述日志文件用于记录所述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运行设备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运行模块运行所述编译后的程序之后,将日志文件发送给所述编辑设备,其中,所述日志文件用于记录所述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所提供的编译方法、控制方法、运行方法及设备,编辑设备将自身编辑的程序同步至编译设备,再采用第一协议发送编译指令给编译设备,这样,编译设备执行编译指令,对同步的待编译的程序进行编译。因此,整个的程序编译过程,通过程序的同步和编译指令的发送就可以实现,增强了设备间联通性,而不是如现有技术般需要在不同的设备间反复切换来实现,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设备联通性差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程序的开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程序开发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程序开发系统进行程序开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程序开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程序开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编译设备侧进行编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编辑设备侧进行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运行设备侧进行运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编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编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运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程序开发系统,该系统包括:编辑设备、编译设备及运行设备。
在实际应用中,编辑设备、编译设备及运行设备可以且不限为以下两种连接方式。
第一种,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程序开发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参考图1A所示,编辑设备11、编译设备12及运行设备13呈串行连接;
第二种,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程序开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B所示,编辑设备11、编译设备12及运行设备13呈环形连接。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存在其他的连接方式,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种架构均适用于上述三种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以及指令交互,当然还可以存在数据交互采用一种架构,指令交互采用另一种架构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编辑设备11,其中安装有用于编辑程序的编辑工具,如SourceInsight、VisualStudio等,该设备可以为Windows系统设备、Linux系统设备、Mac系统设备等。
编译设备12,其中安装有用于编译程序的编译工具,如GNU工具链,该设备可以为Windows系统设备、Linux系统设备、Mac系统设备等。
运行设备13,可以为嵌入式设备,具体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多媒体播放器、智能卡、机顶盒等。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在上述程序开发系统中,编辑设备11,用于获得由用户编辑的待编译的程序,并将待编译的程序同步至编译设备12;采用第一协议向编译设备12发送编译指令,其中,该编译指令用于指示编译设备12编译待编译的程序;
编译设备12,用于获得待编译的程序,其中,待编译的程序是由用户在编辑设备11上编辑,并由编辑设备11同步至编译设备12的;接收由编辑设备11采用第一协议发送的编译指令,其中,该编译指令用于指示编译设备12编译待编译的程序;执行编译指令,编译待编译的程序;
运行设备13,用于获得编译后的程序,其中,该编译后的程序是由编译设备12编译,并同步至运行设备13的;采用第二协议接收运行指令;执行运行指令,运行编译后的程序;
下面结合上述程序开发系统,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程序开发方法的流程进行说明。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程序开发系统进行程序开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编辑设备与编译设备之间建立同步映射;
在实际应用中,在编辑设备与编译设备之间可以建立第一盘符映射,得到编辑设备和编译设备上对应于第一盘符映射的两个同步文件夹,这两个同步文件夹中的文件是实时同步的,如此便实现编辑设备与编译设备之间的文件同步。
例如,在Windows系统设备中编辑程序、在Linux系统设备中编译程序以及在嵌入式设备中运行程序。那么,首先,Windows系统设备启用“映射网络驱动器”功能,将Linux系统设备的X文件夹映射为Windows系统设备的W盘,那么,W盘和X文件夹中的文件就会实时同步。
S202:编译设备与运行设备之间建立同步映射;
在实际应用中,在编译设备与运行设备之间可以建立第二盘符映射,得到编译设备和运行设备上对应于第二盘符映射的两个同步文件夹,这两个同步文件夹中的文件是实时同步的,如此便实现编译设备与运行设备之间的文件同步。
比如,Linux系统设备使用连接(mount)命令,将嵌入式设备的Z文件夹映射为Linux系统设备的Y文件夹,那么,Y文件夹和Z文件夹中的文件就会实时同步。
需要说明的是,编译设备中分别与第一盘符映射对应的同步文件夹和与第二盘符映射对应的同步文件夹可以为同一文件夹,也可以为不同的文件夹,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两个同步文件夹为不同的文件夹,也就是说,X文件夹与Y文件夹不同。
S203:编辑设备获得由用户编辑的待编译的程序;
比如,用户使用SourceInsight工具在Windows系统设备上编辑程序,当编辑完成后,编辑后的程序保存于上述W盘中,这样,编辑设备就获得了待编译的程序。
S204:编辑设备将待编译的程序同步至编译设备;
具体地说,根据第一盘符映射,编辑设备的同步文件夹中的待编译的程序实时同步至编译设备的同步文件夹中。
比如,待编译的程序保存在Windows系统设备的W盘,此时,待编译的程序根据第一盘符映射实时同步至X文件夹。
进一步地,如果在Windows系统设备上对待编译的程序进行进一步编辑,编辑后的待编译的程序就会实时同步至X文件夹。
S205:编辑设备采用第一协议远程登录编译设备,与编译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协议可以为电信网路协议(Telnet,telecommunicationnetworkprotocol)。
比如,Windows系统设备采用Telnet协议远程接入Linux系统设备,获得Telnet窗口,并在Telnet窗口中填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Windows系统设备成功登录Linux系统设备,与Linux系统设备建立Telnet连接。
S206:编辑设备采用第一协议向编译设备发送编译指令;
其中,该编译指令用于指示编译设备编译待编译的程序。
比如,在上述Telnet窗口中,输入编译指令,指示Linux系统设备对其X文件夹中的待编译的程序进行编译。
S207:编译设备执行编译指令,编译待编译的程序;
比如,Linux系统设备接收上述编译指令,并执行编译指令,编译X文件夹中的待编译的程序。
需要说明的是,在编译设备执行编译指令的过程中,编辑设备可以通过远程登录编译设备实时获得由编译设备输出的编译信息,该编译信息用于记录编译待编译的程序的过程。
比如,Linux系统设备在编译待编译的程序的过程中,将编译结果、错误提示等编译信息实时地输出至Telnet窗口,使得用户能够在Windows系统设备上监控整个编译过程。
S208:编译设备将编译后的程序同步至运行设备;
具体来说,编译设备在完成编译之后,将编译后的程序保存至对应于第二盘符映射的同步文件夹中,编译后的程序由该同步文件夹就同步至运行设备了。
例如,Linux系统设备将编译后的程序保存至Y文件夹中,编译后的程序就由Y文件夹实时同步至嵌入式设备的Z文件夹。
进一步地,如果Windows系统设备上编辑的待编译的程序有修改,将采用Telnet协议指示Linux系统设备重新编译待编译的程序,此时,重新编译后的程序就会实时同步至嵌入式设备的Z文件夹。
S209:编辑设备采用第二协议远程登录运行设备,与运行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具体地说,编辑设备在确认待编译的程序编译完成后,采用第二协议远程登录运行设备,与运行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针对上述程序开发系统的不同连接方式,S209也是不同的,可以且不限于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当程序开发系统采用如图1A所示的连接方式时,S209可以为:编辑设备在确认待编译的程序编译完成后,通过编译设备采用第二协议远程登录运行设备,与运行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第二协议与第一协议可以为相同的协议,如Telnet协议;也可以为不同的协议,只要能够实现设备间的远程登录即可,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比如,Windows系统设备通过其与Linux系统设备之间的第一级Telnet窗口中输出的编译信息确认程序编译完成,之后,在第一级Telnet连接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Telnet协议由编译设备远程登录嵌入式设备,获得第二级Telnet窗口,并在其中填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Windows系统设备通过编译设备远程登录嵌入式设备,与该设备建立Telnet连接。
第二种,当程序开发系统采用如图1B所示的连接方式时,S209可以为:编辑设备在确认待编译的程序编译完成后,采用第二协议直接远程登录运行设备,与运行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比如,Windows系统设备通过其与Linux系统设备之间的Telnet窗口中输出的编译信息确认程序编译完成,之后,Windows系统设备通过Telnet协议直接远程接入嵌入式设备,并在该Telnet窗口中填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Windows系统设备成功远程登录嵌入式设备,建立与嵌入式设备之间的Telnet连接。
S210:编辑设备采用第二协议向运行设备发送运行指令;
其中,上述运行指令用于指示运行设备运行编译后的程序。
比如,Windows系统设备通过上述二级Telnet窗口或者其与嵌入式设备之间的Telnet窗口输入运行指令,指示嵌入式设备运行Z文件夹中的编译后的程序。
S211:运行设备执行运行指令,运行编译后的程序。
例如,嵌入式设备接收上述运行指令,并执行运行指令,运行Z文件夹中的编译后的程序。
需要说明的是,在运行设备执行运行指令的过程中,编辑设备可以通过远程登录运行设备实时获得由运行设备输出的运行信息,该运行信息用于记录运行编译后的程序的过程,这样,用户就能够通过编辑设备监控待编译程序在编译之后的整个运行过程。
比如,嵌入式设备在运行编译后的程序的过程中,将运行结果、错误提示等运行信息实时输出至Telnet窗口。
进一步地,在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中,运行设备会生成日志文件来记录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那么,此时,运行设备可以将该日志文件保存在对应于第二盘符映射的同步文件夹中,使得日志文件能够由该同步文件夹同步至编译设备。比如,嵌入式设备将其运行日志保存在Z文件夹,由Z文件夹同步至Linux系统设备上的Y文件夹;也可以保存在运行设备的其他文件夹中,比如保存在运行设备的A文件夹中。
那么,针对日志文件保存的位置,编辑设备可以且不限于通过以下方式获得运行设备的日志文件。
针对第一种保存位置,即日志文件保存在对应于第二盘符映射的同步文件夹中,此时,日志文件由运行设备同步至编译设备,编辑设备可以从编译设备上获得日志文件。
比如,嵌入式设备的日志文件保存在Z文件夹中,并由Z文件夹同步至Linux系统设备的Y文件夹中,此时,Windows系统设备可以采用Telnet协议登录Linux系统设备,发送拷贝指令,将日志文件由Y文件夹拷贝至X文件夹,再通过第一盘符映射,同步至Windows系统设备的W盘,由此来获得日志文件;也可以采用Ftp协议由Linux系统设备的Y文件夹下载日志文件至Windows系统设备。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Windows系统设备还可以有其他获得日志方式,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针对第二种保存位置,即日志文件保存在运行设备的其他文件夹中,此时,编辑设备可以直接从运行设备获得日志文件。
比如,Windows系统设备可以采用Ftp协议直接从运行设备的A文件夹下载日志文件;还可以在Windows系统设备与嵌入式设备之间建立第三盘符映射,由嵌入式设备的A文件夹映射至Windows系统设备的S盘,那么,此时,Windows系统设备可以通过第三盘符映射由A文件夹将日志文件同步至S盘,由此便获得了日志文件。
下面具体描述采用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程序开发方法的流程,其中,编辑设备为Windows系统设备,编译设备为Linux系统设备,运行设备为嵌入式设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程序开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程序开发方法应用于如图1A所示的程序开发系统。参考图3所示,程序开发方法的流程为:
S301:Windows系统设备与Linux系统设备建立第一盘符映射,将Linux系统设备的X文件夹映射为Windows系统设备的W盘;
S302:Linux系统设备与嵌入式设备建立第二盘符映射,将嵌入式设备的Z文件夹映射为Linux系统设备的Y文件夹;
S303:Windows系统设备保存由用户编辑的待编译的程序至W盘;
S304:待编译的程序由W盘同步至X文件夹;
S305:Windows系统设备采用Telnet协议远程登录Linux系统设备,与Linux系统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获得第一级Telnet窗口;
S306:Windows系统设备通过第一级Telnet窗口向Linux系统设备发送编译指令;
S307:Linux系统设备执行编译指令,编译X文件夹中的待编译的程序,并将编译后的程序保存在Y文件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Windows系统设备通过Telnet协议远程登录Linux系统设备,那么,在Linux系统设备编译待编译的程序的过程中,Windows系统设备就可以实时获得由Linux系统设备输出的用于记录编译待编译的程序的过程的编译信息。
S308:编译后的程序由Y文件夹同步至Z文件夹;
S309:Windows系统设备通过Linux系统设备采用Telnet协议远程登录嵌入式设备,与嵌入式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获得第二级Telnet窗口;
S310:Windows系统设备采用第二级Telnet窗口向嵌入式设备发送运行指令;
S311:嵌入式设备执行运行指令,运行Z文件夹中的编译后的程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Windows系统设备通过Telnet协议远程登录嵌入式设备,那么,在嵌入式设备运行编译后的程序的过程中,Windows系统设备就可以实时获得由Linux系统设备输出的用于记录运行编译后的程序的过程的运行信息。
在另一实施例中,嵌入式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日志文件,将该日志文件保存在Z文件夹,接着,日志文件就由Z文件夹同步至Y文件夹,然后,Windows系统设备采用Ftp协议从Y文件夹中下载该日志文件。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程序开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程序开发方法应用于如图1B所示的程序开发系统。参考图4所示,程序开发的流程为:
S401:Windows系统设备与Linux系统设备建立第一盘符映射,将Linux系统设备的X文件夹映射为Windows系统设备的W盘;
S402:Linux系统设备与嵌入式设备建立第二盘符映射,将嵌入式设备的Z文件夹映射为Linux系统设备的Y文件夹;
S403:Windows系统设备保存由用户编辑的待编译的程序至W盘;
S404:待编译的程序由W盘同步至X文件夹;
S405:Windows系统设备采用Telnet协议远程登录Linux系统设备,与Linux系统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S406:Windows系统设备采用Telnet协议向Linux系统设备发送编译指令;
S407:Linux系统设备执行编译指令,编译X文件夹中的待编译的程序,并将编译后的程序保存在Y文件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Windows系统设备通过Telnet协议远程登录Linux系统设备,那么,在Linux系统设备编译待编译的程序的过程中,Windows系统设备就可以实时获得由Linux系统设备输出的用于记录编译待编译的程序的过程的编译信息。
S408:编译后的程序由Y文件夹同步至Z文件夹;
S409:Windows系统设备采用Telnet协议直接远程登录嵌入式设备,与嵌入式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S410:Windows系统设备采用Telnet协议向嵌入式设备发送运行指令;
S411:嵌入式设备执行运行指令,运行Z文件夹中的编译后的程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Windows系统设备通过Telnet协议远程登录嵌入式设备,那么,在嵌入式设备运行编译后的程序的过程中,Windows系统设备就可以实时获得由Linux系统设备输出的用于记录运行编译后的程序的过程的运行信息。
在另一实施例中,嵌入式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日志文件,将该日志文件保存在A文件夹,Windows系统设备采用Ftp协议从A文件夹中下载该日志文件。
由上述可知,在程序编译的过程中,编辑设备将获得的用户编辑的待编译的程序同步至编译设备,再采用第一协议发送编译指令给编译设备,之后,编译设备执行编译指令,对同步的待编译的程序进行编译。因此,整个的程序编译过程,通过待编译的程序的同步和编译指令的发送就可以实现,增强了设备间的联通性,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设备联通性差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程序的开发效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编译方法,应用于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的编译设备。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编译设备侧进行编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S501:编译设备获得待编译的程序,其中,待编译的程序是由用户在编辑设备上编辑,并由编辑设备同步至编译设备的;
S502:编译设备接收由编辑设备采用第一协议发送的编译指令,其中,该编译指令用于指示编译设备编译待编译的程序;
在实际应用中,在S502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编译设备与编辑设备采用第一协议建立远程登录连接;这里所说的第一协议可以为Telnet协议。
S503:编译设备执行编译指令,编译待编译的程序。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运行编译后的程序在S503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编译设备将编译后的程序同步至运行设备,编译后的程序能够在运行设备上运行。
为了监控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在S503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编译设备获得由运行设备同步的日志文件,其中,日志文件用于记录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的编辑设备。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编辑设备侧进行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S601:编辑设备获得由用户编辑的待编译的程序,并将待编译的程序同步至编译设备;
其中,该程序是由用户在编辑设备上编辑的。
S602:编辑设备采用第一协议向编译设备发送编译指令,其中,该编译指令用于指示编译设备编译待编译的程序。
在实际应用中,在S602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编辑设备采用第一协议远程登录编译设备,与编译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这里所说的第一协议可以为Telnet协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监控编译设备编译待编译的程序的过程,在S602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在编译设备编译待编译的程序的过程中,编辑设备通过远程登录编译设备实时获得由编译设备输出的编译信息,其中,该编译信息用于记录编译待编译的程序的过程。
进一步地,待编译的程序在编译设备中完成编译之后,还需要对编译后的程序进行运行,以确认编译是否正确,那么,在S602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编辑设备在确认待编译的程序编译完成后,采用第二协议远程登录运行设备,与运行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采用第二协议向运行设备发送运行指令,其中,该运行指令用于指示运行设备运行编译后的程序;
进一步地,为了监控运行设备运行编译后的程序的过程,在运行设备运行编译后的程序的过程中,编辑设备通过远程登录运行设备实时获得由运行设备输出的运行信息,其中,该运行信息用于记录运行编译后的程序的过程。
进一步地,上述编辑设备采用第二协议与运行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具体为:编辑设备通过编译设备采用第二协议远程登录运行设备,与运行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或,编辑设备采用第二协议直接远程登录运行设备,与运行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监控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在S602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编辑设备获得运行设备的日志文件,其中,该日志文件用于记录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
进一步地,上述编辑设备获得运行设备的日志文件,具体包括:编辑设备从编译设备获得日志文件,其中,该日志文件是由运行设备同步至编译设备的;或,编辑设备直接从运行设备获得日志文件。
其中,上述的第二协议可以为Telnet协议,也可以为其他有类似功能的协议,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行方法,应用于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的运行设备。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运行设备侧进行运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S701:运行设备获得编译后的程序,其中,编译后的程序是由编译设备编译,并同步至运行设备的;
S702:运行设备采用第二协议接收运行指令;
具体来说,运行设备采用第二协议接收由编辑设备发送的运行指令。
在实际应用中,在S702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运行设备与编辑设备采用第二协议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S703:运行设备执行运行指令,运行编译后的程序。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监控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在S703之后,该方法还包括:运行设备将日志文件同步至编译设备,其中,该日志文件用于记录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或,将日志文件发送给编辑设备,其中,该日志文件用于记录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编译设备,与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的编译设备一致。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编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8所示,编译设备包括:第一同步模块81、第一接收模块82及编译模块83,其中,第一同步模块81,用于获得待编译的程序,其中,待编译的程序是由用户在编辑设备上编辑,并由编辑设备同步至第一同步模块的;第一接收模块82,用于接收由编辑设备采用第一协议发送的编译指令,其中,该编译指令用于指示编译模块编译待编译的程序;编译模块83,用于执行编译指令,编译待编译的程序。
进一步地,编译设备还包括第一连接模块,用于在第一接收模块82接收由编辑设备采用第一协议发送的编译指令之前,与编辑设备采用第一协议建立远程登录连接;这里,第一协议可以为Telnet协议。
进一步地,第一同步模块81,还用于在编模块编译待编译的程序之后,将编译后的程序同步至运行设备,编译后的程序能够在运行设备上运行。
进一步地,第一同步模块81,还用于在第一同步模块81将编译后的程序同步至运行设备之后,获得由运行设备同步的日志文件,其中,该日志文件用于记录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
以上第一接收模块82可以位于编译设备的收发机中,也可以和第一同步模块81、编译模块83及第一连接模块一同位于编译设备的处理器中。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编辑设备,与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的编辑设备一致。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编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9所示,编辑设备包括:第一获得模块91、第二同步模块92及第一发送模块93,其中,第一获得模块91,用于获得由用户编辑的待编译的程序;第二同步模块92,用于将待编译的程序同步至编译设备;第一发送模块93,用于采用第一协议向编译设备发送编译指令,其中,编译指令用于指示编译设备编译待编译的程序。
进一步地,编辑设备还包括第二连接模块,用于在第一发送模块93采用第一协议向编译设备发送编译指令之前,采用第一协议远程登录编译设备,与编译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这里,第一协议可以为Telnet协议。
进一步地,第一获得模块91还用于在第一发送模块93采用第一协议向编译设备发送编译指令之后,在编译设备编译待程序的过程中,通过远程登录编译设备实时获得由编译设备输出的编译信息,其中,编译信息用于记录编译待编译的程序的过程。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模块,还用于在第一发送模块93采用第一协议向编译设备发送编译指令之后,在确认待编译的程序编译完成后,采用第二协议远程登录运行设备,与运行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第一发送模块93,还用于采用第二协议向运行设备发送运行指令,其中,运行指令用于指示运行设备运行编译后的程序;
第一获得模块91,还用于在第一发送模块93采用第二协议向运行设备发送运行指令之后,在运行设备运行编译后的程序的过程中,通过远程登录运行设备实时获得由运行设备输出的运行信息,其中,运行信息用于运行记录编译后的程序的过程。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模块,具体用于通过编译设备采用第二协议远程登录运行设备,与运行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或,具体用于采用第二协议直接远程登录运行设备,与运行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获得模块91,还用于在第一发送模块93采用第二协议向运行设备发送运行指令之后,获得运行设备的日志文件,其中,日志文件用于记录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
进一步地,第一获得模块91,具体用于从编译设备获得日志文件,其中,该日志文件是由运行设备同步至编译设备的;或,具体用于直接从运行设备获得日志文件。
以上第一发送模块93可以位于编辑设备的收发机中,也可和第一获得模块91、第二同步模块92及第二连接模块一同位于编辑设备的处理器中。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行设备,与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的运行设备一致。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运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0所示,运行设备包括:第二获得模块101、第二接收模块102及运行模块103,其中,第二获得模块101,用于获得编译后的程序,其中,该编译后的程序是由编译设备编译,并同步至第二获得模块101的;第二接收模块102,用于接收采用第二协议发送的运行指令;运行模块103,用于执行运行指令,运行编译后的程序。
进一步地,运行设备还包括第三连接模块,用于在第二接收模块102采用第二协议接收运行指令之前,与编辑设备采用第二协议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接收模块102,具体用于采用第二协议接收由编辑设备发送的运行指令。
进一步地,运行设备还包括第三同步模块,用于在运行模块103运行编译后的程序之后,将日志文件同步至编译设备,其中,日志文件用于记录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
进一步地,运行设备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运行模块103运行编译后的程序之后,将日志文件发送给编辑设备,其中,日志文件用于记录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
以上所述的第二接收模块102及第二发送模块可以位于运行设备的收发机中,也可以和第二获得模块101、运行模块103、第三连接模块及第三同步模块一同位于运行设备的处理器中。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4)

1.一种编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编译设备获得待编译的程序,其中,所述待编译的程序是由用户在编辑设备上编辑,并由所述编辑设备同步至所述编译设备的;
所述编译设备接收由所述编辑设备采用第一协议发送的编译指令,其中,所述编译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编译设备编译所述待编译的程序;
所述编译设备执行所述编译指令,编译所述待编译的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编译设备接收由所述编辑设备采用第一协议发送的编译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编译设备与所述编辑设备采用所述第一协议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编译设备编译所述待编译的程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编译设备将编译后的程序同步至运行设备,所述编译后的程序能够在所述运行设备上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编译设备将编译后的程序同步至运行设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编译设备获得由所述运行设备同步的日志文件,其中,所述日志文件用于记录所述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
5.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编辑设备获得由用户编辑的待编译的程序,并将所述待编译的程序同步至编译设备;
所述编辑设备采用第一协议向所述编译设备发送编译指令,其中,所述编译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编译设备编译所述待编译的程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编辑设备采用第一协议向所述编译设备发送编译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编辑设备采用所述第一协议远程登录所述编译设备,与所述编译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编辑设备采用第一协议向所述编译设备发送编译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编译设备编译所述待编译的程序的过程中,所述编辑设备通过远程登录所述编译设备实时获得由所述编译设备输出的编译信息,其中,所述编译信息用于记录编译所述待编译的程序的过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编辑设备采用第一协议向所述编译设备发送编译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编辑设备在确认所述待编译的程序编译完成后,采用第二协议远程登录运行设备,与运行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所述编辑设备采用所述第二协议向所述运行设备发送运行指令,其中,所述运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运行设备运行编译后的程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编辑设备采用所述第二协议向所述运行设备发送运行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运行设备运行所述编译后的程序的过程中,所述编辑设备通过远程登录所述运行设备实时获得由所述运行设备输出的运行信息,其中,所述运行信息用于记录运行所述编译后的程序的过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设备采用第二协议与运行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包括:
所述编辑设备通过所述编译设备采用所述第二协议远程登录所述运行设备,与所述运行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或,
所述编辑设备采用所述第二协议直接远程登录所述运行设备,与所述运行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编辑设备采用所述第二协议向所述运行设备发送运行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编辑设备获得所述运行设备的日志文件,其中,所述日志文件用于记录所述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设备获得所述运行设备的日志文件,包括:
所述编辑设备从所述编译设备获得所述日志文件,其中,所述日志文件是由所述运行设备同步至所述编译设备的;或,
所述编辑设备直接从所述运行设备获得所述日志文件。
13.一种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运行设备获得编译后的程序,其中,所述编译后的程序是由编译设备编译,并同步至所述运行设备的;
所述运行设备采用第二协议接收运行指令;
所述运行设备执行所述运行指令,运行所述编译后的程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运行设备采用所述第二协议接收运行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运行设备与所述编辑设备采用所述第二协议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设备接收采用第二协议发送的运行指令,包括:
所述运行设备采用所述第二协议接收由所述编辑设备发送的所述运行指令。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运行设备运行所述编译后的程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运行设备将日志文件同步至所述编译设备,其中,所述日志文件用于记录所述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运行设备运行所述编译后的程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运行设备将日志文件发送给所述编辑设备,其中,所述日志文件用于记录所述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
18.一种编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译设备包括:第一同步模块、第一接收模块及编译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同步模块,用于获得待编译的程序,其中,所述待编译的程序是由用户在编辑设备上编辑,并由所述编辑设备同步至所述第一同步模块的;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所述编辑设备采用第一协议发送的编译指令,其中,所述编译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编译模块编译所述待编译的程序;
所述编译模块,用于执行所述编译指令,编译所述待编译的程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编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译设备还包括第一连接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由所述编辑设备采用第一协议发送的编译指令之前,与所述编辑设备采用所述第一协议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编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编译模块编译所述待编译的程序之后,将编译后的程序同步至运行设备,所述编译后的程序能够在所述运行设备上运行。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编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同步模块将编译后的程序同步至运行设备之后,获得由所述运行设备同步的日志文件,其中,所述日志文件用于记录所述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
22.一种编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设备包括:第一获得模块、第二同步模块及第一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获得模块,用于获得由用户编辑的待编译的程序;
所述第二同步模块,用于将所述待编译的程序同步至编译设备;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采用第一协议向所述编译设备发送编译指令,其中,所述编译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编译设备编译所述待编译的程序。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编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设备还包括:第二连接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发送模块采用第一协议向所述编译设备发送编译指令之前,采用所述第一协议远程登录所述编译设备,与所述编译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编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得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发送模块采用第一协议向所述编译设备发送编译指令之后,在所述编译设备编译所述待编译的程序的过程中,通过远程登录所述编译设备实时获得由所述编译设备输出的编译信息,其中,所述编译信息用于记录编译所述待编译的程序的过程。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编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设备还包括:第二连接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发送模块采用第一协议向所述编译设备发送编译指令之后,在确认所述待编译的程序编译完成后,采用第二协议远程登录运行设备,与运行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采用所述第二协议向所述运行设备发送运行指令,其中,所述运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运行设备运行编译后的程序。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编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得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发送模块采用所述第二协议向所述运行设备发送运行指令之后,在所述运行设备运行所述编译后的程序的过程中,通过远程登录所述运行设备实时获得由所述运行设备输出的运行信息,其中,所述运行信息用于记录运行所述编译后的程序的过程。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编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编译设备采用所述第二协议远程登录所述运行设备,与所述运行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或,具体用于采用所述第二协议直接远程登录所述运行设备,与所述运行设备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编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得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发送模块采用所述第二协议向所述运行设备发送运行指令之后,获得所述运行设备的日志文件,其中,所述日志文件用于记录所述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编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得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编译设备获得所述日志文件,其中,所述日志文件是由所述运行设备同步至所述编译设备的;或,具体用于直接从所述运行设备获得所述日志文件。
30.一种运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设备包括:第二获得模块、第二接收模块及运行模块;其中,
所述第二获得模块,用于获得编译后的程序,其中,所述编译后的程序是由编译设备编译,并同步至所述第二获得模块的;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采用第二协议接收运行指令;
所述运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运行指令,运行所述编译后的程序。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运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设备还包括第三连接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接收模块采用所述第二协议接收运行指令之前,与所述编辑设备采用所述第二协议建立远程登录连接。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运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具体用于采用所述第二协议接收由所述编辑设备发送的所述运行指令。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运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设备还包括第三同步模块,用于在所述运行模块运行所述编译后的程序之后,将日志文件同步至所述编译设备,其中,所述日志文件用于记录所述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
3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运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设备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运行模块运行所述编译后的程序之后,将日志文件发送给所述编辑设备,其中,所述日志文件用于记录所述运行设备的运行过程。
CN201410364380.7A 2014-07-28 2014-07-28 一种编译方法、控制方法、运行方法及设备 Pending CN1053026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64380.7A CN105302623A (zh) 2014-07-28 2014-07-28 一种编译方法、控制方法、运行方法及设备
PCT/CN2014/092494 WO2015117474A1 (zh) 2014-07-28 2014-11-28 编译方法、控制方法、运行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64380.7A CN105302623A (zh) 2014-07-28 2014-07-28 一种编译方法、控制方法、运行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2623A true CN105302623A (zh) 2016-02-03

Family

ID=53777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64380.7A Pending CN105302623A (zh) 2014-07-28 2014-07-28 一种编译方法、控制方法、运行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02623A (zh)
WO (1) WO201511747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8915A (zh) * 2018-12-29 2019-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试应用程序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4773A (zh) * 2019-09-03 2020-02-07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app生成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9354A (zh) * 2012-01-19 2012-07-25 北京神州数码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nu开源软件的c++程序远程调试方法
CN103412816A (zh) * 2013-08-12 2013-11-27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inux的持续集成测试平台搭建方法
CN103853589A (zh) * 2014-02-26 2014-06-11 上海爱数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跨平台的系统编译构建方法
US8769495B1 (en) * 2005-09-30 2014-07-01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bugging in a multiprocessor environ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18750B (en) * 2006-09-22 2009-12-21 Nuvoton Technology Corp Software development methods, systems, and storage media storing software developed thereby
CN100507843C (zh) * 2007-04-05 2009-07-01 杨力祥 一种动态编程方法
CN101826017B (zh) * 2010-05-14 2012-11-2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面向粒的编程集成开发系统
CN101980147B (zh) * 2010-11-04 2013-11-27 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多线程处理器及其指令执行与同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69495B1 (en) * 2005-09-30 2014-07-01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bugging in a multiprocessor environment
CN102609354A (zh) * 2012-01-19 2012-07-25 北京神州数码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nu开源软件的c++程序远程调试方法
CN103412816A (zh) * 2013-08-12 2013-11-27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inux的持续集成测试平台搭建方法
CN103853589A (zh) * 2014-02-26 2014-06-11 上海爱数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跨平台的系统编译构建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8915A (zh) * 2018-12-29 2019-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试应用程序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828915B (zh) * 2018-12-29 2022-04-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调试应用程序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17474A1 (zh) 2015-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0683A (zh) 网络连接方法和装置
CN104967585A (zh) 一种远程调试移动终端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46643A (zh) 可学习型遥控器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3916978A (zh) 一种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2955698A (zh) 基于多终端的软件开发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346146A (zh) 一种跨平台转换应用代码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28184A (zh) 一种基于cordova平台的app开发方法
CN105451154A (zh) 车载信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245382A (zh) 修改路由器配置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49320A (zh) 一种共享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827740A (zh) 一种联系人信息备份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975303A (zh) 升级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460592A (zh) 一种基于中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118877B (zh)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5302623A (zh) 一种编译方法、控制方法、运行方法及设备
CN104519482A (zh) 一种设备参数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4052801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954770A (zh) 设备绑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525469B (zh) 智能家居设备的联网方法及智能家居设备
CN104301419A (zh) 非本机远程下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980978A (zh) WiFi接入点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3490963B (zh) 一种控制局域网内被控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72278A (zh) 一种usb数据的无线传输方法、摄像头及系统
CN106664637A (zh) 路由信息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4578418A (zh) 基于101规约配电自动化设备的配置方法和系统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