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94322A - 一种余甘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余甘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94322A
CN105294322A CN201510876621.0A CN201510876621A CN105294322A CN 105294322 A CN105294322 A CN 105294322A CN 201510876621 A CN201510876621 A CN 201510876621A CN 105294322 A CN105294322 A CN 105294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long
composite fertilizer
emblic
specific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766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剑锋
韦冬萍
韦巧云
梁振华
熊建文
蔡锦源
吴炫柯
岑忠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shan College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Lushan College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shan College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Lushan College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87662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943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94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943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余甘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玉米秆粉15份、甘蔗稍粉15份、花生麸粉5-6.5份、牛粪7-7.5份、猪粪7-7.5份、鸡粪5-6份、尿素6-10.6份、过磷酸钙27-30.6份、氯化钾4.3-9份、熟石灰0.3-0.5份、微量元素0-0.2份、微生物菌剂1.5-2份和壳聚糖粉2-3.5份,经堆制发酵,混合得到余甘幼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和余甘成年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本发明的余甘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具有抗病性强、营养成分充足、肥料利用率高、营养成分全面、各元素的配比合理、成本较低等优点,使用本肥料后,不仅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及土壤肥力,还提高了余甘果的产量和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余甘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余甘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余甘(PhyllanthusembieaL.)又名余甘果、余甘子、牛甘子、油甘子等,系大戟科叶下珠属小乔木或灌木,其果实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12种维生素、18种氨基酸、16种微量元素,维生素C含量高达0.6-1.56%。余甘果不但可以鲜食,还可以加工成果脯、饮料、果茶、果粉、罐头、果酒、果醋和果酱等系列保健产品;余甘的根、茎、叶、果均可用于制药。在我国,余甘子作为民族用药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诸多古代本草文献记载着余甘子的各种功效。例如:《新修本草)记载:余甘子主风虚热气;《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余甘子主补益,强气力;《绍兴本草>记载:余甘子作果实食之,以解酒毒;《本草纲目)记载:余甘子性凉,味甘酸涩,具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结果也表明了余甘子确实有着多方面的药理作用。例如具有抗微生物感染、抗氧化、抗肿瘤、降血脂和血糖、降压、补益等多种生物活性,并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20世纪90年代,余甘成为被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定在全世界推广种植的3种保健果树之一。同时,余甘树根系发达,耐酸、耐旱、耐瘠、抗风、耐寒能力强,一些地区把余甘树作为水土保持的先锋树种而广泛种植。余甘分布范围广,其中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海南是我国余甘主要分布地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福建、广西、广东等省区开始人工连片种植余甘,当地政府也把开发余甘产业列为科技扶贫项目之一,使国内余甘生产得到较大发展。
随着余甘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不少栽培技术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成为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当前余甘施肥的主要技术问题:幼树每年施用绿肥或土杂肥量较大(100-150kg/株)、施肥3-5次,成年树每年施用绿肥或土杂肥量也较多(20-25kg/株)、施肥2-3次,作业繁琐,劳动成本较高,不利于余甘高产、高效栽培。为破解当前余甘栽培发展中的技术问题,满足市场需求,开发一种余甘长效专用复合肥料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余甘种植肥料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余甘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用肥料具有抗病性强、肥效久、肥料利用率高、营养成分全面、各元素的配比合理、成本较低等优点,能大幅度提高余甘的产量和品质,为余甘规模化种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余甘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玉米秆粉15份、甘蔗稍粉15份、花生麸粉5-6.5份、牛粪7-7.5份、猪粪7-7.5份、鸡粪5-6份、尿素6-10.6份、过磷酸钙27-30.6份、氯化钾4.3-9份、熟石灰0.3-0.5份、微量元素0-0.2份、微生物菌剂1.5-2份和壳聚糖粉2-3.5份,经堆制发酵,混合得到余甘幼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和余甘成年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
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余甘幼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主要原料组分及重量份数为:玉米秆粉15份、甘蔗稍粉15份、花生麸粉5份、牛粪7份、猪粪7份、鸡粪5份、尿素10.6份、过磷酸钙30.6份、氯化钾4.3份、熟石灰0.5份、微生物菌剂1.5-2份和壳聚糖粉3-3.5份。
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余甘成年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主要原料组分及重量份数为:玉米秆粉15份、甘蔗稍粉15份、花生麸粉6.5份、牛粪7.5份、猪粪7.5份、鸡粪6份、尿素6份、过磷酸钙27份、氯化钾9份、熟石灰0.3份、硼酸0.1份、硫酸亚铁0.05份、硫酸锌0.03份、硫酸锰0.02份、微生物菌剂1.5-2份和壳聚糖粉2-2.5份。
以上所述的原料以干基计算。
以上所述的尿素含N≥46.4%,过磷酸钙含P2O5≥12%,氯化钾含K2O≥60%。
以上所述的微生物菌剂为:苏云金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任意比例混合物。
以上所述的长效专用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玉米秆和甘蔗稍日晒或凉干,用秸秆粉碎机分别粉碎至长度≤1cm、宽度≤0.5cm的碎片,备用;
(2)堆制: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原料:玉米秆粉、甘蔗稍粉、花生麸粉、牛粪、猪粪、鸡粪、熟石灰、微生物菌剂,翻料混合均匀后,置于发酵池中,面上盖上塑料薄膜,进行堆制发酵10-12天,堆制发酵到4-5天翻堆1次,得到堆制有机肥,备用;
(3)混合:按照重量份数再称取原料: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和微量元素,将各原料与上述堆制有机肥混合均匀,然后继续加入原料壳聚糖粉混合均匀,得到复合混合物料;
(4)造粒:将复合混合物料输送至肥料造粒机,制成粒度为2-4mm的余甘长效专用复合肥料。
余甘长效专用复合肥料的施用方法:
(1)余甘幼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施用方法
余甘幼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在春季余甘移栽前施用,其中在种植地中等肥力条件下,施用量为3kg/株,在种植地低肥力条件下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施用量酌情增加25-45%,在种植地高肥力条件下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施用量酌情减少25-35%;余甘移栽前20-30天,按余甘种植规格2m×2m或2m×3m,挖深35-45cm、直径50-60cm穴,然后边覆土边施入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使肥料与穴内土壤混合;栽植当年不再追肥;
追肥施用:余甘移栽第2年至开始挂果当年施用,其中在种植地中等肥力条件下,施用量为3.5kg/株,在种植地低肥力条件下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施用量酌情增加25-45%,在种植地高肥力条件下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施用量酌情减少25-35%;追施方法是:在3-4月追施,在树冠外缘垂直下方植株相对两侧挖深20-30cm、宽18-20cm、长45-50cm的条沟,然后将当年计划施用的余甘幼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全部施入沟内并培土覆盖。
(2)余甘成年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作追肥施用方法
追肥施用:余甘挂果后第2年至第3年施用,其中在种植地中等肥力条件下,施用量为4kg/株,在种植地低肥力条件下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施用量酌情增加25-40%,在种植地高肥力条件下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施用量酌情减少20-30%;追施方法是:每年3-4月追施,每年交替在树冠外缘垂直下方植株相对两侧挖深20-30cm、宽18-20cm、长45-50cm的条沟,然后将当年计划施用的余甘成年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全部施入沟内并培土覆盖;此后,视树体生长状况及挂果量酌情调整施肥量。
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专用肥料是以玉米秆、甘蔗稍、花生麸、牛粪、猪粪、鸡粪作为主要原料,不仅可以将有机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实现土壤有效养分可持续供给,提高余甘的品质和降低肥料的生产成本。
(2)本发明将玉米秆、甘蔗稍、花生麸、牛粪、猪粪、鸡粪有机废弃物和无机肥料结合使用,按照余甘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养分需求特性,能改善土壤的肥力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为余甘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速生、丰产,提高余甘果和植株的产量,并克服现有肥料成本高、施用量大、容易造成土壤板结、肥料流失等现象。
(3)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的配方加入的苏云金杆菌和壳聚糖,可以提高余甘抗病能力,克服在余甘病害虫防治过程中使用过多农药带来的危害;壳聚糖还能成膜缓释肥料,并能贮存有机固体的水分,能大幅度的提高余甘果和植株的产量。
(4)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的配方中加入的有机物质、微量元素等,可以为余甘提供较为全面的营养成分,与甘蔗渣、秸秆、禽畜粪便等单一有机肥料相比,肥效更为显著。
(5)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不仅含有丰富的N、P、K、钙等元素,还增加硼、铁、锌、锰等元素的用量,使得余甘果的品质及营养价值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减少施肥次数,简化施肥作业,降低栽培成本,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实现高产栽培,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余甘产业化种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详细说明,但不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余甘幼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原料组分及干基重量份数为:
玉米秆粉15份、甘蔗稍粉15份、花生麸粉5份、牛粪7份、猪粪7份、鸡粪5份、含N≥46.4%的尿素10.6份、含P2O5≥12%的过磷酸钙30.6份、含K2O≥60%的氯化钾4.3份、熟石灰0.5份、苏云金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以1∶1的微生物菌剂2份、壳聚糖粉3.5份。
制备方法:
(1)预处理:将玉米秆和甘蔗稍日晒或凉干,用秸秆粉碎机分别粉碎至长度≤1cm、宽度≤0.5cm的碎片,备用;
(2)堆制: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原料:玉米秆粉、甘蔗稍粉、花生麸粉、牛粪、猪粪、鸡粪、熟石灰、微生物菌剂,翻料混合均匀后,置于发酵池中,面上盖上塑料薄膜,进行堆制发酵12天,堆制发酵到4天翻堆1次,得到堆制有机肥,备用;
(3)混合:按照重量份数再称取原料: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将各原料与上述堆制有机肥混合均匀,然后继续加入原料壳聚糖粉混合均匀,得到复合混合物料;
(4)造粒:将复合混合物料输送至肥料造粒机,制成粒度为2mm的余甘幼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
实施例2
余甘幼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原料组分及干基重量份数为:
玉米秆粉10份、甘蔗稍粉20份、花生麸粉5.5份、牛粪5份、猪粪8份、鸡粪6份、含N≥46.4%的尿素10.6份、含P2O5≥12%的过磷酸钙30.6份、含K2O≥60%的氯化钾4.3份、熟石灰0.5份、苏云金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以5∶1的微生物菌剂1.5份、壳聚糖粉3份。
制备方法:
(1)预处理:将玉米秆和甘蔗稍日晒或凉干,用秸秆粉碎机分别粉碎至长度≤1cm、宽度≤0.5cm的碎片,备用;
(2)堆制: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原料:玉米秆粉、甘蔗稍粉、花生麸粉、牛粪、猪粪、鸡粪、熟石灰、微生物菌剂,翻料混合均匀后,置于发酵池中,面上盖上塑料薄膜,进行堆制发酵10天,堆制发酵到5天翻堆1次,得到堆制有机肥,备用;
(3)混合:按照重量份数再称取原料: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将各原料与上述堆制有机肥混合均匀,然后继续加入原料壳聚糖粉混合均匀,得到复合混合物料;
(4)造粒:将复合混合物料输送至肥料造粒机,制成粒度为4mm的余甘幼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
实施例3
余甘成年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原料组分及干基重量份数为:玉米秆粉15份、甘蔗稍粉15份、花生麸粉6.5份、牛粪7.5份、猪粪7.5份、鸡粪6份、含N≥46.4%的尿素6份、含P2O5≥12%的过磷酸钙27份、含K2O≥60%的氯化钾9份、熟石灰0.3份、硼酸0.1份、硫酸亚铁0.05份、硫酸锌0.03份、硫酸锰0.02份、苏云金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以2∶1的微生物菌剂2份和壳聚糖粉2.5份。
制备方法:
(1)预处理:将玉米秆和甘蔗稍日晒或凉干,用秸秆粉碎机分别粉碎至长度≤1cm、宽度≤0.5cm的碎片,备用;
(2)堆制: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原料:玉米秆粉、甘蔗稍粉、花生麸粉、牛粪、猪粪、鸡粪、熟石灰、微生物菌剂,翻料混合均匀后,置于发酵池中,面上盖上塑料薄膜,进行堆制发酵12天,堆制发酵到4天翻堆1次,得到堆制有机肥,备用;
(3)混合:按照重量份数再称取原料: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和微量元素,将各原料与上述堆制有机肥混合均匀,然后继续加入原料壳聚糖粉混合均匀,得到复合混合物料;
(4)造粒:将复合混合物料输送至肥料造粒机,制成粒度为2.5mm的余甘成年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
实施例4
余甘成年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原料组分及干基重量份数为:玉米秆粉15份、甘蔗稍粉12份、花生麸粉6份、牛粪7份、猪粪8份、鸡粪6.5份、含N≥46.4%的尿素6份、含P2O5≥12%的过磷酸钙27份、含K2O≥60%的氯化钾9份、熟石灰0.3份、硼酸0.1份、硫酸亚铁0.05份、硫酸锌0.03份、硫酸锰0.02份、苏云金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以1∶2.5的微生物菌剂1.5份和壳聚糖粉2.2份。
制备方法:
(1)预处理:将玉米秆和甘蔗稍日晒或凉干,用秸秆粉碎机分别粉碎至长度≤1cm、宽度≤0.5cm的碎片,备用;
(2)堆制: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原料:玉米秆粉、甘蔗稍粉、花生麸粉、牛粪、猪粪、鸡粪、熟石灰、微生物菌剂,翻料混合均匀后,置于发酵池中,面上盖上塑料薄膜,进行堆制发酵10天,堆制发酵到5天翻堆1次,得到堆制有机肥,备用;
(3)混合:按照重量份数再称取原料: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和微量元素,将各原料与上述堆制有机肥混合均匀,然后继续加入原料壳聚糖粉混合均匀,得到复合混合物料;
(4)造粒:将复合混合物料输送至肥料造粒机,制成粒度为3mm的余甘成年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
余甘长效专用复合肥料的施用方法:
(1)余甘幼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施用方法
余甘幼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在春季余甘移栽前施用,其中在种植地中等肥力条件下,施用量为3kg/株,在种植地低肥力条件下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施用量酌情增加25-45%,在种植地高肥力条件下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施用量酌情减少25-35%;余甘移栽前20-30天,按余甘种植规格2m×2m或2m×3m,挖深35-45cm、直径50-60cm穴,然后边覆土边施入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使肥料与穴内土壤混合;栽植当年不再追肥。
追肥施用:余甘移栽第2年至开始挂果当年施用,其中在种植地中等肥力条件下,施用量为3.5kg/株,在种植地低肥力条件下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施用量酌情增加25-45%,在种植地高肥力条件下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施用量酌情减少25-35%;追施方法是:在3-4月追施,在树冠外缘垂直下方植株相对两侧挖深20-30cm、宽18-20cm、长45-50cm的条沟,然后将当年计划施用的余甘幼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全部施入沟内并培土覆盖。
(2)余甘成年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作追肥施用方法
追肥施用:余甘挂果后第2年至第3年施用,其中在种植地中等肥力条件下,施用量为4kg/株,在种植地低肥力条件下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施用量酌情增加25-40%,在种植地高肥力条件下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施用量酌情减少20-30%;追施方法是:每年3-4月追施,每年交替在树冠外缘垂直下方植株相对两侧挖深20-30cm、宽18-20cm、长45-50cm的条沟,然后将当年计划施用的余甘成年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全部施入沟内并培土覆盖;此后,视树体生长状况及挂果量酌情调整施肥量。
施用效果:
(1)幼树生长效果
选用优良嫁接苗种植,按所述的余甘幼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施用方法施用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并辅以其他常规栽培技术管理,余甘移栽后第2年,幼树可高达1.6m,长粗壮枝梢6条以上,并开花挂果,比自然生长的余甘提早3-4年挂果,比施用通用复合肥的余甘提早1-2年挂果。
(2)成年树生长效果
在余甘幼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施用基础上,按所述的余甘成年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作追肥施用方法施用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并辅以其他常规栽培技术管理,余甘移栽后第4年,挂果量可达6.5kg/株,比不施肥的增产200%以上,比施用通用复合肥的增产80%以上。
(3)土壤理化性状改善效果
按余甘幼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施用方法施用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3年后,种植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比种植前均增加3.80%以上,土壤容重下降4.26%,土壤孔隙度增加4.55%;按余甘成年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作追肥施用方法施用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2年后,种植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均比施肥前增加2.01%以上,土壤容重下降2.67%,土壤孔隙度增加3.03%。

Claims (9)

1.一种余甘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玉米秆粉15份、甘蔗稍粉15份、花生麸粉5-6.5份、牛粪7-7.5份、猪粪7-7.5份、鸡粪5-6份、尿素6-10.6份、过磷酸钙27-30.6份、氯化钾4.3-9份、熟石灰0.3-0.5份、微量元素0-0.2份、微生物菌剂1.5-2份和壳聚糖粉2-3.5份,经堆制发酵,混合得到余甘幼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和余甘成年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甘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余甘幼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原料组分及重量份数为:玉米秆粉15份、甘蔗稍粉15份、花生麸粉5份、牛粪7份、猪粪7份、鸡粪5份、尿素10.6份、过磷酸钙30.6份、氯化钾4.3份、熟石灰0.5份、微生物菌剂1.5-2份和壳聚糖粉3-3.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甘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余甘成年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主要原料组分及重量份数为:玉米秆粉15份、甘蔗稍粉15份、花生麸粉6.5份、牛粪7.5份、猪粪7.5份、鸡粪6份、尿素6份、过磷酸钙27份、氯化钾9份、熟石灰0.3份、硼酸0.1份、硫酸亚铁0.05份、硫酸锌0.03份、硫酸锰0.02份、微生物菌剂1.5-2份和壳聚糖粉2-2.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余甘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以干基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余甘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尿素含N≥46.4%,过磷酸钙含P2O5≥12%,氯化钾含K2O≥60%。
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余甘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菌剂为:苏云金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任意比例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长效专用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玉米秆和甘蔗稍日晒或凉干,用秸秆粉碎机分别粉碎至长度≤1cm、宽度≤0.5cm的碎片,备用;
(2)堆制:按照重量份数称取原料:玉米秆粉、甘蔗稍粉、花生麸粉、牛粪、猪粪、鸡粪、熟石灰、微生物菌剂,翻料混合均匀后,置于发酵池中,面上盖上塑料薄膜,进行堆制发酵10-12天,堆制发酵到4-5天翻堆1次,得到堆制有机肥,备用;
(3)混合:按照重量份数再称取原料: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和微量元素,将各原料与上述堆制有机肥混合均匀,然后继续加入原料壳聚糖粉混合均匀,得到复合混合物料;
(4)造粒:将复合混合物料输送至肥料造粒机,制成粒度为2-4mm的余甘长效专用复合肥料。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甘长效专用复合肥料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余甘幼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在春季余甘移栽前施用,其中在种植地中等肥力条件下,施用量为3kg/株,在种植地低肥力条件下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施用量酌情增加25-45%,在种植地高肥力条件下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施用量酌情减少25-35%;余甘移栽前20-30天,按余甘种植规格2m×2m或2m×3m,挖深35-45cm、直径50-60cm穴,然后边覆土边施入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使肥料与穴内土壤混合;栽植当年不再追肥;
追肥施用:余甘移栽第2年至开始挂果当年施用,其中在种植地中等肥力条件下,施用量为3.5kg/株,在种植地低肥力条件下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施用量酌情增加25-45%,在种植地高肥力条件下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施用量酌情减少25-35%;追施方法是:在3-4月追施,在树冠外缘垂直下方植株相对两侧挖深20-30cm、宽18-20cm、长45-50cm的条沟,然后将当年计划施用的余甘幼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全部施入沟内并培土覆盖。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甘长效专用复合肥料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余甘成年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作追肥施用方法,在余甘挂果后第2年至第3年施用,其中在种植地中等肥力条件下,施用量为4kg/株,在种植地低肥力条件下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施用量酌情增加25-40%,在种植地高肥力条件下本长效专用复合肥料施用量酌情减少20-30%;追施方法是:每年3-4月追施,每年交替在树冠外缘垂直下方植株相对两侧挖深20-30cm、宽18-20cm、长45-50cm的条沟,然后将当年计划施用的余甘成年树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全部施入沟内并培土覆盖;此后,视树体生长状况及挂果量酌情调整施肥量。
CN201510876621.0A 2015-12-03 2015-12-03 一种余甘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ending CN1052943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76621.0A CN105294322A (zh) 2015-12-03 2015-12-03 一种余甘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76621.0A CN105294322A (zh) 2015-12-03 2015-12-03 一种余甘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94322A true CN105294322A (zh) 2016-02-03

Family

ID=55192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76621.0A Pending CN105294322A (zh) 2015-12-03 2015-12-03 一种余甘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9432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08004A (zh) * 2016-05-31 2016-10-12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一种桃金娘种植专用长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34891A (zh) * 2016-05-25 2016-10-26 象州县科学技术局 一种大果余甘果的种植方法
CN107306780A (zh) * 2017-07-21 2017-11-03 闽南师范大学 一种蔬菜的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栽培方法
CN110800438A (zh) * 2019-11-25 2020-02-18 广东海纳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油柑的施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1149A (zh) * 2010-02-08 2010-07-21 张钧 生物有机复合肥料
CN102211957A (zh) * 2010-04-01 2011-10-12 林光德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肥的生产方法
CN103408381A (zh) * 2013-07-03 2013-11-27 安徽程翔肥料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33464A (zh) * 2014-01-27 2014-06-04 唐国荣 一种营养促长、抗病抗虫、抗旱保水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1149A (zh) * 2010-02-08 2010-07-21 张钧 生物有机复合肥料
CN102211957A (zh) * 2010-04-01 2011-10-12 林光德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肥的生产方法
CN103408381A (zh) * 2013-07-03 2013-11-27 安徽程翔肥料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33464A (zh) * 2014-01-27 2014-06-04 唐国荣 一种营养促长、抗病抗虫、抗旱保水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建红等: "《建德土壤资源与农业利用》", 31 July 2014 *
陈敏等: "《珍稀果树余甘子栽培及加工技术》", 30 November 2012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4891A (zh) * 2016-05-25 2016-10-26 象州县科学技术局 一种大果余甘果的种植方法
CN106008004A (zh) * 2016-05-31 2016-10-12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一种桃金娘种植专用长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06780A (zh) * 2017-07-21 2017-11-03 闽南师范大学 一种蔬菜的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栽培方法
CN110800438A (zh) * 2019-11-25 2020-02-18 广东海纳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油柑的施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54452A (zh) 一种用于果树的肥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5493808A (zh) 一种火龙果的高效种植方法
CN102816002B (zh) 纳米碳生物菌肥在糖心苹果培育上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30742A (zh) 一种生物秸秆菌肥的生产方法
CN101475809A (zh) 老参地土壤改良剂
CN102584393A (zh) 一种枇杷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86913B (zh) 富有机硒水蜜桃专用营养剂及其应用
CN105110996A (zh) 一种脐橙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79671A (zh) 一种提高半夏组培苗成活率的驯化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71206A (zh) 西瓜、辣椒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CN102584481B (zh) 一种棉花活性专用肥及制备方法
CN108901286A (zh) 一种防控水蜜桃树早衰的施肥方法
CN105272499A (zh) 一种桃树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
CN105294322A (zh) 一种余甘长效专用复合肥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011989A (zh) 一种营养种植土以及生产方法
CN103992192A (zh) 一种茭白叶发酵物为基质的微生物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32085A (zh) 黄桃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801574A (zh) 小竹笋的种植方法
CN105218268A (zh) 一种黄瓜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82496A (zh) 一种增强作物抗逆性的人工土壤及增强作物抗逆性的方法
CN107141034A (zh) 以茉莉花渣、茶末为原料生产甘蔗专用肥的方法
CN104311227A (zh) 一种油桃种植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32712A (zh) 一种红阳猕猴桃的种植方法
CN102432375A (zh) 一种西瓜矿物质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5075766A (zh) 一种促进山竹增产的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