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8897B - 便携式鼻用空气过滤器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鼻用空气过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8897B
CN105288897B CN201510423154.6A CN201510423154A CN105288897B CN 105288897 B CN105288897 B CN 105288897B CN 201510423154 A CN201510423154 A CN 201510423154A CN 105288897 B CN105288897 B CN 1052888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filter
frame
split ring
cushion rub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231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88897A (zh
Inventor
陈惠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uaq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uaq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uaq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uaq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2315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888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88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88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888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88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便携式鼻用空气过滤器,涉及卫生防护用品。它具有框架、左过滤片和右过滤片;框架用可塑性金属丝制成,框架的中部是向前水平伸出的“Ω”字形的夹鼻器,框架左、右两侧分别是竖立地向外伸出的调整环;左、右过滤片分别可分离地安装在框架的对应调整环上;调整环的中间点与夹鼻器的对应端头焊接固定后,调整环的上、下两半部分别弯折成“C”字形的第一开口环和第二开口环,其中每一开口环的自由端分别焊接了一个套在另一开口环上的套环,第一开口环从其自由端到被相应套环套住的部分这一段弧线与第二开口环从其自由端到被相应套环套住的部分这一段弧线相互重合。它的结构简单,可调整性好,通用性强,使用方便、效果好、佩戴舒适、可靠。

Description

便携式鼻用空气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生防护用品。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悬浮物质和病菌进入人的呼吸道,以往的办法是佩戴口罩,用多层纱布制成的口罩遮挡使用者的鼻子和嘴。使用者呼吸时,多层纱布过滤掉空气中的悬浮物质和病菌,只有洁净的空气进入使用者的呼吸道。由于普通口罩在佩戴时左右两侧难免漏风,阻挡空气中悬浮物质和病菌的效果不够理想。而结构复杂、使用效果好的特种口罩,价格昂贵,佩戴时也比较沉重。特别是口罩本身会严重影响使用者的脸部形貌,而且口罩上跨在使用者耳部固定用的带子会使人感到耳部不适。于是,人们开发出可以过滤空气的鼻塞。例如,中国发明专利CN 203897346U公开了名为“一种能够过滤PM2.5有害粒子的隐形口罩”的发明创造,它是用一根柔性的连接带将两个管状外壳(鼻塞)连接起来,外壳内装有海绵与无纺布层叠制成的滤芯。使用时,两个外壳分别塞在使用者鼻子左、右两侧的鼻腔中。由于外壳的外周设有单向弧沿,使其在佩戴时易于与使用者的鼻腔贴合。需要摘下这种鼻塞时,捏住连接带,向外一拉,就可以将两个鼻塞从相应的鼻腔中取出。长期使用这种可以过滤空气的鼻塞,只需更换滤芯即可保证有效地过滤空气中的微小悬浮物质。
但是,因为不同的使用者的鼻孔口径大小差异很大,使用这种可以过滤空气的鼻塞,就需要选择外径适合自身鼻孔口径的壳体。换言之,生产者和销售者必须提供多种尺寸规格的产品供消费者选择。这就会使生产者和销售者承担多规格的成本负担。再者,海绵与无纺布层叠制成的滤芯透气性差,且抵抗病菌的能力差。最令人烦恼的,是尽管外壳的外周设有单向弧沿,但是这种可以过滤空气的鼻塞还很容易从使用者的鼻腔中脱落下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陷、通用性强的便携式鼻用空气过滤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便携式鼻用空气过滤器,具有框架、左过滤片和右过滤片;框架用可塑性金属丝制成,框架的中部是向前水平伸出的“Ω”字形的夹鼻器,框架左、右两侧分别是竖立地向外伸出的调整环;左、右过滤片分别可分离地安装在框架的对应调整环上;调整环的中间点与夹鼻器的对应端头焊接固定后,调整环的上、下两半部分别弯折成“C”字形的第一开口环和“C”字形的第二开口环,其中第一开口环的自由端焊接了一个套在第二开口环上的第一套环,该第二开口环的自由端焊接了一个套在第一开口环上的第二套环,第一开口环从其自由端到被第二套环套住的部分这一段弧线与第二开口环从其自由端到被第一套环套住的部分这一段弧线相互重合。
本发明利用框架用可塑性金属丝制成的特点,设在框架上每个调整环上两个套环可以对所套住的“C”字形开口环的调整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对所在的“C”字形开口环自由端的位置起到限位的作用,使调整环直径调整的操作简单、易行。框架上“Ω”字形的夹鼻器既便于对开口处的张开宽度进行调整,也可利用开口处两侧向内凸的凸起部有效地夹住使用者鼻子的鼻中隔,防止脱落。
本发明使用前可以使调整环的直径与使用者对应的鼻孔大小相适配,对框架夹鼻器的开口宽度作出调整,使夹鼻器可以适当的力度夹住使用者鼻子的鼻中隔,然后,再为每一调整环安装过滤片。这就保证了本发明的通用性,同一个框架可以满足不同的人的使用要求且确保使用中不会脱落。使用时,拿住框架的夹鼻器,使每一调整环和相应的过滤片一起伸入使用者相应的鼻孔中,使用和摘除都非常方便。使用者呼吸时,空气中的悬浮物质会被相应的过滤片阻挡。而空气中的病菌触及对应过滤片上的纳米银颗粒后,就会被消杀掉。进入使用者呼吸道的空气是干净、无菌的空气。过滤片的透气性好于海绵与无纺布层叠制成的滤芯,使用者呼吸顺畅、舒适。
在优选的实施结构中:所述左过滤片和右过滤片均由两个纳米银抗菌无纺布制成的圆形过滤网和一个用双面胶片材制成的圆环形胶圈组合而成;两层过滤网均保留外周的毛边;胶圈与所述框架的相应调整环同心设置并相互贴合,两层过滤网分别从前、后两侧与该胶圈同心设置并与该胶圈对应侧的表面相胶接,两层过滤网的毛边均位于该胶圈的外周之外。
按照JIS L 1902:2002纺织品抗菌性测试第10节:定量实验(吸收法)的规定检验,我们选用的纳米银抗菌无纺布对黄金色葡萄球菌测试的的抑菌活性对数值为3.6,对大肠杆菌测试的的抑菌活性对数值为4.9,均符合JIS L 1902:2002关于抗菌防臭的评判要求(对抗菌防臭制品,抑菌活性对数值≥2)。使用时,过滤片外周前、后过滤网毛边部分的纤维可以顶抵鼻孔的内壁,起到防止该过滤片边缘漏气的作用;同时,这可避免调整环直接与使用者的鼻腔接触,可以避免使用者的鼻腔有不适感。胶圈的内孔所对应的区域,就是该过滤片的有效工作区。使用者呼吸时,空气中的悬浮物质会被过滤片的有效工作区阻挡。而空气中的病菌触及过滤片上的纳米银颗粒后,就会被消杀掉。进入使用者呼吸道的空气是干净、无菌的空气。这种过滤片的透气性好于海绵与无纺布层叠制成的滤芯,使用者呼吸顺畅、舒适。
特别是:所述左、右过滤片中分别在前、后两层过滤网之间设有中间过滤网,该中间过滤网的直径略大于对应胶圈内孔直径。。
通过简单地增加中间过滤网,就可以满足在空气特别浑浊的环境的使用要求,所以本发明的扩展性好,适应性强。
本发明便携式鼻用空气过滤器与现有的可以过滤空气的鼻塞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可调整性好,通用性强,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佩戴舒适、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便携式鼻用空气过滤器一个实施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实施例一
本发明便携式鼻用空气过滤器一个简化实施例的组成,如图1所示,它有:框架1、左前过滤网2、左胶圈3、左后过滤网4、右前过滤网5、右胶圈6和右后过滤网7这七个零件。其中,左前过滤网2、左后过滤网4、右前过滤网5和右后过滤网7是用纳米银抗菌无纺布剪成的圆片且保留外周的毛边;左胶圈3和右胶圈6使用双面胶片材制成的圆环片。
框架1用塑性好的可塑性金属丝制成,最好采用银丝或镀银铜丝来制作。参看图2,框架1的中部是向前水平伸出的“Ω”字形的夹鼻器11,框架1左侧是竖立地向左伸出的左调整环12,框架1右侧是竖立地向右伸出的右调整环13。
夹鼻器11的主体113呈“C”字形,该主体113的左端连接向内凸(向右凸)的左夹持部114,左夹持部114的自由端就是夹鼻器11的左端头111;该主体113的右端连接向内凸(向左凸)的右夹持部115,右夹持部115的自由端就是夹鼻器11的右端头112。
左调整环12由一根金属丝弯折而成,该金属丝的中间点121与夹鼻器11的左端头111焊接固定后,该金属丝的上半部先向左上方、再向左下方、再向右下方弯折成“C”字形的左侧第一开口环122,该金属丝的下半部先向左下方、再向左上方、再向右上方弯折成“C”字形的左侧第二开口环123。该左侧第一开口环122的自由端焊接了一个左侧第一套环1221,该左侧第一套环1221套在左侧第二开口环123上。该左侧第二开口环123的自由端焊接了一个左侧第二套环1231,该左侧第二套环1231套在左侧第一开口环122上。左侧第一开口环122上从它(左侧第一开口环122)的自由端到被左侧第二套环1231套住的部分这一段弧线与左侧第二开口环123上从它(左侧第二开口环123)的自由端到被左侧第一套环1221套住的部分这一段弧线相互重合。
右调整环13由另一根金属丝弯折而成,该金属丝的中间点131与夹鼻器11的右端头112焊接固定后,该金属丝的上半部先向右上方、再向右下方、再向左下方弯折成“C”字形的右侧第一开口环132,该金属丝的下半部先向右下方、再向右上方、再向左上方弯折成“C”字形的右侧第二开口环133。该右侧第一开口环132的自由端焊接了一个右侧第一套环1321,该右侧第一套环1321套在右侧第二开口环133上。该右侧第二开口环133的自由端焊接了一个右侧第二套环1331,该右侧第二套环1331套在右侧第一开口环132上。右侧第一开口环132上从它(右侧第一开口环132)的自由端到被右侧第二套环1331套住的部分这一段弧线与右侧第二开口环133上从它(右侧第二开口环133)的自由端到被右侧第一套环1321套住的部分这一段弧线相互重合。
同一个框架1可以供不同的人使用。在正式使用本发明之前,应通过试戴,适当对框架1的左调整环12和右调整环13作出调整,以使它们的直径分别与使用者的左鼻孔和右鼻孔的大小相适配,进而适当对框架1夹鼻器11上主体113的开口宽度作出调整,以使夹鼻器11上的左夹持部114与右夹持部115可以适当的力度夹住使用者鼻子的鼻中隔,既不会太紧让使用者感到不舒服,也不会太松使框架1可以轻易地脱离使用者的鼻子。
在右调整环13上,使右侧第一套环1321和右侧第二套环1331都向远离中间点131的方向移动,就可以扩大右调整环13的直径;反之,使右侧第一套环1321和右侧第二套环1331都向靠近中间点131的方向移动,就可以缩小右调整环13的直径。实际测量证明,右调整环13的直径在8-16毫米的范围内变化,就可以满足所有成人的使用需要。
同理,在左调整环12上,使左侧第一套环1221和左侧第二套环1231都向远离中间点121的方向移动,就可以扩大左调整环12的直径;反之,使左侧第一套环1221和左侧第二套环1231都向靠近中间点121的方向移动,就可以缩小左调整环12的直径。
在左调整环12的中间点121和右调整环13的中间点131同时施加向内夹紧的力,可以使夹鼻器11主体113的开口减小;反之,同时向左调整环12的中间点121和右调整环13的中间点131施加向外扩张的力,可以使夹鼻器11主体113的开口扩大。
按照使用者鼻孔的大小,选用直径大小相配的左前过滤网2、左胶圈3、左后过滤网4、右前过滤网5、右胶圈6和右后过滤网7。
每次使用本发明前,可以先使左胶圈3大致与左后过滤网4同心设置,将左胶圈3压合在左后过滤网4的前侧表面上,使左胶圈3的后侧表面的胶接层与左后过滤网4的前侧表面紧密结合。然后,使左胶圈3大致与框架1的左调整环12同心设置;向前推压左后过滤网4的后侧表面,使左调整环12与左胶圈3的前侧表面相胶接;最后,使左前过滤网2大致与左后过滤网4同心设置,向后推压左前过滤网2,使左前过滤网2的后侧表面与左胶圈3前侧表面的相胶接。左前过滤网2的毛边和左后过滤网4的毛边均位于左胶圈3的外周之外。
同理,使右后过滤网7与右胶圈6大致同心设置,令右后过滤网7的前侧表面与右胶圈6的后侧表面相胶接,然后使右前过滤网5的后侧表面及框架1的右调整环13与右胶圈6的前侧表面相胶接。右前过滤网5的毛边和右后过滤网7的毛边均位于右胶圈6的外周之外。
当然,也可以先使左前过滤网2与左胶圈3相胶接,再使左胶圈3的后侧表面与框架1的左调整环12及左后过滤网4的前侧表面相胶接。或者,先使右前过滤网5与右胶圈6相胶接,再使框架1的右调整环13、右后过滤网7与右胶圈6的前侧表面相胶接。
总之,利用左胶圈3使左前过滤网2与左后过滤网4夹持住框架1的左调整环12,形成框架1左侧的左过滤片;利用右胶圈6使右前过滤网5和右后过滤网7夹持住框架1的右调整环13,形成框架1右侧的右过滤片,参看图3。
使用时,拿住框架1的夹鼻器11主体113,使左调整环12和左过滤片一起伸入使用者左侧的鼻孔中,左过滤片外周左前过滤网2毛边部分的纤维和左后过滤网4毛边部分的纤维可以顶抵左鼻孔的内壁,起到防止左过滤片边缘漏气的作用;使右调整环13和右过滤片一起伸入使用者右侧的鼻孔中,右过滤片外周右前过滤网5毛边部分的纤维和右后过滤网7毛边部分的纤维可以顶抵右鼻孔的内壁,起到防止右过滤片边缘漏气的作用。
在左过滤片中,左胶圈3的内孔31所对应的区域,就是左过滤片的有效工作区。在右过滤片中,右胶圈6的内孔61所对应的区域,就是右过滤片的有效工作区。使用者呼吸时,空气中的悬浮物质会被左、右过滤片的有效工作区阻挡。而空气中的病菌触及左、右过滤片上的纳米银颗粒后,就会被消杀掉。进入使用者呼吸道的空气是干净、无菌的空气。
为了满足非常浑浊的空气环境中使用的要求,可在左、右过滤片中分别在前过滤网与后过滤网之间增加直径略大于对应胶圈内孔直径的中间过滤网,这种中间过滤网的材质可以是纳米银抗菌无纺布,也可以是其它无纺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依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发明涵盖的范围。

Claims (2)

1.便携式鼻用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框架、左过滤片和右过滤片;框架用可塑性金属丝制成,框架的中部是向前水平伸出的“Ω”字形的夹鼻器,框架左、右两侧分别是竖立地向外伸出的调整环;左、右过滤片分别可分离地安装在框架的对应调整环上;调整环的中间点与夹鼻器的对应端头焊接固定后,调整环的上、下两半部分别弯折成“C”字形的第一开口环和“C”字形的第二开口环,其中第一开口环的自由端焊接了一个套在第二开口环上的第一套环,该第二开口环的自由端焊接了一个套在第一开口环上的第二套环,第一开口环从其自由端到被第二套环套住的部分这一段弧线与第二开口环从其自由端到被第一套环套住的部分这一段弧线相互重合;所述左过滤片和右过滤片均由两个纳米银抗菌无纺布制成的圆形过滤网和一个用双面胶片材制成的圆环形胶圈组合而成;两层过滤网均保留外周的毛边;胶圈与所述框架的相应调整环同心设置并相互贴合,两层过滤网分别从前、后两侧与该胶圈同心设置并与该胶圈对应侧的表面相胶接,两层过滤网的毛边均位于该胶圈的外周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鼻用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过滤片中分别在前、后两层过滤网之间设有中间过滤网,该中间过滤网的直径略大于对应胶圈内孔直径。
CN201510423154.6A 2015-07-17 2015-07-17 便携式鼻用空气过滤器 Active CN1052888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3154.6A CN105288897B (zh) 2015-07-17 2015-07-17 便携式鼻用空气过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3154.6A CN105288897B (zh) 2015-07-17 2015-07-17 便携式鼻用空气过滤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8897A CN105288897A (zh) 2016-02-03
CN105288897B true CN105288897B (zh) 2018-12-18

Family

ID=55187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23154.6A Active CN105288897B (zh) 2015-07-17 2015-07-17 便携式鼻用空气过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888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8393B (zh) * 2019-08-07 2021-06-15 焦作大学 一种鼻插式专业长跑防尘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35155A (en) * 1947-11-28 1950-12-26 Victor H Pandorf Nasal filter
CN2462973Y (zh) * 2001-02-20 2001-12-05 王骆锐 空气过滤器
CN2493225Y (zh) * 2001-04-12 2002-05-29 尹玉龙 卫生隐形鼻塞
CN1433822A (zh) * 2002-01-19 2003-08-06 封永宏 隐形鼻腔防尘保健架套
CN2928138Y (zh) * 2005-12-19 2007-08-01 马超 鼻腔用纳米空气过滤器
CN201042240Y (zh) * 2007-09-04 2008-04-02 钱学强 手脚镯
CN204815438U (zh) * 2015-07-17 2015-12-02 厦门华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鼻塞式空气过滤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76668A (ja) * 1984-02-21 1985-09-10 村田 松太郎 加湿粘着性人工鼻毛に依る鼻孔フイルタ−
KR20040088787A (ko) * 2003-04-11 2004-10-20 조상현 호흡기 보호용 비강 필터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35155A (en) * 1947-11-28 1950-12-26 Victor H Pandorf Nasal filter
CN2462973Y (zh) * 2001-02-20 2001-12-05 王骆锐 空气过滤器
CN2493225Y (zh) * 2001-04-12 2002-05-29 尹玉龙 卫生隐形鼻塞
CN1433822A (zh) * 2002-01-19 2003-08-06 封永宏 隐形鼻腔防尘保健架套
CN2928138Y (zh) * 2005-12-19 2007-08-01 马超 鼻腔用纳米空气过滤器
CN201042240Y (zh) * 2007-09-04 2008-04-02 钱学强 手脚镯
CN204815438U (zh) * 2015-07-17 2015-12-02 厦门华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鼻塞式空气过滤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8897A (zh) 2016-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60354B1 (ko) 필터 교체형 방진 마스크
KR102290997B1 (ko) 마스크
CN1161046C (zh) 平面折叠的个人呼吸保护装置
JP2020193426A (ja) 長さ調節部付き機能性マスク
JP2014223227A (ja) プリーツ型衛生マスク
WO2014030643A1 (ja) 防護服
KR20160128844A (ko) 마스크
JP2015019920A (ja) マスク、及び補助スペーサ
CN105288897B (zh) 便携式鼻用空气过滤器
KR20110045320A (ko) 기능성 위생 마스크
KR102296884B1 (ko) 스트랩 길이 조절 마스크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70093560A (ko) 마스크
CN204815438U (zh) 鼻塞式空气过滤器
CN106418802B (zh) 一种可折叠的舒适口罩
CN203555199U (zh) 一种口罩
CN208064551U (zh) 贴合鼻翼的口罩
CN207269904U (zh) 多功能弹性体布耳绳口罩
JP2016107101A (ja) 着色識別領域を有する放射性物質除去用マ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M593883U (zh) 抗空污簡便鼻濾罩結構
US2205368A (en) Respirator
CN206197133U (zh) 一种可折叠的舒适口罩
CN212994566U (zh) 一种口罩
CN210184567U (zh) 一种防治疾病的口罩
CN202026862U (zh) 一种卫生口罩
CN203710568U (zh) 带呼吸阀的罩杯式滤片及采用该滤片的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