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6829A - 一种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智能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智能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6829A
CN105286829A CN201510746873.1A CN201510746873A CN105286829A CN 105286829 A CN105286829 A CN 105286829A CN 201510746873 A CN201510746873 A CN 201510746873A CN 105286829 A CN105286829 A CN 1052868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feet
amplifier
electric capacity
vital sig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468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泽龙
许剑南
许建中
王元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74687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868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86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68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智能检测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生命体征信号敏感模块、生命体征信号处理与提取模块和生命体征数据智能传输与显示模块,其中生命体征信号敏感模块用于对人体生命体征信息进行检测并将回波信号传输给生命体征信号处理与提取模块,生命体征信号处理与提取模块用于对回波信号进行处理,从中提取出生命体征信息,之后将信息传输给生命体征信息智能传输与显示模块,生命体征数据智能传输与显示模块用于将生命体征信息进行传输和显示。本发明具有快速而准确地检测的优点,能同时对呼吸、心跳、体温等生命体征进行非接触式检测,加快了病人生命体征检测速度,为病人抢救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智能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智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心跳以及体温这类人体基本生命体征信息,可以表征人体当前身体健康状况。对病人进行生命体征检测是医生在对病人诊断前的必要工作。传统的医用接触式生命体征检测设备使用程序繁琐,检测效率低下,且被检测人员行动受限。而一些现有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检测设备体积庞大,检测不准确,且需要人工记录生命体征数据,不够便利。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护设备(申请号CN201310046402),此发明基于雷达探测的方式实现了人体呼吸、心跳的基本检测,但在检测完生命体征信息之后,没有任何的智能化处理,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该发明不具备体温检测的功能。
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数据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申请号CN201310010112),此发明所述的监测系统包括视频采集单元、图像处理单元、温度监测单元和输出单元,该发明主要实现了人体体温的非接触式监测,并未实现对于人体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信息的非接触式监测。
由上可知,现有生命体征检测技术存在以下几点缺陷:1)现有技术仍以接触式检测方式为主,检测程序繁琐,且被检测人员行动受限;2)一些现有非接触式检测技术仅实现了对人体呼吸、心跳的基本检测,不能保证准确度,且没有任何的智能化处理,使用不便;3)现有技术尚且没有同时检测呼吸、心跳、体温三项生命体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智能检测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智能检测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生命体征信号敏感模块、生命体征信号处理与提取模块和生命体征数据智能传输与显示模块,其中生命体征信号敏感模块用于对人体生命体征信息进行检测并将回波信号传输给生命体征信号处理与提取模块,生命体征信号处理与提取模块用于对回波信号进行处理,从中提取出生命体征信息,之后将信息传输给生命体征信息智能传输与显示模块,生命体征数据智能传输与显示模块用于将生命体征信息进行传输和显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本发明的生命体征检测装置采用了非接触的方式对人体生命体征进行检测,病人在检测过程中不会受到检测装置的束缚,简化了生命体征检测的流程,具有较大的便利度;2)本发明具有快速而准确地检测的优点,能同时对呼吸、心跳、体温等生命体征进行非接触式检测,加快了病人生命体征检测速度,为病人抢救节省了宝贵的时间;3)生命体征数据智能传输与显示大大增加了生命体征检测的智能化,大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了生命体征数据的快速记录、实时存储与局域网共享,在病人急救方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智能检测装置的系统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智能检测装置中模拟信号调理模块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智能检测装置中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智能检测装置中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智能检测装置的具体实施场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本发明的一种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智能检测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生命体征信号敏感模块、生命体征信号处理与提取模块和生命体征数据智能传输与显示模块,其中生命体征信号敏感模块用于对人体生命体征信息进行检测并将回波信号传输给生命体征信号处理与提取模块,生命体征信号处理与提取模块用于对回波信号进行处理,从中提取出生命体征信息,之后将信息传输给生命体征信息智能传输与显示模块,生命体征数据智能传输与显示模块用于将生命体征信息进行传输和显示。
所述生命体征信息包括呼吸速率、心率以及体温信息。
所述生命体征信号敏感模块包括微波雷达前端、雷达天线和红外体温敏感器,其中微波雷达前端和雷达天线相连,微波雷达前端的接收支路为正交双通道解调接收方式的接收支路。
生命体征信号处理与提取模块包括依次相连的模拟信号调理模块和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其中模拟信号调理模块包括二级带通滤波放大电路和偏置电路。
所述二级带通滤波放大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U1A、第二放大器U1B、第三放大器U2A、第四放大器U2B、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二电容C2、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三电容C3、第六电阻R6、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六电容C6、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七电容C7、第十五电阻R15、第八电容C8;
其中第一电容C1的正极与输入信号SIN_I相连,第一电容C1的负极与第一电阻R1相连,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放大器U1A反相输入端相连,第一放大器U1A的电源正极与+5V相连,电源负极与-5V相连,第一放大器U1A的同相输入端与GND相连,第一放大器U1A的输出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相连,第一放大器U1A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一放大器U1A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第一放大器U1A的输出端还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相连,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相连,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二放大器U1B反相输入端相连,第三电容C3的正极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相连,负极与GND相连,第二放大器U1B的电源正极与+5V相连,电源负极与-5V相连,第二放大器U1B的同相输入端与GND相连,第二放大器U1B的输出端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相连,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相连,第二放大器U1B的输出端同时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相连,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与第二放大器U1B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第二放大器U1B的输出端与输出信号SOUT1_I相连;
第五电容C5的正极与输入信号SIN_Q相连,第五电容C5的负极与第十电阻R10相连,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阻R11相连,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第三放大器U2A反相输入端相连,第三放大器U2A的电源正极与+5V相连,电源负极与-5V相连,第三放大器U2A的同相输入端与GND相连,第三放大器U2A的输出端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相连,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相连,第三放大器U2A的输出端同时与第六电容C6的一端相连,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与第三放大器U2A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第三放大器U2A的输出端还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相连,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相连,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第四放大器U2B反相输入端相连,第七电容C7的正极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相连,负极与GND相连,第四放大器U2B的电源正极与+5V相连,电源负极与-5V相连,第四放大器U2B的同相输入端与GND相连,第四放大器U2B的输出端与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相连,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相连,第四放大器U2B的输出端同时与第八电容C8的一端相连,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与第四放大器U2B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第四放大器U2B的输出端与输出信号SOUT1_Q相连;
所述偏置电路包括第五放大器U3A、第六放大器U3B、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和第十八电阻R18;
其中第八电阻R8的一端与输出信号SOUT1_I相连,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五放大器U3A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第五放大器U3A的电源正极与+5V相连,电源负极与-5V相连,第五放大器U3A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七电阻R7的2脚相连,第七电阻R7的1脚与+5V相连,第七电阻R7的3脚与GND相连,第五放大器U3A的输出端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相连,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相连,第五放大器U3A的输出端还与最终输出信号SOUT_I相连;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与输出信号SOUT1_Q相连,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第六放大器U3B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第六放大器U3B的电源正极与+5V相连,电源负极与-5V相连,第六放大器U3B的同相输入端与第十六电阻R16的2脚相连,第十六电阻R16的1脚与+5V相连,第十六电阻R16的3脚与GND相连,第六放大器U3B的输出端与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相连,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相连,第六放大器U3B的输出端还与最终输出信号SOUT_Q相连。
所述第一放大器U1A和第二放大器U1B集成在第一芯片LM358N[U1]上,第三放大器U2A和第四放大器U2B集成在第二芯片LM358N[U2]上,第五放大器U3A和第六放大器U3B集成在第三芯片LM358N[U3]上。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包括芯片TMS320F2812[U4]、第一十四芯插头J1、第一晶振Y1、第一开关S1、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
其中芯片TMS320F2812[U4]的23脚、37脚、56脚、75脚、100脚、112脚、128脚、143脚、154脚、162脚与1.8V相连,19脚、32脚、38脚、52脚、58脚、70脚、78脚、86脚、99脚、105脚、113脚、120脚、129脚、142脚、153脚、163脚与DGND相连,31脚、64脚、81脚、114脚、145脚、69脚、14脚、166脚、1脚、13脚与3.3V相连,12脚、15脚、165脚、176脚与GND相连,11脚与第十电容C10的一端相连,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与GND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0脚与第九电容C9的一端相连,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与GND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6脚与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相连,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与GND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57脚与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相连,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与3.3V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57脚还与输入红外体温信息TEM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59脚与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相连,第二十二电阻R22的另一端与3.3V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60脚与第一开关S1的一端相连,第一开关S1的另一端与GND相连,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与3.3V相连,第二十一电阻R21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S1的一端相连,第一开关S1的一端还与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相连,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与GND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7脚、134脚与DGND相连,175脚与GND相连,174脚与输入I路信号SOUT_I相连,173脚与输入Q路信号SOUT_Q相连,76脚与第一晶振Y1的2脚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77脚与第一晶振Y1的1脚相连,第一晶振Y1的1脚还与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相连,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与GND相连,第一晶振Y1的2脚还与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相连,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与GND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26脚与第一十四芯插头J1的1脚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31脚与第一十四芯插头J1的3脚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27脚与第一十四芯插头J1的7脚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36脚与第一十四芯插头J1的9脚、11脚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37脚与第一十四芯插头[J1]的13脚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35脚与第一十四芯插头J1的2脚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46脚与第一十四芯插头J1的14脚相连,第一十四芯插头J1的4脚、8脚、10脚、12脚与GND相连,13脚与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相连,第二十三电阻R23的另一端与3.3V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4脚与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相连,第二十四电阻R24的另一端与3.3V相连。
本发明的智能检测装置中生命体征信号敏感模块用于对人体呼吸速率、心率以及体温信息进行检测并返回相应的回波信号,其中微波雷达前端产生电磁波信号由雷达天线发射出去,经人体胸腔反射后再由雷达天线接收,并由微波雷达前端正交双通道解调接收,得到I/Q两路正交的雷达回波信号,而红外体温敏感器则用于检测人体体温信息并返回相应的红外回波信号;
生命体征信号处理与提取模块基于模拟信号调理模块和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对生命体征回波信号进行两次处理,尽可能地滤除噪声干扰并从回波信号中分离出生命体征信号,并由数字信号处理模块获取到最终的呼吸速率、心率以及体温信息;
生命体征数据智能传输与显示模块用于接收由生命体征信号处理与提取模块提取得到的生命体征信息,并通过基于WiFi技术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将生命体征信息传输到网络服务器平台,实现生命体征信息的网络共享,医护人员在局域网内的各类智能终端设备上都可对该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实时查看。
结合图4,由微波雷达前端正交双通道解调接收得到的I/Q两路正交的雷达回波信号,送入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分别进行A/D采样得到两路数字信号,并分别进行FIR数字滤波,滤除回波信号中的噪声与直流分量。经FIR数字滤波后的I/Q两路数字信号,通过圆心估计算法,计算出信号轨迹所属圆的圆心,然后将此圆的圆心平移到坐标原点,无直流分量的信号数据也跟着一起平移,便恢复得到原始的有用信号,再利用这两路正交信号,通过AT解调获取到雷达回波信号的相位信息。然后将该相位信息分成两路,其中一路再次做FIR数字滤波处理,滤除信号中的呼吸信号的分量,再通过希尔伯特——黄变换处理,获取到最终的心跳信息,而AT解调后的另一路信号则直接通过FFT处理获取得到呼吸信息;红外体温信号则直接由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的体温信息提取处理得到最终的体温信息。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5,作为优选,在急救病人生命体征检测应用场景中,可将本发明安装于医院急诊大门顶端,患者通过担架推车推送至急诊大门,待患者胸部位于本发明下方检测区域,停留7~10秒钟,该名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初步检测就已完成;
作为优选,在重症病人生命体征监测应用场景中,可将本发明安装于医院重症病人监护室天花板上,患者躺于监护室内病床上,患者胸腔一直位于本发明下方检测区域,其生命体征一直被实时监测;
在上述两个作为优选的应用场景中,被检测到的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输至医院的内部网络服务器平台,一方面网络服务器平台将各个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上传至医院信息系统,供医院信息管理中心的人员对病人生命体征数据进行管理;另一方面诸如手机、PDA、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可以访问该网络服务器平台,并在相应的界面显示对应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护士以及医生可通过这些智能终端设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实时查看,及时了解病人的生命体征状况,以便于病人的抢救以及重症病人的监护。

Claims (7)

1.一种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生命体征信号敏感模块、生命体征信号处理与提取模块和生命体征数据智能传输与显示模块,其中生命体征信号敏感模块用于对人体生命体征信息进行检测并将回波信号传输给生命体征信号处理与提取模块,生命体征信号处理与提取模块用于对回波信号进行处理,从中提取出生命体征信息,之后将信息传输给生命体征信息智能传输与显示模块,生命体征数据智能传输与显示模块用于将生命体征信息进行传输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命体征信息包括呼吸速率、心率以及体温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命体征信号敏感模块包括微波雷达前端、雷达天线和红外体温敏感器,其中微波雷达前端和雷达天线相连,微波雷达前端的接收支路为正交双通道解调接收方式的接收支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生命体征信号处理与提取模块包括依次相连的模拟信号调理模块和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其中模拟信号调理模块包括二级带通滤波放大电路和偏置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带通滤波放大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U1A]、第二放大器[U1B]、第三放大器[U2A]、第四放大器[U2B]、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二电容[C2]、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三电容[C3]、第六电阻[R6]、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六电容[C6]、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七电容[C7]、第十五电阻[R15]、第八电容[C8];
其中第一电容[C1]的正极与输入信号SIN_I相连,第一电容[C1]的负极与第一电阻[R1]相连,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放大器[U1A]反相输入端相连,第一放大器[U1A]的电源正极与+5V相连,电源负极与-5V相连,第一放大器[U1A]的同相输入端与GND相连,第一放大器[U1A]的输出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相连,第一放大器[U1A]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一放大器[U1A]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第一放大器[U1A]的输出端还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相连,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相连,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二放大器[U1B]反相输入端相连,第三电容[C3]的正极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相连,负极与GND相连,第二放大器[U1B]的电源正极与+5V相连,电源负极与-5V相连,第二放大器[U1B]的同相输入端与GND相连,第二放大器[U1B]的输出端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相连,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相连,第二放大器[U1B]的输出端同时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相连,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与第二放大器[U1B]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第二放大器[U1B]的输出端与输出信号SOUT1_I相连;
第五电容[C5]的正极与输入信号SIN_Q相连,第五电容[C5]的负极与第十电阻[R10]相连,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阻[R11]相连,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第三放大器[U2A]反相输入端相连,第三放大器[U2A]的电源正极与+5V相连,电源负极与-5V相连,第三放大器[U2A]的同相输入端与GND相连,第三放大器[U2A]的输出端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相连,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相连,第三放大器[U2A]的输出端同时与第六电容[C6]的一端相连,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与第三放大器[U2A]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第三放大器[U2A]的输出端还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相连,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相连,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第四放大器[U2B]反相输入端相连,第七电容[C7]的正极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相连,负极与GND相连,第四放大器[U2B]的电源正极与+5V相连,电源负极与-5V相连,第四放大器[U2B]的同相输入端与GND相连,第四放大器[U2B]的输出端与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相连,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相连,第四放大器[U2B]的输出端同时与第八电容[C8]的一端相连,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与第四放大器[U2B]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第四放大器[U2B]的输出端与输出信号SOUT1_Q相连;
所述偏置电路包括第五放大器[U3A]、第六放大器[U3B]、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和第十八电阻[R18];
其中第八电阻[R8]的一端与输出信号SOUT1_I相连,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五放大器[U3A]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第五放大器[U3A]的电源正极与+5V相连,电源负极与-5V相连,第五放大器[U3A]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七电阻[R7]的2脚相连,第七电阻[R7]的1脚与+5V相连,第七电阻[R7]的3脚与GND相连,第五放大器[U3A]的输出端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相连,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相连,第五放大器[U3A]的输出端还与最终输出信号SOUT_I相连;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与输出信号SOUT1_Q相连,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第六放大器[U3B]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第六放大器[U3B]的电源正极与+5V相连,电源负极与-5V相连,第六放大器[U3B]的同相输入端与第十六电阻[R16]的2脚相连,第十六电阻[R16]的1脚与+5V相连,第十六电阻[R16]的3脚与GND相连,第六放大器[U3B]的输出端与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相连,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相连,第六放大器[U3B]的输出端还与最终输出信号SOUT_Q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大器[U1A]和第二放大器[U1B]集成在第一芯片LM358N[U1]上,第三放大器[U2A]和第四放大器[U2B]集成在第二芯片LM358N[U2]上,第五放大器[U3A]和第六放大器[U3B]集成在第三芯片LM358N[U3]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包括芯片TMS320F2812[U4]、第一十四芯插头[J1]、第一晶振[Y1]、第一开关[S1]、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
其中芯片TMS320F2812[U4]的23脚、37脚、56脚、75脚、100脚、112脚、128脚、143脚、154脚、162脚与1.8V相连,19脚、32脚、38脚、52脚、58脚、70脚、78脚、86脚、99脚、105脚、113脚、120脚、129脚、142脚、153脚、163脚与DGND相连,31脚、64脚、81脚、114脚、145脚、69脚、14脚、166脚、1脚、13脚与3.3V相连,12脚、15脚、165脚、176脚与GND相连,11脚与第十电容[C10]的一端相连,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与GND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0脚与第九电容[C9]的一端相连,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与GND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6脚与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相连,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与GND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57脚与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相连,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与3.3V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57脚还与输入红外体温信息TEM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59脚与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相连,第二十二电阻[R22]的另一端与3.3V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60脚与第一开关[S1]的一端相连,第一开关[S1]的另一端与GND相连,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与3.3V相连,第二十一电阻[R21]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S1]的一端相连,第一开关[S1]的一端还与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相连,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与GND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7脚、134脚与DGND相连,175脚与GND相连,174脚与输入I路信号SOUT_I相连,173脚与输入Q路信号SOUT_Q相连,76脚与第一晶振[Y1]的2脚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77脚与第一晶振[Y1]的1脚相连,第一晶振[Y1]的1脚还与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相连,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与GND相连,第一晶振[Y1]的2脚还与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相连,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与GND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26脚与第一十四芯插头[J1]的1脚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31脚与第一十四芯插头[J1]的3脚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27脚与第一十四芯插头[J1]的7脚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36脚与第一十四芯插头[J1]的9脚、11脚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37脚与第一十四芯插头[J1]的13脚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35脚与第一十四芯插头[J1]的2脚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46脚与第一十四芯插头[J1]的14脚相连,第一十四芯插头[J1]的4脚、8脚、10脚、12脚与GND相连,13脚与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相连,第二十三电阻[R23]的另一端与3.3V相连,芯片TMS320F2812[U4]的14脚与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相连,第二十四电阻[R24]的另一端与3.3V相连。
CN201510746873.1A 2015-11-05 2015-11-05 一种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智能检测装置 Pending CN1052868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6873.1A CN105286829A (zh) 2015-11-05 2015-11-05 一种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智能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6873.1A CN105286829A (zh) 2015-11-05 2015-11-05 一种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智能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6829A true CN105286829A (zh) 2016-02-03

Family

ID=55185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46873.1A Pending CN105286829A (zh) 2015-11-05 2015-11-05 一种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智能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86829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0597A (zh) * 2016-08-25 2016-11-16 武汉中元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救生电台的生命体征探测模件
CN106175771A (zh) * 2016-08-25 2016-12-07 武汉中元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技术的海上生命体征探测模件
CN106963349A (zh) * 2017-03-17 2017-07-21 芜湖博高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非接触生命体征检测功能的智能led灯
CN109965858A (zh) * 2019-03-28 2019-07-05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超宽带雷达人体生命体征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0192847A (zh) * 2019-05-31 2019-09-03 湖南省顺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命体征监测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6915A (zh) * 2006-01-26 2007-08-01 香港中文大学 非接触式关键生理参数测量方法
CN102508256A (zh) * 2011-11-23 2012-06-20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非接触式实时生理信号监测系统
US20120190947A1 (en) * 2011-01-21 2012-07-26 Chon Ki H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monitoring with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2755194A (zh) * 2011-04-25 2012-10-31 山东省普来特能源与电器研究院 一种远程监护机器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6915A (zh) * 2006-01-26 2007-08-01 香港中文大学 非接触式关键生理参数测量方法
US20120190947A1 (en) * 2011-01-21 2012-07-26 Chon Ki H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monitoring with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2755194A (zh) * 2011-04-25 2012-10-31 山东省普来特能源与电器研究院 一种远程监护机器人
CN102508256A (zh) * 2011-11-23 2012-06-20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非接触式实时生理信号监测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0597A (zh) * 2016-08-25 2016-11-16 武汉中元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救生电台的生命体征探测模件
CN106175771A (zh) * 2016-08-25 2016-12-07 武汉中元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技术的海上生命体征探测模件
CN106963349A (zh) * 2017-03-17 2017-07-21 芜湖博高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非接触生命体征检测功能的智能led灯
CN109965858A (zh) * 2019-03-28 2019-07-05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超宽带雷达人体生命体征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0192847A (zh) * 2019-05-31 2019-09-03 湖南省顺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命体征监测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86829A (zh) 一种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智能检测装置
CN103006195B (zh)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数据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
CN106650286A (zh) 一种远程移动医疗智能实时监护系统
CN205994491U (zh) 一种人体健康体征指标的远程检测系统
CN105117583B (zh) 基于群体生理数据的个人健康分析系统
CN104965066A (zh)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便携式尿蛋白检测系统
CN204723040U (zh) 具医护功能之穿戴件
CN207558437U (zh) 基于多终端的智能医疗设备、医疗箱及医疗系统
Roy et al. Short range centralized cardiac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ZigBee communication
CN111345796A (zh) 一种智能人体体征检测系统
CN203074683U (zh) 一种便携式生理信息采集、传送装置
US20140371550A1 (en) Electrolytic biosensor
CN204072104U (zh) 一种可穿戴式无线脑血氧监测设备
CN103271725A (zh) 一种基于物联技术的生命体征多参数实时云存储腕表装置
CN202235365U (zh) 一种心电记录仪
CN208970186U (zh) 用于可穿戴设备的健康检测系统
CN204863176U (zh) 一种便携式心电数据采集及监测装置
CN203705641U (zh) 静脉认证腕式无线定位跟踪器
CN202600713U (zh) Gprs远程医疗系统
CN104887204A (zh) 基于nfc的监护巡查系统
CN205215200U (zh) 基于zigbee的病人检测装置
CN203885489U (zh) 一种袖套和机身可分离的便携电子血压计
CN205163085U (zh) 一种动态显示采血过程并监控献血者身体状况的采血仪
CN206400541U (zh) 基于物联网技术健康云服务平台
CN104887200A (zh) 基于社区老年人远程生理参数监护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