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6370A - 卧具 - Google Patents

卧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6370A
CN105286370A CN201510708082.XA CN201510708082A CN105286370A CN 105286370 A CN105286370 A CN 105286370A CN 201510708082 A CN201510708082 A CN 201510708082A CN 105286370 A CN105286370 A CN 1052863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ding
backboard
touch
led
al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080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86370B (zh
Inventor
吴玲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men Cang Yu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吴玲玲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吴玲玲 filed Critical 吴玲玲
Priority to CN20151070808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863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86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63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863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63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 Audible And Visible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卧具。所述卧具包括支撑底座、支撑板、背板、护栏组件以及报警组件。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护栏组件包括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边缘的三个护栏,所述三个护栏依次卡合连接,并与所述背板共同围绕所述支撑板。所述报警组件包括三个触摸感测模组、主处理器以及报警器,所述主处理器与所述三个触摸感测模组及所述报警器均电性连接,所述三个触摸感测模组分别包覆于所述三个护栏上,用以感测触碰压力并向所述主处理器传输触碰信号,所述主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触碰信号控制所述报警器进行报警。所述卧具能够防止婴儿滚落而摔伤。

Description

卧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躺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卧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躺卧设备例如床,一般包括支撑底座、设置于支撑底座上的支撑板、设置于支撑底座一侧的背板。支撑板上设置有床垫,人可以睡在床垫上休息。然而,当监护人和婴儿同睡一张床时,由于婴儿睡眠过程是周期性的,在每一个睡眠周期中,有深睡眠和浅睡眠两种形式来回循环,当婴儿在进入浅睡眠期时就可能出现一些动眼、动头、动四肢和发出声音等睡眠不实的表现,从而容易从床上翻滚下来。另外,当婴儿饥饿、冷热、受到惊吓或惊梦,白天睡眠太多等,也会造成婴儿睡觉不踏实,进而从床上滚落受伤,具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较为安全的卧具。
一种卧具,包括:
支撑底座;
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上;
背板,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的一侧边缘;
显示模组,包括基板、驱动电路、多个LED、导光层、半透光膜、弧形透明层以及开关,所述基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上,所述多个LED呈行列矩阵排列于所述基板上,所述驱动电路设置于所述背板上并与所述多个LED电性连接,所述导光层平行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覆盖所述多个LED,所述半透光膜设置于所述导光层上,所述弧形透明层设置于所述半透光膜上,所述开关设置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边缘并与所述驱动电路电性连接;
护栏组件,包括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边缘的三个护栏,所述三个护栏依次卡合连接,并与所述背板共同围绕所述支撑板;以及
报警组件,包括三个触摸感测模组、主处理器以及报警器,所述主处理器与所述三个触摸感测模组及所述报警器均电性连接,所述三个触摸感测模组分别包覆于所述三个护栏上,用以感测触碰压力并向所述主处理器传输触碰信号,所述主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触碰信号控制所述报警器进行报警。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LED的发光颜色相异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层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孔,所述多个LED收容于分别收容于所述多个贯穿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贯穿孔的孔径大于所述LED的外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贯穿孔的孔径等于所述LED的外径。
旋转所述护栏并配合所述背板以围绕所述支撑板,可以防止婴儿滚落卧具而摔伤。当婴儿成长到一定年龄可以站立或攀爬时,婴儿独自睡觉醒来并攀爬护栏时,手抓到处于护栏的扶手杆时,触摸感测模组会触发报警器进行报警,使处于客厅或其他房间内的监护人警醒,以便于及时查看婴儿的状况,排除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卧具的立体结构;
图2为图1所示卧具的背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卧具的LED照明模组的模块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述卧具的显示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5中的扶手杆剖面示意图;
图7为另一实施例的卧具的护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再一实施例的卧具的护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9为图8所示护栏的立杆沿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例如,一种卧具,其包括支撑底座、支撑板、背板以及护栏组件。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护栏组件包括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边缘的三个护栏,所述三个护栏依次卡合连接,并与所述背板共同围绕所述支撑板。优选的,还包括报警组件,所述报警组件包括三个触摸感测模组、主处理器以及报警器,所述主处理器与所述三个触摸感测模组及所述报警器均电性连接,所述三个触摸感测模组分别包覆于所述三个护栏上,用以感测触碰压力并向所述主处理器传输触碰信号,所述主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触碰信号控制所述报警器进行报警。优选地,还包括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基板、驱动电路、多个LED、导光层、半透光膜、弧形透明层以及开关,所述基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上,所述多个LED呈行列矩阵排列于所述基板上,所述驱动电路设置于所述背板上并与所述多个LED电性连接,所述导光层平行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覆盖所述多个LED,所述半透光膜设置于所述导光层上,所述弧形透明层设置于所述半透光膜上,所述开关设置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边缘并与所述驱动电路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1及图2,一实施例的卧具100,包括支撑底座10、支撑板20、背板30、照明组件40、显示模组50,护栏组件60以及报警组件70。支撑板20设置于支撑底座10上,背板30设置于支撑底座10一侧。照明组件40与显示模组50相邻设置于背板30上。护栏组件60包括转动设置于支撑底座10三个边缘的三个护栏61,三个护栏61依次连接并与背板30共同封闭地围绕支撑板20。报警组件70部分设置于护栏61上,并可用于报警。在本实施方式中,卧具100长为2-2.3米,宽为1.8-2米。可以理解,卧具100也可以为婴儿床,此时,婴儿床的长1为1.2-1.4米,宽为0.65-0.85米。
例如,支撑底座10包括框体11以及设置于框体11上的四个支脚13。框体11为矩形方框状并由木材制成,其中部开设有支撑腔(图未标)。四个支脚13分别设置于框体11的四个角部上,每个支脚13垂直框体11所在的平面,并支撑于地板上。支撑板20为矩形板状,其收容并支撑于框体11的支撑腔内。支撑板20的上表面与框体11的上表面平齐。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板20由胶合板制成。
例如,背板30设置于框体11的一侧边缘,并朝背离支脚13的一侧弯折延伸,以使背板30具有一定的弧度。背板30于自身两端分别凸伸形成弧形条31并于两个弧形条31之间开设有收容腔33。背板30上还开设有两组收音孔35。两组收音孔35设置于背板30邻近支撑底座10的一侧边缘。每组收音孔35包括20个收音微孔。
照明组件40包括收容于背板30的收容腔33内且相互间隔的两个照明模组41。请一并参阅图3,每个照明模组41包括无线充电电源411、LED发光模块412、声控电路模块413、声音监控模块415、按压电路模块417以及按压模块418。
无线充电电源411与LED发光模块412及声控电路模块413均收容于背板30的收容腔33中。声控电路模块413与LED发光模块412及无线充电电源411电性连接以形成声控电回路。声音监控模块415嵌设于背板30内并对准一组收音孔35。声音监控模块415与声控电路模块413电性连接,用于接收声音信号并传输至声控电路模块413。当声音信号超过预设分贝时,声控电路模块413根据闭合所述声控电回路并使所述声控电回路中的电流逐渐变大,从而使得LED发光模块412的发光亮度逐渐增大,最大发光亮度为5-10流明。当LED发光模块412维持最大亮度发光2-5分钟后,若声音监控模块415没有监控到超过预设分贝的声音信号时,声控电路模块413断开所述声控电回路,使LED发光模块412停止发光。例如,无线充电电源411为无线充电线圈。LED发光模块412包括5个LED,所述5个LED包括2个圆形的LED及3个方形的LED。
具体地,当婴儿于夜间醒来并啼哭时,声音监控模块415感测到声音信号并通过声控电路模块413触发LED发光模块412发光,从而可以照亮房间以安慰婴儿,而且LED发光模块412发出的渐变光线使得婴儿的眼睛可以逐渐从黑暗中适应过来。另外,LED发光模块412发出的最大亮度不高,不至于刺激到婴儿的眼睛。当婴儿不再啼哭并再次睡着后,声音监控模块415预设时间内未监测到声音信号时,声控电路模块413可断开所述声控电回路并使LED发光模块412停止发光,从而可以避免灯光影响婴儿的睡眠质量。需要说明的是,具体的声音控制、声音监控等,可采用现有技术及现有产品实现,本发明在此仅仅是利用相关的控制及监控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是具有这些结构及其连接关系的卧具产品。
按压电路模块417设置于收容腔33中,并与无线充电电源411及LED发光模块412电性连接,以形成按压电回路。按压模块418活动地设置于背板30上并与按压电路模块417电性连接,按压按压模块418可触发按压电路模块417,从而闭合按压电回路,以使LED发光模块412发光。按压模块418包括半透明按压体4181,半透明按压体4181露出于背板30的表面,并罩设于LED发光模块412上,以供光线从半透明按压体4181中透出。半透明按压体4181形成有矩形按压面。按压面的长为0.5米,宽为0.3米。例如,如卧具100为婴儿床,按压模块418的按压面4183的长为0.2米,宽为0.18米。例如,半透明按压体4181可以为弧形壳体状,其厚度为3毫米。例如,半透明按压体418上形成有弧形出射面,以提供散射光。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夜间婴儿饥饿需要喂奶时,或者寒冷需要添加衣服时,监护人可按压背板30上的半透明按压体4181,使得按压电路模块417接收半透明按压体4181发出的按压信号并触发接通所述按压电回路,从而使得LED发光模块412发光,以提供照明作用。例如,按压电路模块417也可以控制LED发光模块412逐渐增大发光的亮度。由于板透明按压体4181既作为按压件,又作为光线的出射件,使得其面积可以设计得较大,所需按压力度也较大,不易因婴儿触碰而被触发。
显示模组50收容于背板30的收容腔30内并位于两个照明模组41之间。请一并参阅图4,显示模组50包括基板51、多个LED52、驱动电路(图未示)、导光层53、半透光膜55、弧形透明层57以及开关58(见图2)。基板51设置于背板51的收容腔33中,多个LED52呈行列矩阵排列于基板51上。各个LED52可以是发光颜色相同的LED,也可以是发光颜色不同的LED。例如,其中一部分LE52灯为红光LED,另一部分LED52为黄光LED。驱动电路设置于背板51上并与多个LED52电性连接。驱动电路与多个LED52电性连接,能够控制每个LED52的开启/关闭状态、亮度状态和颜色状态等工作状态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导光层53由硅胶制成且平行设置于基板51上,导光层53覆盖于多个LED52上。导光层53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孔531。多个贯穿孔531呈行列矩阵排列且与多个LED52一一对应。多个LED52收容于对应的贯穿孔531中。贯穿孔531的孔径大于或等于LED52的外径。贯穿孔531的深度深于预设值,以便为LED52提供较好的散热。例如,贯穿孔152的内表面可以形成反光面,以便尽可能地减少LED52所发出的光的损耗。半透光膜55设置于导光层53上,弧形透明层57设置于半透光膜55上。弧形透光层57可以是玻璃层,比如超白玻璃层。在本实施方式中,弧形透光层57为柔性透明塑料层。开关58设置于背板30上并位于远离支撑板20的一侧边缘上并与所述驱动电路电性连接。当LED52不发光时,半透光膜55可掩盖LED52,使得用户观察弧形透光层57时,仅能够观察到半透光膜55的颜色及图案,而用户无法观察到位于半透光膜55下方的LED52的形状及颜色。需要说明的是,显示模组50具体的结构等,可采用现有技术及现有产品实现,本发明在此仅仅是利用相关的显示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是具有这些结构及其连接关系的卧具产品。
按压开关58时,可于弧形透光层57上显示各种图案,例如黑白颜色的线条、球形以及三角锥形等婴儿感兴趣的图形,以刺激婴儿的大脑发育。例如,也可以随着婴儿的年龄的增长,于弧形透光层57上显示其他鲜艳的颜色如红色、黄色,或者显示其他更为复杂的影像,以适婴儿的发育过程。由于婴儿睡眠时间较长,大部分时间在床上度过,因此,显示模组50能够有效地促进婴儿的智力发育。另外,由于开关58设置于远离支撑底座10的一侧,使得婴儿不易接触到,从而避免因误操作而开启显示模组50。
例如,设置若干个扶手杆613和/或若干个连接杆615;请一并参阅图5,每个护栏61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两个立杆611、扶手杆613、两个连接杆615以及驱动件617。两个立杆611分别设置于支撑底座10的角部位置处。扶手杆613与两个连接杆615相互间隔设置,且三者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立杆611上。扶手杆613设置于立杆611远离支撑板20的一端。其中一个连接杆615连接于两个立杆611的端部并转动设置于支撑底座10上,另一个连接杆615设置于上述连接杆615与扶手杆613之间。驱动件617设置于支撑底座10上并与端部的连接杆615连接,驱动件617可通过所述连接杆615驱动护栏61相对支撑底座10旋转,最终使得三个护栏61配合背板30将支撑板20围起来,防止婴儿从卧具100上摔落。
为使相邻两个护栏61互相扣合,每个护栏61的两个立杆611分别设有弓形钩6111与扣合孔6113。护栏61的一个立杆611上的弓形钩6111可拆卸地扣入相邻护栏61的立杆611上的扣合孔6113中,而护栏61的另一个立杆611上的扣合孔6113可收容另一个相邻护栏61的立杆611的弓形钩6111,从而将相邻两个护栏61相固定,以防止护栏61在重力的作用下相对支撑底座10翻转。例如,扣合孔6113为圆形孔,其直径为1厘米,深度为3厘米。弓形钩6111的端部形成有环形锥面,并于环形锥面上形成有摩擦层,以增加弓形钩6111于扣合孔6113的摩擦力。
请参阅图6,扶手杆613包括圆柱形的芯部6131以及沿着芯部6131向外延伸的扇形部6135,扇形部6135对应的圆心角为120度。请一并参阅图1,报警组件70包括三个触摸感测模组71、主处理器73以及报警器75。三个触摸感测模组71分别包覆于三个扶手杆613上,主处理器73固定设置于支撑底座10上并与三个触摸感测模组71电性连接,报警器75通过线缆与主处理器73电性连接。触摸感测模组71用以感测触碰压力并向主处理器73传输触摸/触碰信号,主处理器73根据触摸感测模组71感测到的所述触摸/触碰信号向报警器75发送报警指令,报警器75可进行报警。
触摸感测模组71包覆于扶手杆613的芯部6131上。触摸感测模组7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明绝缘衬底711、感应电极层712、粘合层713、驱动电极层714以及第二透明绝缘衬底715。其中,第一透明绝缘衬底715的外表面与扇形部6135的外表面围成圆形周面,第二透明绝缘衬底715贴合设置于芯部6131上。感应电极层712设于第一透明绝缘衬底715的内表面上,其上嵌设有网格导电电路7121。粘合层713设置于感应电机层712与驱动电极层714之间。第二透明绝缘衬底715包括面向第一透明绝缘衬底711的第一表面7151和与第一表面7151相对的第二表面7153。驱动电极层714设于第一表面7151上并朝向粘合层713,其上嵌设有网格导电电路7141。在其他实施中,驱动电极层714还可设置于第二表面7153上。例如,粘合层713用于将第一透明绝缘衬底711和第二透明绝缘衬底715粘合成一体。当驱动电极层714设置在第一表面7151上时,粘合层713还用于将感应电极层712与驱动电极层714之间进行绝缘设置。粘合层713可以选用光学透明的OCA(OpticalClearAdhesive)胶或LOCA胶。报警器75可以为发声器,以发出报警声音。例如,报警器75可以为设置于客厅中的蜂鸣器。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的触摸感测模组以及报警器件等,可采用现有技术及现有产品实现,本发明在此仅仅是利用相关的感测监控与报警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是具有这些结构及其连接关系的卧具产品。
组装上述卧具100时,首先将支撑板20铺设于支撑底座10上,将背板30设置于支撑底座10的一侧。将照明组件40及显示模组50相邻设置于背板30上,将护栏组件60转动地设置于支撑底座10的三个边缘,将报警组件70的三个触摸感测模组71分别设置于三个护栏61上,将触摸感测模组71、主处理器73以及报警器75依次电性连接。
使用时,婴儿独自或者婴儿与监护人一同于夜间在卧具100上休息,当婴儿因饥饿而醒来并哭闹时,声音监控模块415向声控电路模块413传递信号,声控电路模块413控制LED发光模块412逐渐发亮,进而使得婴儿得到安慰,同时也提醒监护人醒来以安抚婴儿。当婴儿停止哭闹一段时间并逐渐平复后,声控电路模块413控制LED发光模块412逐渐熄灭。当需要于夜间给婴儿喂奶时,可按压按压模块418以打亮LED发光模块412,由于LED发光模块412的最大亮度为5-10流明,因而方便喂奶且不会刺激婴儿的眼睛。
白天婴儿醒来后,可按压开关58启动显示模组50,以于弧形透明层57上显示各种婴儿感兴趣的颜色和图案,以促进婴儿的智力发育。当婴儿独自于卧具100上休息时,护栏61可翻转并围绕支撑板20,以防止婴儿滚落卧具100而摔伤。另外,当婴儿成长到一定年龄可以站立或攀爬时,婴儿独自睡觉醒来并攀爬护栏61时,手抓到处于护栏61最上位置处的扶手杆613时,触摸感测模组71会触发报警器75进行报警,使处于客厅或其他房间内的监护人警醒,以便于及时查看婴儿的状况,排除危险。
请参阅图7,例如,卧具100还可包括设置于护栏61上的温度控制组件80。此时护栏61上的两个连接杆615内部均开设有送风通道(图未示)并于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送风通道相通的多个送风孔8151。多个送风孔8151相互间隔设置。温度控制组件80可包括温度感测器81以及送风泵83。温度感测器81装设于连接杆615上,送风泵83设置于支撑底座10上并与温度感测器81电性连接,送风泵83通过送风管85与连接杆615的送风通道连通。当温度感测器81感测到温度过高时,送风泵83可向送风通道输送冷风,以使多个送风孔8151向卧具100上输送冷风以降低气温。当温度感测器81感测到温度过低时,送风泵83可向送风通道输送热风,以使多个送风孔8151向卧具100上输送热风以提高气温,从而为婴儿提供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例如,送风孔8151的孔径为5毫米,送风通道的孔径为1.5厘米。相邻两个送风孔8151相互间隔2厘米。例如,送风孔8151的截面也可以为棱形。
请参阅图8及图9,例如,护栏61上也可不包括弓形钩与扣合孔,而于每个护栏61上设置液压卡合组件90。此时,每个护栏61的一个立杆611上开设液压腔6115、活动槽6116以及液压槽6117,其中液压腔6115为圆管状腔体,并沿着立杆611的长度方向延伸。活动槽6116与液压槽6117间隔设置于立杆611上并均与液压腔6115相通。活动槽6116与液压槽6117的延伸方向均与立杆611的延伸方向垂直。护栏61的另一个立杆611上则开设有收容孔6118。活动槽6116的数目与收容孔6118的数目相同。
液压卡合组件90包括液压泵91、输送软管93、卡合柱94以及拉持件95。液压泵91固定设置于支撑底座10上。输送管93为圆柱形管,其中部开设有连通孔931。输送管93连接液压泵91与立杆611并通过连通孔931连通液压泵91与立杆611的液压腔6115。卡合柱94为圆柱状并活动地设置于立杆611的活动槽6116上。拉持件95收容于液压腔611中,其一端拉持卡合柱94,另一端固定于液压腔6115的内壁上,以拉动卡合柱94缩入液压腔6115中。
当护栏61翻转到位并围住支撑板20时,液压泵91通过输送软管93向液压腔6115内注入液压油以膨满液压腔6115,从而推动卡合柱94克服拉持件95的拉力而向外移动。拉持件95凸伸出立柱611的部分卡入相邻护栏61的立柱611的收容孔6118中,从而将相邻两个护栏61固定于一起。由于,液压卡合组件90省去了弓形钩6111,可自动锁定护栏61,省去了人工操作。例如,拉持件95可以为弹簧,橡皮筋等弹性件。
例如,本发明的卧具的其他实施方式还包括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相互组合所形成的卧具。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块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卧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底座;
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上;
背板,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的一侧边缘;
显示模组,包括基板、驱动电路、多个LED、导光层、半透光膜、弧形透明层以及开关,所述基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上,所述多个LED呈行列矩阵排列于所述基板上,所述驱动电路设置于所述背板上并与所述多个LED电性连接,所述导光层平行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覆盖所述多个LED,所述半透光膜设置于所述导光层上,所述弧形透明层设置于所述半透光膜上,所述开关设置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边缘并与所述驱动电路电性连接;
护栏组件,包括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边缘的三个护栏,所述三个护栏依次卡合连接,并与所述背板共同围绕所述支撑板;以及
报警组件,包括三个触摸感测模组、主处理器以及报警器,所述主处理器与所述三个触摸感测模组及所述报警器均电性连接,所述三个触摸感测模组分别包覆于所述三个护栏上,用以感测触碰压力并向所述主处理器传输触碰信号,所述主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触碰信号控制所述报警器进行报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LED的发光颜色相异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层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孔,所述多个LED收容于分别收容于所述多个贯穿孔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的孔径大于所述LED的外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的孔径等于所述LED的外径。
CN201510708082.XA 2015-10-26 2015-10-26 卧具 Active CN1052863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8082.XA CN105286370B (zh) 2015-10-26 2015-10-26 卧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8082.XA CN105286370B (zh) 2015-10-26 2015-10-26 卧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6370A true CN105286370A (zh) 2016-02-03
CN105286370B CN105286370B (zh) 2017-12-01

Family

ID=55184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08082.XA Active CN105286370B (zh) 2015-10-26 2015-10-26 卧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8637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3576A (zh) * 2018-04-09 2018-10-26 东莞市皓奇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智能安全家居床的使用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91509Y (zh) * 1999-08-30 2000-08-16 昆山喔凯童车有限公司 童床
CN102915617A (zh) * 2011-08-01 2013-02-06 张莹 一种儿童床的报警装置
CN203043251U (zh) * 2011-09-13 2013-07-10 儿童二代公司 儿童抚慰装置和抚慰器装置
US8542087B1 (en) * 1997-01-09 2013-09-24 Donald Spector Combined audio/video monitor and light box assembly
CN204120618U (zh) * 2014-07-30 2015-01-28 谢益长 一种床护栏
CN204181310U (zh) * 2014-11-18 2015-03-04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动漫床
CN204614367U (zh) * 2015-04-08 2015-09-0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Led显示模组
CN205093975U (zh) * 2015-10-26 2016-03-23 吴玲玲 卧具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42087B1 (en) * 1997-01-09 2013-09-24 Donald Spector Combined audio/video monitor and light box assembly
CN2391509Y (zh) * 1999-08-30 2000-08-16 昆山喔凯童车有限公司 童床
CN102915617A (zh) * 2011-08-01 2013-02-06 张莹 一种儿童床的报警装置
CN203043251U (zh) * 2011-09-13 2013-07-10 儿童二代公司 儿童抚慰装置和抚慰器装置
CN204120618U (zh) * 2014-07-30 2015-01-28 谢益长 一种床护栏
CN204181310U (zh) * 2014-11-18 2015-03-04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动漫床
CN204614367U (zh) * 2015-04-08 2015-09-0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Led显示模组
CN205093975U (zh) * 2015-10-26 2016-03-23 吴玲玲 卧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3576A (zh) * 2018-04-09 2018-10-26 东莞市皓奇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智能安全家居床的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6370B (zh) 2017-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88030U (zh) 居住用设施
CN205093976U (zh) 护栏床
CN109965846A (zh) 一种具有睡眠管理功能的智能床垫
TW201740056A (zh) 模組化的智慧家居照顧的照明裝置
CN105286352A (zh) 婴儿床
CN205405107U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家居系统
CN205623805U (zh) 宠物项圈
CN205093975U (zh) 卧具
CN205093954U (zh) 婴儿床
CN205093974U (zh) 电控床
CN205093955U (zh) 竹篾床
CN105286370B (zh) 卧具
CN113017332B (zh) 一种床垫除螨方法及除螨床垫
CN202060373U (zh) 远红外席梦思保健床垫
CN105286353B (zh) 竹篾床
CN105286371A (zh) 护栏床
CN105286369A (zh) 电控床
CN102138743A (zh) 内置有远红外发热片的低能耗保健床垫
CN105496082B (zh) 一种智能制冷沙发
CN207666340U (zh) 一种智能恒温床垫
CN206708807U (zh) 一种多功能台灯
CN112682726A (zh) 智能控制照明杀菌一体化灯具及其控制系统
CN109634134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全天候全自动感知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206994963U (zh) 智能型床垫
CN217644386U (zh) 一种便携式智能宠物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25

Address after: 216100 No. 78 Nanjing Road, Haimen town, Haimen, Nanto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Haimen Cang Yun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6000 12 Fu Nan Road, Xinxu Town, Huiyang District, Hui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Wu Ling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