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4228B - 红壤岗丘区幼龄油茶林间种药材坡地间隔深松中耕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红壤岗丘区幼龄油茶林间种药材坡地间隔深松中耕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84228B CN105284228B CN201510625712.7A CN201510625712A CN105284228B CN 105284228 B CN105284228 B CN 105284228B CN 201510625712 A CN201510625712 A CN 201510625712A CN 105284228 B CN105284228 B CN 10528422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dicinal material
- hillside fields
- intertillage
- young age
- woodla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红壤岗丘区幼龄油茶林间种药材坡地间隔深松中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耕地选择:在四纪红土红壤岗丘区,选幼龄油茶林间种药材坡地,作为间隔深松中耕的对象;(2) 开沟、施肥、整地:沿等高线开沟,沟内施基肥,再覆土整成等高畦;(3)药材育苗移栽定植或根状茎定植;(4)深松中耕:在夏季封垄前进行深松中耕;(5)建草带或草篱:幼龄油茶林坡地,从坡顶到坡脚,坡面间隔9‑11m等高建草带或草篱。使用本发明,能提高土壤含水率,雨后又有利于土壤通气及促进养分有效化,促进土壤有机质腐殖化。与现有常规中耕比较,土层含水率提高,土壤容重降低,土层养分含量增加,可促进幼龄油茶林生长,药材产量增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幼龄油茶林林地间种药材间隔深松中耕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四纪红土红壤岗丘区,幼龄油茶林间种药材射干坡地,间隔深松中耕的方法。
背景技术
干旱问题一直是农业生产重要的限制因素。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干旱问题越发突出,不仅降雨较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遭遇旱灾情况严重,就连以往降雨量较多但湿热不同季的南方红壤丘岗区,出现伏秋干旱时段也更加频繁。
由于常规耕作主要是以垄式犁为主的耕翻作业,加剧了干旱的发生,因为耕翻作业,人畜的踩踏,机车轮子的碾压,使土层被过度压实,容易在耕层底部形成坚硬的犁底层。由于犁底层的存在,作物根系穿扎困难,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此外,犁底层使降水不能及时渗入土层内而形成地表径流,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也就是说,常规耕作方法使土地结构变劣,土壤贫瘠干化,水分和养分流失日益严重,导致土壤结构、肥力退化,作物产量下降,低而不稳,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有一种新的耕作措施取代。
土壤深松是打破犁底层的最有效的方法,它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及作物生长状况,也可以有效地利用自然降水,提高作物产量,是解决干旱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深松是指疏松土层而不是翻转土层的土壤耕作技术。深松方式分全面深松和局部深松2种。深松形式有间隔深松、浅翻深松、灭茬深松、中耕深松、垄作深松、垄沟深松等多种。深松的深度,视耕作后的厚度而定。一般中耕深松深度2O~30cm,深松整地为30~40cm,垄作深松为25~30cm。
有关深松土壤耕作技术早在37年前就有报导(参见:“垄作深松试验”,黑龙江绥化地区农科所,新农业,1978,第3期,第10-11页)。但现有深松耕作技术主要适用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南方四纪红土红壤坡地的深松耕作技术,未见有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适合我国南方红壤区幼龄油茶间种药材间隔深松,又适合土体紧实的幼龄油茶林林地间种药材间隔深松中耕的方法,该方法特别适合四纪红土红壤岗丘区,幼龄油茶间种药材坡地间隔深松,有利于充分发挥红壤岗丘区大量幼龄油茶林林地的地力,发展特色农业,振兴地区经济。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壤岗丘区幼龄油茶林间种药材坡地间隔深松中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耕地选择:在四纪红土红壤岗丘区,选幼龄油茶林间种药材坡地,作为间隔深松中耕的对象;
(2) 开沟施肥整地:沿等高线开沟,沟宽05-0.7m(优选0.6m),沟深0.15-0.20m(优选0.17m),沟内施基肥,每667㎡施有机肥2000-3000kg,钙镁磷肥40-50kg,覆土整成等高畦;
(3)药材育苗移栽定植或根状茎定植;
(4)深松中耕:一般选择夏季封垄前进行深松中耕;
(5)建草带或草篱:幼龄油茶林坡地,从坡顶到坡脚,坡面间隔9-11m(优选10m)等高建草带或草篱。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幼龄油茶林是指定植至始果这段时期的油茶林,约3~4年生长期;所述坡地是指<25°的未成梯的坡面,坡度优选7.6°-16.2°。
进一步,步骤(4)中,所述深松中耕包括:1)间隔深松中耕 (简称间松耕):所述间隔深松中耕就是一行深中耕,一行浅中耕,深中耕深度为25-30cm(破犁底层),浅中耕为3-5cm;2)全面深松中耕:(简称全松耕):从坡顶到坡脚,每1条等高畦沟都进行深松中耕,中耕深度与间隔深松同;3)常规中耕(简称常规耕):从坡顶到坡脚,每1条等高畦沟都进行中耕,使用工具是锄头,中耕深度3-5cm。
进一步,步骤(5)中,所述建草带或草篱用的牧草品种不限,优选多种牧草种子混播,特别是豆科非豆科牧草种子混播。优选百喜草和白三叶草种子混播。
本发明选择四纪红土红壤岗丘区,幼龄油茶林间种药材坡地,作为间隔深松中耕的对象,在药苗定植后到封垄前,结合中耕除草实施间隔深松中耕,创造了一个虚实并存的耕层构造;虚部雨水易下渗,提高土壤含水率,雨后又有利于土壤通气及促进养分有效化;实部阻止雨水形成土壤中流,促进土壤有机质腐殖化,因而,与常规中耕比较,土层含水率提高、土壤容重降低,各土层养分含量增加,促进幼龄油茶生长,药物增产明显,有利改变当地经济落后,农民收入低的局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选地
亚热带红壤成土母质(岩)多种,众多母质(岩)形成多种土地类型,其中四纪红土红壤面积较大,仅湖南省就有四纪红土红壤坡地46.05×104h㎡,分布在湘、资、沅、澧四水系及其支流沿岸和连接的盆地、低丘岗地及环湖丘陵区,海拔低(300m以下),坡度缓(<25°),垦殖率虽然己达24.8%,但还有许多闲置土地可以利用;而且,新垦四纪红土红壤油茶林林地达0.6×104h㎡,约1/3为幼龄油茶间种药材;这就是说,四纪红土红壤面积较大,分布的地势低缓,可利用土地(后备资源)面积大,新垦的油茶林林地间种药材的面积也大,故在四纪红土红壤岗丘区,选幼龄油茶林间种药材射干坡地,作为实施对象;本实施例选用的幼龄油茶林是2009年2月定植的幼龄油茶林,至2012年,生长期已有3年;
2、开沟施肥整地:沿等高线开沟,沟宽0.6m,沟深0.17m,沟内施基肥,每667㎡施有机肥(厩肥、土杂肥)2500kg、钙镁磷肥45kg作基肥,覆土整成等高畦;
3、药材射干播种育苗移栽定植
本实施例间种的药材为射干。所述射干有育苗定植和根状茎定植2种。本实施例,采用春播种子育苗,苗高6-7cm时,定植在等高畦上,密度45×60cm;采用根状茎定植,即在返青前将苗刨出,剪成留有2个芽的根状茎定植在等高畦上,密度同上;
(1) 射干种子的保存:射干种子采收后用湿沙保存的发芽率高,发芽快,而晒干的种子发芽率仅45-50%,且发芽慢,因此,自留种子保存采用湿沙法保存—埋入湿沙中即可;
(2)播种时期:射干种子在8℃—14℃开始萌发,而在≥30℃时,发芽率显著降低,故湘中、湘北在2-3月(或11-12月)播种;本实施例于3月12日播种,播后2周即出苗;
(3)播种量:射干每667㎡苗床播10kg,苗床:大田=1:7。
(4)苗床管理:射干播种后,覆盖4±0.5cm厚的土,浇透水,以后再浇2次水,勤除杂草;苗高6-7Cm出圃定植;
4、间隔深松中耕
(1)间隔深松中耕 (简称间松耕):从坡顶到坡脚,第1条等高畦沟深松中耕,笫2条等高畦沟浅中耕,笫3条深松中耕,笫4条又浅中耕,即深松中耕一条畦沟,间一条不深松;深松中耕的工具,选用长二齿钉耙(齿长40cm);深松深度25-30cm,浅中耕深度3-5cm。
(2)全面深松中耕法(简称全松耕):从坡顶到坡脚,每1条等高畦沟都进行深松中耕,中耕深度与间隔深松同;
(3)常规中耕法(简称常规耕):从坡顶到坡脚,每1条等高畦沟都进行中耕,使用工具是锄头,中耕深度3-5Cm;
5、建草带(“草篱”):
(1)建草篱:本实施例草篱建在湖南省××县××乡××村×××;该地年均降雨量1132.6 mm,日均温变幅为-8.1℃一40.7℃ ,日均温17.9℃,≥10℃的积温6484.3℃;坡度8.2°-15.8°;2009年4月,在一面积为1.1 h㎡的坡面内沿山坡等高线种植了宽约0.52m(草篱宽度是根据坡度决定的,坡度8.2°-15.8°用0.52m宽草篱合理)的香根草草篱;草篱间距为10m,篱间栽行距为2.5m的油茶4行,每行油茶内开沟4条定植射干;这些草篱并非严格按照等高线分布,它们在某些地区有些倾斜,目的是为保持草篱间的平行间距以利于农作,不等高就筑竹节埂;
(2)草篱效应:沿山坡等高线种植草篱过滤带可以显著减少径流和侵蚀泥沙量;从坡脚向坡顶,依秩建3个草篱小区,顺坡长10m,横坡宽4m,小区面积40㎡,同样坡位设3个未建草篱小区;2013年4月(建篱4年)测定次降雨径流、泥沙量,取4次暴雨流失量比较(平均雨强56.4mm/h,平均历时57.2min);结果,建草 篱小区比未建草 篱减少径流39.2%,减少侵蚀泥沙53.3%(参见表1)。
表1 草篱的水土保持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间隔深松中耕的效应:间隔深松中耕能创造虚实并存的耕层构造;虚部雨水易下渗,提高土壤含水率,雨后又有利于土壤通气及促进养分有效化;实部阻止雨水形成壤中流,促进土壤有机质腐殖化。因而,与常规中耕比较,土层含水率提高、土壤容重降低、各土层养分含量增加,促进幼龄油茶生长,射干增产明显;
(2)对不同土层水分变化的效应:试验于2011年4-6月、2012年7-9月同时在衡南县××村和宁乡县×××乡进行,设间隔深松中耕25cm(简称间松耕)、常规中耕3-5Cm(简称常规耕)、全面深松中耕25Cm(简称全松耕)3个处理,每处理面积10×10m=100㎡,重复3次,小区随机排列;在射干封垄前选雨后1d、2d、3d,每小区按“s”形选取10个采样点,分别测定0-5cm,5-15cm,15-25cm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采用南京产土壤水分速测仪测定);同样,在2012年速测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2011年由于降雨偏多,土壤含水量普遍高;3个处理比较,间松耕、全松耕比常规耕分别提高5.3%、9.1%;2012年降雨偏少,土壤含水量普遍低;3个处理比较,间松耕、全松耕比常规耕分别提高39.3%、47.7%(参见表2)。
表2 间隔深松中耕对不同土层水分含量变化的效应
(3)对不同土层土壤容重变化的效应:试验于2011年、2012年同时在衡南县××乡和宁乡县×××乡进行;设间隔深松中耕25cm(简称间松耕)、常规中耕3-5cm(简称常规耕)、全面深松中耕25cm(简称全松耕)3个处理,每处理面积10×10m=100㎡,重复3次,小区随机排列。在射干收获前,每小区按“s”形选取10个采样点,分别测定0-5cm,5-15cm,15-25cm土壤容重(土壤容重采用环刀法);同样,在2012年测定土壤容重。结果,2011年土壤容重间松耕比常规耕、全松耕比常规耕分别降低11.5%、12.7%;2012年土壤容重间松耕比常规耕、全松耕比常规耕分别降低11.8%、13.1%(表3)。
表3 间隔深松中耕对不同土层土壤容重变化的效应
(4)对不同土层养分含量变化的效应:试验于2010年同时在衡南县××村和宁乡县×××乡进行。设间隔深松中耕25cm(简称间松耕)、常规中耕3-5Cm(简称常规耕)、全面深松中耕25Cm(简称全松耕)3个处理,每处理面积10×10m=100㎡,重复3次,小区随机排列。在射干收获前,每小区按“s”形选取10个采样点,分别测定0~10cm,10-20cm,20-30cm土层养分含量(常规分析方法)。结果,土壤有机质含量间松耕、全松耕均值比常规耕0-10cm、10-20cm、20-30cm分别提高19.9%、10.6%、16.7%;这一方面是由于深松中耕可明显提高射干根长、根深及根量所致;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适宜的深松,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创造了良好的土壤水分及养分条件,进而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所致;深松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发育还可以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差异证明,从表4可以看出,任何1项速效养分值,均是全松耕模式>间松耕模式>常规耕模式,其中间松耕模式比常规耕模式0-10cm、10-20cm、20-30cm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8.0%、8.5%、6.4%(表4)。
表4 间隔深松中耕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效应
(4)促进油茶生长和提高射干产量的效应:试验于2010年同时在衡南县××村和宁乡县×××乡进行;设间隔深松中耕25cm(简称间松耕)、常规中耕3-5Cm(简称常规耕)、全面深松中耕25Cm(简称全松耕)3个处理,每处理面积10×10m=100㎡(每小区栽油茶16株)重复3次,小区随机排列。2014年2月(油茶移栽整4年)测量每株油茶冠径、地径、春梢数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油茶树体生长的差异明显,总体生长量,间隔深松中耕>全面深松中耕>常规中耕;以地径来讲,间松耕、全松耕、常规耕分别为3.8cm、3.2cm、2.6cm,间松耕比常规耕大1.2cm,大46.2%;射干产量,间松牲比常规耕提高33.3%(参见表5)。
表5 间隔深松中耕促进油茶树体生长和提高射干产量的效应。
Claims (10)
1.一种红壤岗丘区幼龄油茶林间种药材坡地间隔深松中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耕地选择:在四纪红土红壤岗丘区,选幼龄油茶林间种药材坡地,作为间隔深松中耕的对象;
(2)开沟、施肥、整地:沿等高线开沟,沟内施基肥,再覆土整成等高畦;
(3)药材育苗移栽定植或根状茎定植;
(4)间隔深松中耕:在夏季封垄前进行间隔深松中耕,即一行深中耕,一行浅中耕;所述深中耕的深度为25-30cm,所述浅中耕的深度为3-5cm;
(5)建草带或草篱:幼龄油茶林坡地,从坡顶到坡脚,坡面间隔9-11m等高建草带或草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壤岗丘区幼龄油茶林间种药材坡地间隔深松中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幼龄油茶林是为定植至始果期的油茶林;所述坡地是<25°的未成梯的坡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壤岗丘区幼龄油茶林间种药材坡地间隔深松中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地是坡度为7.6°-16.2°的未成梯的坡地。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红壤岗丘区幼龄油茶林间种药材坡地间隔深松中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沟宽为0.5-0.7m,沟深0.15-0.20m,所述基肥为有机肥和钙镁磷肥,每667㎡施有机肥2000-3000kg,钙镁磷肥40-50kg。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壤岗丘区幼龄油茶林间种药材坡地间隔深松中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沟宽0.6m,沟深0.17m。
6.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红壤岗丘区幼龄油茶林间种药材坡地间隔深松中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药材为射干。
7.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红壤岗丘区幼龄油茶林间种药材坡地间隔深松中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建草带或草篱用的牧草品种至少为2种不同的牧草种子混播。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壤岗丘区幼龄油茶林间种药材坡地间隔深松中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建草带或草篱用的牧草品种至少为2种不同的牧草种子混播。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壤岗丘区幼龄油茶林间种药材坡地间隔深松中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建草带或草篱用的牧草品种至少为2种不同的牧草种子混播。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壤岗丘区幼龄油茶林间种药材坡地间隔深松中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建草带或草篱用的牧草品种至少为2种不同的牧草种子混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25712.7A CN105284228B (zh) | 2015-09-28 | 2015-09-28 | 红壤岗丘区幼龄油茶林间种药材坡地间隔深松中耕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25712.7A CN105284228B (zh) | 2015-09-28 | 2015-09-28 | 红壤岗丘区幼龄油茶林间种药材坡地间隔深松中耕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84228A CN105284228A (zh) | 2016-02-03 |
CN105284228B true CN105284228B (zh) | 2017-12-22 |
Family
ID=55182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25712.7A Active CN105284228B (zh) | 2015-09-28 | 2015-09-28 | 红壤岗丘区幼龄油茶林间种药材坡地间隔深松中耕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8422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93880A (zh) * | 2016-02-09 | 2016-04-20 | 钟转佳 | 绿色高产油茶-茶叶-红薯以及蒿菜混合种植方法 |
CN105961118B (zh) * | 2016-05-24 | 2020-04-07 | 谢庭生 | 油茶地间种牧草供饲、放养家禽的方法 |
CN106613704A (zh) * | 2016-12-31 | 2017-05-10 | 管天球 | 一种油茶林下套种桔梗的方法 |
CN106577148A (zh) * | 2016-12-31 | 2017-04-26 | 管天球 | 一种油茶林下套种射干的方法 |
CN107318296A (zh) * | 2017-08-28 | 2017-11-07 |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 一种油茶新造林土壤保水保肥方法 |
CN107980445A (zh) * | 2017-11-14 | 2018-05-04 | 分宜县金贝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红壤山地油茶与射干套种方法 |
CN111656902A (zh) * | 2020-06-05 | 2020-09-15 |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 一种红壤坡耕地保护性耕作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53051A (ja) * | 1998-01-09 | 1999-09-21 | Nisshoku Corp | 圃場耕作土の流出防止工法 |
CN201290220Y (zh) * | 2008-09-12 | 2009-08-19 | 东北农业大学 | 振动式深松中耕联合作业机 |
CN104429549B (zh) * | 2014-12-18 | 2017-07-07 | 普洱力品林业有限公司 | 一种滇黄精林下仿野生种植方法 |
CN104541908A (zh) * | 2015-01-27 | 2015-04-29 |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 一种油茶的高产栽培方法 |
-
2015
- 2015-09-28 CN CN201510625712.7A patent/CN105284228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84228A (zh) | 2016-0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84228B (zh) | 红壤岗丘区幼龄油茶林间种药材坡地间隔深松中耕的方法 | |
CN102498779B (zh) | 坡耕地水土保持的耕作组合方法 | |
CN101233811B (zh) | 玉米留茬垄侧种植方法 | |
CN105210612B (zh) | 一种葛根的育苗及种植方法 | |
CN103947494B (zh) | 潜育化稻田增氧排灌栽培法 | |
CN101536643A (zh) | 盐碱地改良方法 | |
CN103814727B (zh) | 一种极度干旱地区谷子杂交种节水种植的方法 | |
CN106613263B (zh) | 南疆绿洲滴灌连作中低产棉田土壤耕层构建方法 | |
CN103988702A (zh) | 一种茶苗黑膜覆盖栽培方法 | |
CN108739207A (zh) | 烤烟抗旱节水栽培方法 | |
CN104221657A (zh) | 红壤旱坡地烤烟深耕施肥平栽一体化种植方法 | |
CN103718816A (zh) | 一种盐碱地种植沙枣绿化林的方法 | |
CN102640651A (zh) | 一种姜黄种姜优选及种植方法 | |
CN110036852A (zh) | 一种长山药横生高产的种植方法 | |
CN112602396B (zh) | 一种盐碱地降盐增产耕作方法 | |
CN109348752A (zh) | 旱地底层粉垄碎土贮水丰产保护性耕作方法 | |
CN103125221A (zh) | 一种适宜高寒山区种植作物的地膜覆盖栽培方法 | |
CN102187801A (zh) | 白泥土造林的方法 | |
CN104982214A (zh) | 一种适应于沙木蓼扦插育苗的方法 | |
CN105993262B (zh) | 紫色土丘岗缓坡蜂窝状坡面林草复合种植高效利用方法 | |
CN105580585A (zh) | 板栗冠下东北太子参野生变家种栽培技术 | |
CN103875409A (zh) | 一种对新整理耕地进行稻草易地还田的马铃薯培肥方法 | |
CN104620815B (zh) | 一种百喜草防治水土流失的种植方法 | |
CN103797992A (zh) | 一种苹果、甘薯、西瓜立体高效栽培模式 | |
CN113678678A (zh) | 一种中山杉容器苗、大田一体化培育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17 Address after: 410000 room 914, administrative building, Hunan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o. 139, Fenglin 2nd Road, xianjiahu street, Yuel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Jingd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004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economic geography, No. 506, Qingyuan Road, Tianxin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e Tingsh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