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2923A - 一种兼有变功率节能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兼有变功率节能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2923A
CN105282923A CN201510411375.1A CN201510411375A CN105282923A CN 105282923 A CN105282923 A CN 105282923A CN 201510411375 A CN201510411375 A CN 201510411375A CN 105282923 A CN105282923 A CN 105282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transistor
circuit
switch
conn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113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82923A8 (zh
Inventor
李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41137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82923A/zh
Priority to EP15863292.7A priority patent/EP3226658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5/000807 priority patent/WO201608229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282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29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82923A8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2923A8/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5/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 H02M5/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 H02M5/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5/06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impedan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5/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 H02M5/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 H02M5/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5/06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impedances
    • H02M5/08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impedances using capacitors on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06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066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particular circuits having a special characteristi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05Capacitor coupled rect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有变功率节能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采用了在桥式整流电路的G、N两端接电容C1a和电容C11与开关K11等的串联电路以及电容C1b与开关Ka的串联电路的技术方案。该方案能使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在不增加EMC电路时也能满足GB17743中的条款要求,电路简单、且能节约生产成本。还公开了在电感镇流器Lz的阻抗范围为≥52欧姆到≤360欧姆的电感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中,采用在桥式整流电路的D、N两端并联电容C和电容C1与开关K1的串联等电路的技术方案。该方案能使生产和装配的工效提高,节约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了电感镇流式驱动的电源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兼有变功率节能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发光灯的驱动电源,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兼有变功率节能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
背景技术
LED半导体照明是国务院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的新兴产业。近期,科技部编制了《半导体照明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在专项规划的重点任务的应用技术研究里,提出了开发高效、低成本、高可靠的LED驱动电源。这说明了LED驱动电源在半导体照明应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由于LED灯的寿命取决于驱动电源,99%以上的灯故障都是由于驱动电源引起的,LED的寿命长达50000h以上,但与之配套的驱动电源的寿命一般仅为10000h左右.所以LED灯照明装置能否应用推广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其驱动电源问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523647A、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2931605U、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340369U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340329U等,提出了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全新技术方案,该驱动电源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高效率(>95%)、高可靠、长寿命和低成本等显著特点。在大功率的LED灯的应用方面,由于LED灯的灯伏安特性的温度特性一般为-4mV/℃,这种伏安特性的温度特性表明即便是用恒流源来驱动LED灯,在温度大范围变化的情况下(地域不同、季节不同、灯在开始到稳定工时的温度变化),会使灯的功率发生变化,这是现有的LED灯的驱动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而根据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固有特性即当灯电压受温度影响下降时,其镇流电流因负载电压的降低而增加,使灯功率不会因灯电压的降低而下降。当灯电压受温度影响上升时,其镇流电流因负载电压的上升而减小,使灯功率不会因灯电压的上升而增加。上述的事实表明,LED灯需要的不是恒流源,也不是恒压源,而是能满足LED灯要求的镇流式驱动电源。据此,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必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2014-7-16发布,2014-9-1实施的照明电器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中,首次将LED模块用直流或交流电子控制装置纳入了认证范围,认证依据标准为GB19510.1、GB19510.14、GB17743、GB17625.1。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523647A、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2931605U、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340369U,以及CN203675406U、专利号为201420719643.7的改进方案等所公布的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技术方案,要想满足GB17743中的条款要求,需增加EMC电路。
在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340329U,以及CN203675406U、专利号为201420719643.7的改进方案等所公布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技术方案中,使用切换电感镇流器抽头的方法,实现电感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装置的宽电压工作,这种抽头的电感镇流器在生产过程中,抽头给生产工艺、装配工艺带来不便,还使自身损耗增加。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需增加EMC电路即能满足GB17743中的条款要求的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而且还能实现变功率节能;提供一种不用抽头的方法就能实现宽电压工作的电感镇流的LED灯的驱动电源,而且还能实现变功率节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包括桥式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即G、N两端接有第一电容(C1a)。
在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即G、N两端还接有第二电容(C11)和第一开关(K11)的串联电路;第三电容(C12)和第二开关(K12)的串联电路;第四电容(C13)和第三开关(K13)的串联电路。
所述的第一开关(K11)、第二开关(K12)和第三开关(K13)的状态转换的驱动电路接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的第二电容(C11)、第三电容(C12)、第四电容(C13)的一端即P点通过第一电阻(R10)接G端。
所述的第一开关(K11)的驱动电路由第一集成电路(IC11)、第二电阻(R11)、第一晶体管(Q11)、第一二极管(D11)、第一继电器(J11)构成,第二电阻(R11)的一端接第一集成电路(IC11)的3脚,另一端接第一晶体管(Q11)的基极,第一二极管(D11)的负极同第一继电器(J11)的一端一起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第一二极管(D11)的正极同第一继电器(J11)的一端一起接第一晶体管(Q11)的集电极,第一晶体管(Q11)的发射极接N端。
所述的第二开关(K12)的驱动电路由第二集成电路(IC12)、第三电阻(R12)、第二晶体管(Q12)、第二二极管(D12)、第二继电器(J12)构成,第三电阻(R12)的一端接第二集成电路(IC12)的3脚,另一端接第二晶体管(Q12)的基极,第二二极管(D12)的负极同第二继电器(J12)的一端一起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第二二极管(D12)的正极同第二继电器(J12)的一端一起接第二晶体管(Q12)的集电极,第二晶体管(Q12)的发射极接N端。
所述的第三开关(K13)的驱动电路由第三集成电路(IC13)、第四电阻(R13)、第三晶体管(Q13)、第三二极管(D13)、第三继电器(J13)构成,第四电阻(R13)的一端接第三集成电路(IC13)的3脚,另一端接第三晶体管(Q13)的基极,第三二极管(D13)的负极同第三继电器(J13)的一端一起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第三二极管(D13)的正极同第三继电器(J13)的一端一起接第三晶体管(Q13)的集电极,第三晶体管(Q13)的发射极接N端。
所述的第一开关(K11)为电子开关,该电子开关由第一可控硅(T11)、第一光耦输出端(T12)、第五电阻(R14)、第六电阻(R15)构成,第一可控硅(T11)的T2极和第五电阻(R14)的一端与第二电容(C11)的一端相连接,第五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第一光耦输出端(T12)一端相连接,第一光耦输出端(T12)的另一端与第一可控硅(T11)的G极和第六电阻(R15)的一端相连接,第六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第一可控硅(T11)的T1极一起接N端。
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接有驱动该电子开关状态转换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由第一集成电路(IC11)、第二电阻(R11)、第一晶体管(Q11)、第十一电阻(R21)、第十二电阻(R22)、第四晶体管(Q21)、第一光耦输入端(T22)、第十三电阻(R23)构成,第二电阻(R11)的一端接第一集成电路(IC11)的3脚,另一端接第一晶体管(Q11)的基极,第一晶体管(Q11)的发射极接N端,第一晶体管(Q11)的集电极同第十一电阻(R21)的一端、第十二电阻(R22)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一电阻(R21)的另一端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第十二电阻(R22)的另一端接第四晶体管(Q21)的基极,第四晶体管(Q21)的发射极接N端,第四晶体管(Q21)的集电极接第一光耦输入端(T22)的负极,第一光耦输入端(T22)的正极接第十三电阻(R23)的一端,第十三电阻(R23)的另一端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
所述的第二开关(K12)为电子开关,该电子开关由第二可控硅(T13)、第二光耦输出端(T14)、第七电阻(R16)、第八电阻(R17)构成,第二可控硅(T13)的T2极和第七电阻(R16)的一端与第三电容(C12)的一端相连接,第七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第二光耦输出端(T14)一端相连接,第二光耦输出端(T14)的另一端与第二可控硅(T13)的G极和第八电阻(R17)的一端相连接,第八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第二可控硅(T13)的T1极一起接N端。
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接有驱动该电子开关状态转换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由第二集成电路(IC12)、第三电阻(R12)、第二晶体管(Q12)、第十四电阻(R24)、第十五电阻(R25)、第五晶体管(Q22)、第二光耦输入端(T24)、第十六电阻(R26)构成,第三电阻(R12)的一端接第二集成电路(IC12)的3脚,另一端接第二晶体管(Q12)的基极,第二晶体管(Q12)的发射极接N端,第二晶体管(Q12)的集电极同第十四电阻(R24)的一端、第十五电阻(R25)的一端相连接,第十四电阻(R24)的另一端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第十五电阻(R25)的另一端接第五晶体管(Q22)的基极,第五晶体管(Q22)的发射极接N端,第五晶体管(Q22)的集电极接第二光耦输入端(T24)的负极,第二光耦输入端(T24)的正极接第十六电阻(R26)的一端,第十六电阻(R26)的另一端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
所述的第三开关(K13)为电子开关,该电子开关由第三可控硅(T15)、第三光耦输出端(T16)、第九电阻(R18)、第十电阻(R19)构成,第三可控硅(T15)的T2极和第九电阻(R18)的一端与第四电容(C13)的一端相连接,第九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第三光耦输出端(T16)一端相连接,第三光耦输出端(T16)的另一端与第三可控硅(T15)的G极和第十电阻(R19)的一端相连接,第十电阻(R19)的另一端与第三可控硅(T15)的T1极一起接N端;
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接有驱动该电子开关状态转换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由第三集成电路(IC13)、第四电阻(R13)、第三晶体管(Q13)、第十七电阻(R27)、第十八电阻(R28)、第六晶体管(Q23)、第三光耦输入端(T26)、第十九电阻(R29)构成,第四电阻(R13)的一端接第三集成电路(IC13)的3脚,另一端接第三晶体管(Q13)的基极,第三晶体管(Q13)的发射极接N端,第三晶体管(Q13)的集电极同第十七电阻(R27)的一端、第十八电阻(R28)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七电阻(R27)的另一端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第十八电阻(R28)的另一端接第六晶体管(Q23)的基极,第六晶体管(Q23)的发射极接N端,第六晶体管(Q23)的集电极接第三光耦输入端(T26)的负极,第三光耦输入端(T26)的正极接第十九电阻(R29)的一端,第十九电阻(R29)的另一端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
所述的第一晶体管(Q11)、第二晶体管(Q12)、第三晶体管(Q13)的发射极与第四可控硅(T17)的正极、第二十电阻(R30)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十电阻(R30)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C30)的正极、第四可控硅(T17)的控制极相连接,第五电容(C30)的负极和第四可控硅(T17)的负极一起接N端。
在P点和N端之间接有第六电容(C1b)与第四开关(Ka)的串联电路。
在电源的输入端即L、N端接有驱动第四开关(Ka)的状态转换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由第四集成电路(IC14)以及第二十一电阻(R31)、第二十二电阻(R32)、第二十三电阻(R33)、第二十四电阻(R34)、第二十五电阻(R35)、第二十六电阻(R36)、第二十七电阻(R37)、第二十八电阻(R38)、第七电容(C14)、第四二极管(D14)、第五二极管(D15)、第五可控硅(T18)、第四继电器(Ja)构成,第二十一电阻(R31)的一端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另一端与第四集成电路(IC14)的1脚、第二十二电阻(R32)的一端、第二十三电阻(R33)的一端、第二十四电阻(R34)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十二电阻(R32)的另一端接第四集成电路(IC14)的2脚,第二十三电阻(R33)的另一端接第四集成电路(IC14)的3脚,第二十四电阻(R34)的另一端接第四集成电路(IC14)的4脚,第四二极管(D14)、第二十七电阻(R37)、第二十八电阻(R38)依次串联后接L端和N端,第二十七电阻(R37)和第二十八电阻(R38)的连接处接第四集成电路(IC14)的5脚,第二十五电阻(R35)的一端、第二十六电阻(R36)的一端、第七电容(C14)的一端与第五可控硅(T18)的控制极相连接,第二十五电阻(R35)的另一端接第四集成电路(IC14)的7脚,第二十六电阻(R36)的另一端、第七电容(C14)的另一端和第五可控硅(T18)的负极接N端,第五二极管(D15)和第四继电器(Ja)相互并联后,第五二极管(D15)负极连接点接L端,正极连接点接第五可控硅(T18)的正极。
一种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包括电感镇流器(Lz)以及同电感镇流器(Lz)输出端连接的桥式整流电路,还包括为控制电路提供能量的直流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电感镇流器(Lz)的阻抗范围为≥52欧姆到≤360欧姆的电感镇流器。在所说的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即D、N两端接有第十一电容(C)。
在所说的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即D、N的两端还接有由第八电容(C1)和第五开关(K1)组成的串联电路、第九电容(C2)和第六开关(K2)的串联电路、第十电容(C3)和第七开关(K3)的串联电路。
在所说的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即A端和N端接有驱动第五开关(K1)的状态转换的驱动电路、第六开关(K2)的驱动电路、第七开关(K3)的驱动电路。
所述的第八电容(C1)、第九电容(C2)、第十电容(C3)的连接点即P点通过第二十九电阻(R1)接D端。
所说的第五开关(K1)的状态转换的驱动电路由第五集成电路(IC21)、第三十电阻(R41)、第七晶体管(Q31)、第六二极管(D21)、第五继电器(J21)构成,第三十电阻(R41)的一端接第五集成电路(IC21)的3脚,另一端接第七晶体管(Q31)的基极,第六二极管(D21)的负极同第五继电器(J21)的一端一起接A端,第六二极管(D21)的正极同第五继电器(J21)的一端一起接第七晶体管(Q31)的集电极,第七晶体管(Q31)的发射极接N端。
所说的第六开关(K2)的驱动电路由第六集成电路(IC22)、第三十一电阻(R43)、第八晶体管(Q32)、第七二极管(D22)、第六继电器(J22)构成,第三十一电阻(R43)的一端接第六集成电路(IC22)的3脚,另一端接第八晶体管(Q32)的基极,第七二极管(D22)的负极同第六继电器(J22)的一端一起接A端,第七二极管(D22)的正极同第六继电器(J22)的一端一起接第八晶体管(Q32)的集电极,第八晶体管(Q32)的发射极接N端。
所说的第七开关(K3)的驱动电路由第七集成电路(IC23)、第三十二电阻(R45)、第九晶体管(Q33)、第八二极管(D23)、第七继电器(J23)构成,第三十二电阻(R45)的一端接第七集成电路(IC23)的3脚,另一端接第九晶体管(Q33)的基极,第八二极管(D23)的负极同第七继电器(J23)的一端一起接A端,第八二极管(D23)的正极同第七继电器(J23)的一端一起接第九晶体管(Q33)的集电极,第九晶体管(Q33)的发射极接N端。
所述的第五开关(K1)为电子开关,该电子开关由第六可控硅(T1)、第四光耦输出端(Ta2)、第三十六电阻(R51)、第三十七电阻(R52)构成,第六可控硅(T1)的T2极和第三十六电阻(R51)的一端与第八电容(C1)的一端相连接,第三十六电阻(R51)的另一端与第四光耦输出端(Ta2)一端相连接,第四光耦输出端(Ta2)的另一端与第六可控硅(T1)的G极和三十七电阻(R52)的一端相连接,第三十七电阻(R52)的另一端与第六可控硅(T1)的T1极一起接N端。
在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即A端和N端接有驱动该电子开关状态转换的驱动电路,该电子开关的驱动电路由第五集成电路(IC21)、第三十电阻(R41)、第七晶体管(Q31)、第三十三电阻(R42)、第四光耦输入端(Ta1)构成,第三十电阻(R41)的一端接第五集成电路(IC21)的3脚,另一端接第七晶体管(Q31)的基极,第七晶体管(Q31)的发射极接N端,第七晶体管(Q31)的集电极接第四光耦输入端(Ta1)的负极,第四光耦输入端(Ta1)的正极接第三十三电阻(R42)的一端,第三十三电阻(R42)的另一端接A端。
所述的第六开关(K2)为电子开关,该电子开关由第七可控硅(T2)、第五光耦输出端(Tb2)、第三十八电阻(R53)、第三十九电阻(R54)构成,第七可控硅(T2)的T2极和第三十八电阻(R53)的一端与第九电容(C2)的一端相连接,第三十八电阻(R53)的另一端与第五光耦输出端(Tb2)一端相连接,第五光耦输出端(Tb2)的另一端与第七可控硅(T2)的G极和三十九电阻(R54)的一端相连接,第三十九电阻(R54)的另一端与第七可控硅(T2)的T1极一起接N端。
在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即A端和N端接有驱动该电子开关状态转换的驱动电路,该电子开关的驱动电路由第六集成电路(IC22)、第三十一电阻(R43)、第八晶体管(Q32)、第三十四电阻(R44)、第五光耦输入端(Tb1)构成,第三十一电阻(R43)的一端接第六集成电路(IC22)的3脚,另一端接第八晶体管(Q32)的基极,第八晶体管(Q32)的发射极接N端,第八晶体管(Q32)的集电极接第五光耦输入端(Tb1)的负极,第五光耦输入端(Tb1)的正极接第三十四电阻(R44)的一端,第三十四电阻(R44)的另一端接A端。
所述的第七开关(K3)为电子开关,该电子开关由第八可控硅(T3)、第六光耦输出端(Tc2)、第四十电阻(R55)、第四十一电阻(R56)构成,第八可控硅(T3)的T2极和第四十电阻(R55)的一端与第十电容(C3)的一端相连接,第四十电阻(R55)的另一端与第六光耦输出端(Tc2)一端相连接,第六光耦输出端(Tc2)的另一端与第八可控硅(T3)的G极和四十一电阻(R56)的一端相连接,第四十一电阻(R56)的另一端与第八可控硅(T3)的T1极一起接N端。
在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即A端和N端接有驱动该电子开关状态转换的驱动电路,该电子开关的驱动电路由第七集成电路(IC23)、第三十二电阻(R45)、第九晶体管(Q33)、第三十五电阻(R46)、第六光耦输入端(Tc1)构成,第三十二电阻(R45)的一端接第七集成电路(IC23)的3脚,另一端接第九晶体管(Q33)的基极,第九晶体管(Q33)的发射极接N端,第九晶体管(Q33)的集电极接第六光耦输入端(Tc1)的负极,第六光耦输入端(Tc1)的正极接第三十五电阻(R46)的一端,第三十五电阻(R46)的另一端接A端。
所述的第七晶体管(Q31)、第八晶体管(Q32)、第九晶体管(Q33)的发射极与第九可控硅(T4)的正极、第五十电阻(R47)的一端相连接,第五十电阻(R47)的另一端与第十三电容(C4)的正极、第九可控硅(T4)的控制极相连接,第十一电容(C4)的正极和第九可控硅(T4)的负极一起接N端。
第十一电容(C)通过第八开关(KK)接在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即D、N的两端,第七开关(K3)的一端接第十电容(C3),第七开关(K3)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容(C)和第八开关(KK)的连接点即H点连接。
在电源的输入端即L、N端接有驱动第八开关(KK)的状态转换的驱动电路,该电路由第八集成电路(IC24)以及第四十二电阻(R61)、第四十三电阻(R62)、第四十四电阻(R63)、第四十五电阻(R64)、第四十六电阻(R65)、第四十七电阻(R66)、第四十八电阻(R67)、第四十九电阻(R68)、第十二电容(C24)、第九二极管(D24)、第十二极管(D25)、第十可控硅(T5)、第八继电器(J24)构成,第四十二电阻(R61)的一端接A,另一端与第八集成电路(IC24)的1脚、第四十三电阻(R62)、第四十四电阻(R63)、第四十五电阻(R64)的一端相连接,第四十三电阻(R62)的另一端接第八集成电路(IC24)的2脚,第四十四电阻(R63)的另一端接第八集成电路(IC24)的3脚,第四十五电阻(R64)的另一端接第八集成电路(IC24)的4脚,第九二极管(D24)、第四十八电阻(R67)、第四十九电阻(R68)依次串联后接L端和N端,第四十八电阻(R67)、第四十九电阻(R68)的连接处接第八集成电路(IC24)的5脚,第四十六电阻(R65)、第四十七电阻(R66)的一端、第十二电容(C24)的一端与第十可控硅(T5)的控制极相连接,第四十六电阻(R65)的另一端接第八集成电路(IC24)的7脚,第四十七电阻(R66)的另一端、第十二电容(C24)的另一端和第十可控硅(T5)的负极接N端,第十二极管(D25)和第八继电器(J24)相互并联后,第十二极管(D25)负极连接点接L端,正极连接点接第十可控硅(T5)的正极。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使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在不增加EMC电路时也能满足GB17743中的条款要求,电路简单、节约生产成本;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用LC镇流的大功率LED灯能实现变功率节能。
本发明的优点还在于对于电感镇流的LED灯的驱动电源而言,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由于电感镇流器没有抽头,使生产和装配的工效显著提高,节约生产成本,同时也能使电感镇流器的效率更高,可达到95%,95%的效率远高于CQC3146-2014《LED模块用交流电子控制装置节能认证技术规范》中非隔离式92%、隔离式90%的节能评价值的认证标准。由于本发明的电感镇流的LED灯的驱动电源电路的桥式整流的桥臂输出电压为方波,在通过电容补偿线路功率因数为0.97的高功率因数时,其谐波的含量也完全满足GB17625.1中相应的谐波规定要求。由于本发明的控制电路不在主回路(受控的是小电流),所以能降低对控制电路的要求。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用电感镇流的大功率LED灯能实现变功率节能。
附图说明
图1-图3是现有技术的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电路结构图以及局部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的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局部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5是现有技术的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EMC测试结果图。
图6是本发明的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EMC测试结果图。
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是本发明的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局部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15、图16是现有技术的电感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电路结构图以及局部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17、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3、图24是本发明的电感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电路结构图以及局部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细述。
图1是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523647A公布的首个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电路结构。图2是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2931605U公布的对图1的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改进的电路结构图。图3是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340369U公布的对图2的改进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电路结构原理图,图中在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即G、N两端接电容C1a,由于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电路主回路是由电感L和电容C构成,电感和电容的谐振会使电源端子骚扰电压超过GB17743中规定的限值。电容C1a的接入能大大降低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电路的电源端子骚扰电压值。图5是现有技术的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EMC测试结果图,由图可知,在0.15MHz的位置的骚扰电压值超过了GB17743中规定有10个dB之多。图6是本发明的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EMC测试结果图,由图可知,在0.15MHz的位置的骚扰电压值低于GB17743中规定的25个dB之多,完全能满足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3C认证对EMC的技术要求。对本实施例图4的主电路,本发明使用LC镇流式驱动电源驱动的144W(标称值)、700mA(标称值)灯为示例来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图中的电容C1a优选使用0.1~0.12uF。
实践证明,在图4的技术方案中,电容C1a的接入会使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的电流减小。为满足设计(设计原则是以25度时的LED灯具的灯电压作为灯的工作电压,LC镇流器的阻抗能满足LED灯电流要求即可)要求,可以对电路作相应的调整(如增大电容C或增大电感L,使LC镇流电路的总阻抗减小,弥补由于电容C1a的接入导致的电流减小)。根据在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接入电容C1a后可改变原有的电路电流的特点,可以对接入电容实施控制,以达到灯能在宽电压下正常工作的目的。对于CN202931605U(如图2)、CN203340369U(如图3)公布的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的宽电压工作的技术方案而言,在功能相同的情况下,可提高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的整体可靠性,并能节约成本。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电路结构原理图,图中在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即G、N两端还接有电容C11和开关K11的串联电路、电容C12和开关K12的串联电路、电容C13和开关K13的串联电路。
图8是本发明的另一电路结构原理图,图中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的一端通过电阻R10接G端。图中的电阻R10是使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在工作时减轻充电电流对开关的冲击。由电容工作的特性可知,在电容充电的初期瞬时电流很大,图中的电阻R10能限制瞬时大电流,减轻充电电流对开关的冲击。
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电路结构原理图,图中示出了图7所示的开关K11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由集成电路IC11、电阻R11、晶体管Q11、二极管D11、继电器J11构成,电阻R11的一端接集成电路IC11的3脚,另一端接晶体管Q11的基极,二极管D11的负极同继电器J11的一端一起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该电源电路本例使用的是CN202931605U或CN203340369U中使用的电源电路。二极管D11的正极同继电器J11的一端一起接晶体管Q11的集电极,晶体管Q11的发射极接N端。
还示出了图7中开关K12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由集成电路IC12、电阻R12、晶体管Q12、二极管D12、继电器J12构成,电阻R12的一端接集成电路IC12的3脚,另一端接晶体管Q12的基极,二极管D12的负极同继电器J12的一端一起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二极管D12的正极同继电器J12的一端一起接晶体管Q12的集电极,晶体管Q12的发射极接N端。
图9还示出了图7中开关K13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由集成电路IC13、电阻R13、晶体管Q13、二极管D13、继电器J13构成,电阻R13的一端接集成电路IC13的3脚,另一端接晶体管Q13的基极,二极管D13的负极同继电器J13的一端一起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二极管D13的正极同继电器J13的一端一起接晶体管Q13的集电极,晶体管Q13的发射极接N端。
图7、图8、图9、所示的电路是根据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在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接入电容后可改变原有的电路电流的特点,实现LC镇流式驱动在宽电压下使LED灯能正常工作。
图7的电路图与图2或图3的技术方案的功能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图2中的电容Ca和开关Ka、电容Cb和开关Kb、电容Cc和开关Kc、电容Cd和开关Kd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在工作电容C的两端,而本发明的图7的电容C11和开关K11、电容C12和开关K12、电容C13和开关K13的串联电路则是接在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即G、N两端。由于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是容性,所以在路的工作电容的容量越大LC镇流电路的电流越大。由集成电路芯片的逻辑关系和CN202931605U图2的电路可知,当输入电压变低时开关Ka或开关Kb或开关Kc或关Kd是吸合的,也就是说在电容和开关串联电路中,开关的状态设置是常开的(见图2)。而本发明的图7的电容C11和开关K11、电容C12和开关K12、电容C13和开关K13的串联电路则是接在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即G、N两端,电容和开关串联电路与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的性质无关,而且在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接入电容后能使原有的电路电流减小。由集成电路芯片的逻辑关系和本发明的图7的电路可知,当输入电压变低时开关K11或开关K12或开关K13是断开的,也就是说在电容和开关串联电路中,开关的状态设置是常闭的(见图7)。本发明的图7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的工作电压低于CN202931605U公布的图2的技术方案中的电容的工作电压,而且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两端的工作电压波动小(由图可知电容两端的工作电压近似于负载电压),即工作电压稳定,从而提高了整体电路的可靠性。
图9是驱动开关K11、开关K12、开关K13的驱动电路,图中的集成电路IC11、IC12、IC13的外围电路可使用CN203675406U等公开的现有技术,以及中国专利号201420719643.7记载的技术方案。直流供电电源则为CN203675406U或CN203340369U中使用的电源电路。图中接在集成电路IC11的输出端即3脚的R11和晶体管Q11是当3脚的逻辑电路为1时使晶体管Q11导通,图中的继电器J11得电吸合,驱动开关K11动作,开关K11由常闭变常开,C11从电路中断开,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的电流增加。D11是当继电器J11失电时,消除感应电势,保护晶体管Q11。图中接在集成电路IC12的输出端即3脚的R12和晶体管Q12是当3脚的逻辑电路为1时使晶体管Q12导通,图中的继电器J12得电吸合,驱动开关K12动作,驱动开关K12动作,开关K12由常闭变常开,C12从电路中断开,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的电流增加。D12是当继电器J12失电时,消除感应电势,保护晶体管Q12。图中接在集成电路IC13的输出端即3脚的R13和晶体管Q13是当3脚的逻辑电路为1时使晶体管Q13导通,图中的继电器J13得电吸合,驱动开关K13动作,驱动开关K13动作,开关K13由常闭变常开,C13从电路中断开,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的电流增加。D13是当继电器J13失电时,消除感应电势,保护晶体管Q12。
图10所示的电子开关电路,是替换图7中的开关K11、开关K12和开关K13。图中替换开关K11的电子开关由可控硅T11、光耦输出端T12、电阻R14、电阻R15构成,可控硅T11的T2极和电阻R14的一端与电容C11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光耦输出端T12一端相连接,光耦输出端T12的另一端与可控硅T11的G极和电阻R15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可控硅T11的T1极一起接N端。
图中替换开关K12的电子开关由可控硅T13、光耦输出端T14、电阻R16、电阻R17构成,可控硅T13的T2极和电阻R16的一端与电容C12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与光耦输出端T14一端相连接,光耦输出端T14的另一端与可控硅T13的G极和电阻R17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可控硅T13的T1极一起接N端。
图中替换开关K13的电子开关由可控硅T15、光耦输出端T16、电阻R18、电阻R19构成,可控硅T15的T2极和电阻R18的一端与电容C13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与光耦输出端T16一端相连接,光耦输出端T16的另一端与可控硅T15的G极和电阻R19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与可控硅T15的T1极一起接N端。
图11所示的是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接有驱动替换开关K11的电子开关、替换开关K12的电子开关和替换开关K13的电子开关状态转换的驱动电路。
图中替换开关K11的电子开关的驱动电路由集成电路IC11、电阻R11、晶体管Q11、电阻R21、电阻R22、晶体管Q21、光耦输入端T22、电阻R23构成,电阻R11的一端接集成电路IC11的3脚,另一端接晶体管Q11的基极,晶体管Q11的发射极接N端,晶体管Q11的集电极同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2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21的另一端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电阻R22的另一端接晶体管Q21的基极,晶体管Q21的发射极接N端,晶体管Q21的集电极接光耦输入端T22的负极,光耦输入端T22的正极接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23的另一端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
图中替换开关K12的电子开关的驱动电路由集成电路IC12、电阻R12、晶体管Q12、电阻R24、电阻R25、晶体管Q22、光耦输入端T24、电阻R26构成,电阻R12的一端接集成电路IC12的3脚,另一端接晶体管Q12的基极,晶体管Q12的发射极接N端,晶体管Q12的集电极同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25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电阻R25的另一端接晶体管Q22的基极,晶体管Q22的发射极接N端,晶体管Q22的集电极接光耦输入端T24的负极,光耦输入端T24的正极接电阻R26的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
图中替换开关K13的电子开关的驱动电路由集成电路IC13、电阻R13、晶体管Q13、电阻R27、电阻R28、晶体管Q23、光耦输入端T26、电阻R29构成,电阻R13的一端接集成电路IC13的3脚,另一端接晶体管Q13的基极,晶体管Q13的发射极接N端,晶体管Q13的集电极同电阻R27的一端、电阻R28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电阻R28的另一端接晶体管Q23的基极,晶体管Q23的发射极接N端,晶体管Q23的集电极接光耦输入端T26的负极,光耦输入端T26的正极接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29的另一端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
在图10和图11中,由可控硅T11、光耦输出端T12、电阻R14、电阻R15组成的开关电路,受光耦输入端T22控制,而光耦输入端T22的工况又受集成电路IC11、电阻R11、晶体管Q11、电阻R21、电阻R22、晶体管Q21、电阻R23元件的控制。由于可控硅T11、光耦输出端T12、电阻R14、电阻R15组成的电子开关在电路中是替代开关K11工作的,而K11的工作状态设置为常闭。所以,由可控硅T11、光耦输出端T12、电阻R14、电阻R15组成的开关电路在IC11输出为零时,应处于导通的工作状态。电阻R11、晶体管Q11、电阻R21、电阻R22、晶体管Q21、光耦输入端T22、电阻R23构成的电路,满足IC11输出为零时电子开关导通的要求。其工作原理为:当IC11输出为零时Q11截止,集电极为高电位,R21、R22提供Q21饱和导通所需的基极电流,Q21饱和导通,R23将光耦输入端T22的工作电流限定在正常工作范围之内。由于光耦输入端T22工作,光耦输出端T12即工作,可控硅T11工作。
由可控硅T13、光耦输出端T14、电阻R16、电阻R17组成的开关电路,受光耦输入端T24控制,而光耦输入端T24的工况又受集成电路IC12、电阻R12、晶体管Q12、电阻R24、电阻R25、晶体管Q22、电阻R26元件的控制。由于控硅T13、光耦输出端T14、电阻R16、电阻R17组成的电子开关在电路中是替代开关K12工作的,而K12的工作状态设置为常闭。所以,由可控硅T13、光耦输出端T14、电阻R16、电阻R17组成的开关电路在IC12输出为零时,应处于导通的工作状态。电阻R12、晶体管Q12、电阻R24、电阻R25、晶体管Q22、光耦输入端T24、电阻R26构成的电路,满足IC12输出为零时电子开关导通的要求。其工作原理为:当IC12输出为零时Q12截止,集电极为高电位,R24、R25提供Q22饱和导通所需的基极电流,Q22饱和导通,R26将光耦输入端T24的工作电流限定在正常工作范围之内。由于光耦输入端T24工作,光耦输出端T14即工作,可控硅T13工作。
由可控硅T15、光耦输出端T16、电阻R18、电阻R19组成的开关电路,受光耦输入端T26控制,而光耦输入端T26的工况又受集成电路IC13、电阻R13、晶体管Q13、电阻R27、电阻R28、晶体管Q23、电阻R29元件的控制。由于可控硅T15、光耦输出端T16、电阻R18、电阻R19组成的电子开关在电路中是替代开关K13工作的,而K13的工作状态设置为常闭。所以,由控硅T15、光耦输出端T16、电阻R18、电阻R19组成的开关电路在IC13输出为零时,应处于导通的工作状态。电阻R13、晶体管Q13、电阻R27、电阻R28、晶体管Q23、光耦输入端T26、电阻R29构成的电路,满足IC13输出为零时电子开关导通的要求。其工作原理为:当IC13输出为零时Q13截止,集电极为高电位,R27、R28提供Q23饱和导通所需的基极电流,Q23饱和导通,R29将光耦输入端T26的工作电流限定在正常工作范围之内。由于光耦输入端T26工作,光耦输出端T16即工作,可控硅T15工作。
图7、图8、图9、图10、图11所示的电路与图4工作时的主电路相同,本发明以144W(标称值)、700mA(标称值)用LC镇流驱动的LED灯电路为优选示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图中R10考虑到电阻接入后会有损耗,本例优选10~20Ω,C11优选0.15uF,C12优选0.22uF,C13优选0.33uF,C1a优选0.1uF。该电路在额定电压(220V)下,灯电流为0.66A、灯功率145W。本例的IC13的触发电压TR设置为大于220V,本例优选222V。此时开关K3是关断的。当电源电压升高达到阀值电压TH时,本例优选227V,开关K3闭合(闭合前0.73A),灯电流减小(闭合后0.65A)。当电源电压降低到222V触发电压TR时,开关K3再次关断(关断前0.61A,关断后0.69A)。本例IC11、IC12的阀值电压TH设置为小于220V。IC11、IC12是两级低电压调节,当电源电压降低到IC12的触发电压TR时,本例优选213V,开关K2关断(关断前0.6A),灯电流增大(关断后0.67A)。当电源电压升高达到IC12的阀值电压TH时,本例优选218V,开关K2闭合(闭合前0.72A),灯电流减小(闭合后0.64A)。当电源电压降低到IC11的触发电压TR时,本例优选205V,开关K关断(关断前0.6A),灯电流增大(关断后0.67A)。当电源电压升高达到IC11的阀值电压TH时,本例优选211V开关K1闭合(闭合前0.73A),灯电流减小(闭合后0.66A)。当电源电压为202V时,灯电流为0.64A。当电源电压为233.4V时,灯电流为0.71A。通过开关K1、K2、K3的状态变化,在输入电压变化时,使灯电流的变化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当然,如果需要可设置更多开关,来满足灯工作在更宽的输入电压范围。
图12是本发明的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局部电路结构原理图。图中的晶体管Q11、晶体管Q12、晶体管Q13的发射极与可控硅T17的正极、电阻R30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30的另一端与电容C30的正极、可控硅T17的控制极相连接,电容C30的负极和可控硅T17的负极一起接N端。可控硅T17、电阻R30、电容C30三个元件的作用是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在开机后的前几秒,让Q11、Q12、Q13不工作。由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使用的集成电路IC11、IC12、IC13的输入端为压控器件,设在电源输入端的取样电阻很大,开机后滤波电容(即CN203675406U中图4中的C3专利号为201420719643.7中图3中的C)两端的电压上升很慢,集成电路IC的2脚电压低于触发电压TR,输出端的逻辑电路为1(高电位)。由图9、图10、图11、图12可知,此时接在G、N两端(通过R10)的电容C11、C12、C13是断开的,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电流是增大的(大于设定的工作电流)。开机时的大电流给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带来缺憾。图13中可控硅T17、电阻R30、电容C30三个元件的作用是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在开机后的前几秒,让Q11、Q12、Q13不工作来保证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在开机时电流小于设定的工作电流。工作原理为:开机后IC11、IC12、IC13的3脚为高电位,但由于此时可控硅T17未达到导通的条件,Q11、Q12、Q13的集极电极为高电位,Q21、Q22、Q23均导通。电子开关工作,电容C11、C12、C13连接在G、N两端,此时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电流小于设定的工作电流。当电容C30通过A→IC11的3脚→R11→Q11的发射结→R30和A→IC12的3脚→R12→Q12的发射结→R30和A→IC12的3脚→R12→Q12的发射结→R30这三条支路对C30充电,当C30上的电压上升到能使可控硅T17触发导通时,电路回到设计的正常工作模式。从开机到可控硅T17触发导通的时间可设置为1~2秒。R30优选200KΩ,C30优选100uF。
由于图9和图11的功能相同,所以,图12的技术方案也适用於图9即Q11、Q12、Q13延时导通,K11、K12、K13延时断开。
图13、图14是本发明的LC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局部电路结构原理图。图中,在P点和N端之间接有定时变功率的电容C1b与开关Ka的串联电路。在电源的输入端即L、N端接有定时驱动开关Ka的状态转换的驱动电路。该电路由集成电路IC14以及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36、电阻R37、电阻R38、电容C14、二极管D14、二极管D15、可控硅T18、继电器Ja构成,电阻R31的一端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另一端与集成电路IC14的1脚、电阻R32的一端、电阻R33的一端、电阻R34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32的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14的2脚,电阻R33的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14的3脚,电阻R34的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14的4脚,二极管D14、电阻R37、电阻R38依次串联后接L端和N端,电阻R37和电阻R38的连接处接集成电路IC14的5脚,电阻R35的一端、电阻R36的一端、电容C14的一端与可控硅T18的控制极相连接,电阻R35的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14的7脚,电阻R36的另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和可控硅T18的负极接N端,二极管D15和继电器Ja相互并联后,二极管D15负极连接点接L端,正极连接点接可控硅T18的正极。
在图13中,电容C1b与开关Ka串联后(通过R10)接在G、N两端。开关Ka设置为常开状况。图15是开关Ka的定时驱动电路,其IC14定时电路优选的是PIC单片机12F508。1脚为供电正极,由于12F508的供电电压为2~5.5V,因此需要电阻R31来为其限流降压。8脚为供电负极,7脚为输出端,R35、R36是T18的触发电阻,C14、R36具有抗干扰以及温度补偿等作用。2脚、3脚、4脚、R32、R33、R34构成时间设置电路。D14、R37、R38为电源取样电路。D15是当继电器Ja失电时,消除感应电势,保护可控硅T18。在图4、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3所示的LC镇流式驱动电源驱动的144W(标称值)700mALED灯的电路中,C1b优选1uF。当时间到达设定的时间时,12F508的7脚输出高电位时,该电路由输入电压220V,灯电流0.66A,灯功率145W的工作状态,改变为输入电压220V,灯电流0.48A,灯功率101W的节能运行的工作状态。
图15是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340329U公布的首个电感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电路结构。图16是进一步稳定输出电流的电路结构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电感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电路结构图。在首个电感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技术方案中,电感镇流器Lz的工作压降为-24%≤(镇流器压降-LED灯压降)/LED灯压降×100%≤+192%的电感镇流器。在实际应用中,由于LED灯的工作特性和灯伏安特性等都有别于气体放电灯。因此,本发明对电感镇流器Lz的技术特征采用阻抗进行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对LED灯具的使用环境规定为25度的常温环境。
实践表明,在图17电路的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即D、N的两端接电容C可以使电感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的电流增加。根据这一特点,用开关来控制电容C的接通与断开,就能实现在输入电压变化时稳定电感镇流式LED灯的灯电流。
在图17中在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即D、N两端还接有电容C。在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即D、N两端还接有电容C1和开关K1的串联电路、电容C2和开关K2的串联电路、电容C3和开关K3的串联电路。图中,电容C固定接在D、N两端,原有的电感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工作电流会增加,这时可适当增加电感量来减小电路电流,使电感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工作电流回到原有设计状态。而电路电感增加,还对电路性能有一定的改善。图中C1、K1,C2、K2,C3、K3的电路的作用是在输入电压变化时稳定电感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工作电流。
图18是驱动开关K1、开关K2、开关K3状态转换的驱动电路。图中,集成电路IC21-IC23的外围电路本例使用CN203675406U等公开的现有技术,以及中国专利号201420719643.7记载的技术方案。直流供电电源则为CN203675406U图2所示的电源。图中,开关K1的驱动电路由集成电路IC21、电阻R41、晶体管Q31、二极管D21、继电器J21构成。电阻R41的一端接集成电路IC21的3脚,另一端接晶体管Q31的基极,二极管D21的负极同继电器J21的一端一起接A端,二极管D21的正极同继电器J21的一端一起接晶体管Q31的集电极,晶体管Q31的发射极接N端。图中,接在集成电路IC21的输出端即3脚的R41和晶体管Q31是当3脚的逻辑电路为1时使晶体管Q31导通,图中的继电器J21得电吸合,驱动开关K1动作,开关K1由常开变常闭,C1并联在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即D、N的两端,电感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的电流增加。D21是当继电器J21失电时,消除感应电势,保护晶体管Q31。
图中,开关K2的驱动电路由集成电路IC22、电阻R43、晶体管Q32、二极管D22、继电器J22构成,电阻R43的一端接集成电路IC22的3脚,另一端接晶体管Q32的基极,二极管D22的负极同继电器J22的一端一起接A端,二极管D22的正极同继电器J22的一端一起接晶体管Q32的集电极,晶体管Q32的发射极接N端。图中,接在集成电路IC22的输出端即3脚的R43和晶体管Q32是当3脚的逻辑电路为1时使晶体管Q32导通,图中的继电器J22得电吸合,驱动开关K2动作,开关K2由常开变常闭,C2并联在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即D、N的两端,电感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的电流增加。D22是当继电器J22失电时,消除感应电势,保护晶体管Q32。
图中开关K3的驱动电路由集成电路IC23、电阻R45、晶体管Q33、二极管D23、继电器J23构成,电阻R45的一端接集成电路IC23的3脚,另一端接晶体管Q33的基极,二极管D23的负极同继电器J23的一端一起接A端,二极管D23的正极同继电器J23的一端一起接晶体管Q33的集电极,晶体管Q33的发射极接N端。图中,接在集成电路IC23的输出端即3脚的R45和晶体管Q33是当3脚的逻辑电路为1时使晶体管Q33导通,图中的继电器J23得电吸合,驱动开关K3动作,开关K3由常开变常闭,C3并联在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即D、N的两端,电感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的电流增加。D23是当继电器J23失电时,消除感应电势,保护晶体管Q33。
图19是本发明的另一电路结构原理图,图中的C1、C2、C3、的一端通过电阻R1接D端。R1是使电容C1、C2、C3在工作时减轻充电电流对开关的冲击。由电容工作的特性可知,在电容充电的初期瞬时电流很大,R1能限制瞬时大电流,减轻充电电流对开关的冲击。
图20所示的电子开关电路,是替换图20中的开关K1、开关K2和开关K3。图中替换开关K1的电子开关由由可控硅T1、光耦输出端Ta2、电阻R51、电阻R52构成,可控硅T1的T2极和电阻R51的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51的另一端与光耦输出端Ta2一端相连接,光耦输出端Ta2的另一端与可控硅T1的G极和电阻R52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52的另一端与可控硅T1的T1极一起接N端。
图中,替换开关K2的电子开关由可控硅T2、光耦输出端Tb2、电阻R53、电阻R54构成,可控硅T2的T2极和电阻R53的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53的另一端与光耦输出端Tb2一端相连接,光耦输出端Tb2的另一端与可控硅T2的G极和电阻R54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54的另一端与可控硅T2的T1极一起接N端。
图中,替换开关K3的电子开关由可控硅T3、光耦输出端Tc2、电阻R55、电阻R56构成,可控硅T3的T2极和电阻R55的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55的另一端与光耦输出端Tc2一端相连接,光耦输出端Tc2的另一端与可控硅T3的G极和电阻R56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56的另一端与可控硅T3的T1极一起接N端。
图21示出了在直流供电电源的输出端即A端和N端接有的驱动替换开关K1的电子开关、替换开关K2的电子开关、替换开关K3的电子开关的状态转换的驱动电路。图中替换开关K1的电子开关的驱动电路由集成电路IC21、电阻R41、晶体管Q31、电阻R42、光耦输入端Ta1构成,电阻R41的一端接集成电路IC21的3脚,另一端接晶体管Q31的基极,晶体管Q31的发射极接N端,晶体管Q31的集电极接光耦输入端Ta1的负极,光耦输入端Ta1的正极接电阻R42的一端,电阻R42的另一端接A端。在图20和图21中,由可控硅T1、光耦输出端Ta2、电阻R51、电阻R52组成的开关电路受光耦输入端Ta1控制,而光耦输入端Ta1的工况又受集成电路IC21、电阻R41、晶体管Q31、电阻R42元件的控制。由于可控硅T1、光耦输出端Ta2、电阻R51、电阻R52组成的电子开关在电路中是替代开关K1工作的,而K1的工作状态设置为常开。所以,由可控硅T1、光耦输出端Ta2、电阻R51、电阻R52组成的开关电路在IC21输出为1(高电位)时,应处于导通的工作状态。其工作原理为:当IC21输出为1时Q31饱和导通,R42将光耦输入端Ta1的工作电流限定在正常工作范围之内。由于光耦输入端Ta1工作,光耦输出端Ta2即工作,可控硅T1工作。
图中,替换开关K2的电子开关的驱动电路由集成电路IC22、电阻R43、晶体管Q32、电阻R44、光耦输入端Tb1构成,电阻R43的一端接集成电路IC22的3脚,另一端接晶体管Q32的基极,晶体管Q32的发射极接N端,晶体管Q32的集电极接光耦输入端Tb1的负极,光耦输入端Tb1的正极接电阻R44的一端,电阻R44的另一端接A端。在图20和图21中,由可控硅T2、光耦输出端Tb2、电阻R53、电阻R54组成的开关电路受光耦输入端Tb1控制,而光耦输入端Tb1的工况又受集成电路IC22、电阻R43、晶体管Q32、电阻R44元件的控制。由于可控硅T2、光耦输出端Tb2、电阻R53、电阻R54组成的电子开关在电路中是替代开关K2工作的,而K2的工作状态设置为常开。所以,由可控硅T2、光耦输出端Tb2、电阻R53、电阻R54组成的开关电路在IC22输出为1(高电位)时,应处于导通的工作状态。其工作原理为:当IC22输出为1时Q32饱和导通,R44将光耦输入端Tb1的工作电流限定在正常工作范围之内。由于光耦输入端Tb1工作,光耦输出端Tb2即工作,可控硅T2工作。
图中,替换开关K3的电子开关的驱动电路由集成电路IC23、电阻R45、晶体管Q33、电阻R46、光耦输入端Tc1构成,电阻R45的一端接集成电路IC23的3脚,另一端接晶体管Q33的基极,晶体管Q33的发射极接N端,晶体管Q33的集电极接光耦输入端Tc1的负极,光耦输入端Tc1的正极接电阻R46的一端,电阻R46的另一端接A端。在图20和图21中,由可控硅T3、光耦输出端Tc2、电阻R55、电阻R56组成的开关电路受光耦输入端Tc1控制,而光耦输入端Tc1的工况又受集成电路IC23、电阻R45、晶体管Q33、电阻R46元件的控制。由于可控硅T3、光耦输出端Tc2、电阻R55、电阻R56组成的电子开关在电路中是替代开关K3工作的,而K3的工作状态设置为常开。所以,由可控硅T3、光耦输出端Tc2、电阻R55、电阻R56组成的开关电路在IC23输出为1(高电位)时,应处于导通的工作状态。其工作原理为:当IC23输出为1时Q33饱和导通,R46将光耦输入端Tc1的工作电流限定在正常工作范围之内。由于光耦输入端Tc1工作,光耦输出端Tc2即工作,可控硅T3工作。
图19所示的技术方案同CN203340329U中图10(本说明书的图16)技术方案相比,显然,具有同样功能本发明的电感镇流器没有抽头,在生产和装配中工效会有显著提高,并能节约生产成本,同时也能使电感镇流器的效率更高。由于本发明的控制电路不在主回路(受控的是小电流),所以能降低对控制电路的要求。本发明以使用电感镇流的120W(标称值),电流为700mA(标称值)的LED灯,电感镇流器Lz的阻抗为116/0.7≈165欧的电路为示例,详说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本例的图19中对R1的取值,考虑到电阻接入后会有损耗优选10Ω,在图17、图19、图20、图21、图22中的C1优选0.22uF,C2优选0.22uF,C3优选0.15uF,C优选0.047uF。CN203340329U的图13的技术方案中的CS在本例中优选5uF。该电路输入电压为220.2V,线路电流0.607A,线路功率130W,功率因数0.972,灯电压181.6V,灯电流0.681A,灯功率123.7W,电源效率95.2%。本例IC13的触发电压TR设置为大于220V,本例优选222V,此时开关K3是闭合的。当电源电压升高达到阀值电压TH时,本例优选227V,开关K3关断(关断前0.74A),灯电流减小(关断后0.65A)。当电源电压降低到222V触发电压TR时,开关K3再次闭合(闭合前0.61A,闭合后0.7A)。本例IC11、IC12的阀值电压TH设置为小于220V。IC11、IC12是两级低电压调节,当电源电压降低到IC12的触发电压TR时,本例优选213V,开关K2闭合(闭合前0.62A),灯电流增大(闭合后0.69A)。当电源电压升高达到IC12的阀值电压TH时,本例优选218V,开关K2关断(关断前0.74A),灯电流减小(关断后0.68A)。当电源电压降低到IC11的触发电压TR时,本例优选204V开关K1闭合(闭合前0.62A),灯电流增大(闭合后0.68A)。当电源电压升高达到IC11的阀值电压TH时,本例优选212V开关K1关断(关断前0.74A),灯电流减小(关断后0.69A)。当电源电压为202V时,灯电流为0.66A。当电源电压为233.5V时,灯电流为0.70A。通过开关K1、K2、K3的状态变化,在输入电压变化时,使灯电流的变化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当然,如果需要可设置更多开关,来满足灯工作在更宽的输入电压范围。上述本例95.2%的效率远高于CQC3146-2014《LED模块用交流电子控制装置节能认证技术规范》中非隔离式92%、隔离式90%的节能评价值的认证标准。而且,如果能采取减小电感镇流器的铜损,或提高铁芯材质,或改变铁芯结构等技术手段。电感镇流的驱动的电源效率就还有提升的空间。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电感镇流的气体放电灯(如荧光灯、高压钠灯等)的电路中,线路的功率因数都很低(一般在0.5左右),由于是感性的低功率因数,要获得高的功率因数就须增加补偿电容。然而,通过增加补偿电容后,电感镇流的气体放电灯电路的功率因数是提高了,但是电路的谐波也增加了,原因是气体放电灯在过零后都需要一个高的再燃电压,在补偿电容和电感镇流器以及灯的谐振电路里,再燃尖峰电压形成了大量的谐波,其值远远超过了GB17625.1中对谐波规定。这说明电感镇流的气体放电灯电路要想达到3C的技术要求即认证标准中GB17625.1的技术要求,电感镇流的气体放电灯电路就只能在低功率因数(也就是说不能加补偿电容)的工况下运行。这也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气体放电灯用的电感镇流器产品标识上补偿电容用虚线标注的原因。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即“输入电压220V,输入电流0.59A,功率125W,线路功率因数0.96。”中,由于本发明的电感镇流的LED灯的驱动电源电路的桥式整流的桥臂输出电压为方波,在通过电容补偿线路功率因数为0.96的高功率因数时,其谐波的含量也完全满足GB17625.1中相应的谐波规定要求。其测量数据为:2次0.02、3次19.62、5次6.68、7次3.39、9次2.51、11次1.63。
图22是本发明的电感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局部电路结构原理图。图中的晶体管Q31、晶体管Q32、晶体管Q33的发射极与可控硅T4的正极、电阻R47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47的另一端与电容4的正极、可控硅T4的控制极相连接,电容C4的正极和可控硅T4的负极接N端。可控硅T4、电阻R47、电容C4三个元件的作用是电感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在开机后的前几秒,让Q31、Q32、Q33不工作。由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使用的集成电路IC21、IC22、IC23的输入端为压控器件,设在电源输入端的取样电阻很大,开机后滤波电容即CN203675406U中图4中的C3、专利号为201420719643.7中图3中的C两端的电压上升很慢,集成电路IC的2脚电压低于触发电压TR,输出端的逻辑电路为1(高电位)。由图22可知,此时接在D、N两端(通过R1)的电容C1、C2、C3是接通的,电感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电流大于设定的工作电流。开机时的大电流给电感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带来缺憾。图22中可控硅T4、电阻R47、电容C4三个元件的作用是在电感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在开机后的前几秒,让Q31、Q32、Q33不工作来保证电感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在开机时电流小于设定的工作电流。工作原理为:开机后IC21、IC22、IC23的3脚为高电位,但由于此时可控硅T4未达到导通的条件,Ta1、Tb1、Tc1达不到工作所需要的条件,Ta2、Tb2、Tc2不工作,电子开关关断。此时,电感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电流小于设定的工作电流。当电容C4通过A→IC21的3脚→R41→Q31的发射结→R47和A→IC22的3脚→R43→Q32的发射结→R47和A→IC23的3脚→R45→Q33的发射结→R47这三条支路对C4充电,当C4上的电压上升到能使可控硅T4触发导通时,电路即回到设计的正常工作模式。从开机到可控硅T4触发导通的时间可设置为1~2秒。R47优选200KΩ,C4优选100uF。
由于图21的功能与图18相同,所以,图22的技术方案也适用於图18即Q31、Q32、Q33延时导通,K1、K2、K3延时吸合。
图23是本发明的另一电路结构原理图。图中,电容C通过开关KK接在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即D、N的两端,开关K3的一端接电容C3,开关K3的另一端与电容C和开关KK的连接点即H点连接。图中的开关KK为定时变功率开关,当开关KK定时断开时,电容C和电容C3被切除,电感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的工作电流减小,灯功率变小。
图24是图23所示的开关KK的定时驱动电路。图中,在电源的输入端即L、N端接有驱动开关KK的状态转换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由集成电路IC24以及二电阻R61、电阻R62、电阻R63、电阻R64、电阻R65、电阻R66、电阻R67、电阻R68、电容C24、二极管D24、二极管D25、可控硅T5、继电器J24构成,电阻R61的一端接A,另一端与集成电路IC24的1脚、电阻R62、电阻R63、电阻R64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62的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24的2脚,电阻R63的另一端接第八集成电路IC24的3脚,电阻R64的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24的4脚,二极管D24、电阻R67、电阻R68依次串联后接L端和N端,电阻R67、电阻R68的连接处接集成电路IC24的5脚,电阻R65、电阻R66的一端、电容C24的一端与可控硅T5的控制极相连接,电阻R65的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24的7脚,电阻R66的另一端、电容C24的另一端和可控硅T5的负极接N端,极管D25和继电器J24相互并联后,二极管D25负极连接点接L端,正极连接点接可控硅T5的正极。图中的IC24定时电路优选PIC单片机12F508。其1脚为供电正极,由于12F508的供电电压为2~5.5V,因此需要电阻R61来为其限流降压。8脚为供电负极,7脚为输出端,电阻R65、电阻R66是可控硅T5的触发电阻,电容C24、电阻R66具有抗干扰以及温度补偿等作用。2脚、3脚、4脚、电阻R62、电阻R63、电阻R64构成时间设置电路。二极管D24、电阻R67、电阻R68为电源取样电路。二极管D25是当继电器J24失电时,消除感应电势,保护可控硅T5。
在图17、图19、图20、图21、图22、图23、图24所示的电感镇流式驱动电源驱动的120W(标称值),电流为700mA(标称值)的LED灯,电感镇流器Lz的阻抗为116/0.7≈165欧的电路电路中,在图24的定时电路的时间到达设定的时间时,IC24即12F508的7脚输出高电位,开关KK将电容C和电容C3从电路中切除。但此电路的C3和C的总容量仅为0.2uF,切除0.2uF电容灯的电流变化太小,达不到定时变功率节能的要求。因此,在电容C1、C2、C3对应串联的开关的驱动电路相同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定时变功率节能以使用电感镇流的120W(标称值),电流为700mA(标称值)的LED灯,电感镇流器Lz的阻抗为145/0.7≈207欧的电路为示例,说明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本发明的R1优选10Ω,C1优选0.33uF,C2优选0.33uF,C3优选0.22uF,C优选0.22uF。该电路在额定电压(220V)下,灯电流为0.64A,功率115W。本例IC13的触发电压TR设置为大于220V,本例优选222V,此时开关K3是闭合的。当电源电压升高达到阀值电压TH时,本例优选228V,开关K3关断(关断前0.68A),灯电流减小(关断后0.63A)。当电源电压降低到222V触发电压TR时,开关K3再次闭合(闭合前0.60A,闭合后0.65A)。本例IC11、IC12的阀值电压TH设置为小于220V。IC11、IC12是两级低电压调节,当电源电压降低到IC12的触发电压TR时,本例优选212V,开关K2闭合(闭合前0.59A),灯电流增大(闭合后0.64A)。当电源电压升高达到IC12的阀值电压TH时,本例优选218V,开关K2关断(关断前0.68A),灯电流减小(关断后0.62A)。当电源电压降低到IC11的触发电压TR时,本例优选204V开关K1闭合(闭合前0.60A),灯电流增大(闭合后0.64A)。当电源电压升高达到IC11的阀值电压TH时,本例优选212V开关K1关断(关断前0.69A),灯电流减小(关断后0.64A)。通过开关K1、K2、K3的状态变化,在输入电压变化时,使灯电流的变化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当图23的定时电路的时间到达设定的时间时,IC24即12F508的7脚输出高电位,开关KK将电容C(0.22uF)和电容C3(0.22uF)从电路中切除。电感镇流式驱动电源驱动的(标称值),电流为700mA(标称值)灯的电路由输入电压220V,灯电流为0.64A,灯功率115W的工作状态,改变为输入电压220V,灯电流为0.43A,灯功率75W的节能运行的工作状态。
在图17-图22的电路中,图17所示的LED灯为60W(标称值)时,镇流器Lz的阻抗优选为126V/0.35A=360欧。在图17、图19、图20、图22中的C1优选0.15uF,C2优选0.15uF,C3优选0.057uF,C优选0.1uF。IC13的触发电压TR设置为大于220V,本例优选222V。在额定电压220V时开关K3是闭合的,灯电流为0.32A。当电源电压升高达到阀值电压TH时,本例优选227V开关K3关断(关断前0.34A),灯电流减小(关断后0.32A)。当电源电压降低到222V触发电压TR时,开关K3再次闭合(闭合前0.31A,闭合后0.33A)。IC11、IC12的阀值电压TH小于220V。IC11、IC12是两级低电压调节,当电源电压降低到IC12的触发电压TR时,本例优选212V开关K2闭合(闭合前0.29A),灯电流增大(闭合后0.32A)。当电源电压升高达到IC12的阀值电压TH时,本例优选218V开关K2关断(关断前0.35A),灯电流减小(关断后0.32A)。当电源电压降低到IC11的触发电压TR时,本例优选204V开关K1闭合(闭合前0.3A),灯电流增大(闭合后0.33A)。当电源电压升高达到IC11的阀值电压TH时,本例优选210V开关K1关断(关断前0.35A),灯电流减小(关断后0.32A)。通过开关K1、K2、K3的状态变化,在输入电压变化时,使灯电流的变化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当然,如果需要可设置更多开关,使灯能在更宽的输入电压下正常工作。
在图17-图22的电路中,图17所示的LED灯为300W(标称值)时,镇流器Lz的阻抗优选为111V/2.1A=52欧。在图17、图19、图20、图22中的C1优选0.47uF,C2优选0.47uF,C3优选0.33uF,C优选0.1uF。IC13的触发电压TR设置为大于220V,本例优选222V。在额定电压220V时开关K3是闭合的,灯电流为1.8A。当电源电压升高达到阀值电压TH时,本例优选227V开关K3关断(关断前2.0A),灯电流减小(关断后1.8A)。当电源电压降低到222V触发电压TR时,开关K3再次闭合(闭合前1.7A,闭合后1.9A)。IC11、IC12的阀值电压TH小于220V。IC11、IC12是两级低电压调节,当电源电压降低到IC12的触发电压TR时,本例优选213V开关K2闭合(闭合前1.7A),灯电流增大(闭合后1.9A)。当电源电压升高达到IC12的阀值电压TH时,本例优选218V开关K2关断(关断前2.0A),灯电流减小(关断后1.8A)。当电源电压降低到IC11的触发电压TR时,本例优选205V开关K1闭合(闭合前1.7A),灯电流增大(闭合后1.9A)。当电源电压升高达到IC11的阀值电压TH时,本例优选211V开关K1关断(关断前2.0A),灯电流减小(关断后1.8A)。通过开关K1、K2、K3的状态变化,在输入电压变化时,使灯电流的变化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当然,如果需要可设置更多开关,使灯能在更宽的输入电压下正常工作。
上述的本发明列举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凡在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思路下所做的等同的技术变换,均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兼有变功率节能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包括桥式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即G、N两端接有第一电容(C1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即G、N两端还接有第二电容(C11)和第一开关(K11)的串联电路;第三电容(C12)和第二开关(K12)的串联电路;第四电容(C13)和第三开关(K13)的串联电路;
所述的第一开关(K11)、第二开关(K12)和第三开关(K13)的状态转换的驱动电路接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电容(C11)、第三电容(C12)、第四电容(C13)的一端即P点通过第一电阻(R10)接G端;
所述的第一开关(K11)的驱动电路由第一集成电路(IC11)、第二电阻(R11)、第一晶体管(Q11)、第一二极管(D11)、第一继电器(J11)构成,第二电阻(R11)的一端接第一集成电路(IC11)的3脚,另一端接第一晶体管(Q11)的基极,第一二极管(D11)的负极同第一继电器(J11)的一端一起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第一二极管(D11)的正极同第一继电器(J11)的一端一起接第一晶体管(Q11)的集电极,第一晶体管(Q11)的发射极接N端;
所述的第二开关(K12)的驱动电路由第二集成电路(IC12)、第三电阻(R12)、第二晶体管(Q12)、第二二极管(D12)、第二继电器(J12)构成,第三电阻(R12)的一端接第二集成电路(IC12)的3脚,另一端接第二晶体管(Q12)的基极,第二二极管(D12)的负极同第二继电器(J12)的一端一起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第二二极管(D12)的正极同第二继电器(J12)的一端一起接第二晶体管(Q12)的集电极,第二晶体管(Q12)的发射极接N端;
所述的第三开关(K13)的驱动电路由第三集成电路(IC13)、第四电阻(R13)、第三晶体管(Q13)、第三二极管(D13)、第三继电器(J13)构成,第四电阻(R13)的一端接第三集成电路(IC13)的3脚,另一端接第三晶体管(Q13)的基极,第三二极管(D13)的负极同第三继电器(J13)的一端一起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第三二极管(D13)的正极同第三继电器(J13)的一端一起接第三晶体管(Q13)的集电极,第三晶体管(Q13)的发射极接N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开关(K11)为电子开关,该电子开关由第一可控硅(T11)、第一光耦输出端(T12)、第五电阻(R14)、第六电阻(R15)构成,第一可控硅(T11)的T2极和第五电阻(R14)的一端与第二电容(C11)的一端相连接,第五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第一光耦输出端(T12)一端相连接,第一光耦输出端(T12)的另一端与第一可控硅(T11)的G极和第六电阻(R15)的一端相连接,第六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第一可控硅(T11)的T1极一起接N端;
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接有驱动该电子开关状态转换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由第一集成电路(IC11)、第二电阻(R11)、第一晶体管(Q11)、第十一电阻(R21)、第十二电阻(R22)、第四晶体管(Q21)、第一光耦输入端(T22)、第十三电阻(R23)构成,第二电阻(R11)的一端接第一集成电路(IC11)的3脚,另一端接第一晶体管(Q11)的基极,第一晶体管(Q11)的发射极接N端,第一晶体管(Q11)的集电极同第十一电阻(R21)的一端、第十二电阻(R22)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一电阻(R21)的另一端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第十二电阻(R22)的另一端接第四晶体管(Q21)的基极,第四晶体管(Q21)的发射极接N端,第四晶体管(Q21)的集电极接第一光耦输入端(T22)的负极,第一光耦输入端(T22)的正极接第十三电阻(R23)的一端,第十三电阻(R23)的另一端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
所述的第二开关(K12)为电子开关,该电子开关由第二可控硅(T13)、第二光耦输出端(T14)、第七电阻(R16)、第八电阻(R17)构成,第二可控硅(T13)的T2极和第七电阻(R16)的一端与第三电容(C12)的一端相连接,第七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第二光耦输出端(T14)一端相连接,第二光耦输出端(T14)的另一端与第二可控硅(T13)的G极和第八电阻(R17)的一端相连接,第八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第二可控硅(T13)的T1极一起接N端;
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接有驱动该电子开关状态转换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由第二集成电路(IC12)、第三电阻(R12)、第二晶体管(Q12)、第十四电阻(R24)、第十五电阻(R25)、第五晶体管(Q22)、第二光耦输入端(T24)、第十六电阻(R26)构成,第三电阻(R12)的一端接第二集成电路(IC12)的3脚,另一端接第二晶体管(Q12)的基极,第二晶体管(Q12)的发射极接N端,第二晶体管(Q12)的集电极同第十四电阻(R24)的一端、第十五电阻(R25)的一端相连接,第十四电阻(R24)的另一端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第十五电阻(R25)的另一端接第五晶体管(Q22)的基极,第五晶体管(Q22)的发射极接N端,第五晶体管(Q22)的集电极接第二光耦输入端(T24)的负极,第二光耦输入端(T24)的正极接第十六电阻(R26)的一端,第十六电阻(R26)的另一端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
所述的第三开关(K13)为电子开关,该电子开关由第三可控硅(T15)、第三光耦输出端(T16)、第九电阻(R18)、第十电阻(R19)构成,第三可控硅(T15)的T2极和第九电阻(R18)的一端与第四电容(C13)的一端相连接,第九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第三光耦输出端(T16)一端相连接,第三光耦输出端(T16)的另一端与第三可控硅(T15)的G极和第十电阻(R19)的一端相连接,第十电阻(R19)的另一端与第三可控硅(T15)的T1极一起接N端;
在电源电路的输出端接有驱动该电子开关状态转换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由第三集成电路(IC13)、第四电阻(R13)、第三晶体管(Q13)、第十七电阻(R27)、第十八电阻(R28)、第六晶体管(Q23)、第三光耦输入端(T26)、第十九电阻(R29)构成,第四电阻(R13)的一端接第三集成电路(IC13)的3脚,另一端接第三晶体管(Q13)的基极,第三晶体管(Q13)的发射极接N端,第三晶体管(Q13)的集电极同第十七电阻(R27)的一端、第十八电阻(R28)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七电阻(R27)的另一端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第十八电阻(R28)的另一端接第六晶体管(Q23)的基极,第六晶体管(Q23)的发射极接N端,第六晶体管(Q23)的集电极接第三光耦输入端(T26)的负极,第三光耦输入端(T26)的正极接第十九电阻(R29)的一端,第十九电阻(R29)的另一端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晶体管(Q11)、第二晶体管(Q12)、第三晶体管(Q13)的发射极与第四可控硅(T17)的正极、第二十电阻(R30)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十电阻(R30)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C30)的正极、第四可控硅(T17)的控制极相连接,第五电容(C30)的负极和第四可控硅(T17)的负极一起接N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在P点和N端之间接有第六电容(C1b)与第四开关(Ka)的串联电路;
在电源的输入端即L、N端接有驱动第四开关(Ka)的状态转换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由第四集成电路(IC14)以及第二十一电阻(R31)、第二十二电阻(R32)、第二十三电阻(R33)、第二十四电阻(R34)、第二十五电阻(R35)、第二十六电阻(R36)、第二十七电阻(R37)、第二十八电阻(R38)、第七电容(C14)、第四二极管(D14)、第五二极管(D15)、第五可控硅(T18)、第四继电器(Ja)构成,第二十一电阻(R31)的一端接电源电路输出的+端,另一端与第四集成电路(IC14)的1脚、第二十二电阻(R32)的一端、第二十三电阻(R33)的一端、第二十四电阻(R34)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十二电阻(R32)的另一端接第四集成电路(IC14)的2脚,第二十三电阻(R33)的另一端接第四集成电路(IC14)的3脚,第二十四电阻(R34)的另一端接第四集成电路(IC14)的4脚,第四二极管(D14)、第二十七电阻(R37)、第二十八电阻(R38)依次串联后接L端和N端,第二十七电阻(R37)和第二十八电阻(R38)的连接处接第四集成电路(IC14)的5脚,第二十五电阻(R35)的一端、第二十六电阻(R36)的一端、第七电容(C14)的一端与第五可控硅(T18)的控制极相连接,第二十五电阻(R35)的另一端接第四集成电路(IC14)的7脚,第二十六电阻(R36)的另一端、第七电容(C14)的另一端和第五可控硅(T18)的负极接N端,第五二极管(D15)和第四继电器(Ja)相互并联后,第五二极管(D15)负极连接点接L端,正极连接点接第五可控硅(T18)的正极。
7.一种兼有变功率节能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包括电感镇流器(Lz)以及同电感镇流器(Lz)输出端连接的桥式整流电路,还包括为控制电路提供能量的直流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电感镇流器(Lz)的阻抗范围为≥52欧姆到≤360欧姆的电感镇流器;在所说的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即D、N两端接有第十一电容(C);
在所说的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即D、N的两端还接有由第八电容(C1)和第五开关(K1)组成的串联电路、第九电容(C2)和第六开关(K2)的串联电路、第十电容(C3)和第七开关(K3)的串联电路;
在所说的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即A端和N端接有驱动第五开关(K1)的状态转换的驱动电路、第六开关(K2)的驱动电路、第七开关(K3)的驱动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八电容(C1)、第九电容(C2)、第十电容(C3)的连接点即P点通过第二十九电阻(R1)接D端;
所说的第五开关(K1)的状态转换的驱动电路由第五集成电路(IC21)、第三十电阻(R41)、第七晶体管(Q31)、第六二极管(D21)、第五继电器(J21)构成,第三十电阻(R41)的一端接第五集成电路(IC21)的3脚,另一端接第七晶体管(Q31)的基极,第六二极管(D21)的负极同第五继电器(J21)的一端一起接A端,第六二极管(D21)的正极同第五继电器(J21)的一端一起接第七晶体管(Q31)的集电极,第七晶体管(Q31)的发射极接N端;
所说的第六开关(K2)的驱动电路由第六集成电路(IC22)、第三十一电阻(R43)、第八晶体管(Q32)、第七二极管(D22)、第六继电器(J22)构成,第三十一电阻(R43)的一端接第六集成电路(IC22)的3脚,另一端接第八晶体管(Q32)的基极,第七二极管(D22)的负极同第六继电器(J22)的一端一起接A端,第七二极管(D22)的正极同第六继电器(J22)的一端一起接第八晶体管(Q32)的集电极,第八晶体管(Q32)的发射极接N端;
所说的第七开关(K3)的驱动电路由第七集成电路(IC23)、第三十二电阻(R45)、第九晶体管(Q33)、第八二极管(D23)、第七继电器(J23)构成,第三十二电阻(R45)的一端接第七集成电路(IC23)的3脚,另一端接第九晶体管(Q33)的基极,第八二极管(D23)的负极同第七继电器(J23)的一端一起接A端,第八二极管(D23)的正极同第七继电器(J23)的一端一起接第九晶体管(Q33)的集电极,第九晶体管(Q33)的发射极接N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五开关(K1)为电子开关,该电子开关由第六可控硅(T1)、第四光耦输出端(Ta2)、第三十六电阻(R51)、第三十七电阻(R52)构成,第六可控硅(T1)的T2极和第三十六电阻(R51)的一端与第八电容(C1)的一端相连接,第三十六电阻(R51)的另一端与第四光耦输出端(Ta2)一端相连接,第四光耦输出端(Ta2)的另一端与第六可控硅(T1)的G极和三十七电阻(R52)的一端相连接,第三十七电阻(R52)的另一端与第六可控硅(T1)的T1极一起接N端;
在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即A端和N端接有驱动该电子开关状态转换的驱动电路,该电子开关的驱动电路由第五集成电路(IC21)、第三十电阻(R41)、第七晶体管(Q31)、第三十三电阻(R42)、第四光耦输入端(Ta1)构成,第三十电阻(R41)的一端接第五集成电路(IC21)的3脚,另一端接第七晶体管(Q31)的基极,第七晶体管(Q31)的发射极接N端,第七晶体管(Q31)的集电极接第四光耦输入端(Ta1)的负极,第四光耦输入端(Ta1)的正极接第三十三电阻(R42)的一端,第三十三电阻(R42)的另一端接A端;
所述的第六开关(K2)为电子开关,该电子开关由第七可控硅(T2)、第五光耦输出端(Tb2)、第三十八电阻(R53)、第三十九电阻(R54)构成,第七可控硅(T2)的T2极和第三十八电阻(R53)的一端与第九电容(C2)的一端相连接,第三十八电阻(R53)的另一端与第五光耦输出端(Tb2)一端相连接,第五光耦输出端(Tb2)的另一端与第七可控硅(T2)的G极和三十九电阻(R54)的一端相连接,第三十九电阻(R54)的另一端与第七可控硅(T2)的T1极一起接N端;
在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即A端和N端接有驱动该电子开关状态转换的驱动电路,该电子开关的驱动电路由第六集成电路(IC22)、第三十一电阻(R43)、第八晶体管(Q32)、第三十四电阻(R44)、第五光耦输入端(Tb1)构成,第三十一电阻(R43)的一端接第六集成电路(IC22)的3脚,另一端接第八晶体管(Q32)的基极,第八晶体管(Q32)的发射极接N端,第八晶体管(Q32)的集电极接第五光耦输入端(Tb1)的负极,第五光耦输入端(Tb1)的正极接第三十四电阻(R44)的一端,第三十四电阻(R44)的另一端接A端;
所述的第七开关(K3)为电子开关,该电子开关由第八可控硅(T3)、第六光耦输出端(Tc2)、第四十电阻(R55)、第四十一电阻(R56)构成,第八可控硅(T3)的T2极和第四十电阻(R55)的一端与第十电容(C3)的一端相连接,第四十电阻(R55)的另一端与第六光耦输出端(Tc2)一端相连接,第六光耦输出端(Tc2)的另一端与第八可控硅(T3)的G极和四十一电阻(R56)的一端相连接,第四十一电阻(R56)的另一端与第八可控硅(T3)的T1极一起接N端;
在直流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即A端和N端接有驱动该电子开关状态转换的驱动电路,该电子开关的驱动电路由第七集成电路(IC23)、第三十二电阻(R45)、第九晶体管(Q33)、第三十五电阻(R46)、第六光耦输入端(Tc1)构成,第三十二电阻(R45)的一端接第七集成电路(IC23)的3脚,另一端接第九晶体管(Q33)的基极,第九晶体管(Q33)的发射极接N端,第九晶体管(Q33)的集电极接第六光耦输入端(Tc1)的负极,第六光耦输入端(Tc1)的正极接第三十五电阻(R46)的一端,第三十五电阻(R46)的另一端接A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七晶体管(Q31)、第八晶体管(Q32)、第九晶体管(Q33)的发射极与第九可控硅(T4)的正极、第五十电阻(R47)的一端相连接,第五十电阻(R47)的另一端与第十三电容(C4)的正极、第九可控硅(T4)的控制极相连接,第十一电容(C4)的正极和第九可控硅(T4)的负极一起接N端。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第十一电容(C)通过第八开关(KK)接在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即D、N的两端,第七开关(K3)的一端接第十电容(C3),第七开关(K3)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容(C)和第八开关(KK)的连接点即H点连接;
在电源的输入端即L、N端接有驱动第八开关(KK)的状态转换的驱动电路,该电路由第八集成电路(IC24)以及第四十二电阻(R61)、第四十三电阻(R62)、第四十四电阻(R63)、第四十五电阻(R64)、第四十六电阻(R65)、第四十七电阻(R66)、第四十八电阻(R67)、第四十九电阻(R68)、第十二电容(C24)、第九二极管(D24)、第十二极管(D25)、第十可控硅(T5)、第八继电器(J24)构成,第四十二电阻(R61)的一端接A,另一端与第八集成电路(IC24)的1脚、第四十三电阻(R62)、第四十四电阻(R63)、第四十五电阻(R64)的一端相连接,第四十三电阻(R62)的另一端接第八集成电路(IC24)的2脚,第四十四电阻(R63)的另一端接第八集成电路(IC24)的3脚,第四十五电阻(R64)的另一端接第八集成电路(IC24)的4脚,第九二极管(D24)、第四十八电阻(R67)、第四十九电阻(R68)依次串联后接L端和N端,第四十八电阻(R67)、第四十九电阻(R68)的连接处接第八集成电路(IC24)的5脚,第四十六电阻(R65)、第四十七电阻(R66)的一端、第十二电容(C24)的一端与第十可控硅(T5)的控制极相连接,第四十六电阻(R65)的另一端接第八集成电路(IC24)的7脚,第四十七电阻(R66)的另一端、第十二电容(C24)的另一端和第十可控硅(T5)的负极接N端,第十二极管(D25)和第八继电器(J24)相互并联后,第十二极管(D25)负极连接点接L端,正极连接点接第十可控硅(T5)的正极。
CN201510411375.1A 2014-11-24 2015-07-04 一种兼有变功率节能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 Pending CN1052829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11375.1A CN105282923A (zh) 2014-11-24 2015-07-04 一种兼有变功率节能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
EP15863292.7A EP3226658B1 (en) 2014-11-24 2015-11-23 Ballasted led lamp drive power supply with variable power and energy saving
PCT/CN2015/000807 WO2016082298A1 (zh) 2014-11-24 2015-11-23 一种兼有变功率节能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904616 2014-11-24
CN201410690461 2014-11-24
CN2015100990025 2015-03-02
CN201510099002 2015-03-02
CN201510411375.1A CN105282923A (zh) 2014-11-24 2015-07-04 一种兼有变功率节能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2923A true CN105282923A (zh) 2016-01-27
CN105282923A8 CN105282923A8 (zh) 2017-05-31

Family

ID=55151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11375.1A Pending CN105282923A (zh) 2014-11-24 2015-07-04 一种兼有变功率节能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226658B1 (zh)
CN (1) CN105282923A (zh)
WO (1) WO20160822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9790B (zh) * 2018-11-08 2024-06-25 深圳市高新投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总线声光报警电路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15617A2 (en) * 2007-07-13 2009-01-14 Mass Technology (H.K.) Ltd. Electronic ballasts without toroidal-magnetic-core and fluorescent lamps employing the same
CN101827487A (zh) * 2010-03-08 2010-09-08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灯及其电子镇流器
CN101835324A (zh) * 2009-03-11 2010-09-15 李顺华 一种高压气体放电灯用共轭式镇流器
CN102523647A (zh) * 2011-11-11 2012-06-27 李顺华 一种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
EP2557901B1 (en) * 2011-08-08 2014-01-01 Skynet Electronic Co., Ltd. Electronic ballast capable of self-protection at natural or premature end of life of fluorescent light tube
CN103635001A (zh) * 2012-08-27 2014-03-12 李顺华 一种高压钠灯用的lc电感电容镇流器
CN205017632U (zh) * 2014-11-24 2016-02-03 李顺华 一种兼有变功率节能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88269A (en) * 1995-02-10 1996-01-3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ulti-resonant boost high power factor circuit
US5844791A (en) * 1997-06-30 1998-12-01 Mte Corporation Single-phase harmonic filter system
US6762562B2 (en) * 2002-11-19 2004-07-13 Denovo Lighting, Llc Tubular housing with light emitting diodes
KR20100045671A (ko) * 2008-10-24 2010-05-04 주식회사 필룩스 전자식 형광등 안정기
US7960922B2 (en) * 2009-10-21 2011-06-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High efficiency low power capacitor charged DC driver
CN101754548B (zh) * 2010-01-27 2013-12-11 林文献 一种电子镇流器
CN102201742A (zh) * 2010-03-26 2011-09-28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电源电路、电机装置及风扇
CN201726581U (zh) * 2010-03-29 2011-01-26 苏州市纽克斯照明有限公司 智能电子镇流器
CN103379689B (zh) * 2012-04-28 2016-04-27 海洋王(东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电压波动抑制电路及灯具
CN203340369U (zh) * 2012-12-11 2013-12-11 李顺华 一种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15617A2 (en) * 2007-07-13 2009-01-14 Mass Technology (H.K.) Ltd. Electronic ballasts without toroidal-magnetic-core and fluorescent lamps employing the same
CN101835324A (zh) * 2009-03-11 2010-09-15 李顺华 一种高压气体放电灯用共轭式镇流器
CN101827487A (zh) * 2010-03-08 2010-09-08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灯及其电子镇流器
EP2557901B1 (en) * 2011-08-08 2014-01-01 Skynet Electronic Co., Ltd. Electronic ballast capable of self-protection at natural or premature end of life of fluorescent light tube
CN102523647A (zh) * 2011-11-11 2012-06-27 李顺华 一种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
CN103635001A (zh) * 2012-08-27 2014-03-12 李顺华 一种高压钠灯用的lc电感电容镇流器
CN205017632U (zh) * 2014-11-24 2016-02-03 李顺华 一种兼有变功率节能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82298A8 (zh) 2017-08-31
EP3226658A1 (en) 2017-10-04
CN105282923A8 (zh) 2017-05-31
EP3226658A4 (en) 2017-12-27
EP3226658B1 (en) 2020-07-29
WO2016082298A1 (zh) 2016-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2011B (zh) 一种led恒流调光驱动电路装置
CN103841725B (zh) 泄放控制模块、可控硅调光led驱动电路及系统
CN205622937U (zh) 一种led调光驱动电源电路
CN101827488A (zh) 一种荧光灯电子镇流器及照明装置
CN202093093U (zh) 基于降压型开关电源的三相低功耗费控智能电能表
CN205017632U (zh) 一种兼有变功率节能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
CN201541379U (zh) 高效可靠的电子镇流器气体放电灯
CN105282923A (zh) 一种兼有变功率节能的镇流式led灯的驱动电源
CN207427521U (zh) 一种led照明替换光源
CN203645890U (zh) 一种可与传统荧光灯镇流器兼容的led电源电路
CN103716973B (zh) 一种电感镇流器气体放电灯的控制器
CN206524760U (zh) 一种用于高耐压重叠式dc‑dc变换器的电源启动系统
CN105430829A (zh) 一种自供电升降压led驱动电源装置及其方法
CN203632952U (zh) 一种电感镇流器气体放电灯的控制器
CN209731664U (zh) 一种适用于大功率灯的降功率驱动电路
CN208509316U (zh) Led开关电源电路及led灯具
CN102958248A (zh) 一种led照明电路
CN102695345B (zh) 能效型智能镇流器
CN208445801U (zh) 自适应矩阵式led前大灯的恒流源电源模块
CN208337933U (zh) 一种新型led灯驱动电路结构
CN208029159U (zh) 一种led驱动系统
CN207021907U (zh) 一种可提升电源转换效率及抑制热开机冲击电流的装置
CN104486897A (zh) 一种电感镇流器的调压控制装置
CN207166838U (zh) 一种背光恒流驱动电路
CN201435865Y (zh) 一种电子镇流器的预热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I01 Publication of corrected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CI01 Publication of corrected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Correction item: Application Date

Correct: 20150630

False: 20150704

Number: 04

Volume: 32

CI02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CI02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Correction item: Application Date

Correct: 20150630

False: 20150704

Number: 04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