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2735A - 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和保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和保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2735A
CN105282735A CN201510552617.9A CN201510552617A CN105282735A CN 105282735 A CN105282735 A CN 105282735A CN 201510552617 A CN201510552617 A CN 201510552617A CN 105282735 A CN105282735 A CN 1052827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fi path
wifi
path
current connection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526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结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5261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827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82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27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07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identity of one or more communicating identities is hidd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12Detection or prevention of frau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监测是否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当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时,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是数据连接还是WIFI通路;当为数据连接时,执行所述隐私操作;当为WIFI通路时,将联网方式切换为数据连接并执行所述隐私操作;随后,当监测到执行完所述隐私操作后将数据连接切换回WIFI通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系统,其包括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模块,以执行上述方法。通过本发明可以很好解决私密信息未进行特殊加密处理就应用在未知路由上使用的安全问题,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的信息安全。

Description

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和保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的信息安全领域,尤指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和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手机不仅可以作为传统的通讯工具使用,实现打电话和发短信的功能,而且还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现代式通讯工具,例如可以安装QQ、微信、银行客户端等非常重要的应用程序,实现更多社交功能,或作为生活中的替代工具使用。
在将智能手机作为现代式通讯工具使用时,应用程序的重要账户信息都会通过手机网络发送到对应的服务器进行认证。在账户信息的发送过程中,若手机是通过路由等接入网络的话,这些私密信息会通过路由发送到认证服务器,如果有不法分子监控了这些路由,则会获取这些路由接收和发送的重要信息,并解析破获重要私密信息,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因而,在公共场所使用公共路由时,对私密信息的保护就显得非常必要,直接影响个人隐私和财产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和保护系统,能够更好地保护联网使用中的用户隐私。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监测是否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
当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时,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是数据连接还是WIFI通路;
当为数据连接时,执行所述隐私操作;
当为WIFI通路时,将联网方式切换为数据连接并执行所述隐私操作;随后,当监测到执行完所述隐私操作后将数据连接切换回WIFI通路。
进一步优选的,在判断联网方式为WIFI通路后,进一步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为安全的WIFI通路;
当为安全的WIFI通路时,执行所述隐私操作;
否则,将联网方式切换为数据连接并执行所述隐私操作;随后,当执行完所述隐私操作后将数据连接切换回WIFI通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为安全的WIFI通路进一步包括:
统计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在移动终端中的连接次数,并判断该连接次数是否达到预设值,当达到预设值时,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所述安全的WIFI通路;
进一步优选的,统计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在移动终端中的连接时间,并判断该连接时间是否达到预设值,当达到预设值时,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所述安全的WIFI通路。
进一步优选的,比对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在预先存储的WIFI通路白名单中,当比对出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在预先存储的WIFI通路白名单中时,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所述安全的WIFI通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隐私操作包括密码输入提示或加密信息输入提示。
进一步优选的,通过登录成功判定所述隐私操作已执行完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系统,其包括:
监测模块,其用于监测是否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
判断模块,其用于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是数据连接还是WIFI通路;
网络切换模块,其用于将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以及,将数据连接切换为WIFI通路;
其中,所述监测模块进一步用于当将联网方式从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并执行所述隐私操作时,监测所述隐私操作是否执行完成;
控制模块,其用于在所述监测模块监测到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时,控制所述判断模块执行所述判断;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为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网络切换模块将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当所述监测模块监测到所述隐私操作执行完成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网络切换模块将数据连接切换为WIFI通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判断模块进一步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为安全的WIFI通路;
当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不是安全的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控制所述网络切换模块将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
当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安全的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不做出控制动作。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隐私保护系统还包括第一统计模块、第一判断模块;
其中,所述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为安全的WIFI通路是指:
所述第一统计模块统计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在移动终端中的连接次数;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所述连接次数是否达到预设值;当判断所述连接次数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安全的WIFI通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隐私保护系统还包括第二统计模块、第二判断模块;
其中,所述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为安全的WIFI通路是指:
所述第二统计模块统计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在移动终端中的连接时间;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所述连接时间是否达到预设值;当判断所述连接时间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安全的WIFI通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隐私保护系统还包括存储模块,其用于预先存储WIFI通路白名单;
比对模块,其用于比对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在预先存储WIFI通路白名单中;
其中,所述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为安全的WIFI通路是指: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比对模块比对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存在于所述存储模块预先存储的所述WIFI通路白名单中;当比对出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存在于所述WIFI通路白名单中时,所述控制模块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安全的WIFI通路。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和保护系统,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发明能够在程序执行隐私操作时,例如输入密码时或输入加密信息时,判断当前联网方式是数据连接还是WIFI通路,当为数据连接时,认为是安全的联网方式,可以直接执行隐私操作;当为WIFI通路时,认为联网方式有危险,需将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才可执行上述的隐私操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保护用户在安全的联网方式下执行隐私操作,进而有效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
2、本发明还可以进一步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为安全的WIFI通路,可以通过统计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以往与移动终端的连接时间是否达到预设值,或者连接次数是否达到预设值,或者是否在预先存储的WIFI通路白名单中,如果分别达到或同时达到上述条件的话,说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以往较常使用的,是被信任的WIFI通路,例如家庭或工作地点的WIFI通路,则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为安全的WIFI通路。此时,可以在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下执行所述的隐私操作。这样的方案进一步满足了使用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和保护系统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在本发明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的实施例一中,参照图1,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监测是否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当监测到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时,执行步骤102;当监测到并未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时,执行步骤103;
步骤102: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是数据连接或WIFI通路;当监测到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为WIFI通路时,执行步骤104;当监测到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是数据连接时,执行步骤108;
步骤103:结束;
步骤104:将联网方式切换为数据连接;
步骤105:执行所述隐私操作;
步骤106:监测到执行完所述隐私操作;
步骤107:将数据连接切换回WIFI通路。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的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的使用中,移动终端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等,隐私操作主要包括传输隐私数据等。当监测到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时,例如聊天软件在登录时输入密码的操作、或者登录银行或理财客户端输入银行卡账号或密码的操作等;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是数据连接还是WIFI通路,当判断为数据连接时,认定为是安全的联网方式,则执行前述的隐私操作;当判断为WIFI通路时,认定为是存在风险的联网方式,则将联网方式切换为数据连接,再执行前述的隐私操作。之后,当监测到执行完前述的隐私操作后,将数据连接切换回WIFI通路。
在本发明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的实施例二中,参照图2,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监测是否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当监测到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时,执行步骤202;当监测到并未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时,执行步骤203;
步骤202: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是数据连接或WIFI通路;当监测到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为WIFI通路时,执行步骤204;当监测到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是数据连接时,执行步骤210;
步骤203:结束;
步骤204: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为安全的WIFI通路;当判断为安全的WIFI通路时,执行步骤205;当判断为不安全的WIFI通路时,执行步骤206;
步骤205:执行所述隐私操作;
步骤206:将联网方式切换为数据连接;
步骤207:执行所述隐私操作;
步骤208:监测到执行完所述隐私操作;
步骤209:将数据连接切换回WIFI通路;
步骤210:执行所述隐私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的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的使用中,移动终端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等,隐私操作主要包括传输隐私数据等。当监测到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时,例如聊天软件在登录时输入密码的操作、或者登录银行或理财客户端输入银行卡账号或密码的操作等;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是数据连接还是WIFI通路,当判断为数据连接时,认定为是安全的联网方式,则执行前述的隐私操作;当判断为WIFI通路时,进一步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为安全的WIFI通路;当为安全的WIFI通路时,认定为是安全的联网方式,则执行前述的隐私操作;当为不安全的WIFI通路时,认定为是存在风险的联网方式,则将联网方式切换为数据连接,再执行前述的隐私操作。之后,当监测到执行完前述的隐私操作后,将数据连接切换回WIFI通路。
方法的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对当前联网方式为WIFI通路的情况做了进一步的判断,判断WIFI通路是安全的还是不安全的。当为安全的WIFI通路时,则可直接在该联网方式下执行隐私操作;当为不安全的WIFI通路时,则需将联网方式转换为数据连接后再执行隐私操作。
在实施例二以及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不是安全的WIFI通路:
(1)统计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在移动终端中的连接次数,并判断该连接次数是否达到预设值,当达到预设值时,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所述安全的WIFI通路。此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判断移动终端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以往的连接次数是不是达到预设的要求,例如预设的连接次数要求为至少3次,当统计的连接次数为大于或等于3次时,即说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所述安全的WIFI通路。当统计的连接次数小于3次时,即说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不安全的WIFI通路。例如预设的连接次数要求为至少5次,当统计的连接次数为大于或等于5次时,即说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所述安全的WIFI通路。当统计的连接次数小于5次时,即说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不安全的WIFI通路。例如预设的连接次数要求为至少6次,当统计的连接次数为大于或等于6次时,即说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所述安全的WIFI通路。当统计的连接次数小于6次时,即说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不安全的WIFI通路。
(2)统计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在移动终端中的连接时间,并判断该连接时间是否达到预设值,当达到预设值时,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所述安全的WIFI通路。此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判断移动终端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以往的连接时间是不是达到预设的要求,例如预设的连接时间要求为至少2小时,当统计的连接时间为大于或等于2小时的情况时,即说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所述安全的WIFI通路。当统计的连接时间小于2小时的情况时,即说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不安全的WIFI通路。例如预设的连接时间要求为至少3小时,当统计的连接时间为大于或等于3小时的情况时,即说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所述安全的WIFI通路。当统计的连接时间小于3小时的情况时,即说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不安全的WIFI通路。例如预设的连接时间要求为至少5小时,当统计的连接时间为大于或等于5小时的情况时,即说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所述安全的WIFI通路。当统计的连接时间小于5小时的情况时,即说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不安全的WIFI通路。
(3)比对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在预先存储的WIFI通路白名单中,当比对出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在预先存储的WIFI通路白名单中时,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所述安全的WIFI通路。在移动终端中预先存储一份WIFI通路白名单,即预先认定为是安全的WIFI通路的名单,当比对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在该名单中时,认定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安全的WIFI通路;当比对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并未在该名单中时,认定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不安全的WIFI通路。例如,将包括家庭、工作地点的WIFI通路预先存储于所述白名单中,当用户回到家或到达工作地点时,移动终端接入家庭或工作地点的WIFI通路,由于当前的家庭或工作地点的WIFI通路已经存在于所述的白名单中,因而认定为当前的WIFI通路是安全的,可以在当前的WIFI通路联网下进行隐私操作。
应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可以任选以上三种判断方法中的任一种来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为安全的WIFI通路;也可以选择任两种的组合来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为安全的WIFI通路;还可以设定为同时满足以上三种方法中的条件才能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安全的WIFI通路。
在方法的各实施例中,所述的隐私操作可以是密码输入提示或加密信息输入提示,例如当程序中出现要求输入登录密码的提示时,或者出现要求输入登录密码之外的加密信息的提示时,或者输入银行账号或身份证号的提示时,以及其他进行隐私数据传输的提示,本发明都可以认定为是隐私操作。在判断隐私操作是否执行完成可以通过出现登录成功的提示,或出现登录成功后的程序界面,或收到信息发送成功后的提示等方式认定。例如登录成功可以看密码输入框UI关闭,或root后截取APP的登陆成功MSG。
在方法的各实施例中,数据连接的联网方式是指移动、联通等入网方式下的使用流量的网络连接方式;WIFI通路的联网方式是指通过无线路由或热点接入网络的连接方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系统,在该隐私保护系统的实施例一中,参照图3,包括:
监测模块1,其用于监测是否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并进一步用于当将联网方式从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并执行所述隐私操作时,监测所述隐私操作是否执行完成;判断模块2,其用于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是数据连接还是WIFI通路;网络切换模块3,其用于将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以及,将数据连接切换为WIFI通路;控制模块4,其用于在所述监测模块1监测到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时,控制所述判断模块2执行所述判断;当所述判断模块2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为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网络切换模块3将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当所述监测模块1监测到所述隐私操作执行完成时,所述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网络切换模块3将数据连接切换为WIFI通路。
在系统的各实施例中,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系统应用于移动终端的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的使用中,移动终端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等,隐私操作主要包括传输隐私数据等。当监测到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时,例如聊天软件在登录时输入密码的操作、或者登录银行或理财客户端输入银行卡账号或密码的操作等;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是数据连接还是WIFI通路,当判断为数据连接时,认定为是安全的联网方式,则执行前述的隐私操作;当判断为WIFI通路时,认定为是存在风险的联网方式,则将联网方式切换为数据连接,再执行前述的隐私操作。之后,当监测到执行完前述的隐私操作后,将数据连接切换回WIFI通路。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监测模块1监测是否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当监测到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时,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判断模块2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是数据连接还是WIFI通路;当判断为数据连接时,控制模块4不做出控制操作,直接执行所述的隐私操作;当判断为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网络切换模块3将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之后,监测模块1进一步监测当将联网方式从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并执行所述隐私操作时,所述隐私操作是否执行完成,当监测到执行完成时,所述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网络切换模块3将数据连接切换为WIFI通路。
在本发明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系统的实施例二中,参照图3,包括:
监测模块1,其用于监测是否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并进一步用于当将联网方式从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并执行所述隐私操作时,监测所述隐私操作是否执行完成;判断模块2,其用于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是数据连接还是WIFI通路;网络切换模块3,其用于将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以及,将数据连接切换为WIFI通路;控制模块4,其用于在所述监测模块1监测到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时,控制所述判断模块2执行所述判断;当所述判断模块2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为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4进一步控制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为安全的WIFI通路;当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不是安全的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4进一步控制所述网络切换模块3将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当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安全的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4不做出控制动作,在当前WIFI通路的联网方式下执行前述的隐私操作。当所述监测模块1监测到所述隐私操作执行完成时,所述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网络切换模块3将数据连接切换为WIFI通路。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监测模块1监测是否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当监测到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时,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判断模块2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是数据连接还是WIFI通路;当判断为数据连接时,控制模块4不做出控制操作,直接执行所述的隐私操作;当判断为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4进一步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为安全的WIFI通路;当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不是安全的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4进一步控制所述网络切换模块3将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当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安全的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4不做出控制动作,在当前WIFI通路的联网方式下执行前述的隐私操作。之后,监测模块1进一步监测当将联网方式从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并执行所述隐私操作时,所述隐私操作是否执行完成,当监测到执行完成时,所述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网络切换模块3将数据连接切换为WIFI通路。
在本发明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系统的实施例三中,参照图4,包括:
监测模块1,其用于监测是否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并进一步用于当将联网方式从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并执行所述隐私操作时,监测所述隐私操作是否执行完成;判断模块2,其用于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是数据连接还是WIFI通路;网络切换模块3,其用于将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以及,将数据连接切换为WIFI通路;第一统计模块5,其统计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在移动终端中的连接次数;第一判断模块6,其判断所述第一统计模块5统计的连接次数是否达到预设值;控制模块4,其用于在所述监测模块1监测到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时,控制所述判断模块2执行所述判断;当所述判断模块2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为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4进一步控制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为安全的WIFI通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所述第一统计模块5统计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在移动终端中的连接次数;所述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第一判断模块6判断所述连接次数是否达到预设值;当判断所述连接次数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控制模块4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安全的WIFI通路;当判断所述连接次数并未达到预设值时,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不是安全的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4进一步控制所述网络切换模块3将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当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安全的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4不做出控制动作,在当前WIFI通路的联网方式下执行前述的隐私操作。当所述监测模块1监测到所述隐私操作执行完成时,所述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网络切换模块3将数据连接切换为WIFI通路。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监测模块1监测是否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当监测到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时,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判断模块2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是数据连接还是WIFI通路;当判断为数据连接时,控制模块4不做出控制操作,直接执行所述的隐私操作;当判断为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4进一步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为安全的WIFI通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所述第一统计模块5统计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在移动终端中的连接次数;所述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第一判断模块6判断所述连接次数是否达到预设值;当判断所述连接次数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控制模块4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安全的WIFI通路,所述控制模块4不做出控制动作,在当前WIFI通路的联网方式下执行前述的隐私操作;当判断所述连接次数并未达到预设值时,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不是安全的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4进一步控制所述网络切换模块3将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之后,监测模块1进一步监测当将联网方式从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并执行所述隐私操作时,所述隐私操作是否执行完成,当监测到执行完成时,所述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网络切换模块3将数据连接切换为WIFI通路。
在本实施例中,统计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在移动终端中的连接次数,并判断该连接次数是否达到预设值,当达到预设值时,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所述安全的WIFI通路。此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判断移动终端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以往的连接次数是不是达到预设的要求,例如预设的连接次数要求为至少3次,当统计的连接次数为大于或等于3次时,即说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所述安全的WIFI通路。当统计的连接次数小于3次时,即说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不安全的WIFI通路。例如预设的连接次数要求为至少5次,当统计的连接次数为大于或等于5次时,即说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所述安全的WIFI通路。当统计的连接次数小于5次时,即说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不安全的WIFI通路。例如预设的连接次数要求为至少6次,当统计的连接次数为大于或等于6次时,即说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所述安全的WIFI通路。当统计的连接次数小于6次时,即说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不安全的WIFI通路。
在本发明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系统的实施例四中,参照图5,包括:
监测模块1,其用于监测是否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并进一步用于当将联网方式从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并执行所述隐私操作时,监测所述隐私操作是否执行完成;判断模块2,其用于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是数据连接还是WIFI通路;网络切换模块3,其用于将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以及,将数据连接切换为WIFI通路;第二统计模块7,其统计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在移动终端中的连接时间;第二判断模块8,其判断所述第一统计模块5统计的连接时间是否达到预设值;控制模块4,其用于在所述监测模块1监测到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时,控制所述判断模块2执行所述判断;当所述判断模块2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为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判断模块进一步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为安全的WIFI通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所述第二统计模块5统计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在移动终端中的连接时间;所述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第二判断模块8判断所述连接时间是否达到预设值;当判断所述连接时间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控制模块4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安全的WIFI通路;当判断所述连接时间并未达到预设值时,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不是安全的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4进一步控制所述网络切换模块3将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当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安全的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4不做出控制动作,在当前WIFI通路的联网方式下执行前述的隐私操作。当所述监测模块1监测到所述隐私操作执行完成时,所述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网络切换模块3将数据连接切换为WIFI通路。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监测模块1监测是否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当监测到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时,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判断模块2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是数据连接还是WIFI通路;当判断为数据连接时,控制模块4不做出控制操作,直接执行所述的隐私操作;当判断为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4进一步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为安全的WIFI通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所述第二统计模块5统计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在移动终端中的连接时间;所述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第二判断模块8判断所述连接时间是否达到预设值;当判断所述连接时间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控制模块4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安全的WIFI通路;当判断所述连接时间并未达到预设值时,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不是安全的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4进一步控制所述网络切换模块3将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当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安全的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4不做出控制动作,在当前WIFI通路的联网方式下执行前述的隐私操作。当所述监测模块1监测到所述隐私操作执行完成时,所述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网络切换模块3将数据连接切换为WIFI通路。
在本实施例中,统计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在移动终端中的连接时间,并判断该连接时间是否达到预设值,当达到预设值时,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所述安全的WIFI通路。此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判断移动终端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以往的连接时间是不是达到预设的要求,例如预设的连接时间要求为至少2小时,当统计的连接时间为大于或等于2小时的情况时,即说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所述安全的WIFI通路。当统计的连接时间小于2小时的情况时,即说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不安全的WIFI通路。例如预设的连接时间要求为至少3小时,当统计的连接时间为大于或等于3小时的情况时,即说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所述安全的WIFI通路。当统计的连接时间小于3小时的情况时,即说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不安全的WIFI通路。例如预设的连接时间要求为至少5小时,当统计的连接时间为大于或等于5小时的情况时,即说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所述安全的WIFI通路。当统计的连接时间小于5小时的情况时,即说明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不安全的WIFI通路。
在本发明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系统的实施例五中,参照图6,包括:
监测模块1,其用于监测是否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并进一步用于当将联网方式从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并执行所述隐私操作时,监测所述隐私操作是否执行完成;判断模块2,其用于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是数据连接还是WIFI通路;网络切换模块3,其用于将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以及,将数据连接切换为WIFI通路;存储模块9,其用于预先存储WIFI通路白名单;比对模块10,其用于比对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在预先存储WIFI通路白名单中;控制模块4,其用于在所述监测模块1监测到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时,控制所述判断模块2执行所述判断;当所述判断模块2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为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判断模块进一步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为安全的WIFI通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所述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比对模块10比对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存在于所述存储模块9预先存储的所述WIFI通路白名单中;当比对出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存在于所述WIFI通路白名单中时,所述控制模块4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安全的WIFI通路;当比对出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并未存在于所述WIFI通路白名单中时,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不是安全的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4进一步控制所述网络切换模块3将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当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安全的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4不做出控制动作,在当前WIFI通路的联网方式下执行前述的隐私操作。当所述监测模块1监测到所述隐私操作执行完成时,所述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网络切换模块3将数据连接切换为WIFI通路。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监测模块1监测是否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当监测到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时,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判断模块2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是数据连接还是WIFI通路;当判断为数据连接时,控制模块4不做出控制操作,直接执行所述的隐私操作;当判断为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4进一步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为安全的WIFI通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所述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比对模块10比对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存在于所述存储模块9预先存储的所述WIFI通路白名单中;当比对出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存在于所述WIFI通路白名单中时,所述控制模块4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安全的WIFI通路;当比对出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并未存在于所述WIFI通路白名单中时,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不是安全的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4进一步控制所述网络切换模块3将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当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安全的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4不做出控制动作,在当前WIFI通路的联网方式下执行前述的隐私操作。当所述监测模块1监测到所述隐私操作执行完成时,所述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网络切换模块3将数据连接切换为WIFI通路。
在本实施例中,比对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在预先存储的WIFI通路白名单中,当比对出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在预先存储的WIFI通路白名单中时,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所述安全的WIFI通路。在移动终端中预先存储一份WIFI通路白名单,即预先认定为是安全的WIFI通路的名单,当比对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在该名单中时,认定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安全的WIFI通路;当比对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并未在该名单中时,认定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不安全的WIFI通路。例如,将包括家庭、工作地点的WIFI通路预先存储于所述白名单中,当用户回到家或到达工作地点时,移动终端接入家庭或工作地点的WIFI通路,由于当前的家庭或工作地点的WIFI通路已经存在于所述的白名单中,因而认定为当前的WIFI通路是安全的,可以在当前的WIFI通路联网下进行隐私操作。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应说明的是,联网方式的后台切换可以做到数据链路的无缝切换,可以控制数据包走同一条数据通道,故中间不会出现联网方式切换造成断线的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现实使用中是使用加密键盘等方法,可以看到绝大部分的应用都使用了这类方法,但容易被钓鱼路由截获私密信息,而钓鱼路由很可能是open模式或是伪装成其他的正规商家的路由,使消费者上当而不能意识到私密信息丢失的危险。本方法可以很好解决这类私密信息未进行特殊加密处理就应用在未知路由上使用的安全问题,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的信息安全。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监测是否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
当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时,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是数据连接还是WIFI通路;
当为数据连接时,执行所述隐私操作;
当为WIFI通路时,将联网方式切换为数据连接并执行所述隐私操作;随后,当监测到执行完所述隐私操作后将数据连接切换回WIFI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判断联网方式为WIFI通路后,进一步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为安全的WIFI通路;
当为安全的WIFI通路时,执行所述隐私操作;
否则,将联网方式切换为数据连接并执行所述隐私操作;随后,当执行完所述隐私操作后将数据连接切换回WIFI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为安全的WIFI通路进一步包括:
统计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在移动终端中的连接次数,并判断该连接次数是否达到预设值,当达到预设值时,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所述安全的WIFI通路;
和/或;
统计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在移动终端中的连接时间,并判断该连接时间是否达到预设值,当达到预设值时,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所述安全的WIFI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比对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在预先存储的WIFI通路白名单中,当比对出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在预先存储的WIFI通路白名单中时,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所述安全的WIFI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隐私操作包括密码输入提示或加密信息输入提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登录成功判定所述隐私操作已执行完成。
7.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模块,其用于监测是否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
判断模块,其用于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是数据连接还是WIFI通路;
网络切换模块,其用于将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以及,将数据连接切换为WIFI通路;
其中,所述监测模块进一步用于当将联网方式从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并执行所述隐私操作时,监测所述隐私操作是否执行完成;
控制模块,其用于在所述监测模块监测到有程序在执行隐私操作时,控制所述判断模块执行所述判断;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当前移动终端的联网方式为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网络切换模块将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当所述监测模块监测到所述隐私操作执行完成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网络切换模块将数据连接切换为WIFI通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判断模块进一步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为安全的WIFI通路;
当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不是安全的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控制所述网络切换模块将WIFI通路切换为数据连接;
当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安全的WIFI通路时,所述控制模块不做出控制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隐私保护系统还包括第一统计模块、第一判断模块;
其中,所述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为安全的WIFI通路是指:
所述第一统计模块统计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在移动终端中的连接次数;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所述连接次数是否达到预设值;当判断所述连接次数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安全的WIFI通路;
和/或;
所述隐私保护系统还包括第二统计模块、第二判断模块;
其中,所述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为安全的WIFI通路是指:
所述第二统计模块统计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在移动终端中的连接时间;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所述连接时间是否达到预设值;当判断所述连接时间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安全的WIFI通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模块,其用于预先存储WIFI通路白名单;
比对模块,其用于比对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在预先存储WIFI通路白名单中;
其中,所述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为安全的WIFI通路是指: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比对模块比对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是否存在于所述存储模块预先存储的所述WIFI通路白名单中;当比对出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存在于所述WIFI通路白名单中时,所述控制模块判断当前连接的WIFI通路为安全的WIFI通路。
CN201510552617.9A 2015-09-01 2015-09-01 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和保护系统 Pending CN1052827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2617.9A CN105282735A (zh) 2015-09-01 2015-09-01 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和保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2617.9A CN105282735A (zh) 2015-09-01 2015-09-01 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和保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2735A true CN105282735A (zh) 2016-01-27

Family

ID=55150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52617.9A Pending CN105282735A (zh) 2015-09-01 2015-09-01 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和保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82735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3062A (zh) * 2016-06-27 2016-08-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与无线通信网络建立网络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5959952A (zh) * 2016-05-03 2016-09-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安全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7302623A (zh) * 2017-05-05 2017-10-2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网络连接方式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7484168A (zh) * 2017-07-29 2017-12-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生物识别解锁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820237A (zh) * 2016-09-12 2018-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 wifi 网络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418396A (zh) * 2019-07-12 2019-11-0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Wifi网络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8559A (zh) * 2008-04-24 2008-11-19 北京爱奥时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Wifi手机支付终端、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04821992A (zh) * 2015-05-25 2015-08-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自动切换网络连接类型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8559A (zh) * 2008-04-24 2008-11-19 北京爱奥时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Wifi手机支付终端、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04821992A (zh) * 2015-05-25 2015-08-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自动切换网络连接类型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9952A (zh) * 2016-05-03 2016-09-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安全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5873062A (zh) * 2016-06-27 2016-08-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与无线通信网络建立网络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7820237A (zh) * 2016-09-12 2018-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 wifi 网络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820237B (zh) * 2016-09-12 2020-11-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wifi网络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302623A (zh) * 2017-05-05 2017-10-2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网络连接方式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7484168A (zh) * 2017-07-29 2017-12-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生物识别解锁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484168B (zh) * 2017-07-29 2020-07-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生物识别解锁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418396A (zh) * 2019-07-12 2019-11-0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Wifi网络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82735A (zh) 基于移动终端联网使用的隐私保护方法和保护系统
US11864263B2 (en) Wireless connection establishing methods and wireless connection establishing apparatuses
CN104301303A (zh) 一种智能家居物联网安全防护方法及系统
CN109462850A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网络配置方法及智能设备
CN103458400B (zh) 一种语音加密通信系统中的密钥管理方法
CN104540089B (zh) 一种主设备与从设备进行蓝牙配对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632056A (zh) 一种智能设备网络配置方法与系统
CN102083023B (zh) 一种远程控制设备重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US10432476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joining node to network
CN104506561A (zh) 终端资料访问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567017B (zh) 无线连接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04093164A (zh) 无线网接入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06792700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安全通信环境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5392182B (zh) Wifi设备的网络配置信息的设置方法及系统
CN105578463A (zh) 一种双连接安全通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45539A (zh) 一种路由器访客验证方法及系统、路由器
CN104301449A (zh) 一种修改ip地址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87452A (zh) 一种基于app控制的无线网络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13992427B (zh) 基于相邻节点的数据加密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3297940A (zh) 一种短信加密通讯系统及通讯方法
CN110943835A (zh) 一种发送无线局域网信息的配网加密方法及系统
CN102752752B (zh) 基站维护方法和设备
CN105025273B (zh) 楼宇可视对讲系统的连接方法、密码设置方法及系统
CN108449758A (zh) 一种智能硬件的绑定方法及系统
CN105208557B (zh) 一种安全建立wifi连接的方法及无线路由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