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2643B - 一种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2643B
CN105282643B CN201510755877.6A CN201510755877A CN105282643B CN 105282643 B CN105282643 B CN 105282643B CN 201510755877 A CN201510755877 A CN 201510755877A CN 105282643 B CN105282643 B CN 1052826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contact switch
headset main
earphone
audio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558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82643A (zh
Inventor
白立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5587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826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82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2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82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26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机,包括:耳机主体,与用户头部接触处设置有触点开关;当所述触点开关导通时,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给所述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当所述触点开关断开时,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停止给所述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本发明中,通过用户对耳机的使用情况来调节耳机的使用状态、控制移动终端对耳机的音频输出及用户听到的音频信号,无需用户手动打开移动终端及手动调节,给用户带来便利,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小型音响、移动电话等电子产品因其质轻、便携、功能多样化等特点而受到百姓的青睐。而为了不影响别人或者为了个人隐私,用户在使用电子产品(便携式移动设备或移动终端)的播放器来播放音视频时,通常会使用耳机,耳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频繁的生活用品,根据佩戴方式,耳机可以分为耳塞式,挂耳式和头戴式等。
现实生活中,当用户需要控制播放器时,通常需要手动去控制移动终端的播放器。耳机的功能基本是用于将播放器或接收器的电讯号转为人们可以听到的声波,因此耳机的功能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旨在提高耳机的功能,为用户带来便利。
本发明提供一种耳机,所述耳机包括:
耳机主体,与用户头部接触处设置有触点开关;
当所述触点开关导通时,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给所述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
当所述触点开关断开时,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停止给所述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
优选地,通过用户头部与所述触点开关的挤压,控制所述触点开关的导通和断开。
优选地,当用户头部挤压所述触点开关时,所述触点开关处于导通状态;当用户头部未挤压所述触点开关时,所述触点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优选地,所述耳机包括:
第一耳机主体,包括设置在用户头部接触处的第一触点开关;以及
第二耳机主体,包括设置在用户头部接触处的第二触点开关;
当所述第一触点开关和所述第二触点开关均导通时,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给所述第一耳机主体和所述第二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
当所述第一触点开关及所述第二触点开关均断开时,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停止给所述第一耳机主体和所述第二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
优选地,所述耳机包括:
第一耳机主体,包括设置在用户头部接触处的第一触点开关;以及
第二耳机主体,包括设置在用户头部接触处的第二触点开关;
当所述第一触点开关导通时,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给所述第一耳机主体发送单声道音频信号;
当所述第二触点开关导通时,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给所述第二耳机主体发送单声道音频信号。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给所述第一耳机主体发送左声道音频信号,给所述第二耳机主体发送右声道音频信号;
当所述第一触点开关断开而所述第二触点开关未断开时,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给所述第二耳机主体发送右声道音频信号或混合声道音频信号;或
当只有所述第二触点开关断开而所述第一触点开关未断开时,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给所述第一耳机主体发送左声道音频信号或混合声道音频信号;或
当所述第一触点开关及第二触点开关均断开时,所述移动终端停止向所述第一耳机主体及第二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
优选地,所述耳机主体包括:第一耳机主体,包括设置在用户头部
接触处的第一触点开关;以及
第二耳机主体,包括设置在用户头部接触处的第二触点开关;
其中,所述第一耳机主体与所述第二耳机主体串联后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触点开关和所述第二触点开关均导通时,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给所述第一耳机主体和所述第二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
当所述第一触点开关或所述第二触点开关断开时,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停止给所述第一耳机主体和所述第二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
优选地,所述耳机为入耳式耳机,所述耳机主体包括有部分插入耳孔的耳塞头及与所述耳塞头连接的耳塞柄,所述触点开关设置在所述耳塞头的与所述耳孔壁接触处。
优选地,所述触点开关包括弹片及开关器件,所述弹片包括固定端及自由端,所述弹片设置在所述耳机主体的与用户头部接触处,所述弹片的自由端受到挤压力而压缩时,该自由端导通所述开关器件。
本发明中,通过用户对耳机的使用情况来调节耳机的使用状态、控制移动终端对耳机的音频输出及用户听到的音频信号,无需用户手动打开移动终端及手动调节,给用户带来便利,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耳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耳机与移动终端的关系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耳机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耳机与移动终端的关系结构图;
图3A为本发明的一种耳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入耳式耳机的耳塞头未使用时的截面图;
图3B为本发明的一种耳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入耳式耳机的耳塞头在使用时的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耳机的具体实施例的使用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中,提供一种耳机,该耳机与移动终端连接,移动终端可为手机、随身听、收音机、平板等便携式设备,耳机与移动终端可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该无线连接包括蓝牙连接。
其中,耳机包括耳机主体,该耳机主体的与用户头部接触处设置有触点开关,当该触点开关导通时,与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给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当触点开关断开时,移动终端停止给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控制该触点开关导通或者断开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可通过电平信号、电源供电等方式,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用户头部与触点开关的挤压,控制触点开关的导通和断开。
更优选地,当用户头部挤压触点开关时,该触点开关处于导通状态;当用户头部未挤压触点开关时,触点开关处于断开状态。例如当用户带上该耳机时,耳机主体的触点开关会受到用户头部的挤压,取下耳机时,耳机主体的触点开关不再受到用户头部挤压,可通过用户头部与该触点开关的挤压来控制该触点开关的导通或断开。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耳机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耳机与移动终端的关系结构图,该耳机主体包括第一耳机主体11及第二耳机主体12,第一耳机主体11与第二耳机主体12串联后与移动终端13连接,其中,该第一耳机主体包括有设置在与用户头部接触处的第一触点开关111,该第二耳机主体包括设置在与用户头部接触处的第二触点开关121。当第一触点开关111及第二触点开关121均受压而导通时,与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13给该第一耳机主体11及第二耳机主体12发送音频信号,在该第一触点开关111和/或第二触点开关121由于未受压而断开时,移动终端13停止给该第一耳机主体11及第二耳机主体12发送音频信号。此时可为如下情况:当第一触点开关111及第二触点开关121均未受到挤压而断开时,移动终端13才停止对第一耳机主体11及第二耳机主体12发送音频信号;或者,当第一触点开关111或第二触点开关121未受到挤压而断开时,移动终端13停止对第一耳机主体11及第二耳机主体12发送音频信号。
在另一优选方案中,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耳机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耳机与移动终端的关系结构图,该耳机主体2包括第一耳机主体21及第二耳机主体22,第一耳机主体21与第二耳机主体22并联,分别与移动终端23连接,其中,该第一耳机主体21包括有设置在与用户头部接触处的第一触点开关211,该第二耳机主体22包括设置在与用户头部接触处的第二触点开关221。此时当第一耳机主体21被使用时,用户头部挤压该第一触点开关211,该第一触点开关211导通,而与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23给该第一耳机主体211发送单声道音频信号,该单声道音频信号为左声道音频信号或右声道音频信号;而当第二耳机主体22被使用时,用户头部挤压该第二触点开关221,该第二触点开关221导通,与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给第二耳机主体22发送单声道音频信号,但是,该移动终端23给第一耳机主体21及第二耳机主体22发送的单声道音频信号为相反的音频信号,即当第一耳机主体21接收的是左声道音频信号时,第二耳机主体22接收的是右声道音频信号,而第一耳机主体21接收的是右声道音频信号时,第二耳机主体22接收的是左声道音频信号。其中,当上述第一耳机主体21及第二耳机主体22同时被使用时,移动终端可给第一耳机主体21及第二耳机主体22发送的是混合声道的音频信号。或者当第一触点开关211受到挤压而导通时,移动终端23给第一耳机主体21发送左声道音频信号,接着第二触点开关221受到挤压导通时,移动终端23给第二耳机主体21发送右声道音频信号,此处对此不作限制。上述第一耳机主体21与第二耳机主体22可一体化连接或非一体化连接,而第一耳机主体与第二耳机主体可独立控制(移动终端可单独给第一耳机主体21及第二耳机主体22发送音频信号),若其中一个耳机主体(第一耳机主体21或第二耳机主体22)出现故障时,另一个耳机主体的触点开关处于导通状态时,仍然可接收到移动终端传来的音频信号,可保证用户可听到音频信号,在一个耳机主体出现故障时,用户仍可以使用该耳机。
在一个变形方案中,当第一触点开关211受挤压而导通时,移动终端给第一耳机主体21发送单声道音频信号,接着第二触点开关221也受到挤压导通时,移动终端给第一耳机主体21及第二耳机主体22发送混合声道音频信号。
当第一触点开关211不受压而断开时,移动终端23停止给第一耳机主体21发送音频信号,而第二触点开关221继续受压导通,第二耳机主体22可继续接收到移动终端23发送的音频信号,该音频信号可为混合声道音频信号或单声道音频信号,该单声道音频信号为左声道音频信号或右声道音频信号,而当定义为第二耳机主体22为左声道耳机时,第二耳机主体22接收到左声道音频信号,当定义为第二耳机主体22为右声道耳机时,其接收右声道音频信号,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处对此不作限制。在第一触点开关211不受压断开之后,第二触点开关221也没有受到挤压断开时,移动终端23不再给该耳机主体2发送音频信号。
本发明中,耳机可分为耳内式、入耳式、头戴式、挂耳式、发箍式,还可包括其他形式的耳机,此处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该耳机为入耳式耳机时,其耳机主体包括有部分插入耳孔的耳塞头及与耳塞头连接的耳塞柄,当为有线耳机时,还包括连接线及插头,该连接线将耳塞柄与插头连接起来。此时该触点开关设置在耳塞头的与耳孔壁接触的区域,由于耳塞头的截面是圆形或近似圆形的(见图3A及3B),如图3A所示为本实施例的耳塞头的截面图(耳塞头处于未使用状态),该耳塞头包括耳塞头主体31、耳塞头外罩33,及设置在耳塞头主体31的外壁的触点开关,其中该触点开关可包括弹片32及开关器件34,该触点开关设置在耳塞头外壁上(该外壁与耳孔壁接触),设置有触点开关的耳塞头的外径略大于耳孔的孔径,当用户往耳朵插入耳塞时,耳塞头外壁受到挤压而使得该触点开关受压(见图3B,为该耳塞的使用状态图)而导通,移动终端会向该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由于设置了上述触点开关,使得耳塞整体的外径变大,增强耳机与耳朵的固定性,防止在听的过程中耳机脱落给用户带来的不便。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耳机主体包括第一耳机主体及第二耳机主体,第一耳机主体及第二耳机主体均设置有上述结构的耳塞头,当两个触点开关均受到挤压导通时,移动终端向该主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或者当其中一个耳机主体的触点开关受到挤压而导通时,移动终端向对应的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该音频信号可为混合声道音频信号或单声道音频信号,该单声道音频信号为左声道音频信号或右声道音频信号。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该耳机为耳内式耳机时,其耳机主体包括可塞入耳孔内部的耳塞,当该耳机为有线耳机时,还可包括耳机线及耳机插头等,该耳塞为与耳道内孔形状匹配的结构,其中该触点开关设置在该耳塞的与耳孔接触而发生挤压处,该耳内式耳机采用现有的耳内式耳机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当该耳塞塞进耳朵时,此时该触点开关会受到挤压而导通,移动终端便会向该耳塞主体发送音频信号。耳机主体包括第一及第二耳机主体,第一耳塞主体及第二耳塞主体均包括上述结构的耳塞。该入耳式耳机的第一耳机主体及第二耳机主体可以并联的,可单独使用。
在另一个优选方案中,该耳机为头戴式耳机,其耳机包括耳机主体及弹性头带,该耳机主体包括第一耳机主体及第二耳机主体,第一耳机主体包括第一耳罩(设置有第一触点开关),第二耳机主体包括有第二耳罩(设置有第二触点开关),第一耳罩及第二耳罩的形状结构均一致,该第一及第二耳罩分别于所述弹性头带的一端连接固定,该弹性头带具有弹性,为圆弧状,通常情况下,该头带所形成的圆弧大小应小于人头部的区域大小,当头带该耳机时,需要将弹性头带往两端拉,使得两个耳罩罩住人的耳朵,此时该触点开关可设置在耳罩上,该耳罩(第一耳罩或第二耳罩)包括耳壳、耳坠,其中耳壳一端与上述弹性头带连接,另一端与耳坠连接,该耳坠罩住耳朵,上述触点开关可设置在该耳坠的与脸颊接触处,或设置于该耳坠内部的与耳朵接触处,还可设置在耳坠内壁的与耳朵接触的其他任何区域,只要带上该耳机时,该触点开关会受到耳朵或脸颊其他头部位置的挤压而导通,进而使得移动终端对其发送音频信号。两个耳罩均设置一个该触点开关,两个触点开关同时受到压力时移动终端向该第一耳机主体及第二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当该两个触点开关不受到挤压力时,移动终端停止向第一及第二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该头戴式耳机采用现有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该耳机为耳挂式耳机,其耳机主体包括第一耳机主体及第二耳机主体,而第一耳机主体与第二耳机主体的结构一致,以第一耳机主体为例,该第一耳机主体包括第一耳挂部、第一触点开关及第一耳塞部,其第一耳挂部与耳廓外形相似,进一步地,该第一耳挂部为可折叠形状,可通过折叠结构夹持在耳廓上,该第一触点开关设置在该第一耳挂部的与耳廓夹持的部位,当用户带上耳机时,第一耳挂部夹持在耳廓上,该第一触点开关会受到挤压力而导通,移动终端向第一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取下该耳机时,第一耳机主体的第一触点开关没有受到挤压力而断开,移动终端不像该第一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
或者,该第一耳挂部为与耳廓形状匹配的环状结构,带上耳机时,该第一耳挂部的环状结构穿过耳朵嵌合固定在耳廓上,由于第一触点开关设置在嵌合处,第一触点开关会受压挤压力而导通。
第二耳机主体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与第一耳机主体的一致,可参照上述第一耳机主体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该耳机为发箍式耳机,其耳机主体包括发箍及设置在发箍两侧的第一耳机主体及第二耳机主体,该发箍为半圆结构,此时主要依靠发箍来固定,第一耳机主体与第二耳机主体的结构一致,以第一耳机主体为例,该第一耳机主体包括第一触点开关及第一耳塞,第一触点开关设置在该第一耳塞上,该第一耳塞可塞入耳孔或部分塞入耳孔,该第一触点开关设置在该第一耳塞塞入耳孔时与耳孔壁接触的外壁上。或者,该第一触点开关及第二触点开关可设置在发箍的与头顶部接触的区域,该第一及第二触点开关受到发箍的重力压迫而导通,移动终端通过该第一触点开关及第二触点开关的导通而分别给该第一耳机主体及第二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
在本发明中,触点开关(第一及第二触点开关)均包括弹片及开关器件,弹片的一端固定在耳机主体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当弹片受压时,自由端与开关器件接触而使得该开关器件导通,或者该触点开关包括感应器及开关管,当该感应器被触受压,向开关管发送高电平信号而导通该开关管,进而移动终端可向对应的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在感应器不受压时向开关管发送低电平信号而使得开关管截止,移动终端停止向该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优选地,该触点开关还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及开关器件,只要能实现当受压挤压力时能导通,不受挤压力时断开的功能即可,此处对此不作限制。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用户带上耳机及取下耳机等操作作为例子来产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其中,该耳机包括第一耳机主体、第二耳机主体,第一耳机主体包括第一耳塞头及第一触点开关,第二耳机主体包括第二耳塞头及第二触点开关,此时可定义为第一耳机主体为左耳对应的耳塞,第二耳机主体为右耳对应的耳塞,也可以将第一耳机主体为右耳对应的耳塞,第二耳机主体为左耳对应的耳塞,此处以第一耳机主体为左耳对应的耳塞,第二耳机主体为右耳对应的耳塞为例。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使用流程图,其中包括:
步骤S41、用户将耳机接口插上移动终端;其中该移动终端可优选为手机;
步骤S42、用户将一个耳塞头塞进一只耳朵,该耳塞头对应的触点开关受到挤压力而导通,移动终端向该耳塞头对应的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例如,用户将第一耳机主体的第一耳塞头塞进左耳,该第一触点开关受到左耳内孔臂的挤压力而导通,此时移动终端向该第一耳机主体(具体为给第一耳塞头)发送音频信号,该音频信号可以为混合声道音频信号或单声道音频信号,该单声道音频为左声道音频信号或右声道音频信号,此时若定义该第一耳塞头为对应左耳耳塞时,移动终端向第一耳机主体发送左声道音频信号。
步骤S43、用户将另一个耳塞头塞进另外一只耳朵,该耳塞头对应的触点开关受到挤压力而导通,移动终端给该耳塞头对应的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例如用户将第二耳机主体的第二耳塞头塞进右耳,第二触点开关受到右耳的挤压力而导通,移动终端向第二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该音频信号为混合声道音频信号或单声道音频信号,若此前定义第一耳机主体对应左耳塞时,此时的单声道音频信号为右声道音频信号,或之前定义第一耳机主体对应为右耳塞时,此处的单声道音频信号为左声道音频信号。作为优选,当两个耳朵都塞上耳塞头时,通常移动终端会发送混合声道音频信号。
步骤S44、用户取下一个耳塞头,该耳塞头对应的触点开关不受压而断开,移动终端停止向该耳塞头对应的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例如,在耳机接收音频信号的过程中,用户取下一个耳塞头,该耳塞头对应的触点开关不受压挤压力而断开,此时移动终端不再向对应的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移动终端可继续给另外一个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该音频信号可为混合声道音频信号或单声道音频信号,若之前已经定义第一耳机主体及第二耳机主体分别应用于左耳及右耳时,若用户取下的是第一耳塞头,则移动终端此时可向第二耳机主体发送右声道音频信号。
步骤S45、用户取下另一个耳塞头,该耳塞头对应的触点开关不受压而断开,移动终端停止向该耳塞头对应的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在后续的过程中,若用户取下另一个耳塞头,该耳塞头对应的触点开关不受压挤压力而断开,此时移动终端不再向对应的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即此时移动终端不再向耳机发送音频信号。
另外一种情况是,当用户同时带上两个耳塞头时,该两个耳塞头设置的触点开关均受到挤压力而导通,移动终端向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而当用户取下两个耳塞头时,该两个耳塞头设置的触点开关均未受到挤压力而断开,移动终端停止向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
另一种情况是,用户带上一个耳塞头时,移动终端不发送音频信号,而在带上第二个耳塞头时,移动终端才会向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移动终端在给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用户取下一个耳塞头时,移动终端停止给该耳塞头对应的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而继续给另外一个耳塞头对应的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或者移动终端在给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用户取下一个耳塞头时,移动终端停止向两个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
本实施例中,通过用户对耳机的使用状态来控制音频信号的输出,无需用户手动打开移动终端及手动调节,给用户带来便利,提高用户体验。
下面以一具体实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原理,该移动终端为手机,该播放应用为手机的播放器,具体为音频播放器,该触点开关包括弹片及开关器件,该耳机为入耳式耳机,此时该耳机主体包括第一耳机主体及第二耳机主体,第一及第二耳机主体分别包括一个耳塞(左耳及右耳耳塞),每一个耳塞包括耳塞头及与其连接的耳塞柄,该耳塞头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近似圆形,该弹片设置在耳塞头塞入耳朵时与耳孔接触的外壁上,都设置有该触点开关,该弹片凸出设置在外壁上,该开关器件嵌于该耳塞头的外壁上,如图3A及3B所示,为耳塞头的截面图,该耳塞头包括耳塞头主体31、耳塞头外罩33,及设置在耳塞头主体21外壁的触点开关,该触点开关包括弹片32及开关器件34,该弹片不受压力时凸出于该耳塞头主体31的外壁,受压时会往该耳塞头主体31运动,将此耳塞塞入耳朵时,该弹片32受压接触该开关器件34而导通该开关器件34,手机向该开关器件34对应的耳塞头发送音频信号。
优选地,当左耳塞(以左耳塞为例,不限于左耳塞,也可以是右耳塞)被塞进耳朵时,左耳塞的弹片32受压后导通开关器件34,手机暂时先不发送音频信号,而等待预设时间,若在预设时间内右耳塞没有被塞进耳朵使用时,手机向左耳塞发送左声道音频信号或混合声道音频信号,若在预设时间内右耳塞被使用,则向左耳塞及右耳塞均发送音频信号,优选为混合声道音频信号。其中所述预设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而设,例如10秒、20秒等,此处对此不作限制。
在音频播放过程中,当左耳塞被取下时,左耳塞的弹片32恢复原状,开关器件34断开,手机不向左耳塞发送音频信号,此时继续向右耳塞发送音频信号,可为混合声道音频信号或右声道音频信号,接着若右耳塞被取下时,右耳塞设置的开关器件断开,手机不向该耳机发送音频信号。若在左耳塞被取下后一段时间内右耳塞未被取下,左耳塞又被带上时,手机接着向左耳塞及右耳塞发送音频信号。
本发明中,通过用户对耳机的使用情况来调节耳机的使用状态、控制移动终端对耳机的音频输出及用户听到的音频信号,无需用户手动打开移动终端及手动调节,给用户带来便利,提高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耳机主体,与用户头部接触处设置有触点开关,所述触点开关包括弹片及开关器件,所述弹片包括固定端及自由端,所述弹片设置在所述耳机主体的与用户头部接触处,所述弹片的自由端受到挤压力而压缩时,该自由端导通所述开关器件,所述耳机主体包括有部分插入耳孔的耳塞头,所述触点开关设置在耳塞头外壁上,设置有触点开关的耳塞头的外径大于耳孔的孔径,所述耳机主体包括第一耳机主体和第二耳机主体,所述第一耳机主体包括设置在用户头部接触处的第一触点开关,第二耳机主体包括设置在用户头部接触处的第二触点开关;
当所述触点开关导通时,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给所述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
当所述触点开关断开时,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停止给所述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
其中,当所述第一触点开关导通时,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暂时不发送音频信号,等待预设时间,若在预设时间内第二触点开关导通,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给所述第一耳机主体和第二耳机主体发送混合声道音频信号;
当所述第二触点开关导通时,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暂时不发送音频信号,等待预设时间,若在预设时间内第一触点开关导通,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给所述第一耳机主体和第二耳机主体发送混合声道音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通过用户头部与所述触点开关的挤压,控制所述触点开关的导通和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当用户头部挤压所述触点开关时,所述触点开关处于导通状态;当用户头部未挤压所述触点开关时,所述触点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触点开关及所述第二触点开关均断开时,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停止给所述第一耳机主体和所述第二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触点开关导通时,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暂时不发送音频信号,等待预设时间,若在预设时间内第二触点开关没有导通,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给所述第一耳机主体发送单声道音频信号;
当所述第二触点开关导通时,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暂时不发送音频信号,等待预设时间,若在预设时间内第一触点没有开关导通,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给所述第二耳机主体发送单声道音频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给所述第一耳机主体发送左声道音频信号,给所述第二耳机主体发送右声道音频信号;
当所述第一触点开关断开而所述第二触点开关未断开时,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给所述第二耳机主体发送右声道音频信号或混合声道音频信号;或
当只有所述第二触点开关断开而所述第一触点开关未断开时,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给所述第一耳机主体发送左声道音频信号或混合声道音频信号;或
当所述第一触点开关及第二触点开关均断开时,所述移动终端停止向所述第一耳机主体及第二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机主体与所述第二耳机主体串联后与所述移动终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触点开关或所述第二触点开关断开时,与所述耳机连接的移动终端停止给所述第一耳机主体和所述第二耳机主体发送音频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为入耳式耳机,所述耳机主体包括有部分插入耳孔的耳塞头及与所述耳塞头连接的耳塞柄,所述触点开关设置在所述耳塞头的与耳孔壁接触处。
CN201510755877.6A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耳机 Active CN1052826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55877.6A CN105282643B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55877.6A CN105282643B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耳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2643A CN105282643A (zh) 2016-01-27
CN105282643B true CN105282643B (zh) 2019-10-25

Family

ID=55150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55877.6A Active CN105282643B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826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1456A (zh) * 2017-02-27 2017-06-13 东莞产权交易中心 一种公共场所用音乐播放装置
CN107566939B (zh) * 2017-08-31 2019-10-2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终端的方法和终端
CN109842873A (zh) * 2019-01-29 2019-06-04 深圳市海派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设备间蓝牙连接的立体声播放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34054U (zh) * 2010-12-07 2011-11-09 盛乐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音频播放系统及耳机
CN202276442U (zh) * 2011-05-31 2012-06-13 深圳市力合鑫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感应控制的头戴式耳机
CN102610248A (zh) * 2012-03-16 2012-07-25 深圳市福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电量损耗的方法及装置
CN203416392U (zh) * 2013-09-06 2014-01-29 江苏爱福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自动耳机
CN103686515A (zh) * 2013-12-06 2014-03-26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感应检测及控制功能的耳机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4362257U (zh) * 2014-09-03 2015-05-27 深圳奇沃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可自动开启关断之接触式耳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79724A1 (en) * 2012-04-19 2013-10-24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Auto detection of headphone orientation
US9036855B2 (en) * 2013-08-29 2015-05-19 Bose Corporation Rotary user interface for headphones
CN204697248U (zh) * 2015-05-26 2015-10-07 集怡嘉数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及其耳机座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34054U (zh) * 2010-12-07 2011-11-09 盛乐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音频播放系统及耳机
CN202276442U (zh) * 2011-05-31 2012-06-13 深圳市力合鑫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感应控制的头戴式耳机
CN102610248A (zh) * 2012-03-16 2012-07-25 深圳市福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电量损耗的方法及装置
CN203416392U (zh) * 2013-09-06 2014-01-29 江苏爱福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自动耳机
CN103686515A (zh) * 2013-12-06 2014-03-26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感应检测及控制功能的耳机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4362257U (zh) * 2014-09-03 2015-05-27 深圳奇沃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可自动开启关断之接触式耳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2643A (zh) 2016-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97140Y (zh) 无线外放耳机
CN204465864U (zh) 一种蓝牙骨传导助听系统
CN105282643B (zh) 一种耳机
CN112188351B (zh) 一种改进的骨传导耳机
WO2016145703A1 (zh) 具有音频输入输出的安全头盔
CN210868110U (zh) 一种耳塞式骨传导耳机
CN107708000B (zh) 一种无线耳机
CN209994537U (zh) 一种兼容2.4g无线接收模式的耳机
WO2016000380A1 (zh) 一种耳机
KR102210900B1 (ko) 골전도 헤드셋
CN105592380A (zh) 降噪耳机
CN109644301A (zh) 声音输出装置
CN209488779U (zh) 自适应耳道式耳塞及应用其的耳机
CN206728250U (zh) 挂耳骨传导蓝牙耳机
KR102382256B1 (ko) 음향 출력 장치
CN201491221U (zh) 一种无线耳机及用于放置所述耳机的座子
CN215420701U (zh) 一种头戴式隐藏弹簧天线耳机
CN204634001U (zh) 一种情侣耳机
CN217904625U (zh) 一种头戴的开放式tws耳机结构
CN210518775U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204131680U (zh) 可佩戴音乐播放机
CN220858343U (zh) 一种兼具入耳式和半入耳式佩戴方式的耳机
KR200208097Y1 (ko) 머리띠 겸용 헤드셋
CN215187334U (zh) 一种机场用全双工通话无线头戴式耳机
CN210431881U (zh) 悬挂式骨气导助听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