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1408A -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均衡充电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均衡充电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1408A
CN105281408A CN201510829821.0A CN201510829821A CN105281408A CN 105281408 A CN105281408 A CN 105281408A CN 201510829821 A CN201510829821 A CN 201510829821A CN 105281408 A CN105281408 A CN 1052814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battery pack
lithium battery
chip microcomputer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298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荣正
李慧妍
姜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151082982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814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81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14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均衡充电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系统初始化步骤;电压采集步骤:采集电池组中各个锂电池的电压信号输入单片机;电压转换电流步骤:单片机将所述的电压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温度采集步骤:单片机通过温度测量电路测量电池组中各锂电池的温度;放电电流采集步骤:单片机通过均衡放电电路,采集所述电池组中各锂电池的放电电流;均衡判断步骤:单片机判断锂电池组中的各个锂电池的电量是否需要均衡;均衡步骤:通过启动均衡放电电路和充电控制电路,均衡电池组中各个锂电池的电量;错误判断步骤:判断电池组中各个锂电池是否存在断路、损坏等错误;切断主回路步骤:电池组存在断路、损坏等错误时,使所述电池组与负载断开。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均衡充电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管理领域的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均衡充电的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然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当今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解决这两大难题。在世界各国人民不断呼吁“低碳生活”的背景下,新能源开始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锂电池作为新能源的一部分,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电动汽车的发展,更将锂电池的应用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政府和企业不断加大对电动汽车产业的投入,迫切希望提升我国电动汽车的自主研发能力,而电池管理系统正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由于功率和电压的限制,锂电池在大多数应用场合都需要串联使用,然而锂电池在容量、内阻、自放电率上的不同很容易造成电池之间容量的差异,又因为“木桶效应”的存在,整个电池组的有效容量就会取决于最小容量的单体电池。除此之外,确保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也同样极具挑战。因此,为电池组配备电池管理系统以确保电池组高效、安全的使用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均衡充电的方法,能够保证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组中各个锂电池进行充电管理,保证电池组在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均衡充电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系统初始化步骤;
S2电压采集步骤:通过锂电池电压采样电路,采集电池组中各个锂电池的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的电压信号,从单片机的A/D接口输入所述单片机;
S3电压转换电流步骤:所述单片机将所述的电压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
S4温度采集步骤:所述单片机通过温度测量电路测量所述电池组中各锂电池的温度;
S5放电电流采集步骤:所述单片机通过均衡放电电路,采集所述电池组中各锂电池的放电电流;
S6均衡判断步骤:所述单片机根据所述电池组中的各个锂电池的放电电流和温度,判断所述电池组中的各个锂电池的电量是否需要均衡;
S7均衡步骤:若均衡判断步骤中判断所述电池组中任意一个锂电池的电量需要均衡,则进入该步骤,即通过启动所述均衡放电电路和充电控制电路,均衡所述电池组中各个锂电池的电量;
S8错误判断步骤:若均衡步骤完成,或者均衡判断步骤中判断所述电池组中所有锂电池的电量均不需要均衡后,进入该步骤,即判断所述电池组中各个锂电池是否存在断路、损坏等错误;
S9切断主回路步骤:在错误判断步骤中判断所述电池组存在断路、损坏等错误时,使所述电池组和负载之间断开;
S10数据显示步骤:错误判断步骤判断得到所述电池组中各个锂电池不存在断路、损坏等错误,或者在切断主回路步骤后,显示锂电池信息。
采用了本发明的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均衡充电的方法的技术方案,包括下列步骤:系统初始化步骤;电压采集步骤:采集电池组中各个锂电池的电压信号并从单片机的A/D接口输入单片机;电压转换电流步骤:单片机将所述的电压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温度采集步骤:单片机通过温度测量电路测量电池组中各锂电池的温度;放电电流采集步骤:单片机通过均衡放电电路,采集所述电池组中各锂电池的放电电流;均衡判断步骤:单片机判断锂电池组中的各个锂电池的电量是否需要均衡;均衡步骤:通过启动均衡放电电路和充电控制电路,均衡电池组中各个锂电池的电量;错误判断步骤:判断电池组中各个锂电池是否存在断路、损坏等错误;切断主回路步骤:电池组存在断路、损坏等错误时,使所述电池组与负载断开;数据显示步骤:显示锂电池信息。其技术效果是:能够保证锂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组中各个锂进行充电管理,保证电池组在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池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电池管理系统的单片机的示意图。
图3为电池管理系统的温度测量电路的示意图。
图4为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电压采样电路的示意图。
图5为电池管理系统的均衡放电电路的示意图。
图6为电池管理系统的充电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7为电池管理系统的液晶显示电路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均衡充电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的发明人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电池组包括六个依次串联的锂电池100。
请参阅图1至图7,电池管理系统主控电路主要包括单片机1、温度测量电路2、电池电压采样电路3、均衡放电电路4、充电控制电路5、电流采样电路6、液晶显示电路7。
单片机1选用了宏晶科技的STC12C5620AD型单片机。该型单片机的工作模式为单时钟工作模式,运行速度快,外围接口丰富而且成本低同时其还具有将从其A/D接口输入的电压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的能力。
单片机1上的接口包括RST1接口、RX1接口、TX1接口、XTAL2接口、XTAL1接口、DQ1接口、GND1接口、VCC1接口、PD1接口、CS1接口、SCLK1接口、SDI1接口、CNVST1接口、SDO1接口、ALERT1接口和CC1接口。其中VCC1接口连接+5V电源端。
温度测量电路2选用了DALLAS公司生产的单线数字式集成型的DS18B20温度传感器。DS18B20温度传感器具体积小巧、硬件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温度测量电路2上设有接地的GND2接口、接+5V电源端的VCC2接口,以及DQ2接口。温度测量电路2的DQ2接口连接单片机1的DQ1接口。同时,单片机1的DQ1接口与+5V电源端之间还连接有电阻值为10kΩ的电阻。
电池电压采样电路3包括采样单片机31,采样单片机31上设有依次设置的VIN0接口、CB1接口,VIN1接口、CB2接口,VIN2接口、CB3接口,VIN3接口、CB4接口,VIN4接口、CB5接口,VIN5接口、CB6接口和VIN6接口。VIN0接口和VIN1接口之间,VIN1接口和VIN2接口之间,VIN2接口和VIN3接口之间,VIN3接口和VIN4接口之间,VIN4接口和VIN5接口之间,VIN5接口和VIN6接口之间分别设有一个采样电容33。同时VIN1~VIN6接口与电池组中对应的锂电池100的正极之间连接有一个采样电阻32,VIN0接口与电池组中第一节锂电池100的负极之间也连接有一个采样电阻32。因此电池组中的每个锂电池100的电压都是通过一个采样电容33和两个的采样电阻32进行采样的。采样电阻32的阻值均为10kΩ。电池组中任意一节锂电池100都与两个采样电阻32和一个采样电容33构成一个采样回路。采样单片机31选用了亚诺德公司的AD7280A单片机。
同时,采样单片机31上还设有VDD3接口、MASTER3接口、PDhi接口、Cshi接口、SCLKhi接口、SDOhi接口、CNVSThi接口、SDIhi接口,ALERThi接口、SDO3接口和ALERT3接口。其中VDD3接口与电池组中最末一节锂电池100的正极之间连接有一个电感L3。电池组中最末一节锂电池100的正极与接地端之间连接有电容C14,同时VDD3接口与接地端之间设有电容C20、极性电容E11以及一个击穿电压为30V的击穿二极管Z1,击穿二极管Z1的正极接地,负极连接VDD3接口。极性电容E1的负极接地,正极连接VDD3接口。PDhi接口、Cshi接口、SCLKhi接口、SDOhi接口和CNVSThi接口与VDD3接口短接。SDIhi1接口,ALERThi1接口与VDD3接口之间均连接有阻值为1kΩ的电阻,Master3接口与VDD3接口之间设有阻值为10kΩ的电阻。
采样单片机31上还设有AUX1~AUX6接口,以及AUXterm接口,AUX1~AUX6,以及AUXterm接口分别通过一个电阻RM接地。采样单片机31上还设有AVCC接口、Vdrive接口、DVCC3接口、VREG3接口和DGND3接口。AVCC接口、Vdrive接口、DVCC3接口、VREG3接口短接,AVCC接口和DVCC3分别通过一个电容接地,DGND3接口直接接地。
采样单片机31上还设有接地的VSS3接口、分别通过一个电容接地的VREF3接口和CREF3接口、分别通过一个电阻接地的SDOIo3接口和ALERTIo3接口。同时接地的AGND3接口和REFGND3接口,以及PD3接口、CS3接口、SCLK3接口、SDI3接口和CNVST3接口,PD3接口、CS3接口、SCLK3接口、SDI3接口、CNVST3接口、SDO3接口以及ALERT3接口,与单片机1上的PD1接口、CS1接口、SCLK1接口、SDI1接口、CNVST1接口、SDO1接口、ALERT1接口对应连接。
均衡放电电路4,包括并联在每个锂电池100上的一个散热通路。每个散热通路是由依次串联的散热电阻41和MOS开关42组成的,其中,散热电阻41连接在锂电池100的正极,MOS开关42连接在锂电池100的负极。采样单片机31上的CB1~CB6接口与六个散热通路一一对应,且CB1~CB6接口均通过一个控制电阻43与对应MOS开关42的栅极连接。采样单片机31根据对锂电池100的采样结果,控制MOS开关42的通断。
充电控制电路5,锂电池充电一般分为三个阶段:预充电阶段、恒流充电阶段和恒压充电阶段,预充电主要针对深度放电的锂电池,以小电流充电来修复深度放电的电池,当锂电池电压上升到一定的值后,便可进入恒流充电,锂电池的电能补充大部分是在恒流充电阶段完成的,此时锂电池端电压不断上升,最后进入恒压充电,维持锂电池端电压不变,充电电流开始下降,直到下降到设定的阈值,锂电池的电能就补充完成。
本系统选用的充电单片机51为德州仪器推出的同步开关模式电池充电控制器BQ24650,除了包含上述基本功能外,它还拥有温度控制功能,由于锂电池充电的温度范围是0-45℃,当不满足这一条件时,它能自动暂停充电,直到温度重新回到合理范围内,再次开启充电。
充电控制电路5,包括充电单片机51。充电单片机51上设有MPPSET5接口、TERM_EN接口、VREF5接口,TS5接口、STAT1接口、STAT2接口、PAD5接口、HIDRV接口、REGN5接口、BTST5接口、PH5接口、LODRV接口、GND5接口、SRP5接口、VFB5接口和VCC5接口。其中,PAD5接口同时接接地端和等电势端。STAT1接口通过一个阻值为20kΩ的电阻和一个发光二极管连接充电控制电路5的输入端,STAT2接口通过一个阻值为20kΩ的电阻和一个发光二极管连接充电控制电路5的输入端,两个所述的发光二极管一红一绿,且不能同时打开,用于显示电池组的充电状态。TS5接口通过相互并联的一个阻值为20kΩ的电阻和一个可调电阻连接等电势端,VREF5接口和TS5接口之间连接有一个电阻,VREF5接口通过一个电容值为1μF的电容连接等电势端。TERM_EN接口与VREF5接口短接。同时充电控制电路5的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通过依次串联的第一隧道效应二极管52、第一MOS管53和第二MOS管54连接。其中第一隧道效应二极管52的正极连接充电控制电路5的输入端,负极连接第一MOS管53的漏极,第一MOS管53的源极连接第二MOS管54连接的漏极,第二MOS管54的源极接地。MPPSET5接口与第一隧道效应二极管51的负极之间连接有阻值为100kΩ的电阻,第一隧道效应二极管51的负极与接地端之间设有依次串联的电阻R1和电容C1。MPPSET5接口与等电势端之间连接有阻值为30kΩ的电阻。VCC5接口通过一个电阻R4连接第一隧道效应二极管51的负极,通过一个容量为51μF的电容连接等电势端。第一隧道效应二极管51的负极还通过一个电容值为47μF,击穿电压为35V的极性电容E2接地。极性电容E2的正极接第一隧道效应二极管51的负极,负极接地。HIDRV接口和LODRV接口对应连接第一MOS管53的栅极和二MOS管连接54的栅极。REGN5接口和BTST5接口之间连接有第二隧道效应二极管55,第二隧道效应二极管55的正极连接REGN5接口,负极连接BTST5接口。REGN5接口与等电势端之间通过一个电容值为1μF的电容相连。BTST5接口与PH5接口之间通过一个电容相连。PH5接口与SRP5接口之间通过一个电感量为10μH的电感相连。SRP5接口与SPN5接口之间通过相互并联设置的电容C6和电阻R10相连,其中SRN5接口与接地端之间设有两个极性电容和一个电容C8。VFB5接口通过并联设置的一个电容和一个电阻R14接地。SRN5接口和VFB5接口之间通过相互串联设置的电阻R12和电阻R13连接。SRN5接口和VFB5接口之间还通过电容值为22pF的电容连接。SRN5接口连接充电控制电路5的输出端。充电控制电路5输出接口为SRN5接口。充电控制电路5的输入接口连接单片机1的CC1接口,输出接口连接电池组中最末一节锂电池100的正极。
电流采样电路6位于所述电池组与负载构成的回路中。
液晶显示电路7包括液晶显示芯片71,液晶显示芯片71上设有1#~10#接口,其中1#~3#接口接地,8#~10#接口接+5V电源端。6#接口接单片机1的TX1接口,5#接口连接单片机1的RX1接口。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芯片71采用的是东芝的DWT48270LCD液晶显示芯片,其硬件连接简单、控制方便、显示效果丰富。
本发明的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还包括晶振电路11、复位电路12和保护电路13。
晶振电路11包括并联在单片机1的XTAL2接口、XTAL1之间的晶振Y1。晶振CY1的两端对应通过电容CY1和电容CY2接地。晶振Y1的频率为32MHz。电容CY1和电容CY2的容量为15pF。
复位电路12包括复位电阻RN1和复位电容CN1。复位电阻RN1连接单片机1的RST1接口和接地端,复位电容CN1连接单片机1的RST1接口和+5V电源端。复位电阻RN1的阻值为10kΩ。
保护电路13连接在单片机1的VCC1接口上,包括连接在+5V电源端和接地端之间并联的一个电容和一个极性电容,该极性电容的正极连接+5V电源端,负极连接接地端。
本发明的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均衡充电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系统初始化步骤;
S2电压采集步骤:通过锂电池电压采样电路,采集电池组中各个锂电池的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的电压信号,从单片机的A/D接口输入所述单片机;
S3电压转换电流步骤:所述单片机将所述的电压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
S4温度采集步骤:所述单片机通过温度测量电路测量所述电池组中各锂电池的温度;
S5放电电流采集步骤:所述单片机通过均衡放电电路,采集所述电池组中各锂电池的放电电流;
S6均衡判断步骤:所述单片机根据所述电池组中的各个锂电池的放电电流和温度,判断所述电池组中的各个锂电池的电量是否需要均衡;
S7均衡步骤:若均衡判断步骤中判断所述电池组中任意一个锂电池的电量需要均衡,则进入该步骤,即通过启动所述均衡放电电路和充电控制电路,均衡所述电池组中各个锂电池的电量;
S8错误判断步骤:若均衡步骤完成,或者均衡判断步骤中判断所述电池组中所有锂电池的电量均不需要均衡后,进入该步骤,即判断所述电池组中各个锂电池是否存在断路、损坏等错误;
S9切断主回路步骤:在错误判断步骤中判断所述电池组存在断路、损坏等错误时,使所述电池组和负载之间断开;
S10数据显示步骤:错误判断步骤判断得到所述电池组中各个锂电池不存在断路、损坏等错误,或者在切断主回路步骤后,显示锂电池信息。
该方法能够保证锂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组中各个锂进行充电管理,保证电池组在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均衡充电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系统初始化步骤;
S2电压采集步骤:通过锂电池电压采样电路,采集电池组中各个锂电池的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的电压信号,从单片机的A/D接口输入所述单片机;
S3电压转换电流步骤:所述单片机将所述的电压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
S4温度采集步骤:所述单片机通过温度测量电路测量所述电池组中各锂电池的温度;
S5放电电流采集步骤:所述单片机通过均衡放电电路,采集所述电池组中各锂电池的放电电流;
S6均衡判断步骤:所述单片机根据所述电池组中的各个锂电池的放电电流和温度,判断所述电池组中的各个锂电池的电量是否需要均衡;
S7均衡步骤:若均衡判断步骤中判断所述电池组中任意一个锂电池的电量需要均衡,则进入该步骤,即通过启动所述均衡放电电路和充电控制电路,均衡所述电池组中各个锂电池的电量;
S8错误判断步骤:若均衡步骤完成,或者均衡判断步骤中判断所述电池组中所有锂电池的电量均不需要均衡后,进入该步骤,即判断所述电池组中各个锂电池是否存在断路、损坏等错误;
S9切断主回路步骤:在错误判断步骤中判断所述电池组存在断路、损坏等错误时,使所述电池组和负载之间断开;
S10数据显示步骤:错误判断步骤判断得到所述电池组中各个锂电池不存在断路、损坏等错误,或者在切断主回路步骤后,显示锂电池信息。
CN201510829821.0A 2015-11-25 2015-11-25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均衡充电的方法 Pending CN1052814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29821.0A CN105281408A (zh) 2015-11-25 2015-11-25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均衡充电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29821.0A CN105281408A (zh) 2015-11-25 2015-11-25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均衡充电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1408A true CN105281408A (zh) 2016-01-27

Family

ID=55149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29821.0A Pending CN105281408A (zh) 2015-11-25 2015-11-25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均衡充电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8140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4483A (zh) * 2017-05-17 2017-08-29 上海德朗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轻型电动车锂电池电池组的充放电电路
WO2018006685A1 (zh) * 2016-07-07 2018-01-11 华馨晶贸易(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平衡充电控制模块的应急电源
CN110133516A (zh) * 2019-02-27 2019-08-16 延边中谷领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充放电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84014U (zh) * 2013-12-04 2014-12-03 清华大学 一种动力电池组均衡的测试装置
CN104836306A (zh) * 2015-05-26 2015-08-1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CN204712888U (zh) * 2015-05-22 2015-10-21 山东聊城鲁昌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控制模块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84014U (zh) * 2013-12-04 2014-12-03 清华大学 一种动力电池组均衡的测试装置
CN204712888U (zh) * 2015-05-22 2015-10-21 山东聊城鲁昌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控制模块
CN104836306A (zh) * 2015-05-26 2015-08-1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利秋,卢艳军: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
吴兴敏,张博,王彦光: "电动汽车构造、原理与检修", 《电动汽车构造、原理与检修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06685A1 (zh) * 2016-07-07 2018-01-11 华馨晶贸易(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平衡充电控制模块的应急电源
CN107104483A (zh) * 2017-05-17 2017-08-29 上海德朗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轻型电动车锂电池电池组的充放电电路
CN110133516A (zh) * 2019-02-27 2019-08-16 延边中谷领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充放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2624B (zh) 一种电池均衡充电方法及装置
CN203218398U (zh)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
CN109066868B (zh) 一种精细化动态可重构电池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5372480A (zh) 一种用于充电桩的过压、欠压及缺相检测电路
CN202997597U (zh) 一种超级电容模组智能管理装置
CN105553026A (zh) 一种电池组电量均衡电路及均衡方法
CN205178581U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管理系统
CN203967811U (zh) 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系统
CN102801184B (zh) 一种电池组管理系统
CN104836306A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CN105281408A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均衡充电的方法
CN103107565A (zh)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静态均衡方法
CN204794291U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动态均衡电路
CN105429225A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动态均衡电路及其动态均衡方法
CN204144974U (zh) 锂电池的保护及逆变系统
CN205051428U (zh) 不间断电源
CN204131181U (zh) 一种基于局部与全局两层管理体系的模块化电池管理系统
CN107591577A (zh) 一种电池电芯管理系统
CN207964981U (zh) 一种基于串调电源的动力电池模拟系统
CN204559166U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主控电路
CN103762623B (zh) 一种锂电池管理系统集成电路
CN103475078B (zh) 一种大功率动力电池组的充电装置
CN103163479A (zh) 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电芯电压测量电路
CN203278384U (zh) 车载视频终端供电系统
CN102723745B (zh) 一种电池组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