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9497A - 眼球识别方法、眼球识别装置及智能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眼球识别方法、眼球识别装置及智能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79497A
CN105279497A CN201510719084.9A CN201510719084A CN105279497A CN 105279497 A CN105279497 A CN 105279497A CN 201510719084 A CN201510719084 A CN 201510719084A CN 105279497 A CN105279497 A CN 1052794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yeball
temperature value
human eye
heart rate
setting r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190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79497B (zh
Inventor
杨乐
周意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1908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794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79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94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794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94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8Eye characteristics, e.g. of the ir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70Multimodal biometrics, e.g. combining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biometric modaliti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眼球识别方法,基于眼球识别装置进行眼球识别操作,该眼球识别装置包括摄像头、红外温度传感器以及光感与接近传感器。该眼球识别方法包括:接收眼球识别指令,并根据眼球识别指令开启所述光感与接近传感器;使用光感与接近传感器获取的人脸的位置;当人脸处于识别位置时,使用红外温度传感器,获取人眼的温度值;判断人眼的温度值是否处于第一设定范围;以及如人眼的温度值处于第一设定范围,则使用摄像头获取眼球的眼球图像,并根据眼球图像进行眼球识别操作;如所述人眼的温度值未处于第一设定范围,则停止进行眼球识别操作。本发明通过对人眼温度值的检测,保证了眼球图像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了眼球识别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眼球识别方法、眼球识别装置及智能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球识别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眼球识别方法、眼球识别装置及智能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视,由于眼球信息作为人体上具有唯一性的生物特征信息,可以广泛的用于身份识别以及信息加密领域。
如用户可通过扫描眼球获取眼球信息,以进行手机解锁;也可通过扫描眼球获取眼球信息,以进行系统账户登录。甚至可以通过获取不同的眼球信息来确定不同用户的权限。
但是上述过程均需要使用眼球识别装置对人体的眼球进行扫描以及识别,但是在眼球识别装置进行眼球扫描的过程中,恶意用户可能会使用设置有对应眼纹的假眼球进行眼球扫描,从而假冒正常用户进行登录操作或信息获取操作,从而大大影响了该眼球识别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故,有必要提供一种眼球识别方法、眼球识别装置及智能移动终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的眼球识别方法、眼球识别装置及智能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的眼球识别方法、眼球识别装置及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眼球识别方法,基于眼球识别装置进行眼球识别操作,其中所述眼球识别装置包括:
摄像头,用于拍摄眼球的眼球图像;
红外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人眼的温度值;以及
光感与接近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人脸的位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球识别方法包括:
接收眼球识别指令,并根据所述眼球识别指令开启所述光感与接近传感器;
使用所述光感与接近传感器获取所述人脸的位置;
当所述人脸处于识别位置时,使用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人眼的温度值;
判断所述人眼的温度值是否处于第一设定范围;以及
如所述人眼的温度值处于所述第一设定范围,则使用所述摄像头获取所述眼球的眼球图像,并根据所述眼球图像进行眼球识别操作;如所述人眼的温度值未处于所述第一设定范围,则停止进行眼球识别操作。
在本发明所述的眼球识别方法中,所述眼球识别装置还包括用于获取用户心率的心率传感器;
所述眼球识别方法还包括:
使用所述心率传感器,获取用户的心率;
判断所述用户的心率是否处于第二设定范围;以及
如所述用户的心率处于第二设定范围且所述人眼的温度值处于所述第一设定范围,则使用所述摄像头获取所述眼球的眼球图像,并根据所述眼球图像进行眼球识别操作;如所述眼球的温度值未处于所述第二设定范围或所述人眼的温度值未处于所述第一设定范围,则停止进行眼球识别操作。
在本发明所述的眼球识别方法中,所述人眼的温度值包括眼球的温度值以及眼球周围人脸的温度值。
在本发明所述的眼球识别方法中,所述眼球识别装置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眼球识别装置的工作状态的指示灯;
所述眼球识别方法还包括:
当根据所述眼球图像进行眼球识别操作时,使用所述指示灯进行操作提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眼球识别装置,用于进行眼球识别操作,其包括:
摄像头,用于拍摄眼球的眼球图像;
红外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人眼的温度值;
光感与接近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人脸的位置;以及
控制芯片;
其中所述控制芯片包括:
眼球识别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眼球识别指令,并根据所述眼球识别指令开启所述光感与接近传感器;
人脸位置获取模块,用于使用所述光感与接近传感器获取所述人脸的位置;
人眼温度值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人脸处于识别位置时,使用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人眼的温度值;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人眼的温度值是否处于第一设定范围;以及
眼球识别模块,用于如所述人眼的温度值处于所述第一设定范围,则使用所述摄像头获取所述眼球的眼球图像,并根据所述眼球图像进行眼球识别操作;如所述人眼的温度值未处于所述设定范围,则停止进行眼球识别操作。
在本发明所述的眼球识别装置中,所述眼球识别装置还包括用于获取用户心率的心率传感器;
所述控制芯片还包括:
用户心率获取模块,用于使用所述心率传感器,获取用户的心率;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用户的心率是否处于第二设定范围;
其中所述眼球识别模块具体用于,如所述用户的心率处于第二设定范围且所述人眼的温度值处于所述第一设定范围,则使用所述摄像头获取所述眼球的眼球图像,并根据所述眼球图像进行眼球识别操作;如所述眼球的温度值未处于所述第二设定范围或所述人眼的温度值未处于所述第一设定范围,则停止进行眼球识别操作。
在本发明所述的眼球识别装置中,所述人眼的温度值包括眼球的温度值以及眼球周围人脸的温度值。
在本发明所述的眼球识别装置中,所述心率传感器为通过光反射测量所述用户的心率的光电心率传感器。
在本发明所述的眼球识别装置中,所述眼球识别装置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眼球识别装置的工作状态的指示灯;
其中所述控制芯片还包括:
操作提示模块,用于当根据所述眼球图像进行眼球识别操作时,使用所述指示灯进行操作提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眼球识别装置的智能移动终端。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眼球识别方法、眼球识别装置及智能移动终端,本发明的眼球识别方法、眼球识别装置及智能移动终端通过对人眼温度值的检测,保证了眼球图像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了眼球识别的安全性;解决了现有的眼球识别方法、眼球识别装置及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眼球识别方法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眼球识别方法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眼球识别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眼球识别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控制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眼球识别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眼球识别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控制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智能移动终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眼球识别方法及眼球识别装置,以下将分别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球识别方法可使用带有触摸屏的各种电子设备进行实施,该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式或膝上型设备、移动设备(比如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等等)、多处理器系统、消费型电子设备、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上述任意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但该电子设备优选为智能移动终端,以提高智能移动终端的眼球识别操作的安全性。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的眼球识别方法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本优选实施例的眼球识别方法可使用上述的电子设备进行实施。本优选实施例的眼球识别方法是基于眼球识别装置进行眼球识别操作的。该眼球识别装置包括摄像头、红外温度传感器以及光感与接近传感器。摄像头用于拍摄眼球的眼球图像;红外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人眼的温度值;光感与接近传感器用于获取人脸的位置。本优选实施例的眼球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S101,接收眼球识别指令,并根据眼球识别指令开启光感与接近传感器;
步骤S102,使用光感与接近传感器,获取人脸的位置;
步骤S103,当人脸处于识别位置时,使用红外温度传感器,获取人眼的温度值;
步骤S104,判断人眼的温度值是否处于第一设定范围;如人眼的温度值处于第一设定范围,则转到步骤S105;如人眼的温度值未处于第一设定范围,则转到步骤S106;
步骤S105,使用摄像头获取眼球的眼球图像,并根据眼球图像进行眼球识别操作;
步骤S106,停止进行眼球识别操作。
下面详细说明本优选实施例的眼球识别方法的各步骤的具体流程。
在步骤S101中,眼球识别装置接收眼球识别指令,该眼球识别指令为用户请求进行眼球识别操作,以进行相应的身份识别或信息加密解密的指令。随后眼球识别装置根据该眼球识别指令开启光感与接近传感器,随后转到步骤S102。
在步骤S102中,眼球识别装置使用光感与接近传感器,获取人脸在智能移动终端前的位置,以便进行准确的眼球识别操作,随后转到步骤S103。
在步骤S103中,眼球识别装置通过光感与接近传感器判断人脸处于识别位置时,使用红外温度传感器,获取人眼的温度值,这里人眼的温度值包括眼球的温度值以及眼球周围人脸的温度值,以便对人眼进行准确的安全性判断。随后转到步骤S104。
在步骤S104中,眼球识别装置判断人眼的温度值是否处于第一设定范围,即判断人眼的温度值是否为正常人眼的温度,该第一设定范围可为人体正常体温36度左右,如34度至38度,具体设定范围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整。如人眼的温度值处于第一设定范围,则转到步骤S105;如人眼的温度值未处于第一设定范围,则转到步骤S106。
在步骤S105中,由于眼球识别装置判断人眼的温度值处于第一设定范围,眼球识别装置判断进行人眼识别的人眼为真实眼球,因此眼球识别装置使用摄像头获取眼球的眼球图像,并根据眼球图像进行眼球识别操作,以便用户进行相应的身份识别或信息的加密解密等操作。
在步骤S106中,由于眼球识别装置判断人眼的温度值未处于第一设定范围内,眼球识别装置判断进行人眼识别的人眼为假眼球,如硅胶眼球等,因此眼球识别装置停止进行下一步的眼球识别操作,并提醒人眼温度不正常,如多次检测到人眼温度值不正常,也可直接进行报警操作。
这样即完成了本优选实施例的眼球识别方法的眼球识别操作。
本优选实施例的眼球识别方法通过对人眼温度值的检测,保证了眼球图像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了眼球识别的安全性。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的眼球识别方法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本优选实施例的眼球识别方法可使用上述的电子设备进行实施。本优选实施例的眼球识别方法是基于眼球识别装置进行眼球识别操作的。该眼球识别装置包括摄像头、红外温度传感器、光感与接近传感器、心率传感器以及指示灯。摄像头用于拍摄眼球的眼球图像;红外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人眼的温度值;光感与接近传感器用于获取人脸的位置;心率传感器用于获取用户心率;指示灯用于指示眼球识别装置的工作状态。本优选实施例的眼球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S201,接收眼球识别指令,并根据眼球识别指令开启光感与接近传感器;
步骤S202,使用光感与接近传感器,获取人脸的位置;
步骤S203,当人脸处于识别位置时,使用红外温度传感器,获取人眼的温度值;
步骤S204,判断人眼的温度值是否处于第一设定范围;如人眼的温度值处于第一设定范围,则转到步骤S206;如人眼的温度值未处于第一设定范围,则转到步骤S205;
步骤S205,停止进行眼球识别操作;
步骤S206,使用心率传感器,获取用户的心率;
步骤S207,判断用户的心率是否处于第二设定范围;如用户的心率未处于第二设定范围,则转到步骤S208;如用户的心率处于第二设定范围,则转到步骤S209;
步骤S208,停止进行眼球识别操作;
步骤S209,使用摄像头获取眼球的眼球图像,并根据眼球图像进行眼球识别操作;
步骤S210,使用指示灯进行操作提示。
下面详细说明本优选实施例的眼球识别方法的各步骤的具体流程。
在步骤S201中,眼球识别装置接收眼球识别指令,该眼球识别指令为用户请求进行眼球识别操作,以进行相应的身份识别或信息加密解密的指令。随后眼球识别装置根据该眼球识别指令开启光感与接近传感器,随后转到步骤S202。
在步骤S202中,眼球识别装置使用光感与接近传感器,获取人脸在智能移动终端前的位置,以便进行准确的眼球识别操作,随后转到步骤S203。
在步骤S203中,眼球识别装置通过光感与接近传感器判断人脸处于识别位置时,使用红外温度传感器,获取人眼的温度值,这里人眼的温度值包括眼球的温度值以及眼球周围人脸的温度值,以便对人眼进行准确的安全性判断。随后转到步骤S204。
在步骤S204中,眼球识别装置判断人眼的温度值是否处于第一设定范围,即判断人眼的温度值是否为正常人眼的温度,该第一设定范围可为人体正常体温36度左右,如34度至38度,具体设定范围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整。如人眼的温度值处于第一设定范围,则转到步骤S206;如人眼的温度值未处于第一设定范围,则转到步骤S205。
在步骤S205中,由于眼球识别装置判断人眼的温度值未处于第一设定范围内,眼球识别装置判断进行人眼识别的人眼为假眼球,如硅胶眼球等,因此眼球识别装置停止进行下一步的眼球识别操作,并提醒人眼温度不正常,如多次检测到人眼温度值不正常,也可直接进行报警操作。
在步骤S206中,由于眼球识别装置判断人眼的温度值处于第一设定范围,因此判断人眼的温度为正常。随后眼球识别装置使用心率传感器,获取用户的心率,该心率传感器可为通过光反射测量用户心率的光电心率传感器。这里可以使用光电心率传感器的红外光照射眼球,通过检测反射光的强弱变化,来获取眼球中血管的血流量随心率的变化量,随后转到步骤S207。
在步骤S207中,眼球识别装置判断用户的心率是否处于第二设定范围,即判断用户的心率是否为正常人体的心率,由于假眼球是没有心率反应的,第二设定范围可设定为检测反射光是否具有一定强度的强弱变化,如用户的心率处于第二设定范围,则转到步骤S209;如用户的心率未处于第二设定范围,则转到步骤S208。
在步骤S208中,由于眼球识别装置判断用户的心率未处于第二设定范围内,眼球识别装置判断进行人眼识别的人眼为假眼球,如硅胶眼球等,因此眼球识别装置停止进行下一步的眼球识别操作,并提醒用户心率不正常,如多次检测到用户心率不正常,也可直接进行报警操作。
在步骤S209中,由于眼球识别装置判断人眼的温度值处于第一设定范围,且用户的心率处于第二设定范围,眼球识别装置判断进行人眼识别的人眼为真实眼球,因此眼球识别装置使用摄像头获取眼球的眼球图像,并根据眼球图像进行眼球识别操作,以便用户进行相应的身份识别或信息的加密解密等操作。随后转动步骤S210。
在步骤S210中,为了使用户获知眼球识别装置正在进行眼球识别操作,以便配合进行眼球识别操作。当根据眼球图像进行眼球识别操作时,可使用只是眼球识别装置的工作状态的指示灯,进行眼球识别操作提示。
这样即完成了本优选实施例的眼球识别方法的眼球识别操作。
在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本优选实施例的眼球识别方法通过同时对人眼温度值以及人体心率的测量,保证了眼球图像的安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眼球识别的安全性。
第三实施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眼球识别装置,请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的眼球识别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优选实施例的眼球识别装置可使用上述的眼球识别方法的第一优选实施例进行实施。该眼球识别装置30包括摄像头31、红外温度传感器32、光感与接近传感器33以及控制芯片34。摄像头31用于拍摄眼球的眼球图像;红外温度传感器32用于获取人眼的温度值;光感与接近传感器33用于获取人脸的位置;控制芯片34用于控制眼球识别装置30的各个部件。
请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的眼球识别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控制芯片的结构示意图。该控制芯片34包括眼球识别指令接收模块341、人脸位置获取模块342、人眼温度值获取模块343、第一判断模块344以及眼球识别模块345。
眼球识别指令接收模块341用于接收眼球识别指令,并根据眼球识别指令开启光感与接近传感器33;人脸位置获取模块342用于使用光感与接近传感器33获取人脸的位置;人眼温度值获取模块343用于当人脸处于识别位置时,使用红外温度传感器32,获取人眼的温度值;第一判断模块344用于判断人眼的温度值是否处于第一设定范围;眼球识别模块345用于如人眼的温度值处于第一设定范围,则使用摄像头31获取眼球的眼球图像,并根据眼球图像进行眼球识别操作;如人眼的温度值未处于设定范围,则停止进行眼球识别操作。
本优选实施例的眼球识别装置使用时,首先眼球识别指令接收模块341接收眼球识别指令,该眼球识别指令为用户请求进行眼球识别操作,以进行相应的身份识别或信息加密解密的指令。随后眼球识别指令接收模块341根据该眼球识别指令开启光感与接近传感器33。
随后人脸位置获取模块342使用光感与接近传感器33,获取人脸在智能移动终端前的位置,以便进行准确的眼球识别操作。
然后通过光感与接近传感器33判断人脸处于识别位置时,人眼温度值获取模块343使用红外温度传感器32,获取人眼的温度值,这里人眼的温度值包括眼球的温度值以及眼球周围人脸的温度值,以便对人眼进行准确的安全性判断。
随后第一判断模块344判断人眼的温度值是否处于第一设定范围,即判断人眼的温度值是否为正常人眼的温度,该第一设定范围可为人体正常体温36度左右,如34度至38度,具体设定范围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整。
如第一判断模块344判断人眼的温度值处于第一设定范围,即第一判断模块344判断进行人眼识别的人眼为真实眼球,因此眼球识别模块345使用摄像头31获取眼球的眼球图像,并根据眼球图像进行眼球识别操作,以便用户进行相应的身份识别或信息的加密解密等操作。
如第一判断模块344判断人眼的温度值未处于第一设定范围内,即第一判断模块344判断进行人眼识别的人眼为假眼球,如硅胶眼球等,因此眼球识别模块345停止进行下一步的眼球识别操作,并提醒人眼温度不正常,如多次检测到人眼温度值不正常,也可直接进行报警操作。
这样即完成了本优选实施例的眼球识别装置30的眼球识别操作。
本优选实施例的眼球识别装置通过对人眼温度值的检测,保证了眼球图像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了眼球识别的安全性。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的眼球识别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优选实施例的眼球识别装置可使用上述的眼球识别方法的第二优选实施例进行实施。该眼球识别装置50包括摄像头51、红外温度传感器52、光感与接近传感器53、控制芯片54、心率传感器55以及指示灯56。摄像头51用于拍摄眼球的眼球图像;红外温度传感器52用于获取人眼的温度值;光感与接近传感器53用于获取人脸的位置;心率传感器55用于获取用户心率;指示灯56用于指示眼球识别装置的工作状态。控制芯片54用于控制眼球识别装置50的各个部件。
请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的眼球识别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控制芯片的结构示意图。该控制芯片54包括眼球识别指令接收模块541、人脸位置获取模块542、人眼温度值获取模块543、第一判断模块544、用户心率获取模块545、第二判断模块546、眼球识别模块547以及操作提示模块548。
眼球识别指令接收模块541用于接收眼球识别指令,并根据眼球识别指令开启光感与接近传感器;人脸位置获取模块542用于使用光感与接近传感器53获取人脸的位置;人眼温度值获取模块543用于当人脸处于识别位置时,使用红外温度传感器52,获取人眼的温度值;第一判断模块544用于判断人眼的温度值是否处于第一设定范围;用户心率获取模块545用于使用心率传感器55,获取用户的心率;第二判断模块546用于判断用户的心率是否处于第二设定范围;眼球识别模块547用于如用户的心率处于第二设定范围且人眼的温度值处于所述第一设定范围,则使用摄像头51获取眼球的眼球图像,并根据眼球图像进行眼球识别操作;如眼球的温度值未处于第二设定范围或人眼的温度值未处于第一设定范围,则停止进行眼球识别操作;操作提示模块548用于当根据眼球图像进行眼球识别操作时,使用指示灯56进行操作提示。
本优选实施例的眼球识别装置50使用时,首先眼球识别指令接收模块541接收眼球识别指令,该眼球识别指令为用户请求进行眼球识别操作,以进行相应的身份识别或信息加密解密的指令。随后眼球识别指令接收模块541根据该眼球识别指令开启光感与接近传感器53。
随后人脸位置获取模块542使用光感与接近传感器53,获取人脸在智能移动终端前的位置,以便进行准确的眼球识别操作。
然后通过光感与接近传感器53判断人脸处于识别位置时,人眼温度值获取模块543使用红外温度传感器,获取人眼的温度值,这里人眼的温度值包括眼球的温度值以及眼球周围人脸的温度值,以便对人眼进行准确的安全性判断。
随后第一判断模块544判断人眼的温度值是否处于第一设定范围,即判断人眼的温度值是否为正常人眼的温度,该第一设定范围可为人体正常体温36度左右,如34度至38度,具体设定范围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整。
如第一判断模块544判断人眼的温度值未处于第一设定范围内,即第一判断模块544判断进行人眼识别的人眼为假眼球,如硅胶眼球等,因此眼球识别模块547停止进行下一步的眼球识别操作,并提醒人眼温度不正常,如多次检测到人眼温度值不正常,也可直接进行报警操作。
如第一判断模块544判断人眼的温度值处于第一设定范围,即第一判断模块544判断人眼的温度为正常。随后用户心率获取模块545使用心率传感器,获取用户的心率,该心率传感器可为通过光反射测量用户心率的光电心率传感器55。这里可以使用光电心率传感器的红外光照射眼球,通过检测反射光的强弱变化,来获取眼球中血管的血流量随心率的变化量。
然后第二判断模块546判断用户的心率是否处于第二设定范围,即第二判断模块546判断用户的心率是否为正常人体的心率,由于假眼球是没有心率反应的,第二设定范围可设定为检测反射光是否具有一定强度的强弱变化。
如第二判断模块546判断用户的心率未处于第二设定范围内,即第二判断模块546判断进行人眼识别的人眼为假眼球,如硅胶眼球等,因此眼球识别模块547停止进行下一步的眼球识别操作,并提醒用户心率不正常,如多次检测到用户心率不正常,也可直接进行报警操作。
如第一判断模块544判断人眼的温度值处于第一设定范围,且第二判断模块546判断用户的心率处于第二设定范围,即判断进行人眼识别的人眼为真实眼球,因此眼球识别模块547使用摄像头获取眼球的眼球图像,并根据眼球图像进行眼球识别操作,以便用户进行相应的身份识别或信息的加密解密等操作。
为了使用户获知眼球识别装置正在进行眼球识别操作,以便配合进行眼球识别操作。当根据眼球图像进行眼球识别操作时,操作提示模块548可使用指示灯56进行眼球识别操作提示。
这样即完成了本优选实施例的眼球识别装置50的眼球识别操作。
在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本优选实施例的眼球识别装置通过同时对人眼温度值以及人体心率的测量,保证了眼球图像的安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眼球识别的安全性。
第五实施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移动终端,请参照他图7,图7为本发明的智能移动终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优选实施例的智能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眼球识别装置。
如图7所示,本优选实施例的智能移动终端的眼球识别装置包括摄像头71、红外温度传感器72、光感与接近传感器73、指示灯74以及控制芯片(图中未示出)。摄像头71用于拍摄眼球的眼球图像;红外温度传感器72用于获取人眼的温度值;光感与接近传感器73用于获取人脸的位置;指示灯74用于指示眼球识别装置的工作状态,如通过呼吸灯闪烁的形式指示眼球识别装置的工作状态。
本优选实施例的智能移动终端进行眼球识别操作的具体工作原理与上述的眼球识别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和第二优选实施例中的描述相同或相似,具体请参见上述眼球识别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和第二优选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本发明的眼球识别方法、眼球识别装置及智能移动终端通过对人眼温度值的检测,保证了眼球图像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了眼球识别的安全性;解决了现有的眼球识别方法、眼球识别装置及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上述的各装置或系统,可以执行相应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眼球识别方法,基于眼球识别装置进行眼球识别操作,其中所述眼球识别装置包括:
摄像头,用于拍摄眼球的眼球图像;
红外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人眼的温度值;以及
光感与接近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人脸的位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球识别方法包括:
接收眼球识别指令,并根据所述眼球识别指令开启所述光感与接近传感器;
使用所述光感与接近传感器获取所述人脸的位置;
当所述人脸处于识别位置时,使用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人眼的温度值;
判断所述人眼的温度值是否处于第一设定范围;以及
如所述人眼的温度值处于所述第一设定范围,则使用所述摄像头获取所述眼球的眼球图像,并根据所述眼球图像进行眼球识别操作;如所述人眼的温度值未处于所述第一设定范围,则停止进行眼球识别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球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球识别装置还包括用于获取用户心率的心率传感器;
所述眼球识别方法还包括:
使用所述心率传感器,获取用户的心率;
判断所述用户的心率是否处于第二设定范围;以及
如所述用户的心率处于第二设定范围且所述人眼的温度值处于所述第一设定范围,则使用所述摄像头获取所述眼球的眼球图像,并根据所述眼球图像进行眼球识别操作;如所述眼球的温度值未处于所述第二设定范围或所述人眼的温度值未处于所述第一设定范围,则停止进行眼球识别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球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眼的温度值包括眼球的温度值以及眼球周围人脸的温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眼球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球识别装置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眼球识别装置的工作状态的指示灯;
所述眼球识别方法还包括:
当根据所述眼球图像进行眼球识别操作时,使用所述指示灯进行操作提示。
5.一种眼球识别装置,用于进行眼球识别操作,其特征在于,包括:
摄像头,用于拍摄眼球的眼球图像;
红外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人眼的温度值;
光感与接近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人脸的位置;以及
控制芯片;
其中所述控制芯片包括:
眼球识别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眼球识别指令,并根据所述眼球识别指令开启所述光感与接近传感器;
人脸位置获取模块,用于使用所述光感与接近传感器获取所述人脸的位置;
人眼温度值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人脸处于识别位置时,使用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人眼的温度值;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人眼的温度值是否处于第一设定范围;以及
眼球识别模块,用于如所述人眼的温度值处于所述第一设定范围,则使用所述摄像头获取所述眼球的眼球图像,并根据所述眼球图像进行眼球识别操作;如所述人眼的温度值未处于所述设定范围,则停止进行眼球识别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球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球识别装置还包括用于获取用户心率的心率传感器;
所述控制芯片还包括:
用户心率获取模块,用于使用所述心率传感器,获取用户的心率;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用户的心率是否处于第二设定范围;
其中所述眼球识别模块具体用于,如所述用户的心率处于第二设定范围且所述人眼的温度值处于所述第一设定范围,则使用所述摄像头获取所述眼球的眼球图像,并根据所述眼球图像进行眼球识别操作;如所述眼球的温度值未处于所述第二设定范围或所述人眼的温度值未处于所述第一设定范围,则停止进行眼球识别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球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眼的温度值包括眼球的温度值以及眼球周围人脸的温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眼球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率传感器为通过光反射测量所述用户的心率的光电心率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球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球识别装置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眼球识别装置的工作状态的指示灯;
其中所述控制芯片还包括:
操作提示模块,用于当根据所述眼球图像进行眼球识别操作时,使用所述指示灯进行操作提示。
10.一种使用权利要求5-9中任一的眼球识别装置的智能移动终端。
CN201510719084.9A 2015-10-28 2015-10-28 眼球识别方法、眼球识别装置及智能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794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19084.9A CN105279497B (zh) 2015-10-28 2015-10-28 眼球识别方法、眼球识别装置及智能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19084.9A CN105279497B (zh) 2015-10-28 2015-10-28 眼球识别方法、眼球识别装置及智能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9497A true CN105279497A (zh) 2016-01-27
CN105279497B CN105279497B (zh) 2018-09-21

Family

ID=55148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1908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79497B (zh) 2015-10-28 2015-10-28 眼球识别方法、眼球识别装置及智能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7949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9139A (zh) * 2016-03-15 2016-07-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眼球信息的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06484113A (zh) * 2016-10-11 2017-03-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屏幕唤醒装置和方法
CN107390876A (zh) * 2017-07-31 2017-11-24 合肥上量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光标眼球控制系统
CN108922116A (zh) * 2018-07-10 2018-11-30 郑友缘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报警方法及装置
CN112558302A (zh) * 2020-12-08 2021-03-26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确定眼镜姿态的智能眼镜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5474A (zh) * 2012-09-17 2013-01-02 北京中科金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安全性的金融交易自助受理装置和方法
CN103167160A (zh) * 2012-10-09 2013-06-19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温度感应与人脸识别技术实现手机唤醒解锁的系统及方法
CN103514438A (zh) * 2012-06-25 2014-01-15 盈泰安股份有限公司 人脸判断系统以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4438A (zh) * 2012-06-25 2014-01-15 盈泰安股份有限公司 人脸判断系统以及方法
CN102855474A (zh) * 2012-09-17 2013-01-02 北京中科金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安全性的金融交易自助受理装置和方法
CN103167160A (zh) * 2012-10-09 2013-06-19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温度感应与人脸识别技术实现手机唤醒解锁的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9139A (zh) * 2016-03-15 2016-07-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眼球信息的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06484113A (zh) * 2016-10-11 2017-03-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屏幕唤醒装置和方法
CN107390876A (zh) * 2017-07-31 2017-11-24 合肥上量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光标眼球控制系统
CN108922116A (zh) * 2018-07-10 2018-11-30 郑友缘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报警方法及装置
CN112558302A (zh) * 2020-12-08 2021-03-26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确定眼镜姿态的智能眼镜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9497B (zh) 2018-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66986B (zh) 用于感测指纹的方法和装置
KR102456598B1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KR101666187B1 (ko) 간호 정보 보호를 위한 간호 제공자 단말,방법 및 컴퓨터로 읽을 수 있는 기록 매체
CN105279497A (zh) 眼球识别方法、眼球识别装置及智能移动终端
US20160232516A1 (en) Predictive authorization of mobile payments
EP291943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a user using a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20180013173A (ko) 생체 인증을 이용한 결제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US20160173492A1 (en) Authentication method using biometric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KR20180013524A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생체 정보 인증 방법
US1112701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ertification agency server, and payment system
JP7169434B2 (ja) サービス処理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KR20150080736A (ko) 전자 장치의 기능 실행 방법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전자 장치
WO2017058661A1 (en) Automatic delegation control for device sharing
CN105426730A (zh) 登录验证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8363982B (zh) 确定对象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US10691785B1 (en) Authentication of a user device comprising spatial trigger challenges
KR20160040872A (ko) 전자 장치의 인증 방법 및 장치
EP3403210B1 (en) User interface for a mobile device
KR102544488B1 (ko) 인증을 수행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KR20170054942A (ko) 사용자 인증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170039642A (ko) 전자 장치, 인증 대행 서버 및 결제 시스템
CN106296171B (zh) 移动终端的刷卡方法及装置
KR102208631B1 (ko) 전자 장치의 보안 정보 입출력 방법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전자 장치
US11562054B2 (en) Authorized gesture control methods and apparatus
KR20180128579A (ko) 배터리의 상태에 기반하여 배터리에 대한 동작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