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9209B - 建立无线链接的方法、系统以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建立无线链接的方法、系统以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79209B
CN105279209B CN201410387891.0A CN201410387891A CN105279209B CN 105279209 B CN105279209 B CN 105279209B CN 201410387891 A CN201410387891 A CN 201410387891A CN 105279209 B CN105279209 B CN 1052792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lectronic device
link
algorithm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878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79209A (zh
Inventor
税显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ta Compu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nta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ta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Quanta Computer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279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9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79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92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upporting key management in a packet data network
    • H04L63/0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upporting key management in a packet data network for key exchange, e.g. in peer-to-pee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4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Abstract

一种建立无线链接的方法、系统以及电子装置。该建立无线链接的方法,适用于一无线随意网络(Ad‑Hoc),包括:藉由一第一电子装置根据一使用者名称、一网络卡地址产生一服务设定识别(SSID)的一第一部分;藉由上述第一部分、一金钥以及一第一算法产生上述服务设定识别的一第二部分;根据上述第一部分和上述第二部分产生上述服务设定识别;根据上述服务设定识别、上述金钥以及一第二算法产生一链接密码;以及藉由一第二电子装置根据上述服务设定识别、上述金钥、上述第一算法、上述第二算法建立与上述第一电子装置的链接。

Description

建立无线链接的方法、系统以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随意网络(Ad-Hoc)建立无线链接(wireless-link)的技术,特别是涉及藉由使用者名称和网络卡地址产生服务设定识别(SSID)和密码的无线随意网络(Ad-Hoc)建立链接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无线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用者在电子装置或移动装置上藉由无线网络来传输讯息和数据也越来越普遍。
无线网络架构可分为无线随意网络(Ad-Hoc)无线网络架构以及基础(Infrastructure)无线网络架构。无线随意网络(Ad-Hoc)是一种点对点的传输模式,在802.11所制定的无线随意网络(Ad-Hoc)架构中,可让单一设备或工作站直接进行点对点沟通,而无需经由无线存取点(Access point,AP)。也就是说无线随意网络(Ad-Hoc)是一种省去无线存取点而建立起的对等网络结构,只要安装了无线网络装置(例如:网络卡)的计算机,装置彼此之间即可实现无线互连,其原理是网络中的一台计算机主机建立点对点连接相当于虚拟存取点,而其它计算机就可以直接通过这个点对点连接进行网络互连与共享。
然而,在传统无线随意网络(Ad-Hoc)的设定上,往往需要经过繁复的设定,使用者需要开启多层的窗口,并藉由多层窗口的设定画面,才能完成无线随意网络(Ad-Hoc)的设定,因而造成使用者操作上的不便。此外,当使用者不再使用无线随意网络(Ad-Hoc)时,又需在通过多层次设定画面关闭无线随意网络(Ad-Hoc),释放为动态IP地址,因而使得使用者常容易忘记关闭无线随意网络(Ad-Hoc),因而增加操作系统的耗电。因此,如何让无线随意网络(Ad-Hoc)的设定更加简化且有效率,是个值得讨论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在无线随意网络(Ad-Hoc)建立链接中,藉由使用者名称和网络卡地址产生服务设定识别(SSID)和密码的无线随意网络(Ad-Hoc)建立链接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无线链接的方法,此方法适用于一无线随意网络(Ad-Hoc)。此方法的步骤包括:藉由一第一电子装置根据一使用者名称、一网络卡地址产生一服务设定识别(SSID)的一第一部分;藉由上述第一部分、一金钥以及一第一算法产生上述服务设定识别的一第二部分;根据上述第一部分和上述第二部分产生上述服务设定识别;根据上述服务设定识别、上述金钥以及一第二算法产生一链接密码;以及藉由一第二电子装置根据上述服务设定识别、上述金钥、上述第一算法、上述第二算法建立与上述第一电子装置的链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无线链接的系统,适用于一无线随意网络(Ad-Hoc)。此系统包括一第一电子装置以及一第二电子装置。第一电子装置根据一使用者名称、一网络卡地址产生一服务设定识别(SSID)的一第一部分,藉由上述第一部分、一金钥以及一第一算法产生上述服务设定识别的一第二部分,根据上述第一部分和上述第二部分产生上述服务设定识别以及根据上述服务设定识别、上述金钥以及一第二算法产生一链接密码。第二电子装置根据上述服务设定识别、上述金钥、上述第一算法、上述第二算法建立与上述第一电子装置的链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无线链接的装置,适用于一无线随意网络(Ad-Hoc)的一主机端。此装置包括:一无线网络模块,用以和另一电子装置进行一链接;一控制模块,用以根据一使用者名称、一网络卡地址产生一服务设定识别(SSID)的一第一部分,藉由上述第一部分、上述金钥以及上述第一算法产生上述服务设定识别的一第二部分,根据上述第一部分和上述第二部分产生上述服务设定识别,以及根据上述服务设定识别、上述金钥以及上述第二算法产生上述链接密码;以及一储存模块,用以储存上述第一算法、上述第二算法以及上述金钥。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立无线链接的装置,适用于一无线随意网络(Ad-Hoc)的一客户端。此装置包括:一无线网络模块,用以和另一电子装置进行一链接;一控制模块,用以根据一金钥、一第一算法个别判断所扫描到的所有服务设定识别的一第二部分是否是根据上述服务设定识别的一第一部分所求得,以过滤扫描到的电子装置,且根据过滤的结果,选取所要进行链接的电子装置,以及根据上述选取的电子装置的上述服务设定识别、上述金钥以及上述第二算法产生链接密码,以建立与上述选取的电子装置的链接;以及一储存模块,用以储存上述第一算法、上述第二算法以及上述金钥。
关于本发明其它附加的特征与优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法中所公开的执行联系程序的使用者装置、系统、以及方法,做些许的更动与修饰而得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建立无线链接的系统100的方块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电子装置110的方块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二电子装置120的方块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块114和显示模块124的显示接口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建立链接方法的流程图500。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步骤S550方法的流程图600。
附图符号说明
100 建立无线链接的系统
110 第一电子装置
111、121 无线网络模块
112、122 控制模块
113、123 储存模块
114、124 显示模块
120 第二电子装置
500、600 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所叙述的是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目的在于说明本发明的精神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为准。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建立无线链接的系统100的方块图。建立无线链接的系统100适用于一无线随意网络(Ad-Hoc)的建立。如图1所示,建立无线链接的系统100中包括了第一电子装置110以及第二电子装置120。注意地是,为了方便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将第一电子装置110视为无线随意网络(Ad-Hoc)的主机端(host),第二电子装置120视为无线随意网络(Ad-Hoc)的客户端(client),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第一电子装置110亦可作为客户端(client),或同时作为主机端(host)和客户端(client),且第二电子装置120亦可作为主机端(host),或同时作为主机端(host)和客户端(client)。此外,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亦可适用同时有多个(超过两个)的电子装置建立无线随意网络(Ad-Hoc)的情况,建立无线随意网络(Ad-Hoc)的电子装置的数量并不以第一电子装置110和第二电子装置120为限。
第一电子装置110以及第二电子装置120可分别为一用户台、一无线装置、手机、一个人通讯服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一无线式(cordless)电话、一对话起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一无线区域回路(wirlesslocal loop,WLL)站、一个人数字助理(PDA)、一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装置、或可连接一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装置。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电子装置110的方块图。如图2所示,第一电子装置110包括一无线网络模块111、一控制模块112、一储存模块113以及一显示模块114。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无线网络模块111可用以支持多种无线传输技术,例如:WiFi、无线随意网络(Ad-Hoc)等无线传输技术,第一电子装置110可通过无线网络模块111与另一电子装置进行一无线链接。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储存模块113指一储存装置(图未显示),此储存装置是一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一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闪存(flash memory)、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一硬盘或上述装置的组合。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储存模块113亦可指一外接的储存装置。储存模块113用以预先储存第一电子装置110所需的第一算法、第二算法以及金钥。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一算法、第二算法指一非对称加密算法(AsymmetricCryptographic Algorithm),例如:RSA加密算法、数字签章算法(Digital SignatureAlgorithm,DSA)等,或一对称加密算法(Symmetric Cryptographic Algorithm),例如:数据加密标准(Data Encryption Standard DES)算法、进阶加密标准(Advanced EncryptionStandard,AES)加密算法等。
当第一电子装置110要建立一无线随意网络(Ad-Hoc)的链接时,第一电子装置110的控制模块112会先用以根据一使用者名称、一网络卡地址产生主机端的一服务设定识别(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的一第一部分,也就是服务设定识别的前半段。举例来说:若使用者名称是Alex,且网络卡地址为08-00-27-00-DC-FE,控制模块112就可根据此使用者名称和网络卡地址的后三码,来产生服务设定识别的第一部份,将服务设定识别的第一部份表示为Alex,00DCFE。注意地是,在此所举的例子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控制模块112亦可根据不同的方式来产生服务设定识别的第一部份,例如:取网络卡地址的前三码,或是将使用者名称和网络卡地址以其它符号隔开,例如:分号(;)或惊叹号(!)等符号。
当服务设定识别的第一部份产生后,控制模块112就藉由服务设定识别的第一部份和一金钥通过一第一算法产生服务设定识别的一第二部分,也就是服务设定识别的后半段。接着,控制模块112就可根据服务设定识别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来产生服务设定识别。举例来说:若服务设定识别的第一部份是Alex,00DCFE,藉由服务设定识别的第一部份和一金钥通过一第一算法产生服务设定识别的第二部分为h&^234S!--$86tg#~d%!,控制模块112就会将服务设定识别的第一部份和第二部分以及一分号结合,以产生32位的服务设定识别Alex,00DCFE;h&^234S!--$86tg#~d%!。注意地是,在此所举的例子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控制模块112亦可将服务设定识别的第一部份和第二部分以其它符号隔开,例如逗号(,)或惊叹号(!)等符号。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控制模块112会根据产生的服务设定识别以及金钥通过第二算法产生进行无线随意网络(Ad-Hoc)链接的一链接密码。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二电子装置120的方块图。如图3所示,第二电子装置110包括一无线网络模块121、一控制模块122、一储存模块123以及一显示模块124。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无线网络模块121同无线网络模块111可用以支持多种无线传输技术,例如:WiFi、无线随意网络(Ad-Hoc)等无线传输技术,第二电子装置120可通过无线网络模块121与另一电子装置进行一无线链接。储存模块123亦和储存模块113相同,用以预先储存第二电子装置120所需的第一算法、第二算法以及金钥。
当第一电子装置110产生服务设定识别和链接密码已建立了无线随意网络(Ad-Hoc),且第二电子装置120想要加入第一电子装置110所建立的无线随意网络(Ad-Hoc),第二电子装置120的控制模块122就会还根据金钥、第一算法判断在网络上所扫描到的所有服务设定识别所包含的第二部分是否是根据其第一部分所求得,以过滤扫描到的电子装置。若一服务设定识别的第二部分是由第一部分所产生,控制模块122就会将其显示在显示模块124中,若一服务设定识别的第二部分并非由第一部分所产生,控制模块122就会将其过滤掉。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若过滤完的服务设定识别超过一个,控制模块122会依照链接强度对过滤的结果的服务设定识别进行排列,并显示在显示模块124上。因此,藉由上述的做法,可排除且过滤大部分在网络上所扫描到的服务设定识别,以供使用者方便去选择。
根据过滤的结果,使用者即可在显示模块124选取所要进行链接的第一电子装置110,以及控制模块122根据选取的第一电子装置110的服务设定识别、金钥以及第二算法产生链接密码。产生链接密码后,使用者不需要自行输入密码,控制模块122会自动根据所产生的链接密码是否与第一电子装置110所产生的链接密码匹配。若匹配即可建立与第一电子装置110的无线随意网络(Ad-Hoc)链接。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块114和显示模块124的显示接口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模块114和显示模块124可分别用以显示一使用者接口供使用者作设定,且使用者接口可提供不同选项,以提供使用者作选取。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112和控制模块122根据使用者在使用者接口的一选取结果,可决定第一电子装置110和第二电子装置120是要作为一主机端或一网络端,或同时是一主机端和网络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112和控制模块122根据使用者在使用者接口的一选取结果,可决定第一电子装置110和第二电子装置120是要建立链接或中断链接。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112和控制模块122的使用者接口,会显示目前链接的讯息纪录,以及显示可建立无线随意网络(Ad-Hoc)的电子装置。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112和控制模块122的使用者接口,可藉由键盘、鼠标或由手指的触控来进行操作。注意地是,图4所示的使用者接口仅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不同实施例中,使用者接口亦可采用不同的接口配置。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一电子装置110和第二电子装置120会分别预先自动设定其IP地址。以第一电子装置110来说,当第一电子装置110要建立无线随意网络(Ad-Hoc)时,控制模块112就会预先帮第一电子装置110设定一固定的IP地址。以第二电子装置120来说,当第二电子装置120要加入第一电子装置110所建立的无线随意网络(Ad-Hoc)时,控制模块122会先使用一IP地址传送一分组至网络以确认此IP地址是否已被使用,以避免发生IP地址冲突的问题。若IP地址已被使用,控制模块122就会设定另一IP地址,直到确认设定的IP地址并未被使用,就以此IP地址作为第二电子装置120的IP地址。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建立链接方法的流程图500,此方法适用于建立无线链接的系统100的无线随意网络(Ad-Hoc)的建立。首先,在步骤S510,藉由第一电子装置110根据一使用者名称、一网络卡地址产生一服务设定识别(SSID)的一第一部分。在步骤S520,藉由第一电子装置110,根据上述第一部分、一金钥以及一第一算法,产生服务设定识别的一第二部分。在步骤S530,藉由第一电子装置110根据服务设定识别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产生服务设定识别。在步骤S540,根据产生的服务设定识别、金钥以及一第二算法产生一链接密码。在步骤S550,藉由第二电子装置120根据服务设定识别、金钥、第一算法以及第二算法建立与第一电子装置110的链接。在此实施例中,在服务设定识别所包括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一分号做区隔。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步骤S550方法的流程图600。藉由第二电子装置120根据服务设定识别、金钥、第一算法以及第二算法建立与第一电子装置110的链接的步骤包括:首先,在步骤S551,藉由第二电子装置120根据金钥、第一算法判断所扫描到的所有服务设定识别所包括的第二部分是否是根据其所包括的第一部分所求得,以过滤扫描到的电子装置。在步骤S552,藉由第二电子装置120根据过滤的结果,选取所要进行链接的第一电子装置110的服务设定识别。在步骤S553,藉由第二电子装置120根据第一电子装110置的服务设定识别,以及根据金钥以及第二算法产生链接密码,以建立与第一电子装置110的链接。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上述方法的步骤还包括,藉由第一电子装置110和第二电子装置120分别自动设定其IP地址。
和传统的做法相比,藉由本发明所提出的建立无线随意网络(Ad-Hoc)链接的方法,使用者不需要开启多层的窗口,并藉由多层窗口的设定画面,才能完成无线随意网络(Ad-Hoc)的设定,使用者仅需通过一简单的使用者接口,就能完成无线随意网络(Ad-Hoc)的建立和关闭。
此外,藉由本发明所提出的建立无线随意网络(Ad-Hoc)链接的方法,使用者不需自行命名服务设定识别(SSID)和输入密码,服务设定识别(SSID)与密码可藉由使用者名称、网络卡地址、软件金钥与加密算法来产生,因此会与其它电子装置的服务设定识别(SSID)相同或相似的机率很低,因而使得使用者可快速找到所要链接的无线随意网络(Ad-Hoc)主机。
此外,藉由本发明所提出的建立无线随意网络(Ad-Hoc)链接的方法,使用者不需额外安装动态主机设定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服务器来提供IP地址,电子装置可自动设定固定的IP地址以及自动解决IP地址冲突的问题。
本发明的说明书所公开的方法和算法的步骤,可直接通过执行一处理器直接应用在硬件以及软件模块或两者的结合上。一软件模块(包括执行指令和相关数据)和其它数据可储存在数据存储器中,像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flash memory)、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缓存器、硬盘、可携式硬碟、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DVD或本领域现有技术中任何其它计算机可读取的储存媒体格式。一储存媒体可耦接至一机器装置,举例来说,像是计算机/处理器(为了说明的方便,在本说明书以处理器来表示),上述处理器可通过读取信息(像是程序代码),以及写入信息至储存媒体。一储存媒体可整合一处理器。一专用集成电路(ASIC)包括处理器和储存媒体。一用户设备则包括一专用集成电路。换句话说,处理器和储存媒体以不直接连接用户设备的方式,包含于用户设备中。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任何适合计算机程序的产品包括可读取的储存媒体,其中可读取的储存媒体包括和一个或多个所揭示实施例相关的程序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产品可包括封装材料。
本说明书中所提到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表示与实施例有关的所述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是包含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实施例中,但并不表示它们存在于每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实施例中」或「在实施例中」词组并不必然表示本发明的相同实施例。
以上段落使用多种层面描述。显然的,本文的教导可以多种方式实现,而在范例中公开的任何特定架构或功能仅为一代表性的状况。根据本文的教导,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本文揭示的各层面可独立实作或两种以上的层面可以合并实作。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作些许的更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0)

1.一种建立无线链接方法,适用于一无线随意网络,包括:
藉由一第一电子装置根据一使用者名称、一网络卡地址产生一服务设定识别的一第一部分;
藉由上述第一部分、一金钥以及一第一算法产生上述服务设定识别的一第二部分;
根据上述第一部分和上述第二部分产生上述服务设定识别;
根据上述服务设定识别、上述金钥以及一第二算法产生一链接密码;以及
藉由一第二电子装置根据上述服务设定识别、上述金钥、上述第一算法、上述第二算法建立与上述第一电子装置的链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无线链接方法,还包括:
藉由上述第二电子装置根据上述金钥、上述第一算法判断所扫描到的所有服务设定识别的上述第二部分是否是根据上述第一部分所求得,以过滤扫描到的电子装置;
根据过滤的结果,选取所要进行链接的上述第一电子装置;以及
根据上述第一电子装置的上述服务设定识别,以及根据上述金钥和上述第二算法产生链接密码,以建立与上述第一电子装置的链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无线链接方法,其中在上述服务设定识别中,上述第一部分和上述第二部分是一分号做区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无线链接方法,还包括:
自动设定上述第一电子装置和上述第二电子装置的IP地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无线链接方法,还包括:
藉由一使用者接口,选取是否建立链接或中断链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立无线链接方法,还包括:
藉由上述使用者接口,选取上述电子装置为一主机端或一网络端,或同时为一主机端和网络端。
7.一种建立无线链接系统,适用于一无线随意网络,包括:
一第一电子装置,根据一使用者名称、一网络卡地址产生一服务设定识别的一第一部分,藉由上述第一部分、一金钥以及一第一算法产生上述服务设定识别的一第二部分,根据上述第一部分和上述第二部分产生上述服务设定识别以及根据上述服务设定识别、上述金钥以及一第二算法产生一链接密码;以及
一第二电子装置,根据上述服务设定识别、上述金钥、上述第一算法、上述第二算法建立与上述第一电子装置的链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立无线链接系统,其中上述第二电子装置还根据上述金钥、上述第一算法判断所扫描到的所有服务设定识别的上述第二部分是否是根据上述第一部分所求得,以过滤扫描到的电子装置,且根据过滤的结果,选取所要进行链接的上述第一电子装置,以及根据上述第一电子装置的上述服务设定识别,以及根据上述金钥以及上述第二算法产生链接密码,以建立与上述第一电子装置的链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立无线链接系统,其中在上述服务设定识别中,上述第一部分和上述第二部分是一分号做区隔。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立无线链接系统,其中上述第一电子装置和上述第二电子装置自动设定其IP地址。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立无线链接系统,其中上述第一电子装置和上述第二电子装置分别根据其所包括的一使用者接口上的一选取结果,来决定是否建立链接或中断链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建立无线链接系统,其中第一电子装置和上述第二电子装置根据上述选取结果以决定做为一主机端或一网络端,或同时为一主机端和网络端。
13.一建立无线链接装置,适用于一无线随意网络(Ad-Hoc)的一主机端,包括:
一无线网络模块,用以和另一电子装置进行一链接;
一控制模块,用以根据一使用者名称、一网络卡地址产生一服务设定识别的一第一部分,藉由上述第一部分、一金钥以及一第一算法产生上述服务设定识别的一第二部分,根据上述第一部分和上述第二部分产生上述服务设定识别,以及根据上述服务设定识别、上述金钥以及一第二算法产生一链接密码;以及
一储存模块,用以储存上述第一算法、上述第二算法以及上述金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建立无线链接装置,还包括:
一显示模块,用以显示一使用者接口,其中上述控制模块根据上述使用者接口的一选取结果,以决定建立链接或中断链接,以及决定上述电子装置为一主机端或一网络端,或同时为一主机端和网络端。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建立无线链接装置,其中上述控制模块还用以产生一IP地址。
16.一建立无线链接装置,适用于一无线随意网络的一客户端,包括:
一无线网络模块,用以和另一电子装置进行一链接;
一控制模块,用以根据一金钥、一第一算法个别判断所扫描到的所有服务设定识别的一第二部分是否是根据上述服务设定识别的一第一部分所求得,以过滤扫描到的电子装置,且根据过滤的结果,选取所要进行链接的电子装置,以及根据上述选取的电子装置的上述服务设定识别、上述金钥以及一第二算法产生链接密码,以建立与上述选取的电子装置的链接;以及
一储存模块,用以储存上述第一算法、上述第二算法以及上述金钥。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建立无线链接装置,还包括:
一显示模块,用以显示一使用者接口,其中上述控制模块根据上述使用者接口的一选取结果,以决定建立链接或中断链接,以及决定上述电子装置为一主机端或一网络端,或同时为一主机端和网络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建立无线链接装置,其中上述控制模块根据上述过滤的结果,在上述使用者接口中显示依照上述过滤的结果的电子装置的链接强度进行排列的结果。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建立无线链接装置,其中上述控制模块还用以产生一IP地址。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建立无线链接装置,其中上述控制模块先发送一分组以确认上述IP地址是否已使用。
CN201410387891.0A 2014-07-22 2014-08-08 建立无线链接的方法、系统以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1052792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5049A TWI530223B (zh) 2014-07-22 2014-07-22 建立無線連線之方法、系統以及電子裝置
TW103125049 2014-07-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9209A CN105279209A (zh) 2016-01-27
CN105279209B true CN105279209B (zh) 2018-10-12

Family

ID=55148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7891.0A Active CN105279209B (zh) 2014-07-22 2014-08-08 建立无线链接的方法、系统以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37832B2 (zh)
CN (1) CN105279209B (zh)
TW (1) TWI5302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26405B2 (en) * 2014-08-22 2020-07-28 Fan Wu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networking transfer service
TWI513214B (zh) * 2014-09-04 2015-12-11 Quanta Comp Inc 建立藍芽連線之方法和系統
JP6166746B2 (ja) 2015-04-10 2017-07-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469648B2 (en) * 2015-11-05 2019-11-05 David Webster Automatic pairing of devices to network access point
JP6784155B2 (ja) * 2016-11-28 2020-1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1241623B2 (en) * 2017-05-05 2022-02-08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LLC Instant streaming of a mobile user interface without application install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2368A (zh) * 2006-12-30 2008-07-02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配置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3379589A (zh) * 2012-04-12 2013-10-30 株式会社理光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终端
CN103416039A (zh) * 2011-03-11 2013-11-27 雅培医护站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护理点检验中建立安全的无线网络的系统、方法和分析器
CN103533536A (zh) * 2012-07-06 2014-01-22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ap隔离方法及无线ap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16588B2 (en) 2005-03-31 2009-11-10 Microsoft Corporation Simplified creation and termination of an ad hoc wireless network with internet connection sharing
US8166309B2 (en) * 2006-05-01 2012-04-24 Infosys Technologie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secure multi-level network access mechanism using virtual service set identifier broadcast
US7986940B2 (en) 2007-07-05 2011-07-26 Azurewave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ic wireless network linking method with security configuration and device thereof
US8493849B2 (en) * 2009-02-13 2013-07-23 Miraveo,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managing and communicating users and applications on spontaneous area networks
US20120158919A1 (en) 2010-12-16 2012-06-21 Google Inc. Changing device configuration based on machine-readable codes
US8776246B2 (en) * 2011-03-11 2014-07-08 Abbott Point Of Care,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analyzers for establishing a secure wireless network in point of care test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2368A (zh) * 2006-12-30 2008-07-02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配置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3416039A (zh) * 2011-03-11 2013-11-27 雅培医护站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护理点检验中建立安全的无线网络的系统、方法和分析器
CN103379589A (zh) * 2012-04-12 2013-10-30 株式会社理光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终端
CN103533536A (zh) * 2012-07-06 2014-01-22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ap隔离方法及无线a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5279A (zh) 2016-02-01
US20160028697A1 (en) 2016-01-28
TWI530223B (zh) 2016-04-11
CN105279209A (zh) 2016-01-27
US9537832B2 (en) 2017-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79209B (zh) 建立无线链接的方法、系统以及电子装置
CN105392208B (zh) 建立蓝牙连线的方法和系统
EP3217758B1 (en) Establishment of a wireless connection between a first device and a second device
EP2260626B1 (en) Image-based man-in-the-middle protection in numeric comparison association models
CN105141568B (zh) 安全通信通道建立方法及系统、客户端和服务器
WO2017185711A1 (zh) 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EP3225008B1 (en) User-authentication-based approval of a first device via communication with a second device
CN102170636B (zh) 用于计算共享加密密钥的方法和设备
CN104467923B (zh) 设备交互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JP6818894B2 (ja) 指紋を取り込むための方法および関連製品
KR100918087B1 (ko) 애드혹 네트워크에서 핸드헬드 통신 디바이스를 이용한정보의 통신 방법 및 시스템
EP2756649B1 (en) Protocol-specific keys for a hybrid network
CN104170424A (zh) 用于订阅共享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91217B (zh) 一种分体手机
CN102420642B (zh) 蓝牙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CN106416170A (zh) 分享屏幕的方法、分享设备及接收设备
CN107678798A (zh) 一种sim卡快速初始化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579889B (zh) 一种用于调用网络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CN113613197A (zh) 车辆与数字钥匙的配对方法及装置
CN110351225A (zh) 一种硬件设备的联网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4023040B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25656B (zh) 一种设备连接的方法、电子设备及连接系统
CN105072212B (zh) 对码方法与对码系统
CN113038192B (zh)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052801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