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8849B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78849B
CN105278849B CN201410357153.1A CN201410357153A CN105278849B CN 105278849 B CN105278849 B CN 105278849B CN 201410357153 A CN201410357153 A CN 201410357153A CN 105278849 B CN105278849 B CN 1052788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ontrol unit
frequency
operating voltage
touch op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571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78849A (zh
Inventor
张强
王研
王天树
杨南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5715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78849B/zh
Priority to US14/585,606 priority patent/US10620727B2/en
Publication of CN105278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88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788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88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判断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生成第一判断结果;当第一判断结果表征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为第二工作模式时,通过控制单元控制触控单元在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下工作,并在触控单元上检测是否具有第二触摸操作,生成第二检测结果;其中,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为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在设定阈值范围内时变;第二触摸操作与第一触摸操作为在触控单元上不同时刻的触摸操作;当第二检测结果表征触控单元上具有第二触摸操作时,获取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触控单元上的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根据变化量生成第一生理特征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的设备使用触摸屏,如手机、平板电脑如ipad等、一体机甚至台式机的显示器都集成有触摸屏。这些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触摸屏实现触摸点的精确定位。然而,随着电子设备及交互方式的多样化发展,用户希望触摸屏不仅能对触摸点进行精确定位,还能够识别不同用户的触摸。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手段能够通过触摸方式识别用户身份。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所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能够识别触摸操作的第一属性信息的触控单元和对所述触控单元的工作电压的频率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所述触控单元包括N个触控节点,N≥2;所述触摸操作的第一属性信息表征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时,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触控单元在第一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下工作,并在所述触控单元上检测是否具有第一触摸操作,生成第一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为第一工作电压的频率为固定值;
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上具有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时,获取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为第二工作模式时,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触控单元在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下工作,并在所述触控单元上检测是否具有第二触摸操作,生成第二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为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在设定阈值范围内时变;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与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为在所述触控单元上不同时刻的触摸操作;
当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上具有所述第二触摸操作时,获取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
根据所述第二工作电压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生成第一生理特征信息。
优选地,所述触控单元具有P行电极以及M列电极,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交叉而形成N个触控节点,P≥2,M≥2;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为第二工作模式时,在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下为所述触控单元提供第二工作电压,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在设定阈值范围内时变,并以并联方式为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提供工作电压;
当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上具有所述第二触摸操作时,获取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
根据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生成第一生理特征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与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在所述触控单元上对应于相同的触摸区域;所述触控单元具有P行电极以及M列电极,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交叉而形成N个触控节点,P≥2,M≥2;
将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作为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
确定经过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的行电极以及列电极;
在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下以并联方式为经过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的行电极以及列电极提供第三工作电压,所述第三工作电压的频率在设定阈值范围内时变;
获取所述第三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
根据所述第三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生成第一生理特征信息。
优选地,所述触控单元具有P行电极以及M列电极,P≥2,M≥2;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工作电压以及所述第二工作电压以对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逐行扫描方式为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提供所述第一工作电压以及所述第二工作电压。
优选地,所述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为所述触控节点的电容值的变化量;
所述第一生理特征信息为电子设备用户在工作电压的不同频率与该不同频率下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的变化量的对应关系。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能够识别触摸操作的第一属性信息的触控单元和对所述触控单元的工作电压的频率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所述触控单元包括N个触控节点,N≥2;所述触摸操作的第一属性信息表征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判断单元、第一检测单元、第一获取单元、第二检测单元、第二获取单元和生成单元;其中: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触控单元在第一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下工作,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触控单元上检测是否具有第一触摸操作,生成第一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为第一工作电压的频率为固定值;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上具有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时,获取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为第二工作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触控单元在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下工作,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触控单元上检测是否具有第二触摸操作,生成第二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为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在设定阈值范围内时变;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与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为在所述触控单元上不同时刻的触摸操作;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上具有所述第二触摸操作时,获取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生成第一生理特征信息。
优选地,所述触控单元具有P行电极以及M列电极,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交叉而形成N个触控节点,P≥2,M≥2;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为第二工作模式时,在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下为所述触控单元提供第二工作电压,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在设定阈值范围内时变,并以并联方式为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提供工作电压;
对应地,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
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生成第一生理特征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与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在所述触控单元上对应于相同的触摸区域;所述触控单元具有P行电极以及M列电极,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交叉而形成N个触控节点,P≥2,M≥2;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确定单元和第二确定单元,其中: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作为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经过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的行电极以及列电极;
在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下以并联方式为经过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的行电极以及列电极提供第三工作电压,所述第三工作电压的频率在设定阈值范围内时变;
对应地,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三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
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生成第一生理特征信息。
优选地,所述触控单元具有P行电极以及M列电极,P≥2,M≥2;
所述第一工作电压以及所述第二工作电压以对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逐行扫描方式为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提供所述第一工作电压以及所述第二工作电压。
优选地,所述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为所述触控节点的电容值的变化量;
所述第一生理特征信息为电子设备用户在工作电压的不同频率与该不同频率下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的变化量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具有触控单元和对所述触控单元的工作电压的频率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当电子设备的触控单元处于非识别用户身份状态时,控制单元控制相关电路,对触控单元的触控节点提供非变频电压,触控单元对当前的触摸操作的触摸位置进行检测,并响应触摸操作;而当电子设备的触控单元处于识别用户身份状态时,控制单元控制相关电路,对触控单元的触控节点提供频率渐变的电压,并对不同频率下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相应的触控节点的电容的变化量进行检测,并依据不同频率电压及对应的触控节点的电容的变化量生成反映用户的生理特征的信息,并将该生理特征的信息作为用户的身份标识。当不同的用户对触控单元分别进行操作时,能根据用户的身份标识识别出不同用户的触摸操作,从而分别响应不同用户的触摸操作。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检测不同频率的电压对应的触摸区域对应的触控节点的电容变化量的对应关系作为用户的生理特征信息,并通过该生理特征信息标识用户,从而,扩展了用户对触控单元的多种操控,并且,实现时无需对电子设备原有的控制结构进行较大改动,仅需增加一些控制逻辑及相应的频率可变的电压即可,实现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单元的控制逻辑机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示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能够识别触摸操作的第一属性信息的触控单元和对所述触控单元的工作电压的频率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所述触控单元包括N个触控节点,N≥2;所述触摸操作的第一属性信息表征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个人数字助理等,只要电子设备具有触摸屏,用户可通过触摸屏对电子设备进行触控操作即可。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触控单元为触摸屏,且一般而言是电容式触摸屏。本示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判断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判断出电子设备的触控单元处于非识别用户身份的工作模式时,控制单元控制相关电路,对触控单元的触控节点提供非变频电压;而当电子设备的触控单元处于识别用户身份的工作模式时,控制单元控制相关电路,对触控单元的触控节点提供频率渐变的电压,以便对不同频率下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相应的触控节点的电容的变化量进行检测。
步骤102,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时,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触控单元在第一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下工作,并在所述触控单元上检测是否具有第一触摸操作,生成第一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为第一工作电压的频率为固定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工作模式即为触控单元处于非识别用户身份的工作模式,即触控单元处于识别用户的触摸操作对应的区域的工作模式,使电子设备的触控单元处于识别触摸位置的普通工作模式。
步骤103,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上具有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时,获取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
当触控单元如触摸屏被用户触摸时,触摸操作对应的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将会变化,电子设备的控制单元通过检测触控节点的电容来确定用户对触控单元触摸的位置信息。第一属性信息即是触控单元上的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第一属性值即是触控节点的电容值。
步骤104,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为第二工作模式时,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触控单元在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下工作,并在所述触控单元上检测是否具有第二触摸操作,生成第二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为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在设定阈值范围内时变;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与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为在所述触控单元上不同时刻的触摸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工作模式为电子设备的触控单元处于识别用户身份的工作模式,在此工作模式下,需要对电子设备的触控单元施加频率渐变的电压,通过确定不同频率下触摸操作对应的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变化量,作为该触摸操作用户的身份标识。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用户在相同条件下对触控单元的触摸,触摸操作对应的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变化量是不同的,而在不同频率的电压下,同一个用户的触摸操作对应的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变化量也是不同的,不同频率对应的用户的触摸操作对应的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变化量,即可作为该用户的身份标识。至少,在设定的时段内,用户自身的电特性的变化变化特别大,可以将上述不同频率及其对应的触摸操作对应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变化量作为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可以在50Hz至1MHz内以50Hz的步长进行时变,时变的频率可以是30000Hz,当然,也可以是25000Hz,该时变的频率视电子设备的处理效率、电压提供单元支持的时变参数而定。频率变化的步长可以为50Hz、75Hz、100Hz、200Hz等。
步骤105,当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上具有所述第二触摸操作时,获取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确定电子设备的触控单元切换为第二工作模式时,将会检测在不同频率情况下,用户在触控单元上的触摸操作对应区域的触控节点的电容变化量。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触摸操作和第二触摸操作只是不同时刻下用户对电子设备的触控单元的触摸操作,其可以位于触控单元的相同区域,也可以位于触控单元的不同区域,其也可以是用户在触控单元上分别进行的触摸操作。
步骤106,根据所述第二工作电压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生成第一生理特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确定出不同频率的电压对应的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值的变化量后,将不同频率及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值的变化量的对应关系作为用户的生理特征信息,用来标识用户的身份。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示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能够识别触摸操作的第一属性信息的触控单元和对所述触控单元的工作电压的频率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所述触控单元包括N个触控节点,N≥2;所述触摸操作的第一属性信息表征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个人数字助理等,只要电子设备具有触摸屏,用户可通过触摸屏对电子设备进行触控操作即可。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触控单元为触摸屏,且一般而言是电容式触摸屏。
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单元具有P行电极以及M列电极,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交叉而形成N个触控节点,P≥2,M≥2。
本示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判断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判断出电子设备的触控单元处于非识别用户身份的工作模式时,控制单元控制相关电路,对触控单元的触控节点提供非变频电压;而当电子设备的触控单元处于识别用户身份的工作模式时,控制单元控制相关电路,对触控单元的触控节点提供频率渐变的电压,以便对不同频率下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相应的触控节点的电容的变化量进行检测。
步骤202,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为第二工作模式时,在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下为所述触控单元提供第二工作电压。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在设定阈值范围内时变,并以并联方式为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提供工作电压。在第二工作模式下,以并联方式为所述触控单元的所有的P行电极以及M列电极提供工作电压,这样,无论用户的触摸操作在触控单元的哪个位置,都可以在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变化状态下检测出触摸操作对应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值变化量,从而确定出用户的生理特征信息。
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与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为在所述触控单元上不同时刻的触摸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工作模式为电子设备的触控单元处于识别用户身份的工作模式,在此工作模式下,需要对电子设备的触控单元施加频率渐变的电压,通过确定不同频率下触摸操作对应的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变化量,作为该触摸操作用户的身份标识。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用户在相同条件下对触控单元的触摸,触摸操作对应的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变化量是不同的,而在不同频率的电压下,同一个用户的触摸操作对应的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变化量也是不同的,不同频率对应的用户的触摸操作对应的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变化量,即可作为该用户的身份标识。至少,在设定的时段内,用户自身的电特性的变化变化特别大,可以将上述不同频率及其对应的触摸操作对应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变化量作为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可以在50Hz至1MHz内以50Hz的步长进行时变,时变的频率可以是30000Hz,当然,也可以是25000Hz,该时变的频率视电子设备的处理效率、电压提供单元支持的时变参数而定。频率变化的步长可以为50Hz、75Hz、100Hz、200Hz等。
步骤203,在触控单元上检测是否具有第二触摸操作,生成第二检测结果。
具体地,可通过触控单元上的触控节点的电容是否变化来确定触控单元上检测是否具有第二触摸操作。
步骤204,当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上具有所述第二触摸操作时,获取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
即通过改变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检测在各频率下触摸操作对应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值变化量。
步骤205,根据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生成第一生理特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确定出不同频率的电压对应的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值的变化量后,将不同频率及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值的变化量的对应关系作为用户的生理特征信息,用来标识用户的身份。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示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能够识别触摸操作的第一属性信息的触控单元和对所述触控单元的工作电压的频率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所述触控单元包括N个触控节点,N≥2;所述触摸操作的第一属性信息表征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个人数字助理等,只要电子设备具有触摸屏,用户可通过触摸屏对电子设备进行触控操作即可。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触控单元为触摸屏,且一般而言是电容式触摸屏。
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单元具有P行电极以及M列电极,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交叉而形成N个触控节点,P≥2,M≥2。
本示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判断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判断出电子设备的触控单元处于非识别用户身份的工作模式时,控制单元控制相关电路,对触控单元的触控节点提供非变频电压;而当电子设备的触控单元处于识别用户身份的工作模式时,控制单元控制相关电路,对触控单元的触控节点提供频率渐变的电压,以便对不同频率下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相应的触控节点的电容的变化量进行检测。
步骤302,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时,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触控单元在第一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下工作,并在所述触控单元上检测是否具有第一触摸操作,生成第一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为第一工作电压的频率为固定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工作模式即为触控单元处于非识别用户身份的工作模式,即触控单元处于识别用户的触摸操作对应的区域的工作模式,使电子设备的触控单元处于识别触摸位置的普通工作模式。
步骤303,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上具有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时,获取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
当触控单元如触摸屏被用户触摸时,触摸操作对应的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将会变化,电子设备的控制单元通过检测触控节点的电容来确定用户对触控单元触摸的位置信息。第一属性信息即是触控单元上的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第一属性值即是触控节点的电容值。
步骤304,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为第二工作模式时,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触控单元在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下工作,并在所述触控单元上检测是否具有第二触摸操作,生成第二检测结果;当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上具有所述第二触摸操作时,获取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
其中,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为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在设定阈值范围内时变。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可以在50Hz至1MHz内以50Hz的步长进行时变,时变的频率可以是30000Hz,当然,也可以是25000Hz,该时变的频率视电子设备的处理效率、电压提供单元支持的时变参数而定。频率变化的步长可以为50Hz、75Hz、100Hz、200Hz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工作模式为电子设备的触控单元处于识别用户身份的工作模式,在此工作模式下,需要对电子设备的触控单元施加频率渐变的电压,通过确定不同频率下触摸操作对应的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变化量,作为该触摸操作用户的身份标识。
将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作为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确定经过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的行电极以及列电极;
在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下以并联方式为经过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的行电极以及列电极提供第二工作电压,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在设定阈值范围内时变。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用户在相同条件下对触控单元的触摸,触摸操作对应的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变化量是不同的,而在不同频率的电压下,同一个用户的触摸操作对应的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变化量也是不同的,不同频率对应的用户的触摸操作对应的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变化量,即可作为该用户的身份标识。至少,在设定的时段内,用户自身的电特性的变化变化特别大,可以将上述不同频率及其对应的触摸操作对应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变化量作为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
步骤305,根据所述第二工作电压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生成第一生理特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确定出不同频率的电压对应的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值的变化量后,将不同频率及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值的变化量的对应关系作为用户的生理特征信息,用来标识用户的身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触控单元具有P行电极以及M列电极,P≥2,M≥2;第一工作电压以及第二工作电压以对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逐行扫描方式为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提供所述第一工作电压以及所述第二工作电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单元的控制逻辑机构图,如图4所示,逻辑控制器、节点选择器、激发信号产生器、数据收集分析、存储均为使触控单元处于第一工作模式的硬件控制单元,逻辑控制器对节点选择器、激发信号产生器、数据收集分析及存储进行整体控制。图中右侧是触控单元中的行电极以及列电极,行电极以及列电极的交叉点构成触控节点,节点选择器对触控单元中的行电极以及列电极进行选择,例如可以以扫描的方式为触控单元中的行电极以及列电极提供工作电压。激发信号产生器用于对行电极以及列电极提供工作电压,激发信号产生器与节点选择器配合以扫描方式为触控单元中的行电极以及列电极提供激励电压。数据收集分析对用户的触摸操作进行识别,并通过数据分析确定电容变化的触控节点,从而识别出用户触摸操作对应的区域。存储用于存储数据收集分析处理后的数据。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单元支持第二工作模式,本发明实施例对触控单元的逻辑控制电路增设了新增控制器、新增数据收集分析以及新增激发信号产生器。其中,新增控制器用于对逻辑控制器进行控制,在开启第二工作模式时,使激发信号产生器不使能,而使新增激发信号产生器节点及选择器使能,而对触控单元中的行电极以及列电极提供激励电压。本发明实施例中,新增激发信号产生器能产生频率渐变的电压。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具有能够识别触摸操作的第一属性信息的触控单元和对所述触控单元的工作电压的频率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所述触控单元包括N个触控节点,N≥2;所述触摸操作的第一属性信息表征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判断单元50、第一检测单元51、第一获取单元52、第二检测单元53、第二获取单元54和生成单元55;其中:
判断单元50,用于判断所述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触控单元在第一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下工作,所述第一检测单元51,用于在所述触控单元上检测是否具有第一触摸操作,生成第一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为第一工作电压的频率为固定值;
第一获取单元52,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上具有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时,获取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为第二工作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触控单元在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下工作,所述第二检测单元53,用于在所述触控单元上检测是否具有第二触摸操作,生成第二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为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在设定阈值范围内时变;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与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为在所述触控单元上不同时刻的触摸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可以在50Hz至1MHz内以50Hz的步长进行时变,时变的频率可以是30000Hz,当然,也可以是25000Hz,该时变的频率视电子设备的处理效率、电压提供单元支持的时变参数而定。频率变化的步长可以为50Hz、75Hz、100Hz、200Hz等。
第二获取单元54,用于当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上具有所述第二触摸操作时,获取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
生成单元55,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生成第一生理特征信息。
所述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为所述触控节点的电容值的变化量;
所述第一生理特征信息为电子设备用户在工作电压的不同频率与该不同频率下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的变化量的对应关系。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触控单元具有P行电极以及M列电极,P≥2,M≥2;
前述实施例的所述第一工作电压以及所述第二工作电压以对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逐行扫描方式为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提供所述第一工作电压以及所述第二工作电压。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的各单元所实现的功能,可参照前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的各单元,可通过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模拟电路而实现,也可以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软件在智能终端上的运行而实现。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触控单元具有P行电极以及M列电极,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交叉而形成N个触控节点,P≥2,M≥2;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为第二工作模式时,在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下为所述触控单元提供第二工作电压,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在设定阈值范围内时变,并以并联方式为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提供工作电压;
对应地,所述第二获取单元54,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
所述生成单元55,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生成第一生理特征信息。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图5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基础上,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确定单元56和第二确定单元57,其中,第二触摸操作与第一触摸操作在所述触控单元上对应于相同的触摸区域;所述触控单元具有P行电极以及M列电极,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交叉而形成N个触控节点,P≥2,M≥2;
第一确定单元56,用于将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作为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
第二确定单元57,用于确定经过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的行电极以及列电极;
在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下以并联方式为经过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的行电极以及列电极提供第三工作电压,所述第三工作电压的频率在设定阈值范围内时变;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工作电压的频率可以在50Hz至1MHz内以50Hz的步长进行时变,时变的频率可以是30000Hz,当然,也可以是25000Hz,该时变的频率视电子设备的处理效率、电压提供单元支持的时变参数而定。频率变化的步长可以为50Hz、75Hz、100Hz、200Hz等。
对应地,所述第二获取单元54,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三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
所述生成单元55,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生成第一生理特征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的各单元所实现的功能,可参照前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的各单元,可通过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模拟电路而实现,也可以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软件在智能终端上的运行而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智能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能够识别触摸操作的第一属性信息的触控单元和对所述触控单元的工作电压的频率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所述触控单元包括N个触控节点,N≥2;所述触摸操作的第一属性信息表征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时,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触控单元在第一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下工作,并在所述触控单元上检测是否具有第一触摸操作,生成第一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为第一工作电压的频率为固定值;
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上具有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时,获取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为第二工作模式时,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触控单元在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下工作,并在所述触控单元上检测是否具有第二触摸操作,生成第二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为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在设定阈值范围内时变;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与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为在所述触控单元上不同时刻的触摸操作;
当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上具有所述第二触摸操作时,获取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
根据所述第二工作电压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生成第一生理特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单元具有P行电极以及M列电极,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交叉而形成N个触控节点,P≥2,M≥2;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为第二工作模式时,在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下为所述触控单元提供第二工作电压,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在设定阈值范围内时变,并以并联方式为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提供工作电压;
当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上具有所述第二触摸操作时,获取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
根据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生成第一生理特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与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在所述触控单元上对应于相同的触摸区域;所述触控单元具有P行电极以及M列电极,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交叉而形成N个触控节点,P≥2,M≥2;
将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作为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
确定经过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的行电极以及列电极;
在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下以并联方式为经过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的行电极以及列电极提供第三工作电压,所述第三工作电压的频率在设定阈值范围内时变;
获取所述第三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
根据所述第三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生成第一生理特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单元具有P行电极以及M列电极,P≥2,M≥2;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工作电压以及所述第二工作电压以对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逐行扫描方式为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提供所述第一工作电压以及所述第二工作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为所述触控节点的电容值的变化量;
所述第一生理特征信息为电子设备用户在工作电压的不同频率与该不同频率下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的变化量的对应关系。
6.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能够识别触摸操作的第一属性信息的触控单元和对所述触控单元的工作电压的频率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所述触控单元包括N个触控节点,N≥2;所述触摸操作的第一属性信息表征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判断单元、第一检测单元、第一获取单元、第二检测单元、第二获取单元和生成单元;其中: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触控单元在第一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下工作,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触控单元上检测是否具有第一触摸操作,生成第一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为第一工作电压的频率为固定值;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上具有所述第一触摸操作时,获取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第一属性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为第二工作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触控单元在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下工作,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触控单元上检测是否具有第二触摸操作,生成第二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条件为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在设定阈值范围内时变;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与所述第一触摸操作为在所述触控单元上不同时刻的触摸操作;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上具有所述第二触摸操作时,获取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生成第一生理特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单元具有P行电极以及M列电极,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交叉而形成N个触控节点,P≥2,M≥2;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触控单元当前所处的工作模式为第二工作模式时,在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下为所述触控单元提供第二工作电压,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在设定阈值范围内时变,并以并联方式为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提供工作电压;
对应地,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
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生成第一生理特征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摸操作与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在所述触控单元上对应于相同的触摸区域;所述触控单元具有P行电极以及M列电极,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交叉而形成N个触控节点,P≥2,M≥2;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确定单元和第二确定单元,其中: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作为所述触控单元上的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经过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的行电极以及列电极;
在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下以并联方式为经过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的行电极以及列电极提供第三工作电压,所述第三工作电压的频率在设定阈值范围内时变;
对应地,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三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
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工作电压的频率中各不同频率下所述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生成第一生理特征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单元具有P行电极以及M列电极,P≥2,M≥2;
所述第一工作电压以及所述第二工作电压以对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逐行扫描方式为所述P行电极以及所述M列电极提供所述第一工作电压以及所述第二工作电压。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节点的第一属性值的变化量为所述触控节点的电容值的变化量;
所述第一生理特征信息为电子设备用户在工作电压的不同频率与该不同频率下触摸操作对应的触摸区域内的触控节点的电容的变化量的对应关系。
CN201410357153.1A 2014-07-24 2014-07-24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52788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7153.1A CN105278849B (zh) 2014-07-24 2014-07-24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4/585,606 US10620727B2 (en) 2014-07-24 2014-12-30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7153.1A CN105278849B (zh) 2014-07-24 2014-07-24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8849A CN105278849A (zh) 2016-01-27
CN105278849B true CN105278849B (zh) 2019-01-15

Family

ID=55147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57153.1A Active CN105278849B (zh) 2014-07-24 2014-07-24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7884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9478A (zh) * 2007-07-02 2009-01-07 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探测基于幅度比的触摸事件的方法和系统
CN101840294A (zh) * 2010-01-21 2010-09-22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扫描方法
CN102893248A (zh) * 2010-01-15 2013-01-23 皮科菲尔德技术公司 使用阻抗传感器栅格阵列的电子成像器及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25036A1 (en) * 2007-01-17 2009-09-10 Wright David 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riminating between user interaction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9478A (zh) * 2007-07-02 2009-01-07 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探测基于幅度比的触摸事件的方法和系统
CN102893248A (zh) * 2010-01-15 2013-01-23 皮科菲尔德技术公司 使用阻抗传感器栅格阵列的电子成像器及制作方法
CN101840294A (zh) * 2010-01-21 2010-09-22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扫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8849A (zh) 2016-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69947B (zh) 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576981B (zh) 使用c类型触摸屏面板的电子笔输入识别设备和方法
CN104808847B (zh) 触摸屏检测的抗干扰方法、装置和触摸传感器、触控终端
CN105677223B (zh) 一种按压触控方法和装置
CN104461327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320417A (zh) 页面切换方法及客户端
CN103092388B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3135838A (zh) 位置检测装置及位置检测方法
CN104156120B (zh) 一种触控方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CN108845752A (zh) 触控操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3645835B (zh)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677551B (zh)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104666A (zh) 具有电容式触摸接口的lcd控制器
CN106155536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739794A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模块之操作模式切换方法
CN105335081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278849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571879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0620727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260065B (zh)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98071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919335A (zh) 一种任务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5786540B (zh) 一种应用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260182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CN110069208A (zh) 触控操作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