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69143A - 一种分体式双轴肩搅拌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体式双轴肩搅拌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69143A
CN105269143A CN201510876460.5A CN201510876460A CN105269143A CN 105269143 A CN105269143 A CN 105269143A CN 201510876460 A CN201510876460 A CN 201510876460A CN 105269143 A CN105269143 A CN 1052691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shoulder
stirring
head
mixing needle
suppor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764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忠科
廖蕴博
王希靖
王亚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87646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691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69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91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0/00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 B23K20/12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the heat being generated by friction; Friction welding
    • B23K20/122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the heat being generated by friction; Friction welding using a non-consumable tool, e.g. friction stir wel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分体式双轴肩搅拌头,搅拌头(1)的面(A)开有键槽,搅拌头(1)与搅拌针(4)的端(B)连接,上轴肩紧定机构(2)与搅拌头(1)连接,上轴肩(3)的上表面(C)与上轴肩紧定机构(2)的面(E)相接触、下底面(D)与搅拌头(1)的面(A)贴合;搅拌针(4)的端(B)加工成与面(A)相适合的键,尾部设有螺纹,与支撑机构(7)的内螺纹进行螺纹连接;角接触轴承(8)安装于支撑机构(7)上,与支撑机构(7)的外表面配合,支撑机构(7)内部的内螺纹与搅拌针(4)相连,支撑机构(7)的外螺纹安装螺母定位轴承;下轴肩(5)安装于单旋转转换机构(6)上,通过顶丝与(6)连接;单旋转转换机构(6)安装于轴承上。

Description

一种分体式双轴肩搅拌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床加工工具领域,具体是一种搅拌摩擦焊接用的双轴肩搅拌头。
背景技术
搅拌摩擦焊是英国焊接研究所于1991年发明的专利焊接技术,在焊接过程中工件要刚性固定在垫板上,垫板既起到承受搅拌头传来的顶端力,又防止半塑性金属从底部流出。因此,垫板在辅助焊接过程中造成了几个问题:1.为防止搅拌针和垫板接触造成搅拌针或垫板的磨损,搅拌针末端与垫板存在一定距离,容易发生根部未焊透缺陷;2.焊接过程中需要垫板造成装夹要求的显著提高,许多场合下如多层板的搅拌摩擦焊难以进行,大大限制了搅拌摩擦焊的使用范围。为此开发出了自支撑的双轴肩搅拌摩擦焊,双轴肩搅拌摩擦焊由搅拌针底部的下轴肩代替传统的垫板。使上下轴肩的顶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减少了对焊机的要求;一根直转工件的搅拌针可以预防工件背部未焊透缺陷的产生。但是由于上下轴肩同时进行焊接,会在工件上下表面产生两个方向相反的流场,在两个流场的交汇处极易产生隧道缺陷,该缺陷相比根部未焊透更难发现,为焊件造成重大质量隐患。为解决此缺陷,提供出了一种搅拌摩擦焊用的下轴肩不随搅拌针旋转双轴肩搅拌头。
常规双轴肩搅拌头上下轴肩间隙不可调,当板厚发生变化或者轴肩间隙需要微调整时就只能更换搅拌头,间隙可调的双轴肩搅拌头更具适应性。上、下轴肩、搅拌针相对于搅拌头不完全独立,由于焊接时仅对上、下轴肩和搅拌针的材料要求比较严格,磨损及断裂等损耗比较严重,对其余部分的材料要求和损耗并不大,造成了大量的浪费;独立加工的上、下轴肩、搅拌针的大小和、表面形状可以根据使用要求而更改,加工方便、灵活性大。
传统的单轴肩搅拌摩擦焊转为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时为适应新型的搅拌头安装往往需要更换机头,费用将非常昂贵,一个结构合理的搅拌头其适应性应该很强,既可以保证使用需求,又能实现装备的通用性,同时造价合理容易让人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摩擦焊接用的下轴肩不随搅拌针旋转的分体式双轴肩搅拌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
本发明是一种分体式双轴肩搅拌头,包括搅拌头1、上轴肩紧定机构2、上轴肩3、搅拌针4、下轴肩5、单旋转转换机构6、支撑机构7,搅拌头1的第一面A开有键槽,搅拌头1与搅拌针4的端B连接,搅拌头利用键槽起对搅拌针4到定位和传递扭矩的作用;上轴肩3与上轴肩紧定机构2利用键连接传递扭矩,上轴肩紧定机构2与搅拌头1连接,上轴肩3的上表面C与上轴肩紧定机构2的第二面E相接触、下底面D与搅拌头1的第一面A贴合;搅拌针4的端B加工成与第一面A相适合的键,尾部设有螺纹,与支撑机构7的内螺纹螺纹进行螺纹连接;轴承8安装于支撑机构7上,与支撑机构7的外表面配合,支撑机构7内部的内螺纹与搅拌针4相连,支撑机构7的外螺纹安装螺母定位轴承;下轴肩5安装于单旋转转换机构6上,通过顶丝与6连接;单旋转转换机构6安装于轴承上,利用顶丝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改善因下轴肩旋转产生的流场与上轴肩产生的流场在交汇处相互影响而产生缺陷;搅拌针、上轴肩、下轴肩等对材料性能要求较高的易损处采用分体式设计,一方面某个部位损坏可以单独更换,可降低使用成本;另一方面分体式设计更适合复杂形状的加工,搅拌头更具可变性;支撑机构内部靠内螺纹对整个机构进行轴向定位和纵向定位,外部链接轴承和定位轴承的螺母,使整个机构精确且稳定;上下轴肩均为中心为通孔的双圆台结构,上下圆台作用独立,下部圆台起到定位作用,上圆台为用于接触的轴肩,可以根据需求修改上圆台的尺寸和形状,而对搅拌头整体不造成牵连和影响;该发明在传统搅拌摩擦焊机头上就可实行改造,不必跟新机头,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图4、图5为搅拌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图7为上轴肩紧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图9为上轴肩的结构示意图,图10、图11为搅拌针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下轴肩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单旋转转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4、图15为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及对应名称为:搅拌头1、上轴肩紧定机构2,上轴肩3,搅拌针4,下轴肩5,单旋转转换机构6,支撑机构7,轴承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15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分体式双轴肩搅拌头,包括搅拌头1、上轴肩紧定机构2、上轴肩3、搅拌针4、下轴肩5、单旋转转换机构6、支撑机构7,搅拌头1的第一面A开有键槽,搅拌头1与搅拌针4的端B连接,搅拌头利用键槽起对搅拌针4到定位和传递扭矩的作用;上轴肩3与上轴肩紧定机构2利用键连接传递扭矩,上轴肩紧定机构2与搅拌头1连接,上轴肩3的上表面C与上轴肩紧定机构2的第二面E相接触、下底面D与搅拌头1的第一面A贴合;搅拌针4的B端加工成与第一面A相适合的键,尾部设有螺纹,与支撑机构7的内螺纹螺纹进行螺纹连接;角接触轴承8安装于支撑机构7上,与支撑机构7的外表面配合,支撑机构7内部的内螺纹与搅拌针4相连,支撑机构7的外螺纹安装螺母,定位轴承;下轴肩5安装于单旋转转换机构6上,通过顶丝与6连接;单旋转转换机构6安装于轴承上,利用顶丝定位。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所述搅拌头1的中心处开有沉头孔,下部起到定位和支撑作用的轴肩采用法兰设计,开有四个螺纹通孔。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8、图9所示,所述上轴肩紧定机构2通过螺栓与搅拌头1连接,通过键槽向上轴肩3提供扭矩,内表面与上轴肩3的轴肩相接,提供定位和支撑。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所述上轴肩3为圆台形,中心开通孔与搅拌针间隙配合,外轮廓上有两个键与上轴肩紧定机构2配合,轴肩表面设计为多组同心圆的凹面或光滑结构。
如图10、图11所示,所述搅拌针4顶部设为键槽,与搅拌头1的键槽配合,且搅拌针4顶部的中心处加工有内螺纹盲孔,通过螺栓与搅拌头相连;搅拌针4参与焊接部分设计为圆锥面,或圆柱面,或三切面,或四切面;搅拌针4穿过上轴肩3、下轴肩5、单旋转转换机构6、支撑机构7;搅拌针4底部配有外螺纹,与支撑机构螺纹连接。
如图14、15所示,所述支撑机构7的尾部设有供轴承安装的轴肩,支撑机构7外表面与轴承配合,且除轴承安装处外,外表面加工为小于轴承内径的螺纹,利用自设计或标准螺母对轴承进行定位;支撑机构7内径加工为尾部内螺纹、上部中心孔的设计。
如图13所示,所述单旋转转换机构6为一两侧内凹开有中心孔的的圆柱体,中心孔与搅拌针间隙配合,其上部的内凹处安装下轴肩5,利用顶丝定位;下半部内凹处与轴承定位、内表面与轴承外表面间隙配合,利用顶丝定位。
如图12所示,下轴肩5为双圆台形状,开设有中心通孔,与搅拌针间隙配合;表面有螺纹槽或光滑设计利用顶丝与单旋转转换机构6定位。
如图10所示,搅拌头1与搅拌针4的端B用螺栓连接。
如图3、4、6所示,上轴肩紧定机构2与搅拌头1用螺栓连接。
如图1~15所示,搅拌头1中心为M5的沉头螺钉孔,其轴肩和加持部分加工为一个整体,轴肩呈四个M5螺纹通孔的法兰结构,上轴肩紧定装置2上有四个M5的沉头螺钉孔,利用螺钉与搅拌头1连接;上轴肩3为双圆台结构,与工件接触的上圆台表面内凹6°;搅拌针4上部直径为φ12,中部用于焊接部分截面为锥形,起到提高焊接时的顶锻力和减小下轴肩尺寸的作用,底部为M10的螺纹保证支撑装置安装的稳定性,并防止焊接时发生脱落;下轴肩5为双圆台形状,上圆台表面设计螺纹以方便金属向中心聚集,且直径小于上轴肩上圆台,下圆台一侧铣平用于顶丝定位;单旋转转换装置6加工有两个M6的内螺纹,用于顶丝的固定;支撑装置7内表面底部开有M10的螺纹,螺纹上部为φ10的通孔与搅拌针间隙配合以便搅拌针的螺纹可以最大化的利用,其外表面靠近轴肩侧为与轴承过渡配合的光滑轴,随后加工为小于该光滑轴直径的标准螺纹型号,利用自加工的薄螺母对轴承进行定位。
本发明的上轴肩3和下轴肩5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调节支撑装置7进行调节可以适应一定厚度范围内的工件。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有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分体式双轴肩搅拌头,包括搅拌头(1)、上轴肩紧定机构(2)、上轴肩(3)、搅拌针(4)、下轴肩(5)、单旋转转换机构(6)、支撑机构(7),其特征在于,搅拌头(1)的第一面(A)开有键槽,搅拌头(1)与搅拌针(4)的端(B)连接,搅拌头利用键槽起对搅拌针(4)到定位和传递扭矩的作用;上轴肩(3)与上轴肩紧定机构(2)利用键连接传递扭矩,上轴肩紧定机构(2)与搅拌头(1)连接,上轴肩(3)的上表面(C)与上轴肩紧定机构(2)的第二面(E)相接触、下底面(D)与搅拌头(1)的第一面(A)贴合;搅拌针(4)的端(B)加工成与第一面(A)相适合的键,尾部设有螺纹,与支撑机构(7)的内螺纹螺纹进行螺纹连接;角接触轴承(8)安装于支撑机构(7)上,与支撑机构(7)的外表面配合,支撑机构(7)内部的内螺纹与搅拌针(4)相连,支撑机构(7)的外螺纹安装螺母定位轴承;下轴肩(5)安装于单旋转转换机构(6)上,通过顶丝与(6)连接;单旋转转换机构(6)安装于轴承上,利用顶丝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双轴肩搅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头(1)的中心处开有沉头孔,下部起到定位和支撑作用的轴肩采用法兰设计,开有四个螺纹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双轴肩搅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肩紧定机构(2)通过螺栓与搅拌头(1)连接,通过键槽向上轴肩(3)提供扭矩,内表面与上轴肩(3)的轴肩相接,提供定位和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双轴肩搅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肩(3)为圆台形,中心开通孔与搅拌针间隙配合,外轮廓上有两个键与上轴肩紧定机构(2)配合,轴肩表面设计为多组同心圆的凹面或光滑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双轴肩搅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针(4)顶部设为键槽,与搅拌头(1)的键槽配合,且搅拌针(4)顶部的中心处加工有内螺纹盲孔,通过螺栓与搅拌头相连;搅拌针(4)参与焊接部分设计为圆锥面,或圆柱面,或三切面,或四切面;搅拌针(4)穿过上轴肩(3)、下轴肩(5)、单旋转转换机构(6)、支撑机构(7);搅拌针(4)底部配有外螺纹,与支撑机构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双轴肩搅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7)的尾部设有供轴承安装的轴肩,支撑机构(7)外表面与轴承配合,且除轴承安装处外,外表面加工为小于轴承内径的螺纹,利用自设计或标准螺母对轴承进行定位;支撑机构(7)内径加工为尾部内螺纹、上部中心孔的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双轴肩搅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旋转转换机构(6)为一两侧内凹开有中心孔的的圆柱体,中心孔与搅拌针间隙配合,其上部的内凹处安装下轴肩(5),利用顶丝定位;下半部内凹处与轴承定位、内表面与轴承外表面间隙配合,利用顶丝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双轴肩搅拌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肩(5)为双圆台形状,开设有中心通孔,与搅拌针间隙配合;表面有螺纹槽或光滑设计利用顶丝与单旋转转换机构(6)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双轴肩搅拌头,其特征在于搅拌头(1)与搅拌针(4)的端(B)用螺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双轴肩搅拌头,其特征在于上轴肩紧定机构(2)与搅拌头(1)用螺栓连接。
CN201510876460.5A 2015-12-03 2015-12-03 一种分体式双轴肩搅拌头 Pending CN1052691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76460.5A CN105269143A (zh) 2015-12-03 2015-12-03 一种分体式双轴肩搅拌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76460.5A CN105269143A (zh) 2015-12-03 2015-12-03 一种分体式双轴肩搅拌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69143A true CN105269143A (zh) 2016-01-27

Family

ID=55139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76460.5A Pending CN105269143A (zh) 2015-12-03 2015-12-03 一种分体式双轴肩搅拌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6914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1178A (zh) * 2018-06-06 2018-09-28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浮动式双静止轴肩搅拌摩擦焊接用搅拌头
CN108723577A (zh) * 2018-06-19 2018-11-02 湖南文理学院 一种摩擦焊专用螺纹搅拌头
CN110877148A (zh) * 2019-11-29 2020-03-13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浮动式轴肩双驱动搅拌摩擦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22796B1 (fr) * 2007-10-29 2010-04-02 Eads Europ Aeronautic Defence Dispositif de soudage a double epaulement et actionneur unique et procede de soudage de pieces par friction malaxage
US20100288820A1 (en) * 2007-09-27 2010-11-18 European Aeronautic Defence And Space Company Eads France Double-shouldered welding device for the friction stir welding of parts, and welding method
CN102601515A (zh) * 2012-03-29 2012-07-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下轴肩不旋转的自持式搅拌摩擦焊用搅拌头及其焊接方法
CN103273190A (zh) * 2013-05-17 2013-09-04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搅拌摩擦焊机的静止式双轴肩搅拌摩擦头
CN203778960U (zh) * 2014-03-18 2014-08-20 上海拓璞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搅拌摩擦焊接用双轴肩搅拌头
DE102014210019B3 (de) * 2014-05-26 2015-03-19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Werkzeuganordnung zum Rührreibschweißen
CN104722912A (zh) * 2015-02-28 2015-06-24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轨道跟随式管道用搅拌摩擦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CN105108329A (zh) * 2015-10-12 2015-12-02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自适应双侧静轴肩搅拌头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88820A1 (en) * 2007-09-27 2010-11-18 European Aeronautic Defence And Space Company Eads France Double-shouldered welding device for the friction stir welding of parts, and welding method
FR2922796B1 (fr) * 2007-10-29 2010-04-02 Eads Europ Aeronautic Defence Dispositif de soudage a double epaulement et actionneur unique et procede de soudage de pieces par friction malaxage
CN102601515A (zh) * 2012-03-29 2012-07-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下轴肩不旋转的自持式搅拌摩擦焊用搅拌头及其焊接方法
CN103273190A (zh) * 2013-05-17 2013-09-04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搅拌摩擦焊机的静止式双轴肩搅拌摩擦头
CN203778960U (zh) * 2014-03-18 2014-08-20 上海拓璞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搅拌摩擦焊接用双轴肩搅拌头
DE102014210019B3 (de) * 2014-05-26 2015-03-19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Werkzeuganordnung zum Rührreibschweißen
CN104722912A (zh) * 2015-02-28 2015-06-24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轨道跟随式管道用搅拌摩擦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CN105108329A (zh) * 2015-10-12 2015-12-02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自适应双侧静轴肩搅拌头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1178A (zh) * 2018-06-06 2018-09-28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浮动式双静止轴肩搅拌摩擦焊接用搅拌头
CN108581178B (zh) * 2018-06-06 2023-11-24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浮动式双静止轴肩搅拌摩擦焊接用搅拌头
CN108723577A (zh) * 2018-06-19 2018-11-02 湖南文理学院 一种摩擦焊专用螺纹搅拌头
CN110877148A (zh) * 2019-11-29 2020-03-13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浮动式轴肩双驱动搅拌摩擦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CN110877148B (zh) * 2019-11-29 2021-06-11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浮动式轴肩双驱动搅拌摩擦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77962U (zh) 一种后桥减壳加工夹具
CN105269143A (zh) 一种分体式双轴肩搅拌头
CN105234712B (zh) 一种汽车转向节手动夹具
CN206854684U (zh) 一种三爪夹持装置
CN206200338U (zh) 组合式的摩擦搅拌焊刀具
CN102513839A (zh) 法兰面螺栓的钻孔装置
CN102441801A (zh) 排气管铣小法兰夹具板
WO2019095343A1 (zh) 一种钻孔辅具
CN202411863U (zh) 一种法兰面螺栓的钻孔装置
CN202129470U (zh) 一种回转支承深孔加工装置
CN207900669U (zh) 一种动力头定心调角锁固装置
CN203317060U (zh) 一种万用钻孔装置
CN202726139U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的孔锯组件
CN202804269U (zh) 外胀式钻胎
CN210756475U (zh) 一种新型行星减速机输出轴开窗夹紧机构
CN213703328U (zh) 一种管道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
CN107570773A (zh) 一种铣削刀具
CN110170963B (zh) 飞轮装配辅助装置
CN201339637Y (zh) 螺母紧固件装置
CN210254630U (zh) 一种气割圆规仪
CN208581036U (zh) 轨道交通接线箱
CN206140153U (zh) 一种盾构机大型回转件凹面上孔的加工工装
CN207255777U (zh) 一种曲轴车连杆颈夹具
CN215880013U (zh) 一种大型标准节主弦杆钻孔工装
CN220783063U (zh) 一种转轴类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