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56909B - 一种隔震橡胶支座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震橡胶支座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56909B
CN105256909B CN201510562525.9A CN201510562525A CN105256909B CN 105256909 B CN105256909 B CN 105256909B CN 201510562525 A CN201510562525 A CN 201510562525A CN 105256909 B CN105256909 B CN 1052569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shock insulation
support body
layer
rubber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625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56909A (zh
Inventor
廖云昆
龙云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Zhen An Dam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Zhen An Dam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Zhen An Dam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6252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569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56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69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56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569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震橡胶支座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隔震橡胶支座应用在低层建筑中成本过高,功能浪费的技术问题,其结构包括:支座主体及包裹在支座主体外表面的橡胶保护层;支座主体由以粘接的连接方式紧密贴合的若干层橡胶层、金属网层和帘布层组成;橡胶层、金属网层和帘布层自上而下按橡胶、金属网、帘布的顺序依次周期性叠放;支座主体的最底层为橡胶层。本发明通过采用金属网层和帘布作为支座主体的组成材料,极大的降低了隔震支座的制作成本,并减轻了隔震支座的整体重量。此外,本发明通过采用模压硫化制作工艺,橡胶可以穿透金属网与挂胶后的帘布形成稳固粘接,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因采用橡胶与钢板之间粘接而带来的粘接不良的技术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隔震橡胶支座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震橡胶支座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隔震支座因概念简单、效果明显、性能稳定,而在减震领域得到广泛的使用。迄今为止,全世界至少有5000幢以上的隔震建筑在使用叠层钢板橡胶支座,但这种支座因为其昂贵的价格和复杂的施工工艺并不适用于经济、技术相对薄弱的广大村镇地区低层建筑的隔震减震。此外,由于存在建筑隔震需求的村镇建筑通常为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米,且建筑层数小于等于3层的低层建筑,具有:层数低、自重小、总投入相对较少的特点,采用叠层钢板橡胶隔震支座时支座设计面压远小于其压应力限值,从而在功能及使用成本方面造成较大的浪费。
因此,研发一种廉价的,承重标准适中的,适用于低层建筑使用的隔震支座成为一种必需。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震橡胶支座,解决现有技术中隔震支座应用在低层建筑中成本过高,功能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震橡胶支座,包括:支座主体及包裹在所述支座主体外表面的橡胶保护层;所述支座主体由以粘接的连接方式紧密贴合的若干层橡胶层、金属网层和帘布层组成;所述橡胶层、金属网层和帘布层自上而下按橡胶、金属网、帘布的顺序依次周期性叠放;所述支座主体的最底层为橡胶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金属网为钢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钢网为钢板网、冲孔网或钢 丝网;所述钢丝网的钢丝直径的范围为0.8~4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帘布的材质为经过挂胶处理的聚酯、尼龙或聚酰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帘布的厚度为0.5~3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支座主体的横截面图形为圆形、矩形、L型、T型、十字型中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隔震支座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的内部设置有定位钢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定位钢板的外形与所述凹槽的侧壁的外形相适配,所述定位钢板面向所述凹槽的端面,距离所述凹槽的槽壁的外表面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2mm。
为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如前所述隔震橡胶支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钢网、帘布进行表面处理;
在钢网和帘布的表面涂覆胶粘剂;
将组成支座主体的若干个橡胶层、钢网、布帘,自上而下按橡胶、金属网、帘布的顺序依次周期性叠放入模具中;
在模具中放置制作橡胶保护层所需的保护橡胶,所述保护橡胶包裹在所述支座主体的外表面;
对所述模具进行模压硫化操作,直至所述隔震橡胶支座各组成部之间稳固粘接。
本发明通过采用金属网层和帘布作为支座主体的骨架材料,极大的降低了隔震支座的制作成本,并减轻了隔震支座的整体重量。此外,本发明通过采用模压硫化制作工艺,橡胶可以穿透金属网与挂胶后的帘布形成稳固粘接,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因采用橡胶与钢板之间粘接而带来的粘接不良的技术缺陷。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隔震橡胶支座的外形可根据应用在不同位置,不同场合灵活设计,例如,可将支座主体的横截面图形为圆形、矩形、L型、T型、十字型中的一种。进而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制作时只需选择不 同外形的模具即可。
进一步的,本发明通过在隔震橡胶支座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分别设置有凹槽;并在凹槽的槽壁的内部设置有定位钢板,便于将隔震支座直接与需要与其相连接的上、下部结构浇筑在一起,不需要额外的预埋连接装置,便于安装,节约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隔震橡胶支座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横截面为圆形的隔震橡胶支座的横向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横截面为矩形的隔震橡胶支座的横向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横截面为L型的隔震橡胶支座的横向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横截面为T型的隔震橡胶支座的横向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横截面为十字型的隔震橡胶支座的横向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端面设置有凹槽的隔震橡胶支座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8为图7的横向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端面设置有凹槽的横截面为矩形的隔震橡胶支座的结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端面设置有凹槽的横截面为L型的隔震橡 胶支座的结构俯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端面设置有凹槽的横截面为T型的隔震橡胶支座的结构俯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端面设置有凹槽的横截面为十字型的隔震橡胶支座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不失一般性,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隔震橡胶支座,包括:支座主体100及包裹在所述支座主体100外表面的橡胶保护层200;所述支座主体由以胶接的连接方式紧密贴合的若干层橡胶层110、金属网层120和帘布层130组成;所述橡胶层、金属网层和帘布层自上而下按橡胶、金属网、帘布的顺序依次周期性叠放;所述支座主体的最底层为橡胶层110。
本发明充分利用了钢网及帘布的结构特性,将其与橡胶层完美胶合,达到了减轻隔震支座重量,并将其隔震功能的相应技术参数降至与低层建筑的使用需求相适配,实际制作时看可根据需要选择橡胶层、金属网层和帘布层的重复周期数,结构灵活,适应性强。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网为钢网。本发明通过利用钢网的结构强度,及网孔的穿透性,使橡胶能够穿透网孔与挂胶后的帘布紧密粘接,结构强度相比现有技术中的直接将橡胶粘结在钢板上产生了质的飞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橡胶与钢板胶接后易粘接不良的技术缺陷。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钢网为钢板网、冲孔网或钢丝网;所述钢丝网的钢丝直径的范围为0.8~4mm。钢板网是金属筛网的行业中一个品种,又名金属板网、菱形网、铁板网、金属扩张网、重型钢板网、脚踏网、冲孔板等,是指金属板材经过特种机械(钢板网冲剪机)加工处理后,形成为网眼状况的张料物体,即金属板拉伸扩张形成 的网。冲孔网是指在不同材料上打上不同形状的孔,而形成的网。钢丝网是以钢丝为原料,经过专业设备加工成的网。上述三种钢网均适用于本发明,为提高本发明的结构强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帘布的材质为经过挂胶处理的聚酯、尼龙或聚酰胺。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帘布的厚度为0.5~3mm。经发明人实验后认定,0.5~3mm厚度的帘布既能起到辅助粘接的技术效果,又能在不失结构强度及隔震效果的前提下,减轻隔震橡胶支座的重量,为提升本发明所述隔震橡胶支座提供有力的结构支持。
实施例2:
进一步如图2~6所示,本发明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支座主体的横截面图形为圆形、矩形、L型、T型、十字型中的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结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结构,以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为基础,对于为适应不同应用场合而设计的任意横截面外形的隔震支座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3:
进一步,本发明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隔震橡胶支座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的内部设置有定位钢板。以横截面为圆形的隔震橡胶支座为例,如图7~8所示,本发明在隔震橡胶支座的上下端面均分别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310及第二环形凹槽320。为了确保凹槽的稳固性,以便为稳固连接提供技术支持,第一环形凹槽310及第二环形凹槽320的槽壁内部均设置有定位钢板330。
此外,隔震橡胶支座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分别设置有凹槽的横截面分别为矩形、L型、T型和十字型的隔震橡胶支座的俯视图分别如图9~1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达到稳固连接的技术效果,所设计的凹槽的外形不限于图示的环状结构,为满足稳固连接而设计的任意形状的凹槽均匀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一步的,如图9~12所示,本发明将环形凹槽的数量设置为一个,既能满足将隔震橡胶支座与建筑物稳固连接的技术需要。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个。 多个凹槽的设置能为连接的更进一步的稳固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钢板的外形与所述凹槽的侧壁的外形相适配,所述定位钢板面向所述凹槽的端面,距离所述凹槽的槽壁的外表面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2mm。
实施例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上述实施例中隔震橡胶支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钢网、帘布进行表面处理;
在钢网和帘布的表面涂覆胶粘剂;
将组成支座主体的若干个橡胶层、钢网、布帘,自上而下按橡胶、金属网、帘布的顺序依次周期性叠放入模具中;
在模具中放置制作橡胶保护层所需的保护橡胶,所述保护橡胶包裹在所述支座主体的外表面;
对所述模具进行模压硫化操作,直至所述隔震支座各组成部之间稳固粘接。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当隔震橡胶支座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槽壁的内部设置有定位钢板时,制备方法如下:
将钢网、帘布进行表面处理;
在钢网、帘布和定位钢板的表面涂覆胶粘剂;
将组成支座主体的若干个橡胶层、钢网、布帘,自上而下按橡胶、金属网、帘布的顺序依次周期性叠放入模具中;
将定位钢板放入所述模具中;
在所述模具中放置制作橡胶保护层所需的保护橡胶,所述保护橡胶包裹在所述支座主体的外表面;
对所述模具进行模压硫化操作,直至所述隔震橡胶支座各组成部之间稳固粘接。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发明所述隔震橡胶支座的横截面形状具有灵活多样性,进而导致其端面凹槽的外形也相应的具有灵活多样性,故定位钢板的外形尺寸需设计成与端面凹槽槽壁的走向相适配。
以上发明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

Claims (8)

1.一种隔震橡胶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主体及包裹在所述支座主体外表面的橡胶保护层;所述支座主体由以粘接的连接方式紧密贴合的若干层橡胶层、金属网层和帘布层组成;所述橡胶层、金属网层和帘布层自上而下按橡胶、金属网、帘布的顺序依次周期性叠放;所述支座主体的最底层为橡胶层,所述隔震支座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的内部设置有定位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橡胶支座,其中,所述金属网为钢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震橡胶支座,其中,所述钢网为钢板网、冲孔网或钢丝网;所述钢丝网的钢丝直径的范围为0.8~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橡胶支座,其中,所述帘布的材质为经过挂胶处理的聚酯、尼龙或聚酰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震橡胶支座,其中,所述帘布的厚度为0.5~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橡胶支座,其中,所述支座主体的横截面图形为圆形、矩形、L型、T型、十字型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橡胶支座,其中,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橡胶支座,其中,所述定位钢板的外形与所述凹槽的侧壁的外形相适配,所述定位钢板面向所述凹槽的端面,距离所述凹槽的槽壁的外表面的最小距离大于等于2mm。
CN201510562525.9A 2015-09-07 2015-09-07 一种隔震橡胶支座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2569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62525.9A CN105256909B (zh) 2015-09-07 2015-09-07 一种隔震橡胶支座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62525.9A CN105256909B (zh) 2015-09-07 2015-09-07 一种隔震橡胶支座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6909A CN105256909A (zh) 2016-01-20
CN105256909B true CN105256909B (zh) 2017-11-14

Family

ID=55096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62525.9A Active CN105256909B (zh) 2015-09-07 2015-09-07 一种隔震橡胶支座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569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47401B (zh) * 2019-10-22 2021-04-09 石河子大学 一种基于砌体结构建筑的隔震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03712B2 (ja) * 1994-08-22 2004-03-08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鉛封入積層ゴム
CN201495487U (zh) * 2009-07-31 2010-06-02 江苏扬州合力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隔震橡胶支座
CN102418389A (zh) * 2011-11-24 2012-04-18 云南震安减震技术有限公司 建筑物隔震橡胶支座均匀硫化方法
CN103938754B (zh) * 2014-05-07 2016-08-24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一种无粘结隔震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203923890U (zh) * 2014-06-17 2014-11-05 南京同杰桥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细密高强钢丝网加劲叠层橡胶支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56909A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08807A3 (en)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 structure having fluted cor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MX346123B (es) Estructuras de membrana arquitectónica y métodos para producirlas.
EP2444238A3 (en) Method for joining sandwich truss core panels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 produced therefrom
CN202030662U (zh) 一种立式中空玻璃加工装置
CN103835371B (zh) 一种尼龙橡胶隔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CN105256909B (zh) 一种隔震橡胶支座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67237A (zh) 一种纤维-聚四氟乙烯板橡胶组合隔震支座
CN205476791U (zh) 一种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横担安装结构
CN205617574U (zh) 一种整体式隔震橡胶支座
CN107327109A (zh) 一种竹木纤维夹层装饰板
CN209633937U (zh) 一种钢塑复合板
CN206815603U (zh) 超高坐式全玻幕墙安装用玻璃夹具
CN103967216A (zh) L形截面轻钢-小径木材组合承重柱及制作方法
CN103967217A (zh) T形截面轻钢-小径木材组合承重柱及制作方法
CN205777025U (zh) 一种消音天花吊顶
CN205905481U (zh) 一种蜂窝板
CN201784219U (zh) 增强聚酯毡
CN103967218A (zh) 矩形截面轻钢-小径木材组合承重柱及制作方法
CN209293198U (zh) 一种墙板与钢梁的连接结构
CN203923888U (zh) 高强细密钢丝网加劲高阻尼橡胶支座
CN208899797U (zh) 一种聚合聚苯板
CN203795640U (zh) 一种竖向串联变刚度隔震支座
CN217759399U (zh) 一种装配式防护墙板
CN207581245U (zh) 一种钢结构吊装装置
CN204054783U (zh) 一种高分子双向带筋蜂窝复合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650000 D-2-4-1 and D-2-4-2 block, Kunming international printing and packing City, Guandu Industrial Zone, Kunming, Yunnan

Patentee after: Z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650200 D-2-4-1 and D-2-4-2 block, Kunming international printing and packing City, Guandu Industrial Zone, Kunming, Yunnan

Patentee before: Yunnan Zhen An dam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